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72981U - 血液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装清洗液的容器 - Google Patents

血液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装清洗液的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72981U
CN203172981U CN 201220732521 CN201220732521U CN203172981U CN 203172981 U CN203172981 U CN 203172981U CN 201220732521 CN201220732521 CN 201220732521 CN 201220732521 U CN201220732521 U CN 201220732521U CN 203172981 U CN203172981 U CN 203172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ntainer body
analysis device
container according
clean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7325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悠丞
内桥欣也
水野由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72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729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装清洗液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具有:上端有开口的且有底部的采血管形状的容器主体、装在所述容器主体中的氯类清洗液、与所述容器主体连接在一起的且用于覆盖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的膜部分,所述容器主体上带有表示容器的内容物是清洗液的识别码。

Description

血液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装清洗液的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装清洗液的容器。
背景技术
血液分析装置用吸移管将血液样本吸入装置内部,并测定所吸移的血液样本,分析样本中所含有的成分。随着血液分析装置的使用,吸移管、流路、阀以及分析部件等的流体系统中会堆积血液中的细胞残留物和血细胞蛋白质等污垢,这些污垢可能成为测定精度下降的原因。因此,血液分析装置要定期用清洗液对流体系统进行清洗作业。
特开(日本专利公开)2003-254980号公报上公开了一种用清洗液自动清洗流体系统的血液分析装置、以及此血液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装清洗液的容器(以下称为清洗液容器)。清洗液容器是上端具有开口的管状形状,开口部分用盖封住,且其外形与采血管相同。清洗液使用的是次氯酸钠水溶液。
发明内容
上述特开(日本专利公开)2003-254980号公报中对于采血管和清洗液容器的盖适合使用什么材料没有记述,但一般来说,关于采血管的盖,为了在用采血针穿刺并注入血液后堵塞拔出采血针时形成的穿孔,一般使用橡胶塞子。
在此,当容器中装的清洗液为次氯酸钠水溶液时,与装血液样本时的情况不同,时间一长的话,从清洗液游离出来的气体(氯气等)会使容器内的压力升高。因此,清洗液容器如果使用了橡胶塞子,橡胶塞子在容器内压的作用下收到来自内侧的挤压,会有所松动,有可能造成气密性降低。此外,在从采血管吸移血液时,如特开(日本专利公开)2003-254980号公报所示,不是只有在密封状态下用吸移管刺穿橡胶塞子这一种情况,有时使用者还会打开塞子来插入吸移管。如果清洗液容器使用的是橡胶塞子,使用者有可能像采血管一样地错误地打开清洗液容器的橡胶塞子。如果次氯酸钠暴露在空气(CO2)中,将会加速次氯酸的分解,清洗液的清洗能力将会下降,因此,如果在不必要时不经意地打开塞子,有可能导致该清洗液不能使用。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血液分析装置中使用的清洗液容器,它既能够防止容器内压的升高导致盖部分的气密性下降,同时又能防止错误地打开盖部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层面提供一种血液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装清洗液的容器,该容器具有上端有开口且有底部的采血管形状的容器主体、装在容器主体中的氯类清洗液、与容器主体连接在一起且用于覆盖密封容器主体的开口的膜部分,容器主体上带有表示容器的内容物为清洗液的识别码。
在本发明第一层面的清洗液容器中,如上所述,设置有与容器主体连接在一起并用于密封容器主体的开口的膜部分,因为膜部分与容器主体连接在一起,所以与设置橡胶塞子不同,即使从氯类清洗液游离出来的气体使容器内压升高,也不会出现塞子松动的情况。用膜部分密封容器主体的开口,因此,要开封清洗液容器的话,必须用吸移管等刺穿膜部分。因此,能够防止使用者错误地打开膜部分。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防止容器内压的升高导致盖部分的气密性下降,同时能够防止盖部分被错误地开封。另外,采血管形状的容器主体上带有表示容器的内容物是清洗液的识别码,因此可以将清洗液容器放置到与采血管一样的架中等,并自动识别容器种类,因此能够与采血管一样地自动处置上述容器。
