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54080U - 新型机动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新型机动三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54080U
CN202754080U CN 201220461083 CN201220461083U CN202754080U CN 202754080 U CN202754080 U CN 202754080U CN 201220461083 CN201220461083 CN 201220461083 CN 201220461083 U CN201220461083 U CN 201220461083U CN 202754080 U CN202754080 U CN 202754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vehicle body
lever
hinged
frame li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610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寇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4610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54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54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540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机动三轮车。现有机动三轮车重心不稳,在遇上道路左右高低不同时或转弯时,很容易翻车。为此,本新型机动三轮车包括车身、发动机和方向盘,车身上设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该方向盘驱动两个前轮转向。两个前轮分别通过有一个平行四杆机构固定在车身前部两侧,每个平行四杆机构上铰有一个减震器,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杠杆上,两个杠杆支点分别铰接在车身前部两侧,两个杠杆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一个连杆上,形成前轮升降联动机构。本新型机动三轮车具有行驶平稳、转向灵活、使用安全、结构简单、成本低、耗能少、转向灵活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轻型交通工具,适合各种人群使用。

Description

新型机动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机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动三轮车通常设有一个前轮和两个后轮,这种三轮车重心不稳,在遇上道路左右高低不同时或转弯时,很容易翻车,移定性差。还有一种倒三轮车设有两个前轮、一个后轮,这种三轮车厢设在两个前轮之间,其后轮为转向轮,转弯不便,在遇上道路左右高低不同时,也容易翻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转向灵活、在左右高低不平时,仍能保持车身竖直、且转弯时,可以灵活内倾、对抗离心力的新型机动三轮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机动三轮车包括车身、发动机和方向盘,车身上设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该方向盘驱动两个前轮转向,其特征在于:两个前轮分别通过有一个平行四杆机构固定在车身前部两侧,每个平行四杆机构由前轮固定盘、上连架、下连架和车身构成,车身左右两侧分别铰接一个杠杆,该杠杆的内侧端分别铰接在一个连杆上,其外侧端分别铰接有一个减震器,左侧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在左侧下连架或左侧上连架;右侧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在右侧下连架或右侧上连架,形成前轮升降联动 机构。如此设计,经过起伏地面,两个前轮自动此起彼伏,自然升降,保持车身水平。转弯时,车手可以通过调整身形,借助自身体重,使车身向内侧倾斜,对抗离心力,保证车身不因转弯过快或转弯半径过小而翻车。 
作为优化,所述前轮升降联动机构还配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通过平行四杆机构或杠杆或连杆或与杠杆固连的铰接轴,带动前轮升降联动机构。驱动装置可以是操作柄,也可以是液压机构或其他机构。可以安装置在平行四杆机构上,也可以安装在杠杆上或连杆上或与杠杆固连的铰接轴上。如此设计,在转弯前或转弯过程中,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前轮升降联动机构,车身可以主动向内侧倾斜,对抗离心力,保证车身不因转弯过快或弯半径过小而翻车。 
作为优化,两个杠杆之中,至少一个杠杆上固连有一操作杆,该操作杆构成所述驱动装置。如此设计,扳动该操作杆可带动两个前轮此起彼伏,促使车身向内侧倾斜,对抗离心力,保证车身不因转弯过快或弯半径过小,而翻车。 
作为优化,所述驱动装置主体为一液压伸缩缸,该液压伸缩缸在手动或自动控制下,通过平行四杆机构或杠杆或连杆或与杠杆固连的铰接轴,带动前轮升降联动机构。如此设计,液压驱动更加省力。 
作为优化,其还包括车速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车身倾角传感器和单片机,车速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和车身倾角传感器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液压伸缩缸配有液压泵和电磁控制阀,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电磁控制阀相连,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前轮左转时,左前轮相对车身上抬,右前轮相对车身下压,车身向左侧倾斜;前轮右转时, 左前轮相对车身下压,右前轮相对车身上抬,车身向右侧倾斜;且方向盘转角越大,车速越快,离心力越大,左前轮和右前轮相对车身的高度差越大,借以对抗转弯离心力。如此设计,便于实现自动调节。 
