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17234U - 图像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617234U CN202617234U CN 201220126732 CN201220126732U CN202617234U CN 202617234 U CN202617234 U CN 202617234U CN 201220126732 CN201220126732 CN 201220126732 CN 201220126732 U CN201220126732 U CN 201220126732U CN 202617234 U CN202617234 U CN 2026172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lid
- interface portion
- image recording
- customer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的图像记录装置。图像记录装置(10),具有框体(14),并且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上述图像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图像记录装置的侧面包括具有高度方向和与该高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第1侧面(52),上述图像记录装置包括:插入部(60),配置于上述第1侧面,形成有插入外部设备的插入口(61);和用户界面部(70),配置于上述第1侧面,为了处理上述外部设备中所存储的数据而进行显示或操作,上述插入口(61)配置于上述用户界面部(70)所配置的高度的范围内,并且上述插入部(60)在上述第1侧面的上述宽度方向上与上述用户界面部(70)相互相邻地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包括插入外部设备的插入口和由用户操作的用户界面部。
背景技术
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被封装为卡型的存储卡(外部设备的一例)、与USB规格对应的存储器(外部设备的一例)等外部存储器被广为所知。近年来,一体地配置有能够与上述外部存储器电连接的连接设备的图像记录装置大量上市。在这种图像记录装置中,外部存储器插入到图像记录装置上所设置的插入口,从而能够不经由个人计算机等外部信息设备而在外部存储器与图像记录装置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通常情况下,在图像记录装置上设置有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用于进行包括上述数据传输在内的图像记录装置的操作。操作面板例如由各种按钮、触摸面板等构成。用户按压按钮或触摸面板,从而图像记录装置执行在纸张上的图像记录等。
作为这种图像记录装置的一例,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图像处理装置,即在正面设置有插入存储卡的卡插槽,在该卡插槽的上侧设置有操作面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74622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卡插槽和操作面板配置于不同的高度。由此,用户在向卡插槽插入存储卡之后,为了对操作面板进行操作,需要将原本持有存储卡的手移动到不同的高度。因此,无法说图像记录装置的操作性一定良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的图像记录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1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10),具有框体(14),并且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上述图像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图像记录装置的侧面包括具有高度方向和与该高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第1侧面(52),上述图像记录装置包括:插入部(60),配置于上述第1侧面,形成有插入外部设备的插入口(61);和用户界面部(70),配置于上述第1侧面,为了处理上述外部设备中所存储的数据而进行显示或操作,上述插入口(61)配置于上述用户界面部(70)所配置的高度的范围内,并且上述插入部(60)在上述第1侧面的上述宽度方向上与上述用户界面部(70)相互相邻地配置。
另外,技术方案2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还包括盖体(90),该盖体(90)能够在从上述框体(14)的外侧覆盖上述插入口(61)的第1姿势与露出上述插入口(61)的第2姿势之间改变姿势。
另外,技术方案3涉及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盖体(90)能够转动地支撑于上述插入部(60)或上述框体(14)中的至少一方。
另外,技术方案4涉及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盖体(90)的转动轴设置于上述盖体的下端部侧。
