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80191U - 透镜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80191U
CN203480191U CN201320547789.3U CN201320547789U CN203480191U CN 203480191 U CN203480191 U CN 203480191U CN 201320547789 U CN201320547789 U CN 201320547789U CN 203480191 U CN203480191 U CN 203480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lens devices
lens
iris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477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合场大悟
中村浩
三泽充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80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801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使线缆共用化,且能够防止线缆的不必要的露出的透镜装置以及具备这样的透镜装置的摄像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装配于摄像装置主体,其具备:透镜镜筒;在透镜镜筒上设置的控制单元;一端装配于控制单元且另一端与摄像装置主体连接的线缆;以及收纳线缆,且设有用于将线缆引出的开口的收纳部,其中,线缆沿透镜镜筒的周向被收纳,通过变更收纳线缆的长度,来变更线缆从开口的引出长度。

Description

透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装配于摄像装置的透镜装置,尤其涉及收纳透镜装置的线缆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安装在摄像装置主体上的类型的透镜装置优选能够与各种摄像装置主体对应。然而,透镜装置中存在设有用于与摄像装置主体之间接收发送聚焦、变焦或可变光阑等的控制用信号的线缆的情况,在要将这样的类型的透镜装置安装于各种摄像装置主体时,存在根据摄像装置主体的结构而线缆的连接位置不同的情况。即,存在需要的线缆的长度根据摄像装置主体的结构而不同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样的状况,考虑出与摄像装置主体的结构对应而分别制作长的线缆的透镜装置和短的线缆的透镜装置,但这样的话,针对各模型需要专用的线缆,使成本或库存增加。另外,还考虑出仅通过长的线缆的透镜装置来应对短的线缆的情况,但例如在监控相机那样的摄像装置的情况下,当线缆的露出或松弛多时,可能因刮碰而损坏,并且外表也不好,因此优选线缆的露出尽可能短。
考虑这一点,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对线缆的引出位置下功夫且在连接部分设置罩的监控用相机。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摄像装置主体侧设置缠绕线缆的机构,以免线缆松弛。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005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12678号公报
【实用新型的概要】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及2所记载的现有的技术不是能够充分应对摄像装置主体的结构引起的对透镜装置的线缆的要求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需要与摄像装置主体的结构对应而预先准备多个线缆长度不同的透镜装置,并且,当在透镜装置上设置长的线缆来与多个摄像装置对应时,线缆的露出变长。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在摄像装置主体侧设置线缆缠绕结构,因此产生对透镜装置的线缆连接部分(连接器)的结构的制约,并且,存在若不是与具有这样的特定的结构的摄像装置主体的组合,则无法使用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线缆共用化,且能够防止线缆的不必要的露出的透镜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形态的透镜装置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装配于摄像装置主体,其具备:透镜镜筒;在透镜镜筒上设置的控制单元;一端装配于控制单元且另一端与摄像装置主体连接的线缆;以及收纳线缆,且设有用于将线缆引出的开口的收纳部,其中,线缆沿透镜镜筒的周向被收纳,通过变更收纳线缆的长度,来变更线缆从开口的引出长度。
在第一形态中,由于线缆沿周向被收纳,因此通过调整收纳的长度,能够变更线缆的引出长度。因此,通过在引出长度长时减少收纳长度,相反在引出长度短时增多收纳长度,从而即使在根据摄像装置的结构而需要的线缆长度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应对。由此,不用进行多种的线缆替换就能够实现短线缆和长线缆的灵活使用(线缆的共用化),从而能够将透镜装置分开制作成引出长度不同的多种模型。并且,通过变更收纳长度,能够调整引出长度,因此能够防止线缆的不必要的露出,能够确保良好的外表并同时实现防止刮碰。
在第一形态中,作为在收纳部中收纳线缆的方式,既可以将线缆沿周向卷绕而进行收纳,也可以使线缆蜿蜒前进或折返而进行收纳。在此,卷绕或蜿蜒前进·折返的长度·次数等可以与线缆的引出长度对应而决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形态中,“控制单元”中包括用于控制透镜装置所包含的变焦透镜、聚焦透镜或可变光阑等的控制单元(例如,电动机或电流计等)。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形态的透镜装置在第一形态的基础上,收纳部具备环构件,该环构件能够向透镜镜筒拆装,且装配时中心与透镜镜筒的光轴一致,在构成环构件的直径不同的内壁环与外壁环之间收纳线缆,在外壁环上设有开口来将线缆引出。在第二形态中,通过变更内壁环与外壁环之间的线缆的收纳长度(通过变更例如卷绕或蜿蜒前进、折返的长度或次数等),能够调整线缆从开口的引出长度,并且,通过外壁环能够防止线缆的收纳部分露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形态的透镜装置在第一或第二形态的基础上,环构件装配在透镜镜筒与用于将透镜装置向摄像装置主体装配的安装构件之间。