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63996U - 面状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面状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63996U
CN203363996U CN2013203747173U CN201320374717U CN203363996U CN 203363996 U CN203363996 U CN 203363996U CN 2013203747173 U CN2013203747173 U CN 2013203747173U CN 201320374717 U CN201320374717 U CN 201320374717U CN 203363996 U CN203363996 U CN 203363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lgp
recess
illuminating device
planar illumin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747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田祥平
堀川智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b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eb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eb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ebea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63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639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93Means for protecting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将导光板收纳于罩壳框体的构成,能够抑制导光板的突起的龟裂及裂纹。面状照明装置(50)具备:导光板(1),其在与配置有光源的侧面交叉的侧面(9)具有突起(14);罩壳框体(7),其具有用于配置导光板(1)的突起(14)的凹部(25);反射板(3),其配置于导光板(1)的背面(13)侧;双面胶(33),其在罩壳框体(7)的背面(21d)固定反射板(3),罩壳框体(7)的凹部(25)以背面(21d)侧开放的方式形成,并且至少一部分被双面胶(33)覆盖。并且,配置于凹部(25)的突起(14)中的与双面胶对置的背面(14b)与双面胶分离,由此能够抑制突起的龟裂及裂纹。

Description

面状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状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将导光板收纳于罩壳框体的构成的面状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用的背光源,侧光源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被广泛使用。该种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导光板以及配置于导光板的侧端面的光源,且所述导光板具有大小与画面大致相等的主面,所述面状照明装置是通过使从导光板的侧端面入射的光从一主面射出从而均匀地照明画面的照明装置。在很多情况下,这样的照明装置具有将导光板(以及光源等的其他的构成元件)收纳于罩壳框体的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样的面状照明装置大多采用如下构成:在导光板的侧面设置突起,在罩壳框体的侧壁设置用于配置该突起的凹部,在将导光板收纳于罩壳框体时,通过将导光板的突起配置于对应的凹部来将导光板相对罩壳框体定位。以往,作为设于导光板的侧面的定位用的突起,大多使用通过使该突起的背面与导光板的背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而形成的突起。
图5作为现有的面状照明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是示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M作为液晶面板N的背光源使用,构成为包含导光板101、点状光源102、反射板103、漫射板104、棱镜板105、106、以及收纳这些部件的框状的罩壳框体107。导光板101具有大致长方形状,在与配置有点状光源102的侧面108正交的侧面111、112设有突起111a~111c、112a~112c。
这些突起111a~111c、112a~112c是用于将导光板101对于罩壳框体107定位的突起,在罩壳框体107的侧壁122、123分别形成有用于配置突起111a~111c、112a~112c的凹部120a~120c、121a~121c。
在面状照明装置M中,突起111a~111c、112a~112c的厚度形成为比导光板101的厚度薄,关于导光板101的厚度方向的形成位置,突起111a、111c、112a、112c靠近出射面109形成,突起111b、112b靠近导光板101的背面110形成。在这样的面状照明装置M的构成中,突起111b、112b成为通过使它们的背面113与导光板101的背面110大致处于同一平面而形成的突起的例子。
并且,伴随突起111a~111c、112a~112c的上述构成,对应靠近出射面109形成的突起111a、111c、112a、112c的凹部120a、120c、121a、121c是作为表面122a、123a侧(导光板101的出射面109侧)开放的凹部而形成的,对应靠近背面110形成的突起111b、112b的凹部120b、121b是作为背面122b、123b侧(导光板101的背面110侧)开放的凹部而形成的。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5-302485号公报