另外,技术方案5涉及根据技术方案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在上述插入部(60)的下方设置有排出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的排出口(13),形成有制动器(77),该制动器(77)在上述盖体转动了预定角度的位置与上述盖体抵接,防止上述盖体转动上述预定角度以上。
另外,技术方案6涉及根据技术方案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盖体(90)被设置为,上述第1姿势的上述盖体的外侧的面(100)与上述用户界面部(70)的外侧的面(75)在同一面上。
另外,技术方案7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用户界面部(70)将上述用户界面部的上端部侧能够转动地支撑于上述框体(14)。
另外,技术方案8涉及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在上述用户界面部(70)的下方设置有排出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的排出口(13)。
另外,技术方案9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还包括基板(80),在该基板(80)上安装有:第1连接器(82),与来自上述用户界面部(70)的布线连接;和第2连接器(81),上述外部设备插入到该第2连接器(81),该第2连接器(81)具有与该外部设备的端子接触的端子,上述基板(80)配置于上述框体(14)的内部且与上述插入口(61)和上述第2连接器(81)相对的位置。
另外,技术方案10涉及根据技术方案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在上述第1姿势的上述盖体(90)的与上述插入口(61)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凹部(98)。
另外,技术方案11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插入部被设置为,上述插入部(60)的外侧的面(65)与上述用户界面部的外侧的面(75)相比以预定长度靠向里侧。
另外,技术方案12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还包括:第1框体(14),具有上述侧面;和第2框体(15),设置于上述第1框体的上侧,能够以与上述高度方向及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纵深方向上与上述第1侧面(52)相反侧的端部为中心转动,上述插入部(60)的上端和上述用户界面部(70)的上端被配置为位于上述第1框体(14)的上端,在上述第2框体(15)的下端部且上述插入部(60)的上端和上述用户界面部(70)的上端的上方形成有凹部(17)。
附图说明
图1是操作部70为垂直姿势且盖体90为遮蔽姿势的情况的复合机10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操作部70为倾斜姿势且盖体90为露出姿势的情况的复合机10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打印部11的俯视图。
图4是在操作部70为垂直姿势且盖体90为遮蔽姿势的状态下的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在操作部70为倾斜姿势且盖体90为露出姿势的状态下的图3的A-A剖视图。
图6A~6D是用于说明盖体90的转动的示意图,图6A表示插入部60的左侧视图,图6B表示插入部的正视图,图6C表示盖体90的左侧视图,图6D表示盖体90的正视图。
图7A~7C是用于说明盖体90的转动的示意图,图7A表示盖体90为遮蔽姿势的情况下的插入部60及盖体90的左侧视图,图7B表示盖体90为遮蔽姿势的情况下的插入部60及盖体90的正视图,图7C表示盖体90为露出姿势的情况下的插入部60及盖体90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例,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适当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从箭头的起点朝向终点的行进表现为朝向,将连接箭头的起点和终点的线上的往来表现为方向。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以复合机10被设置为能够使用的状态(图1A的状态)为基准定义上下方向7,以设置有主体开口13的一侧为近前侧(正面)定义前后方向8,从近前侧(正面)观察复合机10来定义左右方向9。
[复合机10]
如图1所示,复合机10(本实用新型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一例)形成为大致薄型的长方体。复合机10在其上部具有通过图像传感器读取记录纸(本实用新型的记录介质的一例)等原稿上所记录的图像而取得图像数据的扫描部12。此外,复合机10在其下部具有根据上述图像数据等在记录纸等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打印部11。
如图1及图2所示,扫描部12具有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的扫描仪框体15(本实用新型的第2框体的一例)。此外,打印部11具有形成为大致长方体且在正面形成有主体开口13(本实用新型的排出口的一例)的打印机框体14(本实用新型的第1框体的一例)。即,扫描仪框体15设置于打印机框体14的上侧。
