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18777U - 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18777U
CN202318777U CN2011204758509U CN201120475850U CN202318777U CN 202318777 U CN202318777 U CN 202318777U CN 2011204758509 U CN2011204758509 U CN 2011204758509U CN 201120475850 U CN201120475850 U CN 201120475850U CN 202318777 U CN202318777 U CN 202318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ing module
counterdie
patrix
main body
f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758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斌
赵海应
陈强
丁大勇
李安康
蒋益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ns Mould Sha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ns Mould Sha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ns Mould Sha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ns Mould Sha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758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18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18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187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与该上模相匹配的下模,且所述上模和下模各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成型区域,其中,所述下模包括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以及位于该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和该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之间的下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下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所述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下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下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内均设置有下模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实现了对汽车天窗前框架产品的预变形操作,从而可根据实际设计情况将产品尺寸控制在公差范围内,以满足装配要求。

Description

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进行汽车天窗前框架制备前,首先要根据具体的规格要求,进行相应的模具设计。如图1所示,是一种常规的汽车天窗框架的示意图。结合图1,总体而言,汽车天窗框架10包括两端的侧翼11、12以及主体区域13。现有的专用于此的模具,通常包括下模(或凹模)以及与下模相匹配的上模,上、下模中设计有与汽车天窗框架匹配的成型区域,在模具制造时,成型区域直接根据待注模的汽车天窗前框尺寸进行设计,且下模和上模均为一体结构。
但是,进一步结合图1,由于汽车天窗框架10整体为长条型,成型材质为可形变塑料,例如PP+GF30型塑料,因此容易变型,尤其是区域14部分。当采用现有的一体化模具进行汽车天窗框架成型时,成品的尺寸很难控制在公差容许范围之内,进而会影响到装配。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用于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的模具结构,以解决现有成型过程中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与该上模相匹配的下模,且所述上模和下模各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成型区域,其中,所述下模包括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以及位于该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和该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之间的下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下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所述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下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下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内均设置有下模冷却装置。
优选地,所述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下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下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为彼此分立的镶件。
优选地,所述上模包括上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上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以及位于该上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和该上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之间的上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上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所述上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上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上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上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内均设置有上模冷却装置。
优选地,所述下模冷却装置包括多个呈单方向排布的冷却管道,其中每个冷却管道均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
优选地,所述上模冷却装置包括多个呈单方向排布的冷却管道,其中每个冷却管道均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
优选地,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多个顶块。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由于对各组成成型区域的不同模块采用了彼此独立的冷却系统,并且各模块可分别进行调整,因此成功地实现了对汽车天窗前框架产品的预变形操作,从而可根据实际设计情况将产品尺寸控制在公差范围内,以满足装配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汽车天窗前框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中下模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中冷却管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中顶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施方式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的结构及特性进行详细说明。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说明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件仅作简略介绍或者进行省略,而对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中下模100的立体示意图,模具中的上模可采用与下模100相匹配的设计,为简明起见,上模的附图在此略去。具体地,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与该上模相匹配的下模100,且上模和下模100各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成型区域(如图2中下模100中成型区域150),其中,下模100包括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110、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120以及位于该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110和该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120之间的下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130和下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140,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110、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120、下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130和下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140内均设置有下模冷却装置。
优选地,如图3所示,下模冷却装置各包括多个呈单方向排布的冷却管道,其中每个冷却管道均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具体地,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里,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110内的下模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道111、112;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120内的下模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道121、122;下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130内的下模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道131、132;并且下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140内的下模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道141、142。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成型模块设置了两个冷却管道,但也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两个以上的冷却管道。这些冷却管道优选地呈单方向排布,即采用单进单处的冷却方式,如图3中箭头所示。并且各冷却管道最好采用均匀排布方式,以达到均匀冷却的目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排布方式,可减少因填充或保压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其来源于这些过程中的剪切应力、或者由产品表面温度不同、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而导致。残余应力可能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过早损坏,或产生翘曲、扭曲等现象),从而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
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110、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120、下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130和下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140为彼此分立的镶件。四个成型模块相接合,可形成整体的下模以及下模内的成型区域150。由此,可实现对汽车天窗前框架的预成型处理,即对于框架主体部分中易变型区域14(如图1所示),根据经验和数据分析试验,对模具中对应的成型模块分别进行调整,包括下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130和下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140。由于这些成型模块之间为分立的镶件结构,并且各成型模块之间均设置有单独的冷却装置,因此每个成型模块可单独进行调整,例如单独冷却或进行减胶操作,等等。从而一方面可有效控制产品变型和模具中成型区域的变型,另一方面也可缩短模具加工制作周期。例如,当框架产品在第一主体成型模块130内的变型较大时,则可单独调节该模块的冷却水温度,以达到调节变型的目的。
同样地,容易理解,与上述下模100相对应,上模也包括上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上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以及位于该上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和该上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之间的上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上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并且上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上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上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上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内均设置有上模冷却装置。并且与下模中的冷却装置相同,上模冷却装置包括多个呈单方向排布的冷却管道,其中每个冷却管道均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
如图4所示,下模100上设置有多个顶块160。在原有的产品生产中,模具成型时,产品表面容易出现顶痕的缺陷。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冷却收缩后,对下模的包紧力太大,因此成型后的产品会被不平衡地顶出,这是因为顶针数量太少,或者顶出面积太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下模100上设置的多个顶块160采用直顶形式,以保证顶块在产品包紧力最大的区域内,采用最大的顶出面积,从而达到顶出力平衡的目的,减少成型后产品表面出现的顶痕等缺陷产生。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进胶系统采用热流道大水口直接进胶,塑料熔体通过主流道的大端直接进入到成型区域140内,因此具有流动阻力小、流动流程短以及补给时间长等特点。并且注塑压力损失最小,可直接进胶在产品上,从而有效避免了产品注塑时的缺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由于对各组成成型区域的不同模块采用了彼此独立的冷却系统,并且各模块可分别进行调整,因此成功地实现了对汽车天窗前框架产品的预变形操作,从而可根据实际设计情况将产品尺寸控制在公差范围内,以满足装配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在产品顶出时,采用了直顶形式,从而避免了产品成型后其表面出现顶痕的缺陷。

