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22163U - 标签剥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标签剥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22163U CN203222163U CN 201320193327 CN201320193327U CN203222163U CN 203222163 U CN203222163 U CN 203222163U CN 201320193327 CN201320193327 CN 201320193327 CN 201320193327 U CN201320193327 U CN 201320193327U CN 203222163 U CN203222163 U CN 2032221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bel
- discharge
- carrier
- peeling device
- discharge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876 carri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签剥离装置,包括一壳体、一导料件及一剥料件。壳体包含相连的一侧板及一标签载板。标签载板具有一取标面及一侧面。导料件设于侧板。剥料件设于侧板,并介于导料件与标签载板之间。剥料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第一面朝向导料件,并与导料件保持一距离而构成一入料导槽。第一面与取标面夹一夹角。夹角为一钝角或一直角。第二面朝向侧面,并与侧面保持一距离而构成一排料导槽。借此,提高标签吸附设备吸附标签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标签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行的作业方式中,标签贴附多半是利用人工的方式将标签贴附在产品包装或外箱上,而由于人工的速度一般小于自动化生产的速度,故产线容易受人工贴附标签的速度限制而使得整体效率下降。因此,业者往往需增加人力成本来提高标签贴附的速度,以提高产线的整体效率。
为了减少人力成本及大幅提高标签贴附的速度,业者开始利用自动标签贴附机来取代以人工的方式贴附标签。自动标签贴附机一般先将标签半脱离于料带,使标签脱离料带的部分悬空,并利用真空吸附的方式来吸附住标签已脱离料带的部分,然后再将标签贴附至产品包装或外箱上。然而,这样真空吸附标签的过程容易因标签吸附失败而降低了标签贴附的效率。因此,有必要提高标签吸附的成功率,以提高标签贴附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签剥离装置,借以提高标签吸附设备吸附标签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标签剥离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导料件及一剥料件。壳体包含相连的一侧板及一标签载板。标签载板具有一取标面及一侧面。导料件设于侧板。剥料件设于侧板,并介于导料件与标签载板之间。剥料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第一面朝向导料件,并与导料件保持一距离而构成一入料导槽。第一面与取标面夹一夹角。夹角为一钝角或一直角。第二面朝向侧面,并与侧面保持一距离而构成一排料导槽。
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标签剥离装置,剥料件的第一面与取标面夹设钝角或直角,故剥料件在剥离标签时,标签脱离承载料带的部分会受承载料带的带动而位于取标面上方。当标签快完全脱离承载料带时,标签则会顺势落于标签载板的取标面。如此一来,当吸取装置来吸附位于取标面上的标签时,因为取标面抵住标签,故吸取装置能够稳固地吸住标签,以增加标签吸附的成功率,进而提高标签贴附的效率。
另外,标签尾端部分也可依工作需要,调整承载料带的进给量,不使标签完全脱离承载料带而保留小部分仍与承载料带接触,如此可更提高标签的固定性。
以上的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标签剥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拿掉料带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标签剥离装置装设标签料带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与图5为图1的标签剥离装置剥离标签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所揭示的标签剥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标签剥离装置 20:标签料带
22:承载料带 24:标签
100:壳体 110:侧板
120:标签载板 121:取标面
122:侧面 123:离形层
130:盖板 131:输送料口
132:入料口 140:底板
141:排料口 150:扣部
160:料带载盘 200:导料件
210:抵料部 300:剥料件
310:第一面 320:第二面
330:入料导槽 340:排料导槽
350:刃部 400:排料轮组
410:第一排料轮 420:第二排料轮
500:驱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B。图1为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标签剥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标签剥离装置10用以剥离一标签料带20。标签料带20包含一承载料带22及多个标签24。多个标签24贴附于承载料带22上。详细来说,标签剥离装置10用来将标签24自承载料带22上剥离出。
标签剥离装置10包含一壳体100、一导料件200、一剥料件300、一排料轮组400及一驱动马达500。
壳体100包含一侧板110、一标签载板120及一盖板130。标签载板120连接于侧板110,且标签载板120具有相连的一取标面121及一侧面122,且取标面121及侧面122相连于侧板110。取标面121例如平行于水平面,且用以承载脱离承载料带22的标签24。在本实施例中,标签载板120的取标面121能够经过离形处理,而使得标签载板120包含一离形层123。离形层123叠设于取标面121(如图2B所示)。离形层123用以防止标签24粘着于取标面121上。
盖板130连接于侧板110,且盖板130与标签载板120位于侧板110的同一侧。盖板130具有一输送料口131。
导料件200连接于盖板130靠近标签载板120的一侧缘。导料件200远离取标面121的一端包含一抵料部210,对应于输送料口131。在本实施例中,导料件200与盖板130彼此相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导料件200和盖板130也可以彼此不相连接。
