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结合加工机械与自动控制等不同领域的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多工位的不停机印刷加工系统,其加工系统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将膜上的纹理或蒸镀层铸造或冷烫到基材上来达到节省人力,降低耗损和提高效率;且设备因为体积小,可以联机配合在目前的单张或卷筒印刷设备或上光机生产线上来达到减少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另外,该加工系统还带有定位加工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有多工位的不停机印刷加工系统,包括:第一加工单元和第二加工单元,所述每个加工单元均包括一组独立的膜供应装置、压力辊、剥离辊和固化装置,所述每个膜供应装置均包括独立驱动且可正反转向的收卷装置及放卷装置,所述上述压力辊、剥离辊和固化装置为升降式安装;压印滚筒,当基材被加工时,所述压印滚筒位于基材下方,被加工的基材在加工基材的加工单元和压印滚筒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所述压印滚筒数目为一个,所述第一加工单元和所述第二加工单元共用所述压印滚筒。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所述压印滚筒包括第一压印滚筒和第二压印滚筒,所述第一加工单元使用所述第一压印滚筒,所述第二加工单元使用所述第二压印滚筒。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所述每个加工单元还包括主墙板和副墙板,所述副墙板可在所述主墙板上移动,所述每个加工单元中的压力辊、剥离辊和固化装置均安装在各自的副墙板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主墙板与副墙板之间有滑轨,副墙板均通过升降控制装置配合所述滑轨实现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每个独立的加工单元所加工的膜因副墙板可上移并导致膜能够脱离压印滚筒而方便膜与压印滚筒以不同方向运转而不产生摩擦。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所述固化装置固定地安装在副墙板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所述加工单元还包括压力辊升降控制装置和剥离辊升降控制装置,通过压力辊升降控制装置和剥离辊升降控制装置所述压力辊、剥离辊分别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副墙板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所述升降控制装置可以为气缸、机械凸轮或电子凸轮。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所述的每个加工单元中的膜供应装置均在压力辊和收卷装置、放卷装置间各配置一个定位拉伸装置以确保膜在收卷及放卷方向上的稳定张力。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所述第一加工单元中带有至少一个可辨识定位标志或/和不同纹理的膜的定位拉伸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定位拉伸装置组成定位加工系统。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所述第二加工单元中带有至少一个可辨识定位标志或/和不同纹理的膜的定位拉伸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定位拉伸装置组成定位加工系统。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所述定位拉伸装置包括:第一电眼装置,所述第一电眼装置为一个可侦测膜上可辨识定位标志及边缘的定位或电眼装置,带有自主动力的第一组压紧辊,所述第一组压紧辊两支一组相互加压以小于或等于所述压印滚筒的线速度转动,带有自主动力的第二组压紧辊,所述第二组压紧辊两支一组,相互加压。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所述加工单元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卷筒印刷装置、单张印刷装置或涂布单元装置联接安装。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当所述加工单元与一个单张印刷装置联接时,所述加工单元其压印滚筒上的叼牙采用带有真空负压吸附装置的叼牙。