在上述第一层面的清洗液容器中,膜部分最好在不使用粘接层的情况下与容器主体连接在一起。采取这种结构,与用粘接剂粘接膜部分和容器主体时的情况不同,不必考虑粘接剂与膜部分和容器主体的粘接性,也不必考虑粘接剂与内容物(氯类清洗液)的化学性质是否合适。
此时,膜部分最好包括与容器主体接触并且由与容器主体同样的材质制成的密封层。通过如此结构,比如用热塑性树脂制作容器主体和密封层,通过热封等方法就能够轻松并牢固地把膜部分与容器主体连接起来。
在上述第一层面的清洗液容器中,膜部分最好是包括设置在内侧的密封层和设置在密封层外侧的气体阻隔层在内的层压膜。通过如此结构,层压膜的气体阻隔层能够阻止外面的空气进入,同时在设置有气体阻隔层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密封层使膜部分与容器主体连接在一起。
此时,层压膜最好还包含设置在密封层与气体阻隔层之间的聚酰胺层。通过如此结构,一方面具有优越的耐冲击性和耐碱性的聚酰胺层能够提高层压膜的强度,同时还能够在具有强碱性的氯类清洗液下保护气体阻隔层。
上述膜部分是包括密封层和气体阻隔层在内的层压膜,在这一结构中,层压膜的气体阻隔层最好是陶瓷蒸镀膜。如此,用陶瓷蒸镀膜形成气体阻隔层就能够获得具有优越的气体阻隔性的气体阻隔层。如果气体阻隔层使用如铝等的金属箔的话,从氯类清洗液游离出来的氯气会穿过密封层并从内部使金属箔劣化,金属箔被腐蚀,导致气体阻隔性下降。与此相比,陶瓷材料比金属箔更难以被腐蚀,因此能够防止气体阻隔性降低。
在上述第一层面的清洗液容器中,清洗液容器最好用于清洗下述血液分析装置:具有刺穿容器的盖并吸移容器内的血液的吸移管的血液分析装置。将本发明的清洗液容器用于这种具有吸移管的血液分析装置的话,不必另行设置用于开封的构件部分,能够用吸移管刺穿层压膜并吸移容器内部的清洗液。此时,膜部分最好是血液分析装置的吸移管能够刺透的厚度。
在上述第一层面的清洗液容器中,容器主体最好是不透明的。如此,在清洗液容器中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主体,便于与一般透明的采血管进行区分,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在本发明中,“不透明”的概念中不仅包括不透光的不透明,还包含部分透光的半透明。
在上述膜部分包括密封层的结构中,密封层最好由对氯类清洗液具有耐腐蚀性的热塑性树脂制成。通过如此结构,即使清洗液容器需要长期保存,也能够防止容器的内容物(氯类清洗液)造成密封层的劣化。
在上述第一层面的清洗液容器中,最好在容器主体的上端部分形成圆周状向外突出的凸缘部件,膜部分与凸缘部件连接在一起,以此密封开口。通过如此结构,能够通过凸缘部件增大容器主体与膜部分的连接面积,因此能够切实用膜部分密封开口。
此时,膜部分最好是直径大于凸缘部件的外径的圆形。如此便于将膜部分与整个凸缘部件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第一层面的清洗液容器中,识别码最好是位于容器主体的外侧面的一定位置的条形码。通过如此结构,在能够与采血管同样地进行自动处理的清洗液容器中,通过读取条形码就能够轻松地区分采血管与清洗液容器。
上述膜部分是包括密封层和气体阻隔层在内的层压膜,在这一结构中,密封层的厚度最好大于气体阻隔层的厚度。如此,增大密封层的厚度,即使密封层在与容器主体连接时发生了变形,也能够充分确保密封层的厚度。
此时,密封层的厚度最好在构成层压膜的各层中最厚。通过如此结构,密封层的厚度大,易于与容器主体进行连接,此外还能够切实地密封容器主体的内部。
上述清洗液容器用于清洗具有穿透容器的盖并吸移容器内血液的吸移管的血液分析装置,在这一结构中,容器主体中装有的氯类清洗液的量最好与清洗一次血液分析装置的用量相同,或者是多于一次清洗的用量,且不足两次清洗的用量。如此可以使清洗液容器一次用完。膜部分被刺破后清洗液有可能会从刺破的孔漏出。因此,使用一次用完的清洗液容器能够使包括使用后的废弃在内的清洗液容器的处理更容易。
在上述第一层面的清洗液容器中,容器主体的外形形状最好能够使其放在血液分析装置的采血管运送用架上。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清洗液容器,该清洗液容器既能够防止容器内压的升高造成盖部分的气密性下降,又能防止盖部分被错误地开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清洗液容器的外观斜视图;
图2为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中的清洗液容器的结构的纵向剖面说明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清洗液容器的层压膜结构的截面示意说明图;
图4为使用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中的清洗液容器的血液分析装置的一例的斜视图;
图5为图4所示血液分析装置中所使用的采血管和清洗液容器的使用状态的斜视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血液分析装置的各部分的结构的平面示意说明图;
图7为图4所示血液分析装置的作业的说明流程图;
图8为图7中的血液分析装置取入采血管的取入作业(子程序)的流程说明图;
图9为图7中的血液分析装置取入清洗液容器的取入作业(子程序)的流程说明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试验结果的图表;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清洗液容器的变形例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6,就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清洗液容器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清洗液容器1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容器主体2、覆盖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2a(参照图2)的层压膜(盖部分)3。清洗液容器1在容器主体2内盛放清洗液4(参照图2)。清洗液容器1的清洗液4为次氯酸盐水溶液,用于清洗后述血液分析装置100(参照图4)的装置内部(流体系统)。