扫描部12构成为所谓平板扫描仪。在扫描仪框体15上配置有:设置原稿的稿台玻璃(未图示)、读取稿台玻璃上所设置的原稿的图像传感器等。另外,在此省略对扫描部12的内部结构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扫描仪框体15通过以后端部为轴向箭头33的方向转动,能够在相对于打印机框体14关闭的关闭姿势(图1所示的姿势)与相对于打印机框体14打开的打开姿势(未图示)之间改变姿势。该转动例如能够通过扫描仪框体15的后端下部与打印机框体14的后端上部以铰链连接来实现。由此,扫描仪框体15构成为能够以与上下方向7(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高度方向)及左右方向9(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宽度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8(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纵深方向)上的打印机框体14的与前侧面52相反侧的端部即后端部为中心转动。
在扫描仪框体15的前表面16的下端部形成有凹部17(本实用新型的凹部的一例)。用户在将扫描仪框体15相对于打印机框体14转动时,能够将手插入于凹部17而把持扫描仪框体15。
在打印机框体14中配置有:能够从主体开口13向前后方向8插拔且在内部容纳记录纸的供纸盘20;沿着传送路径(未图示)传送供纸盘20中所容纳的记录纸的多个辊(未图示);以及根据由扫描部12从原稿读取的图像数据等而在传送路径上传送的记录纸上记录图像的记录部(未图示)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部在记录纸上记录图像的方式为喷墨记录方式。另外,记录部在记录纸上记录图像的方式不限于喷墨记录方式,例如也可以是电子照相方式等。另外,在后文进一步详细说明打印机框体14。
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向供纸盘20的上侧所设置的排纸盘21排出。在此,排纸盘21被设置为在供纸盘20的上侧与供纸盘20重叠,与供纸盘20一体地向主体开口13插拔。由此,在供纸盘20插入于主体开口13的状态下,排纸盘21构成主体开口13的底面。即,记录有图像的记录纸向主体开口13内排出。
[传送路径]
传送路径是以供纸盘20的后端部为基点从下方朝向上方延伸并U型回转后,朝向前朝向延伸而到达排纸盘21的通路。传送路径是由隔着预定间隔彼此相对的两个引导部件(未图示)划分的空间。
[辊对]
辊对包括配置于传送路径的上侧的上侧辊(未图示)和在传送路径的下侧与上侧辊相对地配置的下侧辊。辊对夹持记录纸并沿着传送路径传送记录纸。
[记录部]
记录部配置于传送路径的上侧。记录部包括设置于能够与传送路径相对的位置上的记录头(未图示)和搭载有记录头的托架(未图示)。在记录头上形成有用于向传送路径吐出从墨盒(未图示)供给的墨水的多个喷嘴。托架构成为能够在左右方向9上往返移动。托架向左右方向9往返移动,并且墨水从喷嘴向沿着传送路径传送的记录纸吐出。由此,在记录纸上记录图像。
[控制部]
控制部(未图示)控制复合机10的动作,由安装于基板的微型计算机或各种电子部件构成。此外,控制部具有由RAM、ROM等构成的存储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安装于后述的基板80上,但也可以安装于与基板80不同的基板上。例如,控制部控制驱动上述各种辊的电机,传送记录纸。此外,控制部控制记录部,在记录纸上记录图像。
[打印机框体14]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框体14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具有上表面51、下表面56(参照图4及图5)、前侧面52(本实用新型的第1侧面的一例)、后侧面54(参照图3)、右侧面55(参照图3)及左侧面5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框体14具有四个侧面。该四个侧面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的一例。打印机框体14的四个侧面中的前侧面52是由上下方向7和左右方向9形成的面。即,前侧面52具有上下方向7和左右方向9。
[插入部60]
如图2所示,插入部60(本实用新型的插入部的一例)设置于复合机10的前侧面52上的主体开口13的上侧。在后文进一步详细说明插入部60的配置位置。
插入部60是大致薄板形状的部件,嵌入前侧面52上所设置的开口而安装于前侧面52。在插入部60上形成有插入作为存储介质的各种外部设备(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外部设备)的插入口61(本实用新型的插入口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入部60上设置有三个插入口61A、61B及61C。向各插入口61分别插入不同种类的外部设备。例如,向插入口61A插入SD卡(注册商标,本实用新型的外部设备的一例),向插入口61B插入记忆棒(注册商标,本实用新型的外部设备的一例),向插入口61C插入与USB规格对应的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外部设备的一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部60上形成有三个插入口61,但插入口61的数量不限于三个。
此外,如后文所述,在插入口61的后侧配置有外部设备所插入的第2连接器81(参照图4)。由此,从插入口61插入的外部设备安装于第2连接器81。
[用户界面部70]
如图1所示,用户界面部70(本实用新型的用户界面部的一例)设置于复合机10的前侧面52的主体开口13的上侧且插入部60的右侧。在后文进一步详细说明用户界面部70的配置位置。