进一步的,在上述印刷加工系统中,每个所述膜供应装置所供应膜都有各自不同的输送线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除了本说明书中其他地方公开的内容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之后能理解的内容以外,至少还包括以下的全部或任一:
1、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多工位的不停机印刷加工系统,具有一个以上的两个独立运行的加工单元,每个加工单元均具有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并且收、放卷装置都有各自独立的驱动机构,使其能够独立运转并且能够正反转向,从而实现放卷与收卷的功能转换。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这种启示,比如已有的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37225.3、200910037193.7、200820147297.4、200810026337.4、200420071245.5及中国专利申请200620041821、200410015978.1、200710044182.2都只有一个放卷装置和一个收卷装置,且收卷装置只用来收卷,放卷装置只用来放卷,根本没有提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收、放卷装置的驱动方式;虽然在中国专利申请201120026325.9中提到有双工位的放卷装置与双工位的收卷装置,但是两个放卷装置中在其中一卷纸放完后,第二卷纸张仍然走的是第一卷纸走的纸路,即只有一条输送线路,而本实用新型不同的是每个膜供应装置中的膜都有它各自的输送线路,从而方便实现不间断的印刷加工,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与之存在根本不同,并在技术效果上取得几何级的进步。
2、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多工位的不停机印刷加工系统,其压力辊、剥离辊与固化设备均为可升降机构,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换卷。虽然已有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37225.3中有一种间隙调节机构,根据具体的印材厚度和压合膜厚度来调整剥离导向辊与下压合滚筒的间隙,但是它是用来解决剥离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44182.2中有压力辊可以被安装在一个可向上移动至压力辊与剥离辊底部间的直线高于压印滚筒的最高点的副墙板模块,但是它解决的是在系统不被使用或不需要合压的情况下,为避免造成浪费或对基材表面未固化的部分造成划伤的问题,不同于本实用新型中副墙板上升后,是为了实现收卷装置与放卷装置的转向互换,避免膜与压印滚筒之间产生摩擦。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有多工位的不停机加工系统及加工工艺,它利用一个以上的加工装置的膜供应装置来交替供应膜,从而实现了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自动换卷的效果,并且进一步的还具有模拟定位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由于停机换卷而导致时间、材料和人工浪费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废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可用于各种带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工单元合压加工,第二加工单元离压待机且在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共用一个压印滚筒情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工单元合压放卷近尾声,第二加工单元同速合压且在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共用一个压印滚筒情