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4034B -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4034B
CN102334034B CN201080009622.0A CN201080009622A CN102334034B CN 102334034 B CN102334034 B CN 102334034B CN 201080009622 A CN201080009622 A CN 201080009622A CN 102334034 B CN102334034 B CN 1023340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parts
information
predetermined
prep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96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4034A (zh
Inventor
朝原友幸
大久保孝一
中西利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34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4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4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4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6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465Separating and mix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6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 G01N2035/0067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of reag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Landscapes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用于制备供给测定部件的一定试剂,该测定部件用含有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所述一定试剂测定样本,该试剂制备装置包括:制备一定试剂的试剂制备部件;获取所制备的一定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并获取有关所制备的一定试剂供应给测定部件的时间的供给时间信息,输出试剂信息和供给时间信息的控制部件。

Description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制备测定中使用的预定试剂的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能制备测定用试剂的试剂制备装置(比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可以用高浓度试剂和纯水制备试剂的试剂制备装置。
在此,当用试剂制备装置制备的试剂进行测定时,如果测定结果的可信程度低,就要研究其原因并加以改善。而且为了研究测定结果可信程度低的原因,人们往往考虑调查测定所用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关于获取试剂制备装置制备的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的结构没有任何记述。由此可以认为,在此试剂制备装置中,当测定结果可信程度低的时候,无法获得测定所用试剂的试剂信息,从而存在难以研究测定结果可信程度低的原因的缺陷。
在此,人们已经知道有一种技术可以获取试剂制备装置制备的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比如参考专利文献2)。
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集中监视系统,它具有数个试剂制备装置、连接在数个试剂制备装置上的服务器电脑、以及与服务器电脑连接的用户电脑。此集中监视系统能够将试剂制备装置制备的试剂的电导率等试剂信息和试剂制备时间信息从各试剂制备装置传送到服务器电脑,并在用户电脑上显示所传来的试剂信息和试剂制备时间信息。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9-335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7-2404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集中监视系统虽然能够确认试剂制备装置制备的试剂的试剂信息和制备时间信息,但不能确认所制备的试剂何时在测定部件中使用,因此,当测定结果可信程度低时,很难确定用于测定的试剂。因此,此集中监视系统也存在难以调查测定结果可信程度低的原因的问题。
此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研究测定结果可信度低的原因的试剂制备装置和样本处理系统。
解决课题的方法及发明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层面的试剂制备装置用于制备供应给测定部件的预定试剂,其中该测定部件用含有第一液体和不同于第一液体的第二液体的预定试剂测定样本,该试剂制备装置包括用于制备预定试剂的试剂制备部件以及用于获取试剂制备部件所制备的预定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并获取关于试剂制备部件所制备的预定试剂供应给测定部件的时间的供给时间信息,输出试剂信息和供给时间信息的控制部件。
本发明第一层面涉及的如上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设置有控制部件来获取试剂制备部件所制备的预定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获取关于试剂制备部件所制备的预定试剂供应给测定部件的时间的供给时间信息,输出试剂信息和供给时间信息,因此,根据控制部件输出的预定试剂的试剂信息和预定试剂供应给测定部件的供给时间信息,可以很轻松地确认有何属性的试剂何时供给了测定部件。据此,当测定结果可信度低时,很容易获得测定中使用的试剂的信息,方便追查测定结果可信度低的原因。
在上述第一层面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中,控制部件最好获取反映预定试剂的品质的品质信息作为试剂信息。采用如此结构,可以在确定了测定部件测定中所使用的预定试剂后,确认该预定试剂的品质,从而更易于追查测定结果可信度低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还具有用于测定预定试剂的电导率的电导率测定部件,控制部件获取电导率测定部件测定的电导率作为品质信息。如此,根据测定部件测定中所使用的预定试剂的电导率可以很容易地判断预定试剂的品质。
在上述第一层面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中,控制部件最好还获取与试剂制备部件制备的预定试剂的时间相关的制备时间信息,根据所获取的制备时间信息获得供给时间信息。如此可以通过控制部件根据制备时间信息获取供给时间信息,不必与制备时间信息分开地单独测定和获取供给时间信息。
在此情况下,最好还具有存剂部件,用于存放试剂制备部件制备的、处于准备向测定部件供应状态的预定试剂,控制部件获取预定试剂供应给存剂部件的时间作为制备时间信息。如此,可以将制备完成时间,即预定试剂变为可供应给测定部件的状态的时间作为制备时间信息。
在具有上述存剂部件的结构中,最好还有电导率测定部件,以测定移送到存剂部件的预定试剂的电导率,控制部件根据移送到存剂部件的预定试剂通过电导率测定部件的时间决定预定试剂供应给存剂部件的时间。如此,可以将完成制备并移送到存剂部件的预定试剂通过电导率测定部件的时间作为预定试剂供应给存剂部件的时间、作为制备时间信息。
在具有上述存剂部件的结构中,最好每当预定试剂供应给存剂部件时,控制部件就获取制备时间信息,根据获取的数个制备时间信息获取供给时间信息。如此结构,可以根据数个制备时间信息,即根据此次供应给存剂部件的预定试剂的制备时间信息和此次以外供应给存剂部件的预定试剂的制备时间信息获取供给时间信息,从而可以更精确地获得供给时间信息。
在上述第一层面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中,最好控制部件获取预定试剂可能供应给测定部件的时间段作为供给时间信息。如此,更易于确定可能在测定部件的测定中实际使用的预定试剂,从而更易于追查测定结果可信度低的原因。
在此情况下,最好还包括用于储存试剂制备部件制备的、处于准备向测定部件供应的状态的预定试剂,并有预定容量的存剂部件,要确定的预定试剂可能供应给测定部件的时间段为:从要确定的预定试剂开始向存剂部件供应的时间到与存剂部件的预定容量基本相同量的预定试剂从存剂部件排出到测定部件的时间。如此,可以明确预定试剂可能供应给测定部件的时间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使控制部件能够轻松地获取预定试剂可能供应给测定部件的时间段。
在上述第一层面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中,最好第一液体是试剂原液,控制部件获取有关试剂原液的试剂原液信息作为试剂信息,输出试剂原液信息。如此,根据预定试剂中所含试剂原液的试剂原液信息,可以轻松地确认测定中所用的预定试剂是用什么试剂原液制备的,更易于追查测定结果可信度低的原因。
在此情况下,最好还有信息读取部件用于从装试剂原液的试剂容器读取试剂原液信息,控制部件根据信息读取部件的读取结果获取试剂原液信息。如此,可以通过信息读取部件轻松地获取试剂原液信息。
在上述第一液体为试剂原液的结构中,最好试剂原液信息中包含试剂原液的批号。如此,通过批号,可以容易地确定用于测定的预定试剂是用哪批试剂原液制备的。
在上述第一液体为试剂原液的结构中,最好试剂原液信息中包含有关试剂原液有效期的有效期信息。如此可以确认测定中所用的预定试剂是否是用过期的试剂原液制备的预定试剂。
