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1763U - 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及其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及其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1763U
CN202541763U CN 201220058102 CN201220058102U CN202541763U CN 202541763 U CN202541763 U CN 202541763U CN 201220058102 CN201220058102 CN 201220058102 CN 201220058102 U CN201220058102 U CN 201220058102U CN 202541763 U CN202541763 U CN 202541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hamber
epitrochoidal
braking
epitrochoidal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5810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海
刘志友
袁旭东
唐程
王永刚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cin General Dynam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cin General Dynam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cin General Dynam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cin General Dynam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05810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41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1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17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及其摩托车,包括阀体和位于阀体内与阀体沿轴向滑动配合的阀芯,所述阀体内腔由阀芯分割成为用于将液压输出的工作腔I、工作腔II和用于输入液压的驱动腔;本实用新型工作腔为两个将液压输出,驱动腔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实现联动制动,能够合理分配前轮制动组件和后轮制动组件的制动力分配,易于达到既定的联动效果,提高附着系数利用率,增大制动减速度,缩短制动距离;通过调整活塞大小、行程和预紧力,根据所需的制动力分配进行调整,增加了摩托车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同一设备能够实现联动和单独制动的操作,避免现有技术的复杂结构产生的成本、维修等一系列问题。

Description

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及其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及其摩托车,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制动类安全附件及其摩托车。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是摩托车必不可少的安全附件,保证驾乘者对摩托车的良好控制,避免安全事故。摩托车与其它车辆一样,包括前轮制动组件和后轮制动组件,前轮制动组件包括前轮制动器和前轮制动驱动传动组件,比如拉锁或液压缸总成等,后轮制动组件包括后轮制动器和前轮制动驱动传动组件;制动驱动较多的为前轮制动组件和后轮制动组件独立动作,普通驾驶者制动时不能较好的分配前轮制动组件和后轮制动组件制动力,仅凭主观操作;因而具有附着系数利用率低,制动减速度小,制动距离长等缺点,特别是制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制动力分配不合理而导致的翻车等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一系列联动制动装置;专利申请201110009654.7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能够实现前后轮的联动制动操作;该结构采用机械力驱动液压缸实现联动制动,并设置副液压缸实现液压和机械的转换,达到联动的目的;为了合理调整分配制动力,还设有用于调整液压力输出的延迟阀和液压抑制阀,整个系统结构复杂,制作也较为困难,成本较高,并且调整过程较为繁琐;由于采用延迟阀和液压抑制阀的结构,增加设备体积,并且反应不够灵敏,不易达到既定的效果,且容易出现偏差;同时,现有技术中实现联动或独立制动分别通过不同的设备完成,不但结构复杂,还不具有比例输出的效果,需结合操作者的主观操作进行,不能较好的分配前、后轮制动力,依然存在着附着系数利用率低,制动减速度小,制动距离长的问题。