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加工单元合压加工,第一加工单元离压并以高速复卷且在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共用一个压印滚筒情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工单元合压加工,第二加工单元离压并高速复卷且在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共用一个压印滚筒情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工单元合压加工,第二加工单元离压待机且在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各自使用各自压印滚筒情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工单元合压放卷近尾声,第二加工单元同速合压且在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各自使用各自压印滚筒情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加工单元合压加工,第一加工单元离压并高速复卷且在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各自使用各自压印滚筒情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工单元合压加工,第二加工单元离压并高速复卷且在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各自使用各自压印滚筒情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工单元合压加工,第二加工单元离压待机且在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各自使用各自压印滚筒情況下同时带有定位拉伸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工单元合压放卷近尾声,第二加工单元同速合压且在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各自使用各自压印滚筒情況下同时带有定位拉伸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加工单元合压加工,第一加工单元离压并高速复卷且在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各自使用各自压印滚筒情況下同时带有定位拉伸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工单元合压加工,第二加工单元离压并高速复卷且在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各自使用各自压印滚筒情況下同时带有定位拉伸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工单元和第二加工单元之间配有一个涂布单元且在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各自使用各自压印滚筒情況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单元与胶印机结合下进行表面加工的加工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单元中压力辊、剥离辊和固化装置部位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加工单元的膜的放卷装置、2-第一加工单元的膜的收卷装置、3-第一加工单元的固化装置、4-第一加工单元的压力辊、5-第一加工单元的剥离辊、6-压印滚筒、7-带有未固化涂料的基材、8-第二加工单元的膜的放卷装置、9-第二加工单元的膜的收卷装置、10-第二加工单元的固化装置、11-第二加工单元的压力辊、12-第二加工单元的剥离辊、13-第二压印滚筒、14-第一加工单元的A组压紧辊、15-第一加工单元的第一电眼装置、16-第一加工单元的B组压紧辊、18-第二加工单元的A组压紧辊、19-第二加工单元的第一电眼装置、20-第二加工单元的B组压紧辊、22-涂布单元、23-胶印单元、24-剥离辊升降控制装置、25-副墙板升降控制装置、26-是剥离辊升降控制装置、27-主墙板,28-副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带有多工位的不停机印刷加工系统的实施例,其包括:一个以上的加工单元,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加工单元及第二加工单元。