容器主体2的形状是所谓的采血管型形状(采血管形状)。具体而言,容器主体2的上端有圆形的开口部2a,并有半球状的底部2b,是圆筒形状。容器主体2与血液分析装置100中使用的采血管T(参照图5)的外形尺寸相同。由此,在血液分析装置100中能够像采血管T一样地将容器主体2放在运送容器用架R(参照图5)上。操作者将清洗液容器1放在架上运送,以此便能够将清洗液容器1自动供应给血液分析装置100。为了扩大与层压膜3的连接面积,在容器主体2的上端部分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圆型(圆周形)凸缘部件2c。
容器主体2由对次氯酸盐水溶液(次氯酸钠水溶液)具有耐腐蚀性的热塑性树脂制成。这种热塑性树脂最好是烯烃类树脂,尤以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为宜。由聚乙烯或聚丙烯制作的容器主体2在未着色的状态下呈半透明(不透明)的乳白色。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主体2由不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构成。在图4和图5中,为了表现出后述透明的采血管T与不透明(乳白色)的清洗液容器1外观上的区别,在容器主体2的附图上标上了阴影。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容器主体2的外侧面的一定位置上贴有印着条形码5的标签6。条形码5中存储着表示容器是装有清洗液的容器的识别信息。
层压膜3为圆形且连接着容器主体2(凸缘部件2c)的上端面。由此,层压膜3塞住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2a,密封容器主体2的内部。层压膜3的直径D1略大于容器主体2的凸缘部件2c的外径D2,以便使层压膜3能够充分覆盖容器主体2的开口一侧的顶端的边缘。如图3所示,层压膜3包含配置在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2a一侧的密封层3a、以及配置在密封层3a外侧的气体阻隔层3b。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压膜3为三层结构,密封层3a和气体阻隔层3b之间配置有中间层3c,气体阻隔层3b为最外层。
密封层3a连接着容器主体2和层压膜3,同时具有在清洗液4(次氯酸盐水溶液)下保护气体阻隔层3b的功能。密封层3a由与容器主体2同样材质的热塑性树脂制成,用热封方法与容器主体2的上端面连接在一起。即,层压膜3不通过粘接层(粘接剂)而是由密封层3a直接与容器主体2接触并连接在一起(热封)。因此,清洗液容器1中与清洗液4直接接触的部分(容器的内侧面部分)全部是由对次氯酸盐水溶液具有耐腐蚀性的材料制成。
气体阻隔层3b的功能在于阻挡外部的气体(特别是CO2)从外部进入,防止清洗液4中的次氯酸盐水溶液分解。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阻隔层3b是由基膜的表面蒸镀了陶瓷材料的陶瓷蒸镀膜构成的。陶瓷蒸镀膜的基膜比如可以使用聚乙烯对苯二甲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拉伸尼龙(ONY)等。陶瓷材料比如可以使用氧化铝(Al2O3)、二氧化硅(SiO2)等。
中间层3c由聚酰胺层构成,其功能是提高层压膜3的机械性强度,保护气体阻隔层3b。中间层3c可以使用具有优越的耐冲击性和耐碱性的各种尼龙材料。
上述密封层3a、气体阻隔层3b和中间层3c都具有绝缘性,整个层压膜3都具有绝缘性。层压膜3的总厚度是t1,密封层3a、气体阻隔层3b和中间层3c的厚度分别为t2、t3和t4。总厚度t1是血液分析装置100的后述穿刺吸移管34能够刺透层压膜3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总厚度t1约为150μm。比较各层的厚度,密封层3a的厚度t2最厚。这样,即使密封层3a因为与容器主体2的融合而变形,也能充分保持该层的厚度。
容器主体2中装有清洗液4。清洗液4是包含氯类清洗剂的溶液,最好使用次氯酸钾水溶液或次氯酸钠水溶液。清洗液4的液性呈碱性。清洗液容器1中装有一定浓度的清洗液4,在取入血液分析装置内后稀释并使用。当清洗液4为次氯酸钠水溶液时,使用时的清洗液容器1内(稀释前)的清洗液4的有效氯浓度最好在1%以上、12%以下。从确保清洗力的角度考虑,有效氯浓度以1.5%以上7%以下为宜。另外,氯类清洗液的液性越接近中性则分解越快,因此,为了提高保存稳定性(为长期保管),最好提高pH值,清洗液4的pH值比如在pH10以上,最好在pH11以上。另一方面,当无需长期保存时,只要使使用时的有效氯浓度保持在上述范围内即可,清洗液4的pH值比如在pH9以上即可。
下面举例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清洗液容器1用于血液分析装置时的情况。
首先简要介绍使用清洗液容器1的血液分析装置的结构。如图4所示,血液分析装置100是对全血的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血细胞成分进行分析的血细胞分析装置。如图4所示,血液分析装置100具有运送单元20、由血细胞计数装置等组成的测定单元30和40、信息处理单元50。