然而,近年来,随着导光板的大面积化及薄型化的进行,在图5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M这样的面状照明装置中,正在浮现以下这样的问题。即,对于这样的面状照明装置,已知:如果在液晶面板被固定的最终制品的状态下施加周期性的温度变化,则设于导光板的侧面的定位用的突起中的背面与导光板的背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那样设置的突起(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为突起111b、112b)的根部会产生龟裂或裂纹。
对于在突起上产生龟裂或裂纹的情况,不仅是在面状照明装置的构造稳定性方面所不希望的,特别是在从突起的根部向导光板内进入的龟裂影响至导光板的有效出射范围的情况下,也会损害从导光板的出射光的亮度的均一性,从而引起可见性的低下。
因此,本发明人等通过锐意研究的结果弄清了该问题的原因从而得出本发明,若参照图6对该原因进行说明的话则如下所述。
图6是将装配状态中的面状照明装置M的突起111b部分以与通过突起111b而与侧面11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表示的局部剖面图。如图6所示,在面状照明装置M中,配置于导光板101的背面侧110的反射板103通常是利用双面胶125等的粘着单元使该反射板103的周边部粘着于罩壳框体107的侧壁122的背面122b,由此保持于罩壳框体107。
另外,虽然图6中记载有在侧壁122的背面122b的外边部122c与内边部122d之间设有用于承受反射板103的阶梯差的构造,但图5中的记载省略了该阶梯差构造。并且,虽然图6中记载了导光板101的突起111b的背面113相对导光板101的背面110具有一定的阶梯差,但由于该阶梯差是强调双面胶125的厚度程度的极小的阶梯差而表示的,因此突起111b的背面113与导光板101的背面110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此处,通常情况下,双面胶125相对于侧壁122的背面122b(图示的例子的情况是内边部122d)并不避开凹部120a~120c而连续地粘着,因此,通过开放背面122b侧而形成的凹部120b的一部分被双面胶125覆盖,同时,配置于凹部120b的突起111b的背面113也会粘着双面胶125。
由此可知,突起111b经双面胶125而被限制于反射板103以及罩壳框体107,因此在对面状照明装置M施加周期性的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因面状照明装置M的各构成部件的热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引起的应力会反复施加于突起111b,在应力集中的突起111b的根部容易产生龟裂或裂纹(实际上,在特别地将双面胶125中覆盖凹部120b的部分去除掉了的情况下,在突起111b的根部不会产生龟裂或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状照明装置,该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将导光板收纳于罩壳框体的构成,并能够抑制导光板的突起的龟裂及裂纹。
以下的发明的方式是举例示出本发明的构成的方式,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的多样的构成,对其进行分项说明。各项的内容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在参考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的同时,置换、删除各项的构成元件的一部分、或者进一步附加了其他的构成元件的方案,也包含在本申请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导光板,其在侧面具有突起;罩壳框体,其具有用于配置所述导光板的突起的凹部;反射板,其配置于与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对置的背面侧;固定单元,其在所述罩壳框体的背面固定所述反射板,在所述罩壳框体的凹部包含有第1凹部,所述第1凹部以背面侧开放的方式形成,并且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固定单元覆盖,配置于所述第1凹部的突起的与所述固定单元对置的对置面与所述固定单元分离。
根据此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在导光板的侧面具有的突起中的、配置于第1凹部的突起的与固定单元对置的对置面与固定单元分离,由此使得第1凹部以其背面侧开放的方式形成,并且至少一部分被固定单元覆盖,利用这种构成,配置于第1凹部的突起不会因固定单元而被限制于反射板以及罩壳框体。由此,在发生温度变化等的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在突起产生的应力降低,能够抑制或消除突起的龟裂及裂纹。
(2)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所述第1凹部的突起的与所述固定单元对置的对置面具有:以所述导光板的背面的高度位置为基点、越朝向外侧越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侧那样倾斜的面部。
根据此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能够谋求配置于第1凹部的突起的根部的截面积的最大化,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或消除突起的龟裂及裂纹。
(3)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为双面胶。
(4)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所述第1凹部的突起在俯视时的形状为越外侧宽度越窄的梯形形状。
根据此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即便在配置于第1凹部的突起产生应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抑制或消除突起的龟裂及裂纹。
(5)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所述第1凹部的突起中的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的边界部分为倒角R形状。