上述第一加工单元具有一组独立的膜供应装置、压力辊4、剥离辊5和固化装置3;第二加工单元具有一组独立的膜供应装置、压力辊11、剥离辊12和固化装置10。固化装置位于各自的压力辊与剥离辊之间,固化装置为紫外或电子束固化装置,数量可以是一个或更多。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剥离辊的作用是使基材与放卷装置中的膜分离。
上述第一加工单元的膜供应装置包括独立驱动且可正反转向的收卷装置2及放卷装置1;第二加工单元的膜供应装置也包括独立驱动且可正反转向的收卷装置9及放卷装置8。由于是收卷装置和放卷装置可正反双向旋转,所以收卷装置也可以放卷,放卷装置也可以收卷。
上述第一加工单元及第二加工单元的压力辊、剥离辊和固化装置均为升降式安装,此处的升降式安装是指其可以相对于要加工的基材可以升降。如图15中所示,第一加工单元中的压力辊4、剥离辊5和固化装置3安装在一组副墙板28上。副墙板28可在主墙板27上移动。示例性的,主墙板27与副墙板28之间有滑轨,副墙板28通过升降控制装置25配合装在主墙板27上的滑轨来实现上下移动,即升降控制装置25可控制压力辊、剥离辊5和固化装置3的升降,从而使得第一加工单元之间因副墙板28可上移并导致膜能够脱离压印滚筒而方便膜与压印滚筒以不同方向运转而不产生摩擦。
示例性的,压力辊4和剥离辊5可以通过升降控制装置24和26安装到副墙板28上,从而还可以独立地相对于副墙板升降,为压力辊和剥离辊设置单独升降控制装置的好处至少在于在不升降副墙板的情况下,可以独立的调节压力辊和剥离辊的升降位置,从而使得调节更加的方便;另外副墙板、压力辊、剥离辊具有各自的升降控制装置还能有效地避免单一升降装置控制升降导致升降路程过长而产生稳定性差的问题。固化shi装置3则可以直接固定安装在副墙板28上。
升降控制装置可以为气缸、机械凸轮或电子凸轮。第二加工单元与第一加工单元相同的结构,不再重复。两个加工单元的主墙板可以是同一主墙板,也可以是各自不同的主墙板。
本实施例的印刷加工系统还包括位于基材下方的压印滚筒6。本实施例中,两个加工单元共用一个压印滚筒。在可能的情况下,共用一个压印滚筒是特别有利的,因为这可以显著地减少印刷加工系统的体积,便于本系统与其他单元的联接,并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在图5中示出了两个加工单元各自使用一个压印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加工单元中具有压印滚筒13。当装机空间比较小时,使用一个压印滚筒,由于其上有两个加工装置,因此需要大半径的压印滚筒,从而配合两个加工装置完成对基材的加工;当装机的空间足够大,可以使用两个较小半径的压印滚筒,每个压印滚筒上有一个加工装置,从而完成对基材的加工。无论是一个大半径的压印滚筒还是两个较小半径的压印滚筒都可以用来完成单张和卷筒印刷。但是一个大半径压印滚筒的此表面加工系统更适合卷筒印刷;而两个小半径压印滚筒的此表面加工系统更适合单张印刷。
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加工单元中的膜供应装置均在压力辊和收卷装置、放卷装置间各配置一个定位拉伸装置以确保膜在收卷及放卷方向上的稳定张力。可选的,上述第一加工单元中及第二加工单元中带有至少一个可辨识定位标志或/和不同纹理的膜的定位拉伸装置,该至少一个定位拉伸装置组成定位加工系统。如图9中所示,在第一加工单元的膜供应装置中,在压力辊与放卷装置之间设置有定位拉伸装置,该定位拉伸装置由第一电眼装置15、A组压紧辊14及B组压紧辊16构成。该第一电眼装置为一个可侦测膜上可辨识定位标志及边缘的定位或电眼装置。带有自主动力的A组压紧辊,A组压紧辊两支一组相互加压以小于或等于压印滚筒的线速度转动,带有自主动力的B组压紧辊,B组压紧辊两支一组,相互加压。同样地在第二加工单元的膜供应装置中,在压力辊与放卷装置之间设置有定位拉伸装置,该定位拉伸装置由第一电眼装置19、A组压紧辊18及B组压紧辊20构成,其结构与第一加工单元中的定位拉伸装置相同。定位加工装置至少可以实现塑料片材与膜上相对定位标志到达结合点的同步,实现精确定位及节膜的有益效果,。
上述加工单元能够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卷筒印刷装置、单张印刷装置或涂布装置联接安装。涂布装置是泛指市面上一般使用的涂布或印刷装置,其中可包括:柔印、凹印、胶印、喷墨涂布等,涂布装置可以进行上光和印刷。所述与单张印刷装置联接安装的加工单元,其压印滚筒上的叼牙可以采用带有真空负压吸附装置的叼牙,从而避免与压力辊与膜的碰撞。
