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11427U - 可折叠脚蹬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脚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11427U
CN203111427U CN 201320035079 CN201320035079U CN203111427U CN 203111427 U CN203111427 U CN 203111427U CN 201320035079 CN201320035079 CN 201320035079 CN 201320035079 U CN201320035079 U CN 201320035079U CN 203111427 U CN203111427 U CN 203111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half plate
pedal axle
mounting hole
r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3507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ula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ula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ula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ula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3507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11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11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114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蹬。一种可折叠脚蹬,包括脚蹬板,所述脚蹬板包括安装座、两片可沿脚蹬板厚度方向闭合和张开的半板、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和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所述安装座设有脚蹬轴安装孔,所述安装座和半板沿脚蹬轴安装孔的轴向分布,所述半板的一端通过铰轴同所述安装座铰接在一起,所述铰轴的轴线同所述脚蹬轴安装孔的轴线交叉。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既能当脚蹬又能当支撑脚用的蹬踏脚蹬时对铰轴的作用力小的可折叠脚蹬,解决了现有的脚蹬功能单一、以及蹬踏脚蹬时对铰轴所产生的作用力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可折叠脚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蹬,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脚蹬。
背景技术
脚蹬是自行车、滑板车、电动车和健身器材等产品上供使用者用脚去蹬踏以驱动相应装置的部件。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61028602、公开日为1997年10月22日、名称为“大脚蹬”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脚蹬,该专利文件中的脚蹬为不可折叠的,会导致存放不便,占用沿车身宽度方向的空间大,停放时脚蹬会干涉旁边的物体和人的走动。
为克服不可折叠的脚蹬的上述不足,设计出了可折叠的脚蹬。在中国专利号为922035067、授权公告日为1992年9月16日、名称为“自行车自动折叠脚蹬”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脚蹬,该专利文件中的可折叠的脚蹬包括脚蹬板、连接在脚蹬板上的脚蹬轴、L形的脚蹬支臂和锁卡机构,脚蹬轴通过铰轴铰接在脚蹬支臂的一端,锁卡机构用于控制脚蹬轴能否和脚蹬支臂折叠在一起。如果需要折叠起脚蹬,则松开锁卡机构,使脚蹬板连同脚蹬轴一起以铰轴为轴转动到同脚蹬支臂的同车身平行的一端平行,即同自行车车身所在的平面平行;要使用脚蹬时,使脚蹬板连同脚蹬轴一起以铰轴为轴转动到同自行车车身所在的平面垂直。该可折叠的脚蹬存在以下不足:踩踏脚蹬板时(即该脚蹬处于工作状态时),脚蹬轴与脚蹬支臂的45°接触斜面和铰轴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力,带来变形、松动,折叠不顺或卡死等问题,使用效果不佳,对相关零部件的强度设计要求高。