根据此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即便在配置于第1凹部的突起产生应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抑制或消除突起的龟裂及裂纹。
(6)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所述第1凹部的突起靠近所述导光板的背面设置,所述第1凹部靠近所述罩壳框体的表面留有壁部地形成为阶梯状。
根据此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在面状照明装置的装配中能够适宜地适用从罩壳框体的背面侧开始配置导光板,然后,在罩壳框体的背面利用固定单元固定反射板的方法。
(7)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导光板,其具有光出射的平面;以及框状的罩壳框体,其保持所述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在其侧面具有用于在所述罩壳框体上进行定位的突起,所述突起包含有第1突起,该第1突起具有构成为越朝向外侧厚度越小的部分。
根据此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在导光板的侧面具有第1突起,具有随着朝向外侧厚度变小的部分,因此即便在发生温度变化等的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以及在某种外力作用于突起的情况下,也能够缓和向第1突起的根部的应力集中,能够抑制或消除第1突起的龟裂及裂纹。
并且,对于此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在通过熔融树脂的注塑成型法将导光板成型的情况下,由于第1突起的体积减少使得产生于第1突起的根部的残留应力降低,因此成为更有利于抑制或消除第1突起的龟裂及裂纹的面状照明装置。
本发明由于做成了以上这样的构成,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将导光板收纳于罩壳框体的构成的面状照明装置,能够抑制导光板的突起的龟裂及裂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的要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导光板的突起附近的构成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导光板的突起的形状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导光板的突起的形状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现有的面状照明装置的构成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导光板的突起附近的构成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光板;2:光源;3:反射板;7:罩壳框体;8~11侧面14、15:突起;12:出射面;13:导光板的背面;14b、15b:突起的背面;20b~23b:罩壳框体的背面;25、26:凹部(第1凹部);33:双面胶(固定单元);50:面状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表示面状照明装置的整体或局部的各图(图1~图4)都是为了说明而将特征强调表示的示意图,图示的各部分的相对的尺寸并不一定是反映实际的比例尺的尺寸。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的要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50是适宜作为液晶面板的背光源使用的装置,其包含导光板1、光源2、反射板3、漫射板4、棱镜板5、6、以及收纳及保持这些部件的框状的罩壳框体7。
导光板1是由甲基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等透明树脂材料通过注塑成型等形成的板状的导光体。在面状照明装置50中,导光板1形成为俯视时大致矩形状,其四个侧面8~11中的一个侧面(在图示的例子中为侧面8。以下,该侧面也称为入射面)上配置有点状光源2。
并且,在与导光板1的入射面8相交(该例子的情况为正交方向)延伸的侧面9、11设有分别从侧面9、11突出的突起14、15,如下所述,这些突起14、15在将导光板1收纳于罩壳框体7时用于将导光板1相对罩壳框体7定位。
另外,在面状照明装置1中,光源2也可以是由图1所示那样沿入射面8排列的多个点状光源(例如,白色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光源。
在面状照明装置50中,光源2发出的光是通过入射面8射入导光板1内,并从导光板1的一主面12(或者,设定于主面12内的规定的有效出射领域)呈面状射出的光。以下,将主面12称为出射面,将与主面12对置侧的主面13称为背面。
罩壳框体7是将例如向聚碳酸酯树脂等透明树脂中混入光反射部件(例如,二氧化钛等的白色颜料)而成的树脂材料成型为具有侧壁20~23的框状的部件,导光板1以其侧面8~11被侧壁20~23包围的方式被收纳于罩壳框体7内。
并且,罩壳框体7的侧壁20~23中的在将导光板1收纳于罩壳框体7内时与侧面9、11对置的侧壁21、23分别设有凹部25、26,通过将突起14、15配置于凹部25、26使得导光板1相对于罩壳框体7定位。
此外,在面状照明装置50,在导光板1的出射面12侧层叠配置有漫射板4以及棱镜板5、6,此外,框状的遮光板32以覆盖最上层的棱镜板6的周边部的方式配置,且固定在棱镜板6以及罩壳框体7的侧壁20~23的表面(导光板1的出射面12侧的面)20a~23a上。导光板1的出射面12中的与遮光板32的框内相当的领域相当于上述有效出射领域。
并且,在导光板1的背面13侧配置有反射板3。通过双面胶33等的固定单元使反射板3的周边部固定于罩壳框体7的侧壁20~23的背面20b~23b,从而使得反射板3被保持于罩壳框体7。
另外,反射板3、漫射板4、以及棱镜板5、6都可以使用适于面状照明装置的众所周知的部件,因此省略其构成的详细说明。
并且,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导光板1相对于罩壳框体7被定位并收纳于规定的位置的状态中,在与导光板1的入射面8对置的侧壁20与入射面8之间形成有间隙,光源2(例如,以安装于省略图示的FPC等的电路基板的状态)被收纳于该间隙。