本新型机动三轮车的另一种方案:本新型机动三轮车包括车身、发动机和方向盘,车身上设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该方向盘驱动两个前轮转向,其特征在于:两个前轮分别通过有一个平行四杆机构固定在车身前部两侧,每个平行四杆机构由前轮固定盘、上连架、下连架和车身构成,车身上铰接一个杠杆,该杠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个减震器,左侧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在左侧下连架或左侧上连架;右侧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在右侧下连架或右侧上连架,形成前轮升降联动机构。 
作为优化,所述前轮升降联动机构还配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通过平行四杆机构或杠杆与杠杆固连的铰接轴,带动前轮升降联动机构。 
作为优化,杠杆上固连有一操作杆,该操作杆构成所述驱动装置。 
作为优化,所述驱动装置主体为一液压伸缩缸,该液压伸缩缸在手动或自动控制下,通过平行四杆机构或杠杆或与杠杆固连的铰接轴,带动前轮升降联动机构。 
作为优化,其还包括车速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车身倾角传感器和单片机,车速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和车身倾角传感器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液压伸缩缸配有液压泵和电磁控制阀,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电磁控制阀相连,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前轮左转时,左前轮相对车身上抬,右前轮相对车身下压,车身向左侧倾斜;前轮右转时,左前轮相对车身下压,右前轮相对车身上抬,车身向右侧倾斜;且方向盘 转角越大,车速越快,离心力越大,左前轮和右前轮相对车身的高度差越大,借以对抗转弯离心力。 
所述发动机优选电动机,该电动机设置在后轮上,并配有蓄电池。 
较现有机动三轮车:本新型机动三轮车具有行驶平稳、转向灵活、使用安全的优点;较现有机动四轮车:新型机动三轮车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耗能少、转向灵活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轻型交通工具,适合各种人群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型机动三轮车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新型机动三轮车实施方式一的前轮升降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机动倒三轮的前轮升降联动机构在通过起伏路时自动调整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机动倒三轮的前轮升降联动机构在转弯前时,为对抗离心力,(靠车手自身体重)车身内倾的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机动三轮车实施方式二的前轮升降联动机构在转弯前时,为对抗离心力,(靠操作柄)车身内倾的示意图; 
图5是本新型机动三轮车的实施方式三的前轮升降联动机构在转弯前时,为对抗离心力,(靠液压缸)车身内倾的示意图; 
图6是本新型机动三轮车实施方式四的前轮升降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新型机动三轮车实施方式五的前轮升降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 
图8是本新型机动三轮车实施方式前六的前轮升降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中只画出了车身前端、两个前轮和前轮升降联动机构。 
图中:1为车身、2为前轮固定盘、3为上连架、4为下连架、5为杠杆、6为连杆、7为减震器、8为万向球节、9为转向拉杆、10为操作杆、11为液压伸缩缸、12为铰接轴、13为转臂、31为左前轮、32为右前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新型机动三轮车包括车身1、发动机(图中未示出)和方向盘,车身1上设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图中未示出),该方向盘驱动两个前轮转向,所述发动机为电动机,该电动机设置在后轮上,并配有蓄电池。 
两个前轮分别通过有一个平行四杆机构固定在车身1前部两侧,每个平行四杆机构由前轮固定盘2、上连架3、下连架4和车身1构成,车身1左右两侧分别铰接一个杠杆5,该杠杆5的内侧端分别铰接在一个连杆6上,其外侧端分别铰接有一个减震器7,左侧减震器7的另一端铰接在左侧下连架3(当然也可以是左侧上连架4,略);右侧减震器7的另一端铰接在右侧下连架3(当然也可以是右侧上连架4,略)。形成前轮升降联动机构。 
方向盘下连齿轮齿条机构,齿条两端通过万向球节8连接在转向拉杆9上,转向拉杆9另一端铰接在前轮固定盘2上,且转向拉杆9与上连架3、下连架4的横向长度相等。 
如图2所示,在左右高低不平时,两个前轮自动此起彼伏,自然升降, 保持车身1水平。 
如图3所示,转弯时,车手可以通过调整身形,借助自身体重,使车身1向内侧倾斜,对抗离心力,保证车身1不因转弯过快或转弯半径过小而翻车。 
实施方式二:如图4所示,所述前轮升降联动机构还配有驱动装置,两个杠杆5之中至少一个杠杆5上固连有一操作杆10,该操作杆10构成所述驱动装置,扳动该操作杆10,可通过前轮升降联动机构带动两个前轮此起彼伏,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一所述,略。 
实施方式三: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装置主体为一液压伸缩缸11,至少一个杠杆5固连在其铰接轴12上,该铰接轴12上固连有一个转臂13,液压伸缩缸11一端铰接在车体1上,另一端铰接在转臂13上,在自动控制(当然也可手动控制)下,液压伸缩缸11带动两个前轮自动此起彼伏。 