本发明第二层面所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用于制备供应给测定部件的预定试剂,其中该测定部件用含有第一液体和不同于第一液体的第二液体的预定试剂测定样本,该试剂制备装置包括用于制备预定试剂的试剂制备部件、用于获取试剂制备部件制备的预定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的试剂信息获取部分、用于获取关于试剂制备部件所制备的预定试剂供应给测定部件的时间的供给时间信息的供给时间信息获取部分、以及用于输出试剂信息和供给时间信息的输出部分。
本发明第二层面所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中,如上所述,设置有用于获取试剂制备部件制备的预定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的试剂信息获取部分、用于获取关于试剂制备部件所制备的预定试剂供应给测定部件的时间的供给时间信息的供给时间信息获取部分、以及用于输出试剂信息和供给时间信息的输出部分,根据输出部分输出的预定试剂的试剂信息和预定试剂供应给测定部件的供给时间信息,可以轻松地确认拥有何种属性的试剂何时供应给了测定部件。据此,当测定结果可信度低时,易于获取测定所用试剂的信息,从而方便追查测定结果可信度低的原因。
本发明第三层面中的样本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制备含有第一液体和不同于第一液体的第二液体的预定试剂的试剂制备部件、用试剂制备部件制备的预定试剂测定样本的测定部件、及获取试剂制备部件所制备的预定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获取关于试剂制备部件所制备的预定试剂供应给测定部件的时间的供给时间信息,输出试剂信息和供给时间信息的控制部件。
本发明第三层面涉及的样本处理系统如上所述,设置有控制部件来获取有关试剂制备部件所制备的预定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获取有关试剂制备部件所制备的预定试剂供应给测定部件的时间的供给时间信息,输出试剂信息和供给时间信息,因此,根据控制部件输出的预定试剂的试剂信息和预定试剂供应给测定部件的供给时间信息,可以容易地确认具有何种属性的试剂何时供应给了测定部件。据此,当测定结果可信度低时,易于获取测定中所用的试剂的信息,从而方便追查测定结果可信度低的原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斜视图;
图2为配备了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血液分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配备了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血液分析装置的试样制备部件的说明图;
图4为配备了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血液分析装置的检测部件的概要图;
图5为配备了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血液分析装置的数据处理部件的结构框图;
图6为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控制部件的说明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读码器的说明图;
图9为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高浓度试剂信息获取处理作业的流程图;
图10为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高浓度试剂信息获取处理作业的界面图;
图11为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高浓度试剂信息获取处理作业的界面图;
图12为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试剂制备处理作业的流程图;
图13为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试剂制备处理作业的流程图;
图14为说明图12所示试剂制备处理作业的步骤S20中高浓度试剂和RO水的供应处理作业的流程图;
图15为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中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中确认试剂制备履历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中确认试剂制备履历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中确认试剂制备履历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中确认试剂制备履历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2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斜视图;
图21为图20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22为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和图20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的变形例的说明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8就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4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4作为进行血液检查的血液样本处理系统1的一部分进行使用时的情况。
如图1所示,血液样本处理系统1包括:具有测定血液的功能的测定部件2、分析测定部件2输出的测定数据并得出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部件3、以及制备用于样本处理的试剂的试剂制备装置4。测定部件2采用流式细胞法测定血液中的白细胞、网织红细胞和血小板。测定部件2用试剂制备装置4制备、供应的试剂稀释血液,测定白细胞、网织红细胞和血小板。测定部件2还以试剂制备装置4制备、供应的上述试剂为清洗液,清洗后述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中所含取样阀21b和反应室21c等以及检测部件22中所含的鞘流池22c等。所谓流式细胞法是一种形成含测定试样的试样流,并向该试样流照射激光,检测测定试样中的粒子(血细胞)发出的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侧向荧光的粒子(血细胞)测定方法。
测定部件2如图2所示,包括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对测定试样进行测定的检测部件22、对检测部件22的输出内容进行处理的模拟处理部件23、显示·操作部件24、以及控制测定部件2的微机25。
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用于制备白细胞测定用试样、网织红细胞测定用试样和血小板测定用试样。如图3所示,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包括用于吸移血液的取样阀21b和反应室21c。采血管21a装有待分析血液。
取样阀21b用于定量吸移管(无图示)吸移的采血管21a内的血液。取样阀21b可将预定试剂混入所吸移的血液中。即,取样阀21b可以在预定量血液中混入试剂制备装置4供应的预定量试剂,生成稀释试样。
反应室21c可在取样阀21b供应的稀释试样中再混入预定染色液,反应预定时间。以此,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制备出白细胞染色、红细胞溶解的白细胞测定用试样。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还能制备网织红细胞被染色的网织红细胞测定用试样,并能够制备血小板被染色的血小板测定用试样。
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在白细胞分类测定(以下称“DIFF测定”)模式时,将白细胞测定用试样与鞘液一起从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供应至后述鞘流池22c(参照图4)。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在网织红细胞测定(以下称“RET测定”)模式时,将网织红细胞测定用试样与鞘液一起从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供应至后述鞘流池22c。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在血小板测定(以下称“PLT测定”)模式时,将血小板测定用试样与鞘液一起,从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供应至后述鞘流池22c。
如图4所示,检测部件22包括发射激光的发光部件22a、照射镜组件22b、被激光照射的鞘流池22c、配置在发光部件22a射出的激光前进方向延长线上的聚光镜22d、针孔22e和PD(光电二极管)22f、配置在发光部件22a射出的激光的前进方向的交叉方向上的聚光镜22g、分色镜22h、光学过滤器22i、针孔22j和APD(雪崩光电二极管)22k、以及位于分色镜22h侧面的PD22I。
发光部件22a用于用光照射从鞘流池22c内流过的、含测定试样的试样流。照射镜组件22b用于使发光部件22a发出的光成为平行光。PD22f用于接受从鞘流池22c发出的前向散射光。可根据鞘流池22c发出的前向散射光获得测定试样中粒子(血细胞)大小的相关信息。
分色镜22h用于分离鞘流池22c发出的侧向散射光和侧向荧光。具体而言,分色镜22h将鞘流池22c发出的侧向散射光射入PD22I,同时将鞘流池22c发出的侧向荧光射入APD22k。PD22I用于接受侧向散射光。可以从鞘流池22c发出的侧向散射光获得测定试样中粒子(血细胞)的细胞核大小等内部信息。APD22k用于接受侧向荧光。可以从鞘流池22c发出的侧向荧光获得测定试样中粒子(血细胞)的染色程度的有关信息。PD22f、22I和APD22k分别具有将所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功能。