接下来,参照图1、图2以及图3,对面状照明装置50中的突起14、15以及凹部25、26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此处,图2是将装配状态中的面状照明装置50中的导光板1的一个突起14附近以通过该突起14而与侧面9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表示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从导光板1的出射面12侧观察一个突起14所见的俯视图。
另外,以下将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个突起14以及凹部25作为例子,对它们的构成进行说明,在面状照明装置50中的其他的突起14、15以及凹部25、26的构成与图2以及图3所示的构成相同。
并且,虽然图2中记载了在侧壁21的背面21b的外边部21c与内边部21d之间设有用于承受反射板3的阶梯的构造,但该阶梯构造在图1中的记载被省略。
在面状照明装置50中,对于导光板1的厚度方向的形成位置,突起1靠近背面13设置。具体而言,突起14的表面(导光板1的出射面12侧的面)14a是由从侧面9的厚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起与出射面12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平坦面构成,突起14的背面(导光板1的背面13侧的面)14b是由以导光板1的背面13的高度作为基点的以越朝向外侧越位于出射面12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构成。并且,由于这样的正面14a、背面14b,突起14的厚度是越朝向外侧越小。
对于配置突起14的凹部25,在罩壳框体7的侧壁21的内面(与导光板1的侧面9对置的面),侧壁21的背面21b侧开放,并且靠近表面21a留有壁部27,形成为表面21a侧封闭的阶梯状。并且,在将反射板3保持于罩壳框体7的状态中,凹部25的一部分被用于将反射板3的周边部固定于侧壁21的背面21b(在图示的例子中情况下,为内边部21d)的双面胶33所覆盖。
并且,在面状照明装置50的装配状态中,突起14以使其表面14a与罩壳框体21的壁部27接触的状态被配置在凹部25内。此刻,突起14的作为与双面胶33对置的对置面的背面14b与双面胶33分离。
此处,如图3所示,突起14的俯视形状优选是越朝向外侧宽度越窄的梯形形状,换言之,将突起14的根侧(导光板1的侧面9侧)作为下底,将前端侧作为上底,形成为上底比下底短的梯形形状。更优选是将突起14的与导光板1的侧面9的边界部分36、37形成为倒角R形状(省略图示)。
面状照明装置50通过如上构成获得如下作用效果。首先,在面状照明装置50中,突起14的与双面胶33对置的背面14b以及突起15的与双面胶33对置的背面(虽然省略图示,但以下赋予符号15b)与双面胶33分离,由此使得配置于凹部25、26的突起14、15没有被双面胶33限制于反射板3以及罩壳框体7,由此,在发生温度变化等的环境变化时产生于突起14、15的应力降低,因此能够抑制或消除突起14、15的龟裂及裂纹。
此外,在面状照明装置50中,为了使突起14、15的背面14b、15b与双面胶33分离,将背面14b、15b构成为以导光板1的背面13的高度作为基点并以越朝向外侧越位于导光板1的出射面12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通过该构成,使突起14、15的背面14b、15b与双面胶33分离,能够谋求突起14、15的根部的截面积的最大化,能够维持突起14、15的根部的强度并避免由于双面胶33限制而带来的不良影响,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或消除突起的龟裂及裂纹。
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突起14的背面14b整体是由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倾斜面构成的面,突起14、15也可以是背面14b、15b的一部分由以导光板1的背面13的高度位置作为基点并以越朝向外侧越位于导光板1的出射面12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构成的突起,也可以是背面14b、15b包含曲面的突起。
此外,在面状照明装置50中,由于突起14、15被构成为越外侧厚度越小,因此即便在由于与利用双面胶33的粘着带来限制不同的因素引起外力作用于突起14、15的情况下,也能够缓解应力向突起14、15的根部集中,能够抑制或消除突起14、15的龟裂及裂纹。
并且,突起14、15被构成为越外侧厚度越小,在将导光板1通过熔融树脂的注塑成型方法成型的情况下,由于与导光板1一体成型的突起14、15的体积减少,则在突起14、15的根部产生的残留应力降低,因此突起14、15成为更有利于抑制或消除突起14、15的龟裂及裂纹的突起。
另外,在面状照明装置50中,突起14、15是遍及其突出方向的整体被构成为越外侧厚度越小的突起,突起14、15也可以是包含遍及突出方向的一部分被构成为越外侧厚度越小的部分的突起。
此外,突起14、15的俯视形状是越外侧宽度越窄的梯形形状,以及,突起14、15的与导光板1的侧面9的边界部分36、37为倒角R形状,这样的构成是即便在突起14产生有应力的情况下,更有利于缓解向突起14的根部的应力集中,并更有利于有效地抑制或消除突起14的龟裂及裂纹的构成。
此刻,梯形形状的倾斜面14c、14d的倾斜角度是通过考虑倾斜面14c、14d对面状照明装置的光学特性的影响以及导光板1的突起14、15部分的成型性等之后而适当决定的。
并且,在面状照明装置50中,突起14、15靠近导光板1的背面13设置,配置突起14、15的凹部25、26靠近罩壳框体7的表面21a、23a留有壁部27形成为阶梯状,因此在面状照明装置50的装配工序中可以适宜地适用如下方法:以反过来的状态准备罩壳框体7,从罩壳框体7的背面20b~23b侧将导光板1配置于罩壳框体7内,之后,利用双面胶33将反射板3固定于罩壳框体7的背面20b~23b。
另外,图1以反射板3的周边部配置有双面胶33的状态示出反射板3,但这是便于说明构成的记载,而不是暗示必须以将双面胶33事前粘着在反射板3上,之后再将反射板3固定于罩壳框体7这样的顺序来实施面状照明装置50的实际的装配工序。
在本发明人等的调查中,对具有如图6所示的粘着于双面胶125的突起111b的以往的面状照明装置与本实施方式中的面状照明装置50的5个样品分别实施温度循环试验(-40℃~+85℃,600周期),确认了:以往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全部样品的突起111b产生龟裂,而本实施方式中的面状照明装置50的任何样品的突起14、15都没有产生龟裂。
