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22619U -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 - Google Patents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22619U
CN203622619U CN201320853659.2U CN201320853659U CN203622619U CN 203622619 U CN203622619 U CN 203622619U CN 201320853659 U CN201320853659 U CN 201320853659U CN 203622619 U CN203622619 U CN 203622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internal mold
mold
opening
in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536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忠
郭振武
吕海亮
朱维全
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HEC of CCCC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HEC of CC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HEC of CCCC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536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22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22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226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所述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包括:第一外模;第二外模,与所述第一外模形成能拆卸连接;第一内模,为开口型的箱体,所述第一内模包括:形成封闭连接的第一内模侧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内模侧板底端的底板,所述第一内模侧板的顶端围成第一内模开口;第二内模,为开口型的箱体,所述第二内模包括:形成封闭连接的第二内模侧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内模侧板底端的底板,所述第二内模侧板的顶端围成第二内模开口;并且,所述第一内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内模的数量为两个。本实用新型功效快、效率高,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Description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通信领域,具体涉一种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电缆槽是铁路线路两侧用于布设通信、信号、强电等线缆的装置,通常为由混凝土预制而成。电缆槽目前大多采用盖板形式,预制成型后上面铺设盖板,不能将盖板预制成整体形式。另外,该方案拆模时间长,需要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才能拆模,模具周转效率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电缆槽为分体形式,槽体预制成型后上面再铺设盖板,制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以解决现有的电缆槽为分体形式而导致制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所述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包括:
第一外模;
第二外模,与所述第一外模形成能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外模包括:依次连接形成n形板框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其中,所述第一模板平行所述第三模板,所述第二模板垂直连接在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三模板之间;所述第二模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第二外模包括:依次连接形成n形板框的第四模板、第五模板和第六模板,其中,所述第四模板平行所述第六模板,所述第五模板垂直连接在第四模板和所述第六模板之间;所述第五模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大小和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大小和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外模与所述第二外模对接形成外模框架,使得所述第一模板与第四模板连接在一个平面内,所述第三模板与第六模板连接在一个平面内,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五模板间隔设置并且相互平行,所述外模框架沿周向是封闭的;
第一内模,为开口型的箱体,所述第一内模包括:形成封闭连接的第一内模侧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内模侧板底端的底板,所述第一内模侧板的顶端围成第一内模开口;
第二内模,为开口型的箱体,所述第二内模包括:形成封闭连接的第二内模侧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内模侧板底端的底板,所述第二内模侧板的顶端围成第二内模开口;
并且,所述第一内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从第一开口伸入到所述外模框架中,第二个所述第一内模从第三开口伸入到所述外模框架中,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内模相互对接,并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内模的底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内模侧板的顶端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五模板之间的间距;
所述第二内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第一个所述第二内模从第二开口伸入到所述外模框架中,第二个所述第二内模从第四开口伸入到所述外模框架中,第一个所述第二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二内模相互对接,并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内模的底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内模侧板的顶端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五模板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模与所述第二外模通过螺栓形成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形状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板和所述第五模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模侧板的顶端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板和所述第五模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内模侧板的顶端卡接。
