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43754B -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及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及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43754B CN103643754B CN201310654841.XA CN201310654841A CN103643754B CN 103643754 B CN103643754 B CN 103643754B CN 201310654841 A CN201310654841 A CN 201310654841A CN 103643754 B CN103643754 B CN 1036437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olymer mortar
- fiber cloth
- seam
- basalt fi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方法,包括:先在该建筑物墙体的接缝处用聚合物砂浆先作灌缝处理;并对基层进行找平;在找平后的墙体上刷涂聚合物砂浆,在聚合物砂浆基底层上依次涂刷界面剂和底层树脂,对接缝处两侧进行弹线,将玄武岩纤维布粘贴于弹线范围内;在玄武岩纤维布的表面再涂刷界面剂,粉刷聚合物砂浆,喷涂面层涂料,完成防水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防水处理方法得到的防水处理结构,包括充填于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其伸入到接缝内并覆盖接缝,其外部依次覆盖有由界面剂层、底层树脂层、玄武岩纤维布层、聚合物砂浆面层和装饰层。本发明的施工步骤简单、成本低、效率高、防水抗裂处理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处理结构及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结构及防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物墙体出现裂缝或接缝是建筑工程领域较为常见、但又需要尽量避免的工程技术问题。正常的裂缝产生无外为三大类:混合结构裂缝、同种结构裂缝和装饰腻子裂缝。而究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则主要包括;建筑物差异沉降引起的裂缝、温度应力裂缝、干缩裂缝、墙体产品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裂缝、腻子产品不合格及施工不规范引起的裂缝。
建筑物差异沉降引起的裂缝: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会引起结构内的附加应力,加之多种材料如混凝土、粘土砖、空心砖、粉煤灰砖、加气砖等的线膨胀系数差别较大,从而导致裂缝的可能发生,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混合结构处以及由非粘土砖(包括粉煤灰砖、加气砖、空心砖)等材料组成的强度低的非结构性墙体等;混合结构处的裂缝一般会稍大,而其他区域则相对较小。
温度应力裂缝:当温差变化大时,由于不同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不同,如混凝土、粘土砖、空心砖、粉煤灰砖、加气砖等,从而作用不同的膨胀伸缩变化,导致温度应力裂缝的可能发生,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混合结构处、由非粘士砖(包括粉煤灰砖、加气砖、空心砖)等材料组成的强度低的非结构性墙体等;混合结构处的裂缝一般会稍大,而其他区域则相对较小。
干缩裂缝:除粘土砖外的墙体材料(如空心砖、粉煤灰砖、加气砖等),它们干燥后的收缩率远比砖土砖墙收缩大,干缩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当这种应力比较强大,而水泥沙浆的强度不足、粘结力差或某些区域灰缝不饱满时,墙面就会出现裂缝。这种裂缝一般较为细小。
此外,因墙体产品、腻子产品质量不合格及施工不规范也会引起裂缝。例如粉煤灰砖、加气砖、空心砖等材料的含水率过高,抹灰过厚、水泥质量、水泥砂浆配合比中水泥比例过高等问题的存在都会带来裂缝产生的可能。在建筑装饰过程中,由于国内企业以前普遍不重视腻子的质量及施工,腻子材料刚性过强、粉料过多、一次性批涂过厚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外墙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构件交界处,由于材料不同或施工顺序不同,容易出现水平接缝和垂直接缝(可参见图1和图2)。在施工完成和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应力和干缩应力的进一步作用,常常导致外墙界面接缝处开裂,进而产生渗水,使墙面发生霉变、剥落,严重影响了建筑的美观和使用的舒适性。
