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9906B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9906B
CN110579906B CN201910887315.5A CN201910887315A CN110579906B CN 110579906 B CN110579906 B CN 110579906B CN 201910887315 A CN201910887315 A CN 201910887315A CN 110579906 B CN110579906 B CN 1105799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notch
backlight module
ligh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73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9906A (zh
Inventor
赵向伟
张伟超
毕亚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73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79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9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9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9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9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7Intermediate frames, e.g. between backlight housing and front fram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学膜组、中框以及遮光件。背板包括第一边框。第一边框设有缺口。光学膜组设于背板内,且光学膜组具有延伸至缺口的第一突出部。中框包括第二边框。中框与背板配合,以在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形成间隙。遮光件包括主体部。主体部设于缺口位置,且位于间隙内,用于阻挡第一突出部发出的光线通过间隙传播到背光模组的外部。本公开能够减少漏光。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显示设备的液晶显示器(LCD)已经成为平板显示领域的主流。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因此液晶显示器需要通过背光模组实现显示。
现有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学膜组以及与背板配合的中框。为了提高背光模组的性能,背板上会形成缺口,并使光学膜组延伸至缺口。然而,由于背板与中框之间存在间隙,导致光学膜组延伸至缺口的部分发出的光线从间隙漏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减少漏光。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包括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设有缺口;
光学膜组,设于所述背板内,且所述光学膜组具有延伸至所述缺口的第一突出部;
中框,包括第二边框,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配合,以在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形成间隙;
遮光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缺口位置,且位于所述间隙内,用于阻挡所述第一突出部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间隙传播到所述背光模组的外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括基底,所述第一边框连接于所述基底,所述缺口设于所述第一边框远离所述基底的一端,所述遮光件还包括:
第二突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基底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二突出部抵接于所述第一边框背向所述基底的表面;
第三突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基底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三突出部抵接于所述第二边框靠近所述基底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缺口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件还包括:
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突出部,以使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以及所述主体部形成一卡槽,所述第一边框卡设于所述卡槽。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中框还包括盖体,所述第二边框连接于所述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光学膜组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遮光件还包括:
两分隔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缺口长度方向的两端,两所述分隔件抵接于所述盖体、第二边框以阻挡所述第一突出部发出的光线沿所述缺口长度方向传播到所述间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件还包括:
第四突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与一所述分隔件面向第二边框的一侧,且沿着所述缺口的高度方向延伸;
第五突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与另一所述分隔件面向第二边框的一侧,且沿着所述缺口的高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边框设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四突出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配合,所述第五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配合。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突出部抵接于所述第二边框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缺口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边框抵接于所述第三突出部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缺口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三凹陷部配合。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延伸部抵接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边框设有多个缺口,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遮光件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所述缺口,多个所述遮光件的所述主体部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所述缺口位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件包括弹性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公开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由于遮光件的主体部设置于缺口位置,且位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减少从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之间的间隙漏出的光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其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背光模组的漏光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结构的B处放大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第二边框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结构中第一边框与光学膜组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结构中遮光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前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的A-A剖面图;