本新型机动三轮车还包括车速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单片机(图中未示出),车速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液压伸缩缸11配有液压泵(图中未示出)和电磁控制阀(图中未示出)。 
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电磁控制阀相连,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前轮左转时,前轮左转时,左前轮31相对车身1上抬,右前轮32相对车身1下压,车身1向左侧倾斜;前轮右转时,左前轮31相对车身1下压,右前轮相对车身1上抬,车身1向右侧倾斜;且方向盘转角越大、车速越快,离心力越大,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相对车身1的高度差越大,借以对抗转弯离心力,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一所述,略。 
实施方式四:如图6所示:本新型机动三轮车包括车身1、发动机(图中未示出)和方向盘,车身1上设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图中未示出),该方向盘驱动两个前轮转向,所述发动机为电动机,该电动机设置在后轮上,并配有蓄电池。 
两个前轮分别通过有一个平行四杆机构固定在车身1前部两侧,每个平行四杆机构由前轮固定盘2、上连架3、下连架4和车身1构成,车身1上铰接一个杠杆5,该杠杆5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个减震器7,左侧减震器7的另一端铰接在左侧下连架3(当然也可以是左侧上连架4,略);右侧减震器7的另一端铰接在右侧下连架3(当然也可以是右侧上连架4,略)。形成前轮升降联动机构,使用方法及效果如实施方式一所述,略。 
实施方式五:如图7所示:所述前轮升降联动机构还配有驱动装置,杠杆5上固连有一操作杆10,该操作杆10构成所述驱动装置,带动前轮升降联动机构,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四所述。 
实施方式六:如图8所示:所述驱动装置主体为一液压伸缩缸11,液压伸缩缸11一端铰接在车体1上,另一端铰接在杠杆5上,在自动控制(当然也可手动控制)下,液压伸缩缸11带动两个前轮自动此起彼伏,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三所述,略。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机动三轮车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机动三轮车,包括车身、发动机和方向盘,车身上设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该方向盘驱动两个前轮转向,其特征在于:两个前轮分别通过有一个平行四杆机构固定在车身前部两侧,每个平行四杆机构由前轮固定盘、上连架、下连架和车身构成,车身左右两侧分别铰接一个杠杆,该杠杆的内侧端分别铰接在一个连杆上,其外侧端分别铰接有一个减震器,左侧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在左侧下连架或左侧上连架;右侧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在右侧下连架或右侧上连架,形成前轮升降联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机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升降联动机构还配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通过平行四杆机构或杠杆或连杆或与杠杆固连的铰接轴,带动前轮升降联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机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杠杆之中,至少一个杠杆上固连有一操作杆,该操作杆构成所述驱动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机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主体为一液压伸缩缸,该液压伸缩缸在手动或自动控制下,通过平行四杆机构或杠杆或连杆或与杠杆固连的铰接轴,带动前轮升降联动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机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车速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车身倾角传感器和单片机,车速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和车身倾角传感器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液压伸缩缸配有液压泵和电磁控制阀,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电磁控制阀相连,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前轮左转时,左前轮相对车身上抬,右前轮相对车身下压,车身向左侧倾斜;前轮右转时,左前轮相对车身下压,右前轮相对车 身上抬,车身向右侧倾斜;且方向盘转角越大,车速越快,离心力越大,左前轮和右前轮相对车身的高度差越大,借以对抗转弯离心力。。
6.一种新型机动三轮车,包括车身、发动机和方向盘,车身上设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该方向盘驱动两个前轮转向,其特征在于:两个前轮分别通过有一个平行四杆机构固定在车身前部两侧,每个平行四杆机构由前轮固定盘、上连架、下连架和车身构成,车身上铰接一个杠杆,该杠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个减震器,左侧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在左侧下连架或左侧上连架;右侧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在右侧下连架或右侧上连架,形成前轮升降联动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机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