因此,需要对联动制动的控制部件进行改进,能够合理分配前轮制动组件和后轮制动组件的制动力分配,易于达到既定的联动效果,提高附着系数利用率,增大制动减速度,缩短制动距离;同时,系统结构简单,反应灵敏,易于根据所需的制动力分配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及其摩托车,液压缸总成能够合理分配前轮制动组件和后轮制动组件的制动力分配,易于达到既定的联动效果,提高附着系数利用率,增大制动减速度,缩短制动距离;同时,系统结构简单,反应灵敏,易于根据所需的制动力分配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包括阀体和位于阀体内与阀体沿轴向滑动配合的阀芯,所述阀体内腔由阀芯分割成为用于将液压输出实现联动制动的工作腔I、工作腔II和用于输入液压的驱动腔,通过两个工作腔将液压输出,分配至前后轮,实现联动,驱动腔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阀芯为至少轴向固定连接的活塞I和活塞II组成的双活塞结构,所述工作腔I、工作腔II和驱动腔由双活塞将阀体的内腔分隔而成,所述工作腔I和工作腔II输出的液压力分别对应输出制动力,所述阀芯设有驱动其回位的预紧力;回位是指阀芯由工作状态回移至正常状态,由该预紧力驱动回至原始位置,等待下次驱动;当然,驱动腔由驾驶者输入液压力,包括脚踏制动板或手柄制动杆等,需配以必要的液压输出设备;驱动腔驱动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是同时驱动活塞I和活塞II使工作腔I和工作腔II同时输出,也可以设置两个驱动腔,实现单一输出。
进一步,所述活塞II直径小于活塞I直径,工作腔I和工作腔II对应形成于活塞I和活塞II的外侧;当然,阀体内腔与活塞II配合的工作面直径小于与活塞I配合的工作面,达到良好驱动的目的;采用双活塞结构,不但增加缸内支点,能够稳定支撑阀芯,达到往复运动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减小液压力作用于阀芯后的驱动合力,使液压力的输出较为平缓,保证刹车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驱动腔包括驱动腔I和驱动腔II,所述驱动腔I形成于活塞I和活塞II之间,所述驱动腔II与工作腔II共腔;整体布置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和装配,同时,通过一台设备即能完成联动和单独制动的目的;驱动腔I驱动,工作腔I输出,完成单独输出制动;驱动腔II驱动,工作腔I和工作腔II均输出,完成前后轮联动输出制动。
进一步,所述阀芯的回位预紧力由位于工作腔内的预紧弹簧施加;结构简单紧凑,保护弹簧不受外界部件损坏。
进一步,活塞I和活塞II分别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所述活塞I的密封件安装槽和活塞II的密封件安装槽内分别设有V型或Y型油封结构密封件,所述V型或Y型油封结构密封件的密封唇迎压设置;也就是密封唇迎向对应的工作腔和驱动腔一侧,在压力作用下具有自紧密封效果。
进一步,所述活塞II轴向两侧均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活塞II的两个密封件安装槽内分别设有V型或Y型油封结构密封件,实现双向密封,密封效果好,保证总成的整体密封效果,从而保证制动效果。
进一步,阀体一端可拆卸式设有阀盖,所述工作腔I形成于阀盖与活塞I之间,所述活塞I和阀盖分别设有用于内套于预紧弹簧将其径向定位的弹簧座,保证弹簧的安装和安装后的使用性能,避免发生失效现象;所述阀体另一端为盲端,该盲端与活塞II之间形成驱动腔II与工作腔II共腔,结构简单紧凑,消除密封点,工作可靠。
进一步,工作腔I设有将液压输出至前轮制动组件的前轮输出接口,工作腔II设有将液压输出至后轮制动组件的后轮输出接口,驱动腔I设有将前刹车液压力输入的前制动输入接口,驱动腔II与工作腔II共腔且设有将后刹车液压力输入的后制动输入接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驱动腔I由前制动输入接口输入液压,则由工作腔I的前轮输出接口输出制动力制动前轮,后轮不制动;驱动腔II由后制动输入接口输入液压,则由工作腔I的前轮输出接口和工作腔II的后轮输出接口同时输出制动力制动前轮和后轮,实现联动。
进一步,所述阀盖设有同轴伸入阀体并与其螺纹配合的阀盖头,阀盖头的外圆设有内嵌阀盖密封圈的密封圈槽,所述阀盖的弹簧座设于阀盖头内侧端部,安装拆卸方便简单,密封性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摩托车制动阀组件的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安装有摩托车制动阀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及其摩托车,液压缸总成利用同一设备液压驱动和液压输出,工作腔为两个将液压输出,分配至前后轮,驱动腔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实现联动制动,能够合理分配前轮制动组件和后轮制动组件的制动力分配,易于达到既定的联动效果,提高附着系数利用率,增大制动减速度,缩短制动距离;同时,本系统结构简单,反应灵敏,通过调整活塞大小、行程和预紧力,根据所需的制动力分配进行调整,增加了摩托车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同一设备能够实现联动和单独制动的操作,避免现有技术的复杂结构产生的成本、维修等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包括阀体3和位于阀体3内与阀体3沿轴向滑动配合的阀芯,制动阀为液压缸结构,阀体相当于缸体,阀芯相当于活塞组件;所述阀芯为至少轴向固定连接的活塞I 6和活塞II10组成的双活塞结构,阀体3的内腔由双活塞分隔为用于将液压输出的工作腔I 31、工作腔II33和用于输入液压并驱动活塞I轴向移动的驱动腔,所述工作腔I 31和工作腔II33输出的液压力分别对应输出制动力,所述阀芯设有驱动其回位的预紧力,该预紧力可采用任何能够实现该预紧力的机械结构,可包括设置于阀体外的部件完成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回位是指阀芯由工作状态回移至正常状态,由该预紧力驱动回至原始位置,等待下次驱动;当然,驱动腔由驾驶者输入液压力,包括脚踏制动板或手柄制动杆等,需配以必要的液压输出设备;驱动腔驱动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是同时驱动活塞I 6和活塞II10使工作腔I 