现有建筑物墙体的抗裂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土建抗裂处理、土建施工控制、分格缓冲、仿铝板体系配套材料抗裂和工艺控制。然而,土建抗裂处理、土建施工控制、工艺控制等手段都必须在土建施工或建筑施工阶段就开始进行严格控制、施工,但往往因前期土建施工不到位,才导致后期建成的建筑物中裂缝的出现,因此一旦后期工程出现裂缝,则更多采用的是仿铝板体系配套材料等进行防水修复处理。现有的仿铝板体系配套材料包括抗裂复合体系专用腻子、分隔缝专用腻子以及(摒弃装饰层)挂耐碱玻璃纤维网。对于已经建筑施工完毕的建筑物墙体裂缝,目前一般倾向于采取向接缝界面一定范围内水泥石灰砂浆层中压入耐碱玻纤网格布的方法,利用耐碱玻纤网格布的抗拉性能,抵消接缝处界面的温度应力和干缩应力,从而避免外墙接缝处开裂渗水,但此方法实际使用效果欠佳,未能很好地解决建筑外墙开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步骤简单、成本低、效率高、防水抗裂处理效果好的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方法,同时还提供该方法所形成的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该建筑物墙体的接缝处用聚合物砂浆先作灌缝处理;
(2)对该建筑物墙体的基层进行清理、找平;
(3)在找平处理后的墙体上刷涂聚合物砂浆,形成聚合物砂浆基底层;
(4)在聚合物砂浆基底层上依次涂刷界面剂和底层树脂,形成过渡粘结层;
(5)按照设计施工要求,对接缝处两侧进行弹线,弹线范围内作为铺贴玄武岩纤维布区域;在涂刷底层树脂后,迅速将玄武岩纤维布粘贴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布铺贴区域内;
(6)在粘贴玄武岩纤维布的表面再涂刷界面剂,然后进行面层处理,粉刷所述的聚合物砂浆,喷涂面层涂料,完成防水处理。
上述的防水处理方法中,优选的,所述建筑物墙体为已建造施工完成后的建筑物外墙,所述接缝位于建筑物外墙的室外一侧,即本发明的防水处理方法及结构优选直接施作于建筑物外墙的外墙面上。
上述的防水处理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接缝为外墙钢筋混凝土梁与外墙砌体间的水平接缝,或者为外墙钢筋混凝土柱与外墙砌体间的垂直接缝。
上述的防水处理方法中,所述聚合物砂浆通常是由水泥、改性混合料、细骨料和可以分散在水中的有机聚合物搅拌而成的;所述细骨料包括天然砂、石英砂、玻化微珠、珍珠岩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聚合物包括聚醋酸乙烯及其多元化合物、丙烯酸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外加剂类包括能起到保水、憎水、增稠、触变、引气、消泡、早凝、缓凝等功能的添加剂。然而,在本发明中,所述聚合物砂浆优选是由无机胶凝材料、细骨料和可以分散在水中的改性混合料搅拌而成的;所述无机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石膏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细骨料为天然砂或石英砂;改性混合料包括减水剂、保水剂、增稠剂、触变剂、引气剂、早凝剂、缓凝剂、补偿收缩外加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胶凝材料、改性混合料和细骨料的质量配比优选为1∶0.18∶(1.1~3.5),用水量以满足施工要求为准,最后配得的混合物比重为1600kg/m3~2200kg/m3。
上述的防水处理方法中,优选的,所述对接缝处两侧进行弹线是指在接缝两侧各≥120cm处弹线;所述铺贴玄武岩纤维布区域的宽度≥240cm。
上述的防水处理方法中,优选的,粘贴玄武岩纤维布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先将玄武岩纤维布展平,使其与接缝延伸方向保持一致,然后从中间向两端朝相反方向用滚子碾压玄武岩纤维布,碾压时同一个滚子只向一个方向滚动,且顺着玄武岩纤维的方向。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防水处理方法得到的防水处理结构,所述防水处理结构包括充填于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聚合物砂浆基底层,聚合物砂浆基底层伸入到接缝的缝隙内并覆盖接缝,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外覆盖有由界面剂层和底层树脂层组成的过渡粘结层;过渡粘结层上覆盖有玄武岩纤维布层;玄武岩纤维布层外覆盖有聚合物砂浆面层和装饰层。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呈倒插于接缝缝隙内的T字形状,且聚合物砂浆基底层的宽度要显著大于玄武岩纤维布层的宽度;聚合物砂浆基底层的覆设厚度≥25mm。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是由多块玄武岩纤维布相互搭接而成,所述搭接方式为平行重叠搭接或垂直重叠搭接,所述搭接区域呈边长≥240cm的正方形。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的边宽控制在≥240cm,且沿接缝两侧呈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在建筑墙体(特别是外墙)接缝区域一侧设置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和聚合物砂浆面层,同时在这两层之间粘贴设置一层玄武岩纤维布层,由于玄武岩纤维在经向纬向两个方向张力均匀,对底层环氧树脂的渗透性能好,因而能很好地结合在聚合物砂浆层之间。玄武岩纤维布的双向抗拉张力能够有效抵消外墙接缝处砂浆层因温度和干缩产生的应力,能有效防止接缝区域产生裂缝,从而防止建筑外墙渗水。