第三形态规定环构件装配的一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形态的透镜装置在第一至第三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线缆具备长度限制构件,长度限制构件与开口嵌合。在第四形态中,线缆具备长度限制构件,由此能够实现引出长度的调整及变动防止。这样的长度限制构件可以设置一或多个,通过使长度限制构件与开口嵌合,能够根据长度限制构件的个数将线缆的引出长度阶段性地调节。例如通过使在两个部位设置的长度限制构件中的任一个与开口嵌合,能够将线缆的引出长度进行两阶段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形态的透镜装置在第四形态的基础上,长度限制构件具有夹着开口的两个凸缘。在第五形态中,通过上述的凸缘,能够使长度限制构件与开口嵌合来固定线缆的引出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形态的透镜装置在第一形态的基础上,收纳部是在透镜镜筒的光轴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的比其他部分直径细的凹部。根据透镜装置的种类而在镜筒后部存在使光束节流且直径变细的部分,在第六形态中,通过在这样的透镜镜筒的直径细的部分上收纳线缆,来防止收纳部的直径变大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形态的透镜装置在第六形态的基础上,所述透镜装置具备能够向凹部拆装的罩,当拆卸罩时,线缆露出。通过如第七形态那样形成为具备能够向凹部拆装的罩的结构,由此能够容易进行线缆收纳长度的变更以及基于线缆收纳长度的变更的线缆引出长度的设定。例如,通过拆卸罩,使收纳在收纳部内的线缆伸出并将其从开口引出,由此能够增长引出长度,并且,通过增长收纳部内的收纳长度,由此能够缩短线缆的引出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形态的透镜装置在第六或第七形态的基础上,在凹部内,具备在透镜镜筒的周向上形成的线缆的引回用引导构件。在第八形态中,通过引导构件来进行凹部内的线缆的定位,从而能够将线缆稳定地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形态的透镜装置在第一至第八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控制单元为可变光阑控制单元,线缆为可变光阑线缆。监控相机等摄像装置通常对固定的方向·距离进行摄影,因此变焦或聚焦在摄像装置的设置时大多固定,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根据摄影场所的亮度及亮度的变化来控制可变光阑,有时也在透镜装置上设置可变光阑控制单元。第九形态是规定具备这样的可变光阑控制单元的透镜装置的形态。
【实用新型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透镜装置及摄像装置,能够使线缆共用化,并且能够防止线缆的不必要的露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是表示安装可变光阑计120后的情况的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透镜装置中的环构件内的可变光阑线缆的卷绕的情况的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透镜装置中的环构件及安装构件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透镜装置中的环构件内的可变光阑线缆的卷绕的情况的另一图。
图6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透镜装置中增长可变光阑线缆的引出长度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在可变光阑线缆上设置线缆衬套来与开口嵌合的状态的图,是表示增多卷绕量且使引出长度缩短后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在可变光阑线缆上设置线缆衬套来与开口嵌合的状态的另一图,是表示减少卷绕量且使引出长度增长后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在可变光阑线缆上设置线缆衬套来与开口嵌合的状态的再一图,是表示附加可变光阑计罩后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透镜装置中增长可变光阑线缆的引出长度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图。
图12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透镜装置中拆卸罩后的状态的图。
图13是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透镜装置中拆卸罩后的状态的另一图,是表示从与图12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在图13所示的透镜装置中将可变光阑线缆卷绕后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透镜装置中形成可变光阑线缆引出用的开口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透镜装置中增长可变光阑线缆的引出长度的状态的图。
【符号说明】
100、100’…透镜装置
110、110’…透镜镜筒
112…聚焦调整用杆
120…可变光阑计
122、122’…可变光阑计罩
130…环构件
132A…内壁环
132B…外壁环
133A、133B…切口
134A、134B…螺纹孔
135…空间
136…开口
140、140’…可变光阑线缆
142…连接器
144A、144B、144C、144A’、144B’…线缆衬套
170…凹部
172…引导构件
174…凹部罩
176A、176B…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透镜装置的结构>
以下,依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透镜装置的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监控相机用透镜装置100(透镜装置)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0具备透镜镜筒110(透镜镜筒)、环构件130(收纳部)、可变光阑线缆140(线缆、可变光阑线缆)、安装构件150(安装构件),如详细情况后述的那样,将可变光阑线缆140从由环构件130和安装构件150形成的开口136引出。透镜装置100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安装于监控相机主体(摄像装置主体)来构成监控相机(摄像装置)。另外,如后所述,透镜装置100具备可变光阑计120,且通过可变光阑计罩122覆盖可变光阑计120以及可变光阑计120与可变光阑线缆140的连接部分。
