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39233U - 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 - Google Patents

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39233U
CN202639233U CN 201220237126 CN201220237126U CN202639233U CN 202639233 U CN202639233 U CN 202639233U CN 201220237126 CN201220237126 CN 201220237126 CN 201220237126 U CN201220237126 U CN 201220237126U CN 202639233 U CN202639233 U CN 202639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oulding
formwork
mold
electric machine
block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371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一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2371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39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39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392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属于作业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机壳体铸造模存在着生产成本增加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包括模芯成型模、外形成型模和内形成型模;内形成型模包括泥芯头、模壳、脱模阻挡件、传动件和传动机构。利用上述模具制作电机壳体铸造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成型、组模和脱模步骤。本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做出的产品不像使用拼式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表面有模具间隙造成的条纹,表面更光滑美观;具有操作方便且速度快的优点。本利用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制作电机壳体铸造模的方法中工序的数量少,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由此,电机的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每年所需制造的数量也极为庞大。
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为了提高电机的散热效率以保证电机能正常工作;如Y系列三相电机壳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条散热条;但该壳体主要依靠模具翻砂浇筑成型毛坯。
用于成型铸造模的模具主要包括底板、下模箱、上模箱、内形成型模和模芯成型模。由于电机壳体的散热设计,造成翻砂造型后内形成型模难以取出。针对该问题我国有人设计了一种拼式模具,其结构包括相当于将电机壳体沿径向线合理地切割成多个子模和用于定位子模的定位柱;该模具在我国被广泛地推广使用。也有人将模具设计为上下两截式,造型后模具取出很方便,但是需要将上下两箱砂对接,必然容易出现搓箱,浇筑出来的电机外壳中间有接缝,影响外观。当然另外还有时下外国引进的消失模具,理论上很完美,实际使用中由于变革大,前期投入成本过大,再加上我国工人文化水平低,特别在三相电机外壳制造上应用不是很理想,难以推广。
利用上述拼式模具制作铸造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子模排列在定位柱上,使其与电机目标壳体形状相对应;2、将上述组件定位在底板上,并在组件外侧覆盖一定量的黑沙;然后在组件外侧套设下模箱,最后边填入黑沙边夯实,直至填满并夯实;3、将上述装有黑沙和内形成型模等部件的下模箱上下翻转,然后依次盖上上模箱和放入浇口柱;最后撒上用于隔模的粉剂和用黑沙将上模箱内腔填满并夯实;4、依次取浇口柱、装有黑沙的上模箱、定位柱和有序地取下子模;5、在此之前可先制作中心模,将中心模放入成型腔中;6、再将装有黑沙的上模箱盖于下模箱上;7、依次取下上模箱和下模箱。利用本拼式模具制作铸造模需由熟练造型工将拼式模具的子模一片片取出,取模时极易造成倒砂,该模具对造型工熟练程度,经验要求相当高;这显然存在着生产要求升高、生产成本增加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降低对工人要求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电机壳体包括能轴向脱模的轴向脱模部和能阻碍轴向脱模部轴向脱模的脱模阻挡部;本成型模具包括模芯成型模、外形成型模和内形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形成型模包括泥芯头、外形与电机壳体的轴向脱模部相对应的模壳和多个部分外形均与脱模阻挡部外形一一对应的脱模阻挡件;所述的模壳的侧壁上开有与脱模阻挡件位置一一对应的让位口;所述的泥芯头位于模壳的一端面上且与模壳固定连接;所述的模壳内定位有一传动件,所述的传动件的一端从模壳的另一端面穿出;所述的模壳内还设有一使每个所述的脱模阻挡件均与传动件相连且当传动件运动时能带动脱模阻挡件相对于模壳径向运动并能使脱模阻挡件全部位于模壳内的传动机构。
