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73152U -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73152U
CN201973152U CN2011200702190U CN201120070219U CN201973152U CN 201973152 U CN201973152 U CN 201973152U CN 2011200702190 U CN2011200702190 U CN 2011200702190U CN 201120070219 U CN201120070219 U CN 201120070219U CN 201973152 U CN201973152 U CN 201973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cement
rubber bushing
bushing
lining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702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隽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0702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73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73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7315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包括内衬管和塑胶衬套,内衬管内为两端贯穿的通孔,内衬管嵌入在塑胶衬套内,并与塑胶衬套过赢配合,橡胶衬套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丝,金属丝呈圆环状并均匀分布,镶嵌在橡胶衬套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在塑胶衬套内增加的金属丝,使得塑胶衬套的性能得到大大的强化,增强了耐久性,轴向、径向承载力;本方案中还设计了金属筒以及卡紧部分设置为阶梯形,塑胶衬套先粘贴在内衬管上,再共同压入金属筒内,橡胶衬套在压入配合套管以后,由于压入端阶梯形的作用,使得衬套在受到大的轴向压出力时,橡胶在阶梯形处相互挤压,产生很大的变形阻力,提高了衬套的拔出力,使衬套不被压出,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汽车悬架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塑胶衬套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越来越多的走入了普通百姓家庭,成为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目前,典型的复合橡胶衬套包括内衬管、塑胶衬套和外管,三者通过套装配合,以其工艺简单、体积较小等特点,被多数轻型车悬架系统采用,但也存在如下缺点,经向刚度低,在重型车悬架系统设计中,为了满足整车的装载要求,以适应更大的承载,典型的复合橡胶衬套的经向刚度显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在悬架系统中引人橡胶元件可在几乎不改变低频段隔振特性的前提下,大大改善系统在高频的隔振效果,有助于悬架系统隔离高频固有振动,降低路面不平度引起的车内噪声。所以,通过设计橡胶衬套的特性可缓解从路面传来的振动及冲击,确保操作稳定性。有些橡胶衬套还兼有万向铰的功能,可避免一些零件在使用中承受弯矩和早期磨损。橡胶衬套与其它零件相比具有如下有点:因橡胶的弹性模量比金属小,故隔振降噪效果显著;橡胶的形状不受限制,各方向的刚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能适当地选择三个方向的弹簧刚度比;能很容易地与金属件牢固结合,使橡胶衬套可承受多方向的载荷,既简化了结构,又减轻了整车质量;硫化橡胶的内部摩擦比金属内部摩擦大,其具有随频率增大而增大的倾向,故在共振时振幅较小;橡胶有较大的可逆向弹性变形,且弹性系数比金属小。
在悬架中常用的橡胶衬套是由中间橡胶体和金属套筒组成。为了提高耐久性,需要对中间橡胶体沿径向进行适当的预压缩,会对橡胶进行加强处理,但 现有市场上的产品仍然无法满足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久性高,轴向、径向承载力大的汽车橡胶衬套组件。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包括内衬管和塑胶衬套,内衬管内为两端贯穿的通孔,内衬管嵌入在塑胶衬套内,并与塑胶衬套过盈配合,所述的橡胶衬套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丝。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丝在橡胶衬套的内部有多种结构形式。
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丝呈螺旋型缠绕在橡胶衬套内部,并沿橡胶衬套的轴向缠绕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丝呈圆环状并均匀分布,镶嵌在橡胶衬套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丝为钢丝。
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丝为铜丝。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橡胶衬套组件还可以为,所述的塑胶衬套与内衬管配合处,两个接触的表面可以做出结构方面的改进。
作为优选,所述的塑胶衬套与内衬管配合的塑胶衬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衬管与塑胶衬套配合的内衬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沿内衬管外壁形成圆形,每两个第二凹槽之间有间隔距离。
另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可以有以下技术方案的改进:
