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59705U - 金属压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金属压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59705U
CN202259705U CN2011203131209U CN201120313120U CN202259705U CN 202259705 U CN202259705 U CN 202259705U CN 2011203131209 U CN2011203131209 U CN 2011203131209U CN 201120313120 U CN201120313120 U CN 201120313120U CN 202259705 U CN202259705 U CN 202259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imp
trend
bearing
slit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131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磊磊
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131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59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59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597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压接端子,包括:配合端;压接端,所述压接端具有基座以及两个压接部,所述基座与配合端连接,所述两个压接部分别从所述基座的两侧在延伸方向上延伸,每一个压接部上设置有压接区域,其中:至少一个压接部的压接区域上设置有多个细长狭槽,每一个细长狭槽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两点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任意两点沿所述细长狭槽的延伸距离。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压接端子,可以相对增加导线与压接端子的压接区域之间的冷焊面积,从而减少导线与压接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

Description

金属压接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压接端子,尤其涉及一种导线与压接端子的压接区域之间的冷焊面积相对增加的金属压接端子。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金属压接端子1包括配合端2;压接端3,所述压接端3具有基座4以及两个压接部5,所述基座4与配合端2连接,所述两个压接部5分别从所述基座4的两侧在延伸方向(图中为从基座4向上的方向)上同向延伸,每一个压接部5上设置有压接区域。在图1中,压接区域包括多条细长狭槽7,不过,该细长狭槽7大致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或者大致垂直于图1中导线8的长度方向。
图2示出了另外一种现有的金属压接端子10,其中,压接部的压接区域通过滚花工艺制成,从而形成二维凸点阵列。
这里的金属压接端子都采用冷焊工艺与导线电连接。冷焊是指在焊接时无需使用电、热、填料和焊剂,而是靠施加压力连接金属和合金的方法。
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如下需求:在满足金属压接端子对导线的保持力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导线与压接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的至少一个方面,提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金属压接端子与导线配合的压接部的压接区域进行优化设计,以在满足金属压接端子对导线的保持力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导线与压接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金属压接端子,包括:配合端;压接端,所述压接端具有基座以及两个压接部,所述基座与配合端连接,所述两个压接部分别从所述基座的两侧在延伸方向上延伸,每一个压接部上设置有压接区域,其中:至少一个压接部的压接区域上设置有多个压接槽,每一个压接槽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两点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任意两点沿所述压接槽的延伸距离。
可选地,所述多个压接槽为多条直狭槽,所述多条直狭槽彼此平行且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有利地,所述直狭槽与所述延伸方向形成不大于45度的夹角。
可选地,所述多个压接槽包括多个V形狭槽,每一个V形狭槽与其它V形狭槽在整体上彼此平行,其中:所述V形狭槽的V形开口朝向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或者所述V形狭槽的V形开口朝向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
有利地,每两个相邻V形狭槽中,一个V形狭槽的V形顶端进入到另一个V形狭槽的V形开口之内。
有利地,每个V形狭槽包括在V形顶点相交的两个狭槽段,每一个狭槽段与所述延伸方向形成不大于45度的夹角。
可选地,所述多个压接槽包括多个曲折细长狭槽,每一个曲折细长狭槽从压接区域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所述曲折细长狭槽可由多个V形槽段顺次相接而成。所述曲折细长狭槽也可为波形细长狭槽。
有利地,所述曲折细长狭槽从压接区域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侧延伸到压接区域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另一侧。
可选地,所述多个压接槽包括两组直狭槽,一组直狭槽中的直狭槽彼此平行且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另一组直狭槽中的直狭槽彼此平行且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且所述另一组直狭槽与所述一组直狭槽交叉。进一步地,所述一组直狭槽与所述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和所述另一组直狭槽与所述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相同。有利地,所述一组直狭槽与所述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不大于45度。
有利地,所述压接槽的槽宽在0.25mm-2.5mm之间。
有利地,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另外的压接区域。进一步地,所述另外的压接区域与两个压接部上的所述压接区域相连。更进一步地,所述另外的压接区域具有另外的压接槽,且所述另外的压接区域中的另外的压接槽的布置以及每一个压接部上的压接区域中的压接槽的布置相同。
有利地,各所述多个压接槽在所述压接区域的两侧连续延伸。