在上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中,所述的传动件为转轴,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转轴上的行程盘,所述的行程盘的一盘面上开有呈阿基米德螺旋线形的行程槽;每个所述的脱模阻挡件均具有嵌入行程槽内的连接头。
在上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中,所述的脱模阻挡件具有与脱模阻挡部外形相对应的成型部和呈条形板状的导向部;所述的模壳内固定有导向盘,所述的导向盘上沿径向开设有与导向部结构和数量均一一对应的导向槽,所述的导向部一一对应地嵌与导向槽内。
在上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中,所述的行程盘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导向部位于两个所述的行程盘之间,所述的连接头与导向部相连。
在上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中,所述的导向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的导向盘分别位于导向部的两端部。
在上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中,所述的主轴和模壳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
在上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中,所述的主轴上套设有间隔套,两个所述的行程盘分别与间隔套的两端面相抵靠。
在上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中,所述的传动件为呈圆柱状的移动辊,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位于移动辊外侧面上相对于中心轴倾斜设置的倾斜行程槽,每个所述的脱模阻挡件均具有嵌入倾斜行程槽内的圆柱连接头。
在上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中,所述的脱模阻挡件具有与脱模阻挡部外形相对应的成型部和呈条形板状的导向部;所述的移动辊的外侧套设有导向套,所述的导向套的侧壁上开有与导向部结构和数量均一一对应的导向槽,所述的导向部一一对应地嵌与导向槽内;所述的移动辊的外侧面与导向套内侧面相依靠;所述的导向套与模壳相固连。
在上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中,所述的模壳的一端面上开有通气孔一,另一端面上开有通气孔二;所述的行程盘上开有通气孔三,所述的模壳上可拆卸地设有封堵通气孔一的堵孔件。
在上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中,所述的外形成型模包括下模箱、下底板、上模箱、上底板和浇口柱;所述的下底板的板面上开有供内形成型模的模壳穿入的让位孔。
在上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中,所述的下模箱与上模箱扣合的端面上固定有多个定位销,所述的上模箱与下模箱扣合的端面上开有与定位销一一对应地定位孔;所述的上底板上具有与定位孔一一对应的辅助定位销;所述的下底板上具有与定位销一一对应的辅助定位孔。
一种利用上述模具制作电机壳体铸造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成型:利用模芯成型模成型一与电机壳体内形相对应的芯模、利用上模箱和浇口柱成型一上模、利用内形成型模成型一内侧面与电机壳体外形相对应的下模;
B、组模:将芯模置于下模的内腔中,然后将装有上模的上模箱与上底板分离并扣合在下模箱上;
C、脱模:将上模箱和下模箱分别从上模和下模上分离出并取下。
在上述的利用上述模具制作电机壳体铸造模的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中利用内形成型模成型一内侧面与电机壳体外形相对应的下模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的:a、通过操纵传动件保证脱模阻挡件处于伸出状态,将泥芯头抵靠在底板上;b、在内形成型模的外侧覆盖一定量的黑沙;c、在外侧套设下模箱,填入黑沙且夯实;d、反向操纵传动直至脱模阻挡件完全位于模壳内,并沿模壳轴向抽取直至取出内形成型模。
在上述的利用上述模具制作电机壳体铸造模的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中利用上模箱和浇口柱成型一具有浇口的上模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的:a、将上模箱定位在上底板上;b、将浇口柱放置在上模箱的中心处;c、填满黑沙并夯实;d、取出浇口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具有以下优点:
1、本模具的内形成型模的各个部件均相互连接,做出的产品不像使用拼式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表面有模具间隙造成的条纹,表面更光滑美观,同时不会产生部件遗失的情况,便于存放,有效地保证了模具的正常使用。
2、本模具的内形成型模脱模时仅需操纵传动件和沿模壳轴向抽取内形成型模便能完成,因此具有操作方便且速度快的优点;同时还具有对工人操纵要求低的优点。
3、本模具的内形成型模脱模采用呈阿基米德螺旋线形的行程槽实现所有脱模阻挡件同步做伸缩运动,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零部件容易制作的优点。
4、本模具的内形成型模脱模内设有导向盘的导向结构,由此有效地提高了脱模阻挡件运动的稳定性。