作为优选,所述的塑胶衬套端部的卡紧部分设置为阶梯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塑胶衬套与内衬管配合的塑胶衬套的内壁设置为硫化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塑胶衬套的外壁上设置有金属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在塑胶衬套内增加的金属丝,使得塑胶衬套的 性能得到大大的强化,增强了耐久性,轴向、径向承载力,特别是轴向的承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2)本方案中设计了金属筒以及卡紧部分设置为阶梯形,塑胶衬套先粘贴在内衬管上,再共同压入金属筒内,橡胶衬套在压入配合套管以后,由于压入端阶梯形的作用,使得衬套在受到大的轴向压出力时,橡胶在阶梯形处相互挤压,产生很大的变形阻力,提高了衬套的拔出力,使衬套不被压出,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3)通过设置在塑胶衬套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可以加强塑胶衬套性能的作用,增强了塑胶衬套的轴向承载能力,而且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扭动,对于在工作中产生的一些杂质也可以存储在第一凹槽内,不会影响塑胶衬套的刚度和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内衬管,2-塑胶衬套,3-金属丝,4-阶梯形,5-金属筒,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硫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主要部件包括:
内衬管1,塑胶衬套2,金属丝3,阶梯形4。
上述部件的位置组成关系为:
内衬管1内为两端贯穿的通孔,内衬管1嵌入在塑胶衬套2内,并与塑胶衬套2过盈配合,橡胶衬套2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丝3,该金属丝3呈圆环状并均匀分布,镶嵌在橡胶衬套2内,本实施例使用的金属丝为钢丝;所述的塑胶衬套2端部的卡紧部分设置为阶梯形4。
本实施例中,橡胶衬套2在压入配合套管以后,由于压入端阶梯形的作用,使得衬套在受到大的轴向压出力时,橡胶在阶梯形处相互挤压,产生很大的变形阻力,提高了衬套的拔出力,使衬套不被压出,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本技术方案中增加的金属丝使得塑胶衬套在轴向、径向的刚度和承受力增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主要部件包括:
内衬管1,塑胶衬套2,金属丝3,阶梯形4,金属筒5。
上述部件的位置组成关系为:
内衬管1和塑胶衬套2,内衬管1内为两端贯穿的通孔,内衬管1嵌入在塑胶衬套2内,并与塑胶衬套2过盈配合,所述的橡胶衬套2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丝3,所述的金属丝3为铜丝,并呈螺旋型缠绕在橡胶衬套2内部,并沿橡胶衬套2的轴向缠绕延伸,所述的塑胶衬套2的外壁上设置有金属筒4。
本实施例中,塑胶衬套2先粘贴在内衬管1上,再共同压入金属筒4内,内衬管1的长度大于金属筒5的长度。
通过本实施例方式,限制了橡胶的经向变形,极大程度提高了橡胶衬套2的径向刚度以及轴向的承载能力。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主要部件包括:
内衬管1,塑胶衬套2,金属丝3,第一凹槽6。
上述部件的位置组成关系为: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包括内衬管1和塑胶衬套2,内衬管1内为两端贯穿的通孔,内衬管1嵌入在塑胶衬套2内,并与塑胶衬套2过盈配合,所述的橡胶衬套2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丝3,所述的金属丝3为钢丝,所述的金属丝3呈圆环状并均匀分布,镶嵌在橡胶衬套2内,所述的塑胶衬套2与内衬管1配合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6。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塑胶衬套2的第一凹槽6,该第一凹槽6可以加强塑胶衬套2性能的作用,增强了塑胶衬套2的轴向承载能力,而且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扭动,对于在工作中产生的一些杂质也可以存储在第一凹槽5内,不会影响塑胶衬套2的刚度和强度。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主要部件包括:
内衬管1,塑胶衬套2,金属丝3,第二凹槽7。
上述部件的组成及位置关系为: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包括内衬管1和塑胶衬套2,内衬管1内为两端贯穿的通孔,内衬管1嵌入在塑胶衬套2内,并与塑胶衬套2过盈配合,所述的橡胶衬套2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丝3,所述的金属丝3呈圆环状并均匀分布,镶嵌在橡胶衬套2内,该金属丝3为钢丝;内衬管1与塑胶衬套2配合的内衬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7,所述的第二凹槽沿内衬管1外壁形成圆形,每两个第二凹槽7之间有间隔距离。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内衬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7,也可以减少塑胶衬套2产生的旋转扭动,对于在工作中产生的一些杂质也可以存储在第二凹槽7内。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主要部件包括:
内衬管1,塑胶衬套2,金属丝3,第二凹槽7。
上述部件的组成及位置关系为: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包括内衬管1和塑胶衬套2,内衬管1内为两端贯穿的通孔,内衬管1嵌入在塑胶衬套2内,并与塑胶衬套2过盈配合,所述的橡胶衬套2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丝3,所述的金属丝3呈圆环状并均匀分布,镶嵌在橡胶衬套2内,该金属丝3为钢丝;所述的塑胶衬套2与内衬管1配合的塑胶衬套2的内壁设置为硫化层8。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塑胶衬套2上的硫化层8,使得塑胶衬套2的轴向及径向的性能都得到加强。
