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23509U - 滑板 - Google Patents

滑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23509U
CN203123509U CN 201320041220 CN201320041220U CN203123509U CN 203123509 U CN203123509 U CN 203123509U CN 201320041220 CN201320041220 CN 201320041220 CN 201320041220 U CN201320041220 U CN 201320041220U CN 203123509 U CN203123509 U CN 203123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slide plate
point
plate body
connec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412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部秀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ERDUN BICYCLE INDUSTRY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ERDUN BICYCLE INDUSTR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ERDUN BICYCLE INDUSTRY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ERDUN BICYCLE INDUSTRY (DONGGUA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23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235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种滑板,使用者对板本体施加的力很小,也能使具有倾斜的中心轴有的万向轮充分左右旋转。前后一对的车轮由具有倾斜式旋转中心轴的摇头旋转式万向轮构成,板本体(11)形成为一体化有一对板状的脚部(14、15)的基端部的U字形,并且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能够在板厚方向上相对地弹性变位。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通过连结部件(19)相互连结。一个车轮(12)设置在基端的一体化部(16)的下面,另一车轮(13)设置在连结部件(19)的下面。在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之间,跨架有具有接触面(47)的踏板(41),接触面(47)不管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的板厚方向的弹性变位与否都与脚部(14、15)接触。

Description

滑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特别涉及以能够围绕倾斜的中心轴旋转的万向轮作为走行轮的二轮滑板。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滑板,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滑板具有用能够围绕前后方向的轴心扭转的材料而形成的单片形的板本体。该板本体含有前部及后部的一对脚支撑区域、两脚支撑区域之间的中央部。该中央部为了能使板本体扭转而形成为比两脚支撑区域狭窄。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走行中承载在滑板上的使用者加减对从承载在脚支撑区域的脚施加到板本体上的力,能够对板本体进行上述的扭转。如果板本体扭转,则前侧脚支撑区域下面设置的前侧万向轮、后侧脚支撑区域下面设置的后侧万向轮,都能够围绕倾斜的中心轴旋转,因而分别向左右逆方向旋转。结果,滑板以蛇行状态走行,利用此时的分力产生向前方的推进力。因而,即使使用者不追加地蹬踏地面,而只要使板本体扭转,滑板就能自动走行。 
【专利文献1】特表2008-545480号公报 
然而,为了使前后万向轮分别充分地左右逆向旋转,必须较大扭转板本体,因此就需要从两脚向板本体上施加较大的力。由此,滑板的操作性并不能说非常良好。 
实用新型内容