图12为图4所示结构的C-C剖面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14为图4所示结构的D-D剖面图;
图15为图9所示结构的E处放大图;
图16为图9所示结构的后视图;
图17为图9所示结构的左视图;
图18为图9所示结构的右视图;
图19为图9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20为图9所示结构的仰视图。
图中:1、遮光件;101、主体部;102、第二突出部;103、第三突出部;1031、第一凸起部;104、延伸部;105、第四突出部;1051、第二凸起部;106、第五突出部;107、分隔件;2、背板;201、基底;202、第一边框;3、光学膜组;301、第一突出部;4、中框;401、第二边框;402、盖体;5、导光板;6、反射片;7、泡棉胶带;8、背光模组;9、缺口;10、第一凹陷部;11、第二凹陷部;12、漏光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材料、装置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用语“一”和“该”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图1和图2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光学膜组3以及与背板2配合的中框4。为了提高背光模组的性能,背板2上会形成缺口,并使光学膜组3延伸至缺口。由于光学膜组3延伸至缺口,从而在背光模组中形成漏光区12。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漏光区增加遮光胶带,以减少漏光。然而,所增加的遮光胶带增加了背光模组的原材料成本。同时,具有该遮光胶带的背光模组的生产工序包括:背板前置作业、导光板限位橡胶组装、灯条组装、反射片组装、导光板组装、光学膜组组装、中框组装、遮光胶带组装以及背光模组检测。可知,遮光胶带也增加了背光模组的生产工序。为了减少漏光,人们也会在光学膜组延伸至缺口的部分增加油墨。然而,该油墨也增加了原材料成本,且增加油墨后的背光膜组的安装要求高,以避免油墨吸光所导致的背光模组局部发暗现象。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背光模组8。如图8、图11至图13所示,该背光模组8可以包括背板2、光学膜组3、中框4以及遮光件1,其中:
背板2包括第一边框202。第一边框202设有缺口9。光学膜组3设于背板2内,且光学膜组3具有延伸至缺口9的第一突出部301。中框4包括第二边框401。中框4与背板2配合,以在第一边框202和第二边框401之间形成间隙。遮光件1包括主体部101。主体部101设于缺口9位置,且位于间隙内,用于阻挡第一突出部301发出的光线通过间隙传播到背光模组8的外部。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8,由于遮光件1的主体部101设置于缺口9位置,且位于第一边框202和第二边框401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减少从第一边框202与第二边框401之间的间隙漏出的光线。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8和图12所示,该背板2包括第一边框202。该第一边框202可以包括依次邻接的多个侧壁。其中,该侧壁的数量可以为四个,且四个侧壁中任意相邻的两个侧壁的夹角均为直角,即第一边框202呈矩形。当然,该侧壁的数量还可以为其它值。该背板2还可以包括基底201。该第一边框202可以设于该基底201,以形成一容置光学膜组3的容置空间。其中,该第一边框202的侧壁可以垂直于设于基底201。如图8所示,该第一边框202设有缺口9。该缺口9可以形成于第一边框202的侧壁远离基底201的一端。该缺口9的长度方向为图8所示的X方向,该缺口9的高度方向为图12所示的Y方向。进一步地,以第一边框202的侧壁垂直于基底201为例,形成于一个侧壁的缺口9的高度方向垂直于基底201,其长度方向与该侧壁和基底201均平行。该缺口9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以包括依次邻接的四个侧壁的第一边框202为例,该缺口9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且分布于第一边框202的三个侧壁。该缺口9的形状可以呈矩形,以使第一边框202位于缺口9的区域包括相对的两缺口侧面以及连接于两缺口侧面之间的缺口底面。在本公开其它实施方式中,该缺口9还可以呈其它形状,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7、图8和图12所示,该光学膜组3设于背板2内。具体地,该光学膜组3设于基底201,并位于基底201与第一边框202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该光学膜组3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下扩散片、上扩散片以及棱镜片,但本公开实施方式不以此为限。该光学膜组3可以呈矩形,当然,也可以呈其它形状,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该光学膜组3具有延伸至缺口9的第一突出部301。其中,该第一突出部301连接于光学膜组3的边缘,并可以沿着平行于光学膜组3的方向向外延伸,以伸入缺口9。该第一突出部301的数量可以与缺口9的数量相同。以包括多个缺口9的第一边框202为例,该第一突出部301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缺口9。该光学膜组3背向基底201的表面可以与第一边框202远离基底201的一端位于缺口9以外区域的表面平齐。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8还可以包括导光板5和反射片6。该反射片6设于基底201。该导光板5设于反射片6远离基底201的一侧。该光学膜组3中的下扩散片设于导光板5远离反射片6的一侧。
如图5、图6以及图12所示,该中框4与背板2配合,以固定光学膜组3。该中框4包括第二边框401。该第二边框401围绕第一边框202设置,以在第一边框202与第二边框401之间形成间隙。该第二边框401也可以包括依次邻接的四个侧壁,但本公开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中框4还可以包括盖体402。该第二边框401可以连接于盖体402。该盖体402可以支撑于第一边框202远离基底201的一端位于缺口9以外的区域,且由于光学膜组3背向基底201的表面与第一边框202远离基底201的一端位于缺口9以外的区域表面平齐,从而使盖体402盖设于光学膜组3背向基底201的一侧,例如,该盖体402盖设于棱镜片背向基底201的一侧。该盖体402远离基底201的一侧可以设有泡棉胶带7,以粘贴显示面板。
如图9至图12所示,该遮光件1包括主体部101。该主体部101设于缺口9位置,且位于第一边框202和第二边框401之间的间隙内。以第一边框202位于缺口9的区域包括相对的两缺口侧面以及连接于两缺口侧面之间的缺口底面为例,该主体部101抵接于第一边框202位于缺口底面的正下方区域。进一步地,第一突出部301可以位于主体部101在缺口9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本公开将第一突出部301在基底201上的正投影作为第一投影。该第一投影在缺口9长度方向上包括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本公开将主体部101在基底201上的正投影作为第二投影。该第二投影在缺口9长度方向上包括第三边界和第四边界。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均位于第三边界与第四边界之间。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边界与第三边界重合,该第二边界与第四边界重合。在又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边界与第三边界重合,该第二边界位于第三边界与第四边界之间。在本公开其它实施方式中,该第二边界与第四边界重合,该第一边界位于第三边界与第四边界之间。
