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32519U - 液压阀、液压阀组、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液压阀、液压阀组、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32519U
CN202732519U CN 201220340648 CN201220340648U CN202732519U CN 202732519 U CN202732519 U CN 202732519U CN 201220340648 CN201220340648 CN 201220340648 CN 201220340648 U CN201220340648 U CN 201220340648U CN 202732519 U CN202732519 U CN 202732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fluid
fluid port
pressure hydraulic
hydroval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406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阳辉
衡保利
颜世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4064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32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32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325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阀,所述液压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换向阀芯,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油口、工作油口、回油口、第一压力油口和第二压力油口;所述第一压力油口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之间设置有压力补偿元件;所述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工作油口的一侧;移动所述换向阀芯,可控制所述进油口和所述第一压力油口之间的开度、所述第二压力油口和工作油口之间的开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液压阀的油道布置合理,整体结构简单,尺寸小,便于加工和装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括该液压阀的液压阀组、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

Description

液压阀、液压阀组、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压阀、具有该液压阀的液压阀组、包括该液压阀和/或液压阀组的液压系统、以及包括该液压系统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抗流量饱和的液压阀一般采用增设压力补偿元件的方法,增设压力补偿元件的方法是通过将各联阀的控制油口相互连通,每一联阀的控制油口又通过压力补偿元件与换向阀芯节流面后的第一压力油口连通,使得每一联阀的第一压力油口都能取最大负载的压力,保证每联阀的换向阀芯节流面前后的压差始终相等,从而流量只与节流面接有关,与负载无关,实现抗流量饱和。
相关技术中一种抗流量饱和的液压阀,设有压力补偿阀芯,其阀体上共设有8个油道,第一压力油口与第二压力油口之间设置有所述压力补偿阀芯,所述压力补偿阀芯中间开有通孔,可将第一压力油口与控制油口连通;采用该液压阀组成的液压阀组,各联阀的控制油口相互连通,所以,各联阀的控制油口能够获取执行机构中最大负载的压力并引入每一联阀的第一压力油口,因此,各联阀进油口和第一压力油口的压差都为进油口压力与最大负载的压力之差,从而流过所述第一压力油口的流量只与节流面积有关,实现抗流量饱和功能。
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抗流量饱和的液压阀至少存在如下缺点:液压阀的油道多,阀体尺寸大,占用空间大;油道的布置错综复杂,工艺尺寸难以保证,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结构复杂,拆卸装配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抗流量饱和液压阀的油口道多,阀体尺寸大,占用空间多大;油道的布置错综复杂,工艺尺寸难以保证,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结构复杂,拆卸装配难度大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阀,能够实现抗流量饱和功能,并且液压阀的油道布置合理,整体结构简单,尺寸小,易于加工,结构紧凑、便于装配。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阀,所述液压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换向阀芯,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油口、工作油口、回油口、第一压力油口和第二压力油口;
所述第一压力油口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之间设置有压力补偿元件;
所述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工作油口的一侧;
移动所述换向阀芯,可控制所述进油口和所述第一压力油口之间的开度、所述第二压力油口和工作油口之间的开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工作油口的一侧,且移动所述换向阀芯,可控制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压力油口、所述第二压力油口与所述工作油口间的开度,能够实现抗流量饱和的功能,液压阀的油道布置合理,整体结构简单,尺寸小、易于加工,结构紧凑、便于装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油口与所述进油口相邻,移动所述换向阀芯,可控制所述进油口和所述第一压力油口之间的开度。该技术方案中,进油口与第一压力油口之间相邻,很容易实现进油口与第一压力油口间的通断和开度的调节,液压阀的结构进一步简化和紧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压力油口与所述工作油口相邻,移动所述换向阀芯,可控制所述第二压力油口和工作油口之间的开度。该技术方案,第二压力油口与工作油口相邻,很容易实现第二压力油口和工作油口的通断和开度的调节,液压阀的结构更简化和紧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回油口与所述工作油口相邻,移动所述换向阀芯,可控制所述回油口与所述工作油口之间的开度。该技术方案中,回油口与工作油口相邻,很容易实现工作油口和回油口的通断和开度的调节,液压阀的结构进一步简化和紧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阀体上设有一个进油口、两个工作油口、两个回油口、一个第一压力油口和一个第二压力油口;所述第二压力油口设置在两个所述工作油口之间,两个所述回油口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工作油口的外侧。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移动所述换向阀芯,可控制所述进油口和第一压力油口的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二压力油口和工作油口之间的通断,以及所述工作油口与回油口的通断,各油口布置合理,结构紧凑,加工和装配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进油口设置在两个所述工作油口、两个所述回油口、所述第一压力油口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的一侧。该技术方案中,因所述进油口设置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两个所述回油口、一个所述第一压力油口和一个所述第二压力油口的一侧,使得所述液压阀的各个油口布置合理、各油口间的连接油道简化,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进油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力油口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两个所述回油口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之间。该技术方案中,同样可以使各个油口的布置合理、各油口间的连接油道简化,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压力油口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通过在所述第一压力油口与所述第二压力油口之间设置单向阀,可起保护液压泵等重要元件免遭负载异常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阀组,具有控制油道,包括至少一个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液压阀,所述液压阀的压力补偿元件的控制口与所述控制油道连通。