2.本发明中应用的玄武岩纤维布织物均匀,布面平整呈席状,质地柔韧,易于铺贴,价格低廉,将玄武岩纤维布粘贴在建筑外墙不同材料接缝区域的聚合物砂浆层上,可以有效防止建筑物外墙渗水,修补外墙上形成的裂缝;
3.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主要材料采用聚合物砂浆、环氧树脂、环氧腻子、玄武岩纤维布等,不仅施工过程简便快捷,经济实用,而且提高了建筑外墙的美观和耐久性。
4.本发明的防水处理结构布置合理,施作方便,成本低,其能够对已建造完成的各种建筑物墙体的后期裂缝、接缝等进行防水处理和修补,弥补建筑物墙体施工建造过程中因施工质量、工艺疏忽等原因所造成的不足,为建筑物墙体的抗裂、防水处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墙水平接缝处采用本发明处理方法时的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墙垂直接缝处采用本发明处理方法时的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玄武岩纤维布铺贴区域搭接示意图(侧视)。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经处理方法处理后得到的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例说明:
1、外墙钢筋混凝土梁;2、外墙砌体;3、水平接缝;4、外墙钢筋混凝土柱;5、垂直接缝;6、聚合物砂浆基底层;7、过渡粘结层;8、玄武岩纤维布层;9、聚合物砂浆面层;10、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某框架结构住宅楼,使用一段时间后,西向外墙钢筋混凝土梁1的梁底与外墙砌体2之间的水平接缝3处产生裂缝,并发生渗水。建筑施工单位采用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对该外墙进行裂缝修补和防水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确认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条件,采取常规技术措施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条件符合本发明裂缝修补和防水处理的施工要求。
(2)凿除表层饰面层和抹面砂浆,对该建筑外墙水平接缝3处用聚合物砂浆先作灌缝处理。本实施例中选用的聚合物砂浆是由无机胶凝材料、细骨料和可以分散在水中的改性混合料搅拌而成的;无机胶凝材料为水泥;细骨料为天然砂(或石英砂);改性混合料包括减水剂、保水剂、增稠剂、触变剂、引气剂、早凝剂、缓凝剂和补偿收缩外加剂(这些功能性添加剂均可市购,均属于现有的常规产品)。本实施例中无机胶凝材料、改性混合料和细骨料的质量配比为1∶0.18∶2.5,用水量以满足施工要求为准,最后配得的比重为2000kg/m3。
(3)使用砂纸等彻底清除基层墙体表面浮灰、油污、脱模剂、空鼓及风化物等影响粘结强度的材料;同时对墙体平整度超差较大部位进行找平处理。
(4)在找平处理后的外墙体上粉刷底层聚合物砂浆(该聚合物砂浆的配方与步骤2中配方相同)。
(5)在步骤4后的墙体表面涂刷界面剂一道,再用滚筒刷将配制好的底层树脂均匀地涂刷于接缝部位的墙体表面;当底层树脂刚达到凝胶状态时,用环氧腻子填平墙体表面凹陷部位,并修复至表面平整、顺滑。
(6)按照施工要求,对接缝两侧各120cm处弹线(参见图1、图3中的a处),弹线范围内作为铺贴玄武岩纤维布区域(参见图3)。
(7)在涂刷浸渍树脂后,迅速将玄武岩纤维布粘贴于上述玄武岩纤维布铺贴区域;此处施工一般由两名操作人员完成,如接缝区域长度较长,可再增加相应人手。粘贴时,一名操作人员应沿着事先弹好的线用手将玄武岩纤维布一端固定于外墙接缝部位的顶端,另一人沿着接缝方向将玄武岩纤维布贴附于接缝部位上。先用手将玄武岩纤维布展平,与接缝方向保持一致,然后两人从中间向两端用滚子(罗拉)使劲碾压玄武岩纤维布。两人使用滚子向相反方向使力碾压,但各自只可以向一个方向滚动,不能往复滚动。两人向相反方向碾压的目的一个是使玄武岩纤维布尽可能抻直,避免出现褶皱;另一个目的是在树脂还没有固化时,向相反方向碾压可以避免玄武岩纤维布的移位。要反复进行滚动,以挤出残留在内部的气泡,确保底层树脂能够充分浸润玄武岩纤维布。在碾压玄武岩纤维布的同时,要确保玄武岩纤维布没有移位;同时要注意在碾压时,滚子滚动的方向要尽可能顺着玄武岩纤维的方向,避免滚子的螺纹对玄武岩纤维丝造成损害。对于粘贴较长的水平(垂直)接缝或存在水平与垂直的交叉接缝时,玄武岩纤维布需要进行搭接(参见图3)。因为较长的玄武岩纤维布粘贴很容易出现褶皱,出现空鼓的几率很高。搭接长度b不得小于120cm;玄武岩纤维布搭接时搭接长度最好大于或等于240cm(本实施例为240cm,参见图3)。
(8)在粘贴玄武岩纤维布的表面再涂刷界面剂一道,然后进行面层处理,粉刷面层聚合物砂浆(成分同上),喷涂面层涂料(或粘贴面砖),恢复至处理前的装饰效果。