如图8至图12所示,该主体部101可以呈板状结构。呈板状结构的主体部101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该第二侧边位于第一侧边与基底201之间。该遮光件1的颜色可以为灰色,以避免遮光件1透光。当然,该遮光件1的颜色还可以深灰色等。该遮光件1可以包括弹性材料。该弹性材料可以为硅胶、橡胶等。该遮光件1的数量可以同缺口9的数量相同。以包括多个缺口9的第一边框202为例,该遮光件1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缺口9。如图14所示,在第一边框202不存在缺口9的区域可以不设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遮光件1。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该遮光件1还可以包括第二突出部102和第三突出部103,其中:
如图8至图12所示,该第二突出部102连接于主体部101远离基底201的一端。具体而言,第二突出部102连接于主体部101的第一侧边。该第二突出部102沿着背向第二边框401的方向突出,并抵接于第一边框202位于缺口9的区域,从而可以减少从主体部101与第一边框202之间漏出的光线。其中,该第二突出部102可以抵接于第一边框202位于缺口9的区域背向基底201的表面。以第一边框202位于缺口9的区域包括相对的两缺口侧面以及连接于两缺口侧面之间的缺口底面为例,该第二突出部102可以抵接于缺口底面。该第二突出部102与主体部101在缺口9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同。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遮光件1还可以包括延伸部104。该延伸部104连接于第二突出部102远离主体部101的一端,并面向基底201的方向延伸,以使延伸部104、第二突出部102以及主体部101形成一卡槽。该第一边框202卡设于卡槽,从而可以使遮光件1方便地安装于第一边框202。进一步地,该延伸部104可以抵接于第一边框202与导光板5之间,以限制导光板5的移动。该延伸部104避免了导光板限位橡胶的组装工序。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遮光件1还可以包括两个分隔件107。该两个分隔件107一一对应地连接于第二突出部102沿缺口9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均抵接于盖体和第二边框,从而可以阻挡第一突出部301发出的光线沿缺口9长度方向传播到第一边框202和第二边框之间的间隙。该两个分隔件107可以均呈板状结构,且平行设置,但本公开实施方式不以此为限。
如图8至图12以及图15所示,该第三突出部103连接于主体部101靠近基底201的一端。具体而言,第三突出部103连接于主体部101的第二侧边。该第三突出部103沿着背向第一边框202的方向突出,并抵接于第二边框401靠近基底201的一侧,从而可以减少从主体部101与第二边框401之间漏出的光线。第三突出部103和主体部101在缺口9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相同。进一步地,第三突出部103抵接于第二边框401的一侧设有可以沿缺口9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部1031,第二边框401抵接于第三突出部103的一侧设置可以有沿缺口9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凹陷部,第一凸起部1031与第三凹陷部配合。在本公开其它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凸起部1031可以形成于第二边框401抵接于第三突出部103的一侧,该第三凹陷部可以形成于第三突出部103抵接于第二边框401的一侧。
如图6、图8、图9以及图12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遮光件1还可以包括第四突出部105和第五突出部106。该第四突出部105连接于主体部101与一个分隔件107面向第二边框401的一侧,且沿着缺口9的高度方向延伸。该第五突出部106连接于主体部101与另一分隔件107面向第二边框401的一侧,且沿着缺口9的高度方向延伸。上述的第二边框401还可以设有第一凹陷部10和第二凹陷部11。该第四突出部105与第一凹陷部10配合,第五突出部106与第二凹陷部11配合。此外,该第四突出部105贴合于第一凹陷部10的表面可以设有第二凸起部1051,该第一凹陷部10贴合于第四突出部105的表面可以设有与第二凸起部1051配合的第一凹陷区。当然,第二凸起部1051可以设于第一凹陷部10贴合于第四突出部105的表面,第一凹陷区可以设于第四突出部105面贴合于第一凹陷部10的表面。举例而言,该第四突出部105贴合于第一凹陷部10的表面可以包括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该第一贴合面背向基底201,该第二贴合面面向第五突出部105;该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上均可以设有上述的第二凸起部1051。该第五突出部106贴合于第二凹陷部11的表面可以设有第三凸起部,该第二凹陷部11贴合于第五突出部106的表面可以设有与第三凸起部配合的第二凹陷区。当然,第三凸起部可以设于第二凹陷部11贴合于第五突出部106的表面,第二凹陷区可以设于第五突出部106面贴合于第二凹陷部11的表面。此外,该遮光件1在其它视角下的视图如图16至图20所示。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背光模组8。当然,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与背光模组8配合的显示面板。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背光模组8同上述背光模组8的实施方式中的背光模组8相同,因此,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此外,该显示装置可以用于手机、电脑等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8)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包括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设有缺口;
光学膜组,设于所述背板内,且所述光学膜组具有延伸至所述缺口的第一突出部;
中框,包括第二边框,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配合,以在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形成间隙;
遮光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缺口位置,且位于所述间隙内,用于阻挡所述第一突出部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间隙传播到所述背光模组的外部;
所述背板包括基底,所述第一边框连接于所述基底,所述缺口设于所述第一边框远离所述基底的一端,所述遮光件还包括:
第二突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基底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二突出部抵接于所述第一边框背向所述基底的表面;
第三突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基底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三突出部抵接于所述第二边框靠近所述基底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缺口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
所述中框还包括盖体,所述第二边框连接于所述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光学膜组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遮光件还包括:
两分隔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缺口长度方向的两端,两所述分隔件抵接于所述盖体、所述第二边框以阻挡所述第一突出部发出的光线沿所述缺口长度方向传播到所述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还包括:
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突出部,以使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以及所述主体部形成一卡槽,所述第一边框卡设于所述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还包括:
第四突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与一所述分隔件面向第二边框的一侧,且沿着所述缺口的高度方向延伸;
