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20229U - 信息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20229U
CN203520229U CN201320500730.9U CN201320500730U CN203520229U CN 203520229 U CN203520229 U CN 203520229U CN 201320500730 U CN201320500730 U CN 201320500730U CN 203520229 U CN203520229 U CN 203520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unit
coaxial cable
unit
master unit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007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冨田隆広
木村泰典
清水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20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202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5Adapting incoming signals to the display forma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sliding enclosures, e.g. sliding keyboard or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3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 or power between the different housings, e.g. details of wired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ssage of cabl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设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至少具有显示器的基本上板状的显示单元;至少具有键盘的基本上板状的主单元;适合于经由铰链将显示单元与主单元连接的连接板;以及包括在显示单元与主单元之间传输RF信号的至少一条同轴线缆的平坦的同轴线缆,所述至少一条同轴线缆被包装体包裹并成形为平坦的,并且被固定在显示单元和主单元的预定位置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信息处理设备能够将RF信号从主单元传输到显示单元。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尤其涉及能够使射频(RF)信号从主单元传输到显示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般被称为笔记本PC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中,采用翻盖式结构,其中,显示器壳体关于充当枢轴点的铰链相对于键盘上下翻转(例如,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37655号,第0002到0005段)。
在某些翻盖式笔记本PC中,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等的天线被设置在显示器壳体中,以使得天线远离CPU和其它噪声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图1所示,用于传输RF信号的同轴线缆1通过铰链2的轴延伸,以将显示器壳体3A中的天线连接到键盘壳体3B中的无线电模块。在图1中,三条同轴线缆1a至1c通过铰链2的轴延伸。
近年来随着平板终端的使用的快速普及,已经出现了也可用作平板型PC的所谓的可变换(可变形)平板PC。
图2A至图2C示出可变换平板PC11(在下文中简单地被称为平板PC11)的操作机构的示例。
图2A示出正以平板模式使用的平板PC11。
平板PC11包括显示单元12和主单元13。在平板模式中,显示单元12和主单元13以单薄板的形式堆叠。
显示单元12的一个表面容纳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的显示器14。显示器14的上表面容纳触摸面板,通过该触摸面板,用户可以用手指或手写笔触摸(轻击)显示器14的屏幕来输入期望的信息。主单元13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装置(未示出)等。
当图2A中示出的处于平板模式中的显示单元12如图2B所示向后滑动时,布置在主单元13的上表面中的键盘15出现。
当滑动的显示单元12如图2C所示向着操作用户(邻近侧)抬高(倾斜)时,平板PC11变得像过去的翻盖式PC一样。
即使在这样的平板PC11中,也期望将用于控制无线LAN通信的无线电模块布置在主单元13中,而将天线布置在显示单元12中,以使得天线远离CPU和其它噪声源。
实用新型内容
如果将无线电模块布置在主单元13中而将天线布置在显示单元12中,则难以确保在如上所述的这样的滑动和倾斜机构中的线缆的耐用性,这是因为,由于滑动运动,用于将显示单元12连接到主单元13的线缆中的基本上所有部分都被重复地弯曲。
因此,在如图2A至图2C所示的具有滑动和倾斜机构的平板PC11中,采用将无线电模块和天线两者布置在显示单元12或主单元13中的结构。
