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69147U -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69147U
CN203669147U CN201320798338.7U CN201320798338U CN203669147U CN 203669147 U CN203669147 U CN 203669147U CN 201320798338 U CN201320798338 U CN 201320798338U CN 203669147 U CN203669147 U CN 203669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am
polymer mortar
waterproofing work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983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良桃
侯琦
黄政宇
戴炜
于丽
刘裔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GULI ENGINEERING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GULI ENGINEERI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GULI ENGINEERI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GULI ENGINEERI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983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69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69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691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该防水处理结构包括充填于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聚合物砂浆基底层,聚合物砂浆基底层伸入到接缝的缝隙内并覆盖接缝,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外覆盖有由界面剂层和底层树脂层组成的过渡粘结层;过渡粘结层上覆盖有玄武岩纤维布层;玄武岩纤维布层外覆盖有聚合物砂浆面层和装饰层。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处理结构具有施工步骤简单、成本低、效率高、防水抗裂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处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物墙体出现裂缝或接缝是建筑工程领域较为常见、但又需要尽量避免的工程技术问题。正常的裂缝产生无外为三大类:混合结构裂缝、同种结构裂缝和装饰腻子裂缝。而究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则主要包括;建筑物差异沉降引起的裂缝、温度应力裂缝、干缩裂缝、墙体产品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裂缝、腻子产品不合格及施工不规范引起的裂缝。
建筑物差异沉降引起的裂缝: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会引起结构内的附加应力,加之多种材料如混凝土、粘土砖、空心砖、粉煤灰砖、加气砖等的线膨胀系数差别较大,从而导致裂缝的可能发生,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混合结构处以及由非粘土砖(包括粉煤灰砖、加气砖、空心砖)等材料组成的强度低的非结构性墙体等;混合结构处的裂缝一般会稍大,而其他区域则相对较小。
温度应力裂缝:当温差变化大时,由于不同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不同,如混凝土、粘土砖、空心砖、粉煤灰砖、加气砖等,从而作用不同的膨胀伸缩变化,导致温度应力裂缝的可能发生,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混合结构处、由非粘士砖(包括粉煤灰砖、加气砖、空心砖)等材料组成的强度低的非结构性墙体等;混合结构处的裂缝一般会稍大,而其他区域则相对较小。
干缩裂缝:除粘土砖外的墙体材料(如空心砖、粉煤灰砖、加气砖等),它们干燥后的收缩率远比砖土砖墙收缩大,干缩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当这种应力比较强大,而水泥沙浆的强度不足、粘结力差或某些区域灰缝不饱满时,墙面就会出现裂缝。这种裂缝一般较为细小。
此外,因墙体产品、腻子产品质量不合格及施工不规范也会引起裂缝。例如粉煤灰砖、加气砖、空心砖等材料的含水率过高,抹灰过厚、水泥质量、水泥砂浆配合比中水泥比例过高等问题的存在都会带来裂缝产生的可能。在建筑装饰过程中,由于国内企业以前普遍不重视腻子的质量及施工,腻子材料刚性过强、粉料过多、一次性批涂过厚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外墙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构件交界处,由于材料不同或施工顺序不同,容易出现水平接缝和垂直接缝(可参见图1和图2)。在施工完成和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应力和干缩应力的进一步作用,常常导致外墙界面接缝处开裂,进而产生渗水,使墙面发生霉变、剥落,严重影响了建筑的美观和使用的舒适性。