进一步地,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内模通过螺栓连接相互对接。
进一步地,第一个所述第二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二内模通过螺栓连接相互对接。
进一步地,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内模通过卡槽和凸块实现相互定位。
进一步地,第一个所述第二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二内模通过相互卡接实现相互定位。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外模与所述第二外模对接形成外模框架,形成整体式电缆槽模具外形,再将两个第一内模分别伸入到外模框架中,将两个第二内模分别伸入到外模框架中,两个第一内模和两个第二内模形成电缆槽内部芯模,通过内外模组合,形成电缆槽实体空腔,通过浇筑砼,加工成砼整体式电缆槽,然后拆除所有内外模板,得到内部具有电缆通道的整体式电缆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的第一外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的第一外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的第一外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的第二外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的第二外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的第二外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的第一内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的第二内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A-A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组装后的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组装后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外模  2第二外模  3第一内模  4第二内模  5内模与外模之间的填充腔
11第一模板  12第二模板  13第三模板  17凸榫  18螺孔  101第一开口  103第二开口
21第四模板  22第五模板  23第六模板  27凹槽  28螺孔  201第三开口  203第四开口
30第一内模开口  31第一内模侧板  32底板  35连接螺栓  321定位卡口  323定位块  325脱模孔
40第二内模开口  41第二内模侧板  42底板  45连接螺栓  421定位卡口  423定位块  425脱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1和图12所示,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包括:对接在一起的第一外模1和第二外模2,所述第一外模1与所述第二外模2对接形成外模框架,该外模框架沿周向是封闭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还包括:插入到外模框架中的一对第一内模3和一对第二内模4,外模作用为电缆槽成型所用,控制整体式电缆槽模具周向是封闭的外形,内模作用为形成电缆槽内部芯模,通过内外模组合,形成电缆槽实体空腔,通过浇筑砼,加工成砼整体式电缆槽。这样对周向封闭的制作模具进行浇注,就能够得到具有电缆通道的包含盖板的整体式电缆槽。
第二外模与所述第一外模形成可拆卸连接,这样制作整体式电缆槽拆装方便;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外模1包括:依次连接形成n形板框的第一模板11、第二模板12和第三模板13,其中,所述第一模板11平行所述第三模板13,所述第二模板12垂直连接在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三模板之间;所述第二模板1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3,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3用于容纳第一内模3和第二内模4,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3例如为周向封闭的,以获得封闭的电缆通道;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外模包括:依次连接形成n形板框的第四模板21、第五模板22和第六模板23,其中,所述第四模板21平行所述第六模板23,所述第五模板22垂直连接在第四模板和所述第六模板之间;所述第五模板22上间隔设置有第三开口201和第四开口203;第二外模2与第一外模1的结构基本相同,以形成对接,二者的区别为:第一外模1上设有凸榫17用于定位第一内模3,第二外模2设有凹槽用于定位第二内模4;
所述第一开口101和所述第三开口201大小和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开口103和所述第四开口203大小和结构相同;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外模1与所述第二外模2对接形成外模框架,使得所述第一模板11与第四模板21连接在一个平面内,所述第三模板13与第六模板23连接在一个平面内,所述第二模板12与所述第五模板22间隔设置并且相互平行,这样,形成的外模框架主体为两端为开口箱形,以获得浇注所需的外部形状;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内模3,为开口型的箱体,例如为开口逐渐缩小的箱体,所述第一内模3包括:周向上形成封闭连接的第一内模侧板3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内模侧板31底端的底板32,所述第一内模侧板的顶端围成第一内模开口30,第一内模3的内部为第一内模侧板31围成的空腔,该空腔在拆模后形成为电缆通道,第一内模开口30是为了进行安装和拆卸用的,两个第一内模对接时,需要从第一内模开口30处伸进,到底板32处连接两个第一内模的底板32;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内模4,为开口型的箱体,所述第二内模包括:周向上形成封闭连接的第二内模侧板41、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内模侧板底端的底板42,所述第二内模侧板的顶端围成第二内模开口40;第二内模的结构与各组成部件的功能与第一内模相同或类似;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内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从第一开口伸入到所述外模框架中,第二个所述第一内模从第三开口伸入到所述外模框架中,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内模相互对接,并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内模的底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内模侧板的顶端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五模板之间的间距;以使两个所述第一内模能够与外模框架形成吻合,不错位。