经上述本发明处理方法处理后可以得到如图4所示的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该防水处理结构包括充填于上述水平接缝3处的聚合物砂浆基底层6,聚合物砂浆基底层6伸入到水平接缝3的缝隙内并覆盖水平接缝3,从图4上看呈现T字形,且聚合物砂浆基底层6的宽度要显著大于玄武岩纤维布层8的宽度;聚合物砂浆基底层6外覆盖有由界面剂层和底层树脂层组成的过渡粘结层7;过渡粘结层7上覆盖有玄武岩纤维布层8;玄武岩纤维布层8外覆盖有聚合物砂浆面层9和装饰层10。上述防水处理结构中,聚合物砂浆基底层6在外墙墙面外的覆设厚度控制在25mm,玄武岩纤维布层8的边宽控制在240cm,且沿水平接缝3两侧呈对称分布;玄武岩纤维布层8是由多块玄武岩纤维布相互搭接而成,搭接区域为边长240cm的正方形。聚合物砂浆面层9的覆设厚度同样控制在25mm。本发明防水处理结构以外的其他区域可用常规外墙体材料做找平处理。
经过长期观察,使用本发明的修复处理方法施工后,该外墙体使用效果良好,该部位不再出现开裂和渗水现象。整个施工过程快捷简便,经济实用,充分体现了本发明处理方法的优越性。
如果在工程实践中遇有如图2所示垂直接缝的情形,同样可以参照上述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和步骤进行处理。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不改变本发明整体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润色、修饰及等同变换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该建筑物墙体的接缝处用聚合物砂浆先作灌缝处理;
(2)对该建筑物墙体的基层进行清理、找平;
(3)在找平处理后的墙体上刷涂聚合物砂浆,形成聚合物砂浆基底层;
(4)在聚合物砂浆基底层上依次涂刷界面剂和底层树脂,形成过渡粘结层;
(5)按照设计施工要求,对接缝处两侧进行弹线,弹线范围内作为铺贴玄武岩纤维布区域;在涂刷底层树脂后,迅速将玄武岩纤维布粘贴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布铺贴区域内;
(6)在粘贴玄武岩纤维布的表面再涂刷界面剂,然后进行面层处理,粉刷所述的聚合物砂浆,喷涂面层涂料,完成防水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墙体为已建造施工完成后的建筑物外墙,所述接缝位于建筑物外墙的室外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为外墙钢筋混凝土梁与外墙砌体间的水平接缝,或者为外墙钢筋混凝土柱与外墙砌体间的垂直接缝。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砂浆是由无机胶凝材料、细骨料和可以分散在水中的改性混合料搅拌而成;所述无机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石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细骨料为天然砂或石英砂;所述改性混合料包括减水剂、保水剂、增稠剂、触变剂、引气剂、早凝剂、缓凝剂、补偿收缩外加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胶凝材料、改性混合料和细骨料的质量配比为1∶0.18∶(1.1~3.5),最后配得的聚合物砂浆比重为1600kg/m3~2200kg/m3。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缝处两侧进行弹线是指在接缝两侧各≥120cm处弹线;所述铺贴玄武岩纤维布区域的宽度≥240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粘贴玄武岩纤维布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先将玄武岩纤维布展平,使其与接缝延伸方向保持一致,然后从中间向两端朝相反方向用滚子碾压玄武岩纤维布,碾压时同一个滚子只向一个方向滚动,且顺着玄武岩纤维的方向。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防水处理方法得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处理结构包括充填于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聚合物砂浆基底层,聚合物砂浆基底层伸入到接缝的缝隙内并覆盖接缝,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外覆盖有由界面剂层和底层树脂层组成的过渡粘结层;过渡粘结层上覆盖有玄武岩纤维布层;玄武岩纤维布层外覆盖有聚合物砂浆面层和装饰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呈倒插于接缝缝隙内的T字形状,且聚合物砂浆基底层的宽度要显著大于玄武岩纤维布层的宽度;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在外墙墙面外的覆设厚度≥2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是由多块玄武岩纤维布相互搭接而成,所述搭接方式为平行重叠搭接或垂直重叠搭接,所述搭接区域呈边长≥240cm的正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的边宽控制在≥240cm,且沿接缝两侧呈对称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54841.XA