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6835U -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86835U
CN203386835U CN201320504184.6U CN201320504184U CN203386835U CN 203386835 U CN203386835 U CN 203386835U CN 201320504184 U CN201320504184 U CN 201320504184U CN 203386835 U CN203386835 U CN 203386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mponent
electrode
battery
charging
charging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041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秋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秋明 filed Critical 刘秋明
Priority to CN2013205041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86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86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868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9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件,用于与雾化组件结合形成电子烟,电池组件(2)内设有电池(22)、第一充电电极(31)及第二充电电极(32),第一充电电极(31)以及第二充电电极(32)分别电连接至电池的第一电极(221)以及第二电极(222),电池组件(2)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覆盖第一充电电极(31)和第二充电电极(32)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的阻挡件(235);阻挡件(235)用于在电池组件(2)与外接充电器(1)相插接时被刺破,而使第一充电电极(31)和第二充电电极(32)与充电器(1)导电连接,实现对电池组件(2)的充电。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件,充电方便,且能防止充电电极之间的短路情况。

Description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产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一般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池组件,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中,雾化组件与电池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多为螺纹连接以及直接插接相连的连接方式。对于可拆卸的电子烟,电池组件的充电端口为电池组件中与雾化组件相连接的电极连接件。当给电池组件充电时,则需要将雾化组件从电池组件中拆卸下来,将电池组件插设在充电器上才可对电池组件内的电池进行充电。而采用上述充电方式,操作费时费力;再者,取下雾化组件后容易造成雾化组件的遗失,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同时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电子烟由于不能充电,在没用完烟油时,如果电池电量用尽则不能继续使用,使得使用不方便,且在充电时电池组件上的两个充电电极容易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件以及电子烟中充电操作不便,且充电电极容易短路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直接充电的、电极之间不容易短路的电池组件以及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组件,用于与雾化组件结合形成电子烟,所述电池组件内设有电池、第一充电电极及第二充电电极,所述第一充电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充电电极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池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电池组件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的阻挡件;
所述阻挡件用于在所述电池组件与外接充电器相插接时被刺破,而使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与所述充电器导电连接,实现对所述电池组件的充电。
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的侧面上。
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的端部,所述
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的端面上。
所述电池组件端部轴向贯穿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沿远离所述电池的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充电电极,以及所述阻挡件;
充电时,所述充电器的极针刺破所述阻挡件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相接触。
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置于所述电池组件一端的端盖,所述第一容纳腔轴向贯穿于所述端盖上,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端盖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中。
所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以及插入部,所述电池组件设有电池套管,所述插入部插置于所述电池套管内部;所述第二充电电极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端盖本体露置于所述端盖本体的外端面,用于在充电时与所述充电器相连;所述第二充电电极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电池套管内壁。
所述电池套管为金属件,所述电池组件的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的外电极,所述外电极插置于所述电池套管内部且与所述电池套管形成电连接。
所述阻挡件为软质硅胶件、软质树脂件或者塑胶件。
所述阻挡件外表面与所述端盖的外端面形成一光滑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子烟,其包括雾化组件及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内设有电池、第一充电电极及第二充电电极,所述第一充电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充电电极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池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电池组件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第二充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用于在电池组件与外接充电器相插接时被刺破,而使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与所述充电器导电连接,实现对所述电池组件的充电。
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的侧面上。
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的端部,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的端面上。
所述电池组件端部轴向贯穿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沿远离所述电池的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充电电极,以及所述阻挡件;
充电时,所述充电器的极针刺破所述阻挡件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相接触。