如图4所示,模拟处理部件23有放大器23a、23b和23c。放大器23a、23b和23c分别用于对PD22f、22I和APD22k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波形处理。
如图2所示,微机25包括:控制部件251,具有控制用处理器和用于使控制用处理器运作的存储器;A/D转换器252,将模拟处理部件23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演算部件253,对A/D转换器252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预定处理。
控制部件251可以通过总线254a和接口255a控制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和检测部件22。控制部件251还通过总线254a和接口255b与显示·操作部件24连接,并通过总线254b和接口255c与数据处理部件3连接。演算部件253通过接口255d和总线254a向控制部件251输出演算结果。控制部件251将演算结果(测定数据)输送至数据处理部件3。
如图1所示,数据处理部件3由电脑(PC)等构成,可以分析测定部件2的测定数据,并显示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数据处理部件3包括控制部件31、显示部件32、以及输入设备33。
控制部件31能够向测定部件2传送包括测定模式信息在内的测定开始信号和关机信号。如图5所示,控制部件31由CPU31a、ROM31b、RAM31c、硬盘31d、读取装置31e、输入输出接口31f、图像输出接口31g和通信接口31i构成。CPU31a、ROM31b、RAM31c、硬盘31d、读取装置31e、输入输出接口31f、图像输出接口31g和通信接口31i通过总线31h连接。
CPU301a用于执行存储在ROM31b的计算机程序和下载到RAM31c中的计算机程序。ROM31b由掩膜ROM、PROM、EPROM、EEPROM等构成,存储着供CPU31a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及其所需数据等。
RAM31c由SRAM或DRAM等构成,用于读取存储在ROM31b和硬盘31d的计算机程序。在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时,RAM31c还可以作为CPU31a的工作空间。
硬盘31d装有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供CPU31a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执行计算机程序所需的数据。后述应用程序34a也装在此硬盘31d中。
读取装置31e由软驱、CD-ROM驱动器或DVD-ROM驱动器等构成,可读取存储于移动型存储介质34中的计算机程序或数据。移动型存储介质34存储有使计算机实现预定功能的应用程序34a。充当数据处理部件3的电脑可从该移动型存储介质34读取应用程序34a,将其装入硬盘31d。应用程序34a可以是分析测定部件测定的样本,并输出分析结果作为样本分析结果的分析程序。应用程序34a还可以是具有时钟功能的软件,分析程序将样本测定时间与分析结果相对应地进行输出。
上述应用程序34a不仅可由移动型存储介质34提供,也可以通过电子通信线路,从通过该电子通信线路(不论有线、无线)与数据处理部件3通信的外部机器上获取。比如,上述应用程序34a存储于互联网的服务器电脑的硬盘中,数据处理部件3可访问此服务器电脑,下载该应用程序34a,并将其装入硬盘31d。
硬盘31d装有如美国微软公司生产销售的Windows(注册商标)等提供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在以下说明中,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应用程序34a在上述操作系统上运行。
输入输出接口31f由以下构成:如USB、IEEE1394、RS-232C等串行接口;SCSI、IDE、IEEE1284等并行接口;以及由D/A转换器、A/D转换器等组成的模拟接口。输入输出接口31f连接着由键盘和鼠标构成的输入设备33,用户可以用输入设备33向数据处理部件3输入数据。用户还可以用输入设备33选择测定模式、启动和关闭测定部件2等。
图像输出接口31g连接着由LCD或CRT等构成的显示部件32,向显示部件32输出与从CPU31a接收的图像数据相应的映象信号。显示部件32按照输入的映象信号显示图像(界面)。
试剂制备装置4用于制备在测定部件2的测定试样制备部件21使用的试剂。具体而言,试剂制备装置4用设置在外部的RO水制作部件7制作的RO水,将高浓度试剂稀释到所希望的浓度,以此制备血液分析用试剂。在此,所谓RO水是一种纯水,是通过了RO(Reverse Osmosis)膜(反渗透膜)并除去了不纯物的水。所谓纯水,除RO水外还包括精制水、脱离子水和蒸馏水,是经过除不纯物处理的水,但对其纯度无特别限定。高浓度试剂是试剂原液,所含成分的浓度高于供应至测定部件2的试剂。
如图6所示,试剂制备装置4包括高浓度试剂室41、RO水室42、二个稀释室43和44、二个隔膜泵45a和45b、搅拌室46、供给室47、显示部件48、控制试剂制备装置4各部分的运行的控制部件49、以及读码器50(参照图1)。试剂制备装置4还有设置在机架外的空压部件6(参照图1),利用空压部件6供应的负压和正压移送装置内的各种液体。空压部件6有向试剂制备装置4供应负压的负压源61和供应正压的正压源62。
高浓度试剂室41由高浓度试剂箱5向其供应高浓度试剂。高浓度试剂室41设有浮控开关100,用于检测室内装有预定量高浓度试剂。浮控开关100的浮标随着高浓度试剂室41内的液量(液面)而上下浮动。由控制部件49控制各部件,当浮控开关100的浮标到达下限时,开始从高浓度试剂箱5向高浓度试剂室41供应高浓度试剂。由控制部件49控制各部件,当浮控开关100的浮标到达上限时,停止从高浓度试剂箱5向高浓度试剂室41供应高浓度试剂。浮控开关100配置在高浓度试剂室41的上端附近,当高浓度试剂室41蓄有约300mL高浓度试剂时,浮标到达上限。据此,向高浓度试剂室41供应高浓度试剂,使之一直储存约300mL的高浓度试剂。
高浓度试剂室41经电磁阀200连接高浓度试剂箱5,经电磁阀201连接空压部件6的负压源61。通过开关电磁阀202,高浓度试剂室41向大气开放或关闭。高浓度试剂室41通过流路300连接着用于从隔膜泵45a(45b)向稀释室43(44)移送液体的流路301。流路300上设有电磁阀203,电磁阀203配置于流路301旁边。具体而言,电磁阀203和流路301之间的流路300a设定为约15mm这一较短的长度。连接着高浓度试剂室41的流路300(300a)内径约1.8mm,流路301内径约4.0mm。
RO水室42由RO水制作部件7向其供应用于稀释高浓度试剂的RO水。RO水室42设有浮控开关101和102,分别用于探测室内的RO水量达到上限和下限。浮控开关101(102)的浮标随RO水室42内的液量(液面)上下浮动。当浮控开关101的浮标达到与RO水室42的上限量相应的位置时,各部分在控制部件49的控制下,停止从RO水制作部件7向RO水室42供应RO水。当浮控开关102的浮标达到与RO水室42的下限量相应的位置时,各部分在控制部件49的控制下,从RO水制作部件7向RO水室42供应RO水。
浮控开关101配置在RO水室42上端附近,当RO水室42所蓄RO水量达到约600mL时,浮标到达与RO水室42的上限量相应的位置。当RO水室42所蓄RO水量减少到约300mL时,浮控开关102的浮标到达与RO水室42的下限量相应的位置。以此,在试剂制备装置4运行期间,RO水室42总是储蓄约300mL以上约600mL以下的RO水。
RO水室42还能废弃室内的RO水。具体而言,RO水室42通过电磁阀204连接着正压源62,同时通过电磁阀205连接着废液流路,电磁阀204和电磁阀205同时打开,则在正压力的作用下,室内的RO水被排出到废液流路。通过开关电磁阀206可以使RO水室42对空气开放或封闭。RO水室42通过电磁阀207连接着RO水制作部件7的后述RO储水槽7a。RO水室42通过电磁阀208,经流路302连接着隔膜泵45a和45b。
稀释室43和44分别用于用RO水稀释高浓度试剂。稀释室43(44)如后所述,可以盛放隔膜泵45a和45b送入的约300mL的液体(高浓度试剂和RO水的混合液)。稀释室43(44)设有浮控开关103(104),用于探知室内所装液体(高浓度试剂和RO水的混合液)的余量到达预定量。浮控开关103(104)的浮标随稀释室43(44)内的液量(液面)上下浮动。稀释室43(44)平时处于通气状态。稀释室43(44)通过电磁阀209(210),经流路303(304)连接着流路301。流路303(304)与流路301一样,内径约4mm。在关闭电磁阀210的状态下,打开电磁阀209即可将通过流路301运送的液体(RO水和高浓度试剂)送入稀释室43。另一方面,在关闭电磁阀209的状态下,打开电磁阀210,则可以将通过流路301运送的液体(RO水和高浓度试剂)送入稀释室44。即,电磁阀209和210分别发挥着流路303和304的流路切换开关的作用。
稀释室43(44)通过电磁阀211(212)连接到搅拌室46。稀释室43(44)和电磁阀211(212)之间设有气泡传感器400(401)。气泡传感器400(401)为透过型传感器,可以感知通过流路的气泡。由此,当浮控开关103(104)的浮标到达下限,且气泡传感器400(401)感知到气泡时,控制部件49可以确认稀释室43(44)内的液体(高浓度试剂和RO水的混合液)全部排出。当稀释室43(44)排空(室内液体全部排出)时,控制部件49控制各部件,向空的稀释室43(44)供应高浓度试剂和RO水。
隔膜泵45a和45b结构相同,并且同时进行同样的作业。隔膜泵45a(45b)一次定量作业可以分别定量出高浓度试剂和RO水各约6.0mL(预定量)。隔膜泵45a(45b)经电磁阀213(215)连接负压源61,经电磁阀214(216)连接着正压源62。高浓度试剂室41、RO水室42、隔膜泵45a和45b、空压部件6、流路300~304、电磁阀200~210和213~216共同构成了试剂制备装置4的液体定量部件51(参照图6)。
搅拌室46,如图6所示,能容纳约300mL液体,用于搅拌从稀释室43(44)移送过来的液体(高浓度试剂和RO水的混合液)。具体而言,搅拌室46有弯管461,从稀释室43(44)移送过来的液体(高浓度试剂和RO水的混合液)通过弯管461,沿搅拌室46内壁流入搅拌室46内。以此,从稀释室43(44)移送过来的液体(高浓度试剂和RO水的混合液)沿搅拌室46内壁流动,高浓度试剂和RO水很容易搅拌。虽然高浓度试剂和RO水在稀释室43(44)、以及从稀释室43(44)向搅拌室46的流路内也经过某种程度的搅拌,但将搅拌室46设计成上述结构,可以更切实地进行搅拌。