血液分析装置100从采血管T吸移血液样本并进行分析。如图5所示,采血管T是由透明(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或合成树脂制成的有底的管状容器,上端有开口(省略图示)。采血管T用于盛放采自患者的全血血液样本,上端的开口被橡胶制成的盖部分(橡胶塞子)T1密封。采血管T的侧面贴着标签T3,该标签T3上印有包括样本ID在内的条形码T2。采血管T放在运送容器用的架R上并在此状态下由运送单元20运往测定单元30或40。本实施方式中的清洗液容器1能够进行与采血管T同样的处置,能够放在架R上并供应给各个测定单元30、40。架R能够安放数支(10支)容器。
如图6所示,运送单元20配置在横向(X方向)并列设置的测定单元30和40前面(Y2方向一侧)。运送单元20包括右台21和左台22以及架运送部件23,其中右台21和左台22用于存放运送容器用的架R,架运送部件23用于向X方向延伸以连接右台21和左台22并运送架R。在右台21上,安放有盛放测定对象血液样本的采血管T和清洗液容器1的架R排成一列,排列放置的架R被依次供应给架运送部件23。架运送部件23移动从右台21供应的架R,并将其向各测定单元30和40运送,将安放有完成测定的采血管T的架R送出到左台22。架运送部件23的一定位置上设置有具有条形码读码器24的条形码单元25。条形码单元25在架R上安放的容器旋转的同时,通过条形码读码器24从侧面进行读取作业。以此,在运送架R的过程中,不论容器(标签)在架R内的朝向如何,血液分析装置100都能够读取清洗液容器1侧面带有的条形码5和采血管T侧面带有的条形码T2。
测定单元30和40有着同样的装置结构。测定单元30(40)主要包括手部件31(41)、容器设置部件32(42)、容器运送部件33(43)、穿刺吸移管34(44)、以及流体系统35(45)。测定单元30(40)的内部设置了具有条形码读码器36(46)的条形码单元37(47)。下面仅就测定单元30和40中的测定单元30的结构进行说明。
手部件31配置在架运送部件23的一定位置(取入位置P1)的上方。手部件31抓取架R上放置的容器(采血管T或清洗液容器1)并将其取入测定单元30内部,再将完成吸移的容器从测定单元30的内部返还到架R。手部件31翻转抓取的采血管T,搅拌里面的血液样本。容器设置部件32用于安放手部件31取入的容器(采血管T或清洗液容器1)。容器运送部件33移动容器设置部件32,并将容器配置到测定单元30内的一定位置。穿刺吸移管34的顶端部分形状尖锐,能够刺穿采血管T的盖部分T1。穿刺吸移管34还能够刺穿清洗液容器1的层压膜3。穿刺吸移管34从上方进入位于吸移位置P3的容器,并吸移容器内的液体。
流体系统35由试样制备部件35a、检测部件35b、用于收纳废液的废液室35c、以及连接这些部件并运送液体的流路、阀等构成。试样制备部件35a由反应室等构成,该反应室用于混合所吸移的血液样本和试剂并使之发生反应以制备测定用试样。检测部件35b具有测定所制备的测定用试样的功能,且其由以下部分构成:用于测定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电阻式检测器、用于光学测定白细胞的光学检测器等。
在进行测定作业时,测定单元30通过穿刺吸移管34从采血管T吸移血液样本,在试样制备部件35a制备测定用试样,并将测定用试样运送到检测部件35b进行测定。
在进行清洗作业时,测定单元30通过穿刺吸移管34从清洗液容器1吸移清洗液4,用清洗液4灌满试样制备部件35a、检测部件35b、以及这些部件之间的流路、到废液室35c之间的流路。流体系统35在此状态下保持一定时间,以此除去附着在流体系统35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壁的污垢(样本和试剂的残留物)。使用清洗液容器1的清洗作业比如可以一天进行一次,或者是每进行一定次数的测定处理(比如1000份样本)就实施一次。用清洗液灌满流路并进行清洗的作业需要的时间比测定样本所需要的时间长,因此,最好在使用装置的那天在使用结束时(关机时)进行清洗。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分析装置100的程序被设计为如下:用清洗液容器进行清洗后直接关机。
如图4所示,信息处理单元50具有输入部件51和显示部件52。信息处理单元50与运送单元20、测定单元30和40之间进行了可通信连接。信息处理单元50控制运送单元20、测定单元30和40的运行,并根据测定单元30和40获得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信息处理单元50将消息(message)等一定信息内容显示在显示部件52。
下面参照图2、图5~图9就血液分析装置100的测定作业和清洗作业进行简要说明。
如图7所示,首先,在步骤S1,血液分析装置100进行运送单元20和测定单元30(40)的各部分的作业检查等的待机处理。待机处理完成后,在步骤S2,血液分析装置100等待接受架运送指示。
当安放测定对象的采血管T或清洗液容器1的架R放置到运送单元20的右台21,并输入架运送指示后,处理进入步骤S3。如上所述,在常规的测定作业中,操作者只将采血管T放置到架R中,再将架R放置到运送单元20的右台21。当天的测定作业完成后,在进行关机处理时,操作者只将清洗液容器1放入架R,再将架R放置到运送单元20的右台21。在步骤S3,如图6所示,右台21供应的架R被架运送部件23运送到条形码读取位置P5。架R到达条形码读取位置P5后,从前面(X1方向一侧)的容器(采血管T或清洗液容器1)开始,依次用条形码读码器24对架R上放置的所有容器读取条形码(条形码5或条形码T2)。
然后,如图7所示,在步骤S4,信息处理单元50根据读取的条形码信息识别读取了条形码的容器的种类(是采血管T还是清洗液容器1)。读取了条形码的容器如果是采血管T,则信息处理单元50从条形码信息获取样本ID,在步骤S5以后的处理中,根据与样本ID相应的预先输入的测定指令进行测定作业。
在步骤S5中,如图6所示,架运送部件23将架R运送到取入位置P1或取入位置P2。原则上来说,从配置在架R前面(X1方向一侧)的采血管T开始依次先后交互在测定单元30、40取入采血管T。