本利用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制作电机壳体铸造模的方法中工序的数量少,由此有效地节约了工人劳动力付出及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即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经实际测试单个产品的劳动力成本能够降低4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模具的内形成型模中脱模阻挡件处于伸出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模具的内形成型模中脱模阻挡件处于缩回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模具的内形成型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模具的内形成型模中导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模具的内形成型模中行程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模具的内形成型模的另一方案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模具中上模箱、上底板和浇口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模具中下模箱和下底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方法中步骤A中成型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方法中步骤A中成型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方法中步骤B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方法中步骤C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底板;1a、让位孔;2、下模箱;3、上底板;4、上模箱;5、浇口柱;6、内形成型模;61、模壳;61a、让位口;61b、盖板一;61c、管体;61d、盖板二;62、转轴;63、脱模阻挡件;63a、成型部;63b、导向部;63c、连接头;64、泥芯头;65、行程盘;65a、行程槽;66、导向盘;66a、导向槽;67、间隔套;68、间隔盘;7、定位销;8、辅助定位孔;9、辅助定位销;10、定位孔;11、上模;12、下模;13、浇口;14、芯模;15、导向套;16、圆柱连接头;17、倾斜行程槽;18、移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电机壳体包括能轴向脱模的轴向脱模部和能阻碍轴向脱模部轴向脱模的脱模阻挡部。
本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包括模芯成型模、外形成型模和内形成型模6。
具体来说,如图7和图8所示,外形成型模包括下模箱2、下底板1、上模箱4、上底板3和浇口柱5。下底板1的板面上开有供内形成型模6的模壳61穿入的让位孔1a。根据实际情况,下底板1和上底板3的板面上可设置与电机壳体端部形状相对应的凸模体。下模箱2与上模箱4扣合的端面上固定有多个定位销7,上模箱4与下模箱2扣合的端面上开有与定位销7一一对应地定位孔10;上底板3上具有与定位孔10一一对应的辅助定位销9。下底板1上具有与定位销7一一对应的辅助定位孔8。
如图1至图3所示,内形成型模6包括泥芯头64、外形与电机壳体的轴向脱模部相对应的模壳61和多个部分外形均与脱模阻挡部外形一一对应的脱模阻挡件63。
模壳61内具有呈圆柱状的腔体。为了方便制造及将其他部件装入模壳61内,模壳61包括大致呈管状的管体61c和位于管体61c一端口处的盖板一61b,盖板一61b通过螺栓与管体61c固定连接。模壳61的管体61c侧壁上开有与脱模阻挡件63位置一一对应的让位口61a;让位口61a呈条状或呈圆柱状。管体61c另一端口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盖板二61d。模壳61的盖板一61b上开有通气孔一,盖板二61d上开有通气孔二。模壳61上可拆卸地设有封堵通气孔一的堵孔件。使用时黑沙会进入模壳61的腔体内,影响其他部件运动,设置通气孔一和通气孔二使腔体内的气体轴向流动。当卸去堵孔件后向腔体内输入强气流,于是便能将腔体内的黑沙清除,保证本内形成型模6能正常使用。在通气孔一处设置堵孔件是杜绝黑沙从通气孔一处进入腔体内。
泥芯头64位于模壳61的管体61c的一端面上且通过胶水与模壳61的管体61c粘结固定连接。泥芯头64同时将上述的通气孔二封盖,杜绝了黑沙从通气孔二处进入腔体内。
模壳61内定位有一传动件,传动件为转轴62。转轴62的一端通过轴承定位在盖板二61d的中心处;转轴62的另一端从模壳61盖板一61b的中心处穿出且转轴62与盖板一61b通过轴承定位连接。由此转轴62能稳定且灵活地转动。
脱模阻挡件63具有与脱模阻挡部外形相对应的成型部63a和呈条形板状的导向部63b。脱模阻挡件63沿着模壳61周向排列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内形成型模6还包括一设置在模壳61内使每个脱模阻挡件63均与传动件相连且当传动件运动时能带动脱模阻挡件63相对于模壳61径向运动并能使脱模阻挡件63全部位于模壳61内的传动机构。更具体来说,传动机构包括行程盘65;行程盘6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行程盘65平行设置,且均通过键与转轴62周向固定连接。为了保证两个行程盘65之间的间距,在主轴上套设有间隔套67,两个行程盘65分别与间隔套67的两端面相抵靠;两个行程盘65和对应的盖板(盖板一61b或盖板二61d)之间设有间隔盘68或间隔套67,间隔盘68或间隔套6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地行程盘65和对应地盖板相抵靠。
脱模阻挡件63的导向部63b位于两个行程盘65之间,两个行程盘65相对的盘面上均有一相同的呈阿基米德螺旋线形的行程槽65a;每个脱模阻挡件63的导向部63b两端面上均具有一连接头63c,两连接头63c与两行程槽65a一一对应设置且连接头63c嵌入行程槽65a内。为了避免行程盘65影响气体的正常流动,于是在行程盘65上开有通气孔三。
如图3和图5所示,模壳61内固定有导向盘66,导向盘66上沿径向开设有与导向部63b结构和数量均一一对应的导向槽66a,脱模阻挡件63的导向部63b一一对应地嵌与导向槽66a内。导向盘66的数量为一个,则导向盘66位于两个行程盘65的中间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导向盘6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盘66分别位于导向部63b的两端部,即一一对应地靠近行程盘65处。
