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23886U - 散热模块 - Google Patents

散热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23886U
CN203423886U CN201320378795.0U CN201320378795U CN203423886U CN 203423886 U CN203423886 U CN 203423886U CN 201320378795 U CN201320378795 U CN 201320378795U CN 203423886 U CN203423886 U CN 203423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fins
radiating
radiating module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787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顺治
毛黛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787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23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23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238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模块,包括有一第一散热器、一第二散热器、多个热管以及一风扇。其中第一散热器包含有多个散热鳍片与多个夹片,且各个散热鳍片与各个夹片是交错排列设置,并且相互结合。第二散热器包含有二鳍片组,分别设置在第一散热器上,并且令二鳍片组之间保持有一间隙,且间隙是正好对应在多个夹片。多个热管是结合在第一散热器相对第二散热器的另一侧,且热管的二端分别串接二鳍片组,风扇是装设在第二散热器的顶面,并且对应于间隙,使散热模块的散热面积大的幅增加,并且让风扇气流能顺畅且快速的导出,进而提升散热模块整体的热交换率。

Description

散热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在电子装置的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装置内的中央处理器(CPU)或图形处理器(GPU)等电子组件在运作时会产生热量,且电子组件的工作温度会直接决定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和运作时的稳定性,因此,为了让电子组件的工作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必须在会产热的电子组件上加设一散热装置,以促进电子组件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进而达到排放电子组件热量,使电子装置能正常运作的目的。
目前在电子组件上装设的散热装置,通常是将具有散热鳍片的散热器贴附在电子组件上,并且在散热鳍片上装设风扇,以通过热传导及强制对流的方式将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能导引至外界环境。但是,一般市面上的散热器,是在一导热块上平行设置片状结构的散热鳍片,其厚度较薄,传热效率低,而且散热鳍片之间的间距受到加工模具的限制而无法缩减,所以在有限的空间中,无法配置高密度的散热鳍片。由于散热鳍片的主要散热面积仅能由其片状结构的两侧面提供,因此当风扇运转时所带动的气流无法有效接触散热鳍片的表面,并且会受到导热块的阻挡而撞击在导热块上,进而在散热鳍片之间的气流通道内形成紊流,导致散热装置的散热效能受到影响而无法有效的对电子组件提供散热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模块,从而解决习用散热鳍片其厚度较薄,传热效率低,而且散热鳍片之间的间距受到加工模具的限制而无法缩减,且当风扇气流无法有效接触散热鳍片的表面,并且会受到导热块的阻挡而撞击在导热块上,进而在散热鳍片之间的气流通道内形成紊流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包括有一第一散热器、一第二散热器、多个热管以及一风扇。其中第一散热器包含有多个散热鳍片与多个夹片,且各个散热鳍片与各个夹片是交错排列设置,并且相互结合。第二散热器包含有二鳍片组,分别设置在第一散热器上,并且令二鳍片组之间保持有一间隙,且间隙是正好对应在多个夹片;多个热管是结合在第一散热器相对第二散热器的另一侧,且热管的二端分别串接二鳍片组,风扇是装设在第二散热器的顶面,并且对应于间隙,以供辅助散热。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其中各主鳍片的厚度大于各副鳍片的厚度。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其中各主鳍片与多个副鳍片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其中第一散热器具有至少一卡槽,热管嵌设在卡槽内,且热管的一端串接在其中一鳍片组,热管的另一端以相反方向串接在另一鳍片组。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其中热管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以及一中间段,中间段连接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并且嵌设在卡槽内,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串接二鳍片组。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其中热管的中间段与第一散热器形成共平面。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还包括至少一锁固件,锁固件串接多个散热鳍片与多个夹片,并且推抵各个散热鳍片紧迫于各个夹片。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其中各夹片具有至少一导引面,导引面自相邻于热管的一侧朝向第二散热器倾斜,并且对应于间隙。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其中各夹片的形状为梯形或三角形。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其中各夹片的厚度大于各散热鳍片的厚度,且各散热鳍片的长度大于各夹片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散热模块不仅利用十字形鳍片相互交叉,并且交错排列,同时搭配三角形夹片的结构特征,使散热面积大的幅增加,并且让风扇气流能顺畅且快速的导出,进而提升散热模块整体的热交换率。同时,还可通过二散热器与热管之间的设置关系,构成良好的散热路径,此亦有助于进一步的提升散热模块的运作效能,以达到好的散热效率与散热功效。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式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式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平面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第一散热器的组合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二鳍片组的组合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鳍片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平面侧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散热模块1212副鳍片
110          第一散热器122间隙
111          散热鳍片130热管
112          夹片131第一端
1121         导引面132第二端
113          卡槽133中间段
120          第二散热器140风扇
121          鳍片组150锁固件
1211         主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分解示意图与立体组合图。本实施例的散热模块100是用以结合在一热源上,藉以将热源的热能导出,其中热源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等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的电子组件。散热模块100包括有一第一散热器110、一第二散热器120、多个热管130以及一风扇140,且第一散热器110与第二散热器120的材料可以为铜、铝或其它导热性佳的金属,其有利于施以挤压制程或是铸造等方式成形。
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器110包含有多个散热鳍片111与多个夹片112,且各个散热鳍片111与各个夹片112是交错排列设置,并且相互结合,且其结合方式可以为焊接或夹固的方式;第二散热器120包含有二鳍片组121,分别设置在第一散热器110上,并且令二鳍片组121之间保持有一间隙122,且间隙122是正好对应在多个夹片112;多个热管130是结合在第一散热器110相对第二散热器120的另一侧,且热管130的二端分别串接二鳍片组121,风扇140是装设在第二散热器120的顶面,并且对应于间隙122,以供辅助散热。其中,上述的风扇140形式可以是但并不局限在轴流式风扇。