将无线电模块和天线两者布置在显示单元12中的结构涉及的问题在于,显示单元12在大小和厚度上被增大。该结构涉及的另一问题在于,由于显示单元12中的电路经由通用串行总线(USB)等连接到主单元13中的电路,因此可用的无线电模块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将无线电模块和天线两者布置在主单元13中的结构涉及的问题在于,由于天线被布置在CPU和其它噪声源附近,因此无线电特性受到影响。
如上所述,在诸如包括显示单元和主单元的可变换平板PC的设备中,难以将诸如无线LAN无线电通信信号的RF信号(高频信号)从主单元传输到显示单元。
如图1所示的具有通过铰链轴延伸的线缆的结构涉及的问题在于,由于铰链的增大的轴直径,设备整体的大小和厚度不会降低,并且由于与线缆的位置关系,铰链机构的位置会显著地受到制约。
期望使得能够将RF信号从主单元传输到显示单元。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至少具有显示器的基本上板状的显示单元;至少具有键盘的基本上板状的主单元;适合于经由铰链将显示单元与主单元连接的连接板;以及包括在显示单元与主单元之间传输RF信号的至少一条同轴线缆的平坦的同轴线缆,所述至少一条同轴线缆被包装体包裹并成形为平坦的,并且被固定在显示单元和主单元的预定位置处。
在本技术的该实施例中,至少具有显示器的基本上板状的显示单元和至少具有键盘的基本上板状的主单元经由铰链、通过连接板连接,并且包括至少一条同轴线缆的平坦同轴线缆被固定在显示单元和主单元的预定位置处,所述至少一条同轴线缆被包装体包裹并成形为平坦的,并且在显示单元与主单元之间传输RF信号。
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至少具有显示器的基本上板状的显示单元;至少具有键盘的基本上板状的主单元;以及在显示单元与主单元之间传输RF信号的同轴线缆,所述同轴线缆以不途经包括连接显示单元与主单元的铰链的连接部分的方式被固定在显示单元和主单元的预定位置处。
在本技术的该实施例中,提供了至少具有显示器的基本上板状的显示单元和至少具有键盘的基本上板状的主单元,并且用于在显示单元与主单元之间传输RF信号的同轴线缆以不途经包括连接显示单元与主单元的铰链的连接部分的方式被固定在显示单元和主单元的预定位置处。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将RF信号从主单元传输到显示单元。
附图说明
图1示出过去的翻盖式笔记本PC的配置的示例;
图2A至图2C示出过去的平板PC的配置的示例;
图3A和图3B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平板PC的示例性结构的透视图;
图4A至图4D是示出图3A和图3B中的平板PC的倾斜运动的透视图;
图5A至图5D是示出图3A和图3B中的平板PC的倾斜运动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图3B中的平板PC的放大的侧视图;
图7是平坦同轴线缆的平面图;
图8是平坦同轴线缆的剖视图;
图9是图3A和图3B中的平板PC中的连接机构的透视图;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平坦同轴线缆的弯曲状态的透视图;
图11A和图11B是图3A和图3B中的平板PC的侧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平坦同轴线缆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
图13是示出图3A和图3B中的平板PC的示例性硬件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14示出双轴铰链机构的另一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平板PC的外形]
图3A和图3B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平板PC的示例性结构的透视图。
图3A和图3B中示出的平板PC21是可被用作平板PC并且像翻盖式PC一样的可变换(即可变形)便携式个人计算机(PC)。
图3A是作为平板使用的平板PC21的透视图;图3B是像翻盖式PC一样使用的平板PC21的透视图。
平板PC21包括基本上板状的显示单元22和基本上板状的主单元23。
当用作平板时,显示单元22和主单元23以单薄板的形式堆叠。诸如液晶显示器(LCD)或电致发光(EL)显示器的显示器24被设置在显示单元22的一个表面中。
显示器24的上表面容纳触摸面板,通过该触摸面板,用户可以通过用手指或手写笔触摸(轻击)显示器24的屏幕来输入期望的信息。
主单元23包括键盘25、以及平板PC21的主电路板、CPU、存储器和其它存储装置(均未示出)。
当用户在图3A示出的状态中向后滑动基本上矩形的显示单元22的近端侧时,显示单元22的远端侧抬起并且显示单元22抬高(即,向上倾斜)。从而,平板PC21变成如图3B所示的翻盖式PC,并且可以被作为过去的笔记本PC来使用。键盘25被布置在当显示单元22向上倾斜时暴露的主单元23的上表面上。
图4A至图4D是以逐步的方式示出平板PC21如何从图3A中的平板模式变换为图3B中的笔记本PC模式的透视图。
平板PC21可以按照图4A、图4B、图4C和图4D的顺序从图3A的平板模式变换为图3B中的笔记本PC模式。
图5A至图5D是示出图4A至图4D中的平板PC21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A是图4A中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B是图4B中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C是图4C中的状态的侧视图;以及图5D是图4D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图5D中示出的笔记本PC模式中的平板PC21的放大的侧视图。