在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即使从滑板上承载的使用者向板本体施加的力很小,也能够使具有倾斜的中心轴的万向轮充分地左右旋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滑板是在板本体的下面侧设有前后一对车轮的滑板,所述车轮由具有倾斜式旋转中心轴的摇头旋转式万向轮构成,所述板本体形成为一体化有一对板状的脚部的基端部的U字形,并且所述一对的脚部的尖端部能够在板厚方向上相对地弹性变位,所述一对脚部的尖端部在所述脚部的尖端部的板厚方向的弹性变位能实现的状态下通过连结部件相互连结,一个摇头旋转式万向轮设置在所述一体化的一对脚部的基端部的下面,另一摇头旋转式万向轮设置在所述连结部件的下面,在所述一对的脚部的尖端部之间,跨架有具有接触面的踏板,所述接触面不管脚部的尖端部的板厚方向的弹性变位与否都与这些脚部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一体化有一对脚部的基端部的U字形的板材形成板本体,并且一对脚部的尖端部在它们的板厚方向的弹性变位能够实现的状态下通过连结部件相互连结,而且在连结部件的下面设置摇头旋转式万向轮,因此在一对脚部的尖端部在板厚方向上弹性变位时,连结部件相应于脚部的弹性变位而倾斜。于是,由于在该连结部件上设置的万向轮进行绕倾斜式的旋转中心轴的摇头旋转,所以对应连结部件的倾斜大小进行较大旋转。 
即根据本实用新型,利用较小的力使构成U字形板本体的一对板状的脚部的尖端部在板厚方向上相对地弹性变形,由此能够使连结部件在脚部之间倾斜,能够通过该倾斜使万向轮充分地旋转。 
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一对脚部的尖端部之间跨架有具有接触面的踏板,所述接触面不管脚部的尖端部的板厚方向的弹性变位与否都与这些脚部接触,因此,在脚部的尖端部的位置,构成为设置了一对脚部与连结部件并且脚部通过连结部件连结的复杂结构,并且基于此,即使进行复杂的动作,操作者也能够稳定地使脚承载在踏板上,因而能够容易地操作滑板。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滑板的图。 
图2是从后侧观看所述滑板的图。 
图3是从斜后侧观看所述滑板的图。 
图4是所述滑板的后部的分解组装图。 
图5是示出了所述滑板的踏板的安装状态的截面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了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滑板的板本体的弹性变位的状况的图。 
图7是示出了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滑板的板本体和连结部件的结构及其动作的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了所述滑板的操作状态的图。 
图9(a),图9(b),图9(c)和图9(d)是示出了所述滑板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滑板的要部的结构的图。 
图11(a),图11(b)和图11(c)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滑板的要部的结构的图。 
【符号的説明】 
11       板本体 
12、13    车轮 
14、15    脚部 
16       一体化部 
17、18    尖端部 
19       连结部件 
20       铰链 
23、24    旋转中心轴 
41       踏板 
43       安装轴 
44       贯通孔 
47       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滑板构成为,在板状的板本体11的下面侧设置有前后一对的车轮12、13。 
板本体11俯视形成为U字形,具有形成该U字的一对脚部14、15。16是使脚部14、15的基端部一体化的一体化部,构成U字的弯曲部。17、18是脚部14、15的尖端部。而且,板本体11如此具有使一对脚部14、15的基端部一体化的一体化部16,并且也可以使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在相互有距离的状态下分离,该形态不必须是严格的U字形。例如形成V字形或其他形状也可以,在本申请中,这些形态总称为“U字形”。 
具体细节将在后描述,板本体11中,一对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能够在板厚方向上相对地弹性变形。为了能实现这样的弹性变形,板本体11可以由板状的合成树脂。或者,可以由木材、轻金属、复合材料等形成。 
脚部14、15的在尖端部17、18处内缘部之间架跨有连结部件19。图1(a)和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连结部件19由板材形成,其一端以及另一端分别通过铰链20、20与脚部14、15的内缘部连结。连结部件19可以由与板本体11同种的材料或不同种的材料形成。 
图1(a)和图1(b)所示的滑板能够例如一体化部16在前侧且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在后侧那样地规定其前后。而且该滑板中,在其前侧的一体化部16的下面设置作为前轮的车轮12,并且如图1(a)和图1(b)以及图2所示,在其后侧的连结部件19的下面设置作为后轮的车轮13。 
如图1(b)所示,车轮12、13都由摇头旋转式万向轮构成。23、24是其旋转中心轴。旋转中心轴23、24均构成为越靠上侧越靠滑板的前侧地向前方倾倒的倾斜轴。通过使车轮12、13接地而将滑板置于地面或底板面等上,则基于滑板的重量,利用倾斜式的旋转中心轴23、24的作用,车轮12、13成为如图所示地在旋转中心轴23、24的后侧能在滑板的长度方向上转动的姿势。 