CN103643754B (zh) | 2013-12-06 | 2013-12-06 |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及处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54841.XA CN103643754B (zh) | 2013-12-06 | 2013-12-06 |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及处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43754A CN103643754A (zh) | 2014-03-19 |
CN103643754B true CN103643754B (zh) | 2016-06-15 |
Family
ID=50249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54841.XA Active CN103643754B (zh) | 2013-12-06 | 2013-12-06 |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及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437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50473A (zh) * | 2016-07-25 | 2018-02-02 | 吴淑环 | 一种建筑卷材 |
CN106958353B (zh) * | 2017-05-17 | 2022-09-06 | 沈阳建筑大学 | 一种带有卷筒的铺浆装置 |
CN107882191A (zh) * | 2017-10-16 | 2018-04-06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外墙体水平接缝处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1734163A (zh) * | 2020-07-08 | 2020-10-02 | 海南红杉科创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用轻质隔墙板渗漏维修方法 |
CN111733989A (zh) * | 2020-07-08 | 2020-10-02 | 海南红杉科创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墙板拼接缝防开裂方法 |
CN113684934A (zh) * | 2021-07-21 | 2021-11-23 | 安徽朗凯奇建材有限公司 |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及处理方法 |
CN115198988A (zh) * | 2022-03-15 | 2022-10-18 | 上海金茂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 一种预防不同材料接触面应力集中导致墙面开裂的施工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7528A (zh) * | 2005-03-23 | 2006-09-27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新旧混凝土建筑接头伸缩缝的防水构造方法及结构 |
CN101235673A (zh) * | 2008-01-18 | 2008-08-06 | 河海大学 | 用高强耐磨玄武岩纤维砂浆修复混凝土表面创伤的方法 |
CN101440652A (zh) * | 2008-12-17 | 2009-05-27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金属板屋面的节缝渗漏的修复方法 |
EP2299023A1 (en) * | 2009-09-17 | 2011-03-23 | Bauling GmbH | Building structure with an elongated insulating body between two panels |
CN102359078A (zh) * | 2011-09-30 | 2012-02-22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铺盖板板缝间的防水方法 |
CN202787521U (zh) * | 2012-02-20 | 2013-03-13 | 吴淑环 | 一种保温层防水的保温屋面、保温墙面防水构造 |
CN103145380A (zh) * | 2013-02-27 | 2013-06-12 | 同济大学 | 水泥基无收缩门窗填缝密封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 |
