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88812U - 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88812U
CN202688812U CN2012203025346U CN201220302534U CN202688812U CN 202688812 U CN202688812 U CN 202688812U CN 2012203025346 U CN2012203025346 U CN 2012203025346U CN 201220302534 U CN201220302534 U CN 201220302534U CN 202688812 U CN202688812 U CN 202688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de
east
bridge
west
over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3025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耀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3025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88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88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888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所述的东西走向上行道中的左行道、直行道和东西走向下行道中的左行道、直行道位于南北走向上行道和南北走向下行道的上方呈立交桥形式布置,在所述立交桥上东西走向上行道中左行道的左边并列设有第一左行道,在所述立交桥上东西走向下行道中左行道的左边并列设有第二左行道,在所述立交桥的东西两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东西左转平台立交桥,该东西左转平台立交桥相对的一边分别设置有第一上桥坡型引道、第二上桥坡型引道、第一下桥坡型引道和第二下桥坡型引道;该立交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建设,且在建桥时无需对街道两侧建筑物进行拆迁,不会改变原来街道两侧景象。

Description

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其能够取消城市道路十字路口红绿灯,适用于相互交叉的两条路中一条较宽、另一条交窄单行道交通模式。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使车辆日益增多,往往造成十字路口、道路交通行驶缓慢、甚至堵塞、堵死等状况。而且行人横穿道路,经常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为了改善道路交通拥堵,许多城市采取了禁左转、禁调头、架天桥、控制信号灯等措施,但这难以从根本上实现行人可不停待,各行其道,满足畅通的立交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取消城市道路十字路口红绿灯,确保车辆的不停顿运行,提高交通效率的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包括东西走向的上行道、与东西走向的上行道并列平行的东西走向的下行道、与东西走向的上行道和下行道相交叉的南北走向的上行道和与南北走向的上行道并列平行的南北走向的下行道,所述的东西走向的上行道、东西走向的下行道由左行道、直行道、右行道并列组成,南北走向的上行道以及南北走向的下行道由直行道、右行道并列组成,所述的东西走向上行道中的左行道、直行道和东西走向下行道中的左行道、直行道位于南北走向上行道和南北走向下行道的上方呈立交桥形式布置,在所述立交桥上东西走向上行道中左行道的左边并列设有第一左行道,在所述立交桥上东西走向下行道中左行道的左边并列设有第二左行道,在所述立交桥的东西两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东西左转平台立交桥,该东西左转平台立交桥相对的一边分别设置有第一上桥坡型引道、第二上桥坡型引道、第一下桥坡型引道和第二下桥坡型引道,所述东左转平台立交桥中的第一上桥坡型引道设在南北走向上行道中右行道转向东西走向下行道中右行道的右侧,东左转平台立交桥中的第二上桥坡型引道与东西走向下行道中的左行道相对接,东左转平台立交桥中的第一下桥坡型引道引入所述的第一左行道,东左转平台立交桥中的第二下桥坡型引道设在东西走向上行道中右行道的右侧;所述西左转平台立交桥中的第一上桥坡型引道设在南北走向下行道中右行道转向东西走向上行道中右行道的右侧,西左转平台立交桥中的第二上桥坡型引道与东西走向上行道中的左行道相对接,西左转平台立交桥中的第一下桥坡型引道引入所述的第二左行道,西左转平台立交桥中的第二下桥坡型引道设在东西走向下行道中右行道的右侧。