另外现有的脚蹬(无论是可折叠还是不可折叠的)都存在以下普遍不足:功能单一,使用在自行车、滑板车、电动车等上时,需要另行设置支撑脚支撑住车体、才能使车体以站立状态进行停放;安装拆卸设置在脚蹬板侧面上的反光片时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既能当脚蹬又能当支撑脚用的蹬踏脚蹬时对铰轴的作用力小的可折叠脚蹬,解决了现有的脚蹬功能单一的问题、以及蹬踏脚蹬时对铰轴所产生的作用力大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可折叠脚蹬,包括脚蹬板,所述脚蹬板包括安装座、两片可沿脚蹬板厚度方向闭合和张开的半板、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和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所述安装座设有脚蹬轴安装孔,所述安装座和半板沿脚蹬轴安装孔的轴向分布,所述半板的一端通过铰轴同所述安装座铰接在一起,所述铰轴的轴线同所述脚蹬轴安装孔的轴线交叉。“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是指使半板保持在同脚蹬轴安装孔轴向交叉的状态(即张开状态)的机构,“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是指使半板保持在同脚蹬轴安装孔轴向平行的状态(即折叠状态)的机构。使用时,脚蹬板通过脚蹬轴安装孔套设在脚蹬轴上的方式同脚蹬轴连接在一起,脚蹬轴同相应传动机构连接在一起,如果需要通过蹬踏脚蹬板去驱动传动机构时,使两个半板以各自同安装座铰接在一起的铰轴为轴转动到闭合状态,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使两个半板都保持在闭合状态,此时半板所在平面同车身所在平面基本垂直也即脚蹬板同车身的位置关系同现有的脚蹬板同车身的位置关系相同。由于使用者的脚同时踩踏在半板和安装座上,故蹬踏脚蹬板时对铰轴的作用力小;需要将脚蹬折叠起来时,使两个半板以各自同安装座铰接在一起的铰轴为轴转动到两个半部分开,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使两个半部保持在张开状态,此时半板所在的平面同车身所在平面基本平行,实现车子宽度尺寸的缩小;进而使半板中的任意一块处于车身的最低位,此时车身只需要稍稍倾斜则位于最低位的半板即可抵触到地面上,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当支撑脚用。由于半板的宽度比现有的支撑脚的宽度大,故支撑时的稳定性比现有的支撑脚进行支撑时还要好。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和半板张开位锁合机可以为扣位,弹簧,或者通过螺栓配合螺母来实现。两个半板可以各通过一个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和一个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来锁合,也可以像具体实施例中那样共用一个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和一个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来锁合。
作为优选,所述半板固接有套设在所述铰轴上的齿轮,两个半板上的齿轮啮合在一起。翻转一个半板时,该半板上的齿轮会带动另一一半板上的齿轮驱动另一半板同步反向翻转,即只需要开合一个半板则另一半板也能够一起开合。两个半板转动时的同步性好,折叠和展开本实用新型时方便。
作为优选,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和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都包括设置在所述啮合在一起的一对齿轮中的一个齿轮上的锁止槽和设置在另一个齿轮上的可卡接在锁止槽内的锁止齿。只需要一个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就能使两个半板都保持在闭合状态、一个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就能使两个半板都保持在张开状态,张开到位后能够自动锁合上、闭合到位后能够自动锁合上。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锁止槽同锁止槽所在的齿轮上的齿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锁止齿同锁止齿所在的齿轮上的齿位于同一圆周上。能够降低齿轮的轴向尺寸,结构紧凑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设有一对连接槽,连接槽分布在所述脚蹬轴安装孔两侧,所述半板设有一对一一对应地插在所述连接槽中的连接耳,每一个所述连接耳各通过一根所述铰轴同所述连接槽相连接。能在结构紧凑的前提下满足脚蹬轴安装孔具有足够的强度,且半板同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强度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槽设有半板张开位限位挡接部。