用户界面部70为用于操作打印部11及扫描部12的装置。在用户界面部70上配置有操作键71及触摸面板7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键71及触摸面板72分别配置有一个,但操作键71及触摸面板72的数量不限于一个。此外,在用户界面部70上,也可以不配置操作键71而仅配置触摸面板72,相反也可以不配置触摸面板72而仅配置操作键71。
控制部在触摸面板72上显示对用户的指示、与图像记录相关的信息等。用户根据触摸面板72上显示的信息对操作键71及触摸面板72进行操作。控制部根据用户从操作键71及触摸面板72输入的指示进行动作。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根据用户对触摸面板72进行的操作,读出从插入部60安装到第2连接器81的外部设备中所存储的至少一个图像数据,在触摸面板72上显示与该图像数据相关的信息。用户通过操作触摸面板72,从所显示的图像数据中选择预定的图像数据。进一步,用户操作触摸面板72或按压操作键71,从而设定所选择的图像数据的记录条件。控制部以所设定的记录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所选择的图像数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根据用户对触摸面板72进行的操作,在触摸面板72上显示控制部的RAM中所存储的至少一个图像数据所相关的信息。用户通过操作触摸面板72,从所显示的图像数据中选择预定的图像数据。控制部将所选择的图像数据从RAM传输到安装于第2连接器81的外部设备或复印。
由此,用户界面部70为了处理外部设备中所存储的数据而进行显示或操作。
用户界面部70的上端部附近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打印机框体14(具体地说是构成前侧面52的部件)。例如,在用户界面部70的上端部附近的左右方向9的两端,形成有向外侧延伸的突起(未图示)。在包含前侧面52的部件上,与从用户界面部70的右端延伸的突起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孔(未图示)。此外,在插入部60的右侧面上,与从用户界面部70的左端延伸的突起相对的位置也形成有孔(未图示)。用户界面部70的左右方向9的两端的突起插通到包含前侧面52的部件的孔及插入部60的右侧面的孔。由此,用户界面部70能够以上端部附近为轴转动。即,用户界面部70的转动轴76(图4及图5中用“十”字线表示)设置于用户界面部70的上端部附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界面部70的转动轴76设置于用户界面部70的上端部附近,但用户界面部70的转动轴76也可以设置于用户界面部70的下端部附近。
用户界面部70通过转动而改变姿势为沿着前侧面52的垂直姿势(图1及图4所示的状态)及相对于前侧面52倾斜的倾斜姿势(图2及图5所示的状态)。
例如,如图1及图4所示,在用户界面部70处于垂直姿势的状态下,若用户把持用户界面部70的下端部向箭头73(参照图4)的朝向转动,则用户界面部70如图2及图5所示改变姿势为倾斜姿势。另外,倾斜姿势的用户界面部70不会因自重而恢复垂直姿势,而是维持倾斜姿势。该倾斜姿势的维持例如能够通过在用户界面部70的突起与构成前侧面52的部件的孔及插入部60的右侧面的孔的接触部分夹入橡胶等弹性部件来实现。
此外,如图2及图5所示,在用户界面部70处于倾斜姿势的状态下,若用户把持用户界面部70的下端部向箭头74(参照图5)的朝向转动,则用户界面部70如图1及图4所示改变姿势为垂直姿势。
[盖体90]
如图1所示,盖体90(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一例)设置于复合机10的前侧面52的主体开口13的上侧。如图1及图4所示,盖体90是大致薄板形状的部件,被配置成从打印机框体14的外侧覆盖包含插入口61的插入部60。即,盖体90与插入部60相比在外侧设置于打印机框体14。在后文进一步详细说明盖体90的配置位置。
盖体90的下端部附近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插入部60。另外,盖体90也可以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打印机框体14(具体地说是打印机框体14中包含前侧面52的部件)。此外,盖体90也可以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插入部60及打印机框体14双方。由此,盖体90只要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插入部60或打印机框体14中的至少一方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90的转动轴设置于盖体90的下端部附近,但盖体90的转动轴也可以设置于盖体90的上端部附近。
以下,根据图6A~6D及图7A~7C详细说明盖体90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插入部60上的结构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B所示,插入部60的下端部附近的左右方向9的长度比下端部附近以外的左右方向9的长度短。如图6A、6B所示,在插入部60的下端部附近的左右方向9的两端形成有向外侧延伸的突起62、63。从右侧的突起62的前端到左侧的突起63的前端的距离与插入部60的下端部附近以外的左右方向9的长度大致相等。
另一方面,如图6D所示,在盖体90的下端部的左右两端形成有凸部91、92。如图6C所示,在盖体90上,凸部91、92的前后方向8的长度比其他部分的前后方向8的长度长。如图6C、6D所示,在凸部91、92上形成有孔93A、93B。
