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39066U -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 Google Patents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39066U
CN205439066U CN201620010699.4U CN201620010699U CN205439066U CN 205439066 U CN205439066 U CN 205439066U CN 201620010699 U CN201620010699 U CN 201620010699U CN 205439066 U CN205439066 U CN 205439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block
liftout plate
mould
ejection mechanism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106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海鸥
李炎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ot Tooling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ot Tooling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ot Tooling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ot Tooling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106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39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39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3906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包括定模、动模、旋转顶出机构、顶出机构;所述的定模与动模相对而设,旋转顶出机构和顶出机构安装在动模两侧。由于本实用新型旋转顶出机构上的顶出油缸可将顶出板向上顶出,安装在顶出板上的旋转油缸可向上举升旋转顶出板并旋转180度,使安装在旋转顶出板上的两组滑块总成所构成的动模型腔也旋转180度,可实现动模型腔在第一轮注塑后,旋转180度进行第二轮注塑,实现叶片总成的模内组立,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及其装配,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第二滑块、图1B所示,汽车空调出风口叶片总成,是由数个叶片1’通过连杆2’进行连接而组成;而要完成这个零件总成,就需要将叶片1’和连杆2’进行组立,使其成为一个装配体。而通过传统的的人工组装,事倍功半,其生产效率极十分低;即使通过专用组立治具装配,因需要人工操作(将叶片或者连杆,放置到治具的规定位置)也因而无法实现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包括定模、动模、旋转顶出机构、顶出机构;所述的定模与动模相对而设,旋转顶出机构和顶出机构安装在动模内;
所述的旋转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板、两个顶出油缸、旋转油缸、旋转顶出板、四个滑块总成、后模镶件;所述的两个顶出油缸的缸体分别固定在模的两侧,顶出板的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个顶出油缸活塞杆的杆端,旋转油缸的缸体安装在顶出板上且位于顶出板的中部,旋转顶出板的中央固定套接在旋转油缸的活塞杆杆端;所述的四个滑块总成分为两组,每组中的两个滑块总成相对而设,两组滑块总成皆安装在在旋转顶出板上且位于旋转顶出板的两侧,后模镶件位于相对而设的两组滑块总成之间。
所述的滑块总成包括滑块基座、滑块锁紧块、第二滑块、第一滑块、滑块镶件、滑块镶针、滑块复位杆、滑块限位器、前模定位镶针、前模定位块;所述的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皆滑接在滑块基座的滑槽内,滑块限位器固定在滑块基座的底部,滑块镶件和滑块镶针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块上,滑块镶件和滑块镶针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滑块对应的孔进入型腔,形成一个台阶孔型腔;第一滑块上让滑块镶针穿入的孔与型腔连通的出口端为一个内小外大的阶梯孔;所述的滑块复位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块上,滑块复位杆穿过第一滑块并与两侧后模镶件形成一个碰穿面;所述的滑块锁紧块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上,前模定位块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的顶部,前模定位镶针穿过前模定位块插入第一滑块;所述的动模上设有锁紧块,该锁紧块在合模时与滑块总成中的滑块锁紧块滑接。
所述的顶出机构包括顶板、回拉杆、顶针板、顶针;所述的顶板通过回拉杆与顶针板连接,顶针的一端固接在顶针板上,顶针的另一端伸入后模型腔。
所述的旋转顶出机构还包括两块复位导向块和两块旋转限位器;所述的两块复位导向块安装在动模上且与旋转顶出板的前后两端顶靠;所述的两块旋转限位器安装在旋转顶出机构的顶出板上且位于旋转油缸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锁紧块,该锁紧块上部固定在动模上,锁紧块下部与滑块锁紧块滑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旋转顶出机构上的顶出油缸可将顶出板向上顶出,使安装在顶出板上的旋转油缸被向上举升旋转顶出板并旋转180度,使安装在旋转顶出板上的两组滑块总成旋转180度,使得滑块总成在动模型腔在第一轮注塑后成型后,连同成型的“连杆”一同旋转180度进行第二轮注塑成型“叶片”产品,实现叶片总成的模内组立,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及其装配,生产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产品的轴测图和立体分解图;
图1C、图1D是产品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1E是图1D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顶出机构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顶出机构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顶出机构的滑块总成与锁紧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顶出机构的滑块总成与锁紧块的轴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滑块总成的轴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滑块总成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滑块总成第一次注塑时滑块镶针与第一滑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10A是图10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滑块总成第二次注塑时滑块镶针与第一滑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11A是图1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次注塑时复位杆与第一滑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次注塑时复位杆与第一滑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14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次注塑时产品未顶出的状态图;