请同时参照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第一散热器的组合示意图。更进一步的说明散热模块100的详细结构,第一散热器110的各个夹片112的位置是位在各个散热鳍片111的中央位置,各个夹片112的厚度是大于各个散热鳍片111的厚度,且各个散热鳍片111的长度是大于各个夹片112的长度。其中各个夹片112具有二导引面1121,分别自相邻在热管130的一侧面朝向于第二散热器120的方向倾斜设置,使其夹片112的形状可以是但并不局限在梯形或三角形,且二导引面1121所构成的散热路径,可将风扇140所产生的气流导引至散热模块100的外部,使气流能顺畅的快速流动。此外,多个夹片112与多个散热鳍片111相互结合后,其底部形成一卡槽113,其卡槽113形状是与热管130的形状相互配合,以供与热管130结合。
请同时参照图5A与图5B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二鳍片组的组合示意图与局部放大图。更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二散热器120的二鳍片组121各包括有多个主鳍片1211,且各个主鳍片12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副鳍片1212,其中各个主鳍片1211与各个副鳍片1212是相互垂直,且主鳍片1211的厚度是大于副鳍片1212的厚度,而各个副鳍片1212是朝向相邻的二侧主鳍片1211的方向向外延伸,使各个副鳍片1212与各个主鳍片1211为相互交叉,并且交错排列,其大概略成十字形,使整个鳍片组121上形成一个个小的气流通道。因此,可通过上述鳍片结构达到大幅的增加第二散热器120与周围空气接触的总面积,达到好的散热效果,以及利用多个小尺寸的气流通道来共同提高热交换率的功效。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三支热管130作为举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且多个热管130分别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31与第二端132以及中间段133,其热管130的形状可以是但并不局限在二端折弯形式的圆柱型。热管130的中间段133是连接在第一端131与第二端132之间,且热管130是以中间段133嵌设在卡槽113内,并且是与第一散热器110的底面形成共平面,再以第一端131串接其中一鳍片组121的各个主鳍片1211,而第二端132则是以相反方向串接另一鳍片组121的各个主鳍片1211,并且使二鳍片组121分别悬置在第一散热器110的上方,同时使间隙122的位置对应于夹片112的位置,且风扇140是装设在第二散热器120的顶面,并且对应于间隙122。
值得说明的是,当风扇140朝向第二散热器120产生一气流时,部分的气流会通过二鳍片组121之间的间隙122直接吹送至第一散热器110的夹片112位置,而夹片112上的二导引面1121会导引气流顺着散热路径将热源快速的带出,以形成顺畅的散热通道,而另一部分的气流会先通过左右二侧的鳍片组121上的多个小尺寸的气流通道后,流入第一散热器110的散热鳍片111内,再顺着散热路径进行散热。
此外,为了结合时的紧密性,本实施例的散热模块100还包括有多个锁固件150,并且在各个散热鳍片111与各个夹片112相互重迭的位置上,形成多个开孔。锁固件150可以是但并不局限在铆钉或者是具有螺柱与螺帽的螺栓,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三支螺栓作为举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其中,螺柱一端沿着开孔贯穿多个散热鳍片111与多个夹片112,以相互串接,而螺柱的另一端抵靠在最外侧的夹片112,接着,再以螺帽锁固在螺栓穿过多个散热鳍片111与多个夹片112的一端,并且抵靠在另一侧的最外侧的夹片112,使多个散热鳍片111与多个夹片112被夹制固定在螺帽与螺柱之间,更加紧密结合,从而提升散热模块100的热传导效能。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模块100的整体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结构相似,因此以下内容仅针对两者间的差异处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平面侧视图。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模块100包括有一第一散热器110、一第二散热器120、一热管130以及一风扇140。两者间的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的热管130与锁固件150所使用的数量皆只有一个,且第一散热器110的各个夹片112仅具有一个导引面1121,因此,当风扇140朝向第二散热器120产生一气流时,部分的气流会通过二鳍片组121之间的间隙122直接吹送至第一散热器110的夹片112位置,而夹片112上的导引面1121会导引气流顺着散热路径将热源快速的带出,以形成顺畅的散热通道。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散热模块100同样可达到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相同的散热功效。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可清楚得知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利用鳍片为十字形状的结构设计,同时配合夹片构成的散热路径的技术手段,可解决习用散热鳍片其厚度较薄,传热效率低,而且散热鳍片之间的间距受到加工模具的限制而无法缩减,且当风扇气流无法有效接触散热鳍片的表面,并且会受到导热块的阻挡而撞击在导热块上,进而在散热鳍片之间的气流通道内形成紊流等问题。
因此,与现有技术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不仅利用十字形鳍片相互交叉,并且交错排列,同时搭配三角形夹片的结构特征,使散热面积大的幅增加,并且让风扇气流能顺畅且快速的导出,进而提升散热模块整体的热交换率。同时,还可通过二散热器与热管之间的设置关系,构成良好的散热路径,此亦有助于进一步的提升散热模块的运作效能,以达到好的散热效率与散热功效。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
一第一散热器,包含有多个散热鳍片与多个夹片,所述多个散热鳍片与所述多个夹片交错排列;
一第二散热器,包含有二鳍片组,所述二鳍片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上,且所述二鳍片组之间保持一间隙,所述间隙对应于所述多个夹片,所述二鳍片组各包括有多个主鳍片,且所述各主鳍片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副鳍片,所述多个副鳍片与所述主鳍片相互交叉,且相邻的二所述主鳍片的所述多个副鳍片交错排列;
至少一热管,结合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相对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另一侧,且所述热管的二端分别串接所述二鳍片组的所述多个主鳍片;以及
一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器上,并且对应于所述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主鳍片的厚度大于所述各副鳍片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主鳍片与所述多个副鳍片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具有至少一卡槽,所述热管嵌设在所述卡槽内,且所述热管的一端串接在其中一所述鳍片组,所述热管的另一端以相反方向串接在另一所述鳍片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中间段,所述中间段连接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并且嵌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分别串接所述二鳍片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的所述中间段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形成共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锁固件,所述锁固件串接所述多个散热鳍片与所述多个夹片,并且推抵所述各散热鳍片紧迫于所述各夹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夹片具有至少一导引面,所述导引面自相邻于所述热管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二散热器倾斜,并且对应于所述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夹片的形状为梯形或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夹片的厚度大于所述各散热鳍片的厚度,且所述各散热鳍片的长度大于所述各夹片的长度。
CN201320378795.0U 2013-06-28 2013-06-28 散热模块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23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78795.0U CN203423886U (zh) 2013-06-28 2013-06-28 散热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78795.0U CN203423886U (zh) 2013-06-28 2013-06-28 散热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23886U true CN203423886U (zh) 2014-02-05

