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32322U -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32322U
CN203032322U CN 201220678911 CN201220678911U CN203032322U CN 203032322 U CN203032322 U CN 203032322U CN 201220678911 CN201220678911 CN 201220678911 CN 201220678911 U CN201220678911 U CN 201220678911U CN 203032322 U CN203032322 U CN 203032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drel
control arm
core
eccentric sleeve
rubber bod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789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更胜
谷玉川
廖美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789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32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32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3232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包括芯轴,设有通孔的橡胶体和外管;所述芯轴穿过橡胶体的通孔与橡胶体连接且芯轴的两端伸出橡胶体,所述橡胶体位于外管中且与外管连接;所述芯轴包括中心部分、与中心部分第一端连接的第一部分和与中心部分第二端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中心部分位于橡胶体的通孔内,所述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都设有连接孔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位于橡胶体外;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用于与车身安装面配合,且芯轴横向放置时,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下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该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含上述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的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Description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悬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悬挂是车架(或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弹性连接的部件,悬挂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悬挂主要是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组成。悬挂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的一切力和力矩,并且缓和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性,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使汽车获得高速行驶的能力。
汽车的悬架系统中悬架控制臂的衬套对车辆的舒适性有较大影响。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悬架控制臂的衬套由芯轴101、橡胶体102、外管103组成,如图2所示,其中芯轴包括圆柱形的中心部分104,与中心部分第一连接的第一部分105和与中心部分第二端连接的第二部分106,所述芯轴穿过橡胶体,并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伸出橡胶体外,所述橡胶体形成于外管内,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芯轴是关于芯轴中心部分的轴心线对称,如图3所示,芯轴中心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轴心线与线A-A重合,因此芯轴横向放置时,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等于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下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但是本实用新型技术人员发现,汽车控制臂使用上述衬套,汽车的制动点头量非常大,汽车点头是指汽车制动时车头会下沉而车尾会抬高的现象,汽车制动点头性能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通过性和舒适性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因为在制动的过程中会出现前后轴载荷的转移,导致车辆前后轴在纵向和侧向的附着力发生明显的变化,会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如果制动点头量过大会造成车辆的动态离地间隙明显变小,从而影响车辆的通过性;同时也会造成驾驶员和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明显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在四连杆后悬挂的结构设计中,悬挂纵臂衬套与车身连接点的硬点坐标称之为纵倾中心,对于此种类型的悬架来说,本实用新型技术人员经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结合自身的经验得出,提高纵臂衬套与车身连接点的硬点坐标,可提高悬架的纵倾中心高度,减小汽车制动点头量;于是本实用新型技术人员对控制臂的衬套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包括:芯轴,设有通孔的橡胶体和外管;
所述芯轴穿过橡胶体的通孔与橡胶体连接且芯轴的两端伸出橡胶体,所述橡胶体位于外管中且与外管连接;
所述芯轴包括中心部分、与中心部分第一端连接的第一部分和与中心部分第二端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中心部分位于橡胶体的通孔内,所述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都设有连接孔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位于橡胶体外;
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用于与车身安装面配合,且芯轴横向放置时,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下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中“芯轴横向放置时,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等于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下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的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芯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下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使芯轴出现偏心,进而保证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与车身安装时,其安装点的硬点坐标相应增大,进而提高车辆的纵倾中心,车辆的纵倾中心的高度与车辆的抗点头量成正比,因此车辆的纵倾中心高度增大进而增大车辆的抗点头量,保证车辆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中所述芯轴的中心部分为一圆柱体;
所述芯轴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从自由端往芯轴中心部分先水平延伸后倾斜向上延伸,所述芯轴第一部分的下表面从自由端往芯轴中心部分先水平延伸后倾斜向下延伸;
所述芯轴第二部分的上表面从自由端往芯轴中心部分先水平延伸后倾斜向上延伸,所述芯轴第二部分的下表面从自由端往芯轴中心部分先水平延伸后倾斜向下延伸。
芯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既有平面又有倾斜面,平面部分方便与车身连接,倾斜面部分提高平面部分与芯轴中心部分连接处的强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中所述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芯轴中心部分轴心线的高度。
上述方案进一步地提高了衬套与车身安装点的硬点坐标,进而再次提高车辆的抗点头量,车辆的舒适性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中所述的橡胶体为圆柱体且周面上轴向开设有至少一条凹槽。