透镜镜筒110在其内部具备未图示的摄影透镜、变焦透镜、聚焦透镜以及可变光阑。当将聚焦调整用杆112在图1的X-Y方向上转动时,通过未图示的凸轮构件·凸轮槽等机构使聚焦透镜在光轴L1的方向上前后移动来进行聚焦。需要说明的是,在透镜装置100中,也可以与聚焦调整用杆112同样地设置变焦调整用杆。另外,聚焦·变焦调整也可以不通过杆而通过调整用环的转动来进行,还可以设置聚焦·变焦调整用的电动机而通过来自监控相机主体的信号来进行。
另外,如图2所示,在透镜镜筒110的外周具有向与光轴L1正交的方向L2突出的可变光阑计120(控制单元、可变光阑控制单元)。可变光阑计120用于驱动未图示的可变光阑,通过将可变光阑线缆140的基端侧与可变光阑计120连接,并使在前端侧设置的连接器142与未图示的监控相机主体侧的连接器连接,由此从监控相机主体供给电力及信号,从而通过可变光阑计120来驱动可变光阑。
图3是表示透镜装置100中的可变光阑线缆140的收纳的情况的图。如图3(A)所示,环构件130具有直径不同的内壁环132A(收纳部)和外壁环132B(收纳部),上述环在光轴L1方向前端连接且基端侧敞开,从而在内壁环132A与外壁环132B之间形成空间135(收纳部)。另外,在外壁环132B上的两个部位设有U字型的切口133A、133B(开口),且在一方安装构件150上的与切口136A对应的位置设有线缆按压用的突起152A、152B,从而当将环构件130和安装构件150结合时,如图3的(B)所示那样通过切口133A、133B及突起152A、152B形成圆形状的开口136A、136B(开口)。可变光阑线缆140被从一方的开口136A向空间135导入,在空间135内卷绕并被从另一方的开口136B引出。
环构件130经由在内壁环132A的周向上设有三个部位的螺纹孔134A而与透镜镜筒110结合,同样经由螺纹孔134B而与安装构件150结合。并且,经由该安装构件150将透镜装置100与监控相机主体结合。在该状态下,环构件130及安装构件150的中心与透镜装置100的光轴L1一致。
图4是透镜镜筒110、环构件130和安装构件150结合后的状态下的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表示可变光阑线缆140在空间135内卷绕后的情况。
<线缆引出长度的调整>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透镜装置100中的线缆引出长度的调整的例子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在从环构件130拆卸安装构件150后的状态下,将可变光阑线缆140从一方的开口136A向空间135导入,并将其在空间135内约卷绕一周而从另一方的开口136B引出。该状态为图3(A)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将环构件130和安装构件150以切口133A、133B与突起152A、152B分别对应的方式嵌合并进行螺纹紧固。该状态为图3(B)所示的状态,作为装置整体,如图1所示,将可变光阑线缆140的引出长度以短的状态固定。
在根据监控相机主体的结构(连接器位置等)而要增长可变光阑线缆140的引出长度的情况下,从图1的状态拆卸安装构件150,将从一方的开口136A导入的可变光阑线缆140从另一方的开口136B引出。该状态为图5所示的状态。然后,当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将环构件130和安装构件150以切口133A、133B与突起152A、152B分别对应的方式嵌合并进行螺纹紧固时,如图6所示,将可变光阑线缆140的引出长度以长的状态固定。
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0中,能够根据监控相机主体的结构来调节可变光阑线缆140的引出长度,因此能够使线缆共用化。另外,在线缆的引出长度短的情况下,通过增多环构件130内的可变光阑线缆140的卷绕,从而能够将可变光阑线缆140向环构件130外的露出抑制成最小限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可变光阑线缆140上设置长度限制构件来与开口136嵌合,由此将可变光阑线缆稳定地固定·收纳。图7是表示将设有这样的作为长度限制构件的线缆衬套(长度限制构件)的可变光阑线缆140’(线缆、可变光阑线缆)卷绕·收纳在环构件130内的状态的图,与图3(A)所示的状态对应。如图7所示,在可变光阑线缆140’上设有三个线缆衬套144A、144B、144C(长度限制构件),各线缆衬套具有两个凸缘,且上述凸缘夹着开口。具体而言,使线缆衬套144A与一方的开口136A嵌合,使线缆衬套144C与另一方的开口136B嵌合。为了增长可变光阑线缆140’的引出长度,如图8、图9(安装罩122后的状态)所示,与上述的顺序同样地使线缆衬套144A与一方的开口136A嵌合,并使线缆衬套144B与另一方的开口136B嵌合。在图10中示出该状态下的装置整体的情况。这样,通过使线缆衬套144A、144B、144C与开口136嵌合,由此能够将可变光阑线缆140’稳定地固定·收纳,从而能够防止可变光阑线缆140’的刮碰等引起的无意图的引出或引出引起的损伤。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实用新型的透镜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0’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与图1~10相同的构成要素上标注共用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0’具备透镜镜筒110’(透镜镜筒),且该透镜装置100’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安装于监控相机主体(摄像装置主体)来构成监控相机(摄像装置)。另外,透镜装置100’具备与透镜装置100同样的可变光阑计120(在图11中,省略图示),且通过罩122’覆盖可变光阑计120以及可变光阑计120与可变光阑线缆140”(线缆、可变光阑线缆)的连接部分。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0中,将环构件130内的空间135的可变光阑线缆140卷绕收纳,但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0’中,如图12所示,在透镜镜筒110’的光轴方向的一部分上设置比其他部分直径细的凹部170(收纳部、凹部),在该凹部170中将可变光阑线缆140”以折返的方式进行卷绕收纳。如图10所示,在透镜装置100’中,在凹部170内的透镜镜筒110’的周向上形成有引导构件172(收纳部、引导构件),通过沿着引导构件172进行引回,能够将可变光阑线缆140”稳定地收纳。在凹部170上螺纹紧固能够拆装的凹部罩174(收纳部、罩),当拆卸凹部罩174时,在凹部170中卷绕·收纳的可变光阑线缆140”露出。需要说明的是,图13及14中示出从与图11、12相反的方向观察透镜装置100’而得到的图。