所述第二内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第一个所述第二内模从第二开口伸入到所述外模框架中,第二个所述第二内模从第四开口伸入到所述外模框架中,第一个所述第二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二内模相互对接,并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内模的底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内模侧板的顶端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五模板之间的间距,以使两个所述第二内模能够与外模框架形成吻合,不错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模与所述第二外模通过螺栓形成对接,这样拆装方便。例如,第一外模1的第一模板11和第三模板13上具有凸缘,凸缘设有螺孔18,第二外模的第四模板21和第六模板23上具有凸缘,凸缘设有螺孔28,连接时通过螺栓穿过螺孔18和螺孔28,便可方便的连接第一模板11和第三模板13的有凸缘、以及第四模板21和第六模板23上的凸缘,而且拆卸也都在第一外模与所述第二外模之外,非常方便。第一外模与所述第二外模在模具接缝处留有子母槽,便于两侧模具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形状不同,以获得不同尺寸的电缆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板12和所述第五模板22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模侧板的顶端卡接。如图1和图4,第二模板12上设有凸榫17,第五模板22设有凹槽27,用于与所述第一内模侧板的顶端卡接,以实现内外模之间的定位。同理,所述第二模板和所述第五模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内模侧板的顶端卡接。
进一步地,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内模通过螺栓连接相互对接。第一个所述第二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二内模通过螺栓连接相互对接。如图11,两个第一内模3通过连接螺栓35相互对接,两个第二内模4通过连接螺栓45相互对接,这样拆装方便,能够多次使用,成本低。此外通过螺栓连接,使两个第一内模的拉力将两个外模进行固定,此时,内模外模紧固形成整体。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11,第一内模的底板32上设有定位块323,第一内模的底板32上还设有定位卡口321,分别用于两个第一内模对接时的相互定位,可以实现多重卡位,从而保证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内模通过卡槽和凸块实现相互定位。可以形成第一个第一内模与第二个第一内模在螺接的基础上的卡接。
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1,第二内模4的底板42上设有定位块423,第二内模的底板42上还设有定位卡口421,分别用于两个第二内模对接时的相互定位,可以实现多重卡位,从而保证第一个所述第二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二内模通过相互卡接实现相互定位。可以形成第二个第一内模与第二个第二内模在螺接的基础上的卡接。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在外模框架中浇注会形成一段整体式电缆槽,两个所述第一内模侧板的顶端的距离或第一内模开口30之间的距离为一段整体式电缆槽的长度,两个所述第一内模侧板的顶端的距离例如为40至80cm,例如为60cm,以获得合适的长度,经过多段整体式电缆槽的连接,可以形成沿铁路线较长的电缆槽。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的组装过程为:将第一外模1与所述第二外模2通过螺栓孔用螺栓连接成整体,形成外模框架,将2个第一内模3、第二内模4的底端分别从外模的两个开口中放入外模框架中,并用螺杆将第一内模3、第二内模4分别用紧固,此时,两内模的顶端将外模的第二模板12、第五模板22顶死,防止外模胀模,通过内外模组合,形成电缆槽实体空腔和内模与外模之间的填充腔5。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组装成整体后,放置预制底座上,用拉杆将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紧固后,向模具内浇筑砼,将内模与外模之间的填充腔5浇注,待砼强度达到2.5MPa后,通过脱模孔325和脱模孔425脱模,拆除各外模和内模,电缆槽生产结束。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整体仅需固定几处螺丝即可成型,每8小时即可周转一次,提高作业效率和模具周转次数。根据目前类似盖板式电缆槽模具施工经验,需在混凝土强度满足18.5Mpa时才能进行拆模,最早早拆模时间需要48小时。而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无底模,在混凝土初凝后,强度满足2.5Mpa即可拆模,仅需8小时,大大提高模具周转效率。
对于采用类似钢模进行制作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则配件数量增加,需要设置16组配件才能完成该模板安拆(单块内模拆分成6块,外模拆分成4块,两组内模加上外模共计16块),且安装精度差,施工工序繁琐,功效较低。而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采用拼装式分块模具组合成整体,拆装方便。另外各内模和外模均为塑料模具,转运轻便。
本实用新型功效快、效率高,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为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在不冲突的条件下可以相互组合,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包括:
第一外模;
第二外模,与所述第一外模形成能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外模包括:依次连接形成n形板框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其中,所述第一模板平行所述第三模板,所述第二模板垂直连接在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三模板之间;所述第二模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第二外模包括:依次连接形成n形板框的第四模板、第五模板和第六模板,其中,所述第四模板平行所述第六模板,所述第五模板垂直连接在第四模板和所述第六模板之间;所述第五模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大小和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大小和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外模与所述第二外模对接形成外模框架,使得所述第一模板与第四模板连接在一个平面内,所述第三模板与第六模板连接在一个平面内,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五模板间隔设置并且相互平行,所述外模框架沿周向是封闭的;
