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17137U - 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17137U
CN203317137U CN2013202853758U CN201320285375U CN203317137U CN 203317137 U CN203317137 U CN 203317137U CN 2013202853758 U CN2013202853758 U CN 2013202853758U CN 201320285375 U CN201320285375 U CN 201320285375U CN 203317137 U CN203317137 U CN 203317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addle
stationary pipes
cooling agent
clea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853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浅野佳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u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nu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uc Corp filed Critical Fanu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17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171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由罩覆盖机床的滑鞍与工作台。利用挠性管连结固定在该罩的内壁且具有多个冷却剂排出口的管与固定在滑鞍上的管。在工作台上固定活塞杆,伴随该工作台的横向移动使活塞在固定在滑鞍上的管内往复运动。由此,能够使用冷却剂清洗蓄积在由罩覆盖的空间内的切屑。

Description

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进行由工件的加工产生的切屑的排除的、利用了机床的可动部的机内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床中,为了防止切屑、冷却剂飞散到加工空间的周围,利用罩覆盖该加工空间。在利用工具加工工件时产生大量的切屑,且切屑蓄积在由罩覆盖的空间(以后将该空间称为“机内”)。由于切屑进入机床的机构部,存在该机构部产生故障的场合。因此,需要清洗积存在机内的切屑,为了由人工进行该清洗,使用将冷却剂用泵输送到机内且与该冷却剂一起将切屑排出到机外的装置(以后将该装置称为“机内清洗装置”)。另外,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无法进行利用人工的清洗,为了在加工后依次清洗在加工中产生的切屑而需要机内清洗装置。
在日本特开2008-110440号公报中公开了下述冷却剂供给装置:为了排除由工件的加工产生的切屑,由泵(冷却剂排出机构)经由管道将冷却剂供给到冷却剂喷射机构。
在日本特开2008-183652号公报中公开有下述机床:具备切屑排出机构,其能够以在防溅板(splash guard)的底面设置槽之类的简单的结构将切屑排出到机外。
在日本特开平10-180585号公报中公开了下述切屑除去单元:具备喷嘴,该喷嘴在工件的加工中进行两自由度的摆动运动,同时喷出空气、切削液等加压流体。该切屑除去单元利用加压流体的喷出反作用力旋转,使空气、切削液等遍布在广泛范围内。
在日本特开2007-61933号公报中公开有机床的开闭门:其利用设置了多个孔的管构成通过滑动而开闭的开闭门、通过转动而开闭的开闭门的转动中心轴,并将该管连接在冷却剂供给装置上。通过从设在该管上的多个孔排出冷却剂而进行切屑的除去。
在日本特开平11-170140号公报中公开了下述切屑除去装置:其使清洗液的排出孔朝向残留大量切屑的部分斜着倾斜设置,从而不会因除去的切屑堵住排出孔。
由工件的加工产生的切屑在机内的大范围飞散,并且,其大小也不同。在利用机内清洗装置进行切屑的清洗时,需要向机内的大范围排出清洗用的冷却剂从而清洗飞散到机内的大范围的切屑,并且强劲地排出冷却剂,清洗较大的切屑。因此,需要强劲地将大量的冷却剂送入机内的大型泵。但是,由于使用这种大型泵,产生成本大幅升高与电源设备的增强等机械设计的变更之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在机内的大范围内排出大量的冷却剂而清洗飞散到大范围内的切屑,并且强劲地排出冷却剂而清洗较大的切屑的、利用了机床的可动部的机内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的机床的清洗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机床具备底座、能够相对于该底座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滑鞍、设在该滑鞍上且能够在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移动的工作台、以及设在上述底座上且覆盖包括上述滑鞍及上述工作台的机械主体的罩,上述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使用冷却剂清洗蓄积在由上述罩覆盖的空间内的切屑,并且具有:固定管,其配置在上述机床的由上述罩覆盖的空间内,具有排出上述冷却剂的多个排出孔;至少一个滑鞍用管,该滑鞍用管以其长轴方向与上述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式固定在上述滑鞍上;挠性管,其