该技术方案中,由多个液压阀组成的液压阀组(例如液压多路阀)中,液压阀的压力补偿元件的控制口均与控制油道连通,使得每个液压阀的压力补偿元件的控制口压力相等,从而使得每个液压阀的第一压力油口压力相等,进而使得每个液压阀的进油口与第一压力油口之间的压差相等,则每个液压阀从进油口流入第一压力油口的流量与负载无关,只与进油口和第一压力油口之间的开度有关,从而实现抗流量饱和功能;在该液压阀组中,多个液压阀可以加工制成一体结构,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整体尺寸减小,便于装配,使得液压阀组的性能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液压阀,和/或,包括上述的液压阀组。该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压系统中液压阀和/或液压阀组的油道布置合理,整体结构更加简化、操作简单,整体尺寸减小、便于加工和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上述的液压系统。显而易见,该工程机械具有上述液压系统的全部优点,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阀,能够实现抗流量饱和功能,液压阀的油道布置合理,整体结构简单,尺寸小,易于加工,结构紧凑;应用了该所述液压阀的液压阀组,多个液压阀加工成一体结构,整体结构更加简化,操作简单,整体尺寸减小,便于装配,性能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阀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液压阀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图1所示液压阀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剖视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阀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阀再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阀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液压阀
2阀体         20进油口
21工作油口    211A工作油口    212B工作油口
22油口        23第一压力油口  24第二压力油口
3换向阀芯     4压力补偿元件   5单向阀
6控制油道     7轴肩           8中心孔
10液压阀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阀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液压阀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剖视结构图;图3是图1所示液压阀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剖视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阀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阀再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
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阀,液压阀1包括阀体2和设置在所述阀体2内的换向阀芯3,所述阀体2上设有进油口20、工作油口21、回油口22、第一压力油口23和第二压力油口24。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之间设置有压力补偿元件4。所述进油口20设置在所述工作油口21的一侧。移动所述换向阀芯3,可控制所述进油口20和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之间的开度、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和工作油口21之间的开度。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进油口20设置在所述工作油口21的一侧,通过移动所述换向阀芯3,可控制所述进油口20与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与所述工作油口21间的开度,能够实现抗流量饱和的功能,液压阀的油道布置合理,所述液压阀的内部结构简化、整体结构简单,尺寸小、易于加工,结构紧凑、便于装配。
所述压力补偿元件4,可以是压力补偿阀,或者是阀体内设置的压力补偿阀芯,与阀体配合实现压力补偿元件的功能,即具有入口、出口和控制油口,入口与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连通、控制油口与控制油道连通,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在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与所述进油口20相邻,通过移动所述换向阀芯3,可控制所述进油口20和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之间的开度。采用进油口20与第一压力油口23之间相邻,很容易实现进油口20与第一压力油口23间的通断和开度的调节,液压阀1的结构进一步简化和紧凑。
在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与所述工作油口21相邻,通过移动所述换向阀芯3,可控制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和工作油口21之间的开度。采用第二压力油口24与工作油口21相邻,很容易实现第二压力油口24和工作油口21间的通断和开度的调节,液压阀的结构更简化和紧凑。
在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油口22与所述工作油口21相邻,移动所述换向阀芯3,可控制所述回油口22与所述工作油口21之间的开度。采用回油口22与工作油口21相邻,很容易实现工作油口21和回油口22间的通断和开度的调节,液压阀1的结构进一步简化和紧凑。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阀体2上设有一个进油口20、两个工作油口21、两个回油口22、一个第一压力油口23和一个第二压力油口24;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设置在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之间,两个所述回油口2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的外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压阀1共有7个油道,通过移动所述换向阀芯3的移动,可控制所述进油口20和第一压力油口23的之间的通或断,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和工作油口21之间的通或断,以及所述工作油口21与回油口22间的通或断,各油口油道的布置合理,结构紧凑,加工和装配方便。
参考图1,在该液压阀中,所述进油口20可以设置在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两个所述回油口22、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的一侧,即图1中所述进油口20设置在液压阀的最左侧,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两个所述回油口22、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均设置在所述进油口20的右侧。因所述进油口20设置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两个所述回油口22、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的一侧,使得所述液压阀1的各个油道的布置合理,整体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方便。