如图7A、7B所示,插入部60的突起62、63插通到盖体90的孔93A、93B中,从而盖体90安装于插入部60。由此,盖体90能够转动。即,盖体90的转动轴101(图4及图5中用“十”字线表示)设置于盖体90的下端部附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90的转动轴101设置于盖体90的下端部附近,但盖体90的转动轴101也可以设置于盖体90的上端部附近。
此外,盖体90能够在从打印机框体14的外侧覆盖插入部60而从外部遮蔽插入部60的遮蔽姿势(图1、图4及图7A)所示的状态,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1姿势)及向外部露出插入部60的露出姿势(图2、图5及图7C所示的状态,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2姿势)之间改变姿势。
例如,如图1及图4所示,在盖体90处于遮蔽姿势的状态下,若用户将手指抵接到盖体90的上表面上所设置的凹部94(参照图1)并向虚线的箭头95(参照图4)的朝向转动,则盖体90如图2及图5所示改变姿势为露出姿势。
此外,如图2及图5所示,在盖体90处于露出姿势的状态下,若用户把持盖体90的上端部并向虚线的箭头96(参照图5)的朝向转动,则盖体90如图1及图4所示姿势改变为遮蔽姿势。另外,如图2所示,在盖体90的插入部60一侧的面即内表面97的上端部形成有突起93。此外,在插入部60的上端部形成有能够与突起93嵌合的开口64。在盖体90处于遮蔽姿势时,突起93与开口64嵌合。由此,遮蔽姿势的盖体90不会因自重而向露出姿势改变姿势,从而维持遮蔽姿势。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盖体90的内表面97上,在盖体90处于遮蔽姿势时与插入部60的插入口61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凹部98(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凹部)。由此,从插入口61到盖体90的内表面97(具体地说是凹部98的底面)的距离99(参照图4)与没有设置凹部98的情况相比更长。其结果是,在小型存储卡从插入口61向前侧突出时,该小型存储卡的前端部分与盖体90的内表面97接触的可能性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90从遮蔽姿势到露出姿势的转动角度为90度(本实用新型的预定角度的一例)。具体地说,盖体90在遮蔽姿势下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而在露出姿势下沿着前后方向8延伸。并且,盖体90不转动到大于上述90度的角度。该盖体90的转动角度的制限通过在盖体90转动了90度的位置即图2、图5及图7C所示的露出姿势的位置与盖体90抵接的抵接部件77(参照图7C,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器的一例)来实现。另外,在图7C以外的图中省略了抵接部件77的记载。
如图7C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抵接部件77是从打印机框体14向外侧延伸的突起,与露出姿势的盖体90抵接。由此,由抵接部件77防止露出姿势的盖体90向箭头78的朝向转动。换言之,盖体90在转动了预定的转动角度量(本实施方式中为90度)时与抵接部件77抵接,因此无法进一步转动。
[插入部60、用户界面部70及盖体90的配置位置]
插入部60及用户界面部70配置于扫描仪框体15与主体开口13之间。
插入部60及用户界面部70的下表面面向主体开口13。即,在插入部60及用户界面部70的下方设置有主体开口13。
由此,在用户转动用户界面部70时,用户能够将手插入主体开口13而把持用户界面部70的下端部。此外,在盖体90的转动轴设置于上端部附近的情况下,在用户转动盖体90时,用户能够将手插入主体开口13而把持盖体90的下端部。
插入部60及用户界面部70的上表面面向扫描仪框体15的凹部17。由此,插入部60及用户界面部70的上表面划分凹部17的底面。即,插入部60及用户界面部70的上端被配置为位于打印机框体14的上端。此外,凹部17形成在插入部60的上端和用户界面部70的上端的上方。
由此,在用户转动盖体90时,用户能够将手插入凹部17而将手指抵接到盖体90的上表面上所设置的凹部94。此外,在用户界面部70的转动轴设置于下端部附近的情况下,在用户转动用户界面部70时,用户能够将手插入凹部17而把持用户界面部70的上端部。
此外,插入部60的上下方向7的长度与用户界面部70的上下方向7的长度相同。此外,如上所述,插入部60及用户界面部70的上端及下端的高度相同。即,插入部60及用户界面部70在打印机框体14的前侧面52的上下方向7即高度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由此,插入部60上所形成的插入口61配置于上下方向7上用户界面部70所配置的区域内。
此外,如图1所示,插入部60配置于用户界面部70的左侧。此外,在插入部60与用户界面部70之间没有其他部件。即,插入部60及用户界面部70在打印机框体14的前侧面52的左右方向9即宽度方向上相互相邻地配置。
此外,如图1所示,在盖体90处于遮蔽姿势且用户界面部70处于垂直姿势时,盖体90上与内表面97(参照图2)相反侧的面即外表面100(参照图1)在前后方向8上的位置与用户界面部70的前表面75在前后方向8上的位置相同。即,盖体90被设置为,遮蔽姿势的盖体90的外侧的面与垂直姿势的用户界面部70的外侧的面成为同一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90的外表面100及用户界面部70的前表面75被设置为与打印机框体14的前侧面52成为同一面。
