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0533U -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系统以及电池模块壳体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系统以及电池模块壳体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60533U CN203760533U CN201320704535.8U CN201320704535U CN203760533U CN 203760533 U CN203760533 U CN 203760533U CN 201320704535 U CN201320704535 U CN 201320704535U CN 203760533 U CN203760533 U CN 2037605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module
- end wall
- boring
- sidewall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265 semifinishe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446313 Lamell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AZDRQVAHHNSJOQ-UHFFFAOYSA-N alumane Chemical group [AlH3] AZDRQVAHHNSJO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RKTYLMNFRDHKIL-UHFFFAOYSA-N copper;5,10,15,20-tetraphenylporphyrin-22,24-diide Chemical compound [Cu+2].C1=CC(C(=C2C=CC([N-]2)=C(C=2C=CC=CC=2)C=2C=CC(N=2)=C(C=2C=CC=CC=2)C2=CC=C3[N-]2)C=2C=CC=CC=2)=NC1=C3C1=CC=CC=C1 RKTYLMNFRDHKI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01M50/26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e.g. straps, tie rods or peripheral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4—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M50/566—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4—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M50/56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fixing means, e.g. screws, rivets or bol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中电池模块(1),电池模块(1)包括尤其呈盒形的电池模块壳体(20),电池模块壳体容纳大量电池单元(10)并具有第一侧壁(23a)和第二侧壁(23b)及第一端壁(22)和第二端壁(22),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22)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23a、23b)在侧壁的相反端部连接,电池模块(1)构造为能够与相同的电池模块(1)相互堆叠,上面的电池模块(1)的端壁(22)位于下面的电池模块(1)的端壁(22)上,和/或第一端壁(22)和第二端壁(2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上安放面(22d)和下安放面(22c),上安放面(22d)与下安放面(22c)之间的间距大于电池模块壳体(20)的布置于第一端壁(22)与第二端壁(22)之间的部分的高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尤其用于车辆,例如电动车辆中的电池模块。所述优选的可充电电池模块可以为车辆的行驶提供必要的动力或者至少其中一部分动力,即向为车辆行驶而设置的电动机提供电力。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种系统或者一种由至少两个电池模块组成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池模块可相互堆叠。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现所述电池模块的简单组装的电池模块壳体部件。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例如DE102010046529A1公知一种电池模块,其具有大量相互紧靠排列的电池单元。这样形成的电池单元堆垛由一个四边形的框架系统围住。所述框架系统由两个侧壁和在端侧拧在所述侧壁的末端上的压板组成。所述压板通过连接片与侧面部分连接。通过上述连接,由于电池单元的可能出现的单元凸出部而产生的牵引负荷经由连接片的形状配合从压板传递至侧面部分中。所述压板的高度例如比侧面部分更低。
弯曲金属片形成的U形电池模块壳体部件由WO2008/106948A1公开,该电池模块壳体部件具有两个侧面部分和一个底部,其中所述侧面部分相对于底部弯曲,并且通过底部连接。具有底部和侧壁的U形弯曲的电池模块壳体部件同样由JP2004171856A和DE102011016799A1公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任务在于,说明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能节省空间地与另一电池模块布置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任务还在于,说明一 种包括多个电池模块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的电池模块应该能节省空间地布置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任务在于,说明一种电池模块壳体部件,该电池模块壳体部件允许所述电池模块特别简单的组装。
上述任务利用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有利的改进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得出。
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尤其呈盒形或立方体的电池模块壳体,该电池模块壳体容纳有大量电池单元。所述电池模块壳体可以例如设计为多部分的。所述电池模块可以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例如平行于第一侧壁布置,且所述电池模块可以具有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其中,所述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在所述侧壁的相反端部上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连接,特别地在端面封闭。由此形成了一个横截面为四边形,特别为矩形的外壳。虽然优选地所述侧壁比所述端壁长,所述侧壁和所述端壁也可以构造为相同长,使得外壳为特殊的矩形,即四方形。特别地,所述侧壁和所述端壁拧紧或者优选地焊接起来,特别地激光焊接起来。所述侧壁和所述端壁可以至少部分地由金属材料,例如铝材制成。所述侧壁可以例如由薄板形状的半成品制成。所述端壁可以设计为压板且/或者为板状。所述侧壁可以和底部连接,该底部构成所述电池模块或电池模块壳体的底部。例如,所述底部和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由薄板,例如由金属材料或铝材成型,其中所述侧壁相对于所述底部弯曲,特别地为了形成弯曲边缘,例如弯曲约90°,由此特别地形成横截面为U形的电池模块壳体部件。
一般而言,所述电池模块壳体具有与所述侧壁相连的底部,该底部封闭所述电池模块的下部。例如,所述侧壁和所述底部可以由U形弯曲的金属薄板,例如铝材形成。所述侧壁也可以由铝材形成。
所述电池模块壳体可以在上侧具有盖子,该盖子例如由塑料,如热塑性塑料形成或成型。所述盖子用以盖住所述电池单元,特别是电 池单元的接口,避免外物侵入。所述盖子可以这样成型,即所述盖子封闭或可以封闭开口,优选的所述第一和/或第二侧壁及优选的第一端壁或第二端壁上的入口。
所述电池单元优选地相互紧靠地排列布置。所述电池单元特别地电气连接到一起,特别地并联和/或串联到一起。所述电池单元可以例如为棱柱形的或方形的电池单元,其中,电池单元的单元厚度小于其单元高度和/或单元宽度。优选的,数个电池单元在厚度方向上相互紧靠地排列布置,特别的沿着气体通道的纵向或者沿着第一和/或第二侧壁。所述电池单元各自具有电正极(正极)和电负极(负极),电正负极优选的布置在共同的,例如所述棱柱形或方形的电池单元的平坦面上。两极也可以称为端子或者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可以例如制成为由金属,例如由铜或者优选的由铝制成的焊接或带螺纹的端子。所述电池单元的其中一个电极可以比该电池单元的另一电极更靠近所述第一侧壁布置,其中,所述另一电极更靠近第二侧壁布置。特别的,所述两个电极可以面向上部,或者面向盖子。