搅拌室46设有用于感知室内液体(高浓度试剂和RO水的混合液)的余量达到预定量的浮控开关105。浮控开关105的浮标随搅拌室46内的液量(液面)上下浮动。当浮控开关105的浮标达到下限,室内排空时,控制部件49控制各部分,从稀释室43和44其中之一向搅拌室46供应约300mL的混合液。从稀释室43和44其中之一供应的、经过搅拌后的混合液从搅拌室46排出后,再从稀释室43和44中的另一个向搅拌室46供应约300mL的混合液。搅拌室46经电磁阀217连接着负压源61,经电磁阀218连接着正压源62。
供给室47用于存放向测定部件2供应的预定量试剂。供给室47容量约为600mL。供给室47设有浮控开关106,用于探测室内试剂余量达到约300mL。供给室47还设有浮控开关107,用于探测供给室47内的试剂余量基本为零。浮控开关106(107)的浮标随供给室47内的液量(液面)上下浮动。浮控开关106的浮标可以在从供给室47高度方向的上端附近到中间位置之间移动。当浮控开关106的浮标到达供给室47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浮控开关106的浮标可移动范围的下限位置)时,控制部件49控制各部分,从搅拌室46向供给室47供应约300mL的所希望浓度的试剂。以此,供给室47中总是保持有约300mL以上约600mL以下的所希望的浓度的试剂。如此在供给室47中储存预定量试剂,可以根据供应指示迅速向测定部件2移送试剂。
浮控开关107的浮标可在供给室47底部附近移动。当通过浮控开关107感知到室内所存试剂余量基本为零时,停止向测定部件2供应试剂。以此即使因某种原因试剂未能移送到供给室47,也可以继续向测定部件2供应试剂,同时防止供给测定部件2的试剂中混入气泡。
供给室47经电磁阀219连接搅拌室46。打开电磁阀220,可以在检修时废弃供给室47室内的试剂。供给室47平时为通气状态。供给室47经过滤器471连接着测定部件2。过滤器471用于防止向测定部件2供应的试剂中混入不纯物质。
搅拌室46和供给室47之间设有用于测定试剂电导率的电导率传感器402。电导率传感器402包含温度传感器403,该温度传感器403用于测定在电导率传感器402所配置的位置的试剂温度。电导率可根据电导率传感器402获取的基准电压AD值和电极电压AD值获得,试剂的温度可根据温度传感器403获取的热敏电阻电压AD值获得。电导率传感器402和电磁阀219之间通过电磁阀221连接着废液流路。
显示部件48如图1所示,设置在试剂制备装置4的外表面。显示部件48由触摸屏式液晶显示器构成。
如图7所示,控制部件49包括CPU49a、ROM49b、RAM49c、连接着数据处理部件3的通信接口49d、连接着试剂制备装置4的各部分的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部件49e及存储部件49f。
CPU49a用于执行存储在ROM49b中的计算机程序和下载到RAM49c中的计算机程序。CPU49a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时,将RAM49c作为工作空间使用。这些计算机程序中比如可举出具有时钟功能的软件。后述时间由此软件获得。试剂制备装置4的软件设定的时刻与数据处理部件3的软件设定的时刻最好一致。如此可以更加准确地将样本分析结果与试剂的供应时间相对应。
以下式(1)所示为求试剂的电导率目标值的一般式:
Z0={X+(A-1)Y}/A·····(1)
在上述式(1)中,Z0为高浓度试剂和RO水混合搅拌而成的试剂在25℃下的电导率的目标值(ms/cm),X为高浓度试剂在25℃中的电导率(ms/cm),Y为RO水在25℃中的电导率(ms/cm),A为稀释倍率(已知)(第一实施方式为25倍)。X为高浓度试剂固有的值,是预先通过实验等获得的已知值。
以下式(2)为考虑到温度传感器405测得的RO水温度和温度传感器403测得的试剂温度的修正式:
Z=[{X+(A-1)Y}/A]×{1+α1(T2-25)}
=[[X+(A-1)Y1/{1+α0(T1-25)}]/A]×{1+α1(T2-25)}·····(2)
在上述式(2)中,Z为高浓度试剂和RO水混合搅拌而成的试剂在T2℃的电导率目标值(ms/cm),Y1为RO水在T1℃的电导率(ms/cm),T1为RO水的温度(℃),T2为高浓度试剂和RO水混合搅拌而成的试剂的温度(℃),α0为25℃时的RO水电导率温度系数,α1表示25℃时的、高浓度试剂和RO水混合搅拌而成的试剂电导率的温度系数。温度系数α0和α1因液体种类和浓度而不同,但在JIS(日本工业标准)中均简单地采用0.02。
CPU49a用上述式(2)算出目标值Z。因此,CPU49a根据所希望的稀释倍率A(已知)、RO水的电导率检测值Y1、RO水的温度测定值T1、混合搅拌后的试剂的温度测定值T2和高浓度试剂的电导率X(已知)来决定目标值。
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CPU49a将高浓度试剂的批号、生产后有效期、启用日、开封后有效期等高浓度试剂信息存入存储部件49f。具体而言,如后所述,存储部件49f中存有试剂管理表491,CPU49a根据读码器50读取的信息将高浓度试剂信息写入试剂管理表491。
此外,CPU49a还将试剂制备履历信息存入存储部件49f,该试剂制备履历信息包含试剂制备完时的时间(试剂制备时间)、试剂制备完时的电导率、试剂制备完时的温度、试剂制备完时的基准电压AD值(标准值)、试剂制备完时的电极电压AD值(电极值)、试剂制备完时的热敏电阻电压AD值(热敏电阻值)、试剂制备结果、及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具体而言,如后所述,存储部件49f存有试剂制备表492,CPU49a在图12和图13所示后述试剂制备处理中,将试剂制备履历信息存入试剂制备表492。另外,上述电导率、温度、基准电压AD值、电极电压AD值、热敏电阻电压AD值和试剂制备结果均为表示所制备的试剂品质的品质信息。
CPU49a可以根据通过触摸屏式显示部件48接受的、用户发出的指示,在显示部件48上显示试剂管理表491和试剂制备表492所记录的各种信息(高浓度试剂信息和试剂制备履历信息)。CPU49a还通过触摸屏式显示部件48接受用户发出的、试剂制备装置4的启动指示和关机指示。
通信接口49d能够将故障信息传送到数据处理部件3,使用户能够了解在试剂制备装置4内发生的故障。故障信息有敦促更换高浓度试剂箱5的信息、通知RO水无供给的信息、通知负压源61和正压源62异常的信息等。根据这些故障信息,显示部件48显示故障通知。
I/O部件49e如图7所示,通过各传感电路,从浮控开关100~107、气泡传感器400和401、电导率传感器402、以及温度传感器403输入信号。I/O部件49e还通过各驱动电路控制电磁阀200~221以及空压部件6的驱动,以此向各驱动电路输出信号。I/O部件49e从触摸屏式显示部件48输入与用户指示相应的信号,并向显示部件48输出图像数据等映象信号。I/O部件49e中还输入读码器50读取的有关高浓度试剂的信息。
存储部件49f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里面装有试剂管理表491和试剂制备表492。试剂管理表491可由CPU49a改写,最多可存储100条高浓度试剂信息。高浓度试剂信息超过100条时,则从旧的信息开始依次被改写。试剂制备表492也可由CPU49a改写,最多可存储1000条试剂制备履历信息。试剂制备履历信息超过1000条时,则从旧的信息开始依次被改写。
读码器50如图1所示为便携式,可读取贴在高浓度试剂箱5上的标签50a的条形码50b(参照图8)。条形码50b中包含有高浓度试剂的批号和生产后有效期等各高浓度试剂的固有信息。
RO水制作部件7可以用自来水生产用于稀释高浓度试剂用的稀释液,即RO水。RO水制作部件7包括RO水储水槽7a、RO膜7b、以及去除自来水中杂质以保护RO膜7b的过滤器7c。RO水制作部件7还有向经过过滤器7c的水施加高压,以使水分子透过RO膜7b的高压泵7d和控制自来水供应的电磁阀222。
RO水储水槽7a用于储存透过RO膜7b的RO水。RO水储水槽7a设有用于探测储存有预定量RO水的浮控开关108。RO水储水槽7a还设有用于测定RO水储水槽7a内的RO水的电导率的电导率传感器404。电导率传感器404含有测定RO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05。
RO水制作部件7打开电磁阀222可以使自来水到达过滤器7c。RO水制作部件7驱动高压泵7d,可以使通过过滤器7c的水在高压的作用下透过RO膜7b。RO水制作部件7根据浮控开关108的探知结果,将预定量RO水装入RO水储水槽7a。RO水制作部件7向RO水储水槽7a供应RO水的速度,即RO水制作部件7生产RO水的速度约为20L/小时以上,约50L/小时以下。
下面参照图8~图11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4的高浓度试剂信息获取处理作业。
首先,在图9的步骤S1,CPU49a判断读码器50是否读取了贴在高浓度试剂箱5的标签50a的条形码50b(参照图8)。具体而言,用户按下显示部件48上显示的菜单界面481(参照图10)的试剂更换按钮481c后,则如图11所示,出现试剂更换界面482。然后,用户将便携式读码器50放在新的高浓度试剂箱5的条形码50b(参照图8)上,用读码器50读取条形码50b。
菜单界面481如图10所示,显示有表示高浓度试剂余量的示意图481a、选择按钮481b、试剂更换按钮481c、排液更换按钮481d和关机按钮481e。选择按钮481b如后所述,在用户进行各种设定和确认各种事项时按下。排液更换按钮481d则在更换装试剂制备装置4排出的废液的排液槽(无图示)时按下。关机按钮481e在试剂制备装置4关机时按下。试剂更换界面482上显示中止吸移高浓度试剂和敦促更换高浓度试剂的内容。试剂更换界面482上还显示OK按钮482a和取消按钮482b。OK按钮482a在高浓度试剂箱5更换完毕后按下。取消按钮482b在中止更换高浓度试剂箱5时按下。
步骤S1中,在读码器50读取条形码50b之前反复进行此判断。条形码50b被读取后,则在步骤S2中,CPU49a根据条形码50b在存储部件49f中存储高浓度试剂的批号和生产后有效期。具体而言,新的高浓度试剂的批号和生产后有效期存入存储部件49f的试剂管理表491。
然后,在步骤S3,CPU49a将读取条形码50b的日子作为高浓度试剂启用日存入存储部件49f。即,高浓度试剂启用日存储在存储部件49f的试剂管理表491。在步骤S4,CPU49a将高浓度试剂的开封后有效期存入存储部件49f。具体而言,CPU49a将高浓度试剂启用日(读取条形码50b的日子)后的30天作为开封后有效期存入存储部件49f。即高浓度试剂的开封后有效期存储在存储部件49f的试剂管理表491。在试剂制备装置4启动后到关机前反复进行从步骤S1到步骤4的处理。
下面参照图6和图12~图15,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制备装置4的试剂制备处理作业。
在图12的步骤S11,CPU49a进行储存在ROM49b中的计算机程序的初始化处理。然后在步骤S12,CPU49a判断上次作业结束时试剂制备装置4是否正常关机。具体而言,如后所述,根据正常关机时设为ON的标识进行判断。如果为正常关机,则进入步骤S16,如果非正常关机,则进入步骤S13。