如图1(a)~图5所示,在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的上表面之间架跨有踏板41。该踏板41可以与板本体11同样地由合成树脂、木材、轻金属或复合材料等形成,由细长的板状体在板本体11的宽度方向上形成。踏板41的下部形成有一对托架42、42,所述托架42、42在沿板本体11的长度方向有间距的状态下从踏板4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 
连结部件19上设有安装轴43。该安装轴43沿板本体11的长度方向即前后方向水平配置,并且其基端部安装在连结部件19上,其尖端部配置成从连结部件19向板本体11的后端部突出。而且,安装轴43的突出尖端部贯通托架42、42。与此对应地,在各托架42、42上形成有用于使安装轴43通过的贯通孔44、44。所述贯通孔44、44形成为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的弹性变形的方向的长孔,即脚部14、15的板厚方向的长孔。在安装轴43上的从后侧的托架42突出的突出部上安装有用于防止踏板41从安装轴43脱离的螺母等脱离防止部件45。由此,在如上所述后侧的车轮13为能够在旋转中心轴24的后侧在滑板的长度方向上转动的姿势时,踏板41构成为位于该后侧的车轮13的正上方。 
板本体11的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的上面形成有用于支撑踏板41的平坦的下表面46的接触面47、47。各接触面47由能够相对踏板41的下表面46沿板本体11的长度方向即板本体11的前后方向直线状地接触的曲面形成。作为这样的曲面,可以例如沿板本体11的长度方向的具有中心轴的圆柱面。为了形成接触面47、47,在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的上面和脚部14、15一体地形成或者单独地形成突起48、48。 
如图1(a)和图1(b)所示,滑板的操作者将一只脚25放到与前侧的车轮12对应的一体化部16上并且将另一只脚26放到与后侧的车轮13对应的踏板41上,在此基础上能操作滑板。 
对滑板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a)和图6(b)只示出了图1(a)和图1(b)所示的滑板的板状的板本体11。该板本体11,如图所示,脚部14、15以一体化部16为基准配置为悬臂状态,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能够在板厚方向上相对地弹性变形。即,板本体11的板面水平方向配置,例如,相对于左侧的脚部15,右侧的脚部14能够上下弹性变形。其 相反的动作也可实现。 
图7示出了在图6(a)和图6(b)的板本体11上通过铰链20、20安装有连结部件19的状态。如果板本体11的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在板厚方向上相对地弹性变形,那么随后脚部14和连结部件19会在一方的铰链20的位置折曲,并且脚部15和连结部件19会在另一铰链20的位置折曲。由此,连结部件19在滑板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上倾斜。而且,若连结部件19倾斜,则それにつれて、脚部14、15在尖端部17、18的间隔缩短的方向上稍微弹性变形。 
图8(a)是对从滑板的后部观看这样的折曲状态的状态进行表示的图。构成后侧车轮13摇头旋转式万向轮,如图1(b)所示,由于其中心轴24是越靠上侧越靠滑板的前侧的倾斜轴,所以若连结部件19在滑板的宽度方向上倾斜,则随后万向轮进行摇头动作。例如,如图9(b)所示,右侧的脚部14的尖端部17左侧的脚部15的尖端部18位于下侧,若这些脚部14、15在板厚方向上弹性变形,则与其对应地板状的连结部件19向右上倾斜。于是,构成车轮13的摇头旋转式万向轮如图所示地向右侧偏向旋转。即,向能像向左前方走行的方向偏转头部。虽省略图示,但如果相反地连结部件19向左上倾斜,那么构成车轮13的摇头旋转式万向轮偏向左侧旋转。即,向能够向右前方走行的方向偏转头部。 
脚部14、15的弹性变形能够通过操作者用踏板41上承载的脚操纵该踏板41而进行。即,如果向与踏板41的脚部14、15的一方对应的一侧施加较大体重,则其施加较大体重一侧的一个脚部比另一脚部更向下弹性变形。此时,随着脚部14、15的板厚方向的相对的弹性变形,踏板41绕安装轴43旋转倾斜。而且,此时踏板41利用由长孔形成的贯通孔44相对安装轴43松弛地连结,而且由于脚部14、15的突起48的接触面47由具有沿板本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的圆柱面等的曲面形成,所以即使脚部14、15在板厚方向上相对弹性变形,也能够时常在与接触面47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追踪。 
而且,安装轴43、踏板41以及接触面47的关系,不管脚部14、15的板厚方向的相对弹性变形量的大小,即不管与其对应的踏板41的倾斜 的大小,只要踏板41的下表面46时常接触接触面47就足够了。为此,如上所述踏板41的托架42的贯通孔44形成为脚部14、15的板厚方向的长孔并且接触面47为具有沿板本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的圆柱面,是有效的,但也可以采用其他事宜的结构。 
