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3622U - 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73622U
CN203673622U CN201320875160.1U CN201320875160U CN203673622U CN 203673622 U CN203673622 U CN 203673622U CN 201320875160 U CN201320875160 U CN 201320875160U CN 203673622 U CN203673622 U CN 203673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ning
train unit
motor train
butt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751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宁
陈争
候小强
王军
马云双
刘江涛
张靓
于治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751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73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73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7362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包括:报警按键组、延时电路、声光报警电路以及制动控制电路。其中,延时电路与报警按键组相连,进行延时控制。声光报警电路在第一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报警按键进行第一预设操作时,发出声光报警。制动控制电路在第二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报警按键进行第二预设操作时,控制动车组制动。可见,在车辆运行时,如果司机没有在第一预设延时时间内对警惕报警按钮进行触控,则发出声光报警。如果司机听到报警声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按下警惕报警按钮,则触发车辆制动。

Description

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控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司机的疲劳驾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这造成了严重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的损失。尤其是在重型卡车、大型客车以及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会相当严重。因此,在车辆上安装有疲劳驾驶报警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以防止用户疲劳驾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包括:
报警按键组;
与所述报警按键组相连,进行延时控制的延时电路;
与所述报警按键组相连,在第一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报警按键进行第一预设操作时,发出声光报警的声光报警电路;
与所述报警按键组相连,在第二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所述报警按键进行第二预设操作时,控制动车组制动的制动控制电路。
优选的,所述报警按键组包括并接的第一报警按键以及第二报警按键。
优选的,所述第一报警按键为警惕报警脚踏按钮,所述第二报警按键为警惕报警手按按钮。
优选的,所述延时电路包括五个延时继电器以及零速继电器。
优选的,所述声光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和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制动控制电路包括串接在所述动车组的制动控制电路的继电器。
优选的,还包括:
串接在第五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上的第一警惕报警试验开关。
优选的,还包括:
并接在所述零速继电器上的第二警惕报警试验开关。
优选的,还包括:
与第二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与第四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形成的支路相并联的第一警惕报警隔离开关。
优选的,还包括:
串接在所述零速继电器上的第二警惕报警隔离开关。
一种动车组报警系统,包括任意一项上述的动车组报警电路。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包括:报警按键组、延时电路、声光报警电路以及制动控制电路。其中,延时电路与所述报警按键组相连,进行延时控制。声光报警电路在第一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报警按键进行第一预设操作时,发出声光报警。制动控制电路在第二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所述报警按键进行第二预设操作时,控制动车组制动。可见,在车辆运行时,如果司机没有在第一预设延时时间内对警惕报警按钮进行触控,则发出声光报警。如果司机听到报警声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按下警惕报警按钮,则触发车辆制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延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声光报警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动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包括:报警按键组、延时电路、声光报警电路以及制动控制电路。其中,延时电路与所述报警按键组相连,进行延时控制。声光报警电路在第一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报警按键进行第一预设操作时,发出声光报警。制动控制电路在第二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所述报警按键进行第二预设操作时,控制动车组制动。
优选的,所述报警按键组包括并接的第一报警按键以及第二报警按键。所述第一报警按键为警惕报警脚踏按钮,所述第二报警按键为警惕报警手按按钮。所述延时电路包括五个延时继电器以及零速继电器。所述声光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和二极管。所述制动控制电路包括串接在所述动车组的制动控制电路的继电器。
其电路连接关系以及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电源通过空开K1,串接两个并接的警惕报警按钮,一个手动按钮UVS1,一个脚踏按钮UVS2,按下报警按钮,线路导通,松开报警按钮,线路断开。然后串接四个并接的延时继电器,分别是1TD、2TD、3TD、4TD。延时继电器1TD得电后立即励磁,触点动作,断电后延时30秒触点复位;延时继电器3TD得电后延时30秒励磁,触点动作,失电后触点立即复位。延时继电器2TD得电后立即励磁,,触点动作,断电后延时40秒触点复位;延时继电器4TD得电后延时40秒励磁,触点动作,失电后触点立即复位。上述电源通过空开,再接车辆的一个零速继电器SR的常开触点。车辆静止时,零速继电器SR励磁,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车辆运行时,零速继电器SR失电,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然后串接一个10秒延时继电器5TD。车辆静止时延时继电器5TD立即励磁,触点动作,断电后延时10秒触点复位。