所述电池模块壳体可以,例如如上所述,具有两个侧壁和两个端壁,其中,所述端壁与所述侧壁在侧壁的两端相连。特别的,所述端壁与所述侧壁通过螺纹紧固件拧紧或焊接。特别的,所述端壁可以制成为压板。因此,所述电池模块壳体可以具有四个边缘,在所述边缘上,端壁与侧壁相连。
至少所述两个侧壁和所述端壁形成一个侧部的外壳,其包围所述相互紧靠地排列的电池单元,即通过排列形成的电池单元组。
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形成电池模块的电正极并与至少一个电池单元导电相连。此外,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形成电池模块的电负极并与至少一个电池单元导电相连。特别的,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单元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 二连接件之间通过电连接,例如并联和/或串联。例如,一个电池单元可以和离它最近的电池单元串联等。在另一例子中,两个并联的电池单元可以与两个最近的并联的电池单元串联等。在另一个例子中,三个并联的电池单元可以和三个最近的并联的电池单元串联等。在另一个例子中,四个并联的电池单元和四个最近的并联的电池单元串联等。上述排列可以任意继续。优选的,所述并联的电池单元的相同电极布置在同一面上,特别的布置在所述电池单元的宽面上。特别的,所述并联的电池单元的相同电极位于相对的两面,特别是所述电池单元的宽面上。由此使得多个电池单元通过结构比较简单的,长形的,特别是直线的汇流条彼此并联和/或串联。在此,所述汇流条可以与其纵向例如并行的,朝着所述电池单元排列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优选的调整为与一个导电的连接元件,例如和一个外部汇流条或外部通道相连,例如通过螺纹紧固件拧紧或焊接。通过所述优选的不属于电池模块的连接元件,所述电池模块与另一个电池模块或与另一个电动配件,例如驱动电机相连。通过连接元件,所述电池模块可以与供电系统或(高压)机载电气系统相连,这为为车辆的行驶而设的驱动电机提供电力。
第一方面,所述电池模块设计为可以和相同的电池模块相互堆叠,其中所述上面的电池模块的端壁位于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的端壁上。例如,所述上面的电池模块的第一端壁可以位于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的第一端壁上。同样地适用于所述上面的和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的第二端壁。所述电池模块优选的至少在权利要求中定义的特征上相同。因为两个相同的电池模块有利地协作,即可相互堆叠,本实用新型也涉及一种由至少两个电池模块组成的系统。至少两个电池模块,优选的,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电池模块可以相互堆叠。这里的优点在于所述堆叠在上面的电池模块的重力通过所述位于下面的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的端壁传导。由堆叠在上面的电池模块产生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上的负荷可以因此减少或者甚至大部分清除。所述侧壁由此 可以更简单,特别的更减少重量和更节约成本地实现。
尤其有利的是,所述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上安放面,优选地两个上安放面并且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下安放面,优选地两个下安放面。由此可以形成一个电池模块,特别的可以具有三个并特别优选的具有四个上安放面和四个下安放面。特别的,每个上安放面可以具有一个分配给它的下安放面,其中,所述配对的安放面在所述电池模块的垂直方向上对齐。
所述至少一个上安放面可以布置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上部。所述至少一个下安放面可以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的下部。例如,所述盖子可以布置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上部,所述底部布置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下部。所述至少一个上安放面可以因此与所述盖子位于一侧,且所述至少一个下安放面可以与所述底部位于一侧。
特别优选的,所述上面的电池模块的下安放面可以位于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的上安放面上,即所述下安放面与所述上安放面接触,特别地面接触。有利的,所述上面的电池模块的重力可以通过所述上面的电池模块的下安放面和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上安放面导入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的侧壁,其中,所述重力通过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的下安放面被传导至例如所述车辆的支撑结构,例如支撑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的下安放面的车辆框架。可选的,所述重力可以通过下安放面被传导至另一个布置在下面的电池模块的端壁,特殊地通过该电池模块的上安放面。
优选的,每个端壁具有两个上安放面和两个下安放面,这些安放面相互隔开并且特别地形成在所述侧壁与所述端壁相连的边缘的区域中。
为了有利地确保,所述上面的电池模块的重力尽可能仅通过所述 端壁传导至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有利的是,所述各个端壁的上安放面和所述下安放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电池模块的布置于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之间的部分的高度。原则上,所述间距也可以与所述高度相等,其中这里也确保的是,所述大部分重力通过所述侧壁引导。但是优选的是,在所述上面的电池模块的底部与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的盖子之间形成一个至少非常小的间隙。
例如,至少所述第一安放面可以相对于所述盖子朝上或者朝下移动,其中所述下安放面可以相对于所述底部朝下或者朝上移动。例如,所述上安放面可以相对于所述盖子朝上移动并且所述下安放面可以相对于所述底部朝下移动。
特别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壁各自设计为压板。所述端壁或所述压板优选的实现为不易弯曲的。所述端壁可以具有例如至少一个,优选的多个窗式或袋式凹部,所述凹部除了可以节省重量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窗式凹部优选的为穿过所述压板的厚度的凹部,该凹部被一个或多个侧面包围。袋式凹部是仅穿过所述压板的部分厚度延伸的凹部,其中形成了被一个或多个侧面包围的袋底。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壁可以特别的在其上部具有上钻孔并特别的在其下部具有下钻孔。所述上钻孔和所述下钻孔用于使所述上面的和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机械相连,例如可以例如通过螺纹紧固件拧紧。所述螺纹紧固件可以设计为带有螺杆和头部的螺钉。可选的,所述螺纹紧固件可以设计为带有相配的螺母的螺栓。
特别优选的是所述上钻孔和所述下钻孔可以具有相同的钻孔纵轴线。这样的优点在于所述上面的电池模块的下钻孔和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的上钻孔对齐,使得所述电池模块可以例如相互拧紧。
特别有利的是所述上钻孔具有内螺纹且所述下钻孔也具有内螺 纹,其中与所述下钻孔相比,所述上钻孔的内螺纹具有更小的螺纹公称直径。特别的,所述上钻孔的螺纹公称直径小于所述下钻孔的内螺纹的螺纹内径。优点在于适合所述上钻孔的螺纹的螺纹紧固件可以穿过所述下钻孔的螺纹延伸,而不必与之拧紧。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下面的钻孔为所述螺纹紧固件形成了通孔,使得所述螺纹紧固件可以与位于下面的电池模块的上钻孔的内螺纹拧紧。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也可以具有这样的孔,使得所述电池模块可以和所述布置于下面的支撑结构拧紧。不过,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可以具有通孔,其中,螺纹紧固件可以由底面通过所述通孔插入并且与所述下钻孔的螺纹拧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壁可以具有凹部,特别的可以具有上述的窗式-或袋式凹部,所述上钻孔和所述下钻孔通向所述凹部。所述凹部优选的向所述电池模块的朝外面,特别是向所述电池模块的正面敞开。优选的,所述上钻孔通向所述凹部的侧部且所述下钻孔通向所述凹部的侧部。凹部除了减少重量外,还有利的使所述螺纹紧固件或螺栓可以通过凹部插入所述下钻孔。所述相互对齐的上钻孔和下钻孔的另一优点在于,具有例如构造为内轮廓或外轮廓的驱动轮廓的拧紧工具可以通过所述上钻孔被引导至布置于所述凹部中的螺纹紧固件或螺栓,使得所述螺纹紧固件可以被拧紧或者可选的被拧松。所述螺纹紧固件或螺栓可具有这样的轮廓,所述驱动轮廓可以可传递扭矩地接合到该轮廓中。所述驱动轮廓可以适应所述螺纹紧固件的构造为例如设计为内六角内四角、内六棱开口或者十字的轮廓。