架R运送到取入位置P1(P2)后,如图7所示,处理进入步骤S6,测定单元30(40)进行架R的采血管T的取入作业。在此,对测定单元30取入采血管T的作业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6和图8所示,在步骤S21中,测定单元30的手部件31从架R取出采血管T。在步骤S22中,手部件31对采血管T内部的血液样本进行搅拌作业。然后,在步骤S23中,容器设置部件32移动到取入位置P1,在步骤S24中,手部件31将采血管T放置到容器设置部件32。在步骤S25中,容器设置部件32移动到读入位置P6。在步骤S26中,用条形码读码器36读取取入的采血管T的条形码T2,确认取入单元内的采血管T。确认采血管T后,在步骤S27中,容器设置部件32移动到吸移位置P3。在步骤S28中,穿刺吸移管34从吸移位置P3的上方下降并刺透采血管T的盖部分T1(参照图5),从采血管T内部吸移一定量的血液样本。所吸移的血液样本在流体系统35中运往各部件,用于进行一定的测定处理。
穿刺吸移管34完成样本吸移后,处理进入步骤S29,容器设置部件32移动到取入位置P1。然后,在步骤S30中,手部件31从容器设置部件32取出采血管T,在步骤S31中将取出的采血管T放回架R的原位置。以此,测定单元30的取入作业结束。测定单元40的取入作业与此相同。
如图7所示,采血管T的取入作业结束后,在步骤S7,判断是否对安放在架R上的所有采血管T都完成了步骤S6的取入作业。反复重复步骤S6和S7的处理,以此,安放在架R上的采血管T分别按照一定的顺序被取入测定单元30或测定单元40。所有采血管T的取入作业完成后,处理进入步骤S8,架R被运送到左台22。然后,处理返回步骤S1,继续进行测定作业。
如果在步骤S4读取了条形码的容器为清洗液容器1,则血液分析装置100转入步骤S9~S12的关机作业。
首先,在步骤S9,如图6所示,架运送部件23将架R运送到取入位置P1或取入位置P2。如果清洗的是测定单元30和40两者,则架R上放置2支清洗液容器1,架R依次运往取入位置P1和取入位置P2。架R运送到取入位置P1(P2)后,在步骤S10中,测定单元30(40)进行取入作业。
除了省略了容器内容物的搅拌作业(图8的步骤S22)以外,图9所示清洗液容器1的取入作业均与图8的采血管T的取入作业的步骤S21~S31相同。省略搅拌是因为对象容器是清洗液容器1,因此无需进行搅拌作业。因此,与上述测定单元30的采血管T的取入作业一样,在步骤S45读取清洗液容器1的条形码5(参照图5),在步骤S47中,穿刺吸移管34从吸移位置P3的上方下降,刺透清洗液容器1的层压膜3(参照图5),吸移清洗液容器1内部的清洗液4(参照图2)。测定单元30将所吸移的清洗液运送到流体系统35的各个部分,用清洗液4充满流路内部,以此清洗流体系统35。清洗液容器1内的清洗液4的量与测定单元30的一次(即一台测定单元)清洗所使用的量相同或是多于一次清洗所使用的量但不足两次清洗的用量。在步骤S47中,测定单元30在信息处理单元50的控制下将清洗液容器1内的清洗液4全部吸完。其理由如下。
在本实施方式的清洗液容器1中,开口部2a由层压膜3密封,与采血管的橡胶塞子不同,穿刺吸移管34穿刺后会留下不再闭塞的孔。因此,如果吸移后的清洗液容器1中残留有清洗液4,清洗液会从穿刺留下的孔漏出。于是,通过血液分析装置100将清洗液4全部吸移完,以此防止清洗液漏出。
如图7所示,步骤S10的清洗液容器1的取入作业结束后,在步骤S11,清洗液容器1已经被返还的架R被送到左台22。用清洗液4灌满流体系统35后,经过一定时间,然后测定单元30将内部的清洗液和废液排出到装置外部。然后,在步骤S12中,信息处理单元50关闭血液分析装置100的电源,结束处理。以此完成关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置有与容器主体2连接在一起并用于密封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2a的层压膜3,层压膜3与容器主体2连接在一起,因此,与设置橡胶塞子不同,即使从次氯酸钠水溶液游离出来的气体使容器内压升高,塞子也不会松动。此外,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2a用层压膜3密封,因此,要开封清洗液容器1的话就必须用穿刺吸移管34(44)等刺穿层压膜3。因此,能够防止使用者错误地开封层压膜3。以此,本实施方式既能够防止因为容器内压升高造成层压膜3的气密性下降,又能够防止层压膜3被错误地开封。因此,能够获得长期保存清洗液4(次氯酸钠水溶液)的高保存稳定性。容器主体2上带有用于识别出容器是清洗液容器的条形码5,因此,能够与采血管T一样地,自动用条形码5识别清洗液容器1并自动吸移清洗液4。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层压膜3在不使用粘接层的情况下与容器主体2连接在一起,这与使用粘接剂等粘接层压膜3和容器主体2不同,不必考虑粘接剂与层压膜3和容器主体2的粘接性,也不必考虑粘接剂与内容物(次氯酸钠水溶液)的化学性质是否相符。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层压膜3中设置有与容器主体2接触并由和容器主体2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密封层3a,这样,就能够对容器主体2和密封层3a进行热封,能够使层压膜3和容器主体2更容易且更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层压膜3中设置有位于容器主体2一侧的表面的密封层3a、以及位于容器主体2的密封层3a的外侧的气体阻隔层3b,这样,层压膜3的气体阻隔层3b能够阻止外面的空气进入,并且在设置有气体阻隔层时也能通过密封层3a将层压膜3与容器主体2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层压膜3包括设置在密封层3a和气体阻隔层3b之间的中间层(聚酰胺层)3c。因此,通过中间层3c的优越的耐冲击性和耐碱性能够提高层压膜3的强度,同时还能够在强碱性次氯酸钠水溶液下保护气体阻隔层3b。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层压膜3中设置了由陶瓷蒸镀膜构成的气体阻隔层3b,这样就能够获得具有优越的气体阻隔性的气体阻隔层3b。