如图2所示,电源通过空开K1,串接车辆的零速继电器SR的常闭触点。然后串接两个并联的延时继电器1TD和3TD,接延时继电器1TD的常闭触点,接延时继电器3TD的常开触点。然后串接一个蜂鸣报警器,一个发光二极管,蜂鸣报警器和发光二极管并联。
该电路功能:当车辆静止时,声光报警不工作。当车辆刚开始启动时,如果司机在车辆启动前按下警惕报警按钮,则声光报警不启动。如果司机在车辆启动前没有按下警惕报警按钮,则声光报警启动,发出报警。司机在听到声光报警后,如果按下警惕报警按钮,则声光报警立即停止;如果没有按下警惕报警按钮,则一直进行声光报警。
当车辆启动运行后,如果司机按下或松开警惕报警按钮30秒之内,松开或按下警惕报警按钮,则声光报警不启动;如果司机按下或松开警惕报警按钮30秒之内,没有松开或按下警惕报警按钮,则声光报警启动。
如图3所示,电源通过空开K1,串接两个延时继电器2TD和4TD,串接延时继电器2TD的常开触点,再串接延时继电器4TD的常闭触点。延时继电器5TD的常开触点与上述两个串接的延时继电器2TD和4TD并接。然后串接一个继电器WUR,继电器WUR的常开触点串接入车辆的制动控制电路中。
该电路功能:当车辆静止时,继电器WUR不触发车辆制动。当车辆刚开始启动时,如果司机在听到警惕报警10秒之内没有按下警惕报警按钮,则继电器WUR触发车辆制动;如果司机在听到警惕报警10秒之内按下警惕报警按钮,则继电器WUR不触发车辆制动。当车辆启动运行后,如果司机在听到警惕报警10秒之内按下或松开警惕报警按钮,则继电器WUR不触发车辆制动;如果司机在听到警惕报警10秒之内没有松开或按下警惕报警按钮,则继电器WUR触发车辆制动。
优选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串接在第五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上的第一警惕报警试验开关K5。并接在所述零速继电器上的第二警惕报警试验开关K3。与第二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与第四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形成的支路相并联的第一警惕报警隔离开关K4以及串接在所述零速继电器上的第二警惕报警隔离开关K2。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警惕报警试验开关和第二警惕报警试验开关可以为同一个,也可以为不同的警惕报警试验开关。同样,第一警惕报警隔离开关以及第二警惕报警隔离开关也可以为同一个或不同的警惕报警隔离开关。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其实验原理为:
警惕制动控制电路中,在延时继电器5TD的支路串接一个警惕报警试验开关。开关打到正常位线路导通,试验位线路断开。声光报警电路中,给零速继电器SR并接一个警惕报警试验开关,开关打到正常位线路断开,试验位线路导通。警惕报警试验开关打到正常位时,警惕报警电路不受该试验开关影响。警惕报警试验开关打到试验位时,模拟车辆运行状态,此时就可以试验警惕报警在车辆运行中的各种工况。
警惕制动控制电路中,在串接的两个延时继电器2TD和4TD上,并接一个警惕报警隔离开关。开关打到正常位线路断开,隔离位线路导通。声光报警电路中,在零速继电器SR支路串接一个警惕报警隔离开关,开关打到正常位线路导通,隔离位线路断开。警惕报警隔离开关打到正常位时,警惕报警电路不受该隔离开关影响。警惕报警隔离开关打到隔离位时,声光报警不启动,WUR不触发车辆制动。
除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车组报警系统,包括任意一项上述的动车组报警电路。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包括:报警按键组、延时电路、声光报警电路以及制动控制电路。其中,延时电路与所述报警按键组相连,进行延时控制。声光报警电路在第一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报警按键进行第一预设操作时,发出声光报警。制动控制电路在第二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所述报警按键进行第二预设操作时,控制动车组制动。可见,在车辆运行时,如果司机没有在第一预设延时时间内对警惕报警按钮进行触控,则发出声光报警。如果司机听到报警声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按下警惕报警按钮,则触发车辆制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提供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提供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报警按键组;
与所述报警按键组相连,进行延时控制的延时电路;
与所述报警按键组相连,在第一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报警按键进行第一预设操作时,发出声光报警的声光报警电路;
与所述报警按键组相连,在第二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所述报警按键进行第二预设操作时,控制动车组制动的制动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按键组包括并接的第一报警按键以及第二报警按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警按键为警惕报警脚踏按钮,所述第二报警按键为警惕报警手按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包括五个延时继电器以及零速继电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光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控制电路包括串接在所述动车组的制动控制电路的继电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车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串接在第五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上的第一警惕报警试验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车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并接在所述零速继电器上的第二警惕报警试验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车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第二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与第四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形成的支路相并联的第一警惕报警隔离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车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串接在所述零速继电器上的第二警惕报警隔离开关。
11.一种动车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任意一项如权利要求1-10所述的动车组报警电路。