例如,所述螺纹紧固件将所述侧壁的布置于所述下安放面和所述凹部的侧面之间的部分朝所述位于下面的电池模块挤压或者拉紧。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钻孔可以穿过所述上安放面且/或所述下钻孔可以穿过所述下安放面。可选的,所述上钻孔可以从所述 上安放面移除,并远离所述上安放面,使得所述上安放面不被所述上钻孔穿过。同样地适用于所述下钻孔和所述下安放面。
一般优选的是,所述下面的电池组件固定在所述车辆的支撑结构上,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具备钻孔,螺纹紧固件穿过该钻孔延伸,所述螺纹紧固件的螺纹与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的下钻孔的内螺纹拧紧。螺纹紧固件可以穿过所述上面的电池模块的下钻孔延伸,该螺纹紧固件与所述下面的电池模块的上钻孔的内螺纹拧紧。
例如可以与第一方面结合的另一方面涉及可以是电池模块的壳体的部分的电池模块壳体部件。所述电池模块壳体部件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通过底部连接并且由此特别的形成U形的横截面。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底部可以由薄板形状的半成品,例如由铝片制成。一般说来,薄板形状的半成品的厚度小于其平面延伸部分,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于所述底部沿着第一弯曲边缘弯曲。所述第二侧壁相对于所述底部沿着第二弯曲边缘弯曲。例如,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相对于底部大致成90°或者成直角。
为了将所述侧壁在其相应的弯曲边缘上特定地弯曲而不使所述侧壁和/或所述底部变形,在使用厚度恒定的薄板时,需要将所述薄板形状的半成品在插入例如折弯机的弯曲设备中。但这意味着额外的生产步骤,由此提高了生产成本。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第一弯曲边缘具有至少一个弱化装置且/或所述第二弯曲边缘具有至少一个弱化装置,该弱化装置削弱了弯曲第一侧壁时的第一弯曲边缘的抗弯阻力矩,或者削弱了弯曲第二侧壁时的第二弯曲边缘的抗弯阻力矩,特别地与在没有弱化装置的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侧壁的抗弯阻力矩或者所述底部的抗弯阻力矩相比。
特别优选的是,所述弱化装置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减少薄板厚度 的例如槽状的压痕。多个压痕可以沿着弯曲边缘,例如以相同的间距排列。所述至少一个压痕优选的在弯曲薄板前压在所述薄板上。通过减少薄板厚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压痕,抗弯阻力矩也被削弱了。可选的,所述弱化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穿过薄板的穿孔,特别是开口或/和圆孔,其中,这些穿孔之间形成连接底部和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的连接板。所述穿孔可以沿着所述弯曲边缘,例如以相同的间距排列。通过移除材料,减少了通过弯曲将变形的横截面,从而降低了抗弯阻力矩。
一般优选的是,所述弱化装置为长形,并优选的沿着弯曲边缘纵向延伸。例如,多个开口或穿孔或压痕可以沿着弯曲边缘排列布置。如果所述弱化装置为一个压痕,优选的是,所述压痕在弯曲时被拉长的一面压进材料(拉伸面)。可选的,可选的,所述压痕当然也可能在弯曲时被压缩的一面压进薄板(压缩面)。
通过削弱抗弯阻力矩,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可以相对于所述底部相对简单的成型,使得不强制需要使用昂贵的弯曲设备。在组装电池模块时,所述弱化装置显示出特别的优点,在此描述的组装方法可以被有利的改进。所述电池单元或者所述电池单元组被优选的以Z-方向,即至少通过在正常方向上立于底部的方向元件导向底部。原则上,所述侧壁相对于底部在侧壁的端位弯曲,例如弯曲约90°是可能的。如果由底部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被折弯的侧壁构成的薄板壳体在所述侧壁上具有被弯曲的部分(见下),特别是弯边,因为所述侧壁的弯曲部阻碍,所述电池单元或所述电池单元组可能不能成功地引导为Z-方向。因此有利的是,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相对于底部在所述第一或第二弯曲边缘弯折,优选的即使有弯曲部,也能引导为Z-方向,例如弯曲为锐角,特别的30°至80°之间,特别的约75°。所述电池单元被引导至所述弯曲的薄板壳体的底部,其中,在引入电池单元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侧壁朝电池单元被弯曲或折叠至其最终位置,特别的,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约成直角立于所述底部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可以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例如被弯曲为90°。所述弯曲部可以相对于所述侧壁在第三弯曲边缘弯曲。所述第一和第三弯曲边缘优选的平行。所述电池单元优选的在第一侧壁的弯曲部和底部之间被至少部分的包围。
此外,所述第二侧壁可以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例如被弯曲为90°。所述弯曲部可以相对于所述侧壁在第四弯曲边缘弯曲。所述第二和第四弯曲边缘优选的平行。所述电池单元优选的在第二侧壁的弯曲部和底部之间被至少部分的包围。
特别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在其相反的两端分别通过上文描述的端壁之一连接。由此可以补偿所述电池模块壳体部件的由弱化装置造成的比较低的抗扭转刚度。
附图说明
已结合可以相互任意组合的多个优选方面和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在此公开的特征各自单独地和以各种特征组合的方式具有优点地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主题。
图1示出电池模块;
图2示出移去盖子的电池模块;
图3示出相互靠紧排列并且通过汇流条相连的电池单元的原理图;
图4示出图3中的原理图,其带有用于气体通道而放入的U形轮廓件;
图5示出图3中的原理图,其带有封闭所述U形轮廓件的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汇流条拧紧;
图6示出相互紧靠排列并且通过汇流条相连的电池单元的原理 图,其中,所述汇流条构造成可以替代图4中的汇流条;
图7示出图6中的汇流条的横截面图;
图8示出由印刷电路板和按照图6和图7构造的、布置在印刷电路板侧面上的、尤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的汇流条组成的单元;
图9示出由印刷电路板和布置在印刷电路板侧面上的、尤其通过夹紧连接固定的汇流条组成的可选单元的横截面图;
图10示出图9中的单元的透视图;
图11示出电连接两个电池模块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布置于两个舌状接触部之间的分隔间隙中并且将两个舌状接触部焊接起来;
图12示出电连接两个电池模块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布置于舌状接触部上侧形成的槽中并且与槽边缘焊接起来;
图13示出带有多个靠着其侧壁相互紧靠排列的电池模块的系统;
图14示出带有多个靠着其端壁相互紧靠排列的电池模块的系统;
图15示出带有多个电池模块的系统,所述多个电池模块靠着其侧壁和端壁相互紧靠排列地布置;
图16示出包括多个电池模块的系统,所述多个电池模块相互堆叠并且靠着其侧壁相互紧靠排列地布置;
图17示出图16中朝向两个相互堆叠的电池模块的端壁的放大视图;
图18示出图17中的放大视图;
图19示出电池模块壳体部件的透视图,尤其是用于图1和图2中的电池模块的电池模块壳体部件的透视图;
图20示出图19中的板形电池模块壳体部件的展开图;
图21示出图19和图20中所示的弱化装置的可选方案。
附图标记列表
1 电池模块
10 电池单元
10B 单元宽度
10H 单元高度
10D 单元厚度
11 正极/端子
12 负极/端子
13 出气口
20 电池模块壳体
21 壳体盖
21a 主要部分
21b 铰链/一体化的铰链
21c 可翻转部分
21d 贯穿入口/切口
21e 贯穿入口/切口
21f 贯穿入口封闭件
21g 贯穿入口封闭件
21h 预定断裂部位
21i 卡位元件
22 端壁/压板
22a 焊缝/激光焊缝
22b 凹部/袋子
22c 下安放面
22d 上安放面
22e 下固定孔/下螺纹
22f 上固定孔/上螺纹
23a 第一侧壁
23b 第二侧壁
23c 弯曲部/弯边
23d 第三弯曲边缘
23e 第四弯曲边缘
24 底部
24a 第一弯曲边缘
24b 第二弯曲边缘
24c 缝隙
24d 压痕/槽
30 汇流条
30a 第一连接件
30b 第二连接件
31 连接片
32 跨接汇流条
33 汇流部
34 舌状接触部
35 槽
36 夹缝
37 夹簧
38 铰接部分
39 焊接旗标
40 流体通道/气体通道
41 U形轮廓件
42 臂/侧臂
43 连接部分/连接片
44 缺口
45 过渡部分/过渡块
50 电路板/印刷电路板/控制器
51 钻孔
52 迹线
60 螺纹紧固件
61 螺母
62 固定螺栓
70 连接元件