图14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次注塑时产品顶出的状态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顶出机构的初始状态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顶出机构顶出油缸顶出的状态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顶出机构旋转油缸旋转的状态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顶出机构旋转油缸旋转180度的状态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顶出机构旋转油缸旋转180度后的状态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限位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包括定模1、动模2、旋转顶出机构3、顶出机构4。
所述的定模1与动模2相对而设,旋转顶出机构3和顶出机构4安装在动模2的两侧。
所述的顶出机构4包括顶板41、两根回拉杆42、两块顶针板43、多个顶针44。所述的顶板41通过两根回拉杆42分别与两块顶针板43连接,用于推拉顶针板43,多根顶针44的一端分别固接在两块顶针板43上,多根顶针44的另一端分别伸入两个后模型腔。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旋转顶出机构3包括顶出板31、两个顶出油缸32、旋转油缸33、旋转顶出板34、两块复位导向块35、四个滑块总成36、两块旋转限位器37、后模镶件38。所述的两个顶出油缸32的缸体分别固定在定模1的两侧,顶出板31的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个顶出油缸32活塞杆的杆端,旋转油缸33的缸体安装在顶出板31上且位于顶出板31的中部,旋转顶出板34的中央固定套接在旋转油缸33的活塞杆杆端;所述的四个滑块总成36分为两组,每组中的两个滑块总成36相对而设,两组滑块总成36皆安装在在旋转顶出板34上且位于旋转顶出板34的两侧,后模镶件38位于相对而设的两组滑块总成36之间。所述的两块复位导向块35安装在动模2上且与旋转顶出板34的前后两端顶靠;所述的两块旋转限位器37安装在顶出板31上且位于旋转油缸33的两侧。
如图8-图13所示,所述的滑块总成36包括滑块基座361、滑块锁紧块362、第二滑块363、第一滑块364、滑块镶件365、滑块镶针366、滑块复位杆367、滑块限位器368、前模定位镶针369、前模定位块370。所述的第二滑块363和第一滑块364皆滑接在滑块基座361的滑槽3611、3612内,滑块限位器368固定在滑块基座361的底部,滑块镶件365和滑块镶针366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块363上,滑块镶件365和滑块镶针366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滑块364对应的孔进入型腔,形成一个台阶孔型腔,也同时与后模镶件38形成叶片的填充型腔;第一滑块364上让滑块镶针366穿入的孔3641(如图10、图11所示)与型腔连通的出口端为一个内小外大的阶梯孔,即,与型腔连通的圆柱孔的孔径较大。所述的滑块复位杆367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块363上,滑块复位杆367以隧道式穿过第一滑块364并与两侧后模镶件38(如图4所示)形成一个碰穿面(接触面),从而使滑块总成36在不同侧时,第一滑块364和第二滑块363会形成一个间隙(或没有间隙),从而辅助构成叶片的连接特征填充型腔部分。
如图14A、图14B所示,所述的滑块锁紧块362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363上;所述的前模定位块370固定在第一滑块364上的顶部,在模具合模时,前模定位镶针369穿过前模定位块370插入第一滑块364。结合如图6、图7所示,所述的动模2上设有锁紧块21,该锁紧块21与滑块总成36中的滑块锁紧块362以T形槽块的方式滑接。合模时,锁紧块21顶靠在滑块总成36中的滑块锁紧块362上;开模时,锁紧块21向外抽芯,使滑块锁紧块362向外移动,此时,插入第一滑块364的前模定位镶针369限制了第一滑块364的向外移动,而将连杆2’(即,整个产品)顶出型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模具合模,进行第一次注塑侧成型注塑,将会成型零件--连杆2’;模具开模后,产品会黏附在第一次注塑侧区域的第二滑块363和第一滑块364个滑块上;随着旋转顶出板31由第一次注塑侧旋转到第二次注塑侧;模具合模滑块带着连杆2’产品一起参与第二次注塑侧的叶片1’零件注塑成型;
注塑成型时,滑块第一次注塑侧、第二次注塑侧的状态
第一次注塑侧状态和第二次注塑侧滑块镶针366状态的不同之处:
当滑块总成36由第一次注塑侧旋转到第二次注塑侧时,第二滑块363通过滑块复位杆使其和第一滑块364分开2mm的间隙;滑块镶针366会形成一个叶片的成型区域,然后注塑填充后,如图1C-图1E所示,将会形成一个叶片1’和连杆2’之间的连接特征;注塑成型之后,叶片1’就和连杆2’连接在一起,如果叶片1’结构容易从连杆2’中脱离。
如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如图14所示,模具第一次注塑成型零件-连杆,然后模具的旋转顶出机构3通过顶出油缸32驱动,被整体顶出;
2、如图15-图17所示,当旋转顶出机构3顶出到限制位置,旋转顶出板34已经彻底脱离模架;此时,旋转油缸33(如图5所示)启动,驱动旋转顶出板34旋转180度;
3、当旋转顶出板34旋转到预定位置,并通过旋转限位器38(如图19所示)将其定位;
4、如图18所示,完成旋转后,顶出油缸32启动,将整个旋转顶出机构3拉回到模架内;此时,旋转顶出板34通过复位导向块35会准确被回拉到模架位置中;
5、模具合模,开始下一轮注塑;第一色和第二色如此循环交替。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通过双色注塑机或者常规注塑机加设一个射嘴,利用模具结构实现叶片总成的模内组立,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以及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动模、旋转顶出机构、顶出机构;所述的定模与动模相对而设,旋转顶出机构和顶出机构安装在动模内;