CN201320875160.1U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73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75160.1U CN203673622U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75160.1U CN203673622U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73622U true CN203673622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69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75160.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73622U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73622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5570A (zh) * 2013-12-27 2014-04-23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
CN105564446A (zh) * 2014-10-24 2016-05-11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防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84491A (zh) * 2014-10-24 2016-05-18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防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64901A (zh) * 2017-10-17 2019-04-23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列车的警惕制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978441A (zh) * 2021-10-22 2022-01-2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防止机车意外动车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81497A (zh) * 2021-11-23 2022-02-25 秦静 一种主动检测驾车疲劳度防瞌睡的系统和方法
WO2023168935A1 (zh) * 2022-03-08 2023-09-14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城轨地铁车辆故障导向安全的警惕控制电路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5570A (zh) * 2013-12-27 2014-04-23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
CN105564446A (zh) * 2014-10-24 2016-05-11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防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84491A (zh) * 2014-10-24 2016-05-18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防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84491B (zh) * 2014-10-24 2017-11-24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防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64446B (zh) * 2014-10-24 2018-07-06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防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64901A (zh) * 2017-10-17 2019-04-23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列车的警惕制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664901B (zh) * 2017-10-17 2020-10-16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列车的警惕制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978441A (zh) * 2021-10-22 2022-01-2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防止机车意外动车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78441B (zh) * 2021-10-22 2022-07-19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防止机车意外动车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81497A (zh) * 2021-11-23 2022-02-25 秦静 一种主动检测驾车疲劳度防瞌睡的系统和方法
WO2023168935A1 (zh) * 2022-03-08 2023-09-14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城轨地铁车辆故障导向安全的警惕控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73622U (zh) 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
CN103745570B (zh) 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
CN204537614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
CN203078517U (zh) 一种叉车的安全报警装置
CN203681300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故障指示电路
CN206124885U (zh) 一种叉车驻车制动提醒装置
CN204548005U (zh) 车辆遇险警报器
CN214243727U (zh) 一种车辆及其手制动提醒及报警系统
CN102107631B (zh) 汽车总线系统和应急行驶控制方法
CN204845959U (zh) 一种基于列车网络的司机警惕装置
CN203647912U (zh) 重型汽车车载干粉灭火系统
CN202854541U (zh) 一种客车安全应急控制系统
CN203391683U (zh) 全方位车辆安全报警系统
CN205239314U (zh) 一种汽车
CN202368389U (zh) 一种防爆电动车用节能型自动防爆控制装置
CN206532387U (zh) 一种太阳能无线报警安全警示牌
CN209441306U (zh) 一种公交车一键应急报警系统
CN202574179U (zh) 机动车自动制动自然循环系统
CN202088980U (zh) 一种汽车灯类故障的警示装置
CN201329835Y (zh) 汽车车灯损坏报警装置
CN203946025U (zh) 一种汽车制动灯故障报警电路
CN201538314U (zh) 汽车手刹操作报警装置
CN213502062U (zh) 一种重型卡车灯光自检系统
CN206833713U (zh) Led交通事故预警路灯
CN103171534B (zh) 汽车自动制动自然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12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