71 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1。电池模块1包括电池模块壳体20,该电池模块壳体20具有壳体盖21和外壳22、23a、23b。外壳22、23a、23b由形成底部24和大致彼此平行地布置的第一和第二侧壁23a、23b的U形弯曲的金属板以及两个大致平行的端壁22组成,所述端壁22使得侧壁23a、23b在侧壁相反的端部的端侧上封闭并因此使得侧壁23a、23b相连。构成为压板的第一和第二端壁22尤其借助于激光焊接与侧壁23a、23b焊接连接。可选地,端壁22可以与侧壁23a、23b拧紧或粘接。端壁22和/或侧壁23a、23b以及底部24优选由钢材或铝材制成。
第一和第二侧壁23a、23b由U形弯曲的金属板的侧部形成,其中,底部24将两个侧壁23a、23b相连接。侧壁23a、23b相对于底部24大致成直角弯曲,从而在第一侧壁23a与底部24之间以及第二侧壁23b与底部24之间分别形成弯曲边缘。靠近电池模块1的上侧使侧壁23a、23b大致成90°弯曲,从而形成弯曲部23c,该弯曲部23c优选面向相应的另一侧壁23a、23b。弯曲部23c可以例如与底部24平行。
优选地由塑料制成的盖子21,尤其是盖子21的主要部分21a固定在侧壁23a、23b上,尤其是固定在弯曲部23c上。盖子21的主要部分21a优选地固定为不易将它从电池模块1上取下。
盖子21朝着每个端壁22分别具有可枢转部21c,所述可枢转部21c借助于一体化的铰链21b与主要部分21a连接。可枢转部21c可以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来回摆动。图1中示出的是闭合位置。可枢转部21的摆动轴优选与端壁22平行。通过将可枢转部21c向上翻开,从电池模块1的上侧或者盖子21侧可以接近第一或第二连接件30a、30b。因此,在盖子处于打开位置时,不属于电池模块的外部连接元件70可以固定在第一或第二连接件30a、30b的固定螺栓62上,由此,电池模块1可以例如与另一电池模块1导电连接。可以将螺母61可以 拧紧在固定螺栓62上,从而所述外部连接元件夹紧在螺母61与连接件30a、30b之间。所述可枢转部21c在其闭合位置中防止从上方或从盖侧接近所述连接件30a、30b。主要部分21永久防止接近布置于电池模块1中的汇流条30,由此降低因安装人员疏忽而产生短路的危险。
电池模块1的第一和第二端壁22允许多个电池模块1相互堆叠或者相互紧挨着(参见图16),其中,上面的电池模块1的端壁22位于下面的电池模块1的端壁22上。由此使得上面的电池模块1的重力经由下面的电池模块1的端壁22得以传导。优选地,下面的电池模块1的侧壁23a、23b基本上不承受负荷。原则上,上面的电池模块1的底部24可能接触下面的电池模块1的上侧,尤其是其盖子21或者其弯曲部23c。但是,优选地,在上面的电池模块1与下面的电池模块1之间存在至少一个非常小的缝隙,从而确保上面的电池模块1通过它的端壁22支撑在下面的电池模块1的端壁22上。
第一和第二端壁22在其上侧上具有至少一个(本示例中是两个)上安放面22d并且在其下侧具有至少一个(本示例中是两个)下安放面22c。在所示的示例中示出了四个上安放面和四个下安放面22d、22c,它们布置于盒形电池模块的上侧角落和下侧角落处。上面的电池模块1能够以其下安放面22c放置于下面的电池模块1的安放面22d上,从而接触安放面22c和22d。上面的电池模块1可以例如与下面的电池模块1拧紧,从而形成由多个电池模块1组成的稳定单元。
侧壁22的下安放面22c与上安放面22d之间的间距优选大于或者等于余下的电池模块1的高度。在所示的示例中,上安放面22d相对于盖子21在高度上错开,尤其是朝上错开,其中,原则上也可以实现的是,上安放面22d在高度上以朝下错开的方式布置。下安放面22d相对于底部24在高度上错开,尤其是朝下错开,其中,在此也可以实现朝上的高度错开。重要的只是,安放面22c与22d之间的间距大于余下的电池模块1的高度。例如,如果上安放面22d相对于盖子21向下 错开,那么下安放面22c必须相对于底部24至少如同上安放面22d相对于盖子21向下错开的那样向下错开。同样地适用于反过来的情况,即,如果下安放面22c相对于底部24向上错开,那么上安放面22d相对于盖子21必须至少如同下安放面22c相对于底部24向上错开的那样向上错开。
在壳体20中容纳有大量在厚度方向10D(图3)上相互紧靠排列的电池单元10。电池单元10呈方形并且也被称为棱柱形电池单元10。每个电池单元10都具有一个电正极连接端子11和一个电负极连接端子12,它们布置于电池单元10的相同侧上。每个电池单元10在正负极端子11、12之间都具有一个出气口13,在出气口13上形成过压阀,当电池单元10中产生不允许的高的过压时,例如可能发生了所谓的“热失控”(thermal runaway)的情况,过压阀打开并且允许气体流出电池单元10。
每个电池单元10的厚度10D基于特定的参数例如像电池单元10的充电状态、温度和使用寿命而变化。因此,电池单元10的厚度10D在运行中是可变的。有利地,在安装电池模块1时,相互紧靠排列的电池单元10通过构造成压板的端壁22在电池单元10的厚度方向10D上利用预紧力被挤压或者压紧,其中,端壁22与侧壁23焊接到一起,从而电池单元10在预紧力下由电池模块壳体20来支承,尤其是由端壁22来支承。电池模块壳体20通过如下方式实施,即,即使在电池单元例如在充电时易于膨胀的时候,所述电池模块壳体20仍然将电池单元10保持到一起。由此确保,不依赖于电池单元10的充电状态,电池模块1总是基本上保持相同的外形尺寸。
示例中示出的电池模块1具有十二个电池单元10,其中,每两个单元10并联,并且与两个相邻的并联单元10串联。
电池单元10的连接端子11、12制成为带螺纹的端子,其中,它 可选地也可以实施为焊接型端子。连接端子11、12具有带螺纹的螺杆,各螺杆上都拧有一个螺母61。汇流条30被夹在螺母61与连接端子11、12之间,该汇流条30将至少两个相邻的电池单元10相连,尤其是并联和/或串联。在图2示出的例子中,每两个相邻的电池单元10并联,其中,这两个并联的电池单元10与最近的两个并联的电池单元10串联。为此,汇流条30与两个电负极连接端子12和两个电正极连接端子11接触连接,尤其是拧紧或者可选地焊接。
相互紧靠排列的电池单元10的连接端子11、12位于两条相互隔开的第一条线和第二条线上,尤其是沿着第一和第二侧壁23a、23b或者在电池单元10相互紧靠排列的方向上延伸的直线上。第一条线离第一侧壁23a更近,而第二条线离第二侧壁23b更近。与汇流条30并联的电池单元10布置成相同方式充电的连接端子11和12位于同一条线上。借助于汇流条30与所述电池单元10串联的电池单元10布置,即,以不同方式充电的连接端子11和12同样处于该条线上。
尤其如图2中可以看到的那样,电池模块壳体20在四个不同的布设有连接件30的部位上,即在侧壁23a、23b与端壁22相连的角落或者边缘区域内,准备用于容纳第一或第二连接件30a、30b。为此,电池模块壳体20在每个可布设的部位都具有两个预备好的贯通部(Durchtrittseinrichtung-en),其中一个通向或面向侧壁23a、23b的一侧,而另一个则通向或面向端壁22的一侧。电池模块壳体20因此具有四个可布设部位,即:
-第一可布设部位,其具有朝向第一侧壁23a的预备好的贯通部和朝向第一端壁22的预备好的贯通部;
-第二可布设部位,其具有朝向第一侧壁23a的预备好的贯通部和朝向第二端壁22的预备好的贯通部;
-第三可布设部位,其具有朝向第二侧壁23b的预备好的贯通部和朝向第二端壁22的预备好的贯通部;
-第四可布设部位,其具有朝向第二侧壁23b的预备好的贯通部 和朝向第二端壁22的贯通部。
四个预备好的朝向侧壁的贯通部中的每一个贯通部都在侧壁23a、23b和弯曲部23c中具有切口21d。第一和第二可布设部位分别在第一侧壁侧具有切口21d,而第三和第四可布设部位分别在第二侧壁23b侧具有切口21d。
四个预备好的朝向一个所述端壁22的贯通部中的每一个贯通部都在端壁22中具有切口21e。第一和第三可布设部位在第一端壁22侧具有切口21e,而第二和第四可布设部位分别在第二端壁22侧具有切口21e。
尤其如图2中可以看到的那样,四个预备好的部位中仅有两个部位布设有连接件30a、30b,即第一部位布设有第一连接件30a,而第二部位布设有第二连接件30b。因此,这样准备好的电池模块壳体20能够灵活地用于以不同形式相连的电池模块10。此外,电池模块壳体20允许将连接件30a、30b布置于离相邻的电池模块1间距短的部位上,以将上述邻近的电池模块1与电池模块1导电连接。
盖子21在其可枢转部21c上具有封闭第一和第三部位的端侧入口21e的端侧入口封闭件21g以及封闭侧部入口21d的侧部入口封闭件21f。入口封闭件21g、21f分别借助于预定断裂部位21h布置在可枢转部21c上。根据连接件30a、30b布置于准备好的部位中的哪一个部位上以及外部的,尤其是连接电池模块的汇流条应该来自哪个壁(也就是说端壁22还是侧壁23)而与连接件30a、30b连接,移除相应的入口封闭件21f、21g,其中,其余未使用的入口利用相应的入口封闭件来保持封闭或者封闭。
第一连接件30a和第二连接件30b分别由汇流条形成,汇流条将两个电池单元10导电相连,尤其是并联。连接件30a、30b与连接端子 11、12拧紧。除了螺纹连接部之外,连接件30a、30b还具有第一舌状突出部以及第二舌状突出部,所述第一舌状突出部指向端侧的贯通部,而所述第二舌状突出部大致垂直于第一舌状突出部并且指向侧部的贯通部。
如从图3至图5中看到的那样,电池模块1具有气体通道40,该气体通道由U形轮廓件41和形成或顺带形成模块控制器的印刷电路板50构成。长形的U形轮廓件41在其横截面上具有两个侧部42,所述两个侧部由连接部分43相连。侧部42之间的与连接部分43相对的侧由印刷电路板50封闭。U形轮廓件41的连接部分43为每个出气口13设有缺口44,其中,缺口44布置成分别盖在出气口13上。由此,从电池单元10中流出的气体流入气体通道40并且沿着气体通道40被引导。长形的气体通道40在电池单元10相互紧靠排列的方向上纵向延伸。在本示例中,气体通道10在其纵向端部上的位于电池模块1的端壁22的范围内分别具有一个过渡部分45,该过渡部分45形成从气体通道40的四边形横截面过渡到接头的圆形横截面的过渡。气体通道40可以尤其借助于圆形接头连接至一个外部的即不属于电池模块1的管道,从而气体可以从气体通道40漏出并因此从电池模块1中漏出并且被引导至合适的位置。由此防止了气体不受控制的从电池模块1中溢出而可能使车内乘客遭到危险。