所述电池组件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雾化组件工作的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正常工作时控制所述电池对所述雾化组件的供电以及控制所述雾化组件的雾化工作,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充电时断开所述电池对所述雾化组件的供电。
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置于所述电池组件一端的端盖,所述第一容纳腔轴向贯穿于所述端盖上,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端盖端面上;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中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依次与所述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第一电极电性连接。
所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以及插入部,所述电池组件设有电池套管,所述插入部插置于所述电池套管内部;所述第二充电电极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端盖本体露置于所述端盖本体的外端面,用于在充电时与所述充电器相连;所述第二充电电极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电池套管内壁。
所述电池套管为金属件,所述电池组件的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的外电极,所述外电极插置于所述电池套管内部且与所述电池套管形成电连接;所述外电极还通过第二连接线依次与所述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实现所述第二充电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电连接。
所述外电极内侧套设有内电极,所述内电极通过第三连接线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所述阻挡件为软质硅胶件、软质树脂件或者塑胶件。
所述阻挡件外表面与所述端盖的外端面形成一光滑的表面。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件以及电池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电池组件表面设置用于覆盖第一充电电极以及第二充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的阻挡件,则可以在电池组件与外接充电器相插接时被刺破,从而进行充电过程,同时由于第一充电电极通过阻挡件与第二充电电极相隔,则可以避免在充电时第一充电电极与第二充电电极短路的情况及保证外部结构的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区域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第一充电电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第一充电电极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端盖以及第二充电电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端盖以及第二充电电极组成的整体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电子烟充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件未充电状态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件充电状态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
电池组件···2  电池套管···21  电池···22  端盖···23
阻挡件···235  端盖本体···232  插入部···231
第一充电电极···31  固定套···312  电极柱···311  弹簧···313
电极柱的第一端···301  第二凸缘···303  电极柱的第二端···302
第二容纳腔···305  第一凸缘···304  第二充电电极···32
第一容纳腔···233  控制单元···24  第二充电电极的第一端···321
第二充电电极的第二端···322  内电极···252  第一电极···221
第二电极···222  外电极···251  容纳位···234  充电器···1
极针···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件2,电池组件2内设有电池22、第一充电电极31及第二充电电极32,该第一充电电极31以及第二充电电极32电性隔离。第一充电电极31以及第二充电电极32分别电连接至电池的第一电极221以及第二电极222,电池组件2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覆盖第一充电电极31和第二充电电极32中至少一个电极的阻挡件235,阻挡件235用于在与外接的充电器1相接触时被刺破,而使第一充电电极31和第二充电电极32与充电器1导电连接,实现对电池组件2的充电。
本实用新型中阻挡件235可以设置在电池组件2的侧面,但不限定与此。还可以是第一充电电极31和第二充电电极32设置在电池组件2的端部,阻挡件235设置在电池组件2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2为,阻挡件235设置在电池组件2的端面上。
具体的,电池组件2端部轴向贯穿有第一容纳腔233,第一容纳腔233沿远离电池22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充电电极31,以及可被充电器1的极针11刺破的阻挡件235;充电时,极针11刺破阻挡件235与第一充电电极31相接触。可以理解的是该充电器1为针式充电器。
电池组件2的置有第一充电电极31的一端还设有与第一充电电极31电性绝缘的第二充电电极32。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件,在充电时,仅需要将电池组件2所在的一端插入到充电器1中,则能使充电器1分别与第二充电电极32以及第一充电电极31相连,则充电方便。当该电池组件2与雾化组件构成电子烟时,有以下两种情况,对于可多次使用的电子烟,在充电时则不需要拆卸,雾化组件不容易丢失;对于一次性电子烟,雾化组件与电池组件2不能拆卸,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件在不进行雾化组件拆卸的情况下便能进行电池组件的充电过程,使用方便。再者,由于阻挡件235的存在,则可以有效防止充电时,第一充电电极31与第二充电电极32的短路情况,则降低了安全隐患。
可以理解的是,阻挡件235为软质硅胶件、软质树脂件或者塑胶件等,以方便极针11的插入。阻挡件235通过粘贴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固设于第一容纳腔233中。
优选的,第一容纳腔233为阶梯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将阻挡件235粘贴于阶梯孔的阶梯处,以实现将阻挡件235固定安装于第一容纳腔233中。
为外表美观,阻挡件235与端盖23的外端面形成一光滑的表面。
具体的,如图4、图5所示,第一充电电极31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如下:第一充电电极31包括电极柱311、固定套312,电极柱311部分地套设于固定套312内,并与固定套312活动连接。
固定套312内设有第二容纳腔305,电极柱311的第一端301插置于第二容纳腔305内,第二容纳腔305内设置有一弹性电极,弹性电极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容纳腔305底部以及电极柱311的第一端301端面;电极柱311的第二端302露置于固定套312的外侧用于充电器1电性连接,具体的是与充电器的极针11电性连接,该弹性电极为弹簧313。如图8所示,在充电时,充电器1的极针11刺破阻挡件235,与第一充电电极31相接触。第二容纳腔305开口处向内径向延伸形成第一凸缘304,电极柱311的第一端端部301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缘303,第二凸缘303的外径大于第一凸缘304的内径,可防止在极针11脱离与电极柱311的连接后,电极柱311在弹簧313力的作用下脱离固定套312。
固定套312过盈配合的插置于第一容纳腔233中实现第一充电电极31与第一容纳腔233的固定连接。电池组件还包括置于电池组件2一端的端盖23,第一容纳腔233轴向贯穿于端盖23上。阻挡件235设置在端盖23的端面上;第一充电电极31置于第一容纳腔233中。即第一充电电极31置于端盖23中。