Claims (6)

1.一种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以及与该上模相匹配的下模,且所述上模和下模各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成型区域,其中,所述下模包括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以及位于该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和该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之间的下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下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所述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下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下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内均设置有下模冷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下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下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下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为彼此分立的镶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上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以及位于该上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和该上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之间的上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上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所述上模第一侧翼成型模块、上模第二侧翼成型模块、上模第一主体成型模块和上模第二主体成型模块内均设置有上模冷却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冷却装置包括多个呈单方向排布的冷却管道,其中每个冷却管道均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
5.根据权利3所述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冷却装置包括多个呈单方向排布的冷却管道,其中每个冷却管道均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多个顶块。
CN2011204758509U 2011-11-25 2011-11-25 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18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758509U CN202318777U (zh) 2011-11-25 2011-11-25 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758509U CN202318777U (zh) 2011-11-25 2011-11-25 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18777U true CN202318777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30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7585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18777U (zh) 2011-11-25 2011-11-25 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18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2671A (zh) 树脂传递模塑模具及树脂传递模塑成型系统
CN204398248U (zh) 透明塑料折叠勺注塑模具
CN202318777U (zh) 汽车天窗前框架成型模具
CN104552805A (zh) 进胶机构
CN204585721U (zh)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塑料件的注塑模
CN204309198U (zh) 一种高光无痕注塑装置
CN203739152U (zh) 一种液态硅橡胶注射模具排气结构
CN205522238U (zh) 一种手机内置电池的二次注塑模具
CN202781646U (zh) 一种用于注塑的倒灌三板模
CN204773285U (zh) 一种新型双螺纹多针阀冷流道喷嘴
CN203580018U (zh) 用于生产笔记本壳体的热流道式三板模
CN102294791A (zh) 汽车仪表盘透明体加工装置及透明体加工工艺
CN203580026U (zh) 进胶机构
CN203567072U (zh) 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
CN102896767A (zh) 一步法注吹成型设备中芯棒的调温装置
CN203110286U (zh) 一种异形型芯通运水的镶件结构
CN113459421A (zh) 一种用新型模具成型薄壁产品的方法
CN202846878U (zh) 一步法注吹成型设备中芯棒的调温装置
CN207549305U (zh) 一种油盘带镶件注塑模具
CN204585723U (zh) 一种用于生产家居用塑料件的注塑模
CN204585738U (zh) 一种用于生产化妆品瓶盖的注塑模
CN105397993A (zh) 一种光学镜片模具的热流道结构
CN206201365U (zh) 一种新型可旋转双色模注塑机
CN202357362U (zh) 汽车门板本体成型模具
CN202357360U (zh) 汽车手套箱内斗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