另外,如图15所示,在可变光阑计罩122’上形成有切口176A,且在凹部170、凹部罩174上分别形成有切口176B、176C(开口),从而当将凹部罩174向凹部170装配时,切口176A、176B、176C形成开口。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0’中,从该开口将可变光阑线缆140”引出。在可变光阑线缆140”上,与上述的可变光阑线缆140’同样地设置具有两个凸缘的线缆衬套144A’、144B’,并使上述线缆衬套与上述开口嵌合来固定可变光阑线缆140”的引出长度。
在上述结构的透镜装置100’中,也能够与透镜装置100同样地调整可变光阑线缆140”的引出长度。具体而言,在要缩短引出长度时,如图12所示,将可变光阑线缆140”在凹部170内以沿着引导构件172折返的方式进行卷绕,并使线缆衬套144A’与切口176A嵌合来装配凹部罩174。另一方面,在要增长引出长度时,如图16所示,只要使可变光阑线缆140”在凹部170内不折返,并使线缆衬套144B’与切口176A、176B嵌合来装配凹部罩174即可。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0’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0同样,能够根据监控相机主体的结构来调节可变光阑线缆140”的引出长度,因此能够使线缆共用化,并且,能够将可变光阑线缆140”的露出抑制成最小限度。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范围没有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清楚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或改良。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可知,施加了这样的变更或改良的方式也能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范围内。
应该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中示出的装置、系统、程序及方法中的动作、顺序、步骤及阶段等各处理的执行顺序只要没有特别明示为“靠前”、“之前”等,并且只要不是将前面的处理的输出在后面的处理中使用,则能够以任意的顺序实现。关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中的动作流程,即使为了方便而使用“首先”、“接着”等进行了说明,也不意味着必须以该顺序进行实施。

Claims (9)

1.一种透镜装置,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装配于摄像装置主体,其具备: 
透镜镜筒; 
在所述透镜镜筒上设置的控制单元; 
一端装配于所述控制单元且另一端与所述摄像装置主体连接的线缆;以及 
收纳所述线缆,且设有用于将所述线缆引出的开口的收纳部, 
所述线缆沿所述透镜镜筒的周向被收纳, 
通过变更收纳所述线缆的长度,来变更所述线缆从所述开口的引出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收纳部具备环构件,该环构件能够向所述透镜镜筒拆装,且在装配时,中心与所述透镜镜筒的光轴一致, 
在构成所述环构件的直径不同的内壁环与外壁环之间收纳所述线缆, 
在所述外壁环上设置所述开口而将所述线缆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环构件装配在所述透镜镜筒与安装构件之间,该安装构件用于将所述透镜装置向摄像装置主体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线缆具备长度限制构件,所述长度限制构件与所述开口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长度限制构件具有夹着所述开口的两个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收纳部是在所述透镜镜筒的光轴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的比其他部分直径细的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透镜装置具备能够向所述凹部拆装的罩,当拆卸所述罩时,所述线缆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在所述凹部内,具备在所述透镜镜筒的周向上形成的所述线缆的引回用引导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为可变光阑控制单元,所述线缆为可变光阑线缆。 
CN201320547789.3U 2012-09-26 2013-09-04 透镜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8019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2505 2012-09-26
JP2012-212505 2012-09-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80191U true CN203480191U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28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47789.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80191U (zh) 2012-09-26 2013-09-04 透镜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07424B2 (zh)
JP (1) JP5706049B2 (zh)
CN (1) CN203480191U (zh)