印刷电路板50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多个迹线52,所述迹线优选布置于印刷电路板50的上侧,即印刷电路板50的远离U形轮廓件地面向的侧上。如果印刷电路板50包括电子元件,那么这些电子元件同样布置于所述上侧。
印刷电路板50的迹线52可以与电池模块1外侧上的至少一个电端子导电连接,例如与插头导电连接,由此,印刷电路板50的迹线52可以与用于监控和/或控制电池模块1的外部控制器相连。
在图1至图8示出的例子中,印刷电路板50借助于螺纹连接装置固定在使电池单元10彼此电气互连的汇流条30上,其中,印刷电路板50的每一条迹线52都与一个汇流条电气接触。有利地,这由此实现了,布置于印刷电路板50上侧的迹线52与过孔相连或者形成一过孔,该过孔通过通孔(Durchbruch),尤其是通过钻孔延伸至印刷电路板50的另一侧并且在那里与汇流条30接触,用于将印刷电路板50固定在汇流条30上的螺纹紧固件60穿过所述钻孔延伸。通过将印刷电路板50借助螺纹连接装置固定在汇流条30上,迹线52的过孔也同时被压向汇流条30,由此减小了汇流条30与迹线52之间的过渡电阻。例如,过孔可以环绕它所穿过的孔。
在图3至图5中示出多个汇流条30,所述汇流条30与电池单元10的连接端子11、12拧紧,其中,连接端子11、12具有螺杆,该螺杆穿过汇流条30中的钻孔,其中,借助于拧紧在所述螺杆上的螺母61将汇流条30压向连接端子11、12。汇流条30各自具有一个连接片31,该连接片31朝向布置在另一侧的连接端子11、12从各自的汇流条30伸出。连接片31具有钻孔或螺纹孔,可选地具有螺杆。印刷电路板50具有与连接片31的钻孔或螺杆相符的钻孔。印刷电路板50可以借助于穿过印刷电路板50的钻孔延伸的螺纹紧固件60固定在汇流条30的螺纹上,可选地通过拧紧在螺杆上的螺母(未示出)固定在汇流条30的螺纹上。
图6至图12中示出了用于例如图1和图2中的电池模块1的汇流条30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汇流条30就其从细长形的汇流部33上突出的舌状接触部34而言构造成同样的。舌状接触部34的构造形式允许安装一个外部的连接元件70,该连接元件70例如可以将两个电池模块1电连接,例如并联或串联(图11和图12)。图6至图8中的汇流条与图9至图12中的汇流条30的不同之处在于,印刷电路板50固定在汇流条30上。就图6至图12中的实施例而言,电池单元的连接端子11、12实施为焊端子。
优选由冲压型材制成的汇流条30具有多个从汇流部33突出的扁平舌状接触部34。舌状接触部34的数量对应于电池单元10的数量或者电池单元的应该与汇流条30接触的连接端子11、12的数量。对应于每个有待接触的端子11、12,汇流条30都具有一个舌状接触部34。
在相邻的舌状接触部34之间形成分隔间隙,该分隔间隙可以例如通过冲压制成。舌状接触部34通过连接部38与汇流部33相连,从而舌状接触部34可以围绕连接部38的连接轴线弹性地或塑性地摆动,所述连接轴线大致平行于汇流部33地纵向延伸。连接部38的厚度小于舌状接触部34的厚度。舌状接触部34在其自由端部上,即远离汇流部33的端部上,具有焊接突出部39,该焊接突出部的厚度小于舌状接触部34的厚度。舌状接触部34通过焊接方法,尤其是通过激光焊接方法焊接在电池单元10的连接端子11、12上,其中,焊缝优选与汇流部33的纵向或/和与连接部38的连接轴线平行地分布。通过这样形成汇流条30,可以特别有利地补偿与共同的汇流部33相连的电池单元10的连接端子11、12的高度差距。此外,连接端子11、12与舌状接触部34之间的焊缝由于电池单元10无法避免的膨胀和收缩仅承受适度负荷。
舌状接触部34在其上侧具有槽35,该槽35在横向上由两个槽边缘围住并且槽35沿着汇流部33的纵向延伸。槽35允许电池模块1外部的、尤其是汇流条或者扁平材料状的连接元件70定位于槽35中(图12)并且与汇流条30尤其是舌状接触部34例如通过激光焊接方法焊接起来。为此,在槽边缘上可以分别形成焊缝,例如角焊缝。优选地,汇流条30这样布置于电池模块壳体20中,即槽35位于带有贯通部的延伸部或者行列中,所述贯通部面向具有端壁22的侧。
相邻的舌状接触部34之间的分隔间隙允许:电池模块1外部的、尤其是汇流条状的或者扁平材料状的连接元件70定位于分隔间隙中 (图11)并且与汇流条30尤其是舌状接触部34(在舌状接触部34之间形成所述分隔间隙)例如通过激光焊接方法焊接起来。为此,可以在舌状接触部34上分别形成焊缝,例如角焊缝。优选地,汇流条30这样布置于电池模块壳体20中,即分隔间隙位于带有贯通部的延伸部或者行列中,所述贯通部指向端壁22侧。优选地,分隔间隙的宽度大致对应于槽35的宽度以及连接元件70的宽度,从而连接元件70可以选择地定位于槽35中或分隔间隙中,正如由图11和图12的比较中得知的那样。
如果连接元件70定位于分隔间隙中,那么该连接元件延伸穿过面向侧壁23a、23b侧的贯通部(图11)。如果连接元件70定位于槽35中,那么该连接元件延伸穿过指向端壁22侧的贯通部(图12)。
汇流条30是单件式的主体并且通过冲压型材特别是由铝材形成,其中,相邻舌状接触部之间的缝隙是冲压而成的。
在图6至图8的实施例中,汇流条30特别是汇流部33与印刷电路板50拧紧,而在图9至图12的实施例中,汇流条30特别是汇流部33与印刷电路板50夹紧式相连,即插在汇流条的侧棱上。
在图6至图8的实施例中,利用单独的工作步骤使用于螺纹紧固件60的螺纹孔为了固定印刷电路板50而成型到汇流部33中。汇流部33具有纵向延伸的凹口,该凹口的边缘引导印刷电路板50的纵向边缘,以及/或者与该汇流条30相对侧的相应的凹口特别是其边缘形成印刷电路板50的外壳,该外壳侧向围住或引导印刷电路板50。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孔布置于该凹口中,特别是布置在凹口的底部上。
在图9至图12的实施例中,取消了上述螺纹孔和凹口,这是因为印刷电路板50被汇流部33夹紧。汇流部33具有夹缝36,该夹缝36形成在与汇流部33一体成形的夹簧37和同样与汇流部33一体成形的 对置部之间。夹簧37可弹性地弯曲,夹簧37与对置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即夹缝36,该夹缝36小于印刷电路板50的厚度。如果把印刷电路板50插入夹缝36,那么使夹簧37张紧,由此,夹缝36被扩宽,从而它可以容纳印刷电路板50并且将印刷电路板50压向对置部。夹簧37将由印刷电路板50形成的迹线52压向对置部36,由此,迹线52与汇流条30导电接触。夹簧37具有自由端部,该自由端部能弹性屈服变形地尤其压向印刷电路板50的下侧。夹簧37从汇流部33突出,其中,夹簧37的自由端部弯曲,特别是弯曲大约180°,从而所述自由端部面向汇流部33。正如图7中的横截面图所示,汇流条30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式由冲压型材制成。
图13中示出了一种带有多个电池模块1a-1d的系统,其中,多个电池模块1a-1d通过使其侧壁23a、23b相互紧靠地布置,从而相邻电池模块1a-1d的侧壁23a、23b面向彼此。电池模块1a-1d可以例如构造成图1至图5中所示的电池模块1,可选地可以构造为如根据图6至图12的变型的电池模块。
电池模块壳体20在第一侧壁23a所在的一侧和第二侧壁23b所在的一侧上分别具有两个预备好的贯通部。电池模块1a-1d这样相互布置,即电池模块1a-1d的至少一个优选是两个预备好的贯通部与相邻的电池模块1a-1d的预备好的贯通部对置,即对置的贯通部彼此对齐。对置的贯通部可以被称作贯通部对(Durchtrittseinrichtungspaar)。相邻的电池模块1a、1b;1b、1c;1c、1d的面向彼此的侧分别形成第一贯通部对和第二贯通部对。
电池模块1a的连接件30b可以借助于轨道状的或扁平材料状的连接元件70与相邻的电池模块1b的连接件30a导电相连,其中,连接元件70穿过对置的并且面向彼此的贯通部的贯穿入口21d,即穿过例如第一贯通部对延伸。为此,可选地封闭贯穿入口21d的且由盖子21形成的贯穿入口封闭件21f通过预定断裂部位21h上的折断而被移除。有 利地,由此可以将连接元件70的长度保持得非常小。
另一个贯通部对,例如第二贯通部对的贯穿入口21d借助于各自的贯穿入口封闭件21f来封闭或者可以借助于它们来保持封闭,因为没有连接元件70穿过第二贯通部对延伸。
如图13所示,如果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三个相互紧靠地排列的电池模块1并且电池模块1a-1d例如根据图2来设置的话,那么电池模块1a-1d与这种短的连接元件70的互连一般均可行。电池单元的数量(12块)以及其2个并联2个串联式的互连与由图2清楚所示的汇流条30配置一起使得:连接件30a、30b必须根据相同的线来安设或者安设在相同的侧壁23a、23b上。因此,最迟在连接第二电池模块1b,即第一与第二电池模块1a、1c之间电气连接的电池模块1b的时候,出现连接元件70必须设计得比直接连接路径更长的问题。
然而,为了实现连接元件70仍然可以根据直接路径使得相邻的电池模块1a、1b;1b、1c;1c、1d的连接件30a、30b相连,有利的是,连接件30a、30b布置于第二电池模块1b的四个可布设部位中的两个呈对角对置的部位上和/或所述第二电池模块1b具有跨接汇流条32。