31和工作腔II33同时输出,也可以设置两个驱动腔,实现单一输出,驱动腔由驾驶者输入液压力,包括脚踏制动板或手柄制动杆等,需配以必要的液压输出设备;工作腔I 31和工作腔II33制动力输出至摩托车的前后轮制动组件,包括鼓式制动组件和盘式制动组件,仅需要简单的转换设备既能实现现有的任何制动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II10直径小于活塞I 6直径,工作腔I 31和工作腔II33对应形成于活塞I 6和活塞II10的外侧,如图所示,活塞I 6与活塞II10一体成形,当然,可采用螺纹等连接方式,均能实现实用新型目的;当然,阀体3内腔与活塞II10配合的工作面直径小于与活塞I 6配合的工作面,达到良好驱动的目的;采用活塞II10结构,增加缸内支点,能够稳定支撑阀芯,达到往复运动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减小液压力作用于活塞I后的驱动合力,使液压力的输出较为平缓,保证刹车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腔包括驱动腔I 32和驱动腔II34,所述驱动腔I形成于活塞I 6和活塞II10之间,所述驱动腔II32与工作腔II34共腔;整体布置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和装配,同时,通过一台设备即能完成联动和单独制动的目的;驱动腔I 32驱动,工作腔I 31输出,完成单独输出制动;驱动腔II34驱动,工作腔I 31和工作腔II33均输出,完成前后轮联动输出制动;所述驱动腔32形成于活塞I 6与活塞II10之间;
图中箭头方向即为输入和输出方向,工作时工作腔I 31、驱动腔I 32及工作腔II33和驱动腔II34共腔充满工作介质(液压油等),以实现工作目的;活塞I 6在驱动腔I 32输入液压的作用下带动阀芯(双活塞)压缩工作腔I 31,所述工作腔I 31输出的液压力输出制动力,工作腔II33和驱动腔II34共腔不工作;活塞II10在驱动腔II34输入液压的作用下带动阀芯(双活塞)压缩工作腔I 31,工作腔I 31输出的液压力输出制动力;同时由于工作腔II33和驱动腔II34共腔,驱动腔II34液压直接由工作腔II33输出用于制动,与工作腔I 31输出的液压力输出制动力形成联动,对前后轮实现制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的回位预紧力由位于工作腔内的预紧弹簧4施加;结构简单紧凑,保护弹簧不受外界部件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I 6和活塞II10分别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所述活塞I的密封件安装槽和活塞II的密封件安装槽内分别设有V型或Y型油封结构密封件,所述V型或Y型油封结构密封件的密封唇迎压设置;如图所示,所述活塞II轴向两侧均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活塞II的两个密封件安装槽内分别设有V型或Y型油封结构密封件,实现双向密封,密封效果好,保证总成的整体密封效果,从而保证制动效果;图中分别为V型密封件5、V型密封件8和V型密封件9,V型密封件5、V型密封件8和V型密封件9密封唇迎向工作腔和驱动腔一侧,在压力作用下具有自紧密封效果;阀体3可拆卸式设有阀盖1,阀盖1设有密封圈2,防止外泄;所述工作腔I 31形成于阀盖1与活塞I 6之间,所述活塞I 6和阀盖1分别设有用于内套于预紧弹簧4将其径向定位的弹簧座,保证预紧弹簧4的安装和安装后的使用性能,避免发生失效现象。
本实施中,工作腔I 31设有将液压输出至前轮制动组件的前轮输出接口12,工作腔II33设有将液压输出至后轮制动组件的后轮输出接口13,驱动腔I 32设有将前刹车液压力输入的前制动输入接口7,驱动腔II34与工作腔II33共腔且设有将后刹车液压力输入的后制动输入接口1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驱动腔I 32由前制动输入接口7输入液压,则由工作腔I 31的前轮输出接口12输出制动力制动前轮,后轮不制动;驱动腔II34由后制动输入接口11输入液压,则由工作腔I 31的前轮输出接口12和工作腔II34的后轮输出接口13同时输出制动力制动前轮和后轮,实现联动。
本实施中,所述阀盖1设有同轴伸入阀体3并设有与阀体3螺纹配合的阀盖头,阀盖头的外圆设有内嵌阀盖密封圈2的密封圈槽,所述阀盖1的弹簧座设于阀盖头内侧端部,安装拆卸方便简单,密封性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摩托车制动阀组件的摩托车,所述摩托车的制动系统安装有上述实施例的摩托车制动阀组件。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位于阀体内与阀体沿轴向滑动配合的阀芯,所述阀体内腔由阀芯分割成为用于将液压输出实现联动制动的工作腔I、工作腔II和用于输入液压的驱动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为至少轴向固定连接的活塞I和活塞II组成的双活塞结构,所述工作腔I、工作腔II和驱动腔由双活塞将阀体的内腔分隔而成,所述工作腔I和工作腔II输出的液压力分别对应输出制动力,所述阀芯设有驱动其回位的预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II直径小于活塞I直径,工作腔I和工作腔II对应形成于活塞I和活塞II的外侧;所述驱动腔包括驱动腔I和驱动腔II,所述驱动腔I形成于活塞I和活塞II之间,所述驱动腔II与工作腔II共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回位预紧力由位于工作腔内的预紧弹簧施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活塞I和活塞II分别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所述活塞I的密封件安装槽和活塞II的密封件安装槽内分别设有V型或Y型油封结构密封件,所述V型或Y型油封结构密封件的密封唇迎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