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6760U -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66760U
CN201966760U CN2010206844275U CN201020684427U CN201966760U CN 201966760 U CN201966760 U CN 201966760U CN 2010206844275 U CN2010206844275 U CN 2010206844275U CN 201020684427 U CN201020684427 U CN 201020684427U CN 201966760 U CN201966760 U CN 201966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mpeter
stator
cylinder
line
trim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844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子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6844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66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66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667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包括底座、定子固定移动装置与定子绕线剪线装置,定子固定移动装置包括滑动式机械架、定子卡条、定子固定部与一号线模组装手,定子绕线剪线装置包括驱动机箱、绕线杆、二号线模组装手与剪线部,绕线杆包括缠绕有不同线径绕线的主绕组绕线杆和副绕组绕线杆。本设计不仅能够实现定子芯片上相异线径多组线圈的缠绕、生产效率较高,而且便于使用与维护、工作空间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绕机,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具体适用于定子上线径相异的多组线圈的全自动缠绕与剪线。
背景技术
串激电机广泛用于食品搅伴机、榨汁机、绞肉机等设备上,其不但要求电机功率够大,还要求具有多种速度,如:二速、三速等。因此,串激电机中的定子需要具有多组线圈,且所用线径也不同。
目前加工这样定子有二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使用排式绕线机绕好多组线圈后,人工将线圈装到定子芯片上,然后对线圈进行整形。此方式存在的缺点有:生产效率低、浪费漆包线、生产出来的电机性能较差;第二种方式:首先由员工手工为定子装上线模,然后分别使用两台普通内绕机来进行绕线工作,最后再由员工手工拆线模。此方式相对有所改进,但其生产效率低的缺点依然没有较大的改变,此方式需要两台内绕机同时工作才能正常生产,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01741188A,公布日为2010年6月16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双头定子内绕机,包括铁芯、模扣、线模和绕线器,其中铁芯绕线机设置有沿绕线器工位纵向往复移动的纵向移动架,纵向移动架上设置有机械臂和沿绕线器工位横向往复移动的横向滑动板,横向滑动板上设置有安装铁芯的铁芯座,机械臂装卸线模并通过模扣使线模固定于铁芯上。虽然该发明中的模扣、线模均为自动装配,操作者只需把铁芯安装至横向滑动板的铁芯座内即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但其一次只能绕制两个线径相同的定子,不能绕制多个线径不同的定子,生产效率较低,而且,其机械架不能左右移位,不利于设备的维护,此外,其用孔来固定定子芯片,周边虚位不能太大,将定子芯片放入、取出比较困难,同时,其装拆线模时,前后绕线模安装方式相同,故所占空间较大,而且,其剪线设备功能单一,不适合线径相异的多组线圈的全自动缠绕。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629642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11月10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适合不同直径漆包线单机同次缠绕的全自动绕线机,包括安装有驱动机构的绕线机动力头,以及与该动力头内的驱动机构连接的绕线杆;绕线杆中空,内设过线管,该过线管内设置四条用于输出漆包线的过线通道;绕线杆中部对称地设有两通孔,过线管中部也对称地设有两通孔,对应的两通孔相连通并同时与过线管的一过线通道相连通,对应的另两通孔相连通也同时与过线管的另一过线通道相连通。