显示单元22和主单元23通过后板31和导板32机械地相互连接。
后板31通过铰链(诸如图9中的铰链51R和52R)连接到显示单元22和主单元23,并且相对于显示单元22和主单元23可旋转。后板31用来将显示单元22连接到主单元23。
导板32用来使显示单元22沿着一定的轨迹相对于主单元23进行倾斜(即,滑动),这是因为后板31仅允许显示单元22相对于主单元23自由地旋转。也就是说,导板32用来引导显示单元22的倾斜运动。
显示单元22通过柔性印刷电路(FPC)33和平坦同轴线缆34电连接到主单元23,其中,柔性印刷电路(FPC)33传输被供应到显示器24的视频信号(包括控制信号),平坦同轴线缆34传输RF信号(即,高频信号)。
[平坦同轴线缆34的结构]
图7是仅示出平坦同轴线缆34的平面图。
平坦同轴线缆34包括三条同轴线缆41至43。如图8中的剖视图所示,三条同轴线缆41至43排成一行并成形为平坦的,并且通过粘合绝缘带44固定。绝缘带44是将该行同轴线缆41至43成形为平坦的并固定住的包装体的示例。包装体不限于此,可以由其它薄的并且柔性的材料制成。
同轴线缆41在其朝向显示单元22的一端装配有主天线41A,并且在其朝向主单元23的另一端装配有连接器41B。连接器41B连接到主单元23中的无线电通信模块83(图13)。同轴线缆41在主单元23中的无线电通信模块83与显示单元22中的主天线41A之间传输RF信号。
同轴线缆42在其朝向显示单元22的一端装配有副天线42A,并且在其朝向主单元23的另一端装配有连接器42B。连接器42B连接到无线电通信模块83。同轴线缆42在主单元23中的无线电通信模块83与显示单元22中的副天线42A之间传输RF信号。
如稍后参考图13所描述的,通过同轴线缆41和42传输的RF信号是通过无线LAN作为无线电波传输的大约2至5GHz的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通信信号。如果除同轴线缆以外的信号线缆被用作RF信号传输介质,那么它们在高频处(尤其是在5GHz处)的高电阻值基本上会使高频信号变弱。
如果使用FPC传输RF信号,则由于FPC较薄并且在弯曲时FPC的性能变化很大,因此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在笔记本PC模式中能够进行无线电通信,但是在平板模式中不能。出于这些原因,同轴线缆适合于作为RF信号传输介质。
同轴线缆43用作地(GND)线以强化显示单元22中的接地,并且在同轴线缆43的两端装配有接线(lug)端子45。
显示器侧金属固定装置46附连到绝缘带44的朝向显示单元22的一端,以将平坦同轴线缆34固定到显示单元22的壳体71(图12)。
主单元侧金属固定装置47附连到绝缘带44的朝向主单元23的另一端,以将平坦同轴线缆34固定到主单元23的壳体(未示出)。
例如,通过焊料将被布置成平坦行的三条同轴线缆41至43固定(即,固定地附连)到显示器侧金属固定装置46。还以相同的方式将三条同轴线缆41至43固定到主单元侧金属固定装置47。
显示器侧金属固定装置46和主单元侧金属固定装置47彼此分开预定的间隔(距离)。
[倾斜运动和如何固定线缆]
接下来将参考图9至图12描述显示单元22的倾斜运动和如何固定平坦同轴线缆34。
图9是平板PC21中的连接机构的透视图。
在图9中,从平板PC21的正面看过去对称地设置在左侧和右侧上的相同类型的部件用相同附图标记继之以不同字符来指定,即,用于左侧部件的L和用于右侧部件的R。将仅参考左侧和右侧部件之一给出这些部件的描述,适当地省略另一部件的描述,仅在括号中标明它们的参考字符。
后板31经由铰链51R和51L可旋转地连接到显示单元22,并且经由铰链52R和52L可旋转地连接到主单元23。因此,后板31具有双轴铰链,所述双轴铰链包括:用于与显示单元22连接的铰链51R和51L以及用于与主单元23连接的铰链52R和52L。
导板32R(32L)经由朝向显示单元22放置的铰链53R(53L)可旋转地连接到显示单元22,并且经由铰链54R(54L)连接到主单元23。
导板32R(32L)的朝向主单元23的铰链54R(54L)被滑动引导装置55R(55L)引导,从而向前和向后滑动。滑动引导装置55R(55L)是主单元23的部件。这里,向前和向后的方向指的是当从平板PC21的正面看过去时朝向平板PC21的前方和后方的方向。
当以平板模式使用平板PC21时,换句话说,当显示单元22如图4A和图5A所示与主单元23紧密接触时,导板32R(32L)的铰链54R(54L)位于滑动引导装置55R(55L)的前端处。
随着显示单元22按照图4A和图5A、图4B和图5B、图4C和图5C、以及图4D和图5D的顺序抬起(向上倾斜),导板32R(32L)的铰链54R(54L)在滑动引导装置55R(55L)中向后移动,并到达图4D和图5D中示出的笔记本PC模式中的后端。
平坦同轴线缆34通过显示器侧金属固定装置46在左导板32L附近固定到显示单元22,并通过主单元侧金属固定装置47固定到主单元23。
图10A是示出当平板PC21处于笔记本PC模式中时(图4D和图5D)平坦同轴线缆34的弯曲状态的透视图;图10B是示出当平板PC21处于平板模式时(图4A和图5A)平坦同轴线缆34的弯曲状态的透视图。
在图9、图10A和图10B中,平坦同轴线缆34超出显示器侧金属固定装置46和主单元侧金属固定装置47的末端部分被部分地忽略。
当平板PC21处于笔记本PC模式中时,平坦同轴线缆34仅在图10A中圈出的弯曲点61处折叠。
当平板PC21处于平板模式中时,平坦同轴线缆34仅在图10B中圈出的弯曲点62处折叠。
图11A和图11B是平板PC21的侧剖视图。更具体地说,图11A是平板PC21在对应于图10A的笔记本PC模式中的侧剖视图;图11B是平板PC21在对应于图10B的平板模式中的侧剖视图。
在图2A至图2C示出的滑动和倾斜机构中,随着显示单元22滑动,线缆在许多点处弯曲(折叠)。
相比之下,平板PC21中的连接机构和平坦同轴线缆34的组合使得平坦同轴线缆34仅在两个弯曲点61和62处弯曲(折叠),因此提高了线缆的耐用性。