脱模阻挡件63的伸缩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转动转轴62,转轴62带动行程盘65转动,行程盘65迫使连接头63c沿着行程槽65a运动,由此实现脱模阻挡件63相对于行程盘65的径向移动,即实现脱模阻挡件63的伸缩。为了方便操纵,转动转轴62450°即能实现脱模阻挡件63伸与缩的切换。当脱模阻挡件63处于伸出状态时,成型部63a位于模壳61的外侧部,其中一连接头63c与行程槽65a的外端面相抵靠;当脱模阻挡件63处于回缩状态时,成型部63a全部位于模壳61内,其中一连接头63c与行程槽65a的内端面相抵靠;由此有效地实现了转轴62转动的限程。
如图7至图12所示,本利用上述模具制作电机壳体铸造模的方法包括成型、组模和脱模。
具体来说,如图9和图10所示,成型:利用模芯成型模成型一与电机壳体内形相对应的芯模14、利用上模箱4和浇口柱5成型一具有浇口13的上模11、利用内形成型模6成型一内侧面与电机壳体外形相对应的下模12。
更具体来说,如图8和图10所示,利用内形成型模6成型一内侧面与电机壳体外形相对应的下模12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的:首先通过转动转轴62保证脱模阻挡件63处于伸出状态,将模壳61从下底板1的让位孔1a处穿出且使模壳61与下底板1固定连接;然后在内形成型模6的外侧覆盖一定量的黑沙,使黑沙预先填满两相邻脱模阻挡件63之间的空间;接着在外侧套设下模箱2,填入黑沙且夯实;最后依次翻转下模箱2、反向转动转轴62直至脱模阻挡件63完全位于模壳61内,并沿模壳61轴向抽取直至取出内形成型模6。
如图7和图9所示,利用上模箱4和浇口柱5成型一具有浇口13的上模11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的:首先将上模箱4定位在上底板3上,然后将浇口柱5放置在上模箱4的中心处;接着填满黑沙并夯实;最后取出浇口柱5。
如图11所示,组模是首先保证下模箱2需与上模箱4相抵靠的端面朝上,然后将芯模14置于下模12的内腔中,最后将装有上模11的上模箱4与上底板3分离并扣合在下模箱2上。
如图12所示,脱模是将上模箱4和下模箱2分别从上模11和下模12上分离出并取下。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传动件为呈圆柱状的移动辊18,传动机构包括位于移动辊18外侧面上相对于中心轴倾斜设置的倾斜行程槽17,每个脱模阻挡件63均具有嵌入倾斜行程槽17内的圆柱连接头16。脱模阻挡件63具有与脱模阻挡部外形相对应的成型部63a和呈条形板状的导向部63b;移动辊18的外侧套设有导向套15,导向套15的侧壁上开有与导向部63b结构和数量均一一对应的导向槽,导向部63b一一对应地嵌与导向槽内;移动辊18的外侧面与导向套15内侧面相依靠;导向套15与模壳61相固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下底板1;让位孔1a;下模箱2;上底板3;上模箱4;浇口柱5;内形成型模6;模壳61;让位口61a;盖板一61b;管体61c;盖板二61d;转轴62;脱模阻挡件63;成型部63a;导向部63b;连接头63c;泥芯头64;行程盘65;行程槽65a;导向盘66;导向槽66a;间隔套67;间隔盘68;定位销7;辅助定位孔8;辅助定位销9;定位孔10;上模11;下模12;浇口13;芯模14;导向套15;圆柱连接头16;倾斜行程槽17;移动辊1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电机壳体包括能轴向脱模的轴向脱模部和能阻碍轴向脱模部轴向脱模的脱模阻挡部;本成型模具包括模芯成型模、外形成型模和内形成型模(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形成型模(6)包括泥芯头(64)、外形与电机壳体的轴向脱模部相对应的模壳(61)和多个部分外形均与脱模阻挡部外形一一对应的脱模阻挡件(63);所述的模壳(61)的侧壁上开有与脱模阻挡件(63)位置一一对应的让位口(61a);所述的泥芯头(64)位于模壳(61)的一端面上且与模壳(61)固定连接;所述的模壳(61)内定位有一传动件,所述的传动件的一端从模壳(61)的另一端面穿出;所述的模壳(61)内还设有一使每个所述的脱模阻挡件(63)均与传动件相连且当传动件运动时能带动脱模阻挡件(63)相对于模壳(61)径向运动并能使脱模阻挡件(63)全部位于模壳(61)内的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件为转轴(62),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转轴(62)上的行程盘(65),所述的行程盘(65)的一盘面上开有呈阿基米德螺旋线形的行程槽(65a);每个所述的脱模阻挡件(63)均具有嵌入行程槽(65a)内的连接头(63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模阻挡件(63)具有与脱模阻挡部外形相对应的成型部(63a)和呈条形板状的导向部(63b);所述的模壳(61)内固定有导向盘(66),所述的导向盘(66)上沿径向开设有与导向部(63b)结构和数量均一一对应的导向槽(66a),所述的导向部(63b)一一对应地嵌与导向槽(66a)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程盘(6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导向部(63b)位于两个所述的行程盘(65)之间,所述的连接头(63c)与导向部(63b)相连;所述的导向盘(6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的导向盘(66)分别位于导向部(63b)的两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件为呈圆柱状的移动辊(18),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