WO (1) WO201405033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5566A (zh) * 2018-01-17 2019-07-2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利用控制杆操作使旋转体旋转的操作装置和具备该操作装置的投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6592B2 (ja) * 2012-09-26 2015-04-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WO2014050332A1 (ja) * 2012-09-26 2014-04-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6684563B2 (ja) * 2015-10-14 2020-04-22 株式会社nittoh レンズ装置
CN105872375A (zh) * 2016-04-12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摇杆式手机相机拍照系统及方法
JP6758974B2 (ja) 2016-07-20 2020-09-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監視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00699A (en) * 1959-11-23 1965-08-17 Bell & Howell Co Camera zoom objective and zoom viewfinder with flexible cable coupling
JPH09200586A (ja) * 1996-01-19 1997-07-31 Sony Corp 監視用カメラ
JPH09307801A (ja) * 1996-05-17 1997-11-28 Sony Corp 巻き取り式カメラ装置
JPH1023306A (ja) * 1996-06-28 1998-01-23 Hitachi Ltd 延長ケーブル
JP2001337747A (ja) * 2000-05-25 2001-12-07 Nec Corp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JP2008112678A (ja) * 2006-10-31 2008-05-15 Tamron Co Ltd ケーブル部材、光学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5566A (zh) * 2018-01-17 2019-07-2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利用控制杆操作使旋转体旋转的操作装置和具备该操作装置的投影装置
CN110045566B (zh) * 2018-01-17 2021-07-2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利用控制杆操作使旋转体旋转的操作装置和具备该操作装置的投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06049B2 (ja) 2015-04-22
JPWO2014050333A1 (ja) 2016-08-22
WO2014050333A1 (ja) 2014-04-03
US9207424B2 (en) 2015-12-08
US20150124342A1 (en) 2015-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80191U (zh) 透镜装置
US9507121B2 (en) Interchangeable lens
US8169535B2 (en)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 body and camera system
EP2688285B1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lens unit
JP7129292B2 (ja) アクセサリ装置、カメラ、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KR20190064550A (ko) 교환 렌즈
CN108989619A (zh) 配件设备和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7659767B (zh) 配件设备和摄像设备、其控制方法以及摄像系统
US5826126A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housing structure for a camera
CN111120790B (zh) 相机云台系统
JP2018088014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CN203405660U (zh) 透镜装置及摄像装置
CN110741317B (zh) 配件装置、照相机、通信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3535361U (zh) 透镜装置及摄像装置
JP7147955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5093036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5108674A (ja) 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レン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924631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7054066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光学機器、カメラ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WO2018221558A1 (ja) カメラおよ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JP5853516B2 (ja) マニュアルフォーカス式の交換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13064945A (ja) アダプター、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ダプター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200014206A (ko) 촬상 장치, 교환 렌즈, 액세서리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13050661A (ja) 交換レンズおよび中間アダプタ
JP2018097087A (ja) アクセサリ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