此外,在图2A至图2C示出的滑动和倾斜机构中,FPC或线缆的弯曲点不可避免地位于显示单元12与主单元13之间。必须确保显示单元12与主单元13之间的空间,这是由于,如果为了限制设备的总厚度而减小这些弯曲点的半径,那么线缆抗弯曲的耐用性将受到影响。因此,降低设备的总厚度存在极限。
相比之下,在平板PC21中的连接机构和平坦同轴线缆34的组合中,可以增加弯曲点61的半径,这是因为,平坦同轴线缆34的弯曲点61在平板模式中是平坦的,因此弯曲点61的半径不会影响设备的总厚度。
平坦同轴线缆34包括三条同轴线缆41至43,这三条同轴线缆41至43成形为平坦的并且被充当包装体的绝缘带44固定。如果三条同轴线缆41至43松动了,那么显示单元22的倾斜运动会使得这些线缆彼此交叉或者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通过成形为平坦的并且用绝缘带44将这三条同轴线缆41至43固定,平坦同轴线缆34可以约束各个同轴线缆41至43的移动。
平坦同轴线缆34通过显示器侧金属固定装置46固定到显示单元22的壳体71(图12),并通过主单元侧金属固定装置47固定到主单元23的壳体(未示出)。也就是说,平坦同轴线缆34通过显示器侧金属固定装置46相对于显示单元22来定位,并且通过主单元侧金属固定装置47相对于主单元来定位。
这防止了当显示单元22倾斜时,平坦同轴线缆34在显示单元22内和在主单元23内移动。
图12是示出组装到显示单元22的壳体71的平坦同轴线缆34的透视图。
在图12中,平坦同轴线缆34通过显示器侧金属固定装置46固定到显示单元22的壳体71,并且主天线41A和副天线41B也被固定到显示单元22的壳体71。
显示器侧金属固定装置46、主天线41A和副天线41B通过爪、螺丝等固定到壳体71。
[平板PC21的示例性硬件配置]
图13是示出平板PC21的示例性硬件配置的框图。
在平板PC21中,中央处理单元(CPU)101、只读存储器(ROM)102和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03经由总线104互连。
I/O接口105也连接到总线104。输入单元106、输出单元107、存储单元108、通信单元109和驱动器110连接到I/O接口105。
输入单元106包括键盘25、触摸板、麦克风等。输出单元107包括显示器24、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08包括硬盘、非易失性存储器等。通信单元109包括连接到无线局域网(WLAN)或其它网络的网络接口。驱动器110驱动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的可移除记录介质111。
通信单元109装备有主天线41A和用于控制通过无线LAN(WLAN)进行的通信的WLAN无线电单元81,该WLAN无线电单元81遵循所谓的Wi-Fi标准,包括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定义的IEEE802.11b、IEEE802.11g和IEEE802.11n。
通信单元109还包括副天线42A和PAN共享无线电单元82,该PAN共享无线电单元82控制通过无线LAN进行的通信和通过个人区域网络(PAN)进行的蓝牙通信,通过该无线LAN进行的通信遵循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以及其它标准。
通过发送和接收2.4GHz或5GHz频段的无线电波(无线电通信信号),WLAN无线电单元81经由主天线41A与充当接入点的其它无线电通信设备建立无线电通信。
通过发送和接收2.4GHz或5GHz频段的无线电波(无线电通信信号),PAN共享无线电单元82经由副天线42A与充当接入点的其它无线电通信设备建立无线电通信。PAN共享无线电单元82还可以使用2.4GHz频段的无线电波(无线电通信信号)建立蓝牙通信。
如上所述,主天线41A和副天线42A被布置在显示单元22中,而WLAN无线电单元81和PAN共享无线电单元82被作为无线电通信模块83布置在主单元23中。
当建立遵循IEEE802.11n的无线电通信时,无线电通信模块83可以根据IEEE802.11n中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规范来建立无线电通信。更具体地,无线电通信模块83可以同时发送或接收要经由主天线41A和副天线42A发送或接收的数据的分为两份的分割数据。这在理论上使通信速度翻倍,因此提高了通信速度。
通信单元109还可以使用PAN共享无线电单元82和副天线42A建立蓝牙通信。
如图7所示,无线电通信模块83通过平坦同轴线缆34连接到主天线41A和副天线42A。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平板PC21中,CPU101例如经由I/O接口105和总线104将操作系统(OS)和浏览器以及其它应用程序从存储单元108载入到RAM103,并执行这些程序。
在平板PC21中,当可移除记录介质111被安装在驱动器110中时,诸如OS和应用程序的程序可以经由I/O接口105安装到存储单元108中。这些程序还可以经由诸如局域网、英特网和数字卫星广播的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被通信单元109接收,并安装到存储单元108中。替选地,这些程序可以被预安装在ROM102和/或存储单元108中。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09具有用于无线LAN和蓝牙通信两者的功能,但是平板PC21可以具有除蓝牙(Bluetooth)
Figure BDA0000367500430000111
以外的PAN无线电通信功能,例如
Figure BDA0000367500430000112
或超宽带(UWB)。
平板PC21还可以具有使用移动通信网络的广域网(WAN)的无线电通信功能。