现有建筑物墙体的抗裂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土建抗裂处理、土建施工控制、分格缓冲、仿铝板体系配套材料抗裂和工艺控制。然而,土建抗裂处理、土建施工控制、工艺控制等手段都必须在土建施工或建筑施工阶段就开始进行严格控制、施工,但往往因前期土建施工不到位,才导致后期建成的建筑物中裂缝的出现,因此一旦后期工程出现裂缝,则更多采用的是仿铝板体系配套材料等进行防水修复处理。现有的仿铝板体系配套材料包括抗裂复合体系专用腻子、分隔缝专用腻子以及(摒弃装饰层)挂耐碱玻璃纤维网。对于已经建筑施工完毕的建筑物墙体裂缝,目前一般倾向于采取向接缝界面一定范围内水泥石灰砂浆层中压入耐碱玻纤网格布的方法,利用耐碱玻纤网格布的抗拉性能,抵消接缝处界面的温度应力和干缩应力,从而避免外墙接缝处开裂渗水,但此方法实际使用效果欠佳,未能很好地解决建筑外墙开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步骤简单、成本低、效率高、防水抗裂处理效果好的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所述防水处理结构包括充填于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聚合物砂浆基底层,聚合物砂浆基底层伸入到接缝的缝隙内并覆盖接缝,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外覆盖有由界面剂层和底层树脂层组成的过渡粘结层;过渡粘结层上覆盖有玄武岩纤维布层;玄武岩纤维布层外覆盖有聚合物砂浆面层和装饰层。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呈倒插于接缝缝隙内的T字形状,且聚合物砂浆基底层的宽度要显著大于玄武岩纤维布层的宽度;聚合物砂浆基底层的覆设厚度≥25mm。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是由多块玄武岩纤维布相互搭接而成,所述搭接方式为平行重叠搭接或垂直重叠搭接,所述搭接区域呈边长≥240cm的正方形。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的边宽控制在≥240cm,且沿接缝两侧呈对称分布。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防水处理结构由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向外,各层结构的宽度逐渐变窄呈一梯形。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建筑物墙体为已建造施工完成后的建筑物外墙,所述接缝位于建筑物外墙的室外一侧,即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处理结构优选直接施作于建筑物外墙的外墙面上。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接缝为外墙钢筋混凝土梁与外墙砌体间的水平接缝,或者为外墙钢筋混凝土柱与外墙砌体间的垂直接缝。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主要由以下防水处理方法施工得到,包括以下步骤:
(1)在该建筑物墙体的接缝处用聚合物砂浆先作灌缝处理;
(2)对该建筑物墙体的基层进行清理、找平;
(3)在找平处理后的墙体上刷涂聚合物砂浆,形成聚合物砂浆基底层;
(4)在聚合物砂浆基底层上依次涂刷界面剂和底层树脂,形成过渡粘结层;
(5)按照设计施工要求,对接缝处两侧进行弹线,弹线范围内作为铺贴玄武岩纤维布区域;在涂刷底层树脂后,迅速将玄武岩纤维布粘贴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布铺贴区域内;
(6)在粘贴玄武岩纤维布的表面再涂刷界面剂,然后进行面层处理,粉刷所述的聚合物砂浆,喷涂面层涂料,完成防水处理。
上述的防水处理方法中,所述聚合物砂浆采用常规的聚合物砂浆材料,一般是由胶凝材料、骨料和添加剂搅拌而成的;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石膏等;骨料包括砂石、石英砂、玻化微珠、珍珠岩中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一般包括保水、憎水、增稠、触变、引气、消泡、早凝、缓凝等;比重为1600~2000kg/m3
上述的防水处理方法中,所述对接缝处两侧进行弹线是指在接缝两侧各≥120cm处弹线;所述铺贴玄武岩纤维布区域的宽度≥240cm。
上述的防水处理方法中,粘贴玄武岩纤维布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先将玄武岩纤维布展平,使其与接缝延伸方向保持一致,然后从中间向两端朝相反方向用滚子碾压玄武岩纤维布,碾压时同一个滚子只向一个方向滚动,且顺着玄武岩纤维的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建筑墙体(特别是外墙)接缝区域一侧设置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和聚合物砂浆面层,同时在这两层之间粘贴设置一层玄武岩纤维布层,由于玄武岩纤维在经向纬向两个方向张力均匀,对底层环氧树脂的渗透性能好,因而能很好地结合在聚合物砂浆层之间。玄武岩纤维布的双向抗拉张力能够有效抵消外墙接缝处砂浆层因温度和干缩产生的应力,能有效防止接缝区域产生裂缝,从而防止建筑外墙渗水。
2.本实用新型中应用的玄武岩纤维布织物均匀,布面平整呈席状,质地柔韧,易于铺贴,价格低廉,将玄武岩纤维布粘贴在建筑外墙不同材料接缝区域的聚合物砂浆层上,可以有效防止建筑物外墙渗水,修补外墙上形成的裂缝;
3.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处理结构主要材料采用聚合物砂浆、环氧树脂、环氧腻子、玄武岩纤维布等,不仅材料来源广泛易得、成本低,而且施工过程简便快捷,经济实用,提高了建筑外墙的美观和耐久性。