如果气体阻隔层3b使用的是铝等的金属箔的话,从次氯酸钠水溶液游离出来的氯气会穿过密封层3a,并使金属箔从内部开始劣化,腐蚀金属箔,从而降低气体阻隔性。与此相比,与金属箔相比,陶瓷材料更难被腐蚀,因此能够防止气体阻隔性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清洗液容器1用于清洗下述血液分析装置100:具有刺穿采血管T的盖部分T1并吸移采血管T内的血液样本的穿刺吸移管34(44)的血液分析装置100。因此,不必另行设置用于开封的构件部分,用穿刺吸移管34(44)就能够刺穿层压膜3并吸移容器内的清洗液4。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清洗液容器1的容器主体2不透明,这样就能够很容易地区分清洗液容器1和血液分析用透明采血管T,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0说明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效果所进行的保存试验(实施例)。在此保存试验中,为了评价本实施方式的清洗液容器1的保存稳定性,就后述实施例1和2测定了清洗液的有效氯浓度和pH值随保存时间的延长所发生的变化。
首先,就实施例1和2中使用的清洗液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清洗液容器1结构如下:在聚丙烯(PP)制成的容器主体2(容量约5mL)中分装4 mL充当氯类清洗液4的次氯酸钠水溶液,用层结构(气体阻隔层/聚酰胺层/密封层)为(陶瓷蒸镀膜/尼龙(NY)/聚丙烯(PP))的层压膜3进行热封,以此密闭清洗液容器1。
在实施例2中使用的清洗液容器1如下:在聚乙烯(PE)制成的容器主体2(容量约5mL)中分装4 mL充当氯类清洗液4的次氯酸钠水溶液,用层结构(气体阻隔层/聚酰胺层/密封层)为(陶瓷蒸镀膜/尼龙(NY)/聚乙烯(PE))的层压膜3进行热封,以此密封清洗液容器1。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仅在于容器主体2和密封层3a的材质。
对实施例1和2的各清洗液容器,在加以温度荷载的加速条件下进行保存试验,测定各个测定时间的清洗液的有效氯浓度和pH值。保存温度为45℃,温度荷载的反应速度一般是10℃、2倍,根据这一关系,将其换算成相当于30℃(室温)保存时的情况。试验结果如图10所示。实施例2进行了比实施例1更长时间的保存试验,并实施了批次1和批次2两个实验。
研究实验结果得知,如图10(a)所示,在实施例1中,pH值从初始值12.17开始经过3个月(换算为30℃保存)变为11.93,pH值得以保持在12附近。有效氯浓度从初始值4.98%开始经过3个月(换算为30℃保存)变为3.33%。另外,如图10(b)所示,在实施例2中,无论在哪个批次,清洗液的pH值从初始值开始经过2.8个月(换算为30℃保存)几乎没有变化,pH值得以保持在12附近。另外,在所有批次中,清洗液的有效氯浓度从初始值的约5%开始经过2.8个月(换算为30℃保存)后变为约3.2%多一点。经过7个月(换算为30℃保存)后,pH值约为11,清洗液的有效氯浓度约为1.9%。
如上所述,将次氯酸钠水溶液作为血液分析装置用清洗液时,使用时的有效氯浓度最好在1%以上,从切实确保清洗力的观点考虑,有效氯浓度最好在1.5%以上。因此,在实施例1和2中,经过大约3个月(换算为30℃保存)后的有效氯浓度为约3.2%~约3.3%,因此可以评价其具有在3个月后仍能确保充分的清洗力的保存稳定性。在进行了更长时间的保存试验的实施例2中,在7个月(换算为30℃保存)后的有效氯浓度仍超过1.5%,由此确认了其具有长期的高保存稳定性。另外,清洗液的液性越接近中性就越能促进氯类清洗液的分解,在实施例1和2中,在经过了大约3个月(换算为30℃保存)后的pH值仍然保持在12左右,这说明能够良好地阻断容器外部的空气(CO2)侵入容器内,抑制pH值下降,能够有效地抑制清洗液分解。
另外,上述反应速度的换算条件“2倍/10℃”是一般的反应速度理论,但当实际使用次氯酸水溶液时约是3.5倍/10℃。因此,实际上可以认为,在45℃条件下保存39天相当于在30℃保存约6个月,在45℃条件下保存91天相当于在30℃保存14个月以上。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和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绝无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上述实施方式和各实施例的说明所限制,仅由实用新型申请时的权利要求所示,而且包括与实用新型申请时的权利要求具有同等意义和与权利要求具有同等范围的内容内的所有变形。
比如,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将清洗液容器用在了充当血液分析装置的血细胞计数装置中,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血液分析装置测定的对象血液样本的种类也不限于全血,也可以是血清和血浆。这种血液分析装置除血细胞计数装置外还可以举出血液凝固分析装置、免疫分析装置、生化学分析装置等。
血液分析装置也可以配备带有电容式液面探测传感器的吸移管。吸移管吸移液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吸移管的前端插入容器底部附近并进行吸移,另一种方式是用连接着吸移管的电容式液面探测传感器探测液面,在液面附近进行吸移。用电容式液面探测传感器探测液面时,如果层压膜具有导电性的话,可能会造成穿刺时的错误探测,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清洗液容器的层压膜整体都具有绝缘性,因此液面探测时也可以使用且不会引起错误探测,能够使用清洗液容器1的血液分析装置的种类很广。