位于移动辊(18)外侧面上相对于中心轴倾斜设置的倾斜行程槽(17),每个所述的脱模阻挡件(63)均具有嵌入倾斜行程槽(17)内的圆柱连接头(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模阻挡件(63)具有与脱模阻挡部外形相对应的成型部(63a)和呈条形板状的导向部(63b);所述的移动辊(18)的外侧套设有导向套(15),所述的导向套(15)的侧壁上开有与导向部(63b)结构和数量均一一对应的导向槽(66a),所述的导向部(63b)一一对应地嵌与导向槽(66a)内;所述的移动辊(18)的外侧面与导向套(15)内侧面相依靠;所述的导向套(15)与模壳(61)相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形成型模包括下模箱(2)、下底板(1)、上模箱(4)、上底板(3)和浇口柱(5);所述的下底板(1)的板面上开有供内形成型模(6)的模壳(61)穿入的让位孔(1a);所述的下模箱(2)与上模箱(4)扣合的端面上固定有多个定位销(7),所述的上模箱(4)与下模箱(2)扣合的端面上开有与定位销(7)一一对应地定位孔(10);所述的上底板(3)上具有与定位孔(10)一一对应的辅助定位销(9);所述的下底板(1)上具有与定位销(7)一一对应的辅助定位孔(8)。
CN 201220237126 2012-05-22 2012-05-22 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39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37126 CN202639233U (zh) 2012-05-22 2012-05-22 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37126 CN202639233U (zh) 2012-05-22 2012-05-22 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39233U true CN202639233U (zh) 2013-01-02

Family

ID=47408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37126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39233U (zh) 2012-05-22 2012-05-22 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3923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8353A (zh) * 2012-05-22 2012-09-12 赵一平 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和利用本模具成型铸造模的方法
CN112296258A (zh) * 2020-10-30 2021-02-02 山东省源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电机壳砂型组型工艺及组型工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8353A (zh) * 2012-05-22 2012-09-12 赵一平 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和利用本模具成型铸造模的方法
CN112296258A (zh) * 2020-10-30 2021-02-02 山东省源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电机壳砂型组型工艺及组型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1350B (zh) 用于小螺旋角双联齿轮的精密模具
CN202293239U (zh) 脱螺纹装置及应用该脱螺纹装置的注塑模具
CN102658353B (zh) 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和利用本模具成型铸造模的方法
CN103231027A (zh) 全自动化无缝电机外壳造型机
CN205185198U (zh) 智能精密油电双色注塑成型机
CN202639233U (zh) 成型电机壳体铸造模模具
CN205326151U (zh) 塑料椅双色旋转式注塑模具
CN101579722A (zh) 一种活塞环筒体铸造型模机及型模制造方法
CN203110257U (zh) 一种可变进气隔栅装置的刀片抽芯双色模具
CN105538600B (zh)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CN208343316U (zh) 一种多色注塑模具
CN207736647U (zh) 动模侧镶块旋转式双色注塑模具
CN105196495A (zh) 一出四腔弯头管件模具连杆式抽芯机构
CN108839299A (zh) 带有双工位型芯与双工位滑块的双色模具装置
CN205304518U (zh) 一种混合励磁爪极的分块式凹模整形装置
CN202137900U (zh) 前围进气格栅本体模具
CN102632569B (zh) 一种弧形中空产品塑胶模具的组合式抽芯装置
CN202241825U (zh) 双色奶瓶盖的模具
CN104608330A (zh) 采用一模一腔方式的二次注塑模具
CN102092122A (zh) 双色模具及使用该双色模具制备注塑件的方法
CN209191221U (zh) 加工vcm马达塑料部件载体的模具
CN107696408A (zh) 高效生产带金属镶嵌件塑件的注射模具
CN205439066U (zh)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CN203209636U (zh) 无缝电机外壳砂模专用造型机
CN104416737A (zh) 双色液态硅胶注射成型机的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108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