以上,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在罩壳框体7的侧壁21、23,在以侧壁21、23的背面21b、23b侧开放的方式形成,其一部分被双面胶33覆盖的凹部25、26中配置的突起也可以如图4所示的突起44那样,其背面44b由以随着从入射面8侧朝向与入射面8对置的侧面10侧而接近出射面12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44b(或者,以随着从与入射面8对置的侧面10侧朝向入射面8而接近出射面12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构成,由此使得双面胶33与背面44b分离。
并且,在罩壳框体7的侧壁21、23,在以侧壁21、23的背面21b、23b侧开放的方式形成,其一部分被双面胶33覆盖的凹部25、26中配置的突起相对导光板1的厚度方向的形成位置也并不一定靠近背面13形成,例如,突起的表面也可以形成为与导光板1的出射面12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设于罩壳框体7的侧壁21、23的凹部可以包含具有不同于以侧壁21、23的背面21b、23b侧开放的方式形成且其一部分被双面胶33覆盖的凹部25、26(第1凹部)的构成的凹部,导光板1的侧面9、11具有的定位用突起也可以包含在不同于上述第1凹部25、26的凹部中配置的突起。
该典型的例子具有如下构成:设于罩壳框体7的侧壁21、23的凹部包含如图5所示的凹部120a、120c、121a、121c那样的侧壁21、23的表面21a、23a侧开放(且背面21b、23b侧不开放)的凹部,在导光板1的侧面9、11,作为配置于该凹部的突起包含如图5所示的突起111a、111c、112a、112c那样的相对于导光板1的厚度方向的形成位置靠近出射面12设置的突起。
此外,在面状照明装置50中,如图2所示,凹部25构成为,在侧壁21的背面21b的外边部21c侧以及导光板1的侧面9侧分别空有间隙,并且其一部分被双面胶33覆盖,但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中,上述第1凹部25、26也可以是其整体利用双面胶33等的固定单元覆盖的凹部。
并且,面状照明装置50具有设于与导光板1的入射面8相交延伸的侧面9、11的突起14、15,但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中,配置于上述第1凹部25、26的突起14、15以及(在存在的情况下)其他的突起也可以设于导光板的任意的侧面。

Claims (7)

1.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导光板,其在侧面具有突起;
罩壳框体,其具有用于配置所述导光板的突起的凹部;
反射板,其配置于与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对置的背面侧;
固定单元,其在所述罩壳框体的背面固定所述反射板,
在所述罩壳框体的凹部包含有第1凹部,所述第1凹部以背面侧开放的方式形成,并且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固定单元覆盖,配置于所述第1凹部的突起的与所述固定单元对置的对置面与所述固定单元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第1凹部的突起的与所述固定单元对置的对置面具有:以所述导光板的背面的高度位置为基点、越朝向外侧越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侧那样倾斜的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单元是双面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所述第1凹部的突起在俯视时的形状为越外侧宽度越窄的梯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所述第1凹部的突起的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的边界部分为倒角R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第1凹部的突起靠近所述导光板的背面设置,所述第1凹部靠近所述罩壳框体的表面留有壁部地形成为阶梯状。
7.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导光板,其具有光出射的平面;以及
框状的罩壳框体,其保持所述导光板,
所述导光板在其侧面具有用于在所述罩壳框体上进行定位的突起,
所述突起包含有第1突起,该第1突起具有构成为越朝向外侧厚度越小的部分。
CN2013203747173U 2012-06-29 2013-06-27 面状照明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639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6971 2012-06-29
JP2012146971A JP5610238B2 (ja) 2012-06-29 2012-06-29 面状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63996U true CN203363996U (zh) 2013-12-25

Family

ID=49777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74717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63996U (zh) 2012-06-29 2013-06-27 面状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01262B2 (zh)
JP (1) JP5610238B2 (zh)
CN (1) CN20336399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08281U (zh) * 2013-05-15 2016-08-24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机