Family

ID=50022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78795.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23886U (zh) 2013-06-28 2013-06-28 散热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238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7448A (zh) * 2014-05-28 2016-02-03 东莞永腾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散热器
CN107748609A (zh) * 2017-11-26 2018-03-02 湖南匡楚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主机用油冷式散热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7448A (zh) * 2014-05-28 2016-02-03 东莞永腾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散热器
CN105307448B (zh) * 2014-05-28 2018-01-23 东莞永腾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散热器
CN107748609A (zh) * 2017-11-26 2018-03-02 湖南匡楚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主机用油冷式散热器
CN107748609B (zh) * 2017-11-26 2024-04-19 东莞市硕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主机用油冷式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29360Y (zh) 散热鳍片的热导结构
CN203896658U (zh) 水冷板散热器
CN203399460U (zh) 水冷式散热器
JP2017166757A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203423886U (zh) 散热模块
CN204466130U (zh) 一种具有散热增益效果的双架构整合式散热器
CN201726633U (zh) 中空薄片型散热板单元结构
CN203706117U (zh) 风冷水冷一体式散热器
CN203840684U (zh) 一种热管式散热器
CN106595377B (zh) 一种管片式散热器的强制对流装置
CN201319722Y (zh) 散热器的风扇固定装置
CN103987232A (zh) 散热装置及其散热件
CN205670907U (zh) 一种双基板散热器
CN205124216U (zh) 一种刀锋式散热组件
CN202721595U (zh) 多面布局的变频器
CN203824403U (zh) 一种空气热交换器翅片
CN108023139A (zh) 用于动力电池组散热的非等距t型流道空气冷却系统
CN2817316Y (zh) 散热片
CN205209317U (zh) 分体导流式铝合金散热型材
CN205209315U (zh) 带盖导流式铝合金散热型材
CN105392347A (zh) 一种分段翅片散热器
CN103383209A (zh) 高效流通波纹型翅片结构
CN105277039A (zh) 分体导流式铝合金散热型材
CN204064074U (zh) 一种平窗散热带及安装平窗散热带的热交换系统
CN103344148B (zh) 热交换器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