当半板转动到抵接在半板张开位限位挡接部时,则半板不能够继续转动。能够使半板只张开到设定的张开角度,当脚蹬板当支撑脚用时,半板张开位限位挡接部起到支撑半板的作用,以降低使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脱开的力,使得通过半板支撑车身时无需提高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的锁合力,将半板由张开位转换到闭合位时轻松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一对连接槽之间,所述脚蹬轴安装孔贯穿所述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半板闭合位限位挡接部。能提高脚蹬轴安装孔的深度,使用时脚蹬轴安装孔不容易开裂,强度好。
作为优选,半板设有同所述半板闭合位限位挡接部相配合的凸台,当半板处于闭合位时,凸台与安装座上的半板闭合位限位挡接部贴合,结构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铰轴的轴线同所述脚蹬轴安装孔的轴线垂直。折叠后,两个半板完全张开,车子沿宽度方向的尺寸更小,结构紧凑性好且对车身的支撑效果最好。
作为优选,所述半板的一侧上设有翻边,翻边上设有反光片观察窗,半板的内表面设有朝向翻边的带卡接块的斜面,翻边和带卡接块的斜面之间依次设有抵接在一起的反光片、反光片框架和反光片固定座,反光片同所述观察窗对齐,所述反光片框架设有滑槽,所述反光片固定座的一侧设有滑块、另一侧设有带卡接槽的斜面,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卡接块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所述带卡接块的斜面与带卡接槽的斜面相贴合。“半板的内表面”是指两个半板都处于闭合状态时,内部彼此相向的表面。解决反光片安装拆卸不便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脚蹬轴安装孔内穿设有脚蹬轴,脚蹬轴依次设有小径段、中径段和大径段,所述脚蹬轴安装孔为通孔,所述脚蹬轴安装孔轴向两端分别设有内侧台阶和外侧台阶,内侧台阶上抵接有内侧脚蹬碗,内侧脚蹬碗通过内侧钢球组支撑在所述中径段上;外侧台阶上抵接有外侧脚蹬碗,小径段上套设有脚蹬轴挡,外侧脚蹬碗通过外侧钢球组支撑在所述脚蹬轴挡上,所述小径段上螺纹连接有将脚蹬轴同安装座沿脚蹬轴的轴向锁紧在一起的锁紧螺母。脚蹬板以脚蹬轴位置转动时的平稳性好。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将脚蹬板设计为由安装座和两块半板构成,脚蹬板折叠用的铰轴设置在半板和安装座的连接处,使得蹬踏脚蹬板时作用于铰轴的力较小,因此铰轴不容易产生扭曲变形,折叠与展开脚蹬时能够长期保持通畅;脚蹬板展开时,脚蹬能够当作支撑脚用,实现了脚蹬的一物二用,使得使用本实用新型脚蹬的车子不需要另行安装支撑脚,能够提高车子的结构紧凑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E—E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3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自行车上时的示意图。
图中:脚蹬轴1、小径段1-1、螺纹段1-1-1、中径段1-2、大径段1-3。内侧钢球组2-1、外侧钢球组2-2、内侧脚蹬碗3-1、外侧脚蹬碗3-2、脚蹬轴挡4、垫片5、脚蹬轴端盖6、安装座7、脚蹬轴安装孔7-1、连接槽7-2、凸起7-3、第一半板8-1、第一翻边8-1-1、第一反光片观察窗8-1-2、第一斜面8-1-3、第一卡接块8-1-4、第一连接耳8-1-5、第一凸台8-1-6、第二半板8-2、第二翻边8-2-1、第二反光片观察窗8-2-2、第二斜面8-2-3、第二卡接块8-2-4、第二连接耳8-2-5、第一铰轴9-1、第二铰轴9-2、第一齿轮10-1、第一齿轮的齿10-1-1、第二齿轮10-2、第二齿轮的齿10-2-1、第一齿轮销轴11-1、第二齿轮销轴11-2、第一反光片12-1、第二反光片12-2、第一反光片框架13-1、第一滑槽13-1-1、第二反光片框架13-2、第二滑槽13-2-1、第一反光片固定座14-1、第一滑块14-1-1、第三斜面14-1-2、第一卡接槽14-1-3、第二反光片固定座14-2、第二滑块14-2-1、第四斜面14-2-2、第二卡接槽14-2-3、半板张开位限位挡接部15、半板闭合位限位挡接部16、锁紧螺母17、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18、第一锁止齿18-1、第一锁止槽18-2、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19、第二锁止齿19-1、第二锁止槽19-2、传动臂枢轴20、脚蹬板21、车身22、传动臂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可折叠脚蹬,包括脚蹬轴1、内侧钢球组2-1、内侧脚蹬碗3-1、外侧脚蹬碗3-2、外侧钢球组2-2、脚蹬轴挡4、垫片5、锁紧螺母17、脚蹬轴端盖6和脚蹬板。脚蹬板包括安装座7、第一半板8-1、第二半板8-2、两根同轴设置的第一铰轴9-1、两根同轴设置的第二铰轴9-2、两个第一齿轮10-1、两个第二齿轮10-2、四根第一齿轮销轴11-1、四根第二齿轮销轴11-2、第一反光片12-1、第一反光片框架13-1、第一反光片固定座14-1、第二反光片12-2、第二反光片框架13-2和第二反光片固定座14-2。