有利地,各所述多个压接槽在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同样的槽宽。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压接端子,可以在满足金属压接端子对导线的保持力的同时,相对增加导线与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区域之间的冷焊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导线与压接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金属压接端子的示意图,其中还示出了将被压接在该金属压接端子中的导线;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金属压接端子的示意图,其中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部还没有从基部弯折延伸;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用新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部的压接区域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部的压接区域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部的压接区域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部的压接区域的示意图;
图8a为图1中的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区域与被压接导线之间的冷焊面积(或区域)的示意图;而图8b为图4中的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区域与被压接导线之间的冷焊面积(或区域)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金属压接端子在其压接区域产生的阻力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部与导线接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3-9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压接端子。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用新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压接端子100包括:配合端101;压接端102,所述压接端具有基座103以及两个压接部104,所述基座103与配合端102连接,所述两个压接部104分别从所述基座103的两侧横向延伸。所述两个压接部104可相对所述基座103朝同一方向弯折(如,在图3示出的实例中,向基座103的下侧弯折)。参见图4-7,每一个压接部104上设置有压接区域105,至少一个压接部104的压接区域105上设置有多个细长狭槽106,每一个细长狭槽106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两点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任意两点沿所述细长狭槽106的延伸距离。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延伸方向即压接部104从基座103的两侧弯折而伸出的方向。如果在基座103与压接部104之间存在弯折线,则该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弯折线同时平行于压接部的压接表面。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4-7中仅仅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部,而没有示出该金属压接端子的配合端以及基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配合端以及基座完全可以采用图1中的形式,不过,图1、3中的配合端以及基座仅仅是示意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图4-7中示出的压接部同样可以应用到其它任何已知形式的金属压接端子上。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因为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端的基部同样也可以设置压接区域,所以,图4-7中示出的压接区域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两个压接部上的压接区域以及基部上的压接区域形成的一个总的压接区域,只是这里显示的基部以及与之相接的压接部处于一个平面上(即,压接部还未从基部折弯)。
参见图4,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部104的压接区域105的示意图。
图4中所示的多个细长狭槽106为多条直狭槽,所述多条直狭槽彼此平行且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即与所述延伸方向形成一个角度。有利地,所述直狭槽与所述延伸方向形成不大于45度的夹角。在图4中,延伸方向以箭头A表示,这同样也可以适用于附图5-7。
参见图5,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部的压接区域的示意图。所述多个细长狭槽106包括多个V形狭槽,每一个V形狭槽与其它V形狭槽在整体上彼此平行,其中:所述V形狭槽的V形开口朝向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所述V形狭槽的V形开口朝向也可以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
有利地,如图5中所示,每两个相邻V形狭槽中,一个V形狭槽的V形顶端进入到另一个V形狭槽的V形开口之内。这有助于增加与导线接触的狭槽的数量。有利地,每个V形狭槽包括在V形顶点相交的两个狭槽段1061,每一个狭槽段1061与所述延伸方向形成不大于45度的夹角。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多个细长狭槽106包括多个V形狭槽,每一个V形狭槽与其它V形狭槽在整体上彼此平行,其中:所述V形狭槽的V形开口朝向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这样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允许在压接区域中存在非V形狭槽,例如,图5中的下侧的彼此独立的斜直狭槽。
参见图6,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部的压接区域的示意图。所述多个细长狭槽106包括多个曲折细长狭槽,每一个曲折细长狭槽从压接区域105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如图6中所示,所述曲折细长狭槽可由多个V形槽段顺次相接而成。虽然没有示出,所述曲折细长狭槽也可为波形细长狭槽。
有利地,所述曲折细长狭槽从压接区域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侧延伸到压接区域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另一侧,即,在附图6中,从压接区域的上侧延伸到压接区域的下侧。
参见图7,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部的压接区域的示意图。所述多个细长狭槽106包括两组直狭槽,一组直狭槽中的直狭槽彼此平行且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另一组直狭槽中的直狭槽彼此平行且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且所述另一组直狭槽与所述一组直狭槽交叉。进一步地,如图7中所示,所述一组直狭槽与所述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和所述另一组直狭槽与所述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相同。有利地,所述一组直狭槽与所述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不大于45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细长狭槽106的槽宽在0.25mm-2.5mm之间。