在上述实施例1的例示中,用聚丙烯(PP)制成了容器主体,在上述实施例2的例示中,由聚乙烯(PE)制成了容器主体,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用不同于聚丙烯和聚乙烯的烯烃类树脂制作容器主体。还可以用烯烃类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制作容器主体,比如可以用聚乙烯对苯二甲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等。容器主体的材质只要是对内容物的氯类清洗液具有耐腐蚀性的热塑性树脂即可,无特别限定。此时,只要层压膜的密封层也选择能与容器主体进行热封的材质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清洗液容器中设置有由密封层、气体阻隔层和中间层(聚酰胺层)构成的三层结构的层压膜,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省去中间层,设置只有密封层和气体阻隔层构成的二层结构的层压膜,还可以设置包含密封层和气体阻隔层的四层以上的层压结构的层压膜。比如,为了防止从外部损伤气体阻隔层,也可以在气体阻隔层的外侧再设置保护层。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在层压膜中设置了由陶瓷蒸镀膜制成的气体阻隔层,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中的气体阻隔层也可以是陶瓷蒸镀膜以外的树脂类气体阻隔膜等。除了用陶瓷蒸镀膜作为气体阻隔层以外,还可以在密封层或中间层的表面上直接蒸镀陶瓷,以此形成气体阻隔层。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存有清洗液容器的识别信息的条形码设置于容器主体上,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清洗液容器的识别信息也可以存入条形码(一维条形码)以外的二维码或RFID(电子标签)中然后设置于容器主体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将印刷有存储着清洗液容器的识别信息的条形码的标签贴在容器主体上,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比如也可以如图11的变形例所示,不贴标签,而是将条形码5直接印刷在容器主体102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容器主体由半透明(不透明)的热塑性树脂制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用透明材料制作容器主体。但是,从易于与一般透明的采血管进行区分的观点考虑,容器主体最好是不透明的。此外,也可以为容器主体上色。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在清洗液容器中设置了层压膜,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在清洗液容器中设置层压膜以外的单层膜。

Claims (16)

1.一种血液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装清洗液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具有:上端有开口的且有底部的采血管形状的容器主体、装在所述容器主体中的氯类清洗液、与所述容器主体连接在一起的且用于覆盖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的膜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部分在不通过粘接层的情况下与所述容器主体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部分包含与所述容器主体接触并由与所述容器主体同样的材质制成的密封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部分是包括设置在内侧的密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密封层的外侧的气体阻隔层在内的层压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压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层与所述气体阻隔层之间的聚酰胺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压膜的所述气体阻隔层为陶瓷蒸镀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用于清洗具有刺穿容器的盖并能吸移该容器内的血液的吸移管的血液分析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部分具有能被所述血液分析装置的所述吸移管刺透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是不透明的。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层由对氯类清洗液具有耐腐蚀性的热塑性树脂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的上端部分设有向外侧呈圆周状突出的凸缘,