脚蹬轴1依次设有小径段1-1、中径段1-2和大径段1-3。小径段1-1的自由端设有螺纹段1-1-1。
安装座7设有脚蹬轴安装孔7-1。安装座7设有一对连接槽7-2。连接槽7-2分布在脚蹬轴安装孔7-1径向两侧。连接槽7-2的底壁构成半板张开位限位挡接部15。安装座7设有凸起7-3。凸起7-3位于一对连接槽7-2之间。脚蹬轴安装孔7-1贯穿凸起7-3。凸起7-3的上下侧面上都设有半板闭合位限位挡接部16。
第一半板8-1和安装座7沿脚蹬轴安装孔7-1的轴向分布。第一半板8-1设有第一翻边8-1-1。第一翻边8-1-1上设有第一反光片观察窗8-1-2。第一半板8-1的内表面设有朝向第一翻边8-1-1的第一斜面8-1-3。第一斜面上设有第一卡接块8-1-4。第一半板8-1设有一对第一连接耳8-1-5。第一半板8-1上设有两个第一凸台8-1-6。
第二半板8-2和安装座7沿脚蹬轴安装孔7-1的轴向分布。第二半板8-2设有第二翻边8-2-1。第二翻边8-2-1上设有第二反光片观察窗8-2-2。第二半板8-2的内表面设有朝向第二翻边8-2-1的第二斜面8-2-3,第二斜面8-2-3上设有第二卡接块8-2-4(第二斜面8-2-3和第二卡接块8-2-4在图1中被挡住看不见,请参见图5)。第二半板8-2设有一对第二连接耳8-2-5。第二半板8-2上设有两个同半板闭合位限位挡接部16配合的第二凸台(图中未示出,结构与第一凸台8-1-6完全相同)。
第一铰轴9-1和第二铰轴9-2平行、且同脚蹬轴安装孔7-1的轴线垂直。
第一反光片框架13-1设有第一滑槽13-1-1。第一反光片固定座14-1设有第一滑块14-1-1(第一滑块14-1-1在图1中被挡住看不见,请参见图5)。第一反光片固定座14-1设有第三斜面14-1-2。第三斜面14-1-2上设有第一卡接槽14-1-3。
第二反光片框架13-2设有第二滑槽13-2-1。第二反光片固定座14-2设有第二滑块14-2-1。第二反光片固定座14-2设有第四斜面14-2-2。第四斜面14-2-2上设有第二卡接槽14-2-3。
将本实用新型组装在一起的方法为:
参见图2,将脚蹬轴1连接在安装座7上。首先将两个第一齿轮10-1一一对应地固定在两个第一连接耳8-1-5上,然后将两个第一连接耳8-1-5一一对应地容置在两个连接槽7-2内。两个第二齿轮10-2一一对应地固定在两个第二连接耳8-2-5上,两个第二连接耳8-2-5一一对应地容置在两个连接槽7-2内。
参见图3,每一个第一齿轮10-1通过两根第一齿轮销轴11-1固定在第一连接耳8-1-5(第一连接耳在图3中被第一齿轮挡住看不见,请参见图1)上,第一铰轴9-1穿过第一齿轮10-1和第一连接耳8-1-5,第一铰轴9-1的两端穿设在连接槽7-2的两个侧壁内。每一个第二齿轮10-2通过两根第二齿轮销轴11-2固定在第二连接耳8-2-5(第二连接耳在图3中被第二齿轮挡住看不见,请参见图1)上,第二铰轴9-2穿过第二齿轮10-2和第二连接耳8-2-5,第二铰轴9-2的两端穿设在连接槽7-2的两个侧壁内。第一铰轴9-1和第二铰轴9-2沿脚蹬板的厚度方向即图3中的上下方向分布。第一齿轮10-1和第二齿轮10-2啮合在一起。
参见图4,脚蹬轴安装孔7-1为通孔。将脚蹬轴1连接在安装座7上的具体方法为:脚蹬轴1穿设在脚蹬轴安装孔7-1内。脚蹬轴安装孔7-1轴向一端设有内侧台阶,内侧脚蹬碗3-1抵接在内侧台阶上。内侧脚蹬碗3-1通过内侧钢球组2-1支撑在中径段1-2上。脚蹬轴安装孔7-1轴向另一端设有外侧台阶,外侧脚蹬碗3-2抵接在外侧台阶上。脚蹬轴挡4套设在小径段1-1上,外侧脚蹬碗3-2通过外侧钢球组2-2支撑在脚蹬轴挡4上。垫片5套设在小径段1-1上。锁紧螺母17螺纹连接在螺纹段1-1-1上。垫片5位于锁紧螺母17和脚蹬轴挡4之间。拧紧锁紧螺母17,在锁紧力作用下,脚蹬轴1同安装座7轴向锁紧在一起。脚蹬轴端盖6盖在脚蹬轴安装孔7-1的外端孔内。
参见图5,安装第二反光片的过程为:将第二反光片12-2同第二反光片观察窗8-2-2对齐并抵靠在第二翻边8-2-1上,第二反光片框架13-2同第二反光片12-2对齐并抵靠在第二反光片12-2上,第二反光片固定座14-2上的第二滑块14-2-1插在第二滑槽13-2-1的右端内,此时第二反光片固定座14-2位于图中F位。按照图中G向推第二反光片固定座14-2到第二卡接槽14-2-3卡在第二卡接块8-2-4上,第二斜面8-2-3同第四斜面14-2-2贴合在一起。至此即完成了第二反光片的安装。通过第一反光片固定座14-1和第一反光片框架13-1将第一反光片12-1安装到第一翻边8-1-1上的第一反光片观察窗8-1-2上的方法同所述安装第二反光片的方法相同,不作复述。
