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86472U - 履带式底盘及履带式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履带式底盘及履带式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86472U CN203186472U CN 201320228909 CN201320228909U CN203186472U CN 203186472 U CN203186472 U CN 203186472U CN 201320228909 CN201320228909 CN 201320228909 CN 201320228909 U CN201320228909 U CN 201320228909U CN 203186472 U CN203186472 U CN 2031864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ical
- supporting leg
- underframe
- caterpillar chassis
- swing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0000001307 Myosotis scorpioide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23298 conjugation with cellular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21037 unidirectional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638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72165 Charadri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履带式底盘及履带式工程机械。履带式底盘,包括底架(2)、履带架(1)、以及连接于底架的竖直支腿,其中,所述竖直支腿中的至少一个竖直支腿为摆动式竖直支腿,各个摆动式竖直支腿分别包括竖直伸缩装置,该竖直伸缩装置通过摆臂铰接于底架,以使得竖直伸缩装置能够绕竖直铰接轴线转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履带式底盘的履带式工程机械。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由于至少存在一个摆动式竖直支腿,因此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相关竖直支腿的支撑位置,实现更可靠地支撑性能,尤其是,在具有多个竖直支腿的情形下,通过调节相关竖直支腿的支撑位置,能够容易地改变支腿之间的横向跨距或纵向跨距,使得履带式底盘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获得显著地提升。
Description
履带式底盘及履带式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盘,具体地,涉及一种履带式底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履带式底盘的履带式工程机械,例如履带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0002] 履带式工程机械,例如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挖掘机、履带式强夯机等公知地采用履带式底盘,履带式底盘能够有效地适应施工现场恶劣的路面工况,因而在工程机械领域广泛采用。
[0003] 常规的履带式底盘的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熟知地,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0910151650.5中公开的履带式底盘结构。具体地,参见图1所示,这种履带式底盘包括底架2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称作“车架”)、左右履带架I以及前、后连接横梁31,32,其中左、右履带架I对称设置在底架2的左、右两侧,前、后横梁31,32安装在底架2的前、后端位置,前、后连接横梁31,32各自的左端部分别与左履带架11相连,且该前、后连接横梁31,32各自的右端部分别与右履带架12相连。前连接横梁31具有向后伸出的连接座,后连接横梁32具有向前伸出的连接座,前、后连接横梁31,32通过各自的连接座以及销轴311,321与底架2形成可拆卸连接。
[0004] 这种现有技术的履带式底盘比较严重的缺陷在于,其竖直支腿均设置为固定支腿51、52、53、54,这种固定支腿不能够改变位置,其横向跨距以及纵向跨距有限,这导致在履带式工程机械的主机拆卸、履带架伸缩等工况中存在侧翻的风险,可靠性较低,其不能相对有效地适应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多种工况。
[0005] 另外,这种现有技术的履带式底盘未设置平衡重,这导致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整机稳定性(行驶稳定性和作业稳定性等)存在缺陷。
[0006] 鉴于现有技术的履带式底盘的上述缺陷,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履带式底盘,以消除或缓解现有技术的履带式底盘的一种或多种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履带式底盘,该履带式底盘能够根据工况需要适当地调整竖直支腿的支撑位置,以更好地适应履带式底盘的作业工况需要。
[0008]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履带式底盘,该履带式底盘能够通过调整竖直支腿的支撑位置,而方便地调节竖直支腿相互之间的横向跨距和/或纵向跨距,从而使得履带式底盘的作业可靠性更优良。
[0009]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该履带式工程机械能够根据工况需要适当地调整竖直支腿的支撑位置,以更好地适应履带式底盘的作业工况需要。
[0010]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履带式底盘,包括底架、安装在该底架左、右两侧的履带架、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架的竖直支腿,其中,所述竖直支腿中的至少一个竖直支腿为摆动式竖直支腿,各个所述摆动式竖直支腿包括竖直伸缩装置以及连接或形成在该竖直伸缩装置上的摆臂,该摆臂铰接于所述底架且铰接为能够绕竖直铰接轴线转动,从而所述竖直伸缩装置能够跟随所述摆臂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而改变位置。
[0011] 具体地,所述摆臂为支腿连接梁,所述支腿连接梁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直伸缩装置,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底架且铰接为使得该支腿连接梁能够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竖直伸缩装置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