综上所述,便可以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包括内衬管(1)和塑胶衬套(2),内衬管(1)内为两端贯穿的通孔,内衬管(1)嵌入在塑胶衬套(2)内,并与塑胶衬套(2)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衬套(2)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丝(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丝(3)呈螺旋型缠绕在橡胶衬套(2)内部,并沿橡胶衬套(2)的轴向缠绕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丝(3)呈圆环状并均匀分布,镶嵌在橡胶衬套(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丝(3)为钢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丝(3)为铜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胶衬套(2)与内衬管(1)配合的塑胶衬套(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管(1)与塑胶衬套(2)配合的内衬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7),所述的第二凹槽(7)沿内衬管(1)外壁形成圆形,每两个第二凹槽(7)之间有间隔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胶衬套(2)端部的卡紧部分设置为阶梯形(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胶衬套(2)与内衬管(1)配合的塑胶衬套(2)的内壁设置为硫化层(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橡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胶衬套(2)的外壁上设置有金属筒(5)。
CN2011200702190U 2011-03-17 2011-03-17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73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02190U CN201973152U (zh) 2011-03-17 2011-03-17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02190U CN201973152U (zh) 2011-03-17 2011-03-17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73152U true CN201973152U (zh) 2011-09-14

Family

ID=44578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7021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73152U (zh) 2011-03-17 2011-03-17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731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7147A (zh) * 2011-03-17 2011-10-05 韦隽彧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
CN109703310A (zh) * 2019-01-07 2019-05-03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摆臂衬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7147A (zh) * 2011-03-17 2011-10-05 韦隽彧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
CN109703310A (zh) * 2019-01-07 2019-05-03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摆臂衬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7147A (zh)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
CN201973152U (zh)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
CN204357977U (zh) 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压嵌式盘毂
CN201236912Y (zh) 一种汽车用橡胶衬套
CN209340446U (zh) 一种压力机的减速齿轮同轴联接结构
CN201475280U (zh) 一种注塑齿轮
CN204279600U (zh) 一种机械转向器用内部衬套
CN204493415U (zh) 一种可伸缩的汽车变速器一轴
CN202560903U (zh) 一种减振器衬套组件
CN201475226U (zh) 一种吊环衬套组件
CN208397167U (zh) 一种汽车制动器摇臂轴衬套
CN103982550A (zh) 汽车耐磨平衡轴承
CN201973132U (zh) 一种汽车离合主泵用曲柄状连接推杆机构
CN203500417U (zh) 一种液力变矩器用一体式涡轮轴承和导轮端盖结构
CN220204387U (zh) 一种牵引式房车轴承组件
CN204372039U (zh) 一种倒置前减震器
CN207278716U (zh) 一种减少汽车噪音用衬环
CN200985003Y (zh) 带磁感应圈的轮毂轴承单元
CN202780935U (zh) 一种装配夹具
CN203612730U (zh) 一种排绳气辊
CN209725150U (zh) 一种高强度汽车变速器齿轮
CN214465608U (zh) 衬套
CN219076935U (zh) 一种改善隔振的后桥衬套
CN203926544U (zh) 一种汽车减震衬套内管
CN203184360U (zh) 卷取机芯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Wei Juanyu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