参见图6,第二齿轮10-2上设有第一锁止槽18-2和第二锁止槽19-2。第一锁止槽18-2、第二锁止槽19-2和第二齿轮的齿10-2-1位于同一圆周上。第一齿轮10-1上设有第一锁止齿18-1和第二锁止齿19-1。第一锁止齿18-1、第二锁止齿19-1和第一齿轮的齿10-1-1位于同一圆周上。第二锁止槽19-2和第二锁止齿19-1构成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19。第一锁止槽18-2和第一锁止齿18-1构成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18。当第二锁止齿19-1卡在第二锁止槽19-2中时,第二锁止齿19-1和第二锁止槽19-2之间的卡紧作用使第一半板8-1和第二半板8-2都保持在闭合状态。此时半板闭合位限位挡接部16同凸台抵接在一起。使第二半板8-2克服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19的锁紧力按照图中H方向转动,第二齿轮10-2亦按照图中H向转动,第二齿轮10-2带动第一齿轮10-1按照同图中I向转动。
参见图7,当转动到第一半板8-1处于张开状态时,第二半板8-2也转动到处于张开状态。
参见图8,第一半板8-1和第二半板8-2都处于张开状态时,第一锁止齿18-1卡在第一锁止槽18-2内,即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18使第一半板8-1和第二半板8-2都保持在张开状态。(若半板要从张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只需将图6中的一对齿轮10-1和10-2反向旋转即可,在此不再复述)。
参见图9,本实用新型用于自行车上时,将两个脚蹬板21通过对应的脚蹬轴1各连接在位于车身22两侧的两根传动臂23上。图中位于车身22左侧的脚蹬板21处于闭合状态、位于位于车身22右侧的脚蹬板21处于张开状态。以传动臂枢轴20为轴转动位于车身22右侧的脚蹬板21中的第一半板8-1到位于车身22的最低位,此时车身22只需要稍稍向右倾斜则位于车身22右侧的第一半板8-1的自由端即外端即可抵接在地面上,使得本实用新型当支撑脚来对车身进行支撑。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脚蹬,包括脚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板包括安装座、两片可沿脚蹬板厚度方向闭合和张开的半板、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和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所述安装座设有脚蹬轴安装孔,所述安装座和半板沿脚蹬轴安装孔的轴向分布,所述半板的一端通过铰轴同所述安装座铰接在一起,所述铰轴的轴线同所述脚蹬轴安装孔的轴线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板固接有套设在所述铰轴上的齿轮,两个半板上的齿轮啮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脚蹬,其特征在于,半板闭合位锁合机构和半板张开位锁合机构都包括设置在所述啮合在一起的一对齿轮中的一个齿轮上的锁止槽和设置在另一个齿轮上的可卡接在锁止槽内的锁止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槽同锁止槽所在的齿轮上的齿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锁止齿同锁止齿所在的齿轮上的齿位于同一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折叠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设有一对连接槽,连接槽分布在所述脚蹬轴安装孔两侧,所述半板设有一对一一对应地插在所述连接槽中的连接耳,每一个所述连接耳各通过一根所述铰轴同所述连接槽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设有半板张开位限位挡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一对连接槽之间,所述脚蹬轴安装孔贯穿所述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半板闭合位限位挡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折叠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铰轴的轴线同所述脚蹬轴安装孔的轴线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折叠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板的一侧上设有翻边,翻边上设有反光片观察窗,半板的内表面设有朝向翻边的带卡接块的斜面,翻边和带卡接块的斜面之间依次设有抵接在一起的反光片、反光片框架和反光片固定座,反光片同所述观察窗对齐,所述反光片框架设有滑槽,所述反光片固定座的一侧设有滑块、另一侧设有带卡接槽的斜面,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卡