如上所述,在平板PC21中,采用成形为平坦的、包括三条同轴线缆41至43的平坦同轴线缆34,以将主单元23中的无线电通信模块83连接到显示单元22中的主天线41A和副天线42A。
这可以实现将主天线41A和副天线42A布置在显示单元22中并且将无线电通信模块83布置在主单元23中的配置。
主天线41A和副天线42A可以位于比主单元23更高的位置处,并且远离其上安装有CPU或其它噪声源的主单元23中的主板,从而可以改善无线电特性。
与将无线电模块和天线均布置在显示单元中的过去的平板PC不同,不需要使用特殊模块作为平板PC21中的无线电通信模块83。
如果不可避免地将天线布置在主单元中并且采用金属壳体作为用于主单元的强度和外形的外壳(外罩),那么将需要在对应于天线的区域处切除金属壳体。与之相比,在平板PC21中,可以将天线(主天线41A和副天线42A)布置在显示单元22中,不需要切除壳体,这对于外形和强度来说是有利的。
如果将天线布置在主单元中,那么外部连接器和电池的位置将会受到约束。与之相比,在天线被布置在显示单元22(显示单元22中未布置外部连接器和电池)中的平板PC21中,增强了主单元23的设计自由度。
尽管上述实施例中平坦同轴线缆34包括包含有GND线的三条同轴线缆41至43,但是同轴线缆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然而,需要成形为平坦的并且使用包装体(上述实施例中的绝缘带44)固定一条或更多条同轴线缆,以约束各个同轴线缆的移动。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从主单元的正面看过去,平坦同轴线缆34被设置在主单元的左侧,但是平坦同轴线缆34可以被布置在宽度方向上的任何位置处。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后板31的宽度(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平板PC21的总宽度匹配,但是考虑到平板PC21的设计和其它因素,后板31的宽度可以任意地调整大小。换句话说,根据后板31的宽度,用于将后板31固定到显示单元22和主单元23的铰链51R和51L以及铰链52R和52L、以及导板32R和32L可以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任何位置处,而不必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位置。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显示单元22与主单元23之间进行连接的信号线被分成两种类型,即平坦同轴线缆34和FPC33,但是可以增加同轴线缆的数量以通过平坦同轴线缆34传输所有的信号。
[双轴铰链机构的另一应用]
上述平板PC21采用的结构包括双轴铰链机构(连接机构)与平坦同轴线缆34的组合,其中,双轴铰链机构包括用于将后板31连接到显示单元22和主单元23的铰链51和52,平坦同轴线缆34包括成形为平坦的同轴线缆41至43。
平板PC21中使用的双轴铰链机构和平坦同轴线缆34并不限于该组合。例如,与过去的翻盖式PC一样,可以组合这样的结构,该结构具有通过上述双轴铰链机构的铰链轴(铰链52R和52L)延伸到显示单元的同轴线缆。
例如,如图14所示,如果多条同轴线缆202在铰链201旁边延伸,那么用于连接显示单元203和主单元204的连接部分205的宽度将增加,并且平板PC的宽度将相应地增加。
如果多条同轴线缆202通过铰链201的轴延伸,那么铰链201的轴直径将增大,并且设备的厚度将相应地增加。
如果同轴线缆202的数量随着除了用于无线LAN和蓝牙通信的功能以外的诸如WAN无线通信功能的无线通信功能的增加而增加,那么设备的厚度和大小的减小将变得更难。
通过采用使得用于传输RF信号的同轴线缆不途经包括铰链201的连接部分205的结构,即采用如上述平板PC21中的将平坦同轴线缆34与双轴铰链机构组合的结构,可以实现设备的大小和厚度的减小,并且天线(主天线41A和副天线42A)可以被布置在与布置有无线电通信模块83的单元不同的单元(显示单元22)中。
除了上述平板PC21以外,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应用于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和其它便携式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其它便携式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至少具有显示器的基本上板状的显示单元和至少具有键盘的基本上板状的主单元,并且通过倾斜该显示单元并露出键盘(操作按钮)来使用。
本技术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
本技术也可以采用下面配置中的任意一种。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具有显示器的基本上板状的显示单元;
至少具有键盘的基本上板状的主单元;
适合于经由铰链将显示单元与主单元连接的连接板;以及
包括在显示单元与主单元之间传输RF信号的至少一条同轴线缆的平坦的同轴线缆,所述至少一条同轴线缆被包装体包裹并成形为平坦的,并且被固定在显示单元和主单元的预定位置处。
(2)根据(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当沿着一定轨迹将显示单元相对于主单元进行倾斜的引导装置的导板。
(3)根据项目(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具有双轴铰链,所述双轴铰链包括连接到显示单元的铰链和连接到主单元的铰链。
(4)根据项目(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RF信号是无线电通信信号。