在步骤S13,将高浓度试剂室41和供给室47以外的其他室42、43、44和46内的液体全部废弃。具体而言,CPU49a在关闭电磁阀206、207和208的状态下打开电磁阀204和205,废弃RO水室42内的RO水。也可以再次将RO水室42废弃的RO水送入RO水制作部件7,从废弃的RO水制作新的RO水。此外,CPU49a在关闭电磁阀211、212、217和219的状态下打开电磁阀218和221,用正压将搅拌室46内的混合液排到废液流路。CPU49a再在关闭电磁阀212、218、219和221的状态下打开电磁阀211和217,用负压将稀释室43内的混合液送入搅拌室46,再以上述作业从搅拌室46废弃混合液。关于稀释室44的混合液,CPU49a也同样地在关闭电磁阀211、218、219和221的状态下打开电磁阀212和217,用负压移送搅拌室46。
如此,在步骤S13,高浓度试剂室41和供给室47以外的其他室42、43、44和46内的液体全部废弃掉,由此可以防止制备试剂时使用可能长期滞留的RO水和生成稀释倍率不明的试剂。
在步骤S14,清洗流路、RO水室42、稀释室43(44)和搅拌室46。具体而言,在RO水制作部件7新生产的RO水供应到RO水室42后,CPU49a打开电磁阀206、208和213(215),隔膜泵45a(45b)在负压的作用下流入约12.0mL(各隔膜泵分别约6.0mL)的RO水。再在电磁阀208和213(215)关闭的状态下打开电磁阀214(216)和209,用正压将隔膜泵45a(45b)内约12.0mL(各隔膜泵分别约6.0mL)的RO水送入稀释室43。通过反复进行25次上述作业,稀释室43将被供给新生产的约300mL的RO水。
此后,CPU49a打开电磁阀211和217,将约300mL的RO水从稀释室43送入搅拌室46。CPU49a在关闭电磁阀217和219的状态下打开电磁阀218和221,废弃搅拌室46内的RO水。
在RO水从稀释室43流入搅拌室46期间,通过与向稀释室43供应RO水同样的作业,稀释室44也获得300mL的新生产的RO水。RO水从稀释室44到搅拌室46的运送的过程也与从稀释室43运送到搅拌室46的作业相同。如此,通过上述一系列作业,流路、RO水室42、稀释室43(44)和搅拌室46的内部分别由新生产的RO水进行了清洗。另外,在上述步骤S13之前,RO水室42中已经蓄有预定量RO水。
在步骤S15,以与生成所希望的浓度的试剂时相同的作业,在搅拌室46制备试剂,并将制备的试剂全部废弃。具体而言,通过后述步骤S20和S21的作业向搅拌室46供应所希望的浓度的试剂后,CPU49a在关闭电磁阀217和219的状态下,打开电磁阀218和221,废弃搅拌室46中的试剂。以此,即使流路、稀释室43(44)和搅拌室46中残留有超过所希望的浓度的试剂,由于在上述RO水清洗的基础上又用所希望的浓度的试剂进行清洗,可以防止所制备的试剂不是所希望的浓度。
在步骤S16,向RO水室42供应RO水。在步骤S17,CPU49a根据浮控开关100的探知结果,判断高浓度试剂室41中是否装有预定量高浓度试剂。如果没有预定量高浓度试剂,则在步骤S18从高浓度试剂箱5向高浓度试剂室41补充高浓度试剂。具体而言,CPU49a在关闭电磁阀202和203的状态下打开电磁阀200和201,用负压将高浓度试剂供应到高浓度试剂室41。
当高浓度试剂室41中装有预定量高浓度试剂时,在步骤S19,CPU49a判断供给室47是否蓄有预定量试剂。即,判断供给室47中是否蓄有约300mL以上约600mL以下的试剂。当存有预定量试剂时,转入步骤S30。而当没有预定量试剂时,在步骤S20进行高浓度试剂和RO水供应处理。
下面参照图6和图14说明图12所示试剂制备处理作业的步骤S20中高浓度试剂和RO水的供应处理作业。
首先,在试剂制备装置4的初始状态(试剂制备处理之前的状态)中,图6所示流路301~304实际上已充满RO水,同时流路300实际上已充满高浓度试剂。流路300和流路301虽然直接连接,但与流路301约为4.0mm的内径相比,流路300(300a)的内径更小,只有1.8mm,因此,流路300内的高浓度试剂很难与流路301中的RO水混合。此外,电磁阀203和流路301之间的流路300a设定为内径约1.8mm,长度仅仅约15mm,很短,因此在流路300a中的高浓度试剂的量极少。
在图14的步骤S201,约12.0mL(各隔膜泵分别约6.0mL)的RO水被隔膜泵45a和45b从RO水室42吸移。具体而言,由于CPU49a打开电磁阀213(215)和208,RO水流入隔膜泵45a(45b)。在步骤S202,电磁阀213(215)和208关闭后,电磁阀214(216)和209打开,隔膜泵45a(45b)有正压供给,RO水排出。这样一来,通过流路301和303,约有12.0mL(各隔膜泵分别约6.0mL)的RO水供应至稀释室43。
其后,在步骤S203,隔膜泵45a和45b从高浓度试剂室41吸移约12.0mL(各隔膜泵分别约6.0mL)的高浓度试剂。具体而言,CPU49a关闭电磁阀214(216)和209后,打开电磁阀202、203和213(215),隔膜泵45a(45b)有负压供给,吸入高浓度试剂。详细地说,从高浓度试剂室41流出的约12.0mL的高浓度试剂与残留在流路301的RO水混合,因此隔膜泵45a(45b)吸入的是RO水与高浓度试剂的混合液。此时的流路301充满了RO水和高浓度试剂的混合液。即,在此状态下,隔膜泵45a(45b)和流路301共同的区域中有从高浓度试剂室41流出的约12.0mL的高浓度试剂。流路300a中也有高浓度试剂,但如上所述,流路300a中的高浓度试剂的量极少,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第二次试剂制备处理作业以后吸移高浓度试剂时,上次试剂制备处理作业中留在流路300a的高浓度试剂北挤出到流路301,因此,在隔膜泵45a(45b)和流路301共同区域中有更加精确的、约12.0mL的高浓度试剂。
在步骤S204,电磁阀202、203和213(215)关闭后,打开电磁阀214(216)和209,隔膜泵45a(45b)有正压供给,并排出RO水和高浓度试剂的混合液。这样一来,RO水和高浓度试剂的混合液通过流路301和303供应到稀释室43。此时,流路301和303中有数mL的高浓度试剂在与RO水混合的状态下残留着。
在步骤S205,CPU49a设n=1。在此,n表示隔膜泵45a和45b排出RO水的次数,是从1开始的实数。在步骤S206,与上述步骤S201相同,约12.0mL的RO水被隔膜泵45a和45b从RO水室42吸移。在步骤S207,与上述步骤S202相同,RO水从隔膜泵45a和45b排出。这样一来,留在流路301和303的高浓度试剂与RO水一起被移送至稀释室43。
在步骤S208,CPU49a判断n是否大于22。如果n不大于22,在步骤S209设n=n+1,并反复进行步骤S206~步骤S209的作业,直至n大于22。即,反复进行步骤S206~步骤S209的作业,直到对于隔膜泵45a和45b进行的一次高浓度试剂的吸移和排出作业,进行24次RO水吸移和排出作业。当n大于22后,则作业停止。由此,稀释室43获得约12.0mL×24次=约288mL的RO水和约12.0mL×1次=约12mL的高浓度试剂,共计约288mL+12mL=300mL的混合液。隔膜泵45a和45b进行吸排高浓度试剂的作业之后,进行23次RO水的吸移和排出作业,因此,残留在流路301和303的高浓度试剂全部被送入稀释室43,其结果,流路301和303中仅存有RO水。
在上述作业中,如果驱动的是电磁阀210而非电磁阀209,则可以将约288mL的RO水和约12mL的高浓度试剂构成的约300mL的混合液送入稀释室44。
图12的步骤S20完成高浓度试剂和RO水供应处理后,在步骤S21,CPU49a打开电磁阀211(212)和217,用负压将稀释室43(44)内的试剂送入搅拌室46。此时,送入的试剂通过设置在搅拌室46内的管461沿搅拌室46内壁流动,在搅拌室46内搅拌。
在步骤S22,关闭电磁阀211(212)和217后,打开电磁阀218和219,试剂从搅拌室46移至供给室47。此时,在步骤S23,利用电导率传感器402测定电导率C,同时用温度传感器403测定试剂的温度T2。即用电导率传感器402测定基准电压的AD值和电极电压的AD值,获取电导率C。用温度传感器403测定热敏电阻电压AD值,获取试剂的温度T2。
在步骤S24,CPU49a将此次通过电导率传感器402和温度传感器403的试剂电导率C、温度T2、基准电压的AD值、电极电压的AD值和热敏电阻电压AD值分别作为试剂制备完成时的电导率、试剂制备完成时的温度、试剂制备完成时的基准值、试剂制备完成时的电极值、以及试剂制备完成时的热敏电阻值存入存储部件49f。具体而言,通过CPU49a,试剂制备完成时的电导率、试剂制备完成时的温度、试剂制备完成时的基准值、试剂制备完成时的电极值、以及试剂制备完成时的热敏电阻值分别存入存储部件49f的试剂制备表492中。此外,CPU49a将试剂通过电导率传感器402和温度传感器403的时间作为此次的试剂制备时间存入存储部件49f。即此次试剂制备时间被CPU49a存入存储部件49f的试剂制备表492。
试剂通过电导率传感器402和温度传感器403的时间(日期和时间)是试剂即将向供给室47供应之前的时间(日期和时间),试剂通过电导率传感器402和温度传感器403的时间(日期和时间)与试剂向供给室47供应的时间(日期和时间)基本相同。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将试剂通过电导率传感器402和温度传感器403的时间(日期和时间)视为试剂向供给室47供应的时间(日期和时间),将试剂通过电导率传感器402和温度传感器403的时间(日期和时间),即试剂向供给室47供应的时间(日期和时间)作为试剂制备时间。
在步骤S25,CPU49a判断电导率C是否在一定范围内。具体而言,判断相对于上述式(2)算出的、在稀释倍率25倍下的电导率的目标值Z,所测定的电导率C是否在一定范围内。当电导率C不在一定范围内时,在步骤S26,CPU49a在存储部件49f的试剂制备表492上将试剂制备结果记录为NG。在步骤S27,关闭电磁阀219,同时打开电磁阀221,通过废液流路排出电导率C不在一定范围内的试剂。如此,可以只让供给室47储存精确稀释的试剂。
另一方面,当电导率C在一定范围内时,在步骤S28,CPU49a在存储部件49f的试剂制备表492中将试剂制备结果记录为G(Good,好)。在步骤S29,CPU49a在存储部件49f中存储上上次试剂制备结果记录为G(Good,好)的试剂的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即,上上次的试剂制备结果记录为G(Good,好)的试剂的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存在存储部件49f的试剂制备表492中。