接块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所述带卡接块的斜面与带卡接槽的斜面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折叠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轴安装孔内穿设有脚蹬轴,脚蹬轴依次设有小径段、中径段和大径段,所述脚蹬轴安装孔为通孔,所述脚蹬轴安装孔轴向两端分别设有内侧台阶和外侧台阶,内侧台阶上抵接有内侧脚蹬碗,内侧脚蹬碗通过内侧钢球组支撑在所述中径段上,外侧台阶上抵接有外侧脚蹬碗,小径段上套设有脚蹬轴挡,外侧脚蹬碗通过外侧钢球组支撑在所述脚蹬轴挡上,所述小径段上螺纹连接有将脚蹬轴同安装座沿脚蹬轴的轴向锁紧在一起的锁紧螺母。
CN 201320035079 2013-01-23 2013-01-23 可折叠脚蹬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11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35079 CN203111427U (zh) 2013-01-23 2013-01-23 可折叠脚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35079 CN203111427U (zh) 2013-01-23 2013-01-23 可折叠脚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11427U true CN203111427U (zh) 2013-08-07

Family

ID=48891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3507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11427U (zh) 2013-01-23 2013-01-23 可折叠脚蹬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114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4731A (zh) * 2013-01-23 2013-06-12 宁波陆浪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可折叠脚蹬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4731A (zh) * 2013-01-23 2013-06-12 宁波陆浪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可折叠脚蹬
CN103144731B (zh) * 2013-01-23 2015-03-25 宁波陆浪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可折叠脚蹬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3444B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109750886B (zh) 一种基于机电控制自动停车的泊车矫正装置
CN103802878A (zh) 多功能婴儿车
CN203111427U (zh) 可折叠脚蹬
CN206265228U (zh) 一种紧凑折叠自行车
CN103144731A (zh) 可折叠脚蹬
CN106335478A (zh) 一种拖挂式房车导向轮装置
CN107380224B (zh) 平移收折式手拉车
CN202828661U (zh) 一种垃圾桶的翻桶装置
CN106585820B (zh) 一种随行机器人
CN204998697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1836966A (zh) 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前后轮的收放装置
CN209719423U (zh) 一种电动隐藏式重卡驾驶室上车踏板总成
CN108556973B (zh) 一种自行车模块化立靠装置
CN216268820U (zh) 一种座椅可转动的观光电动车
CN212478697U (zh) 一种侧翻式无避让汽车停车架
CN203958495U (zh)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CN217553771U (zh) 一种车用收缩式桌架
CN208698608U (zh) 一种具有车顶休息位的房车
CN201045063Y (zh) 可折叠自行车
CN208931551U (zh) 一种简易组装心轴的自行车踏板
CN215752439U (zh) 一种折叠拉杆车
CN215922072U (zh) 一种使用稳定的车尾自行车托架
CN205113561U (zh) 一种轻型电动三轮车
CN206141716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