[0012] 更具体地,所述支腿连接梁的一端通过两根水平的连接销轴连接于所述竖直伸缩装置,并且该支腿连接梁的另一端通过竖直的支腿连接梁铰接销铰接在所述底架上。
[0013] 优选地,所述底架的上表面还安装有限位卡板,该限位卡板覆盖所述支腿连接梁铰接销上端面的至少一部分,以防止所述支腿连接梁铰接销轴向窜动。
[0014] 优选地,所述竖直伸缩装置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撑于地面以扩大接触面积的支脚板。
[0015] 典型地,所述竖直伸缩装置为竖直油缸,该竖直油缸的缸体连接于所述摆臂的一端。
[0016] 优选地,所述履带式底盘包括多个所述竖直支腿,各个所述竖直支腿分别为所述摆动式竖直支腿。
[0017] 典型地,所述履带式底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架的前端且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所述竖直支腿和安装于所述底架的后端且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所述竖直支腿。
[0018] 优选地,所述摆臂呈水平布置以垂直于所述竖直伸缩装置。
[0019] 优选地,所述底架上还设置有平衡重。
[0020] 更优选地,各个所述楔块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梁件上且能够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梁件的延伸方向上调节安装位置。
[0021] 具体地,所述底架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平衡重。
[0022] 尤其优选地,各个所述摆动式竖直支腿的所述摆臂与所述底架上设有定位机构,以能够在所述摆臂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到不同预定位置通过该定位机构锁定位置。
[0023]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定位机构分别为插销定位机构,所述插销定位机构包括限位销轴、形成在所述摆臂上的限位销轴配合孔、以及形成在所述底架上的限位销轴孔,其中在所述摆臂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到任一所述预定位置时,所述底架上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销轴孔各自与所述摆臂上的其中一个所述限位销轴配合孔对准,以分别能够插入所述限位销轴锁定所述摆臂的位置。
[0024] 优选地,所述摆臂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到任一所述预定位置时,所述底架上的其中两个所述限位销轴孔各自对应地与所述摆臂上的一个所述限位销轴配合孔对准,以分别能够插入所述限位销轴锁定所述摆臂的位置。
[0025] 具体选择地,所述不同预定位置包括第一预定位置、第二预定位置和处于该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之间的第三预定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所述摆臂或该摆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平行或基本平行于所述履带式底盘的横向方向;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所述摆臂或该摆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平行或基本平行于所述履带式底盘的纵向方向。
[0026] 在上述履带式底盘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其中,所述履带式工程机械包括上述任一履带式底盘。
[0027] 典型地,所述履带式工程机械为履带式起重机。
[0028]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由于至少存在一个摆动式竖直支腿,因此能够根据履带式底盘的作业工况需要调节相关竖直支腿的支撑位置,实现更可靠的支撑性能,显著改善履带式底盘的作业稳定性。尤其是,在优选方式下,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可以具有多个摆动式竖直支腿的情形下,这样通过调节相关竖直支腿的支撑位置,能够容易地改变支腿之间的横向跨距和/或纵向跨距,使得履带式底盘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获得更显著的提升。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通过在底架上设置平衡重,消除了履带式底盘以及履带式工程机械因为重量分布不均而产生不平稳的问题,从而使得履带式底盘的具有更优良的行驶稳定性和作业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工程机械包括上述履带式底盘,因此其同样具有上述优点。
[0029]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0] 下列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0031] 图1是现有技术CN200910151650.5中公开的履带式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履带式底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竖直支腿处于第三预定位置。
[0033]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履带式底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竖直支腿处于第二预定位置。
[0034] 图4是图2中局部部位I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5] 图5是图2中局部部位II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6] 图6是图4中局部部位III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7] 本实用新型附图标记说明:
[0038]I履带架; 2 Iilll
3履带架安装梁; 4平衡重;
5竖ft油缸; 6水平油缸;
7楔块; S支脚板I
9底架铰接销; 10«带架铰接销;
11履带架定位销轴I 12挡销;
13支腿连接梁; 14外侧定位 销座;
15内侧定位销座; 16第-.定位销孔;
17第二定位销孔; 18定位销配合孔;
19连接销轴; 20支腿连接梁铰接销;
21限彳宣令桓; 22限位销轴;
23限位销轴孔; 24板;