第一内模,为开口型的箱体,所述第一内模包括:形成封闭连接的第一内模侧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内模侧板底端的底板,所述第一内模侧板的顶端围成第一内模开口;
第二内模,为开口型的箱体,所述第二内模包括:形成封闭连接的第二内模侧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内模侧板底端的底板,所述第二内模侧板的顶端围成第二内模开口;
并且,所述第一内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从第一开口伸入到所述外模框架中,第二个所述第一内模从第三开口伸入到所述外模框架中,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内模相互对接,并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内模的底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内模侧板的顶端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五模板之间的间距;
所述第二内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第一个所述第二内模从第二开口伸入到所述外模框架中,第二个所述第二内模从第四开口伸入到所述外模框架中,第一个所述第二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二内模相互对接,并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内模的底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内模侧板的顶端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五模板之间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模与所述第二外模通过螺栓形成对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形状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和所述第五模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模侧板的顶端卡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和所述第五模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内模侧板的顶端卡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内模通过螺栓连接相互对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第二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二内模通过螺栓连接相互对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第一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内模通过卡槽和凸块实现相互定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第二内模与第二个所述第二内模通过相互卡接实现相互定位。
CN201320853659.2U 2013-12-23 2013-12-23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22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53659.2U CN203622619U (zh) 2013-12-23 2013-12-23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53659.2U CN203622619U (zh) 2013-12-23 2013-12-23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22619U true CN203622619U (zh) 2014-06-04

Family

ID=50809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5365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22619U (zh) 2013-12-23 2013-12-23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226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2538A (zh) * 2013-12-23 2014-04-02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2538A (zh) * 2013-12-23 2014-04-02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
CN103692538B (zh) * 2013-12-23 2016-01-06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22619U (zh)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
CN109203192B (zh) 可调节模板组件、构件生产用组合模具及构件成型工艺
CN206953254U (zh) 型钢组合楼板制作模具
CN109262811A (zh) 快拼组合式预制叠合楼板模具
CN204136202U (zh) 建筑用自保温非承重墙体砌块模具
CN103692538B (zh) 整体式电缆槽的制作模具
CN204799920U (zh) 一种用于制造光通信模块金属结构件的模具及压铸机
CN218170811U (zh) 一种单孔预制空心板模具组
CN207058843U (zh) 易组拆的预制模具
CN206899536U (zh) 一种建筑碎石用电磁式整形机
CN208215879U (zh) 一种锂电池盒注塑模具
CN202826015U (zh) 路缘石模具
CN211466812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
CN105058560A (zh) 一种螺栓快装制砖模具
CN110777839A (zh) 一种基础倒角无气泡施工方法
CN215434195U (zh) 一种可调节的整体式凸窗模具
CN203966821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安装支架及模具
CN104354268A (zh) 一种易脱模、周圈门封槽成形的电冰箱门胆成型模
CN204867298U (zh) 制作油泵柱塞砂模的模具
CN218933826U (zh) 装配式水泥房拼接模具
CN203636955U (zh) 一种轻质复合保温板材成组成型模车
CN217072755U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
CN202380719U (zh) 一种可调钢大模板
CN203741864U (zh) 铁塔基础保护帽专用模具
CN217420536U (zh) 一种建筑铝模的横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