以连通上述滑鞍用管与上述固定管的方式在该固定管的规定部位进行连接;活塞杆,其固定在上述工作台上,伴随上述工作台的上述第二方向的移动使活塞在上述滑鞍用管内沿轴向往复运动;以及泵,其连接在上述固定管的一端,并将上述冷却剂供给到该固定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的机床的清洗装置的特征在于,使上述固定管的角部的排出孔的数量比其他部分的数量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3的机床的清洗装置的特征在于,以朝向上述固定管的角部或上述罩的侧面部与底面部的边界排出上述冷却剂的方式设置排出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4的机床的清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防止上述冷却剂从上述固定管向上述泵逆流的逆流防止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具备以上的结构,能够提供能在机内的大范围排出大量的冷却剂而清洗飞散到大范围的切屑,并且强劲地排出冷却剂而清洗较大的切屑的、利用了机床的可动部的机内清洗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的机床的主要部分的侧剖示意图。
图2是放大图1所示的工作台及滑鞍而说明的图。
图3是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工作台位于中心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4A是放大了以图3的符号37的虚线包围的区域的图,表示工作台位于X轴方向的中心位置时的第二滑鞍用管与第二活塞的位置关系。
图4B是放大了以图3的符号36的虚线包围的区域的图,表示工作台位于X轴方向的中心位置时的第一滑鞍用管与第一活塞的位置关系。
图5A是说明机内清洗装置的工作台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5B是说明伴随工作台的X轴方向的移动,具备活塞的活塞杆更深地插入滑鞍用管内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使用图1说明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机内清洗装置的机床。
机床1具备底座2、配置在该底座2上的滑鞍3、配置在该滑鞍3上的工作台4。这些底座2、滑鞍3及工作台4是构成机床的主体的主要构成要素。在工作台4上载置由工具(未图示)加工的工件(未图示)。滑鞍3利用Y轴驱动机构(未图示)在Y轴方向(第一方向)上移动,工作台4利用X轴驱动机构(未图示)在与Y轴方向正交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上移动(参照图5A、图1)。
罩5是覆盖包括滑鞍3与工作台4的机床主体的罩,能够防止在由工具加工工件的过程中产生的切屑飞散到周围。在由该罩5覆盖的空间(机内)还配置有工具(未图示)等。在覆盖机床的主体的罩5的下部固定有沿该罩5的内周从机内的后方延伸到前方的第一固定管10及第二固定管11(参照图3)。在这些第一、第二固定管10、11上分别开有多个孔,它们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将冷却剂供给到第一固定管10的泵6。
接着,使用图2说明图1所示的工作台及滑鞍。
滑鞍3能利用上述Y轴驱动机构在底座2上沿Y轴方向移动。另外,工作台4能利用上述X轴驱动机构在该滑鞍3上沿X轴方向(参照图3、图5A)移动。另外,活塞杆32、固定部件33及固定部件24在参照图3的下述说明中进行说明。
接着,使用图3说明图1所示的工作台4位于机床的中心位置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覆盖机床的主体的罩5的下部固定有沿该罩5的内周从机内的后方延伸到前方的第一、第二固定管10、11。
在第一固定管10的一端通过波纹管14连接有喷嘴12。如图1所示,在该第一固定管10的侧面,在多处设有排出冷却剂的排出孔16。另一方面,在第二固定管11的一端通过波纹管15连接有喷嘴13。在该第二固定管11的侧面,与设在第一固定管10的侧面的排出孔16相同地在多处设有排出孔17。
通过波纹管14、15安装在这些第一、第二固定管10、11的前端的喷嘴12、13通过弯曲波纹管14、15能够向任意方向排出冷却剂。在图3中以符号26、27、28、29的虚线包围的区域表示第一、第二固定管10、11的角部。
在滑鞍3的侧面部的第一部位,第一滑鞍用管22以其长轴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的方式由固定部件24进行固定。另外,在该滑鞍3的侧面部的第二部位,第二滑鞍用管23以其长轴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的方式由固定部件25进行固定。另一方面,在工作台4上利用固定部件33固定有活塞杆32。并且,固定在该活塞杆32的两端的第一、第二活塞34、35(参照图4A及图4B)插入第一、第二滑鞍用管22、23。不需要在滑鞍3的侧面部固定两个滑鞍用管,也可以固定任一个。
第一、第二滑鞍用管22、23是两端开口的直管状的空心管,在它们的侧面未设置冷却剂的排出用孔。第一滑鞍用管22的一端连接在能变形的第一挠性管20的一端,并且另一端通过分支部件18以与第一固定管10连通的方式连接。另外,第二滑鞍用管23的一端连接在能变形的第一挠性管21的一端,并且另一端通过分支部件19以与第一固定管10连通的方式连接。第一、第二挠性管20、21由于为挠性,能够追随滑鞍3的Y轴方向的移动及工作台4的X轴方向的移动。
使用图4A及图4B说明机内清洗装置的工作台4在X轴方向位于中心位置时的第一、第二滑鞍用管22、23与第一、第二活塞34、35的位置关系。图4A是放大了以图3的符号37的虚线包围的区域的图,图4B是放大了以图3的符号36的虚线包围的区域的图。