跨接汇流条32借助于第一部分固定到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单元10的位于第一条线上的连接端子11上并且借助于第二部分固定到至少一个另外的,特别是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位于第二条线上的连接端子上,并且跨接汇流条32借助于跨接部分使得连接端子11、12导电连接。因为在所示例子中,每两个电池单元10借助于跨接汇流条的第一部分并联,所以跨接汇流条32使得两个并联的电池单元10与两个最近的借助于跨接汇流条32的第二部分并联的电池单元10连接。所述跨接部分布置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跨接汇流条32,特别是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可以类似于前述实施例具有固定装置,特别是螺杆或螺纹孔,用于例如借助于螺纹紧固件来固定印刷电路板50。第一部 分与至少一个电池单元10的端子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二部分与至少一个电池单元10的端子之间的连接都可以如所示例子中那样实施为螺纹连接或者可选地实施为焊接连接。针对焊接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舌状接触部34(图6至图8),所述舌状接触部从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上突起,并且在所述舌状接触部之间形成分隔间隙。改进方案类似于图6至图8、图11和图12,例如像借助于连接部38的固定焊接部分39、槽35。
跨接汇流条32优选由板材,例如由铝板或铜板冲压而成。
图14中示出了一种带有多个电池模块1a-1c的系统,其中,多个电池模块1a-1c以其端壁22相互紧靠排列地布置,从而相邻电池模块1a-1c的端壁面向彼此。电池模块1a-1c可以例如构造成图1至图5中所示的电池模块1,可选地可以构造为如根据图6至图12的变型的电池模块。
电池模块壳体20在第一端壁22所在的侧和第二端壁22所在的侧上分别具有两个预备好的贯通部。电池模块1a-1c这样相互布置,即电池模块1a-1c的至少一个优选是两个预备好的贯通部与相邻的电池模块1a-1c的预备好的贯通部对置,即对置的贯通部彼此对齐。对置的贯通部可以被称作贯通部对。相邻的电池模块1a、1b;1b、1c的面向彼此的侧分别形成第一贯通部对和第二贯通部对。
电池模块1a的连接件30b可以借助于轨道状的或扁平材料状的连接元件70与相邻的电池模块1b的连接件30a导电相连,其中,连接元件70穿过对置的并且面向彼此的贯通部的贯穿入口21e,即穿过例如第一贯通部对延伸。为此,可选地封闭贯穿入口21e的且由盖子21形成的贯穿入口合件21g通过预定断裂部位21h上的折断而被移除。有利地,由此可以将连接元件70的长度保持得非常小。
另一个贯通部对,例如第二贯通部对的贯穿入口21e借助于各自的贯穿入口封闭件21g来封闭或者可以借助于它们来保持封闭,因为没有连接元件70穿过第二贯通部对延伸。
如图14所示出,如果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三个相互紧靠地排列的电池模块1并且电池模块1a-1d例如根据图2来设置的话,那么电池模块1a-1d与这种短的连接元件70的互连一般均可行。电池单元的数量(12块)以及其2个并联2个串联式的互连与由图2清楚所示的汇流条30配置一起使得:连接件30a、30b安设在相同的线上或者安设在相同的侧壁23a、23b上。正如针对图13中的系统所描述的那样,汇流条32在电池模块1a-1c中不是必须的(但是仍然可以存在),只要至少一个相邻的电池模块1a、1b;1b、1c具有这种汇流条32。
图15中示出了一种由多个电池模块1a-1h组成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池模块1e,该电池模块1e以其端壁22布置于相邻的电池模块1f的侧壁23a、23b上,其中,电池模块1e的朝向端壁22所在侧的贯通部与电池模块1f的朝向面对端壁22的侧壁23a、23b所在侧的贯通部相互对置,从而相互对置的贯通部对齐并且组成贯通部对。在所示的例子中,相互紧靠排列的电池模块1e、1f仅形成一个贯通部对。相互对置的贯通部的各个部位分别装备有连接件30a、30b,利用构造简单的、在本示例中为角形的连接元件70,尤其是汇流条,使它们导电连接。
此外,图15中的装置对应于图13和图14中的装置的组合。例如,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尤其是五个以其侧壁相互靠着排列的电池模块1a-1e(图13)和多个尤其是两个以其端壁相互靠着排列的电池模块1f-1g(图14)。电池模块1f-1g的侧壁分别布置于电池模块1a-1e的端侧,从而所述侧壁面向端壁。此外,电池模块1g-1h侧壁相互靠着排列地布置(图13)。根据电池模块1a-1h的互连和定位,电池模块1a-1h可以包括跨接汇流条32(图13)。
图16中示出了带有多个电池模块1的装置。电池模块1按照前文所述的方式相互堆叠并且以其侧壁23a、23b相互紧靠排列地布置,从而得到具有至少两个电池模块1的高度和至少两个(本示例中是四个)电池模块的宽度的组。
参考图1、图2、图16、图17和图18详尽描述了一般的电池模块1的端壁22。
端壁22在其下侧具有至少一个钻孔,特别是螺纹孔22e,例如这里的两个螺纹孔22e,用于将电池模块1固定在支撑结构上,例如框架或车辆结构上,或者固定在布置在它下面的电池模块1上。端壁22在其上侧具有至少一个钻孔,特别是螺纹孔22f,例如这里的两个螺纹孔22f,用于将电池模块1固定在布置在它上面的电池模块1上。上钻孔22f的纵轴线与下钻孔22e的纵轴线对齐。在上钻孔22f和下钻孔22e之间形成尤其呈袋形或贯穿的凹部22b。
下固定钻孔穿过下安放面22c延伸。上固定钻孔穿过上安放面22d延伸。端壁22在每个上安放面22d上都具有上固定钻孔22f,而在每个下安放面上都具有下固定钻孔22e。
尤其是,上钻孔22f具有螺纹且下钻孔22e具有螺纹。上钻孔22f的螺纹的螺纹公称直径小于下钻孔22e的螺纹内径。特别有利地,这种螺纹布局允许:电池模块1能够在其下侧选择地拧紧到支撑结构上或者拧紧到置于它下面的电池模块1上。
如果电池模块在其下侧拧紧在支撑结构上,那么具有下钻孔的螺纹公称直径的固定用螺纹紧固件从下侧拧入螺纹中,从而使得支撑结构夹紧在下安放面与螺栓部之间。
如果电池模块在其下侧拧紧到布置在它下面的电池模块上,那么具有上钻孔的螺纹公称直径的固定用螺纹紧固件从凹部22b穿过上面的电池模块的下钻孔延伸,并且拧入下面的电池模块的上钻孔的螺纹中,从而使得上面的电池模块的凹部22b与下安放面之间的部分夹紧在螺纹紧固件头部与下面的电池模块的上安放面之间。例如借助于拧紧工具使螺纹紧固件拧紧,该拧紧工具穿过上面的电池模块的上钻孔引导至螺纹紧固件。
为此,可以例如使用公制ISO螺纹,例如上螺纹使用M6而下螺纹使用M8或者上螺纹使用M8而下螺纹使用M10。
图20示出了在图19中透视示出的电池模块壳体部件的展开图。由板状半成品制成的电池模块壳体部件23a、23b、24具有第一侧壁23a和第二侧壁23b,两个侧壁分别相对于连接侧壁23a、23b的底部24大致成直角地弯曲。第一侧壁23a在底部24与第一侧壁23a之间形成的第一弯曲边缘24a处弯曲,尤其是在第一侧壁23a和底部24相接的地方弯曲。这同样适用于在第二弯曲边缘24b处相对于底部24弯曲的第二侧壁23b。第一和第二弯曲边缘24a和24b分别具有弱化装置 ,该弱化装置具有多个沿着弯曲边缘布置的孔眼,特别是缝隙状的凹部或者缝隙24c。可选地或者除了缝隙24c之外,所述孔眼可以具有圆孔,特别是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的圆孔。
在相邻的孔眼之间,特别是缝隙24c之间,形成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将第一侧壁23a与底板24或者将第二侧壁23b与底板24连接起来。缝隙24为长形并且以其纵向沿着弯曲边缘24a、24b地布置。孔眼特别是缝隙24c布置于弯曲边缘24a、24b上。通过孔眼的弱化作用,削弱了第一侧壁23a在第一弯曲轴线处弯曲的抗弯阻力矩和第二侧壁23b在第二弯曲轴线处的抗弯阻力矩,从而可以使用较小的力使侧壁23a、23b弯曲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弯曲时底部24或/和第一侧壁23a或第二侧壁23b发生塑性变形。
正如例如图1和图2中的实施例那样,第一壳壁23a和第二壳壁23b分别具有两个充当贯穿入口21d的切口,所述切口是贯通部的部分。贯通部21d穿过弯曲部23c和第三弯曲边缘23d延伸进入侧壁23a中或者穿过弯曲部23c和第四弯曲边缘23e延伸进入第二侧壁23b中。在所示例子中,弯曲边缘23d、23e不具有弱化装置。正如第一和第二弯曲边缘24a、24b设有弱化装置,第三和第四弯曲边缘23d和23e仍然可以可选地设有弱化装置。不同于一侧敞开的凹部21d,第一和第二弯曲边缘24a、24b的孔眼,特别是缝隙24c,被封闭的轮廓包围。
例如,弯曲部23c可以在第一和第二侧壁23a、23b相对于底部24弯曲之前就相对于第一侧壁23a或第二侧壁23b弯曲。由电池单元10组成的电池单元组可以例如布置于底部24之上,其中,第一侧壁23a和第二侧壁23b在第一弯曲边缘24a和第二弯曲边缘24b处弯曲成图19中示出的最终位置。例如,侧壁23a、23b可以相对于底部24在第一和第二弯曲边缘24a、24b处弯曲,然后将所述电池单元组布置于底部24之上,随后使侧壁23a、23b完成弯曲,即弯曲成图19中示出的位置。
Claims (13)
1.一种尤其用于车辆中的电池模块(1),所述电池模块(1)包括:
a)尤其呈盒形的电池模块壳体(20),所述电池模块壳体容纳有大量电池单元(10),并且所述电池模块壳体具有第一侧壁(23a)和第二侧壁(23b)以及第一端壁(22)和第二端壁(22),其中,所述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22)在所述侧壁的相反端部上将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23a、23b)连接,
其特征在于,
b)所述电池模块(1)通过如下方式构造,即,所述电池模块能够与相同的电池模块(1)相互堆叠,其中,上面的电池模块(1)的端壁(22)位于下面的电池模块(1)的端壁(22)上,
和/或,