25楔块安装调节孔ί 26紧丨ώ|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在以下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描述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地,履带式底盘的纵向方向为履带式底盘的前后方向,即履带式底盘直线行驶状态下所经过的直线轨迹的延伸方向,履带式底盘的横向方向为履带式底盘的左右方向,其与纵向方向相垂直,履带式底盘的履带架公知地安装在履带式底盘的左、右侧。另外,在下文所述的“外侧”、“内侦Γ等均是相对而言的,例如履带架的外侧是指相对远离履带式底盘的纵向中心竖直平面的一侧,而内侧则是指朝向履带式底盘的纵向中心竖直平面的一侧。
[0041] 适当参照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基本实施方式的履带式底盘,包括底架2、安装在该底架2左、右两侧的履带架1、以及连接于底架2的竖直支腿,其中,竖直支腿中的至少一个竖直支腿为摆动式竖直支腿,各个摆动式竖直支腿包括竖直伸缩装置以及连接或形成在该竖直伸缩装置上的摆臂(例如图4所示的支腿连接梁13),该摆臂铰接于底架2且铰接为能够绕竖直铰接轴线转动,从而竖直伸缩装置能够跟随摆臂绕竖直铰接轴线转动而改变位置。
[0042] 在上述基本实施方式中,典型地,所述竖直伸缩装置一般可以为竖直油缸5,该竖直油缸5的缸体可以连接于所述摆臂的一端。当然在满足支撑力的要求下也可以采用其它竖直伸缩装置,例如电动伸缩装置等。另外,履带式底盘的竖直支腿一般可以安装在底架2的前部边缘部位和后部边缘部位,履带式底盘一般包括多个所述竖直支腿,各个竖直支腿可以分别为上述结构形式的摆动式竖直支腿。例如,所述履带式底盘可以包括安装于底架2的前端且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竖直支腿和安装于底架2的后端且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所述竖直支腿。但是对此需要理解的是,履带式底盘上的竖直支腿的数量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任何履带式底盘,只要其竖直支腿中包括具有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特征的摆动式支腿,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优选地,竖直伸缩装置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撑于地面以扩大接触面积的支脚板8,图4中支脚板8显示为矩形,根据需要,支脚板8也可以为圆形、多边形等。
[0043]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容易地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至少存在一个摆动式竖直支腿,因此能够根据履带式底盘的作业工况需要调节相关竖直支腿的支撑位置,实现更可靠的支撑性能,显著改善履带式底盘的作业稳定性。尤其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具有各个竖直支腿的情形下,通过调节相关摆动式竖直支腿的支撑位置,能够容易地改变竖直支腿之间的横向跨距和/或纵向跨距,使得履带式底盘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获得更显著的提升。
[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底架2和履带架I可以采用图示的优选结构,也可以采用与现有技术类似的结构,无论该履带式底盘采用何种结构形式的底架2和履带架1,只要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摆动式竖直支腿结构,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参见图2和图3,就底架2而言,底架2的主体结构可以与公知的履带式底盘的底架相似,典型地,例如底架2的中央部分凸出形成有双层封闭箱型结构,其结构强度能满足履带起重机、履带式挖掘机等履带式工程机械的作业承载要求,上述双层封闭箱型结构的上层高度较高,从而形成一种凸台式结构,以便于安装回转台及上车部件等,避免与上车与履带板干涉。此外,上述双层封闭箱型结构的下层可以均匀布置连接底架中央部分与底架外部的管道,底架中央部分应变设置有液压中心回转接头和电气导电滑环等部件,通过上述管道可以为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液压管路和电气线路提供通道。再如,就履带架I而言,履带架I的主体结构也可以与现有的履带架的主体结构相似,公知地,左右履带架I一般对称布置底架2左右两侧,履带驱动装置可以是两驱,也可以为四驱,根据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吨位大小所需的驱动性能而定。履带架I的后端一般可以安装行走减速机和驱动轮,履带架I的前端可以安装有用于实现履带张紧功能的导向轮,当然履带架I的前端也可以安装行走减速机和驱动轮,但在此情形下履带架I前端的行走减速机和驱动轮典型地需要安装于具有履带张紧功能的张紧梁之上,张紧梁再与履带架I进行安装。以下对底架2以及履带架I的与现有技术相似的结构将不再赘述,任何履带式底盘,无论其采用何种结构形式的底架和履带架,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5] 在本实用新型履带式底盘的上述基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所示,例如,上述摆臂可以为支腿连接梁13,支腿连接梁13 —端连接于竖直伸缩装置,另一端铰接于底架2且铰接为使得该支腿连接梁13能够绕竖直铰接轴线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竖直伸缩装置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以能够调整竖直伸缩装置的支撑位置(即支撑到地面上的支撑位置)。
[0046] 支腿连接梁13与底架2的铰接结构以及该支腿连接梁13与竖直伸缩装置的连接结构可以采用各种适合的形式,例如,参见图4所示,支腿连接梁13的一端通过两根水平的连接销轴19连接于竖直伸缩装置,并且该支腿连接梁13的另一端通过竖直的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铰接在底架2上。另外,摆臂(例如图示的支腿连接梁13) —般可以呈水平布置以垂直于所述竖直伸缩装置,当然摆臂的布置方向也可以是倾斜地,只要能够绕竖直铰接轴线转动以带动竖直伸缩装置转动而改变位置即可。
[0047] 为了防止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轴向窜动而影响到铰接的可靠性,优选地,如图4所示,底架2的上表面可以安装有限位卡板21,该限位卡板21覆盖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上端面的至少一部分,以防止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轴向窜动。当然,限位卡板21也可以卡入到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端部外周面的环周凹槽内,只要能够起到限制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轴向窜动的作用即可。