(5)根据项目(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RF信号是无线LAN信号;
所述显示单元具有无线电通信天线;
所述主单元具有控制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通信模块。
(6)根据项目(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的同轴线缆包括传输RF信号的两条同轴线缆。
(7)根据项目(6)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具有以一对一关系连接到所述两条同轴线缆的两根无线电通信天线。
(8)根据项目(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无线电通信天线中的一根无线电通信天线是为无线LAN通信和其它无线电通信所共享的天线。
(9)根据项目(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无线电通信天线是同时发送或接收要被发送或接收的数据的分为两份的分割数据的天线。
(10)根据项目(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的同轴线缆还包括用作GND线的一条同轴线缆。
(1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具有显示器的基本上板状的显示单元;
至少具有键盘的基本上板状的主单元;以及
在显示单元与主单元之间传输RF信号的同轴线缆,所述同轴线缆以不途经包括连接显示单元与主单元的铰链的连接部分的方式被固定在显示单元和主单元的预定位置处。
(12)根据(1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具有双轴铰链的连接板,所述双轴铰链包括连接到显示单元的铰链和连接到主单元的铰链。
本公开内容包含与2012年8月24日在日本专利局递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2-184850中公开的主题有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具有显示器的基本上板状的显示单元;
至少具有键盘的基本上板状的主单元;
适合于经由铰链将显示单元与主单元连接的连接板;以及
包括在显示单元与主单元之间传输RF信号的至少一条同轴线缆的平坦的同轴线缆,所述至少一条同轴线缆被包装体包裹并成形为平坦的,并且被固定在显示单元和主单元的预定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当沿着一定轨迹将显示单元相对于主单元进行倾斜的引导装置的导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具有双轴铰链,所述双轴铰链包括连接到显示单元的铰链和连接到主单元的铰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RF信号是无线电通信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RF信号是无线LAN信号;
所述显示单元具有无线电通信天线;
所述主单元具有控制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通信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的同轴线缆包括传输RF信号的两条同轴线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具有以一对一的关系连接到所述两条同轴线缆的两根无线电通信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无线电通信天线中的一根无线电通信天线是为无线LAN通信和其它无线电通信所共享的天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无线电通信天线是同时发送或接收要被发送或接收的数据的分为两份的分割数据的天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的同轴线缆还包括用作GND线的一条同轴线缆。
1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具有显示器的基本上板状的显示单元;
至少具有键盘的基本上板状的主单元;以及
在显示单元与主单元之间传输RF信号的同轴线缆,所述同轴线缆以不途经包括连接显示单元与主单元的铰链的连接部分的方式被固定在显示单元和主单元的预定位置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具有双轴铰链的连接板,所述双轴铰链包括连接到显示单元的铰链和连接到主单元的铰链。
CN201320500730.9U 2012-08-24 2013-08-16 信息处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02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4850A JP5935594B2 (ja) 2012-08-24 2012-08-24 情報処理装置
JP2012-184850 2012-08-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20229U true CN203520229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147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0073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0229U (zh) 2012-08-24 2013-08-16 信息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55468A1 (zh)