c)所述第一端壁(22)和所述第二端壁(2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上安放面(22d)并且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下安放面(22c),其中,各端壁(22)的上安放面(22d)与下安放面(22c)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电池模块壳体(20)的布置于所述第一端壁(22)与所述第二端壁(22)之间的部分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22)分别构造成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22)在该端壁上侧具有上钻孔(22f)并且在该端壁下侧具有下钻孔(22e),其中,所述上钻孔(22f)和所述下钻孔(22e)具有共同的钻孔纵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钻孔(22f)具有内螺纹并且所述下钻孔(22e)具有内螺纹,其中,与 所述下钻孔(22e)的内螺纹相比,所述上钻孔(22f)的内螺纹具有更小的螺纹公称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钻孔(22f)具有内螺纹并且所述下钻孔(22e)具有内螺纹,其中,所述上钻孔(22f)的内螺纹的螺纹公称直径小于所述下钻孔(22e)的内螺纹的螺纹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22)具有凹部(22b),尤其是窗式或袋式凹部,所述上钻孔(22f)和所述下钻孔(22e)通向所述凹部,其中,所述上钻孔(22f)和所述下钻孔(22e)优选地靠近所述凹部(22b)的侧部或者在所述凹部(22b)的侧部中通向所述凹部(22b)。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钻孔(22f)穿过所述上安放面(22d),并且/或者所述下钻孔(22e)穿过所述下安放面(22c)。
8.一种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1),所述电池模块(1)各自包括:
a)尤其呈盒形的电池模块壳体(20),所述电池模块壳体容纳有大量电池单元(10),并且所述电池模块壳体具有第一侧壁(23a)和第二侧壁(23b)以及第一端壁(22)和第二端壁(22),其中,所述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22)在所述侧壁的相反端部上将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23a、23b)连接,
其特征在于,
b)所述电池模块(1)能够相互堆叠,其中,上面的电池模块(1)的端壁(22)位于下面的电池模块(1)的端壁(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壁(22) 和所述第二端壁(2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上安放面(22d)并且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下安放面(22c),其中,上面的电池模块(1)的下安放面(22c)位于下面的电池模块(1)的上安放面(22d)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下面的电池模块(1)固定在车辆的支撑结构上,例如车架上,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具有使螺纹紧固件延伸穿过的钻孔,所述螺纹紧固件的螺纹与下面的电池模块(1)的下钻孔(22e)的内螺纹拧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与下面的电池模块(1)的上钻孔(22f)的内螺纹拧紧的螺纹紧固件延伸穿过上面的电池模块(1)的下钻孔(22e)。
12.一种电池模块壳体部件(23a、23b、24),包括:
a)通过底部(24)相互连接的第一侧壁(23a)和第二侧壁(23b),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23a、23b)以及所述底部(24)由板形半成品制成,并且所述第一侧壁(23a)相对于所述底部(24)沿着第一弯曲边缘(24a)弯曲,而所述第二侧壁(23b)相对于所述底部(24)沿着第二弯曲边缘(24b)弯曲,
其特征在于,
b)所述第一弯曲边缘(24a)和/或第二弯曲边缘(24b)具有至少一个弱化装置(24c;24d),所述弱化装置削弱了围绕所述第一弯曲边缘或者第二弯曲边缘(24a;24b)的抗弯阻力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模块壳体部件(23a、23b、24),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装置(24c;24d)包括沿着所述弯曲边缘(24a、24b)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穿过所述板的缝隙或孔眼(24c)、或者减少板厚度的压痕(24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201210219782 DE102012219782A1 (de) | 2012-10-29 | 2012-10-29 | Batteriemodul |
DE102012219782.6 | 2012-10-2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60533U true CN203760533U (zh) | 2014-08-06 |
Family
ID=50479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704535.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60533U (zh) | 2012-10-29 | 2013-10-29 |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系统以及电池模块壳体部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60533U (zh) |
DE (1) | DE102012219782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10448A (zh) * | 2015-06-16 | 2018-02-16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电池组 |
CN108091797A (zh) * | 2016-11-23 | 2018-05-29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制造壳体件的方法 |
CN110625956A (zh) * | 2018-06-21 | 2019-12-31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单电池的接合用模具 |
CN111418090A (zh) * | 2018-09-21 | 2020-07-14 | 株式会社Lg化学 | 包括模块汇流条的电池模块 |
CN111430637A (zh) * | 2019-01-09 | 2020-07-17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电池系统 |
CN115411438A (zh) * | 2014-11-07 | 2022-11-29 | 易希提卫生与保健公司 | 电池隔室、电子驱动分配单元和分配器 |
JP7490296B2 (ja) | 2020-10-23 | 2024-05-27 | エルジー エナジー ソリュー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 ネジ山を有するバスバー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5216225A1 (de) * | 2015-08-25 | 2017-03-02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Traktionsspeicher mit Zugankern mit abgewinkeltem Profil |
CN105552443B (zh) * | 2015-12-17 | 2024-04-30 | 佛山市欣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软包式锂电池铝塑膜折边装置 |
US20180105062A1 (en) | 2016-10-14 | 2018-04-19 | Inevit, Inc. | Battery module compartment chamber and battery module mounting area of an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DE102017005329A1 (de) * | 2017-06-02 | 2018-12-06 | Audi Ag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Batteriewanne |
DE102017005323A1 (de) * | 2017-06-02 | 2018-12-06 | Audi Ag | Batteriewanne |
DE102019106154A1 (de) * | 2019-03-11 | 2020-09-17 |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 Batteriewanne, Batteriewannen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Batteriewanne |
