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87428U - 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87428U
CN203187428U CN 201320060702 CN201320060702U CN203187428U CN 203187428 U CN203187428 U CN 203187428U CN 201320060702 CN201320060702 CN 201320060702 CN 201320060702 U CN201320060702 U CN 201320060702U CN 203187428 U CN203187428 U CN 203187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degassing
valve
piston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6070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明�
梁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Oulikai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ulikai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ulikai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ulikai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6070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87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87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874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设置脱气气缸(4)、气体交换气缸(5)和气体转移气缸(6),气缸的出入口管道均设置在各自活塞远离活塞连杆的一侧;脱气气缸(4)的出入口管道一路通过进水阀(K1)连到所述未脱气水罐(2);另一路通过出水阀(K2)与脱气水罐(3)连通;气体交换气缸(5)的出入口管道一路经过截止阀(K3)与脱气气缸(4)连通,另一路经过交换阀(K4)与气体转移气缸(6)连通;气体转移气缸(6)的出入口管道一路通过放气阀(K5)接放气管(14),另一路通过交换阀(K4)与气体交换气缸(5)的出入口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对锅炉循环水的脱气过程简单,脱气效率高,脱气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循环水进行脱气除氧设备。尤其是涉及采用多个气缸产生真空的脱气除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供暖及制冷水循环系统中,除少数大型规范系统进行了除氧外,大部分系统都未采取主动的脱气措施,而是通过控制管线安装坡度,设置顶部自动排气阀,换热器通过人工排气阀排气等。这些措施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造成很多系统运行不正常,影响采暖或制冷效果。同时由于水中含有氧气而使得供热(制冷)管道和钢制散热器腐蚀、穿孔漏水的现象大量发生,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散热器厂家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做散热器的内防腐,即便如此,其防腐效果仍不满意。因此,采取在线脱气除氧,对系统进行主动的防护,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传统的脱氧装置采用真空方式进行脱气除氧处理,使得产品水的脱气步骤效果较低, 增加了后续设备的负载,其脱氧率低,不适合用于对空气非常敏感的设备的使用。为此,目前有采用增加喷头,通过加压的方式,在真空室内产生雾化作用,使脱气效果提高。但是,仅仅一次雾化效果仍不佳,特别是对产品要求高的场合,不能充分满足需要。而且使用真空泵噪音大,耗费时间长,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提高脱气效率、加快脱气速度、并能实现全自动脱气的真空脱气除氧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技术方案为:
 1、一种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所述的脱气除氧装置设置3个气缸,分别为脱气气缸4、气体交换气缸5和气体转移气缸6,3个气缸的出入口管道均设置在各自活塞远离活塞连杆的一侧;
所述脱气气缸4的出入口管道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进水阀K1连到所述未脱气水罐2,未脱气水罐2与主管道1连通;另一路通过出水阀K2与脱气水罐3连通,脱气水罐3在连到主管道1;
气体交换气缸5的出入口管道分为两路,一路经过截止阀K3与脱气气缸4的出入口管道连通,另一路经过交换阀K4与气体转移气缸6的出入口管道连通;
气体转移气缸6的出入口管道一路通过放气阀K5接放气管14,另一路通过交换阀K4与气体交换气缸5的出入口管道连通;
所述脱气气缸4、气体交换气缸5和气体转移气缸6的活塞均通过各自的连杆铰接到相应的曲柄的轴颈上,分别由独立的电机驱动各自的主轴带动旋转,进而分别驱动三个连杆,使三个气缸内的活塞往返运动。
所述第一曲柄8、第二曲柄12和第三曲柄13的运动不同步,由控制机构分别按照相应的工作程序运动,其控制机构的结构使所述脱气气缸4的活塞由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后,所述气体交换气缸5的活塞开始由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然后,当所述气体交换气缸5的活塞向下止点移动的同时,所述气体转移气缸6的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同步移动,控制机构配合相应的阀门完成脱气工作流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对锅炉循环水的脱气过程简单,脱气效率高,可达90%以上,而且脱气速度快,1个脱气过程在几秒内就可完成,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脱气装置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
1 主管道 8 第一曲柄
2 未脱气水罐 9 电机
3 脱气水罐 10 连杆
4 脱气气缸 11 活塞
5 气体交换气缸 12 第二曲柄
6 气体转移气缸 13 第三曲柄
7 主轴 14 放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如图所示,本脱气除氧装置设置3个气缸,分别是脱气气缸4、气体交换气缸5和气体转移气缸6,3个气缸的出入口管道均设置在各自活塞远离活塞连杆的一侧;其中,脱气气缸4远离连杆10一端的出入口管道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进水阀K1连到未脱气水罐2,未脱气水罐2与主管道1连通;另一路通过出水阀K2与脱气水罐3连通,脱气水罐3在连到主管道1;脱气气缸4的活塞11通过连杆10铰接到第一曲柄8的轴颈上。气体交换气缸5的出入口管道分为两路,一路经过截止阀K3与脱气气缸4的出入口管道连通,另一路经过交换阀K4与气体转移气缸6的出入口管道连通;活塞以相同的方式铰接到第二曲柄12的轴颈上。气体转移气缸6的出入口管道一路通过放气阀K5接放气管14,另一路通过交换阀K4与气体交换气缸5的出入口管道连通;另一端的活塞以相同的方式铰接到第三曲柄13的轴颈上。