JP (1) JP5935594B2 (zh)
CN (1) CN2035202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4733A (zh) * 2016-01-12 2016-04-20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信号传输线的铰链结构
JP2018060334A (ja) * 2016-10-04 2018-04-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51477B2 (ja) 2021-11-11 2024-03-18 Nec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264Y2 (ja) * 1989-02-07 1995-07-3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支持機構
JP4345950B2 (ja) * 2001-01-12 2009-10-1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US6788530B2 (en) * 2002-09-24 2004-09-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er friendly computer equipment, monitor unit, and monitor unit setting base
KR100488012B1 (ko) * 2002-11-11 2005-05-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 시스템
US6903927B2 (en) * 2002-12-17 2005-06-07 Nokia Corporation Convertibl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6961234B2 (en) * 2003-09-04 2005-11-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splay support mechanism
KR100534125B1 (ko) * 2003-12-10 2005-1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
TWM249084U (en) * 2003-12-31 2004-11-01 Tatung Co Support structure for portable computer
US20050153732A1 (en) * 2004-01-13 2005-07-14 The Boeing Company Satellite-capable mobile terminals
US7239505B2 (en) * 2004-10-08 2007-07-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rect hinge for optimizing conversion
JP4834199B2 (ja) * 2005-01-17 2011-12-14 株式会社潤工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US7184263B1 (en) * 2005-08-04 2007-02-27 Acer Inc. Portable computer
US7630193B2 (en) * 2005-09-09 2009-12-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ple position computer display arm
JP2007250493A (ja) * 2006-03-20 2007-09-27 Fujitsu Ltd 電子機器および固定部品
US7733276B2 (en) * 2006-11-09 2010-06-08 Intel Corporation Antenna system for notebook computer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multiple wireless systems
JP5173537B2 (ja) * 2007-11-12 2013-04-0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配線用ハーネス
JP5172285B2 (ja) * 2007-11-14 2013-03-2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ハーネス一体型スライドヒンジ及びスライド型電子機器
TWI345695B (en) * 2008-05-27 2011-07-21 Asustek Comp Inc Notebook computer
JP2009296377A (ja) * 2008-06-05 2009-12-17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KR101177243B1 (ko) * 2008-11-26 2012-08-24 쿄세라 코포레이션 휴대 단말
US8436776B2 (en) * 2009-07-31 2013-05-07 Intel Corporation Near-horizon antenna structure and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structure