DE102019118392A1 (de) | 2019-07-08 | 2020-05-28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Batteri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Kraftfahrzeug |
GB2590461B (en) * | 2019-12-19 | 2022-06-01 | Dyson Technology Ltd | Battery pack |
GB2590463B (en) * | 2019-12-19 | 2022-06-01 | Dyson Technology Ltd | Battery pack |
DE102020103954A1 (de) | 2020-02-14 | 2021-08-19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Batteri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DE102020124747A1 (de) | 2020-09-23 | 2022-03-24 | Lisa Dräxlmaier GmbH | Batteriemodulgehäuse und verfahren zum positionieren und fixieren einer batteriezelle innerhalb eines batteriemodulgehäuses |
DE102021107100A1 (de) | 2021-03-23 | 2022-09-29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Energiespeichergehäuse, Kraftfahrzeug, elektrischer Energiespeicher sowie Baureihe |
CN113131079B (zh) * | 2021-03-26 | 2024-04-19 | 安徽瑞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pack锁固结构 |
CN113193264A (zh) * | 2021-04-29 | 2021-07-30 |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DE102021209742A1 (de) | 2021-09-03 | 2023-03-09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Batterieanordnung |
DE102022100410A1 (de) * | 2022-01-10 | 2023-07-13 | Webasto SE | Batteriegehäuse für eine Fahrzeugbatterie und Fahrzeugbatteri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27501B2 (ja) | 2002-11-19 | 2008-07-3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電池間接続構造および電池モジュール並びに電池パック |
WO2008106948A1 (de) | 2007-03-05 | 2008-09-12 | Temic Automotive Electric Motors Gmbh | Vorrichtung zum zusammenfügen und aufbewahren von energiespeicherzellen |
US9172068B2 (en) * | 2009-10-22 | 2015-10-27 | Samsung Sdi Co., Ltd. | Battery pack |
DE102011016799A1 (de) | 2010-09-23 | 2012-03-29 | Akasol Engineering Gmbh | Gehäuse für ein Batteriemodul |
DE102010046529A1 (de) | 2010-09-24 | 2012-03-29 | Volkswagen Ag | Rahmensystem für Batteriezellen sowie Batteriemodul |
-
2012
- 2012-10-29 DE DE201210219782 patent/DE102012219782A1/de active Pending
-
2013
- 2013-10-29 CN CN201320704535.8U patent/CN2037605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11438A (zh) * | 2014-11-07 | 2022-11-29 | 易希提卫生与保健公司 | 电池隔室、电子驱动分配单元和分配器 |
CN107710448A (zh) * | 2015-06-16 | 2018-02-16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电池组 |
CN107710448B (zh) * | 2015-06-16 | 2020-06-09 | 日本汽车能源株式会社 | 电池组 |
CN108091797A (zh) * | 2016-11-23 | 2018-05-29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制造壳体件的方法 |
CN110625956A (zh) * | 2018-06-21 | 2019-12-31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单电池的接合用模具 |
CN110625956B (zh) * | 2018-06-21 | 2021-09-21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单电池的接合用模具 |
CN111418090A (zh) * | 2018-09-21 | 2020-07-14 | 株式会社Lg化学 | 包括模块汇流条的电池模块 |
US11715865B2 (en) | 2018-09-21 | 2023-08-01 | Lg Energy Solution, Ltd. |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module bus bar |
CN111430637A (zh) * | 2019-01-09 | 2020-07-17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电池系统 |
CN111430637B (zh) * | 2019-01-09 | 2024-05-28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电池系统 |
JP7490296B2 (ja) | 2020-10-23 | 2024-05-27 | エルジー エナジー ソリュー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 ネジ山を有するバスバー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2219782A1 (de) | 2014-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60533U (zh) |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系统以及电池模块壳体部件 | |
US8076020B2 (en) | Battery module | |
CN103597634B (zh) | 电池布线模块 | |
EP2827405B1 (en) | Battery wiring module | |
US9384929B2 (en) | Fuse unit | |
CN102024930B (zh) | 布线体、汇流排模组以及供电设备 | |
US8998646B2 (en) | Battery connecting assembly | |
US8632905B2 (en) |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 |
JP5803405B2 (ja) | バスバーカバー、及びカバー付きバスバー | |
CN101141008A (zh) | 二次电池模组 | |
CN105453302B (zh) | 蓄电模块 | |
EP2495787A1 (en) | Bus bar for connecting battery poles, and battery voltage-monitoring device using same | |
CN101834303A (zh) | 车辆用电源装置 | |
CN106486622A (zh) | 可再充电电池组 | |
CN105794017A (zh) | 电池系统 | |
CN103443961A (zh) | 配线模块 | |
CN104335392B (zh) | 电池组 | |
CN1897380A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 | |
CN103811695B (zh) | 蓄电装置 | |
CN102364720B (zh) | 软包电芯模组及其导电条 | |
KR101136806B1 (ko) | 전극단자 연결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어셈블리 | |
CN105244467A (zh) | 一种压接式动力电池组装结构、组装方法及电动车 | |
CN210467966U (zh) | 一种极耳错位连接结构,电芯组及电池包 | |
CN110571374A (zh) | 电池支架组件、电池pack箱及组装方法 | |
US20110097610A1 (en) | Energy storage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