第五突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与另一所述分隔件面向所述第二边框的一侧,且沿着所述缺口的高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边框设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四突出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配合,所述第五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突出部抵接于所述第二边框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缺口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边框抵接于所述第三突出部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缺口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三凹陷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延伸部抵接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设有多个缺口,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遮光件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所述缺口,多个所述遮光件的所述主体部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所述缺口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包括弹性材料。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910887315.5A 2019-09-19 2019-09-19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579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7315.5A CN110579906B (zh) 2019-09-19 2019-09-19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7315.5A CN110579906B (zh) 2019-09-19 2019-09-19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9906A CN110579906A (zh) 2019-12-17
CN110579906B true CN110579906B (zh) 2022-01-28

Family

ID=68813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7315.5A Active CN110579906B (zh) 2019-09-19 2019-09-19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799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1682A (zh) * 2021-01-25 2022-07-2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7111360A (zh) * 2021-03-30 2023-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18383546U (zh) * 2022-07-29 2023-01-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5951516A (zh) * 2022-12-08 2023-04-1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415A (zh) * 2014-10-22 2015-01-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05067925U (zh) * 2015-11-05 2016-03-02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7366886U (zh) * 2017-08-31 2018-05-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873424A (zh) * 2018-05-25 2018-11-23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84122B2 (en) * 2013-12-30 2017-06-2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including light leakage preventing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415A (zh) * 2014-10-22 2015-01-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05067925U (zh) * 2015-11-05 2016-03-02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7366886U (zh) * 2017-08-31 2018-05-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873424A (zh) * 2018-05-25 2018-11-23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9906A (zh)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9906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0485489C (zh) 液晶显示器
US8743314B2 (en) Reflecting plate for preventing leakage of light,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50362652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device
US20120281151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140204275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ption device
US911928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8145469A1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61553A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10928041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4991303A (zh) 导光板和液晶显示设备
CN113327511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032753B1 (ko) 베젤이 최소화된 액정표시소자
KR20180071614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92937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40355304A1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40192554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CN111679503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50079231A (ko) 이물침투가 방지된 액정표시소자
KR101297252B1 (ko) 모서리의 빛샘이 방지된 액정표시소자
CN210270457U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934037A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10208439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82153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200070181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