如上所述,基座103上还可设置有另外的压接区域。进一步地,所述另外的压接区域与两个压接部上的所述压接区域相连。更进一步地,“两个压接部上的压接区域以及基部上的压接区域形成的一个总的压接区域,只是这里的基部以及与之相接的压接部(还未从基部折弯)处于一个平面上”的情况下,附图4-7示出了“所述另外的压接区域具有另外的细长狭槽,且所述另外的压接区域中的另外的细长狭槽的布置以及每一个压接部上的压接区域中的细长狭槽的布置相同”这样的情形。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压接端子,可以在满足金属压接端子对导线的保持力的同时,相对增加导线与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区域之间的冷焊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导线与压接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下面参照附图8-10进行具体描述。
图8a为图1中现有技术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区域与被压接导线之间的冷焊面积(或区域)的示意图,而图8b为图4中本实用新型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区域与被压接导线之间的冷焊面积(或区域)的示意图。金属压接端子上的压接区域与被压接的导线8之间的冷焊区域的面积可取决于多个因素,如:压接区域中的细长狭槽与被压接的导线8相接触区域的长度(L,L’),细长狭槽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和细长狭槽之间的距离。为方便比较现有技术与本实用新型所分别形成的冷焊区域面积,图8a中的细长狭槽7与图8b中的细长狭槽106设有相同形状和大小的横截面(如相同的宽度和深度)。并且,图8a中细长狭槽7之间的距离d1与图8a中细长狭槽106之间的距离d2也设为相同。因而,图8a,8b所示的金属压接端子上的压接区域与被压接的导线8之间的冷焊区域面积只取决于相应细长狭槽7,106与导线8相接触区域的长度(L,L’)。当上述接触区域的长度增加时(如:L<L’),对应的冷焊区域的面积也相应增加。
另外,为方便描述,图8a,8b中被压接的导线8的外形尺寸也设为相同。
在图8a所示的例子中,p1与p2为一条细长狭槽7与被压接的导线8相接触的一细长狭槽段7’的两端点。当导线8被压接在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区域时,该细长狭槽段7’在被压接导线8的外周面上横向延伸。参照图8a,该两端点p1,p2在延伸方向A上的距离为D。该两端点p1,p2沿细长狭槽7的延伸距离(即槽段7’的长度L)即为该细长狭槽7与导线8相接触区域的长度。这里所提到的接触区域的长度(L)可决定细长狭槽7与被压接的导线8之间的冷焊区域的面积。
在图8b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例中,p1’与p2’为一条细长狭槽106与被压接的导线8相接触的一细长狭槽段106’的两端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该细长狭槽106,包括所述细长狭槽段106’,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A倾斜设置。由此,当导线8被压接在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区域时,该细长狭槽106上的细长狭槽段106’在被压接导线8的外周面上螺旋式延伸。又,由于图8a,8b中被压接的导线8的外形尺寸相同,该两端点p1’,p2’在延伸方向A上的距离也为D(参照图8b)。该两端点p1’,p2’沿细长狭槽106的延伸距离(即槽段106’的长度L’)即为该细长狭槽106与导线8相接触区域的长度。这里所提到的接触区域的长度(L’)可决定细长狭槽106与被压接的导线8之间的冷焊区域的面积。当上述接触区域的长度增加时(如:L’>L),对应的冷焊区域的面积也相应增加。
参照图8a,8b可以看出,因为图8a中细长狭槽段7’和图8b中的细长狭槽段106’在延伸方向A具有相同的距离D,该细长狭槽段7’,106’相应的长度则呈L<L’(斜边大于直角边)。换言之,图8b中细长狭槽106与导线8相接触区域的长度(L’)大于图8a中细长狭槽7与导线8相接触区域的长度(L)。因此,本实用新型金属压接端子上的压接区域与被压接的导线8之间的冷焊区域面积大于现有技术中相应的冷焊区域面积。另外,图8a中的细长狭槽7以及图8b中的细长狭槽106对防止沿拔出方向B拔出导线8形成相同的阻力或保持力。如图9所示,V形狭槽106的两个狭槽段1061可产生与相应狭槽段1061垂直的分阻力或保持力F1,F2。两个分阻力或保持力F1,F2可合成产生一总阻力或保持力F,其方向与导线8拔出方向B相反,保证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部对导线8形成足够的保持力。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金属压接端子在其压接区域产生的阻力的示意图。如图9中所示,两个狭槽段1061阻止导线8沿方向B拔出的阻力F1与F2的合力等于F,从而与垂直于导线8设置的一个狭槽阻止导线8沿方向B拔出的阻力相同,即,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同样可以保证压接部对导线形成足够的保持力。
可见,对于同样宽度和深度的细长狭槽,在不减少细长狭槽之间的布置距离的情况下,通过将细长狭槽相对于延伸方向或者与导线拔出方向B垂直的方向倾斜布置,不仅可以增加导线与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区域之间的冷焊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导线与压接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而且可以保证压接部对导线形成足够的保持力。
虽然以上参照图4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技术效果进行了说明,但是,以上论述同样可以类似地适用于图5-7中的技术方案以及其它等同方案。
有利地,各细长狭槽在所述压接区域的两侧连续延伸。
有利地,各细长狭槽在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同样的槽宽。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压接端子的压接部与导线接合后的示意图。在图10中,导线8与细长狭槽106接合的部分在压力的作用下已经被挤压到细长狭槽106中从而形成冷焊。
另外,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仍然可以使用一次冲压工艺或一次压印工艺形成压接端中的压接区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金属压接端子,包括:
配合端;
压接端,所述压接端具有基座以及两个压接部,所述基座与配合端连接,所述两个压接部分别从所述基座的两侧在延伸方向上延伸,每一个压接部上设置有压接区域,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压接部的压接区域上设置有多个压接槽,每一个压接槽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两点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任意两点沿所述压接槽的延伸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压接槽为多条直狭槽,所述多条直狭槽彼此平行且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狭槽与所述延伸方向形成不大于45度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压接槽包括多个V形狭槽,每一个V形狭槽与其它V形狭槽在整体上彼此平行,其中:
所述V形狭槽的V形开口朝向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或者
