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01135U - 内行李架底板及使用该底板的内行李架总成、客车 - Google Patents

内行李架底板及使用该底板的内行李架总成、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01135U
CN203601135U CN201320768421.XU CN201320768421U CN203601135U CN 203601135 U CN203601135 U CN 203601135U CN 201320768421 U CN201320768421 U CN 201320768421U CN 203601135 U CN203601135 U CN 203601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plate
supporting part
brace rod
air chann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684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锦炫
张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Jingyida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Jingyid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Jingyida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Jingyid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684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01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01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011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行李架底板及使用该底板的内行李架总成、客车,该底板包括板体,板体的左侧部分为风道部、右侧部分为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包括两层以上的、上下间隔分布的承载板,相邻两层承载板之间支撑设置有条状支撑筋。底板承载部的这种层间分布结构,有效保证了承载部的强度,可满足自身及使用该底板的内行李架总成对于大重量行李的承载需求。

Description

内行李架底板及使用该底板的内行李架总成、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行李架底板及使用该底板的内行李架总成、客车。
背景技术
作为客车内饰中最大的总成产品,内行李架总成的安装工艺、结构等特性对乘客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客车技术的发展,内行李架总成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且功多样化,这样提高了客车内饰档次,但是对内行李架总成的要求越来越高。
中国专利CN202156366U公开了一种客车用组合风道行李架,包括底板,底板中部向上隆起形成沿底板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位于沟槽一侧的底板部分为承载部、另一侧的底板部分为风道部,沟槽内填装有装饰型材。风道部的上部罩设有由车身骨架蒙皮和风道封板连接而成的罩槽,罩槽与风道部围合形成风道,其中车身骨架蒙皮通过内型材与风道部连接,而风道封板与沟槽对应侧的槽壁固连。在沟槽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吊架,吊架具有与沟槽槽底压紧配合的连接板。上述结构的行李架,由于底板的风道部通过内型材与车身骨架蒙皮连接,这样实现了底板的风道部一侧的固定,而在内吊架的上端与车身固定后,即可实现整个行李架的固定安装,安装操作方便。但是,由于承载部是行李架的供行李直接放置的部位,对承载部自身的强度要求较高,而上述行李架,其承载部采用与风道部相同的单层板结构,显然无法满足大重量行李的承载需求,安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自身承载部承载强度的内行李架底板;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底板的内行李架总成和客车。
本实用新型的内行李架底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行李架底板,包括板体,板体的左侧部分为风道部、右侧部分为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包括两层以上的、上下间隔分布的承载板,相邻两层承载板之间支撑设置有条状支撑筋。
所述各支撑筋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位于最下层的承载板的下板面上设有左右并排布置的、与该承载板对应的支撑筋一一对应的浅槽。
所述承载部的右侧具有上翻的固定翻沿。
所述风道部底面设有采用ASA(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双色共挤工艺布置的共挤层。
本实用新型的内行李架总成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行李架总成,包括底板,底板板体的左侧部分为风道部、右侧部分为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包括上下层间分布的承载板,相邻两层承载板之间支撑设置有条状支撑筋。
所述各支撑筋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位于最下层的承载板的下板面上设有左右并排布置的、与该承载板对应的支撑筋一一对应的浅槽。 
所述承载部和风道部之间设有沿底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设于底板上板面的连接凸楞,连接凸楞的上表面上凸设有两根左右并排布置的、沿连接凸楞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且连接凸楞的上部连接有吊架,吊架具有与所述加强筋压紧配合的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客车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内的内行李架总成,该总成包括底板,底板板体的左侧部分为风道部、右侧部分为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包括两层以上的、上下间隔分布的承载板,相邻两层承载板之间支撑设置有条状支撑筋。
所述各支撑筋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位于最下层的承载板的下板面上设有左右并排布置的、与该承载板对应的支撑筋一一对应的浅槽。
所述承载部和风道部之间设有沿底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设于底板上板面的连接凸楞,连接凸楞的上表面上凸设有两根左右并排布置的、沿连接凸楞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且连接凸楞的上部连接有与车体的车身骨架连接的吊架,吊架具有与所述加强筋压紧配合的连接板。
采用上述结构的内行李架底板,由于板体的承载部包括上下间隔分布的承载板,且相邻两承载板之间通过支撑筋支撑,这种层间分布结构,有效保证了承载部的强度,可满足自身及使用该底板的内行李架总成对于大重量行李的承载需求。
进一步的,浅槽用于避免承载板表面缩水,同时也增加了承载板外表面的特征作为装饰。