在此,参照图15说明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所谓试剂的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指相应试剂可能从试剂制备装置4移送到测定部件2的时间段。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由CPU49a根据试剂每次通过电导率传感器402和温度传感器403时获取的数个试剂制备时间求得。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当供给室47内的试剂A余量仅剩约300mL(状态1)时,又有约300mL的新试剂B供给供给室47(状态2)。此时的日期和时间即为试剂制备时间。即,以图15所示为例,2009年1月5日10时03分是试剂B的试剂制备时间。当供给室47内的试剂A余量仅剩约300mL(状态1)时,马上有约300mL的新试剂B供给供给室47(状态2),因此,状态1和状态2的时间基本一致。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为方便起见,供给室47内的试剂余量约剩300mL的时间和约300mL的新试剂供给供给室47的时间,视作无时间差。
试剂A和试剂B在供给室47内经过一定混合后(状态3),约300mL的试剂从供给室47移送到测定部件2(状态4)。此时,试剂A和试剂B在供给室47内经过了一定混合,移送到测定部件2的约300mL的试剂中不仅有试剂A,还包含少量试剂B。然而,此时移送到测定部件2的试剂B的量很少,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为方便起见,视为供给室47内仅剩有约300mL的试剂B。
在状态4,供给室47内的试剂B的余量约为300mL,因此,有约300mL的新试剂C供应到供给室47(状态5)。此时的时间(2009年1月5日10时10分)为试剂C的试剂制备时间。试剂B和试剂C在供给室47内经一定混合(状态6)后,又有约300mL的试剂从供给室47移送到测定部件2(状态7)。此时,根据上述想法,为方便起见,视为供给室47内仅剩有约300mL的试剂C。即,在状态7,视为试剂B全部被移送到测定部件2。状态7之后,又有约300mL的新试剂D供应到供给室47(状态8)。此时的时间(2009年1月5日10时15分)为试剂D的试剂制备时间。
在此情况下,可以认为试剂B从状态2(2009年1月5日10时03分)到状态7(2009年1月5日10时15分)期间一直留在供给室47,因此,试剂B可能从供给室47移送到测定部件2的时间段(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为2009年1月5日10时03分~2009年1月5日10时15分。即,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的开始时间为目标—即试剂B的试剂制备时间,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的结束时间为从目标—即从的试剂B以后开始数,第二个供应到供给室47的试剂D的试剂制备时间。换言之,获取试剂D的试剂制备时间即可获得上上一次供给供给室47(试剂制备结果为G(Good,好))的试剂B的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如此,试剂B的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根据试剂B的试剂制备时间(2009年1月5日10时03分)和试剂D的试剂制备时间(2009年1月5日10时15分)双方获得。
关于试剂B的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从供给室47排出(向测定部件2移送)的试剂的液量看来,试剂B的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为从试剂B开始向供给室47供应(状态2(2009年1月5日10时03分))起,到与供给室47容量相同的约600mL的试剂(约300mL的试剂A+约300mL的试剂B)从供给室47排出(状态7(2009年1月5日10时15分))止的时间段。
在图13的步骤S29,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存入存储部件49f后,在步骤S30,CPU49a判断是否有测定部件2通过数据处理部件3传达的试剂供给指示,若没有指示,则进入步骤S32。若有试剂供给指示,则在步骤S31中,在测定部件2提供的负压的作用下,供给室47内的试剂经过滤器471送入测定部件2。在步骤S32,CPU49a判断用户是否下达关机指示,如没有则回到步骤S12。
如有关机指示,则在步骤S33,继续上述作业,直至正在制备的试剂最终送到供给室47。具体而言,当供给室47内没有预定量(约300mL约以上600mL以下)的试剂时,继续通过上述步骤S20~步骤S29的作业制备试剂,如果制备中停止作业,稀释为与所希望的浓度不同浓度的试剂就会残留在流路、稀释室43(44)和搅拌室46。因此,在步骤S33继续制备作业,可以防止稀释为与所希望的浓度不同浓度的试剂残留在流路、稀释室43(44)和搅拌室46。
在步骤S34实施关机处理。此时,从RO水室42排出RO水。以此,可以防止试剂制备装置4下次启动前RO水一直留在RO水室42。然后,在步骤S35,将表示正常关机的标识设为ON,结束试剂制备处理。
下面参照图16~图19说明试剂制备履历的确认方法。
如图16所示,从显示部件48上显示的菜单界面481按下选择按钮481b,从选择菜单依次选择维护、履历和制备履历。用户选择制备履历后,如图17所示,制备履历第一界面483出现在显示部件48上。制备履历第一界面483上显示有试剂制备时间(日期和时间)、试剂制备结果、试剂制备完成时的温度、试剂制备完成时的电导率、及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这些均根据存储部件49f的试剂制备表492的内容显示。试剂制备结果为NG的试剂排掉,不移送到供给室47,不会流入测定部件2。因此,试剂制备结果为NG的试剂的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一栏为空白。
制备履历第一界面483还显示上下按钮483a和483b、左右向按钮483c和483d、删除履历按钮483e和返回按钮483f。用户按上下按钮483a和483b可以按试剂制备时间的升序、以五个为一组地依次显示各制备试剂的制备履历信息。按删除履历按钮483e可以删除各制备试剂的制备履历信息。用户按返回按钮483f,则出现前面显示的界面。用户按左右向按钮483c和483d可以浏览各制备试剂的制备履历信息的其他项目。
用户按右向按钮483d后,如图18所示,显示部件48上出现制备履历第二界面484。制备履历第二界面484上显示试剂制备时间(日期和时间)、基准值、电极值和热敏电阻值。这些均根据存储部件49f的试剂制备表492的内容显示。
在显示制备履历第二界面484的状态下,用户再按右向按钮483d,则如图19所示,显示部件48上出现制备履历第三界面485。制备履历第三界面485上显示由试剂制备时间(日期和时间)、试剂制备所用高浓度试剂的批号、高浓度试剂的生产后有效期、高浓度试剂的启用日、和高浓度试剂的开封后有效期。这些均根据存储部件49f的试剂管理表491的内容显示。在显示制备履历第三界面485的状态下用户再按右向按钮483d,则显示界面返回图17所示制备履历第一界面483。如果按左向按钮483c,则按照与按右向按钮483d时相反的顺序显示制备履历第一界面483、制备履历第二界面484和制备履历第三界面485。如此,用户浏览制备履历第一界面483、制备履历第二界面484和制备履历第三界面485即可确认高浓度试剂信息和试剂制备履历信息。
在图16所示菜单界面481,用户如果依次选择了选择菜单中的维护、履历和故障履历,则显示无图示的故障履历界面,可以确认在试剂制备装置4中发生的各种故障履历。在菜单界面481,用户如果依次选择了选择菜单中的维护、履历和更换履历,则显示无图示的更换履历界面,这样可以确认基于存储部件49f的试剂管理表491的、高浓度试剂箱5的更换履历。
在第一实施方式,如上所述,设置CPU49a,用于获取所制备的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获取向测定部件2供应所制备的试剂的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设置显示部件48,用于显示试剂信息和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由此,根据显示部件48显示的制备试剂的试剂信息和向测定部件2供应所制备的试剂的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可以轻松地确认何时向测定部件2供应了有何种属性的试剂。据此,当测定结果可信度低时,易于获取测定所用试剂的信息,从而易于追查测定结果可信度低的原因。
在第一实施方式,让CPU49a获取所制备的试剂的电导率,从而可以在确定测定部件2测定中所用的试剂后,确认该试剂的品质,更易于追查测定结果可信度低的原因。
在第一实施方式,让CPU49a根据试剂制备时间获取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因此,可以根据试剂制备时间获取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不必与试剂制备时间分开、单独地测定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
在第一实施方式,让CPU49a获取所制备的试剂可能向测定部件2供应的时间段,并将其作为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这样更容易确定在测定部件2测定中可能实际使用的试剂,从而便于追查测定结果可信度低的原因。
在第一实施方式,让CPU49a获取高浓度试剂相关的高浓度试剂信息作为试剂信息,同时让显示部件48输出高浓度试剂信息,因此,根据所制备的试剂中所含高浓度试剂的高浓度试剂信息,可以轻松地确认测定中所用的试剂是用哪个高浓度试剂制备的,更便于追查测定结果可信度低的原因。此外,可以通过确认高浓度试剂的批号,轻松地判断试剂是用哪一批高浓度试剂制备的。
在第一实施方式,设置了读码器50,用于读取贴在高浓度试剂箱5上的标签50a的条形码50b,由CPU49a根据读码器50读取的信息获取高浓度试剂信息,以此可以轻松地用读码器50获取高浓度试剂信息。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20和图21,就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第二实施方式中,仅就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在内部设置有RO水制作部件7的试剂制备装置500进行说明。
血液样本处理系统1如图20所示,由进行血液测定的测定部件2、对测定部件2输出的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部件3、以及制备用于样本处理的试剂的试剂制备装置500构成。