CN104315412B (zh) * 2014-10-21 2017-04-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763979A (zh) * 2015-01-28 2015-07-08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0338294B2 (en) * 2015-03-23 2019-07-02 Southpac Trust International Inc., Trustee of the LDH Trust Cross runner light fixture
JP6487885B2 (ja) 2016-09-08 2019-03-20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2931B (en) * 2001-01-16 2003-07-21 Au Optronics Corp Back lighting devic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249056B (en) * 2004-01-29 2006-02-11 Quanta Display Inc Shock damping design backlight module
JP2005302485A (ja) * 2004-04-09 2005-10-27 Minebea Co Ltd 面状照明装置
TWM282183U (en) * 2005-07-01 2005-12-01 Innolux Display Corp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and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7087782A (ja) * 2005-09-22 2007-04-05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面状光源装置
CN201083921Y (zh) * 2007-05-25 2008-07-09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JP2009004261A (ja) * 2007-06-22 2009-01-08 Minebea Co Ltd 面状照明装置
JP5253202B2 (ja) * 2009-01-28 2013-07-31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状導光板ユニット、面状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10238B2 (ja) 2014-10-22
JP2014011026A (ja) 2014-01-20
US8801262B2 (en) 2014-08-12
US20140003092A1 (en) 201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63996U (zh) 面状照明装置
KR101348247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029993B (zh) 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160103264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3307511B (zh) 面光源装置
US11307342B2 (en) Optical collimation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723337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for notebook computer with particular peg and hol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10802205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50018104A1 (en) Method of guiding light, light guiding apparatus, back 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513430B2 (en) Planar light source apparatus having projection portions
CN105717707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100007534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10579906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5006858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0346964A (zh) 显示装置
JP2015118906A (ja) 導光板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02980099A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0827953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7604387B2 (en) Backlight module
CN114967228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1653347U (zh) 一种整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21213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4656183B (zh) 导光板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10428736A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20190179077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