CN103388367A (zh) * | 2013-08-20 | 2013-11-13 | 东莞市利鹏建材有限公司 | 预制墙体和墙板砌块连接缝防水结构与施工方法 |
-
2013
- 2013-12-06 CN CN201310654841.XA patent/CN1036437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7528A (zh) * | 2005-03-23 | 2006-09-27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新旧混凝土建筑接头伸缩缝的防水构造方法及结构 |
CN101235673A (zh) * | 2008-01-18 | 2008-08-06 | 河海大学 | 用高强耐磨玄武岩纤维砂浆修复混凝土表面创伤的方法 |
CN101440652A (zh) * | 2008-12-17 | 2009-05-27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金属板屋面的节缝渗漏的修复方法 |
EP2299023A1 (en) * | 2009-09-17 | 2011-03-23 | Bauling GmbH | Building structure with an elongated insulating body between two panels |
CN102359078A (zh) * | 2011-09-30 | 2012-02-22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铺盖板板缝间的防水方法 |
CN202787521U (zh) * | 2012-02-20 | 2013-03-13 | 吴淑环 | 一种保温层防水的保温屋面、保温墙面防水构造 |
CN103145380A (zh) * | 2013-02-27 | 2013-06-12 | 同济大学 | 水泥基无收缩门窗填缝密封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 |
CN103388367A (zh) * | 2013-08-20 | 2013-11-13 | 东莞市利鹏建材有限公司 | 预制墙体和墙板砌块连接缝防水结构与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43754A (zh) | 2014-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43754B (zh) |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及处理方法 | |
CN104018598B (zh) | 一种外墙结构及施工安装方法 | |
CN101545286B (zh) | 一种保温房屋的建造方法 | |
CN104358341B (zh) | 一种建筑砌体及施工砌筑方法 | |
CN104612261A (zh) | 严寒大风地区聚苯乙烯板薄抹面外墙保温施工方法 | |
CN201883554U (zh) | 一种防水保温砂浆层 | |
CN101333858A (zh) | 聚苯板外墙外保温工艺方法 | |
CN106013509A (zh) | 一种高性能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干法施工方法 | |
CN105271980A (zh) | 一种双组份界面剂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1714015U (zh) | 一种墙体保温装饰板 | |
CN204826464U (zh) | 女儿墙的防水结构 | |
CN106639206A (zh) | 一种多彩隔热保温干粉砂浆施工工艺 | |
CN1963058A (zh) | 一种外墙外保温复合层及采用其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 |
CN108130992A (zh) | 毛石板、聚苯板及多孔砖复合保温装饰外墙施工工法 | |
CN102619287A (zh) | 一种无机保温防火板材 | |
CN102121279B (zh) | 挤塑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及其制作工艺 | |
CN103291024B (zh) | 一种新型水泥基抹灰砂浆的施工方法 | |
CN107761968A (zh) | 外墙内保温砂浆交接部位施工方法 | |
CN104652623B (zh) | 一种复合保温砂浆施工方法 | |
CN203452212U (zh) | 一种建筑物墙面保温隔热系统及建筑物墙体 | |
CN207194353U (zh) | 一种预制保温防水装饰外墙板结构 | |
CN106368338A (zh) | 发泡水泥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方法 | |
CN203654490U (zh) | 一种建筑物墙面保温隔热系统及建筑物墙体 | |
CN105888084A (zh) | 加强型复合保温材料整体外墙内保温体系施工工法 | |
CN207553357U (zh) | 毛石板、聚苯板及多孔砖复合保温装饰外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