参考图4,在该液压阀中,所述进油口20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两个所述回油口22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之间,即图1中所述进油口20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的右侧,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两个所述回油口22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均设置在所述进油口20的右侧。该进油口20和第一压力油口23的设置,可以使各个油道的布置合理,简化整体结构,加工和装配方便。
参考图5,在该液压阀中,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之间设置有单向阀5。通过在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与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之间设置单向阀5,可起保护液压泵等重要元件免遭负载异常的破坏。具体的,所述单向阀5可以设置在第一压力油口23和压力补偿元件4之间,也可以设置在压力补偿元件4和第二压力油口24之间,使得压力油只能从第一压力油口23流向第二压力油口24,防止负载异常时瞬间压力过高给泵等重要液压元件造成的损坏。
如图6所述,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6,该液压阀组包括至少一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压阀1,该液压阀组10具有控制油道6,所述液压阀1的压力补偿元件4的控制口与所述控制油道6连通。
采用液压阀1的压力补偿元件4的控制口均与控制油道6连通,使得每个液压阀1的压力补偿元件4的控制口压力相等,从而使得每个液压阀的第一压力油口23压力相等,进而使得每个液压阀1的进油口20与第一压力油口23之间的压差相等,则每个液压阀1从进油口流入第一压力油口23的流量与负载无关,只与进油口20和第一压力油口23之间的开度有关,从而实现抗流量饱和的功能;在该液压阀组中,多个液压阀的阀体可以加工制成一体结构,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整体尺寸减小,便于装配,安装方便,阀芯成一体结构可以避免各联液压阀之间的泄漏,使得液压阀组的性能更加稳定。
将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压阀,和/或,液压阀组,应用于液压系统中,即得到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系统的实施例。该液压系统同样具有:整体结构更加简化、操作简单,整体尺寸减小、便于装配的优点。
将上述液压系统应用于工程机械,即得到本实用新型所述工程机械的实施例。显而易见,该工程机械具有上述液压系统的全部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阀,能够实现抗流量饱和功能,液压阀的油道布置合理,整体结构简单,尺寸小,易于加工,结构紧凑;应用了该所述液压阀的液压阀组和液压系统,多个液压阀加工成一体结构,整体结构简化,操作简单,整体尺寸减小,便于装配,性能更加稳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阀的具体实施方式作简要说明,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压阀的不同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的液压阀1,包括阀体2和设置在所述阀体2内的换向阀芯3,所述阀体2上设置有一个进油口20、两个工作油口21、两个回油口22、一个第一压力油口23和一个第二压力油口24;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之间设置有压力补偿元件4;所述进油口20设置在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两个所述回油口22、一个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和一个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的一侧;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与所述进油口20相邻,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相邻且设置在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之间,两个所述回油口22与所述两个工作油口21相邻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的外侧,所述换向阀芯3上设置有轴肩7: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轴肩7将所述各油口分隔开;移动所述换向阀芯3,可控制所述进油口20和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之间的通断和开度大小、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和工作油口21之间的通断和开度大小、以及所述工作油口21与回油口22之间的通断和开度大小;
如图1所示,所述液压阀1处于非工作状态,即阀芯3处于中位,所述换向阀芯3的所述轴肩7切断了各油口的连通、各油口间均处于断开状态。
图2示出了所述液压阀1的第一工作状态:即换向阀芯3向右移动,所述进油口20与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相连通,压力油流入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所述压力油经所述压力补偿元件4,流入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与A工作油口211连通,所述压力油经A工作口211后进入液压执行元件,所述压力油推动液压执行元件工作后,回油从液压执行元件流回至B工作油口212,所述B工作油口212与所述回油口22相连通,回油经所述回油口22流回到油箱内。
通过所述压力补偿元件4的中心孔8,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与控制油道6相连通,当两联以上的所述液压阀1组成液压阀组时,因每联所述液压阀1的所述压力补偿元件的控制口均与控制油道6连通,从而每一所述液压阀1的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的压力均与控制油道6内的压力相等,又各联所述液压阀1的所述进油口20由同一个动力液压源提供压力油,从而各联所述液压阀1的所述进油口20压力也相同,因此,当多个所述液压阀1同时工作时,经所述进油口20至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的流量与负载无关,至于所述换向阀芯3节流口的开度有关,即使在总流量不够的情况下,各联所述液压阀1的换向阀芯3节流口前后压差也保持一定,流量仍然只与节流开度有关,与负载无关,实现抗流量饱和功能。
图3示出了所述阀液压阀1的第二工作状态,即换向阀芯3向左移动,所述进油口20与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相连通,压力油流入第一压力油口23,经过所述压力补偿阀芯4,流入第二压力油口24,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与B工作油口212连通,所述压力油经B工作油口212后进入液压执行元件,所述压力油推动液压执行元件工作后,回油从液压执行元件流回至A工作油口211,所述A工作油口211与所述回油口22相连通,回油经所述回油口22流回到油箱内。该状态同样具有抗流量饱和功能,原理和工作过程与上述第一工作状态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进油口20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两个所述回油口22和一个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之间,即所述进油口20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的右侧,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两个所述回油口22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均设置在所述进油口20的右侧。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工作原理也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之间还设置有单向阀5,所述单向阀5可以对液压泵等重要液压元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负载异常时瞬间高压的破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5设置在第一压力油口23和所述压力补偿元件4之间,当然,所述单向阀5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压力补偿元件4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之间,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液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阀(1)包括阀体(2)和设置在所述阀体(2)内的换向阀芯(3),所述阀体(2)上设有进油口(20)、工作油口(21)、回油口(22)、第一压力油口(23)和第二压力油口(24);