4.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处理结构布置合理,施作方便,成本低,其能够对已建造完成的各种建筑物墙体的后期裂缝、接缝等进行防水处理和修补,弥补建筑物墙体施工建造过程中因施工质量、工艺疏忽等原因所造成的不足,为建筑物墙体的抗裂、防水处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墙水平接缝处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处理时的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墙垂直接缝处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处理时的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玄武岩纤维布铺贴区域搭接示意图(侧视)。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经处理后得到的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例说明:
1、外墙钢筋混凝土梁;2、外墙砌体;3、水平接缝;4、外墙钢筋混凝土柱;5、垂直接缝;6、聚合物砂浆基底层;7、过渡粘结层;8、玄武岩纤维布层;9、聚合物砂浆面层;10、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某框架结构住宅楼,使用一段时间后,西向外墙钢筋混凝土梁1的梁底与外墙砌体2之间的水平接缝3处产生裂缝,并发生渗水。建筑施工单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结构对该外墙进行裂缝修补和防水处理。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该防水处理结构包括充填于上述水平接缝3处的聚合物砂浆基底层6,聚合物砂浆基底层6伸入到水平接缝3的缝隙内并覆盖水平接缝3,从图4上看呈现T字形,且聚合物砂浆基底层6的宽度要显著大于玄武岩纤维布层8的宽度;聚合物砂浆基底层6外覆盖有由界面剂层和底层树脂层组成的过渡粘结层7;过渡粘结层7上覆盖有玄武岩纤维布层8;玄武岩纤维布层8外覆盖有聚合物砂浆面层9和装饰层10。上述防水处理结构中,聚合物砂浆基底层6在外墙墙面外的覆设厚度控制在25mm,玄武岩纤维布层8的边宽控制在240cm,且沿水平接缝3两侧呈对称分布;玄武岩纤维布层8是由多块玄武岩纤维布相互搭接而成,搭接区域为边长240cm的正方形。聚合物砂浆面层9的覆设厚度同样控制在25mm。整个防水处理结构由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向外,各层结构的宽度逐渐变窄呈一梯形。防水处理结构以外的其他区域可用常规外墙体材料做找平处理。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处理结构具体可通过以下处理方法施工完成:
(1)首先确认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条件,采取常规技术措施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条件符合本实用新型裂缝修补和防水处理的施工要求。
(2)凿除表层饰面层和抹面砂浆,对该建筑外墙水平接缝3处用聚合物砂浆先作灌缝处理。本实施例中选用的聚合物砂浆是由胶凝材料、骨料和外部添加剂搅拌而成的;胶凝材料包括水泥;骨料包括石英砂;外部添加剂包括保水、憎水、增稠、触变、引气、消泡、早凝、缓凝等;比重为1800kg/m3
(3)使用砂纸等彻底清除基层墙体表面浮灰、油污、脱模剂、空鼓及风化物等影响粘结强度的材料;同时对墙体平整度超差较大部位进行找平处理。
(4)在找平处理后的外墙体上粉刷底层聚合物砂浆(该聚合物砂浆的配方与步骤2中配方相同)。
(5)在步骤4后的墙体表面涂刷界面剂一道,再用滚筒刷将配制好的底层树脂均匀地涂刷于接缝部位的墙体表面;当底层树脂刚达到凝胶状态时,用环氧腻子填平墙体表面凹陷部位,并修复至表面平整、顺滑。
(6)按照施工要求,对接缝两侧各120cm处弹线(参见图1、图3中的a处),弹线范围内作为铺贴玄武岩纤维布区域(参见图3)。
(7)在涂刷浸渍树脂后,迅速将玄武岩纤维布粘贴于上述玄武岩纤维布铺贴区域;此处施工一般由两名操作人员完成,如接缝区域长度较长,可再增加相应人手。粘贴时,一名操作人员应沿着事先弹好的线用手将玄武岩纤维布一端固定于外墙接缝部位的顶端,另一人沿着接缝方向将玄武岩纤维布贴附于接缝部位上。先用手将玄武岩纤维布展平,与接缝方向保持一致,然后两人从中间向两端用滚子(罗拉)使劲碾压玄武岩纤维布。两人使用滚子向相反方向使力碾压,但各自只可以向一个方向滚动,不能往复滚动。两人向相反方向碾压的目的一个是使玄武岩纤维布尽可能抻直,避免出现褶皱;另一个目的是在树脂还没有固化时,向相反方向碾压可以避免玄武岩纤维布的移位。要反复进行滚动,以挤出残留在内部的气泡,确保底层树脂能够充分浸润玄武岩纤维布。在碾压玄武岩纤维布的同时,要确保玄武岩纤维布没有移位;同时要注意在碾压时,滚子滚动的方向要尽可能顺着玄武岩纤维的方向,避免滚子的螺纹对玄武岩纤维丝造成损害。对于粘贴较长的水平(垂直)接缝或存在水平与垂直的交叉接缝时,玄武岩纤维布需要进行搭接(参见图3)。因为较长的玄武岩纤维布粘贴很容易出现褶皱,出现空鼓的几率很高。搭接长度b不得小于120cm;玄武岩纤维布搭接时搭接长度最好大于或等于240cm(本实施例为240cm,参见图3)。
(8)在粘贴玄武岩纤维布的表面再涂刷界面剂一道,然后进行面层处理,粉刷面层聚合物砂浆(成分同上),喷涂面层涂料(或粘贴面砖),恢复至处理前的装饰效果。
经过长期观察,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处理后,该外墙体使用效果良好,该部位不再出现开裂和渗水现象。整个施工过程快捷简便,经济实用,充分体现了本实用新型处理结构的优越性。