进一步的,风道部底面的共挤层,采用共挤工艺,将ASA共挤在底面中上,通过调整板体与ASA的颜色,可实现多种色彩搭配,避免同一颜色的单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行李架总成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图1的局部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内行李架总成的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2,底板2板体中部向上隆起形成沿底板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22,位于沟槽22左侧的板体部分为风道部21、右侧的板体部分为承载部23,由于承载部23直接承载行李重量,加上客车行驶颠簸,需要有很高的强度,底板采用PVC+ABS的合金材料,该合金材料具有很好的冲击、拉伸等机械性能以及耐候性。承载部包括上下层间分布的承载板231,承载板231有两层,两层承载板之间支撑设置有左右并排布置的、沿承载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支撑筋232;在下层承载板的下板面上设有左右并排布置的、与各支撑筋一一对应的浅槽,浅槽用于避免承载板表面缩水,同时也增加了承载板外表面的特征作为装饰;在上层承载板的上板面上固定贴设有防滑革表皮5,用于增加承载部23的表面摩擦力,防止行李在行车中前后移动。承载部23的右侧具有上翻的固定翻沿24,该固定翻沿24上通过铆钉固定有外型材7,且在固定翻沿24的上端具有内翻的定位翻沿,定位翻沿用以起到增强固定翻沿强度的作用;外型材7通过支腿6与上型材1连接,这样实现底板2外侧的固定。
沟槽22内填装有与沟槽适配的装饰型材9,装饰型材9通过铆钉实现与沟槽的固连,装饰型材9的作于在于封住沟槽槽口,确保底板外观效果,为了便于装饰型材的装入,在沟槽22的口沿处具有肩窝;沟槽的上表面上凸设有两根左右并排布置的、沿沟槽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221,且沟槽上部通过螺栓8连接有吊架3,吊架3具有与所述加强筋压紧配合的连接板,加强筋221的作用在于提高沟槽强度;吊架3的上端与上型材1连接,这样实现底板中部的固定。
在沟槽22的右槽壁上通过螺钉固设有风道封板4,风道封板4与风道部21围合形成风道,由于风道只是实现气流的流通,风道部自身承受的重量相比承载部要小的多,因此,风道部采用单层板结构;为避免颜色单调,采用共挤工艺,将ASA(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共挤在风道部底面中部,通过调整本体用合金材料与ASA的颜色,可实现多种色彩搭配;风道部21的左侧与上型材连接,这样实现底部左侧的固定。
上述实施例在组装时,首先装饰型材9扣入沟槽22内,调整位置确保装饰型材9和沟槽之间的铆钉孔、螺栓连接孔对应,使用橡皮锤敲打装饰型材,确保底板底面平齐;接下来翻转已扣入装饰型材的底板,通过螺栓8、螺母、弹簧垫片和平垫圈将吊架连接板与沟槽固连;然后将外型材7与固定翻沿24贴合,使用铆钉将两者固定;将风道封板4放置到位,使用螺钉将风道封板4、底板和装饰型材9三者固定;最后将沟槽22与装饰型材9用铆钉固定,至此内行李架总成装配完毕。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筋也可以采用沿承载板长度方向并排布置,当然也可以采用网状交叉布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风道部也可以采用与现有技术中的罩槽结构配合形成风道。
本实用新型的内行李架底板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底板的结构一致,其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客车的实施例: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内的内行李架总成,内行李架总成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内行李架总成的结构一致,其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内行李架底板,包括板体,板体的左侧部分为风道部、右侧部分为承载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两层以上的、上下间隔分布的承载板,相邻两层承载板之间支撑设置有条状支撑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行李架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撑筋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位于最下层的承载板的下板面上设有左右并排布置的、与该承载板对应的支撑筋一一对应的浅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行李架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的右侧具有上翻的固定翻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内行李架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底面设有采用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双色共挤工艺布置的共挤层。
5.一种内行李架总成,包括底板,底板板体的左侧部分为风道部、右侧部分为承载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上下层间分布的承载板,相邻两层承载板之间支撑设置有条状支撑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行李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撑筋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位于最下层的承载板的下板面上设有左右并排布置的、与该承载板对应的支撑筋一一对应的浅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内行李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和风道部之间设有沿底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设于底板上板面的连接凸楞,连接凸楞的上表面上凸设有两根左右并排布置的、沿连接凸楞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且连接凸楞的上部连接有吊架,吊架具有与所述加强筋压紧配合的连接板。
8.一种客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内的内行李架总成,该总成包括底板,底板板体的左侧部分为风道部、右侧部分为承载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两层以上的、上下间隔分布的承载板,相邻两层承载板之间支撑设置有条状支撑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撑筋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位于最下层的承载板的下板面上设有左右并排布置的、与该承载板对应的支撑筋一一对应的浅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和风道部之间设有沿底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设于底板上板面的连接凸楞,连接凸楞的上表面上凸设有两根左右并排布置的、沿连接凸楞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且连接凸楞的上部连接有与车体的车身骨架连接的吊架,吊架具有与所述加强筋压紧配合的连接板。
CN201320768421.XU 2013-11-29 2013-11-29 内行李架底板及使用该底板的内行李架总成、客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1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8421.XU CN203601135U (zh) 2013-11-29 2013-11-29 内行李架底板及使用该底板的内行李架总成、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8421.XU CN203601135U (zh) 2013-11-29 2013-11-29 内行李架底板及使用该底板的内行李架总成、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01135U true CN203601135U (zh) 2014-05-21