剥料件300设于侧板110,并介于导料件200与标签载板120之间。剥料件30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310及一第二面320。第一面310朝向导料件200,并与导料件200保持一距离而构成一入料导槽330。第一面310与取标面121夹一夹角θ(如图2B所示)。夹角θ为一钝角或一直角。第二面320朝向侧面122,并与侧面122保持一距离而构成一排料导槽340。剥料件300包含一刃部350。刃部350位于剥料件300靠近取标面121的一端。刃部350与抵料部210分别用以抵住标签料带20的相对两面,而刃部350用以抵住承载料带22未贴附标签24的表面。
排料轮组400设于侧板110,排料轮组400包含一第一排料轮410及一第二排料轮420。第一排料轮410枢设于侧板110。第二排料轮420枢设于盖板130。第一排料轮410对应排料导槽340。第一排料轮410与第二排料轮420彼此相接触,且第二排料轮420对应输送料口131。
驱动马达500设于侧板110。驱动马达500电性连接第一排料轮410及第二排料轮420,并用以驱使第一排料轮410及第二排料轮420转动。
请参阅图2A与图3,图3为图1的标签剥离装置装设标签料带的平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标签剥离装置10在装设标签料带20时,可先打开盖板130(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使第一排料轮410与第二排料轮420相分离。接着,将标签料带20依序将穿过输送料口131、入料导槽330及排料导槽340,并在绕过第一排料轮410及第二排料轮420后再穿设输送料口131。接着,盖回盖板130,使刃部350与抵料部210分别用以抵住标签料带20的相对两面,而导引标签料带20的输送方向(如图2A所示)。
请参阅图4与图5,图4与图5为图1的标签剥离装置剥离标签的动作示意图。
如图4所示,当标签24被输送至刃部350时,承载料带22被刃部350抵住而从原本输送方向(沿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转向新的输送方向(沿箭头c所指示的方向),使得承载料带22被导入排料导槽340,且标签24被迫脱离承载料带22。换言之,承载料带22因受刃部350抵压而产生接近180度的反折,进而迫使标签24在反折处脱离承载料带22,且脱离承载料带22的部分位于取标面121上方。因此,当标签24脱离承载料带22时,标签24会受承载料带22带动而顺势落于标签载板120的取标面121(如图5所示)。如此一来,当标签吸取装置(未示出)来吸附位于取标面上121的标签24时,因为取标面121抵顶住标签24,所以标签吸取装置能够稳固地吸住标签24,以增加标签24吸附的成功率,进而提高标签24贴附的效率。
上述标签剥离装置10以独立机台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标签剥离装置10也可以搭配一表面粘着机(未示出)。请参阅图6与图7,图6为第二实施例所揭示的标签剥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标签剥离装置安装标签料带与工作方式与上述图1的实施例相似,故仅针对结构相异处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标签剥离装置10包含一壳体100、一导料件200、一剥料件300及一排料轮组400。
壳体100包含一侧板110、一标签载板120、一盖板130、一底板140、一扣部150及一料带载盘160。标签载板120连接于侧板110,且标签载板120具有相连的一取标面121及一侧面122,且取标面121及侧面122相连于侧板110。取标面121例如平行于水平面,且用以承载脱离承载料带22的标签24。在本实施例中,标签载板120的取标面121能够经过离形处理,而使得标签载板120包含一离形层123。离形层123叠设于取标面121。离形层123用以防止标签24粘着于取标面121上。
盖板130与底板140连接于侧板110的相对两侧,且盖板130与标签载板120位于侧板110的同一侧。盖板130具有一入料口132。底板140具有一排料口141。
扣部150连接于侧板110。扣部150用以扣合于表面粘着机(未示出)。
料带载盘160连接于侧板110,且扣部150与料带载盘160分别位于侧板110的相对两侧。料带载盘160用以承载标签料带20。
导料件200连接于盖板130靠近标签载板120的一侧缘。导料件200远离取标面121的一端包含一抵料部210,对应于入料口132。在本实施例中,导料件200与盖板130彼此相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导料件200和盖板130也可以彼此不相连接。
剥料件300设于侧板110,并介于导料件200与标签载板120之间。剥料件30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310及一第二面320。第一面310朝向导料件200,并与导料件200保持一距离而构成一入料导槽330。第一面310与取标面121夹一夹角θ。夹角θ为一钝角或一直角。第二面320朝向侧面122,并与侧面122保持一距离而构成一排料导槽340。剥料件300包含一刃部350。刃部350位于剥料件300靠近取标面121的一端。刃部350与抵料部210分别用以抵住标签料带20的相对两面,而刃部350用以抵住承载料带22未贴附标签24的表面。
排料轮组400设于侧板110,排料轮组400包含一第一排料轮410及一第二排料轮420。第一排料轮410枢设于侧板110。第二排料轮420枢设于盖板130。第一排料轮410对应排料导槽340。第一排料轮410与第二排料轮420彼此相接触,且第二排料轮420对应排料口141。
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标签剥离装置,剥料件的第一面与取标面夹设钝角或直角,故剥料件在剥离标签时,标签脱离承载料带的部分会受承载料带的带动而位于取标面上方。当标签快完全脱离承载料带时,标签则会顺势落于标签载板的取标面。如此一来,当吸取装置来吸附位于取标面上的标签时,因为取标面抵住标签,故吸取装置能够稳固地吸住标签,以增加标签吸附的成功率,进而提高标签贴附的效率。
另外,标签尾端部分也可依工作需要,调整承载料带的进给量,不使标签完全脱离承载料带而保留小部分仍与承载料带接触,如此可更提高标签的固定性。
Claims (10)
1.一种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包含相连的一侧板及一标签载板,该标签载板具有一取标面及一侧面;
一导料件,设于该侧板;