[0048] 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架2上还可以设置有平衡重
4。典型地,所述底架2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平衡重4。这种在底架2上设置平衡重4,可以使得履带式底盘的具有更优良的行驶稳定性和作业可靠性。
[004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了增强上述摆动式竖直支腿的工作可靠性,使得竖直支腿的位置调整功能更优良,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中,各个摆动式竖直支腿的摆臂(例如上述支腿连接梁13)与底架2上设有定位机构,以能够在摆臂绕竖直铰接轴线转动到不同预定位置通过该定位机构锁定位置。
[0050] 这种定位机构可以多种多样,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所示,各个定位机构可以分别为插销定位机构,所述插销定位机构包括限位销轴22、形成在摆臂(例如上述支腿连接梁13)上的限位销轴配合孔、以及形成在底架2上的限位销轴孔2),其中在摆臂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到任一所述预定位置时,底架2上的至少一个限位销轴孔23各自与摆臂上的其中一个所述限位销轴配合孔对准,以分别能够插入限位销轴22锁定所述摆臂的位置。为了增强定位机构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在摆臂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到任一预定位置时,底架2上的其中两个限位销轴孔23各自对应地与摆臂上的一个限位销轴配合孔对准,以分别能够插入限位销轴22锁定所述摆臂的位置。
[0051] 在此需要附加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所述定位机构并不局限于上述插销定位机构,其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形式的定位机构以锁定摆臂的位置。例如,摆臂(例如上述支腿连接梁13)的另一端插入到底架2的上盖板与底板之间,进而通过竖直的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铰接,在此情形下可以在摆臂的上表面与底架2的上盖板之间预留间隙,当摆臂转动到任一预定位置时,通过在摆臂的上表面与底架2的上盖板之间的预留间隙中插入楔块锁定摆臂的位置。再如,上述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的上端部可以形成为矩形截面等形状,在摆臂转动到任一预定位置时,通过在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的上端部套设一个卡块或卡板,在卡块或卡板形成有与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的上端部相配合的卡口,进而通过形成在底架上表面的多个螺纹孔中的对应螺纹孔将卡块或卡板固定,这也能够锁定摆臂的位置,这些简单变型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摆臂能够绕竖直铰接轴线转动到不同预定位置,这种预定位置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优选地,所述不同预定位置可以包括第一预定位置、第二预定位置和处于该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之间的第三预定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所述摆臂或该摆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平行或基本平行于所述履带式底盘的横向方向;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所述摆臂或该摆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平行或基本平行于所述履带式底盘的纵向方向。附加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第一预定位置、第二预定位置和第三预定位置分别对应于下文所述的运输位置、履带架变轨位置以及履带式工程机械拆卸位置,这将在下文描述。
[005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履带式底盘的履带架I还具有独特的变轨结构以及履带架定位结构。这种独特形式的变轨结构以及履带架定位结构已经作为本申请人的另一专利申请,下文仅简略描述。
[0054] 具体地,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包括底架2和具有安装孔的履带架1,该底架2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梁件连接有履带架1,各个履带架I通过各自的安装孔套装到对应的连接梁件上,其中,各个履带架I与对应的连接梁件上分别设有定位销机构,且各个履带架I能够套装到对应的连接梁件上的不同预定位置、并在各个预定位置上通过对应的所述插销定位机构锁定位置,以使得左、右两侧的履带架I之间具有不同的间距。参见图2至图6所示,各个定位销机构可以包括履带架定位销轴11、形成在履带架I上的定位销配合孔18、以及形成在对应的连接梁件上的定位销孔16,17,其中在各个预定位置上,所述履带架I上的至少一个定位销配合孔18能够各自对应地与连接梁件上的其中一个定位销孔对准,以能够分别通过插入履带架定位销轴11锁定位置。
[0055] 在图2和图3中,底架2包括底架主体和连接梁件,即连接梁件构成底架2的一部分,所述连接梁件包括连接于该底架主体左侧的两根履带架安装梁3和连接于该底架主体右侧的两根履带架安装梁3 (例如箱形梁),其中底架主体左侧的两根履带架安装梁3分别沿所述履带式底盘的横向方向延伸且平行间隔设置,底架主体右侧的两根履带架安装梁3分别沿履带式底盘的横向方向延伸且平行间隔设置,左、右两侧的所述履带架I上各自形成有两个所述安装孔。
[0056] 更具体地,各个履带架I的内、外侧对应于该履带架I的各个安装孔分别设有内侧定位销座15和外侧定位销座14,即履带架I上的各个安装孔均对应地内侧定位销座15和外侧定位销座14,其中内侧定位销座15可以邻近于对应安装孔的内侧开口周缘设置,外侧定位销座14可以邻近于对应安装孔的外侧开口周缘设置。履带架I上的各个安装孔对应的内侧定位销座15和外侧定位销座14分别形成有定位销配合孔18,各个连接梁件(例如图2中的各个履带架安装梁3)的履带架安装段分别形成有作为所述定位销孔的第一定位销孔16和第二定位销孔17,同一履带架安装端上的第一定位销孔16相对于第二定位销孔17更靠近履带式底盘的外侧,其中,履带架I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梁件上处于第一预定位置的状态下,例如图2中的左侧履带架I在左侧的两根履带架安装梁3上以及右侧履带架I在右侧的两根履带架安装梁3上均处于第一预定位置的状态下,该履带架I上的内侧定位销座15上的定位销配合孔18与对应的连接梁件的履带架安装段的第一定位销孔16对准,以能够通过插入履带架定位销轴11锁定位置;以及履带架I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梁件上处于第二预定位置的状态下,例如图2中的左侧履带架I在左侧的两根履带架安装梁3上以及右侧履带架I在右侧的两根履带架安装梁3上均处于第二预定位置的状态下,该履带架I上的外侧定位销座14上的定位销配合孔18与对应的连接梁件的履带架安装段的第二定位销孔17对准,以能够通过插入履带架定位销轴11锁定位置。此外,履带架I的各个安装孔对应的内侧定位销座15和外侧定位销座14上可以分别形成有挡销插孔,该挡销插孔内能够插入安装用于阻挡在履带架定位销轴11的一端以对该履带架定位销轴11轴向限位的挡销12。