活塞杆32以其长轴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的方式由固定部件33固定于设在滑鞍3上且能在X轴方向(与第二方向对应)上移动的工作台4上。在该活塞杆3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塞34(图4B),在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活塞35(图4A)。安装在活塞杆32的一端的第二活塞35插入第二滑鞍用管23,安装在活塞杆32的另一端的第一活塞34插入第一滑鞍用管22。
使用图5A及图5B说明机内清洗装置的工作台4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移动的状态。
伴随工作台4的X轴方向(图5A的纸面的左方向)的移动,具备第二活塞35的活塞杆32更深地插入第二滑鞍用管23内(参照图5B)。由此,由固定在活塞杆32上的第二活塞35对贮存在第二滑鞍用管23中的冷却剂进行加压。其结果,与利用泵6供给到第二固定管11的冷却剂一起,贮存在第二滑鞍用管23的冷却剂(严格地讲,包括贮存在第一挠性管21内的冷却剂)向第二固定管11供给,因此从连接在第二固定管11上的喷嘴13的排出口及设在第二固定管11的侧面的多个排出孔17强劲地排出比以往大量的冷却剂,能清洗比一般情况大的切屑。另外,在对冷却剂加压时,为了防止冷却剂向泵逆流,第二固定管11可以安装止回阀31。
另一方面,插入第一滑鞍用管22的第一活塞34(图4B)通过工作台4在上述X轴方向上移动,向脱离第一滑鞍用管22的方向移动。由此,更大量的冷却剂从第一固定管10经由第一挠性管20流入第一滑鞍用管22内。贮存在第一滑鞍用管22内的冷却剂(严格地讲,包括贮存在第一挠性管20的冷却剂)通过工作台4在纸面右方向的X轴方向上移动,被插入第一滑鞍用管22内的第一活塞34加压,并供给到第一固定管10。
这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伴随工作台4在X轴方向上运动,能够以强弱脉动地变化的方式从第一、第二固定管10、11向机内供给冷却剂。
通过从设在第一、第二固定管10、11的侧面的多个排出孔16、17排出冷却剂,清洗积存在机内的切屑。在该场合,以向切屑容易贮存的部位集中地排出大量的冷却剂的方式实施以下多个方式中的一个并在第一、第二固定管10、11上打开排出孔16、17:
(1)增加用于向切屑容易积存的部位排出冷却剂的排出孔16、17的个数,减少向切屑难以积存的部位排出冷却剂的排出孔16、17的个数;
(2)增大向切屑容易积存的部位排出冷却剂的排出孔16、17的直径,减小向切屑难以积存的部位排出冷却剂的排出孔16、17的直径;以及
(3)以冷却剂直接向切屑容易积存的部位排出的方式改变排出孔16、17相对于第一、第二固定管10、11的角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不进行对大型泵的改进,而是通过对设在固定管的侧面的冷却剂排出孔的数量、直径、形成位置方面进行变更、利用工作台4等可动部对第一、第二固定管10、11内的冷却剂进行加压,从而调整冷却剂的排出量及排出压力,并且在由泵6供给冷却剂的第一、第二固定管10、11的一部分追加止回阀30、31等止回阀功能,防止对冷却剂进行加压时的冷却剂向泵6方向逆流的情况。由此,能够提供以低成本及少量的设计变更来更多地清洗蓄积在机内的切屑的机内清洗装置。

Claims (4)

1.一种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机床具备底座、能够相对于该底座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滑鞍、设在该滑鞍上且能够在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移动的工作台、以及设在上述底座上且覆盖包括上述滑鞍及上述工作台的机械主体的罩,
上述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具有使用冷却剂清洗蓄积在由上述罩覆盖的空间内的切屑的结构,并且具有:
固定管,其配置在上述机床的由上述罩覆盖的空间内,具有排出上述冷却剂的多个排出孔;
至少一个滑鞍用管,该滑鞍用管以其长轴方向与上述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式固定在上述滑鞍上;
挠性管,其以连通上述滑鞍用管与上述固定管的方式在该固定管的规定部位进行连接;
活塞杆,其固定在上述工作台上,具有伴随上述工作台的上述第二方向的移动使活塞在上述滑鞍用管内沿轴向往复运动的结构;以及
泵,其连接在上述固定管的一端,并将上述冷却剂供给到该固定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固定管的角部的排出孔的数量比其他部分的数量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朝向上述固定管的角部或上述罩的侧面部与底面部的边界排出上述冷却剂的方式设置排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防止上述冷却剂从上述固定管向上述泵逆流的逆流防止阀。
CN2013202853758U 2012-05-24 2013-05-23 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1713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8906 2012-05-24