所述的旋转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板、两个顶出油缸、旋转油缸、旋转顶出板、四个滑块总成、后模镶件;所述的两个顶出油缸的缸体分别固定在模的两侧,顶出板的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个顶出油缸活塞杆的杆端,旋转油缸的缸体安装在顶出板上且位于顶出板的中部,旋转顶出板的中央固定套接在旋转油缸的活塞杆杆端;所述的四个滑块总成分为两组,每组中的两个滑块总成相对而设,两组滑块总成皆安装在在旋转顶出板上且位于旋转顶出板的两侧,后模镶件位于相对而设的两组滑块总成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总成包括滑块基座、滑块锁紧块、第二滑块、第一滑块、滑块镶件、滑块镶针、滑块复位杆、滑块限位器、前模定位镶针、前模定位块;所述的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皆滑接在滑块基座的滑槽内,滑块限位器固定在滑块基座的底部,滑块镶件和滑块镶针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块上,滑块镶件和滑块镶针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滑块对应的孔进入型腔,形成一个台阶孔型腔;第一滑块上让滑块镶针穿入的孔与型腔连通的出口端为一个内小外大的阶梯孔;所述的滑块复位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块上,滑块复位杆穿过第一滑块并与两侧后模镶件形成一个碰穿面;所述的滑块锁紧块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上,前模定位块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的顶部,前模定位镶针穿过前模定位块插入第一滑块;所述的动模上设有锁紧块,该锁紧块在合模时与滑块总成中的滑块锁紧块滑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机构包括顶板、回拉杆、顶针板、顶针;所述的顶板通过回拉杆与顶针板连接,顶针的一端固接在顶针板上,顶针的另一端伸入后模型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顶出机构还包括两块复位导向块和两块旋转限位器;所述的两块复位导向块安装在动模上且与旋转顶出板的前后两端顶靠;所述的两块旋转限位器安装在旋转顶出机构的顶出板上且位于旋转油缸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块,该锁紧块上部固定在动模上,锁紧块下部与滑块锁紧块滑接。
CN201620010699.4U 2016-01-07 2016-01-07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39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0699.4U CN205439066U (zh) 2016-01-07 2016-01-07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0699.4U CN205439066U (zh) 2016-01-07 2016-01-07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39066U true CN205439066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601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10699.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39066U (zh) 2016-01-07 2016-01-07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390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8600A (zh) * 2016-01-07 2016-05-04 宇科模具(厦门)有限公司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CN106378905A (zh) * 2016-11-11 2017-02-08 广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高精高质的注塑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8600A (zh) * 2016-01-07 2016-05-04 宇科模具(厦门)有限公司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CN105538600B (zh) * 2016-01-07 2018-02-27 宇科模具(厦门)有限公司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CN106378905A (zh) * 2016-11-11 2017-02-08 广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高精高质的注塑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CN106378905B (zh) * 2016-11-11 2019-05-31 广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67086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注塑模具
CN105538600B (zh)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CN202241823U (zh) 转轴式双色模具
CN205439066U (zh)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CN203344266U (zh) 一种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102179898B (zh) 小型塑料件的双料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108724636B (zh) 一种可二次射出成型的模具
CN106273272A (zh) 型芯两工序互换双色注塑模及成型方法
CN107234774A (zh) 一种转芯式双色模具注塑设备及方法
CN206154624U (zh) 型芯两工序互换双色注塑模
CN201960698U (zh) 小型塑料件的双料模具
CN205326189U (zh) 二次注塑成型模的旋转顶出机构
CN102343648A (zh) 一种纺织用双色注塑模具
CN208410513U (zh) 一种双色注塑成型机构
CN206030438U (zh) 热流道双色注塑模具
CN207290716U (zh) 一种三色注塑模具结构
CN210233772U (zh) 一种嵌件注塑端子片的拆卸工装
CN220548594U (zh) 一种超高精度三色注塑成型模具
CN211221823U (zh) 一种具有跷跷板结构的双色模具
CN212764528U (zh) 一种蜗杆的注塑模具
CN216152897U (zh) 具有转中板机构的双色射出模具
CN220995340U (zh) 一种汽车门板注塑模具
CN211467264U (zh) 一种新型双色模具
CN211334429U (zh) 一种用于生产内塞出水口的模具
CN117549496B (zh) 一种双色三工位高精密光导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2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