[0057] 此外,作为履带式底盘的连接梁件与履带架I之间的一种典型结构,各个连接梁件(例如图2中的履带架安装梁3)的履带架安装段分别设有用于引导对应的履带架I套装到连接梁件上的导向板24,并且各个履带架I的安装孔的内壁面上分别安装有用于连接梁件配合的配合导向板。参见图2,各个履带架安装梁3的上表面和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定宽度的导向板24,同时在履带架I的各个安装孔的内壁面上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履带架安装梁3相配合的配合导向板,导向板24和配合导向板两端可以进行倒角,这种导向板24和配合导向板的机构可以使得履带架I与履带架安装梁3配合面更加紧密、精确,在履带架改变安装位置的过程中起导向和减小摩擦阻力的作用。
[0058] 为了消除履带架的安装孔与履带架安装梁3之间存在间隙而产生晃动现象,参见图6所示,各个所述履带架I的安装孔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梁件(例如图2中的履带架安装梁3)之间还分别楔入有楔块7。各个楔块7可以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梁件上且能够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梁件的延伸方向上调节安装位置。例如,在图6中,各个楔块7分别安装在对应的连接梁件的顶面上。作为一种可以调节安装位置的具体结构,各个楔块7上可以分别形成有楔块安装调节孔25(例如腰圆孔),各个楔块7分别通过穿过该楔块安装调节孔25的紧固螺栓26而紧固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梁件上,显然地各个连接梁件(例如图2中的各个履带架安装梁3)上需要形成螺纹孔,且各个楔块7上的楔块安装调节孔25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梁件的延伸方向上具有预设的长度以能够调节楔块的安装位置。
[0059] 为了便于驱动履带架改变安装位置,参见图5所示,各个履带架I与底架2之间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履带架在对应的连接梁件上改变位置的水平伸缩装置,其中各个水平伸缩装置的一端通过底架铰接轴9铰接于底架2,另一端通过履带架铰接轴10铰接于对应的履带架1,独特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底架铰接轴9和履带架铰接轴10优选地相互垂直,且底架铰接轴9和履带架铰接轴10中的一者沿履带式底盘2的纵向方向水平布置,另一者沿竖直方向布置。典`型地,例如,水平伸缩装置可以为水平油缸6,其中该水平油缸6的缸体的封闭端铰接于底架2,并且该水平油缸6的活塞杆端铰接于对应的履带架I。底架铰接轴9和履带架铰接10可以具有多种具体结构形式,只要能够形成上述铰接位置关系即可,在图5中个,各个底架铰接轴9可以分别包括同轴的两根短轴,所述水平伸缩装置的一端端部的两侧通过该两根短轴铰接于底架2上的铰接座,各个履带架铰接轴10为一根长轴,该长轴穿过所述水平伸缩装置的另一端端部,以使得水平伸缩装置的另一端铰接于对应的履带架I的铰接座。此处,由于本实用新型使得用于驱动履带架改变安装位置的水平伸缩装置的履带架铰接轴和底架铰接轴相互垂直,使得水平伸缩装置不仅在水平面具有旋转自由度,而且在与所述履带式底盘的纵向方向相垂直的竖直平面内也具有旋转自由度,从而在履带架I与底架2相对于彼此在履带式底盘的高度方向或纵向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置变化时,水平伸缩装置均能够适应这种相对位置的变化,而不会导致水平伸缩装置不适当的受力而遭到损坏。
[0060] 以上按照技术方案的层次递进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涉及摆动式竖直支腿的基本实施方式以及相关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具体结构形式,并附带性简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可以优选采用的独特的轨结构以及履带架定位结构。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深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以图2至图6的为例从整体上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的优选实施方式及其操作过程,在上文中已经详细描述的具体结构将适当简略。
[0061] 如图2至图6所示,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履带式底盘主要用于履带式起重机,该履带式底盘包括左、右履带架1、底架2、竖直支腿、平衡重4、用作水平伸缩装置的水平油缸
6、楔块7等。
[0062] 底架2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两根履带架安装梁3 (图中所示为箱形梁),该左右两侧的履带架安装梁3分别与对称设置在底架2左、右两侧的履带架I进行装配,左、右侧履带架I与底架2之间分别连接有水平油缸6,通过调整水平油缸6的行程可以调节履带式底盘的轨距(即左、右履带架I的间距),实现履带式底盘的变轨功能,在场地或道路狭窄时可以采用窄轨行走,从而能够大幅降低修筑施工场地和道路的成本。尤其是,对于大吨位履带式工程机械(例如履带式起重机)的履带式底盘而言,其变轨距离能够达到3米左右,这使得履带式工程机械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道路条件。
[0063] 水平油缸6 —般对称分布于底架左右两侧,其与左、右履带架I和底架2之间采用销轴铰接,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其中每个水平油缸6与底架2可以采用底架铰接轴9铰接,底架铰接轴9包括两根同轴的短轴,与履带架I连接采用一根长轴作为履带架铰接轴10铰接,履带架和底架上的铰点均由双耳板构成,与水平油缸铰接点之间留有足够安全的调节间隙。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短轴沿履带式底盘的纵向方向水平、长轴竖直,即短轴和长轴互相垂直地布置。作为一种替代实施方式,也可以使得短轴竖直、长轴沿履带式底盘的纵向方向水平布置。这种布置形式的优点在于:水平油缸6在水平面和竖直平面内均存在旋转自由度,这可以有效防止在履带式底盘行走过程中因底架2与履带架I产生的相对位置变动,导致水平油缸6承受的力得不到释放而遭到损坏。