所述V形狭槽的V形开口朝向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两个相邻V形狭槽中,一个V形狭槽的V形顶端进入到另一个V形狭槽的V形开口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V形狭槽包括在V形顶点相交的两个狭槽段,每一个狭槽段与所述延伸方向形成不大于45度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压接槽包括多个曲折细长狭槽,每一个曲折细长狭槽从压接区域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折细长狭槽由多个V形槽段顺次相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折细长狭槽为波形细长狭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折细长狭槽从压接区域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侧延伸到压接区域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另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压接槽包括两组直狭槽,一组直狭槽中的直狭槽彼此平行且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另一组直狭槽中的直狭槽彼此平行且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且所述另一组直狭槽与所述一组直狭槽交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组直狭槽与所述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和所述另一组直狭槽与所述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组直狭槽与所述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不大于45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接槽的槽宽在0.25mm-2.5mm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另外的压接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另外的压接区域与两个压接部上的所述压接区域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另外的压接区域具有另外的压接槽,且所述另外的压接区域中的另外的压接槽的布置以及每一个压接部上的压接区域中的压接槽的布置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多个压接槽在所述压接区域的两侧连续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多个压接槽在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同样的槽宽。 
CN2011203131209U 2011-08-26 2011-08-26 金属压接端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59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131209U CN202259705U (zh) 2011-08-26 2011-08-26 金属压接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131209U CN202259705U (zh) 2011-08-26 2011-08-26 金属压接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59705U true CN202259705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12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1312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59705U (zh) 2011-08-26 2011-08-26 金属压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597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1675A (zh) * 2014-07-01 2017-03-01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电接触单元、电焊连接、及用于生产接触单元和用于形成焊接连接的方法
CN109196722A (zh) * 2016-04-25 2019-01-11 Erni制造有限两合公司 接触套筒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1675A (zh) * 2014-07-01 2017-03-01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电接触单元、电焊连接、及用于生产接触单元和用于形成焊接连接的方法
US10218101B2 (en) 2014-07-01 2019-02-26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ctrical contact unit and electrical welded joint as well as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tact unit and for configuring a welded joint
CN109196722A (zh) * 2016-04-25 2019-01-11 Erni制造有限两合公司 接触套筒
US10566707B2 (en) 2016-04-25 2020-02-18 Erni Production Gmbh & Co. Kg Electrical crimp contac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2288B (zh) 阴连接器端子和阴连接器
JP5629430B2 (ja) アルミ電線への端子圧着構造
CN206364218U (zh) 电连接器
JP4790851B2 (ja) アルミニウム体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
WO2009057735A1 (ja) 圧着端子、端子付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80876B2 (ja) 導体接続端子
CN108615995A (zh) 电连接器
CN104054219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934855A (zh) 连接器和用于这种连接器的插针接收接触件
CN202259705U (zh) 金属压接端子
CN105191001A (zh) 压接端子
CN101662081A (zh) 端子接头和与端子接头连接的导线
CN103140986A (zh) 用于压接连接的压接管
US9437951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 plug connector
CN203434330U (zh) 电连接器
CN101197473A (zh) 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
CN102778027A (zh) 电加热装置
CN205447822U (zh) 一种点烟器用的扁状电热片
CN206947577U (zh) 电连接器
JP2015210948A (ja) 接点接続構造
CN108028484A (zh) 端子的连接构造以及连接器装置
CN202601901U (zh) 导电端子
CN204144477U (zh) 接线端子及电连接器
CN201029137Y (zh) 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
JP5552450B2 (ja) アルミニウム体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