JP5117516B2 (ja) * 2010-01-06 2013-01-16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及び通信モジュール
KR101101073B1 (ko) * 2010-02-11 2011-12-30 주식회사 팬택 단말기
JP5599226B2 (ja) * 2010-05-17 2014-10-01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TWM434422U (en) * 2012-03-13 2012-07-21 Wistron Corp Suppor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upporting device
US8687355B2 (en) * 2012-03-16 2014-04-01 First Dome Corporation Slide and rotation module for executable multiple operation mode electronic device
TWM437594U (en) * 2012-04-30 2012-09-11 First Dome Corp Wiring structure between main body and cover body of electronic object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4733A (zh) * 2016-01-12 2016-04-20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信号传输线的铰链结构
CN105514733B (zh) * 2016-01-12 2018-06-22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信号传输线的铰链结构
JP2018060334A (ja) * 2016-10-04 2018-04-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35594B2 (ja) 2016-06-15
US20140055468A1 (en) 2014-02-27
JP2014044460A (ja) 2014-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67151B (zh) 电子设备
EP2083472B1 (en) Antenna isolation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7298337B2 (en) Antenna device for a mobile phone
US6959209B2 (en) Switchable omni-directional antennas for wireless device
US7639190B2 (en) Laptop personal computer with a radio communication antenna
US7586460B2 (en) Dongle device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assembly
CN109244675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US8320980B2 (en) Antenna assembly of mobile terminal
US9653813B2 (en) Diagonally-driven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WO2006077683A1 (ja) 携帯無線機
CN203520229U (zh) 信息处理设备
US20200161764A1 (en) Dual-band antenna
US7319434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9921189B (zh) 电子设备
JP5178748B2 (ja) コーナーの作られたアンテナ配置付きモデムカード
US1099013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ase assembly
WO2021128552A1 (zh) 一种 mimo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2201471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roller
WO2022228107A1 (zh) 键盘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09188714A (ja) 携帯電話装置
JP475146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KR20110012511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230174115A (ko) 디스플레이를 폴딩시키기 위한 힌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20127075A (ko)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JP2004005653A (ja) 携帯型情報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