[0064] 在图2和图3中,底架2的各个履带架安装梁3上设置有沿底架2的横向方向间隔的定位销孔,即第一定位销孔16和第二定位销孔17,左、右履带架I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内侧定位销座15和外侧定位销座14,内侧定位销座15和外侧定位销座14上分别形成有配合定位销孔18,这样,当左、右履带架I通过水平油缸6的驱动而变轨到预定位置时,左、右履带架I上的一个配合定位销孔会与履带架安装梁3上的定位销孔对准,通过在配合定位销孔与定位销孔内插入履带架定位销轴11,可以使得左、右履带架I与履带架安装梁3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使履带式工程机械保持固定的轨距,并且防止在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和转弯时左、右履带架I在履带架安装梁3上发生窜动甚至脱轨,并且定位销轴11安装及拆卸均方便、可靠。例如在图2和图3中,宽轨时在履带架的内侧插销,此时履带架(左、右履带架I)内侧定位销座14的配合定位销孔18与履带架安装梁3上靠外的第一定位销孔16对准,通过插入履带架定位销轴11进行定位。窄轨时在履带架外侧插销,此时履带架的外侧定位销座15上的配合定位销孔18与履带架安装梁3上靠内的第二定位销孔17对准,通过插入定位销轴11进行定位。此种布置形式为安装人员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另外,定位销轴11端部可以设置挡销孔,在将定位销轴11插入到对准的配合定位销孔与定位销孔内后,可以在定位销轴11端部的挡销孔内安装挡销12,以防止履带架定位销轴11受轴向力而窜动脱离配合定位销孔与定位销孔。
[0065] 底架2的各个根履带架安装梁3与对应的履带架的安装孔之间设置有楔块7,用以消除履带架I与底架2的履带架安装梁3之间的安装间隙,防止两者之间的相对晃动;楔块7可以用螺栓安装于履带架安装梁3的上表面并楔入到箱形梁与对应的履带架的安装孔之间,楔块7可以具有位置调节功能,这可以在箱形梁的上表面形成楔块安装调节孔25(例如腰圆孔或长孔等)而容易地实现。楔块7在履带式底盘宽轨时可以从左、右履带架I各自的内侧楔入,窄轨时可以从左、右履带架I各自的外侧楔入。
[0066] 更独特地,图2至图6的履带式底盘应用有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摆动式竖直支腿,底架2的前、后端四个位置各设置竖直支腿,各个竖直支腿包括竖直油缸5和支腿连接梁13,竖直油缸5采用两个水平连接销轴19安装于对应的支腿连接梁13的一端,支腿连接梁13的另一端采用一根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铰接于底架2上,具体地铰接在底架2的上、下盖板之间,该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的上端对应地设置有用于阻挡该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的定位卡板21,该定位卡板21用螺栓安装在底架2的上表面,防止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的轴向窜动。底架2与支腿连接梁13之间以及支腿连接梁13与竖直油缸5之间均采用销轴连接,安装及拆卸快捷、方便,当运输宽度和重量有限制时,可以根据需要将竖直油缸5或支腿连接梁13拆卸下来另外运输。
[0067] 在图2至图6所示的履带式底盘中,由于该履带式底盘的竖直支腿的支腿连接梁13通过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铰接于底架2,支腿连接梁13具有摆动功能,因此各个竖直支腿能够调整支撑位置,即能够改变相互之间的横向跨距和纵向跨距,这能够适应履带式工程机械不同工况的需要,通过调整各个竖直支腿的位置,实现更可靠的支撑功能。例如,在图2至图6中,根据履带式工程机械在不同工况时的需求,支腿连接梁13摆动角度可以设置有三种不同的角度:运输位置(即支腿连接梁13向外摆动到与履带式底盘的横向方向平行的位置,该运输位置对应于上文所述的第一预定位置)、履带架变轨操作位置(即支腿连接梁13相对于所述运输位置向内转动90°,如图3所示状态,该履带架变轨操作位置对应于上述的第二预定位置)、以及履带式工程机械拆装位置(即支腿连接梁13相对于所述运输位置向内转动45°,如图2所示状态,该履带式工程机械拆装位置对应于上述的第三预定位置),在各个支腿连接梁13转动到需要的预定位置时,可以通过限位销轴22进行定位,具体地,可以在底架2的上盖板上形成多个限位销轴孔23,通过在支腿连接梁13上形成配合限位销轴孔(图中未显示),在支腿连接梁13转动到需要的预定位置时,支腿连接梁13上的一个或多个配合限位销轴孔与底架2上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限位销轴孔23对准,通过分别插入限位销轴22即可使得支腿连接梁13限位,也就是说,在支腿连接梁13的各个位置均采用一个根或多跟竖直限位销轴22使得支腿连接梁13相对于底架2限位,防止使用过程中支腿连接梁任意摆动而发生危险。另外,竖直油缸5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支脚板8,以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防止地面塌陷。支脚板8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是圆形或者多边形
坐寸ο
[0068] 由于图2和图3所示的履带式底盘安装有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摆动式竖直支腿,因此可以根据应用需要改变竖直支腿的支撑位置,实现更稳定可靠的支撑功能,例如当图2和图3所示的履带式底盘进行履带架的变轨操作时,由于大吨位履带式工程机械(例如履带式起重机)的自重一般在几百吨以上,需要水平油缸6提供极大的拉力或推力,因此直接在地面上进行变轨操作将很难实现,因此根据需要可以将设置的四个竖直支腿3均打开至90°位置(即上述履带架变轨操作位置),用限位销轴20将竖直支腿3与底架2固定好,使用竖直油缸5将整机顶升至履带板稍稍离开地面,即变轨时履带板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作用。水平油缸6的拉力或推力只需要克服履带架总成的自重与底架2的履带架安装梁3对履带架的摩擦力即可,一般履带架总成自重只有几十吨,钢铁与钢铁之间的摩擦系数又远小于钢铁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且履带架安装梁3上可事先涂抹润滑油脂以再度减小摩擦阻力,使得履带架伸缩灵活自如。
[0069] 另外,图2至图6的底架2的前后端各设置有一组平衡重4,作为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整车稳定配重使用,从而提高整机稳定性和安全性。平衡重4 (具体重量可根据整机稳定性要求进行配置)放置于平衡重框架之上,平衡重框架具有水平销轴,可以快速悬挂于底架上设置的上开口双耳板形式的挂钩上,框架下端定位面与底架底板接触予以支撑,此种安装方式快速、准确。当然,平衡重4的连接结构可以多种多样,只要能够连接到底架2上起到平衡重量的作用即可。
[007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履带式底盘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该履带式工程机械包括上述的履带式底盘。典型地,这种履带式工程机械可以为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挖掘机、履带式强夯机等。