如图1(a)和图1(b)所示,板本体11为水平姿势,其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在板厚方向上未相对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由旋转中心轴23、24倾斜的摇头旋转式万向轮构成的前侧以及后侧的车轮12、13都为正直朝前方走行的姿势。图2示出了操作者使脚26承载在滑板的后部的踏板41上使板本体11为水平姿势并且使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在板厚方向上不相对弹性变形时的滑板的走行状态。 
自该状态起,如果例如图8(a)使板本体11弹性变形以使所示右侧的脚部14的尖端部17处于比左侧的脚部15的尖端部18更高的位置,那么如图所示连结部件19以右上升状态倾斜,对此,构成后侧车轮13的摇头旋转式万向轮的旋转中心轴24向左侧倾斜。而且,由此构成车轮13的摇头旋转式万向轮偏向右侧旋转。在控制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的高度位置时,如图2所示如果使脚26承载在踏板41上的操作者向其脚尖侧或脚跟侧施力,即向脚尖侧或脚跟侧施加较大体重,踏下对应的脚部的尖端部,则设定该尖端部在比相反侧的尖端部更低的位置。 
此时,用铰链20、20使连结部件19在左右的脚部14、15的内缘之间倾斜,因此在能够根据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的高低差使连结部件19较大倾斜,与此对应地能够以较大角度使万向轮构造的车轮13摇头。而且,此时,如上所述使踏板41位于后侧的车轮13的正上方,所以与位于其他位置时相比,能够以小力使车轮13旋转。而且,采用使踏板41位于后侧的车轮13的正上方以外的位置也是可以的。 
即,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板本体11A不具有左右的脚部的一片板构成的情况下,车轮13的旋转中心轴24A在与板本体11A的倾斜方向正交的方向倾斜。相对于此,在板本体11的脚部14、15在其内缘利用铰链20通过连结部件19连结的情况下,在脚部14、15的外缘的位置与上述的一片板构造的板本体11A的倾斜时的该板本体11A的 板缘31、32的位置吻合时,连结部件19以比板本体11A更大的角度倾斜。这是因为,由于板状的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在板厚方向上相对弹性变形从而脚部14、15的内缘的高低差与外缘的高低差大致相同。由此,在该情况下,如图8(a)所示,车轮13的旋转中心轴24以比假象线表示的一片板的板本体11A的旋转中心轴24A更大的角度倾斜。其结果,与板本体11A为一片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由摇头旋转式万向轮构成的车轮13更大地旋转,能够以小半径使滑板旋转。 
此时,通过如上所述使踏板41位于后侧的车轮13的正上方而能够以小力使车轮13旋转,由此能够以非常优良的操作性使滑板旋转。 
如图9(c)和图9(d)所示,在滑板的走行中,左右的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之间不产生高低差,例如可以由板本体11的前部承载的脚向板本体11施加沿水平方向向右的力且与此同时由板本体11的后部承载的脚向板本体11施加沿水平方向向左的力。于是,利用该力,由旋转式的万向轮构成的前侧的车轮12如图所示地向左偏向头部而向右走行,同样地由旋转式的万向轮构成的后侧的车轮13向右偏向头部而向左走行。 
由此板本体11向右旋转。然后,在该旋转的途中使由前后脚向板本体11施加的力左右变向,前后的车轮12、13与上述情况相反向地偏向头部。而且,通过反复进行使由前后脚向板本体11施加的力左右变向的操作,板本体11即滑板描绘波形的轨迹21而蛇形行进。此时,如图1(b)所示,前后的车轮12、13由摇头旋转式万向轮构成,并且其旋转中心轴23、24构成为越靠上侧则越靠滑板前侧而向前倾倒的倾斜轴,因此在车轮12、13盘随着其摇头动作而产生向前的分力。其结果,即使不蹬踏地面也能使滑板继续走行。 
图9(a)和图9(b)示出了基于本实施例在滑板的走行中在左右的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之间产生高低差的状态。由此,即使在进行与图9(c)和图9(d)同样的操作的情况下,与图9(c)和图9(d)的情况相比也能够使后侧的车轮13较大摇头。由此,与图9(c)和图9(d)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施加到后侧的车轮13的前向分力, 能够产生大的走行推进力。走行轨迹22的波形与图9(c)和图9(d)的情况相比间隔更小。 
如果以图9(c)和图9(d)的操作形态达到图9(a)和图9(b)所示程度地使车轮13较大摇头,则必须操作者必须由脚足向板本体11施加相当大的力。但是,如图9(a)和图9(b)所示地在利用左右的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之间产生高低差而使连结部件19倾斜来使车轮13摇头的情况下,即使不施加那么大的力,也能够通过较小的力进行所希望的操作。 
此时的操作能够通过踏板41上承载的脚进行。因此,在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的位置,是设置有一对脚部14、15和连结部件19、并且脚部14、15通过连结部件19连结的复杂的结构,基于此即使进行复杂的动作,操作者也能够使脚稳定地承载在踏板41上,从而能够容易地操作滑板。 