所述凹槽降低了橡胶体与外管的连接处的刚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中所述外管为圆管,所述外管与所述橡胶体具有相同的轴心。
    所述外管与所述橡胶体具有相同的轴心保证其制造工艺较为简单。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中所述芯轴第一部分的长度与芯轴第二部分的长度相同。
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关于中心部分对称,整体较为平衡。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中所述芯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厚度大于或等于芯轴的中心部分厚度的四分之一。
采用上述方案保证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强度,避免与车身连接时断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中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下表面到芯轴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与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到芯轴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之差大于或等于芯轴中心部分厚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芯轴中心部分厚度的二分之一。
上述方案提高衬套与车身安装点硬点坐标的同时又保证了芯轴的安装强度。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包括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第一偏心衬套和第二偏心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衬套和第二偏心衬套为上述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所述第一偏心衬套和第二偏心衬套的外管分别与第一控制臂和第二控制臂相连。
与现有技术中“芯轴横向放置时,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等于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下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的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芯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下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使芯轴出现偏心,进而保证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与车身安装时,其安装点的硬点坐标相应增大,进而提高车辆的纵倾中心,车辆的纵倾中心的高度与车辆的抗点头量成正比,因此车辆的纵倾中心高度增大进而增大车辆的抗点头量,保证车辆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 现有技术的悬架控制臂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2 现有技术的悬架控制臂衬套的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 现有技术的图1所示悬架控制臂衬套的C方向视图。
图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控制臂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控制臂衬套的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所示悬架控制臂衬套的B方向视图。
图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管;2、橡胶体;3、芯轴;4、芯轴的中心部分;5、芯轴的第一部分;6、芯轴的第二部分;7、芯轴第一部分的上表面;8、芯轴第二部分的上表面;9、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连接孔;10、芯轴中心部分的轴心线;11、芯轴第二部分的下表面;12、橡胶体上的凹槽;13、第一控制臂;14、第二控制臂;15、第一偏心衬套;16、第二偏心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厚度”、“上”、“下”、 “水平”、“倾斜”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包括芯轴3,设有通孔的橡胶体2和外管1;所述芯轴3穿过橡胶体2的通孔与橡胶体连接且芯轴的两端伸出橡胶体2,所述橡胶体2位于外管1中且与外管1连接;所述芯轴包括中心部分4、与中心部分第一端连接的第一部分5和与中心部分第二端连接的第二部分6,所述中心部分4位于橡胶体的通孔内,所述的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6上都设有连接孔9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位于橡胶体外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用于与车身安装面配合,且芯轴横向放置时,所述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6的下表面到中心部分4的轴心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6的上表面到中心部分4的轴心线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体与外管的连接为硫化连接,橡胶体与芯轴的连接也为硫化连接,所述的外管为中空圆柱管,橡胶体也是圆柱形橡胶体,这样外管与橡胶体配合度更高,连接更稳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臂偏心衬套的芯轴横向放置时,所述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6的下表面到中心部分4的轴心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6的上表面到中心部分4的轴心线的距离,相对上述现有技术中“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等于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下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偏心衬套使得芯轴出现偏心,进而保证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与车身安装面连接后,衬套与车身安装面连接处的硬点坐标升高,车辆的纵倾中心相应提高,进而提高后悬架的抗点头量。
另外为了保证芯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强度,如图5所示,所述芯轴第一部分的上表面7从自由端往芯轴中心部分先水平延伸后倾斜向上延伸,所述芯轴第一部分的下表面从自由端往芯轴中心部分先水平延伸后倾斜向下延伸;所述芯轴第二部分的上表面8从自由端往芯轴中心部分先水平延伸后倾斜向上延伸,所述芯轴第二部分的下表面从自由端往芯轴中心部分先水平延伸后倾斜向下延伸;另外在芯轴横向放置时,芯轴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与芯轴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具有相同的高度,同样芯轴第一部分的下表面与芯轴第二部分的下表面也具有相同的高度;另外所述芯轴第一部分的长度与芯轴第二部分的长度也相同。
进一步地,考虑芯轴对衬套与车身安装点的硬点坐标的大小的影响以及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强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人员经过多次试验在衬套与车身安装处的硬点坐标的大小和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强度之间找到一平衡点,将所述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高度设计成等于或略小于芯轴中心部分轴心线10的高度,选用的芯轴保证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下表面到芯轴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与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到芯轴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之差大于或等于芯轴中心部分厚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芯轴中心部分厚度的二分之一,具体可以为四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这样提高了衬套与车身安装点的硬点坐标,车辆的纵倾中心相应抬高,提高车辆的抗点头量,同时也保证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强度,避免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与车身安装面固定时出现强度不够而断裂。