[0071] 由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由于至少存在一个摆动式竖直支腿,因此能够根据履带式底盘的作业工况需要调节相关竖直支腿的支撑位置,实现更可靠的支撑性能,显著改善履带式底盘的作业稳定性。尤其是,在优选方式下,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可以具有多个摆动式竖直支腿的情形下,这样通过调节相关竖直支腿的支撑位置,能够容易地改变支腿之间的横向跨距和/或纵向跨距,使得履带式底盘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获得更显著的提升。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底盘通过在底架上设置平衡重4,消除了履带式底盘以及履带式工程机械因为重量分布不均而产生不平稳的问题,从而使得履带式底盘的具有更优良的行驶稳定性和作业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工程机械包括上述履带式底盘,因此其同样具有上述优点。
[0072]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73]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74]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7)
1.履带式底盘,包括底架(2)、安装在该底架(2)左、右两侧的履带架(I )、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架(2)的竖直支腿,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直支腿中的至少一个竖直支腿为摆动式竖直支腿,各个所述摆动式竖直支腿包括竖直伸缩装置以及连接或形成在该竖直伸缩装置上的摆臂,该摆臂铰接于所述底架(2)且铰接为能够绕竖直铰接轴线转动,从而所述竖直伸缩装置能够跟随所述摆臂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而改变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 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为支腿连接梁(13),所述支腿连接梁(13) —端连接于所述竖直伸缩装置,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底架(2)且铰接为使得该支腿连接梁(13)能够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竖直伸缩装置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连接梁(13)的一端通过两根水平的连接销轴(19)连接于所述竖直伸缩装置,并且该支腿连接梁(13)的另一端通过竖直的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铰接在所述底架(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2)的上表面还安装有限位卡板(21),该限位卡板(21)覆盖所述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上端面的至少一部分,以防止所述支腿连接梁铰接销(20 )轴向窜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伸缩装置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撑于地面以扩大接触面积的支脚板(8 )。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伸缩装置为竖直油缸(5),该竖直油缸(5)的缸体连接于所述摆臂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底盘包括多个所述竖直支腿,各个所述竖直支腿分别为所述摆动式竖直支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底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架(2)的前端且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所述竖直支腿和安装于所述底架(2)的后端且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所述竖直支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呈水平布置以垂直于所述竖直伸缩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2)上还设置有平衡重(4)。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2)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平衡重(4)。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摆动式竖直支腿的所述摆臂与所述底架(2)上设有定位机构,以能够在所述摆臂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到不同预定位置通过该定位机构锁定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定位机构分别为插销定位机构,所述插销定位机构包括限位销轴(22)、形成在所述摆臂上的限位销轴配合孔、以及形成在所述底架(2)上的限位销轴孔(23),其中在所述摆臂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到任一所述预定位置时,所述底架(2)上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销轴孔(23)各自与所述摆臂上的其中一个所述限位销轴配合孔对准,以分别能够插入所述限位销轴(22)锁定所述摆臂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绕所述竖直铰接轴线转动到任一所述预定位置时,所述底架(2)上的其中两个所述限位销轴孔(23)各自对应地与所述摆臂上的一个所述限位销轴配合孔对准,以分别能够插入所述限位销轴(22)锁定所述摆臂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预定位置包括第一预定位置、第二预定位置和处于该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之间的第三预定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所述摆臂或该摆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平行或基本平行于所述履带式底盘的横向方向;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所述摆臂或该摆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平行或基本平行于所述履带式底盘的纵向方向。