升降联动机构还配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通过平行四杆机构或杠杆与杠杆固连的铰接轴,带动前轮升降联动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机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杠杆上固连有一操作杆,该操作杆构成所述驱动装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机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主体为一液压伸缩缸,该液压伸缩缸在手动或自动控制下,通过平行四杆机构或杠杆或与杠杆固连的铰接轴,带动前轮升降联动机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机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车速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车身倾角传感器和单片机,车速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和车身倾角传感器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液压伸缩缸配有液压泵和电磁控制阀,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电磁控制阀相连,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前轮左转时,左前轮相对车身上抬,右前轮相对车身 下压,车身向左侧倾斜;前轮右转时,左前轮相对车身下压,右前轮相对车身上抬,车身向右侧倾斜;且方向盘转角越大,车速越快,离心力越大,左前轮和右前轮相对车身的高度差越大,借以对抗转弯离心力。 
CN 201220461083 2012-09-10 2012-09-10 新型机动三轮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54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61083 CN202754080U (zh) 2012-09-10 2012-09-10 新型机动三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61083 CN202754080U (zh) 2012-09-10 2012-09-10 新型机动三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54080U true CN202754080U (zh) 2013-02-27

Family

ID=47733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6108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54080U (zh) 2012-09-10 2012-09-10 新型机动三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5408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4762A (zh) * 2016-12-12 2017-02-15 刘照岗 一种新型倒三轮电动车
CN107444047A (zh) * 2017-08-07 2017-12-08 戴亦飞 一种卡丁车
WO2017215056A1 (zh) * 2016-06-13 2017-12-21 广州大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滑板车
CN110550134A (zh) * 2019-08-14 2019-12-10 温州卓达运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前双轮带独立减振的转向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15056A1 (zh) * 2016-06-13 2017-12-21 广州大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滑板车
CN106394762A (zh) * 2016-12-12 2017-02-15 刘照岗 一种新型倒三轮电动车
CN107444047A (zh) * 2017-08-07 2017-12-08 戴亦飞 一种卡丁车
CN110550134A (zh) * 2019-08-14 2019-12-10 温州卓达运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前双轮带独立减振的转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9847B (zh) 一种自平衡式多功能搬运车
CN205186405U (zh) 一种迷你代步电动汽车
CN202754080U (zh) 新型机动三轮车
CN203921058U (zh) 一种轻便型三轮车
CN203888958U (zh) 可折叠车轮机构
CN205601804U (zh) 小型汽车携升降平移器
CN201670315U (zh) 倒三轮摩托车
CN204895721U (zh) 一种迷你代步电动汽车
CN205971399U (zh) 一种电动推车
CN201613962U (zh) 两轮机动车用电动撑
CN105109605A (zh) 一种迷你代步电动汽车
CN204674619U (zh) 一种新型电动手推车
CN107139893A (zh) 一种汽车的辅助泊车系统
CN201321064Y (zh) 电动三轮出窑车
CN103625594B (zh) 机车前二轮倾斜转向与悬吊装置
CN207208362U (zh) 一种双动力三轮车
CN202413340U (zh) 车轮升降机构
CN105539133B (zh) 一种自行式液压动力牵引车
CN205220400U (zh) 一种电动游览车
CN2930682Y (zh) 单手驱动残疾人车
CN208411905U (zh) 一种自助导航车
CN206720669U (zh) 一种全电动搬运车
CN202987098U (zh) 辅助泊车装置
CN201980305U (zh) 四轮电动站立车
CN203142765U (zh) 一种新型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