在此,在第二实施方式,如图20和图21所示,试剂制备装置500用设置在内部的RO水制作部件7生产的RO水,将高浓度试剂稀释到所希望的浓度,以此制备血液分析用试剂。
试剂制备装置50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未设置显示部件。因此,用户用数据处理部件3的输入设备33来进行试剂制备装置4的启动和关机。
试剂制备装置500通过通信接口49d,向数据处理部件3传输存在存储部件49f的试剂管理表491和试剂制备表492中的各种信息(高浓度试剂信息和试剂制备履历信息)。以此,用户可以在数据处理部件3的显示部件32确认高浓度试剂信息和试剂制备履历信息。
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二实施方式,如上所述,RO水制作部件7设置在试剂制备装置500的内部,可以使整个血液样本处理系统1的结构更加简单。
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认为其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对本发明的范围无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示,而且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具有同样意思和同等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比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部件上显示高浓度试剂信息和试剂制备履历信息作为试剂信息,但本发明不限于此,除高浓度试剂信息和试剂制备履历信息外,显示部件还可以显示由RO水制作部件7生产的RO水的电导率等构成的RO水信息作为试剂信息。显示部件也可以不显示高浓度试剂信息,仅显示RO水信息和试剂制备履历信息。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试剂制备履历信息包含试剂制备时间、电导率、温度、基准值、电极值、热敏电阻值、试剂制备结果和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试剂制备履历信息中只要含有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即可,试剂制备履历信息中也可以不含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以外的上述其他信息,还可以再包含除上述以外更多的其他信息。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试剂制备时间获取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供给室到测定部件的途中设置传感器,获取从供给室向测定部件移送的试剂通过传感器的时间,并将其作为制备试剂供给时间。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列举了由高浓度试剂和RO水(纯水)构成的试剂作为预定试剂的一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由不同于高浓度试剂和RO水(纯水)的其他液体构成的试剂。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设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为从开始向供给室供应试剂起到与供给室容量相同量的试剂从供给室排出之间的时间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设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为从开始向供给室供应试剂到与供给室容量不同量、比如供给室容量1.5倍量的试剂从供给室排出的时间段,还可以设为到与供给室容量1.5倍不同量的试剂从供给室排出的时间段。此时,如果设为到多于供给室容量的试剂从供给室排出的时间段的话,可以更精确地获取相应试剂的制备试剂供给时间段。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均例示了分别设置测定部件和数据处理部件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测定部件和数据处理部件设置为一个血液样本分析装置。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试剂制备装置的显示部件上显示试剂信息(高浓度试剂信息和试剂制备履历信息),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将试剂信息(高浓度试剂信息和试剂制备履历信息)从试剂制备装置传送到数据处理部件,在数据处理部件的显示部件上显示试剂信息(高浓度试剂信息和试剂制备履历信息)。
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数据处理部件的显示部件上显示试剂信息(高浓度试剂信息和试剂制备履历信息),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在试剂制备装置设置显示部件,在试剂制备装置的显示部件上显示试剂信息(高浓度试剂信息和试剂制备履历信息)。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将所制备的试剂通过电导率传感器的时间作为试剂制备时间,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供给室的浮控开关的探知结果获取试剂制备时间,还可以在供给室另设用于获取试剂制备时间的传感器,获取试剂制备时间。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与测定部件分开设置的试剂制备装置作为试剂制备装置一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22所示,试剂制备装置也可以设置在测定部件内,发挥试剂制备机构的作用。具有试剂制备机构的测定部件(装置)比如有血细胞计数装置、免疫测定装置和血涂片标本制备装置等,尤其适于稀释液用量多的血细胞计数装置。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试剂制备装置中,由批号不同的高浓度试剂调制的试剂在供给室内混合在一起,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试剂制备装置也可以在更换高浓度试剂时排出各室中盛放的高浓度试剂一及高浓度试剂和纯水的混合液。如此批号不同的试剂不会混在一起,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供给时间段。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例示的样本处理系统中,供给时间信息在试剂制备装置的显示器上显示,样本分析结果在数据处理部件的显示器上显示,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的样本处理系统中,也可以在试剂制备装置每次获取供给时间信息时都将获取的供给时间信息传送到数据处理部件,由数据处理部件相对应地输出样本的分析结果、该样本的测定时间、以及从试剂制备装置收到的供给时间信息。如此可以实现数据处理装置的信息一元化管理。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列举了读码器50作为信息读取部件的一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信息读取部件也可以是读码器之外的东西,比如可读取包含高浓度试剂的相关信息的QR码(注册商标)的QR读取器等。

Claims (9)

1.一种试剂制备装置,用于制备供应给测定部件的预定试剂,所述测定部件用所述预定试剂测定样本,所述试剂制备装置包括:
用于用水稀释试剂原液来制备所述预定试剂的试剂制备部件,
存剂部件,用于存放所述试剂制备部件制备的、处于准备向所述测定部件供应状态的所述预定试剂;
用于测定所述预定试剂的电导率的电导率测定部件;
用于获取所述电导率测定部件测定的电导率作为所述试剂制备部件所制备的所述预定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并获取所述存剂部件存放的所述预定试剂供应给所述测定部件的时间的供给时间信息,输出所述电导率和所述供给时间信息的控制部件;
其中,所述电导率测定部件测定移送到所述存剂部件的所述预定试剂的电导率;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移送到所述存剂部件的所述预定试剂通过所述电导率测定部件的时间,决定所述预定试剂供应给所述存剂部件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获取反映所述预定试剂的品质的品质信息作为所述试剂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当所述预定试剂供应到所述存剂部件时,所述控制部件就获取所述预定试剂通过所述电导率测定部件的时间,并根据获取的数个所述预定试剂通过所述电导率测定部件的时间获取所述供给时间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获取所述试剂原液的相关试剂原液信息作为所述试剂信息,并输出所述试剂原液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息读取部件,用于从装所述试剂原液的试剂容器读取所述试剂原液信息;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信息读取部件的读取结果获取所述试剂原液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原液信息包含所述试剂原液的批号。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原液信息包含关于所述试剂原液有效期的有效期信息。
8.一种试剂制备装置,用于制备供应给测定部件的预定试剂,所述测定部件用所述预定试剂测定样本,所述试剂制备装置包括:
用于用水稀释所述试剂原液来制备所述预定试剂的试剂制备部件;
存剂部件,用于存放所述试剂制备部件制备的、处于准备向所述测定部件供应状态的所述预定试剂;
用于测定所述预定试剂的电导率的电导率测定部件;
试剂信息获取部分,用于获取所述电导率测定部件测定的电导率作为所述试剂制备部件制备的所述预定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