图10(a)和图10(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滑板。在图1(a)~图9(d)所示的滑板中,板本体11的脚部14、15与连结部件19通过铰链20、20连结,而在图10(a)和图10(b)的滑板中,这些通过球头节33连结。球头节33构成为,脚部14、15与连结部件19中的任意一方上形成的球部34、34嵌入到另一方上所形成的凹部35、35中。图示的实施例中,在连结部件19上形成球部34、34,且在脚部14、15上形成凹部35、35。 
在板本体11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情况下,将球部34、34向凹部35、35强行压入,由此使凹部35、35周围的树脂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将球部34、34嵌入凹部35、35。尽管省略图示,但优选地在凹部35、35的内表面形成有使球部34、34向所述凹部35、35的嵌入容易而使球部34、34从凹部35、35的拔出困难的突起状的卡止件。这样的卡止件例如可以由向球部34、34的嵌入方向的倾斜松弛形成而向拔出方向的倾斜严密形成的突起形成。此时球部的材质任意,但连结部件19和球部34、34由于板本体11同样的树脂一体形成合适。 
如果这样通过球头节33将脚部14、15和连结部件19连结,则与前 述的用铰链20、20的连结结构相比,能够增大连结部的自由度。因而,不仅对板本体11的脚部14、15在板厚方向上弹性变形的情况,而且对进行除此以外的复杂方向的弹性变形的情况,都能应对。 
图11(a),图11(b)和图11(c)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滑板。在此,构成脚部14、15的板本体11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连结部件19以和脚部14、15同样的合成树脂、以与脚部14、15同等的厚度或不同的厚度、与脚部14、15一体形成。脚部14、15和连结部件19的边界部分形成有沿脚部14、15的内缘的薄壁部37、37。薄壁部37、37与脚部14、15、连结部件19相比以板厚方向的小尺寸形成。而且,通过形成薄壁部37,在脚部14、15和连结部件19的边界部分,在其内外两面形成有沿脚部14、15的内缘的槽部38。 
根据这样的结构,带有在脚部14、15以及连结部件19的内外两面形成的槽部38的薄壁部37能够实现与上述的铰链20同等的功能呢。因此,同样地,脚部14、15的尖端部17、18能够实现在其板厚方向的相对的弹性变形。该情况下,由于脚部14、15和连结部件19反复进行弹性的折曲变形,所以板本体11以及连结部件19,包括薄壁部37,必须由能够耐受这样反复变形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而且该情况下,由于薄壁部37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形成,所以不仅在板本体11的脚部14、15在板厚方向上弹性变形的情况下,而且还在进行在此以外的复杂方向的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也都能应对。而且,根据该结构,由于脚部14、15和连结部件19通过薄壁部37一体形成,所以这样比单个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部件数量减少。 
根据本实用新型,脚部14、15和连结部件19と的连结结构,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只要以脚部14、15能够在板厚方向上弹性变形的方式连接这些脚部14、15和连结部件19,可采用任意的结构。 

Claims (4)

1.一种滑板,是在板本体的下面侧设有前后一对车轮的滑板, 
所述车轮由具有倾斜式旋转中心轴的摇头旋转式万向轮构成, 
所述板本体形成为一体化有一对板状的脚部的基端部的U字形,并且所述一对的脚部的尖端部能够在板厚方向上相对地弹性变位, 
所述一对脚部的尖端部在所述脚部的尖端部的板厚方向的弹性变位能实现的状态下通过连结部件相互连结, 
一个摇头旋转式万向轮设置在所述一体化的一对脚部的基端部的下面, 
另一摇头旋转式万向轮设置在所述连结部件的下面, 
在所述一对的脚部的尖端部之间,跨架有具有接触面的踏板,所述接触面不管脚部的尖端部的板厚方向的弹性变位与否都与这些脚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踏板安装在连结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踏板能够围绕滑板的前后方向的轴心旋转,在一对脚部的尖端部形成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由不管脚部的尖端部的板厚方向的弹性变位与否都能与踏板的下表面接触的曲面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连结部件与一个及另一脚部通过铰链结合。 
CN 201320041220 2012-04-24 2013-01-25 滑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2350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2414 2012-01-10