如图6、图7所示,第二充电电极32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如下:端盖23包括端盖本体232、以及插入部231,电池组件2设有电池套管21,插入部231插置于电池套管21内部,第二充电电极32的第二端抵接于电池套管21的内壁,优选的,第二充电电极32为极片,第二充电电极32的第一端321穿过端盖本体232露置于端盖本体232的的外端面,用于在充电时与充电器1相连;插入部231侧面设有容纳位234,第二充电电极32的第二端322置于容纳位234与电池套管21共同形成的容纳空间中。其中,第二充电电极32的第一端321设有弯折部,该弯折部整体露置于端盖本体232的外端面则可以有足够的面积供充电器1与第二充电电极32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池组件如图3所示,阻挡件235置于电池组件2的端部。该阻挡件235全部覆盖于电池组件2的端部,电池组件2包括电池套管21,电池套管21内设有与阻挡件235相邻设置的电极安装座20,该电极安装座20的朝向阻挡件235的一端插置有该第一充电电极31以及第二充电电极32。在充电时,充电器1刺破阻挡件235与第一充电电极31以及第二充电电极32接触以进行充电过程。
该实施例的第一充电电极31以及第二充电电极32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充电电极31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电池组件的电子烟,具体的,电池组件2内还设有用于控制雾化组件工作的控制单元24,控制单元24设于电池22与端盖23之间;控制单元24用于在正常工作时控制电池22对雾化组件的供电以及控制雾化组件的雾化工作,控制单元24还用于在充电时断开电池22对雾化组件的供电。
当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采用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2时,第一充电电极31以及第二充电电极32分别与第一电极221以及第二电极222的连接方式如下:第一充电电极31通过第一连接线依次与控制单元24以及电池22的第一电极221电性连接。
第二充电电极32的第二端322向外弯折与电池套管21相互抵接。电池套管21为金属件,电池组件2的远离端盖23的一端设有外电极251,外电极251插置于电池套管21内部且与电池套管21形成电连接;外电极251通过第二连接线依次与控制单元24以及电池22的第二电极222电性连接,这样就实现了第二充电电极32经由控制单元24与第二电极222相连。
当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采用第二实施例的电池组件2时,第一充电电极31依次连接于控制单元24以及第一电极221,第二充电电极32依次连接于控制单元以及第二电极222。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因为第一充电电极31以及第二充电电极32分别与控制单元24相连,则可以通过控制单元24对充电电压进行调节,从而防止在充电时对电池22造成损坏。
外电极251内侧套设有内电极252,内电极252通过第三连接线与控制单元24相连。在雾化组件工作时,由于控制单元24分别与外电极251以及内电极252相连,则可以使通过控制单元24控制雾化组件的工作。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的非充电状态下的原理框图:该电池组件还包括与控制单元24相连的气流传感器,当气流传感器感受到吸烟的气流变化时,控制雾化组件的工作与停止。
具体的,电池22分别与雾化组件以及控制单元24相连,用于分别为控制单元24以及雾化组件提供电源;气流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单元24以及雾化组件相连,用于在感受到吸烟时的气流变化后产生吸烟开始信号或者吸烟结束信号,进一步将吸烟开始信号和吸烟结束信号发送给雾化组件,来控制雾化组件吸烟的开始与结束。
如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电子烟充电状态下的原理框图,此时充电器1由控制单元24控制充电电压,对电池22进行充电。
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组件以及电子烟,采用了可以由极针11刺破的阻挡件235,则可以有效降低由于第一充电电极31以及第二充电电极32均外露而导致的充电时易发生的安全隐患及保证外部结构的简洁、美观。同时由于第一充电电极31以及第二充电电极32均置于电池组件2的端部,则可以方便进行充电过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组件,用于与雾化组件结合形成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2)内设有电池(22)、第一充电电极(31)及第二充电电极(32),所述第一充电电极(31)以及所述第二充电电极(32)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池的第一电极(221)以及第二电极(222),所述电池组件(2)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充电电极(31)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32)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的阻挡件(235);
所述阻挡件(235)用于在所述电池组件(2)与外接充电器(1)相插接时被刺破,而使所述第一充电电极(31)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32)与所述充电器(1)导电连接,实现对所述电池组件(2)的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235)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2)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31)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32)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2)的端部,所述阻挡件(235)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2)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2)端部轴向贯穿有第一容纳腔(233),所述第一容纳腔(233)沿远离所述电池(22)的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充电电极(31),以及所述阻挡件(235);
充电时,所述充电器(1)的极针(11)刺破所述阻挡件(235)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31)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2)还包括置于所述电池组件(2)一端的端盖(23),所述第一容纳腔(233)轴向贯穿于所述端盖(23)上,所述阻挡件(235)设置在所述端盖(23)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充电电极(31)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33)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3)包括端盖本体(232)、以及插入部(231),所述电池组件(2)设有电池套管(21),所述插入部(231)插置于所述电池套管(21)内部;所述第二充电电极(32)的第一端(321)穿过所述端盖本体(232)露置于所述端盖本体(232)的外端面,用于在充电时与所述充电器(1)相连;所述第二充电电极(32)的第二端(322)抵接于所述电池套管(21)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套管(21)为金属件,所述电池组件(2)的远离所述端盖(2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极(222)电性连接的外电极(251),所述外电极(251)插置于所述电池套管(21)内部且与所述电池套管(21)形成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235)为软质硅胶件、软质树脂件或者塑胶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235)外表面与所述端盖(23)的外端面形成一光滑的表面。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以及雾化组件,所述电池组件(2)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雾化组件工作的控制单元(24);
所述控制单元(24)用于在正常工作时控制所述电池(22)对所述雾化组件的供电以及控制所述雾化组件的雾化工作,所述控制单元(24)还用于在充电时断开所述电池(22)对所述雾化组件的供电。
CN201320504184.6U 2013-08-16 2013-08-16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6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04184.6U CN203386835U (zh) 2013-08-16 2013-08-16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04184.6U CN203386835U (zh) 2013-08-16 2013-08-16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86835U true CN203386835U (zh) 2014-01-08