如上所述,盖体90被配置为,从打印机框体14的外侧覆盖插入部60。即,插入部60的前表面65(参照图2)比盖体90位于后方。即,插入部60的前表面65在前后方向8上的位置与用户界面部70的前表面75在前后方向8上的位置相比以预定长度(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预定长度)位于后方即里侧。另外,优选预定长度为使插入部60的后表面和用户界面部70的后表面在前后方向8上的位置成为相同位置的长度。
[基板80]
在打印机框体14的内部配置有基板80(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板)。基板80通过螺钉等固定于构成打印机框体14的框架等。基板80配置于插入部60及用户界面部70的后侧即打印机框体14的前端部附近且左右方向9的中央部及从中央部靠左的一侧。
在基板80的上表面除了安装有上述控制部以外,还安装有:第1连接器82(参照图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1连接器),与来自用户界面部70的布线连接;和第2连接器81(参照图4,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2连接器),外部设备插入到该第2连接器81,该第2连接器81具有与该外部设备的端子接触的端子。另外,在图3中省略了第1连接器82及第2连接器81的记载。外部设备是从设置于第2连接器81的插入口83(参照图3及图4)插入的。在插入口83的最里部形成有端子。此外,在外部设备的插入前端也形成有端子。上述两个端子相互接触,从而外部设备与基板80上所安装的控制部连接。
基板80的上下方向7的位置为满足以下条件的位置。上述条件为,如图4所示,在基板80配置于打印机框体14的内部的状态下,基板80的上表面上所安装的第2连接器81与插入部60上所形成的插入口61相对。
[实施方式的效果]
插入口61在上下方向7上配置于用户界面部70所配置的区域内,并且在左右方向9上相互相邻地配置。因此,用户在将外部设备插入到插入口61之后,稍微移动原本持有外部设备的手就能够操作用户界面部70。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复合机10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插入口61被遮蔽姿势的盖体90覆盖。由此,灰尘等异物难以进入插入口61。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盖体90能够转动,因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实现盖体90的改变姿势。此外,能够以简单的操作使盖体90改变姿势。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盖体90处于露出姿势时,盖体90通过自重维持露出姿势。因此,外部设备向插入口61的插入及从插入口61的拔出能够不受到盖体90妨碍而执行。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形成有抵接部件77,因此能够不干扰排出的记录纸而开闭盖体90。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遮蔽姿势的盖体90的外表面100与垂直姿势的用户界面部70的前表面75为同一面。因此,能够减少复合机10的外侧的面的凹凸。由此,能够简化复合机10的外观。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用户从前侧操作用户界面部70时用户界面部70为垂直姿势,在用户从上侧操作用户界面部70时用户界面部70为倾斜姿势,因此用户容易操作用户界面部70。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界面部70能够改变为用户容易操作的姿势。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能够从主体开口13插入手而把持用户界面部70。因此,容易转动用户界面部70。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置有安装有第1连接器82及第2连接器81的基板80,因此不需要分别设置用于安装第1连接器82的基板和用于安装第2连接器81的基板。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盖体90上形成有凹部98。因此,在小型存储卡从插入口61向外部突出的状态下盖体90向遮蔽姿势改变姿势时,该小型存储卡的前侧端部进入凹部98中。因此能够降低该小型存储卡及基板80等破损的可能性。
通常情况下,用户界面部70比插入部60厚。从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插入部60的前表面65比用户界面部70的前表面75位于后侧,因此能够对齐插入部60的后表面即里面和用户界面部70的后表面即里面的位置。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为在插入部60及用户界面部70的里侧容易配置基板80等的结构。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能够向凹部17插入手而把持扫描仪框体15。因此,容易转动扫描仪框体15。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能够向凹部17插入手而把持盖体90及用户界面部70。因此,在盖体90及用户界面部70构成为能够以上端部侧为中心转动的情况下,容易转动该盖体90及用户界面部70。
Claims (12)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10),具有框体(14),并且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上述图像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图像记录装置的侧面包括具有高度方向和与该高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第1侧面(52),