图13显示了联接有涂布装置22的加工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加工单元与胶印机23结合下进行表面加工的加工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纸质基材经过胶印单元23,带有胶印过未固化的纸质基材与利用加工装置中放卷裝置1供给的带有表面纹路的膜材料在压力辊和压印滚筒的转动结合点完全贴合。之后将贴合后的膜与纸质基材传至固化装置3的下方,利用固化能透过膜对纸质基材上的涂料进行固化,此时被固化定型的涂料将以与膜表面纹路反向的方式呈现在纸质基材上,然后加工装置中的收卷装置2将膜自纸质基材表面剥离再卷回去。最后滚筒再将完成表面处理后的纸张送到收纸单元或其他加工单元上。
本实用新型印刷加工系统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通过下文中印刷加工工艺的说明会更加清楚地被理解。
一种带有多工位的不停机印刷加工工艺,该工艺为铸造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带有未固化涂料的基材传递或牵引至第一加工单元,第一加工单元的放卷裝置所供给的带有表面纹路的膜材料在压力辊和压印滚筒的转动结合点与基材完全贴合,此时该第一加工单元处于与压印滚筒合压的位置;
(2)、将带有表面纹路的塑料膜与带有未固化涂料的基材透过压力辊和压印滚筒的转动结合点后确保基材与膜完全贴合后,将贴合后的膜与基材传至固化装置的下方,利用固化装置透过塑料膜对基材上的涂料进行固化,此时被固化定型的涂料将以与膜表面纹路反向的方式呈现在基材上;然后第一加工单元中的收卷装置将塑料膜自基材表面剥离再卷回去;最后,传递基材进入装置(图中未显示)再将完成表面处理后的基材送到收料单元上。
(3)、当第一加工单元中的放卷装置即将放卷近轴心而收卷装置即将满卷时,该系统经由计算机的运算或感应开关的控制,将第二加工装中的放卷装置及收卷装置开始提速,当膜的线速度达到与压印滚筒转速的线速度相同时,固定在第二加工单元的副墙板上的压力辊、剥离辊和固化装置同时下降,让压力辊与压印滚筒贴合即第二加工单元与压印滚筒合压;此时第一加工单元中固定在其副墙板上的压力辊、剥离辊和固化装置便同时上升,当副墙板移动至使压力辊与剥离辊底部间的直线高于压印滚筒的最高点时,此时第一加工单元的放卷装置便在第二加工单元的放卷装置放卷完成之前完成收卷,并静止等待第二加工单元中的放卷装置,当第二加工单元将要放完卷时,第一加工单元重新开始放卷,形成加工单元间的循环工作。上述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可共用同一个压印滚筒来交互进行上述工序。在需要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加工单元与第二加工单元亦可利用各自的压印滚筒来交互进行上述工序。
(4)、当基材过厚而造成基材前缘进入结合点时压力辊跳动时,可在计算机运算或感应开关的控制下,在基材进入膜供应装置前,将压力辊提升至与基材厚度相当的高度。
(5)、传递基材进入装置(例如:传送带、滚筒等)再将完成表面处理后的基材送到收料单元上,或再联接卷筒印刷装置或单张印刷装置或上光单元装置或其他加工单元。从而第一加工装置与第二加工装置相互间的换卷依次循环下去,不需要停机自动换卷,最终由本实用新型加工系统中的加工装置完成了对纸张的表面处理。
一种带有多工位的不停机印刷加工工艺,该工艺为烫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带有未固化粘合剂的基材传利用传送带、叼牙等传送装置或牵引装置传送或牵引至第一加工单元,第一加工单元的放卷装置所供给的烫印膜在压力辊和压印滚筒的转动结合点与基材完全贴合,此时该第一加工单元处于与压印滚筒合压的位置;
(2)、将烫印膜与带有未固化粘合剂的基材通过压力辊和压印滚筒的转动结合点后确保基材与烫印膜完全贴合后,将贴合后的膜与基材传至固化装置的下方,利用固化装置透过塑料膜对基材上的粘合剂进行固化,此时被固化的粘合剂将与膜表面的喷铝层结合;然后第一加工单元中的收卷装置将烫印膜自基材表面剥离并卷回去,同时将带有金属感觉的喷铝层呈现在基材上原本粘合剂的部位;最后,传递基材进入装置再将完成表面处理后的基材送到收料单元上。
在进行烫印工艺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换膜。如果第二次压印的位置可避开已被使用或转移过的位置,则膜可以继续使用。如果压印的位置无法避开则需要更换膜。其他同上述铸造印刷工艺。
本实用新型加工系统的结构和配合关系结合以下本实用新型印刷装置进行加工的应用实例可以更加清楚的被理解:
图1-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印刷装置进行加工应用的一个实施例:
在纸张经过卷筒印刷并上光后,与表面带有纹理的膜同时进入本加工系统中,此时第二加工装置是静止并处于与压印滚筒离压待机的位置,带有未固化涂料的纸张7被牵引与利用第一加工装置中放卷裝置1供给的带有表面纹路的膜材料在压力辊4和压印滚筒6的转动结合点完全贴合。之后将贴合后的膜与纸张7被传至固化装置3的下方,利用固化能透过膜对纸张7上的涂料进行固化,此时被固化定型的涂料将以与膜表面纹路反向的方式呈现在纸张上,然后第一加工装置中的收卷装置2将膜自纸张7表面剥离再卷回去,见图1。最后滚筒再将完成表面处理后的纸张送到收纸单元或其他加工单元上。
当第一加工装置中的放卷装置1即将放卷近轴心而收卷装置2即将满卷时,该加工系统经由计算机的运算或感应开关的控制,将第二加工装置中的放、收卷装置8、9开始提速,当膜的线速度达到与压印滚筒6转速的线速度相同时,安装在副墙板上的压力辊11、剥离辊12和固化装置10便会同时下降,让压力辊11与压印滚筒6贴合即第二加工装置与压印滚筒合压,见图2。之后第一加工装置中固定在副墙板28上的压力辊4、剥离辊5和固化装置3便上升,当副墙板移动至压力辊4与剥离辊5底部间的直线高于压印滚筒6的最高点时,收卷装置2在独立驱动下以高于压印滚筒6的速度进行放卷,放卷装置1便高速复卷。同时,带有未固化涂料的纸张7持续被传递或牵引与利用第二加工装置中放卷裝置供给的膜在压力辊11和压印滚筒6的转动结合点完全贴合。确保纸张与膜完全贴合后,将贴合后的膜与纸张传至固化装置10的下方,利用固化能透过膜对纸张上的涂料进行固化,此时被固化定型的涂料将以与膜表面纹路反向的方式呈现在纸张上,然后第二加工装置中的收卷装置9将膜自纸张表面剥离再卷回去,见图3。最后滚筒将完成表面处理后的纸张送到收纸单元或其他加工单元上。
当第二加工装置中的放卷装置8即将放卷近轴心而收卷装置9即将满卷时,采用同上方法使得第一加工装置压力辊4与压力滚6筒合压,同时第二加工装置压力辊11与压力滚筒6离压,并且第二加工装置中的放卷裝置8便开始高速复卷,见图4,为下一次第一加工装置的放卷装置1将要放完卷时从新开始放卷做准备。从而第一加工装置与第二加工装置相互间的换卷依次循环下去,不需要停机自动换卷,最终由此系统中的加工裝置完成了对纸张的表面处理。
上述第一加工装置中的放卷装置放卷近轴心而收卷装置即将满卷的判断标准指系统判断当第一加工装置的放卷装置放卷结束、收卷装置满卷时,第二加工装置中放、收卷装置的膜线速度正好与压印滚筒6的线速度相同,从而可以实现两者合压和离压的无间隙互换,反之亦然。
图5-图8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印刷装置进行加工应用的另一个实施例:
带有未固化胶黏剂的纸质基材7,与冷烫膜同时进入本加工系统中,而本加工系统的第一加工装置与第二加工装置均配置有各自的压印滾筒6和压印滾筒13。此时第二加工装置是静止并处于与压印滚筒离压待机的位置,带有未固化胶黏剂的纸质基材7被牵引与利用第一加工装置中放卷裝置供给的冷烫膜在压力辊4和压印滚筒6的转动结合点完全贴合。之后将贴合后的冷烫膜与纸质基材7被传至固化装置3的下方,利用固化能透过冷烫膜对纸质基材7上的胶黏剂进行固化,此时被固化增粘的胶黏剂将与膜表面下相对应位置的喷铝层牢牢结合在一起,然后第一加工装置中的收卷装置2将膜上的喷铝层自膜上剥离且附着在纸质基材7表面,见图5。最后滚筒再将带有铝层的纸质基材7送到收纸单元或其他加工单元上。
当第一加工装置中的放卷装置1即将放卷近轴心而收卷装置2即将满卷时,该加工系统经由计算机的运算或感应开关的控制,将第二加工装置中的放、收卷装置8、9开始提速,当冷烫膜的线速度达到与压印滚筒13转速的线速度相同时,固定在副墙板上的压力辊11、剥离辊12和固化装置10便会同时下降,让压力辊11与压印滚筒13贴合,见图6。之后第一加工装置中固定在副墙板上的压力辊4、剥离辊5和固化装置3便上升,当副墙板移动至压力辊4与剥离辊5底部间的直线高于压印滚筒6的最高点时,收卷装置2在独立驱动下以高于压印滚筒6的速度进行放卷,放卷装置1便高速复卷。同时,带有未固化胶黏剂的纸质基材7持续被传递或牵引与利用第二加工装置中放卷裝置8供给的冷烫膜在压力辊11和压印滚筒13的转动结合点完全贴合。确保纸质基材7与冷烫膜完全贴合后,将贴合后的冷烫膜与纸质基材7传至固化装置10的下方,利用固化能透过冷烫膜进行固化,利用固化能透过冷烫膜对纸质基材7上的胶黏剂进行固化,此时被固化增粘的胶黏剂将与膜表面下相对应位置的喷铝层牢牢结合在一起,然后第二加工装置中的收卷装置9将膜上的喷铝层自膜上剥离且附在纸质基材表面,见图7。最后滚筒将表面进行处理后的表面有铝层的纸质基材送到收纸单元或其他加工单元上。
当第二加工装置中的放卷装置8即将放卷近轴心而收卷装置9即将满卷时,采用同上方法使得第一加工装置压力辊4与压力滚筒6合压,同时第二加工装置压力辊11与压力滚筒13离压,并且第二加工装置中的放卷裝置8便开始高速复卷,见图8,为下一次第一加工装置的放卷装置1将要放完卷时从新开始放卷做准备。从而第一加工装置与第二加工装置相互间的换卷依次循环下去,不需要停机自动换卷,最终由此系统中的加工裝置完成了对纸质基材冷烫的表面处理。