Family

ID=49875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0418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6835U (zh) 2013-08-16 2013-08-16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8683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1655A1 (zh) * 2013-08-16 2015-02-19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WO2015109632A1 (zh) * 2014-01-22 2015-07-30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跌落设计的电池杆及电子烟
WO2015127655A1 (zh) * 2014-02-28 2015-09-03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
EP3113250A4 (en) * 2014-02-27 2017-09-13 Huizhou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Branch Electronic cigarette battery assembly
EP3097800A4 (en) * 2014-01-22 2017-10-04 Huizhou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Branch Battery rod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US10218193B2 (en) 2014-07-29 2019-02-26 Nicoventures Holdings Limited E-cigarette and re-charging pack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1655A1 (zh) * 2013-08-16 2015-02-19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US9877513B2 (en) 2014-01-22 2018-01-30 Huizhou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Branch Battery rod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WO2015109632A1 (zh) * 2014-01-22 2015-07-30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跌落设计的电池杆及电子烟
US9901121B2 (en) 2014-01-22 2018-02-27 Huizhou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Branch Battery rod having falling protection design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EP3097800A4 (en) * 2014-01-22 2017-10-04 Huizhou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Branch Battery rod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EP3113250A4 (en) * 2014-02-27 2017-09-13 Huizhou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Branch Electronic cigarette battery assembly
CN107431176A (zh) * 2014-02-27 2017-12-01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电子烟的电池组件
US9888726B2 (en) 2014-02-27 2018-02-13 Huizhou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Branch Electronic cigarette battery assembly
WO2015127655A1 (zh) * 2014-02-28 2015-09-03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
US10218193B2 (en) 2014-07-29 2019-02-26 Nicoventures Holdings Limited E-cigarette and re-charging pack
US10536013B2 (en) 2014-07-29 2020-01-14 Nicoventures Holdings Limited E-cigarette and re-charging pack
US10873196B2 (en) 2014-07-29 2020-12-22 Nicoventures Holdings Limited E-cigarette and re-charging pack
US11811027B2 (en) 2014-07-29 2023-11-07 Nicoventures Trading Limited E-cigarette and re-charging pack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86835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CN203415645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CN106486693B (zh) 一种可替代5号一次性碱性电池的1.5v恒压锂电池及其生产方法
CN203424301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CN202695132U (zh) 电容器
CN102624038B (zh) 一种车载充电控制器静态损耗控制系统
CN203398240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CN108515869A (zh) 一种电动车安全充电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03491306U (zh) 电池组件及由该电池组件制成的电子烟
CN203312869U (zh) 车载移动电源
CN203424303U (zh) 电池组件及应用该电池组件制成的电子烟
CN206610951U (zh)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插座
CN110549965A (zh) 一种通用性强的高压配电盒
CN204905970U (zh) 实时监测汽车电瓶电压的车载充电器
CN204967365U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系统
CN209626503U (zh) 一种用于盛放汽车电池的电池包端
CN211700812U (zh) 安全型电动车充电插座
CN208046299U (zh) 一种智能切换电池组
CN202940367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插座
CN103567943A (zh) 一种改进的充电式电动螺丝刀
CN208904154U (zh) 一种双极性可充电电池
CN202309180U (zh) 童车充电安全保护电路
CN203841117U (zh) 电子烟
CN204651426U (zh) 充电电池
CN206610859U (zh) 绿色长循环动力电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U QIUMING

Effective date: 201409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6000 HU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911

Address after: 516000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and three West Road No. 16, building three or four, A five, B five

Patentee after: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E3, building 1202, colorful world garden, Xingye Road, Baoan, Guangdong, Shenzhen, Xixiang

Patentee before: Liu Qiumi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