Family

ID=50713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6842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1135U (zh) 2013-11-29 2013-11-29 内行李架底板及使用该底板的内行李架总成、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011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3470A (zh) * 2018-12-28 2019-05-03 六安斯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风道行李架组合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3470A (zh) * 2018-12-28 2019-05-03 六安斯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风道行李架组合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5343466A5 (zh)
CN204161225U (zh) 车辆、车顶行李架及其安装结构
US8944486B2 (en) Vehicle top
US8632117B1 (en) Armrest assemblies for vehicle doors
CN202463712U (zh) 一种suv汽车后背箱固定物品的网兜装置
CN203601135U (zh) 内行李架底板及使用该底板的内行李架总成、客车
KR101179016B1 (ko) 차량 측면에 설치되는 사이드 스텝
CN207129020U (zh) 一种汽车专用实木地板组合用密封条及汽车专用实木地板组合结构
CN202337224U (zh) 汽车用防滑脚垫
CN207225226U (zh) 一种车辆行李架
WO2014130611A3 (en) Off-highway recreational vehicle
CN202686174U (zh) 一种汽车车顶纵式行李架
CN203410404U (zh) 一种座椅压力开关安装结构
CN202358017U (zh) 门装饰条间的固定结构
CN202686527U (zh) 发动机舱装饰板
CN202923355U (zh) 一种汽车背门
CN202782805U (zh) 用于汽车地毯脚垫固定的搭扣
CN206124931U (zh) 一种汽车侧围装饰板总成
CN206180500U (zh) 一种线束用橡胶件
CN212738515U (zh) 一种用于飞机的宽体储物柜
CN107323356A (zh) 一种车辆迎宾踏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5113078U (zh) 座椅扶手、座椅和车辆
CN202574025U (zh) 汽车行李架
CN205343995U (zh) 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
CN202847832U (zh) 汽车地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