图9-图1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印刷装置进行加工应用的又一个实施例:
见图9,在塑料片材上经过上光单元上光后,在与膜同时进入本加工系统第一加工装置之前,由第一组电眼装置15侦测由放卷装置1供给的膜上的可辨识标志再配合运转速度计算出该标志到膜与塑料片材7两者结合点的时间。基于膜上定位标志与塑料片材7的相对定位点到达结合点的预定时间差,透过膜的定位拉伸装置单元中调整/放慢伺服控制的主动式A组压紧辊14速度来改变膜本身的张力,进而改变膜的长度。但是在定位拉伸装置中的B组压紧辊16则是与主机运行速度相同,来确保膜与塑料片材7的相对应点进入结合点的同步性。伺服控制是指通过模拟量的输入或脉冲的频率对转动速度进行控制。
此时第二加工装置是静止并处于与压印滚筒13离压待机的位置,带有未固化涂料的塑料片材7被牵引与利用第一加工装置中放卷裝置1供给的经过定位拉伸后的膜在压力辊4和压印滚筒6的转动结合点完全贴合。之后将贴合后的膜与塑料片材7被传至固化装置3的下方,利用固化能透过膜对塑料片材上的涂料进行固化,此时被固化定型的涂料将以与膜表面纹路反向的方式呈现在塑料片材7上,然后第一加工装置中的收卷装置2将膜自塑料片材7表面剥离再卷回去。最后滚筒再将完成表面处理后的塑料片材7送到收料单元或其他加工单元上。
当第一加工装置中的放卷装置1即将放卷近轴心而收卷装置2即将满卷时,该加工系统经由计算机的运算或感应开关的控制,将第二加工装置中的放、收卷装置8、9开始提速,当膜的线速度达到与压印滚筒13转速的线速度相同时,固定在副墙板上的压力辊11、剥离辊12和固化装置10便会同时下降,让压力辊11与压印滚筒13贴合,见图10。在此过程中,由第二加工装置中的第一电眼装置19侦测由放卷装置8供给的膜上的可辨识标志再配合运转速度计算出该标志到膜与塑料片7两者结合点的时间。基于膜上定位标志与塑料片材7的相对定位点到达结合点的预定时间差,透过膜的定位拉伸装置单元中调整/放慢伺服控制的主动式A组压紧辊18速度来改变膜本身的张力,进而改变膜的长度達到膜的定位拉伸。之后第一加工装置中固定在副墙板上的压力辊4、剥离辊5和固化装置3便上升,当副墙板移动至压力辊4与剥离辊5底部间的直线高于压印滚筒6的最高点时,收卷装置2在独立驱动下以高于压印滚筒6的速度进行放卷,放卷装置1便高速复卷。同时,带有未固化涂料的塑料片材7持续被传递或牵引与利用第二加工装置中放卷裝置8供给的定位拉伸膜在压力辊11和压印滚筒13的转动结合点完全贴合。确保塑料片材7与膜完全贴合后,将贴合后的膜与塑料片材7传至固化装置的下方,利用固化能透过膜对塑料片材7上的涂料进行固化,此时被固化定型的涂料将以与膜表面纹路反向的方式呈现在塑料片材7上,然后第二加工装置中的收卷装置9将膜自塑料片材7表面剥离再卷回去。最后滚筒将完成表面处理后的塑料片材7送到收料单元或其他加工单元上,见图11。
当第二加工装置中的放卷装置8即将放卷近轴心而收卷装置9即将满卷时,采用同上方法使得第一加工装置压力辊4与压力滚筒6合压,同时第二加工装置压力辊11与压力滚筒13离压,并且第二加工装置中的放卷裝置8便开始高速复卷,见图12,为下一次第一加工装置的放卷装置1将要放完卷时从新开始放卷做准备。从而第一加工装置与第二加工装置相互间的换卷依次循环下去,不需要停机自动换卷,最终由此系统中的加工裝置完成了对塑料片有定位拉伸的表面处理。
图1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印刷装置进行加工应用的又一个实施例:
其中除第一个加工单元前的上光单元(未显示)外,第一加工装置与第二加工装置之间再配置一个涂布单元22。
将带有已上光、未固化的纸质基材7通过传送带与利用第一加工装置中放卷裝置1供给的带有表面纹路的膜材料在压力辊和压印滚筒的转动结合点完全贴合。之后将贴合后的膜与纸质基材7被传至固化装置3的下方,利用固化能透过膜对纸质基材7上的涂料进行固化,此时被固化定型的涂料将以与膜表面纹路反向的方式呈现在纸质基材7上,然后第一加工装置中的收卷装置2将膜自纸质基材7表面剥离再卷回去。而带有膜表面纹路一的纸质基材7再经过涂布单元22,二次上光后的表面带有膜表面纹路一的纸质基材7与利用第二加工装置中放卷裝置8供给的带有表面纹路二的膜材料在压力辊11和压印滚筒13的转动结合点完全贴合。之后将贴合后的膜与纸质基材被传至固化装置10的下方,利用固化能透过膜对纸质基材7上的涂料进行固化,此时被固化定型的涂料将以与膜表面纹路二反向的方式呈现在带有膜表面纹路纸质基材上,然后第一加工装置中的收卷装置2将膜自纸质基材7表面剥离再卷回去,最终通过两个不同涂布单元配合两种不同表面纹理的膜的相互套准,纸质基材上呈現出表面纹路一与表面纹路二相结合的图案。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