上述图像记录装置包括:插入部(60),配置于上述第1侧面,形成有插入外部设备的插入口(61);和
用户界面部(70),配置于上述第1侧面,为了处理上述外部设备中所存储的数据而进行显示或操作,
上述插入口(61)配置于上述用户界面部(70)所配置的高度的范围内,并且上述插入部(60)在上述第1侧面的上述宽度方向上与上述用户界面部(70)相互相邻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还包括盖体(90),该盖体(90)能够在从上述框体(14)的外侧覆盖上述插入口(61)的第1姿势与露出上述插入口(61)的第2姿势之间改变姿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盖体(90)能够转动地支撑于上述插入部(60)或上述框体(14)中的至少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盖体(90)的转动轴设置于上述盖体的下端部侧。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在上述插入部(60)的下方设置有排出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的排出口(13),
形成有制动器(77),该制动器(77)在上述盖体转动了预定角度的位置与上述盖体抵接,防止上述盖体转动上述预定角度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盖体(90)被设置为,上述第1姿势的上述盖体的外侧的面(100)与上述用户界面部(70)的外侧的面(75)在同一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用户界面部(70)将上述用户界面部的上端部侧能够转动地支撑于上述框体(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在上述用户界面部(70)的下方设置有排出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的排出口(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还包括基板(80),在该基板(80)上安装有:第1连接器(82),与来自上述用户界面部(70)的布线连接;和第2连接器(81),上述外部设备插入到该第2连接器(81),该第2连接器(81)具有与该外部设备的端子接触的端子,
上述基板(80)配置于上述框体(14)的内部且与上述插入口(61)和上述第2连接器(81)相对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在上述第1姿势的上述盖体(90)的与上述插入口(61)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凹部(98)。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插入部被设置为,上述插入部(60)的外侧的面(65)与上述用户界面部的外侧的面(75)相比以预定长度靠向里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还包括:第1框体(14),具有上述侧面;和
第2框体(15),设置于上述第1框体的上侧,能够以与上述高度方向及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纵深方向上与上述第1侧面(52)相反侧的端部为中心转动,
上述插入部(60)的上端和上述用户界面部(70)的上端被配置为位于上述第1框体(14)的上端,
在上述第2框体(15)的下端部且上述插入部(60)的上端和上述用户界面部(70)的上端的上方形成有凹部(17)。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97158A JP2013056501A (ja) | 2011-09-09 | 2011-09-09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11-197158 | 2011-09-0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617234U true CN202617234U (zh) | 2012-12-19 |
Family
ID=47350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12673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17234U (zh) | 2011-09-09 | 2012-03-29 | 图像记录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3056501A (zh) |
CN (1) | CN20261723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01009A (zh) * | 2019-02-20 | 2020-08-28 | 夏普株式会社 | 复合机 |
CN111614855A (zh) * | 2019-02-26 | 2020-09-01 | 夏普株式会社 | 复合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15623B2 (ja) * | 2018-04-05 | 2023-01-3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79779A (ja) * | 2003-08-29 | 2005-03-24 | Seiko Epson Corp | カード読み書き装置、プリンタ及び画像入出力装置 |