JP2012118906A JP5539442B2 (ja) 2012-05-24 2012-05-24 工作機械の機内洗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17137U true CN203317137U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56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85375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17137U (zh) 2012-05-24 2013-05-23 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39442B2 (zh)
CN (1) CN2033171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1866A (zh) * 2014-05-16 2015-11-25 发那科株式会社 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清洗用管
CN106239253A (zh) * 2015-06-15 2016-12-21 发那科株式会社 机床的控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8821B1 (ja) * 2013-10-22 2015-04-0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クーラント供給装置
CN108555669B (zh) * 2018-04-24 2020-08-07 东阳市天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清理冷却的车床装置
JP6878386B2 (ja) * 2018-12-10 2021-05-2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洗浄装置、洗浄方法および工作機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655U (ja) * 1991-09-25 1993-04-20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切粉洗い流し装置
JPH08118193A (ja) * 1994-10-18 1996-05-14 Isuzu Motors Ltd 複動エアシリンダを利用したエアブロー装置
JP4974644B2 (ja) * 2006-10-31 2012-07-11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クーラント供給装置
JP4210307B2 (ja) * 2007-01-29 2009-01-1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切粉排出構造を有する工作機械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1866A (zh) * 2014-05-16 2015-11-25 发那科株式会社 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清洗用管
CN105081866B (zh) * 2014-05-16 2018-06-15 发那科株式会社 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清洗用管
CN106239253A (zh) * 2015-06-15 2016-12-21 发那科株式会社 机床的控制装置
CN106239253B (zh) * 2015-06-15 2019-04-02 发那科株式会社 机床的控制装置
US10245691B2 (en) 2015-06-15 2019-04-02 Fanuc Corporation Controller for machine to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44555A (ja) 2013-12-09
JP5539442B2 (ja)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17137U (zh) 机床的机内清洗装置
JP5469490B2 (ja) 加工装置
CN2915359Y (zh) 金属切削机床冷却液的清洁回收装置
CN211306589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钻床
CN201632932U (zh) 纳米粉末微量润滑冷却磨削装置
CN204639767U (zh) 机床的清洗液过滤装置
CN104589152A (zh) 切削液循环装置
CN2865992Y (zh) 金属切削加工喷雾冷却装置
JP4781036B2 (ja) シャワークーラント装置
CN215200924U (zh) 一种机床用自动喷气式冷却清洁装置
CN103302507A (zh) 一种机床用鞍座
CN101804641A (zh) 机械手直线平台的集中供油装置
JP5368780B2 (ja) 工作機械
CN204621680U (zh) 切削液循环装置
CN205096935U (zh) 一种钻床的清洗装置
CN203003597U (zh) 基于压缩空气的气液混合喷嘴
CN201664928U (zh) 机械手直线平台的集中供油装置
CZ306014B6 (cs) Mobilní zařízení pro chlazení obráběcích nástrojů s odsáváním a filtrací olejové mlhy
CN201625892U (zh) 新型冷却系统
CN208663080U (zh) 带有导轨滑块的机床
CN209551302U (zh) 一种轧辊生产用高效车床
CN112404996A (zh) 一种钻孔切槽机床
CN206326447U (zh) 一种带有刀架的机床
CN215281140U (zh) 一种机床冷却装置
CN215847222U (zh) 一种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