如图4所示,为了减轻橡胶体的刚度,因此所述的橡胶体为圆柱体且周面上轴向开设有至少一条凹槽12,本实施例的凹槽12为两条,两条凹槽关于芯轴的中心部分对称。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管与所述橡胶体具有相同的轴心;本实施例所述芯轴3通过铣削形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如图7所示,所示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包括第一控制臂13,第二控制臂14,第一偏心衬套15和第二偏心衬套16;所述第一偏心衬套和第二偏心衬套都包括芯轴3,设有通孔的橡胶体3和外管1,所述第一偏心衬套和第二偏心衬套的外管分别与第一控制臂13和第二控制臂14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偏心衬套和第二偏心衬套与实施例1中的偏心衬套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控制臂和第二控制臂的一端套接于所述偏心衬套的外管上,第一控制臂和第二控制臂的另一端连接转向节,其中芯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孔中带有螺栓,螺栓将芯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固定车身的下底面上(车身安装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和实施2中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使用,组合使用后得出的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设有通孔的橡胶体和外管;
所述芯轴穿过橡胶体的通孔与橡胶体连接且芯轴的两端伸出橡胶体,所述橡胶体位于外管中且与外管连接;
所述芯轴包括中心部分、与中心部分第一端连接的第一部分和与中心部分第二端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中心部分位于橡胶体的通孔内,所述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都设有连接孔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位于橡胶体外;
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用于与车身安装面配合,且芯轴横向放置时,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下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到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中心部分为一圆柱体;
所述芯轴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从自由端往芯轴中心部分先水平延伸后倾斜向上延伸,所述芯轴第一部分的下表面从自由端往芯轴中心部分先水平延伸后倾斜向下延伸;
所述芯轴第二部分的上表面从自由端往芯轴中心部分先水平延伸后倾斜向上延伸,所述芯轴第二部分的下表面从自由端往芯轴中心部分先水平延伸后倾斜向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芯轴中心部分轴心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体为圆柱体且周面上轴向开设有至少一条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圆管,所述外管与所述橡胶体具有相同的轴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第一部分的长度与芯轴第二部分的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厚度大于或等于芯轴的中心部分厚度的四分之一。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其特征在于,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下表面到芯轴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与芯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到芯轴中心部分的轴心线的距离之差大于或等于芯轴中心部分厚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芯轴中心部分厚度的二分之一。
9.一种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第一偏心衬套和第二偏心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衬套和第二偏心衬套为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所述第一偏心衬套和第二偏心衬套的外管分别与第一控制臂和第二控制臂相连。
CN 201220678911 2012-12-11 2012-12-11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32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78911 CN203032322U (zh) 2012-12-11 2012-12-11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78911 CN203032322U (zh) 2012-12-11 2012-12-11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32322U true CN203032322U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84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78911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32322U (zh) 2012-12-11 2012-12-11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323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3036A (zh) * 2012-12-11 2014-06-1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CN107848353A (zh) * 2015-05-22 2018-03-27 Fca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纵臂式车辆悬架的连接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3036A (zh) * 2012-12-11 2014-06-1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CN103863036B (zh) * 2012-12-11 2015-12-1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CN107848353A (zh) * 2015-05-22 2018-03-27 Fca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纵臂式车辆悬架的连接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86705U (zh) 一种汽车麦弗逊式悬架
CN204955998U (zh) 车辆扭梁结构
CN206201894U (zh) 一种防震汽车悬架
CN103863036B (zh)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CN103660829A (zh) 一种麦弗逊式汽车前悬架结构
CN204641313U (zh) 可变汽车悬挂系统
CN203995530U (zh) 一种汽车悬架
CN203600922U (zh) 汽车的麦弗逊式悬架
CN203032322U (zh)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CN205930110U (zh) 一种平衡悬挂装置
CN202301727U (zh) 一种汽车悬置橡胶缓冲衬套
CN202641304U (zh) 重型汽车前横向稳定器安装结构
CN104924869A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总成
CN204915188U (zh) 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
CN201891794U (zh) 一种摩托车避震器
CN205185756U (zh) 一种车辆悬挂结构
CN202685810U (zh) 轻型客车前独立悬架系统
CN203752811U (zh) 一种汽车独立悬挂系统
CN202213463U (zh) 一种前悬架总成
CN205168086U (zh) 一种用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后轮毂支架
CN204701409U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总成
CN206067397U (zh) 一种双叉臂式悬架的控制臂结构
CN105539047A (zh) 动车组车下悬挂结构
CN203957774U (zh) 汽车悬架
CN208789845U (zh) 一种滑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216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