II轴向两侧均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活塞II的两个密封件安装槽内分别设有V型或Y型油封结构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阀体一端可拆卸式设有阀盖,所述工作腔I形成于阀盖与活塞I之间,所述活塞I和阀盖分别设有用于内套于预紧弹簧将其径向定位的弹簧座,所述阀体另一端为盲端,该盲端与活塞II之间形成驱动腔II与工作腔II共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工作腔I设有将液压输出至前轮制动组件的前轮输出接口,工作腔II设有将液压输出至后轮制动组件的后轮输出接口,驱动腔I设有将前刹车液压力输入的前制动输入接口,驱动腔II与工作腔II共腔且设有将后刹车液压力输入的后制动输入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设有同轴伸入阀体并与其螺纹配合的阀盖头,阀盖头的外圆设有内嵌阀盖密封圈的密封圈槽,所述阀盖的弹簧座设于阀盖头内侧端部。
10.一种应用摩托车制动阀组件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的制动系统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摩托车制动阀组件。
CN 201220058102 2012-02-22 2012-02-22 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及其摩托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1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58102 CN202541763U (zh) 2012-02-22 2012-02-22 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及其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58102 CN202541763U (zh) 2012-02-22 2012-02-22 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及其摩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1763U true CN202541763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62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5810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1763U (zh) 2012-02-22 2012-02-22 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及其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417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2759A (zh) * 2012-02-22 2012-07-18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联动制动阀及其摩托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2759A (zh) * 2012-02-22 2012-07-18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联动制动阀及其摩托车
CN102582759B (zh) * 2012-02-22 2013-11-20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联动制动阀及其摩托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2759B (zh) 联动制动阀及其摩托车
CN102481917A (zh) 缸体装置
CN201058603Y (zh) 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
CN105752064B (zh)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
CN102788105B (zh) 多重效应钳盘式制动器
CN202541763U (zh) 摩托车制动阀组件及其摩托车
CN201385659Y (zh) 汽车制动液压增压器
CN102745293A (zh) 分体活塞式联动制动阀及其摩托车
CN202541764U (zh) 制动用液压缸组件及其摩托车
CN202728215U (zh) 制动用大调整范围比例阀及其摩托车
CN102745294B (zh) 联动制动比例阀及其摩托车
CN202728216U (zh) 双活塞式比例制动阀及其摩托车
CN202541758U (zh) 摩托车刹车装置及其摩托车
CN201484400U (zh) 一种气顶液总泵
CN102530167B (zh) 摩托车联动制动系统及其摩托车
CN210153116U (zh) 一种活塞制动装置
CN201136492Y (zh) 汽车双泵双路油压制动装置
CN202867630U (zh) 一种行程补偿阀
CN102537152B (zh) 联动制动系统用液压缸总成及其摩托车
CN105416494A (zh) 联动制动系统用液压缸总成及其摩托车
CN102927153B (zh) 一种行程补偿阀
CN211227973U (zh) 传动系统和压路机
CN104315049B (zh) 自动调节制动间隙的湿式多盘制动器
CN201003551Y (zh) 同心式液压分缸
CN211314910U (zh) 一种带驻车制动的三缸浮动式制动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