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之间设置有压力补偿元件(4);
所述进油口(20)设置在所述工作油口(21)的一侧;
移动所述换向阀芯(3),可控制所述进油口(20)和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之间的开度、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和工作油口(21)之间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与所述进油口(20)相邻,移动所述换向阀芯(3),可控制所述进油口(20)和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之间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与所述工作油口(21)相邻,移动所述换向阀芯(3),可控制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和工作油口(21)之间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油口(22)与所述工作油口(21)相邻,移动所述换向阀芯(3),可控制所述回油口(22)与所述工作油口(21)之间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2)上设有一个进油口(20)、两个工作油口(21)、两个回油口(22)、一个第一压力油口(23)和一个第二压力油口(24);
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设置在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之间,两个所述回油口(2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油口(20)设置在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两个所述回油口(22)、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油口(20)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两个所述回油口(22)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3)和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4)之间设置有单向阀(5)。
9.一种液压阀组,具有控制油道(LS),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阀(1),所述液压阀(1)的压力补偿元件的控制口与所述控制油道(LS)连通。
10.一种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阀(1),和/或,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阀组。
11.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压系统。
CN 201220340648 2012-07-13 2012-07-13 液压阀、液压阀组、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32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40648 CN202732519U (zh) 2012-07-13 2012-07-13 液压阀、液压阀组、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40648 CN202732519U (zh) 2012-07-13 2012-07-13 液压阀、液压阀组、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32519U true CN202732519U (zh) 2013-02-13

Family

ID=47658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4064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32519U (zh) 2012-07-13 2012-07-13 液压阀、液压阀组、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325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6269A (zh) * 2017-11-27 2018-05-0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油阀控制总成
CN108591160A (zh) * 2018-05-18 2018-09-28 宁波真格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农机的液压阀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6269A (zh) * 2017-11-27 2018-05-0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油阀控制总成
CN108006269B (zh) * 2017-11-27 2019-11-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油阀控制总成
CN108591160A (zh) * 2018-05-18 2018-09-28 宁波真格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农机的液压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6553B (zh) 支腿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2116328B (zh) M型机能换向阀
CN102734246B (zh) 液压阀及压力补偿方法、液压阀组、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
CN202732519U (zh) 液压阀、液压阀组、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5090141A (zh) 液压变量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03420290B (zh) 伸缩保护系统及起重机
CN202833434U (zh) 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3046607A (zh) 工程机械、快速回油控制系统与方法
CN203548390U (zh) 泵送液压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
CN102678647A (zh) 方向控制阀
CN103015483A (zh) 液压回转装置延时制动系统及工程机械
GB2554244A (en) Flow control valve
CN204553387U (zh) 多路阀端盖及液压多路阀
CN210859393U (zh) 一种叠加电磁阀及液压机械
CN102705226B (zh) 泵送装置及包含该泵送装置的泵送设备
CN102146941B (zh) 负载反馈大流量插装式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系统
CN202017674U (zh) 负载反馈大流量插装式多路换向阀组
CN206092555U (zh) 液压卸荷装置
CN103615418A (zh) 泵送液压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
CN205918675U (zh) A4vso轴向柱塞泵用控制装置
CN219529504U (zh) 一种大流量高稳定性液控换向阀组
CN207634416U (zh) 液压增速系统
CN108439220A (zh) 随车起重机用多路换向阀及控制方法
CN206129767U (zh) 方向控制阀组及液压系统
CN213206149U (zh) 一种多路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5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502

Address after: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Patentee after: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Patentee before: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