在所述东西两座左转平台立交桥桥下的两外侧以及分别设有单向非机动车道。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有:1、建桥无需对街道两侧建筑物进行拆迁,不会改变原来街道两侧景象;2、结构简单,便于建设。本实用新型的社会效益有:1、不会因为建桥和拆迁形成社会矛盾。2、使我国城市交通提档升级,同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3、使城市交通实现了高效化、有序化、安全化,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和车辆的通行。4、取消了红绿灯,实现了人和车辆通行不停顿的连续性,提高了城市人民群众工作和通行效率,促进了我国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系统包括东西走向的上行道1、与东西走向的上行道1并列平行的东西走向的下行道2、与东西走向的上行道1和下行道2相交叉的南北走向的上行道3和与南北走向的上行道3并列平行的南北走向的下行道4,所述的东西走向的上行道1、东西走向的下行道2由左行道、直行道、右行道并列组成,南北走向的上行道3以及南北走向的下行道4由直行道、右行道并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东西走向上行道1中的左行道、直行道和东西走向下行道2中的左行道、直行道位于南北走向上行道3和南北走向下行道4的上方呈立交桥形式布置,在所述立交桥上东西走向上行道1中左行道的左边并列设有第一左行道5,在所述立交桥上东西走向下行道2中左行道的左边并列设有第二左行道6,在所述立交桥的东西两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东西左转平台立交桥,该东西左转平台立交桥相对的一边分别设置有第一上桥坡型引道、第二上桥坡型引道、第一下桥坡型引道和第二下桥坡型引道,
所述东左转平台立交桥7中的第一上桥坡型引道9设在南北走向上行道3中右行道转向东西走向下行道2中右行道的右侧,东左转平台立交桥7中的第二上桥坡型引道10与东西走向下行道2中的左行道相对接,东左转平台立交桥7中的第一下桥坡型引道11引入所述的第一左行道5,东左转平台立交桥7中的第二下桥坡型引道12设在东西走向上行道1中右行道的右侧;
所述西左转平台立交桥8中的第一上桥坡型引道13设在南北走向下行道4中右行道转向东西走向上行道1中右行道的右侧,西左转平台立交桥8中的第二上桥坡型引道14与东西走向上行道1中的左行道相对接,西左转平台立交桥8中的第一下桥坡型引道15引入所述的第二左行道6,西左转平台立交桥8中的第二下桥坡型引道16设在东西走向下行道2中右行道的右侧。
在所述东西两座左转平台立交桥桥下的两外侧以及分别设有单向非机动车道。
该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中,双台是指在一直即直行立交桥的两端分别建设一个左转立交桥平台,该左转平台立交桥由四部分构成:一是在该东西左转平台立交桥相对的一边分别设置有第一上桥坡型引道、第二上桥坡型引道、第一下桥坡型引道和第二下桥坡型引道,其长在20-40以上米、宽3米以上,其中一个在中间以保障直行左转车辆上桥,另一条在一侧保障左转车辆先右转上桥,二是桥上部的平台即桥板,它的长、宽约20-30米,桥体厚度及其结构按国标执行;三是桥墩,桥墩可采用3-5排圆柱体或3-5个长方体两种方式,其具体尺寸按国标执行或根据需要而定;四是桥下通道,两个单向机动车道,每个道宽根据道路总宽度和实际情况而定,原则上设计为双车道,两个单向非机动车道在桥两侧路边。可以地平面以上建桥,桥下直行机动车道也可以下挖适当深度即路面下沉2米建桥。
一直是指在一个十字路口的较宽的干道路面上设一个直行立交桥,以保障十字路口的十字交叉直行车辆的通行。直行立交桥由二部分构成:一是跨越十字路口的弧形桥面,桥面宽12米或根据路面宽度而定,长约60米,弧形坡度和桥板厚度根据国标执行;二是弧形桥面下的长方体空间通道,其长宽约12米、高4.5米,可以地平面以上建桥,桥下直行机动车道也可以下挖适当深度即路面下沉2米建桥。
建桥时包含有地平面以上建桥和下挖适当深度建桥,其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地平面以上建桥的优点:不考虑积水、排水问题。不足是:平台高、上下左转平台的坡型引桥长、占地多,在当前老城区十字路口较多且相距近的情况下,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下挖适当深度建桥的优点:桥平台相对地平面交低,上下左转平台的坡型引桥短、有利于车辆上下左转平台,占地少,便于合理、配套建设。不足是:给建桥增加了难度,配套排水工程或将下洼部分路面进行透明封闭以避免雨水进入。
直行立交桥和左转立交桥配套使用时,在较大主次干道宽20米以上上,每个十字路口中主干道上建设一个一字型直行立交桥,再分别在直行立交桥两端建设左转立交桥,左转车辆先上左转立交桥而后实现左转。

Claims (2)