供给时间信息获取部分,用于获取有关所述存剂部件存放的所述预定试剂供应给所述测定部件的时间的供给时间信息;
用于输出所述电导率和所述供给时间信息的输出部分;
其中,所述电导率测定部件测定移送到所述存剂部件的所述预定试剂的电导率;
所述供给时间信息获取部分根据移送到所述存剂部件的所述预定试剂通过所述电导率测定部件的时间,决定所述预定试剂供应给所述存剂部件的时间。
9.一种样本处理系统,包括:
用于用水稀释试剂原液来制备预定试剂的试剂制备部件;
存剂部件,用于存放所述试剂制备部件制备的、处于准备向所述测定部件供应状态的所述预定试剂;
用于测定所述预定试剂的电导率的电导率测定部件;
用所述存剂部件供应的所述预定试剂测定样本的测定部件;
控制部件,用于获取所述电导率测定部件测定的电导率作为所述试剂制备部件所制备的所述预定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并获取关于所述存剂部件存放的所述预定试剂供应给所述测定部件的时间的供给时间信息,及输出所述电导率和所述供给时间信息;
其中,所述电导率测定部件测定移送到所述存剂部件的所述预定试剂的电导率;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移送到所述存剂部件的所述预定试剂通过所述电导率测定部件的时间,决定所述预定试剂供应给所述存剂部件的时间。
CN201080009622.0A 2009-02-27 2010-02-26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Active CN1023340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46588 2009-02-27
JP2009046588 2009-02-27
PCT/JP2010/053065 WO2010098437A1 (ja) 2009-02-27 2010-02-26 試薬調製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4034A CN102334034A (zh) 2012-01-25
CN102334034B true CN102334034B (zh) 2015-02-18

Family

ID=42665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9622.0A Active CN102334034B (zh) 2009-02-27 2010-02-26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16660B2 (zh)
EP (1) EP2402763B1 (zh)
JP (1) JP4647042B2 (zh)
CN (1) CN102334034B (zh)
WO (1) WO20100984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41656B1 (de) * 2012-03-20 2019-02-20 Eppendorf AG Elektrische Pipetti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elektrischen Pipettiervorrichtung
ES2736031T3 (es) * 2015-04-07 2019-12-23 Hoffmann La Roche Sistema de gestión de reactivos
CN106289912B (zh) * 2016-09-07 2023-07-07 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一种用于水在线监测的前处理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6218A (zh) * 2003-07-18 2006-08-30 Dade白令公司 自动多检测器分析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11838A1 (en) * 1992-11-06 1994-05-26 Abbott Laboratories Process control system for biological fluid testing
JP2950698B2 (ja) * 1993-01-11 1999-09-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洗浄機能付き自動分析装置
JPH0933538A (ja) 1995-07-19 1997-02-07 To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試薬調製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DE50001237D1 (de) 2000-05-16 2003-03-20 Hoffmann La Roch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utomatisierung des Betriebsmittel- und/oder Verbrauchsmittelmanagements eines Analysators
JP2002277451A (ja) * 2001-03-22 2002-09-25 Shimadzu Corp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US7381370B2 (en) 2003-07-18 2008-06-03 Dade Behring Inc. Automated multi-detector analyzer
US7776265B2 (en) * 2004-03-18 2010-08-17 Cummins Filtration Ip, Inc. System for diagnosing reagent solution quality
JP4832121B2 (ja) * 2006-03-10 2011-12-07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6218A (zh) * 2003-07-18 2006-08-30 Dade白令公司 自动多检测器分析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311396A1 (en) 2011-12-22
CN102334034A (zh) 2012-01-25
JP4647042B2 (ja) 2011-03-09
EP2402763B1 (en) 2015-08-19
US9316660B2 (en) 2016-04-19
JPWO2010098437A1 (ja) 2012-09-06
EP2402763A4 (en) 2013-12-04
EP2402763A1 (en) 2012-01-04
WO2010098437A1 (ja) 2010-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76264B2 (en) Automatic analyzer
JP5208675B2 (ja) 検体処理装置
EP2728360B1 (en) Sample analyzer
CN101844051B (zh) 试剂调制装置、试剂调制方法以及检体处理系统
CN100587449C (zh) 液体试样取样监视方法、液体试样取样监视器及液体试样分析装置
JP5478101B2 (ja) 試薬調製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EP2293081A2 (en) Analyzing apparatus and analyzing method
US9164110B2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a computer
CN103033635B (zh) 样本处理装置
CN102539797A (zh) 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JP6742086B2 (ja) 検体分析システム、洗浄液調製装置、検体分析装置、及び洗浄液供給方法
US20090292494A1 (en) Analyzer
JP2011117815A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および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の管理方法
EP2009448B1 (en) Automatic analyzing apparatus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analysis supporting liquid in the same
CN102334034B (zh)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US20230204609A1 (en) Automatic analysis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in automatic analysis apparatus
JP2003254980A (ja) 試料分析装置および試料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らに使用される容器およびラック。
JP2017053642A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自動分析方法
JP5779062B2 (ja) 検体処理装置
WO2010004789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3030499A (zh) 试剂处理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702353A (zh)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装置的维护方法
CN116893267A (zh)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仪的控制方法
JP2009168738A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注判定方法
JP2009222451A (ja) 自動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