JP2012002414U JP3176807U (ja) 2012-04-24 2012-04-24 スケートボー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23509U true CN203123509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0037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41220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23509U (zh) 2012-04-24 2013-01-25 滑板
CN201310028741.6A Active CN103120844B (zh) 2012-04-24 2013-01-25 滑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8741.6A Active CN103120844B (zh) 2012-04-24 2013-01-25 滑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176807U (zh)
CN (2) CN2031235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0844A (zh) * 2012-04-24 2013-05-29 美尔顿车业(东莞)有限公司 滑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8592B (zh) * 2018-05-21 2024-03-19 上海海事大学 电动三轮滑板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5550B2 (ja) * 2004-03-16 2011-11-16 株式会社マナップ社 二輪操舵のスケートボード
CN2714112Y (zh) * 2004-09-13 2005-08-03 江显灿 滑行板
WO2009037750A1 (ja) * 2007-09-19 2009-03-26 Junzo Ota 遊技具及び弾性機構
CN201379960Y (zh) * 2008-08-04 2010-01-13 美尔顿车业(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两片式滑板
KR100936329B1 (ko) * 2009-05-26 2010-01-12 박성진 스텝보드
CN202155022U (zh) * 2011-08-11 2012-03-07 陈旺川 可调整扭力的滑板
JP3176807U (ja) * 2012-04-24 2012-07-05 ジェイディ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スケートボー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0844A (zh) * 2012-04-24 2013-05-29 美尔顿车业(东莞)有限公司 滑板
CN103120844B (zh) * 2012-04-24 2014-08-27 美尔顿车业(东莞)有限公司 滑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0844B (zh) 2014-08-27
CN103120844A (zh) 2013-05-29
JP3176807U (ja) 201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11200B2 (ja) スケートボード
WO2017215056A1 (zh) 滑板车
JP5217016B2 (ja) 自在キャスタ及びそのキャスタを用いた台車
CN203123509U (zh) 滑板
US20180243638A1 (en) Multi-Pivoting Steering Mechanism
US20150274237A1 (en) Steering device of scooter and a scooter
JP2019529205A (ja) 車両のシャーシに横水平力を加えることに基づいた、前及び/又は後ステアリング機構を備える車両
CN2853119Y (zh) 自行滑板车
JP2012528662A (ja) ツイストボード
KR20080004092A (ko) 스케이트보드
JP2013240570A (ja) スケートボード
KR100936329B1 (ko) 스텝보드
KR20120000804U (ko) 스케이트 보드
CN207493209U (zh) 一种运动机构
JP6151840B1 (ja) キックスケーター
JP5174882B2 (ja) スケートボード
KR101572729B1 (ko) 스케이트 보드
KR102212348B1 (ko) 보드에 장착되는 바퀴 부재
JP6784004B2 (ja) スケートボード
KR100823934B1 (ko) 비례조향 보행식 비클
JP3220987U (ja) キックスクータ
JP2012177762A (ja) ライディングシミュレータ
CN2412618Y (zh) 可转弯直排溜冰鞋
KR20120013809A (ko) 인라인 보드식 롤키
JP3159051U (ja) スケートボ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82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