16.履带式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工程机械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式底 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履带式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工程机械为履带式起重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28909 CN203186472U (zh) | 2013-04-28 | 2013-04-28 | 履带式底盘及履带式工程机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28909 CN203186472U (zh) | 2013-04-28 | 2013-04-28 | 履带式底盘及履带式工程机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86472U true CN203186472U (zh) | 2013-09-11 |
Family
ID=49103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228909 Active CN203186472U (zh) | 2013-04-28 | 2013-04-28 | 履带式底盘及履带式工程机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86472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93582A (zh) * | 2013-12-19 | 2014-04-0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提升装置和提升方法 |
CN105480882A (zh) * | 2015-12-30 | 2016-04-13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支脚收展机构和工程机械 |
CN105539616A (zh) * | 2015-12-29 | 2016-05-04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车架、履带底盘组件和工程车辆 |
CN110329373A (zh) * | 2019-06-27 | 2019-10-15 | 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下车履带总成及履带起重机 |
CN112647842A (zh) * | 2020-12-24 | 2021-04-13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钻机用模块化支腿及钻机 |
-
2013
- 2013-04-28 CN CN 201320228909 patent/CN20318647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93582A (zh) * | 2013-12-19 | 2014-04-0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提升装置和提升方法 |
CN103693582B (zh) * | 2013-12-19 | 2016-08-17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提升装置和提升方法 |
CN105539616A (zh) * | 2015-12-29 | 2016-05-04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车架、履带底盘组件和工程车辆 |
CN105480882A (zh) * | 2015-12-30 | 2016-04-13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支脚收展机构和工程机械 |
CN105480882B (zh) * | 2015-12-30 | 2017-04-05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支脚收展机构和工程机械 |
CN110329373A (zh) * | 2019-06-27 | 2019-10-15 | 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下车履带总成及履带起重机 |
CN112647842A (zh) * | 2020-12-24 | 2021-04-13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钻机用模块化支腿及钻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86472U (zh) | 履带式底盘及履带式工程机械 | |
CN202624176U (zh) | 车辆和移动式工程机械辅助支撑装置 | |
CN101323416B (zh) | 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及其转向装置 | |
CN101956366B (zh) | 互支式桥梁伸缩装置 | |
CN207047715U (zh) | 一种架桥机支腿受载均衡控制装置 | |
WO2018151017A1 (ja) | クローラ付き作業機械 | |
CN203186473U (zh) | 履带式底盘及履带式工程机械 | |
CN103171979A (zh) | 滑轮装置及包含该滑轮装置的塔式起重机 | |
CN103161312B (zh) | 一种混凝土泵车 | |
CN103161315A (zh) | 一种混凝土泵车 | |
CN104512842A (zh) |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平台的机座总成 | |
CN103407906A (zh) | 一种超起装置及超起支腿 | |
CN102878396A (zh) | 工程机械转台和工程机械 | |
CN107012798A (zh) | 一种架桥机支腿受载均衡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12227221A (zh) | 一种架桥机的后支腿装置 | |
CN108560407B (zh) | 桥梁支座 | |
CN204356663U (zh) | 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 | |
CN203094212U (zh) | 履带架、履带架装卸辅助装置及履带式工程机械 | |
CN203255891U (zh) | 滑轮装置及包含该滑轮装置的塔式起重机 | |
CN102774624B (zh) | 给水泵电机的检修运输车及其检修移运方法 | |
CN203066855U (zh) | 滑移架、动力装置和旋挖钻机 | |
CN201432672Y (zh) | 波形钢腹板运送平车 | |
CN114476960B (zh) | 一种具有防脱轨功能的飞行员模拟用起重机 | |
CN202791200U (zh) | 工程机械转台和工程机械 | |
CN213896785U (zh) | 一种架桥机的后支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