如果在工程实践中遇有如图2所示垂直接缝的情形,同样可以参照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结构进行处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整体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润色、修饰及等同变换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处理结构包括充填于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聚合物砂浆基底层,聚合物砂浆基底层伸入到接缝的缝隙内并覆盖接缝,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外覆盖有由界面剂层和底层树脂层组成的过渡粘结层;过渡粘结层上覆盖有玄武岩纤维布层;玄武岩纤维布层外覆盖有聚合物砂浆面层和装饰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呈倒插于接缝缝隙内的T字形状,且聚合物砂浆基底层的宽度要显著大于玄武岩纤维布层的宽度;聚合物砂浆基底层的覆设厚度≥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是由多块玄武岩纤维布相互搭接而成,所述搭接方式为平行重叠搭接或垂直重叠搭接,所述搭接区域呈边长≥240cm的正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的边宽控制在≥240cm,且沿接缝两侧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处理结构由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向外,各层结构的宽度逐渐变窄呈一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墙体为已建造施工完成后的建筑物外墙,所述接缝位于建筑物外墙的室外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为外墙钢筋混凝土梁与外墙砌体间的水平接缝,或者为外墙钢筋混凝土柱与外墙砌体间的垂直接缝。
CN201320798338.7U 2013-12-06 2013-12-06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69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8338.7U CN203669147U (zh) 2013-12-06 2013-12-06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8338.7U CN203669147U (zh) 2013-12-06 2013-12-06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69147U true CN203669147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65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98338.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69147U (zh) 2013-12-06 2013-12-06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691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2982A (zh) * 2014-10-20 2015-03-25 胡志强 住宅工业化建筑外墙防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2982A (zh) * 2014-10-20 2015-03-25 胡志强 住宅工业化建筑外墙防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3754B (zh)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及处理方法
CN104018598B (zh) 一种外墙结构及施工安装方法
CN102477797B (zh) 一种防止填充墙裂缝的施工方法
CN104612261A (zh) 严寒大风地区聚苯乙烯板薄抹面外墙保温施工方法
CN104358341B (zh) 一种建筑砌体及施工砌筑方法
CN101545286B (zh) 一种保温房屋的建造方法
CN101333858A (zh) 聚苯板外墙外保温工艺方法
CN106013509A (zh) 一种高性能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干法施工方法
CN104746772A (zh) 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的防裂施工方法
CN204826464U (zh) 女儿墙的防水结构
CN107338967A (zh) 一种旧楼外墙瓷砖饰面翻新改造的新工艺及新材料
CN106193499A (zh) 一种复合保温一体板锚固托挂结构及工艺方法
CN201714015U (zh) 一种墙体保温装饰板
CN102121279B (zh) 挤塑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及其制作工艺
CN107780627A (zh) 一种外墙保温涂料施工方法
CN108915107A (zh) 一种eps无机渗透保温板施工方法
CN1963058A (zh) 一种外墙外保温复合层及采用其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CN105625650B (zh) 一种屋面女儿墙泛水保护层施工方法
CN108130992A (zh) 毛石板、聚苯板及多孔砖复合保温装饰外墙施工工法
CN103806655A (zh) 玻璃砖墙体的施工方法
CN203452212U (zh) 一种建筑物墙面保温隔热系统及建筑物墙体
CN203669147U (zh)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CN203654490U (zh) 一种建筑物墙面保温隔热系统及建筑物墙体
CN206752714U (zh) 一种外墙保温系统
CN102535847B (zh) 石膏自保温外墙砌块砌体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