JP4356668B2 (ja) * | 2005-09-09 | 2009-11-0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 |
JP2008073868A (ja) * | 2006-09-19 | 2008-04-03 | Seiko Epson Corp | カバー構造及びカバー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
JP5187509B2 (ja) * | 2008-08-01 | 2013-04-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チルト角保持装置、記録装置 |
JP4702477B2 (ja) * | 2009-11-05 | 2011-06-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
2011
- 2011-09-09 JP JP2011197158A patent/JP2013056501A/ja active Pending
-
2012
- 2012-03-29 CN CN 201220126732 patent/CN2026172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01009A (zh) * | 2019-02-20 | 2020-08-28 | 夏普株式会社 | 复合机 |
CN111614855A (zh) * | 2019-02-26 | 2020-09-01 | 夏普株式会社 | 复合机 |
CN115361478A (zh) * | 2019-02-26 | 2022-11-18 | 夏普株式会社 | 复合机 |
CN115361478B (zh) * | 2019-02-26 | 2024-07-09 | 夏普株式会社 | 复合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056501A (ja) | 2013-03-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757456B1 (en) | Ink cartridge | |
TWI280195B (en) | Ink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 |
CN202617234U (zh) | 图像记录装置 | |
JP4658849B2 (ja) | 電子機器 | |
TWM255154U (en) | Ink cartridge and printer using the same | |
CN104469050A (zh) | 记录装置 | |
JP4569757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08306631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4923552B2 (ja) | メモリカードへの電力供給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 |
BRPI0815963B1 (pt) | porta-cartucho para prender cartuchos com chip ou sem chip, kit para adaptar um porta-cartucho para prender cartuchos com chip ou sem chip e adaptador para substituir um conjunto de primeiros cartuchos de impressão a jato de tinta | |
JP6020694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US20230234801A1 (en) | Medium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
CN104079768A (zh) | 图像读取装置 | |
JP4389506B2 (ja) | メモリ保護装置、電子機器、記録装置 | |
US6965392B2 (en) | Image read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6390777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6213648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06211521A (ja) | 電気製品 | |
JP4449883B2 (ja) | 記憶媒体接続装置及びこれを具備する情報機器 | |
JP6070133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 |
JP4314484B2 (ja) | 電気製品 | |
US7184166B2 (en) | Printing device, printing method and/or computer system | |
JP2018193182A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04167936A (ja) | メディアパックを備える記録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6988962B2 (ja) | 記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