一剥料件,设于该侧板,并介于该导料件与该标签载板之间,该剥料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第一面朝向该导料件,并与该导料件保持一距离而构成一入料导槽,该第一面与该取标面夹一夹角,该夹角为一钝角或一直角,该第二面朝向该侧面,并与该侧面保持一距离而构成一排料导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含一盖板,枢设于该侧板,该标签载板与该盖板位于该侧板的同一侧,该导料件连接于该盖板靠近该标签载板的一侧缘,该盖板具有一输送料口,对应于该导料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排料轮组,设于该侧板,并对应于该排料槽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驱动马达,设于该侧板,该驱动马达连接该排料轮组,并用以驱动该排料轮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排料轮组还包含一第一排料轮及一第二排料轮,该第一排料轮枢设于该侧板,该第二排料轮枢设于该盖板,该第一排料轮对应该排料导槽,该第一排料轮与该第二排料轮彼此相接触,且该第二排料轮对应该输送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标签载板还包含一离形层,叠设于该取标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剥料件还包含一刃部,位于该剥料件靠近该取标面的一端,该导料件还包含一抵料部,位于该导料件远离该刃部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含相对的一盖板及一底板,该侧板连接于该盖板与该底板之间,该盖板具有一入料口,对应于该导料件,该底板具有一排料口,对应于该排料导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含一扣部,连接于该侧板,该扣部用以扣合于一表面粘着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含一料带载盘,连接于该侧板,该料带载盘用以承载一标签料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93327 CN203222163U (zh) | 2013-04-17 | 2013-04-17 | 标签剥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93327 CN203222163U (zh) | 2013-04-17 | 2013-04-17 | 标签剥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22163U true CN203222163U (zh) | 2013-10-02 |
Family
ID=49249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933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22163U (zh) | 2013-04-17 | 2013-04-17 | 标签剥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2216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19005A (zh) * | 2015-06-02 | 2016-12-14 | 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卷标撕取及使该标签贴于卷匣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934114A (zh) * | 2017-12-26 | 2018-04-20 | 竹林伟业科技发展(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不干胶标签打印机 |
-
2013
- 2013-04-17 CN CN 201320193327 patent/CN2032221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19005A (zh) * | 2015-06-02 | 2016-12-14 | 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卷标撕取及使该标签贴于卷匣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219005B (zh) * | 2015-06-02 | 2018-11-06 | 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标签撕取及使该标签贴于卷匣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934114A (zh) * | 2017-12-26 | 2018-04-20 | 竹林伟业科技发展(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不干胶标签打印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23619B2 (en) | Film stri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4249906A (zh) | 吸取机构及采用该吸取机构的贴合装置 | |
CN202098569U (zh) | 一种自动贴膜机 | |
TWI565626B (zh) | 貼標機 | |
WO2011161861A1 (ja) | フィルム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 |
CN102205686A (zh) | 偏光片脱膜设备 | |
CN203222163U (zh) | 标签剥离装置 | |
JP6216584B2 (ja) | シート貼付装置および貼付方法 | |
JP2007076106A (ja) | 枚葉体の貼合せ方法および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製造装置 | |
JP5497534B2 (ja) | テープ貼着装置 | |
JP2007078978A (ja) | 枚葉体からのセパレータ剥離方法および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製造装置 | |
CN106985500A (zh) | 顶角粘黏铜膜剥离设备 | |
JP2014229636A (ja) |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シート貼付方法 | |
JPWO2013128629A1 (ja) | ラベルの製造方法 | |
KR102663971B1 (ko) | 단재 제거 기구 그리고 단재 제거 방법 | |
CN210940453U (zh) | 自动贴片装置 | |
TWM460838U (zh) | 標籤剝離裝置 | |
JP6177622B2 (ja) |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シート貼付方法 | |
TWM555103U (zh) | Smd載帶通用接料機 | |
CN216709929U (zh) | 一种片状标签自动贴标机 | |
JP7114067B2 (ja) | 貼合機 | |
CN220333218U (zh) | 窄边框贴膜离型纸撕除工装 | |
JP2015006908A (ja) | シート貼付装置および貼付方法 | |
JP5867181B2 (ja) | 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ール剥離装置 | |
CN218227941U (zh) | 一种塑胶壳金属片自动组合机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2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