所述膜部分与所述凸缘连接在一起并由此密封所述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部分是直径大于所述凸缘的外径的圆形。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气体阻隔层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层的厚度在构成所述层压膜的各层中最厚。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中盛放的氯类清洗液的量等于或大于清洗所述血液分析装置一次所使用的量并少于清洗所述血液分析装置两次所使用的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的外形形状是能够放置在所述血液分析装置的运送采血管用架上的形状。
CN 201220732521 2012-03-30 2012-12-27 血液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装清洗液的容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7298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1847U JP3176211U (ja) 2012-03-30 2012-03-30 血液分析装置用の洗浄液入り容器
JP2012-001847U 2012-03-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72981U true CN203172981U (zh) 2013-09-04

Family

ID=48003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732521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72981U (zh) 2012-03-30 2012-12-27 血液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装清洗液的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176211U (zh)
CN (1) CN20317298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0697B2 (ja) * 2013-03-15 2017-04-0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ノズルの洗浄方法、および、洗浄部材ホルダ
WO2020047070A1 (en) * 2018-08-28 2020-03-05 Roche Diagnostics Hematology, Inc. Striated test tube and method of fluid transfer using the same
CN110014000A (zh) * 2019-04-30 2019-07-16 广东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管道清洗机及应用其清洗管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76211U (ja) 201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9346B (zh) 血液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装清洗液的容器
US9878322B2 (en) Pipetting unit and method of pipetting a test liquid
US9075042B2 (en) Diagnostic systems and cartridges
CN100587449C (zh) 液体试样取样监视方法、液体试样取样监视器及液体试样分析装置
JP5853961B2 (ja) 検査チップを備えた検査チップセット
CN203172981U (zh) 血液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装清洗液的容器
JP4945572B2 (ja) 自動アナライザで使用される臨床溶液の保管および供給システム
US20120261260A1 (en) Electrolyte analyzer
JP2006349683A (ja) 泡の形成を軽減するまたはなくす容器
CN101493456B (zh) 在用于免疫诊断检验的卡形式中产生的稀释孔
JPH0949844A (ja) 密封容器
CN213302128U (zh) 一种用于不可被穿刺的药品包装的顶空残氧量测试袋
EP2394167B1 (en) Surface-deposited particle and substance sampling, dilution and analysis device
CN102334034B (zh)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CN218705044U (zh) 一种高精度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剂盒
CN219957608U (zh) 一体化按压式检测装置
CN211718298U (zh) 一次性快检生化分析检测杯
CN210347217U (zh) 一种化学试剂盒以及一种吸排装置
CZ37835U1 (cs) Zásobník pro provedení plného procesu chemiluminiscenční imunoanalýzy
CN116559484A (zh) 一体化按压式检测装置
JP2002048804A (ja) 分注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393126A (zh) 亚硝基硫醇的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
CN107764881A (zh) 一种基于电化学方法的便携式血液检测试剂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