第一曲柄8、第二曲柄12和第三曲柄13分别电机驱动主轴带动旋转,进而分别驱动三个连杆,使三个气缸内的活塞往返运动。由于三个曲柄的相位不同,因此,3个活塞的运动并不同步,由控制机构分别按照下述的工作程序运动。
其工作原理为:首先打开进水阀K1,关闭其它电磁阀,脱气气缸4的活塞11从下止点向上移动,将未脱气水罐2中的循环水吸入脱气气缸4内,活塞11运行到上止点时,停止脱气气缸4的活塞11的运行,关闭进水阀K1,打开截止阀K3,同时启动气体交换气缸5的活塞快速向上移动,气体交换气缸5内部以及与脱气气缸4连接的管道内部迅速形成高真空,使脱气气缸4内循环水中的气体迅速逸出,流进气体交换气缸5内;然后,关闭截止阀K3,打开交换阀K4,启动气体转移气缸6的活塞向上移动, 此时气体交换气缸5内活塞向下运动;当气体交换气缸5的活塞到达顶部时,气体交换气缸5内的气体被全部注入气体转移气缸6内。关闭交换阀K4,打开排气阀K5,气体转移气缸6的活塞向下移动,使气体转移气缸6内的气体全部通过排气管14排出。
打开K2,驱动活塞11向下运动,驱动已经脱气的循环水进入脱气水罐3,进而回到主管道1,完成一个循环水的脱气循环流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脱气除氧装置设置3个气缸,分别为脱气气缸(4)、气体交换气缸(5)和气体转移气缸(6),3个气缸的出入口管道均设置在各自活塞远离活塞连杆的一侧;
所述脱气气缸(4)的出入口管道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进水阀(K1)连到未脱气水罐(2),未脱气水罐(2)与主管道(1)连通;另一路通过出水阀(K2)与脱气水罐(3)连通,脱气水罐(3)在连到主管道(1);
气体交换气缸(5)的出入口管道分为两路,一路经过截止阀(K3)与脱气气缸(4)的出入口管道连通,另一路经过交换阀(K4)与气体转移气缸(6)的出入口管道连通;
气体转移气缸(6)的出入口管道一路通过放气阀(K5)接放气管(14),另一路通过交换阀(K4)与气体交换气缸(5)的出入口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气气缸(4)、气体交换气缸(5)和气体转移气缸(6)的活塞均通过各自的连杆铰接到第一曲柄(8)、第二曲柄(12)和第三曲柄(13)的轴颈上,分别由独立的电机驱动各自的主轴带动旋转,进而分别驱动三个连杆,使三个气缸内的活塞往返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曲柄(8)、第二曲柄(12)和第三曲柄(13)的运动不同步,由控制机构分别按照相应的工作程序运动,其控制机构的结构使所述脱气气缸(4)的活塞由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后,所述气体交换气缸(5)的活塞开始由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然后,当所述气体交换气缸(5)的活塞向下止点移动的同时,所述气体转移气缸(6)的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同步移动,控制机构配合相应的阀门完成脱气工作流程。
CN 201320060702 2013-02-04 2013-02-04 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87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0702 CN203187428U (zh) 2013-02-04 2013-02-04 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0702 CN203187428U (zh) 2013-02-04 2013-02-04 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87428U true CN203187428U (zh) 2013-09-11

Family

ID=49104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6070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87428U (zh) 2013-02-04 2013-02-04 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874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3392A (zh) * 2014-11-04 2015-02-25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利用虹吸原理进行液体输送的虹吸泵
CN107010803A (zh) * 2017-05-31 2017-08-04 海若斯(北京)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污泥真空脱气强化沉降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3392A (zh) * 2014-11-04 2015-02-25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利用虹吸原理进行液体输送的虹吸泵
CN107010803A (zh) * 2017-05-31 2017-08-04 海若斯(北京)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污泥真空脱气强化沉降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8240U (zh) 一种电磁驱动式活塞水泵
CN206500291U (zh) 一种高性能气液喷射装备
CN203187428U (zh) 多气缸真空脱气除氧装置
CN105155880B (zh) 一种一拖一多轴联合循环火力发电机组的联合厂房低位布置结构
CN204755219U (zh) 一种液压压缩机
CN205331765U (zh) 一种简易轴承注脂装置
CN104354849A (zh) 一种油轮余热货油加热、压载水加热、制冷三联供系统
CN203560708U (zh) 一种用于冷却油的二次循环冷却水系统
CN203187429U (zh) 带喷头的真空脱气除氧装置
CN104152647B (zh) 一种气动搅拌液冷淬火装置
CN202208481U (zh) 自动补液局部加热罐
CN202301292U (zh) 液压机液压油冷却系统
CN203360039U (zh) 高效脱气除氧装置
CN201685422U (zh) 一种油式模温机
CN210567552U (zh) 一种新型cng调压撬
CN204476757U (zh) 一种罗茨压缩机及酿造白酒节能系统
CN204076902U (zh) 下进上排水压机
CN106837660B (zh) 一种多级热力压水堆循环发电装置及方法
CN204509260U (zh) 曲柄式驱动酿酒冷却装置
CN203068803U (zh) 高温油温机
CN204400977U (zh) 酿酒冷凝装置
CN201990509U (zh) 单泵双罐真空脱气机
CN101863111A (zh) 一种油式模温机
CN206131457U (zh) 一种利用余热对工厂热水的持续保温装置
CN205401111U (zh) 一种节能罗茨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