1.一种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包括东西走向的上行道(1)、与东西走向的上行道(1)并列平行的东西走向的下行道(2)、与东西走向的上行道(1)和下行道(2)相交叉的南北走向的上行道(3)和与南北走向的上行道(3)并列平行的南北走向的下行道(4),所述的东西走向的上行道(1)、东西走向的下行道(2)由左行道、直行道、右行道并列组成,南北走向的上行道(3)以及南北走向的下行道(4)由直行道、右行道并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东西走向上行道(1)中的左行道、直行道和东西走向下行道(2)中的左行道、直行道位于南北走向上行道(3)和南北走向下行道(4)的上方呈立交桥形式布置,在所述立交桥上东西走向上行道(1)中左行道的左边并列设有第一左行道(5),在所述立交桥上东西走向下行道(2)中左行道的左边并列设有第二左行道(6),在所述立交桥的东西两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东西左转平台立交桥,该东西左转平台立交桥相对的一边分别设置有第一上桥坡型引道、第二上桥坡型引道、第一下桥坡型引道和第二下桥坡型引道,
所述东左转平台立交桥(7)中的第一上桥坡型引道(9)设在南北走向上行道(3)中右行道转向东西走向下行道(2)中右行道的右侧,东左转平台立交桥(7)中的第二上桥坡型引道(10)与东西走向下行道(2)中的左行道相对接,东左转平台立交桥(7)中的第一下桥坡型引道(11)引入所述的第一左行道(5),东左转平台立交桥(7)中的第二下桥坡型引道(12)设在东西走向上行道(1)中右行道的右侧;
所述西左转平台立交桥(8)中的第一上桥坡型引道(13)设在南北走向下行道(4)中右行道转向东西走向上行道(1)中右行道的右侧,西左转平台立交桥(8)中的第二上桥坡型引道(14)与东西走向上行道(1)中的左行道相对接,西左转平台立交桥(8)中的第一下桥坡型引道(15)引入所述的第二左行道(6),西左转平台立交桥(8)中的第二下桥坡型引道(16)设在东西走向下行道(2)中右行道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东西两座左转平台立交桥桥下的两外侧以及分别设有单向非机动车道。
CN2012203025346U 2012-06-27 2012-06-27 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88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3025346U CN202688812U (zh) 2012-06-27 2012-06-27 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3025346U CN202688812U (zh) 2012-06-27 2012-06-27 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88812U true CN202688812U (zh) 2013-01-23

Family

ID=47544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30253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88812U (zh) 2012-06-27 2012-06-27 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88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3871B2 (ja) 都市交差路構造
JP2007506876A (ja) 一種の完全立体化の都市道路システム及び当該システムを採用する交通様式
CN101560745A (zh) 交叉路畅通型道路结构及其交通路线
CN203222713U (zh) 一种立体十字交叉半地下立交桥
CN102912701B (zh) 多功能左转式定向互通立交桥
CN103572677A (zh) 一种无左转立交桥
CN102392400A (zh) 一种无红绿灯十字路口交通系统
CN103334354B (zh) 一种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
CN201738207U (zh) 高通过能力十字路口全互通立交桥
CN204982577U (zh) 城市十字路口全方位立体交通设施
KR20040110407A (ko) 교차로시스템
CN204475091U (zh) 一种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
CN202688812U (zh) 双台一直式立交系统
CN202139520U (zh) 一种无左转立交桥
CN201785688U (zh) 狭窄十字路口全互通立交桥
CN201010845Y (zh) 简易立体交叉t型路口
CN201411610Y (zh) 回旋式互通立交桥
CN202688813U (zh) 四台一直式立交系统
CN201268814Y (zh) 城市多路口双层无障碍立交桥
CN203451962U (zh) 十字路口快慢分流交叉道路结构
CN202023130U (zh) 高架日字形立交桥
CN202247571U (zh) 三跨交错式十字路口立交桥
CN205501746U (zh) 一种公路丁字交叉口的轻型汽车钢构立交桥结构
WO2013067753A1 (zh) 十字立交桥
CN204728155U (zh) 一种左转制单层桥六机动车车道十字路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6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