虽然该实用新型可在同一台绕线机上绕制多种线径不同匝数的定子绕组,但其一次只能缠绕一个定子,工作效率很低,而且,其缺乏剪线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在定子芯片上全自动缠绕线径相异的多组线圈、工作效率较低、使用与维护较困难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能在定子芯片上全自动缠绕线径相异的多组线圈、工作效率较高、使用与维护较简易的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包括底座及其上设置的定子固定移动装置与定子绕线剪线装置,所述定子固定移动装置包括滑动式机械架、定子卡条与定子固定部,所述定子绕线剪线装置包括驱动机箱、绕线杆与剪线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定子固定移动装置相配合的横向导轨,定子固定移动装置上设置有与滑动式机械架相配合的纵向导轨;所述绕线杆包括内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主绕线的主绕组绕线杆与内部设置有由另一台电机驱动的副绕线的副绕组绕线杆,主绕线的线径与副绕线的线径相异,主绕组绕线杆与副绕组绕线杆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数目相等。
所述横向导轨与横向导块的底部相配合,横向导块的顶部与定子固定移动装置上设置的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纵向导轨,纵向导轨与纵向导块的底部相配合,纵向导块的顶部与滑动式机械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纵侧部连接有横向固定块,横向固定块的另一端连接有横向气缸,底板的横侧部连接有纵向固定块,纵向固定块的另一端与滑动式机械架上设置的纵向气缸相连接。
所述定子固定移动装置还包括一号线模组装手以及与剪线部相配合的剪线夹持装置,所述定子绕线剪线装置还包括与一号线模组装手相配合的二号线模组装手。
所述定子固定移动装置中设置的滑动式机械架的侧部设置有卡条驱动口与机械手移动口,卡条驱动口与机械手移动口中各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卡条驱动气缸与一号线模组装手,卡条驱动气缸的驱动端通过卡条驱动条与沿卡条导轨滑动的定子卡条相连接,卡条导轨与定子固定移动装置相连接;
所述滑动式机械架的顶部设置有定子固定部,定子固定部包括横铁气缸、护板气缸、锁紧舌气缸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定子横铁、护板、锁紧舌,且定子横铁、护板、锁紧舌与定子卡条上设置的定子安装槽相配合;
所述一号线模组装手包括一号手固定气缸与一号手纵移气缸,一号手固定气缸与一号手固定块相连接,一号手纵移气缸与一号手纵移块相连接;
所述二号线模组装手包括二号手横移气缸、二号手纵移气缸与二号手夹持块,二号手夹持块的侧部与二号手横移气缸的驱动端相连接,二号手夹持块的底部与二号手导轨滑动配合,二号手夹持块的背部与二号手纵移气缸的驱动端相连接。
所述一号手固定块的前端设置有一号手插销,一号手纵移块上设置有一号手线模座,一号手插销、一号手线模座分别与一号线模上设置的一号手插孔、一号手夹空相配合;所述二号手夹持块上设置的二号手插销、二号手插块分别与二号线模上设置的二号手插孔、二号手夹空相配合;所述一号线模、二号线模上均设置有线模卡块,线模卡块与锁紧舌上设置的舌卡孔相配合。
所述一号线模、二号线模的数量均为八个,一号手插销的数量为八个,二号手插销的数量为八个,一号手线模座的数量为四个,二号手插块的数量为四个,一号手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二号手夹持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一号线模、二号线模均对应的定子芯片、主绕组绕线杆、副绕组绕线杆的数量各为四个。
所述定子固定移动装置中设置的剪线夹持装置包括线夹驱动气缸以及与定子芯片相对应的线夹,线夹包括固定线夹块与活动线夹块,固定线夹块与滑动式机械架固定连接,活动线夹块与固定在滑动式机械架上的线夹驱动气缸相连接;
所述定子绕线剪线装置中设置的剪线部包括一号剪线伸缩气缸、二号剪线伸缩气缸、剪线纵移气缸与剪线横移气缸,二号剪线伸缩气缸与一号剪线伸缩气缸相连接,一号剪线伸缩气缸的内部设置有与绕线杆相对应的线钩,一号剪线伸缩气缸上的一号下侧部与纵驱动板旋转连接,一号上侧部与横向卡手固定连接,横向卡手的另一端与横向驱动条相连接,横向驱动条的另一面与横向连接部相连接,横向连接部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剪线横移气缸上的横驱动块相连接,剪线横移气缸与纵驱动板固定连接,纵驱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纵拉动块,纵拉动块的一端通过纵固定块与驱动机箱固定连接,纵拉动块的另一端与剪线纵移气缸相连接,剪线纵移气缸的另一端与驱动机箱固定连接。
所述绕线杆的数量为八个,分别为四个主绕组绕线杆和四个副绕组绕线杆,一号剪线伸缩气缸、二号剪线伸缩气缸的数量均为十六个,剪线纵移气缸与剪线横移气缸的数量均为四个,且一个剪线纵移气缸、一个剪线横移气缸同时对应四个一号剪线伸缩气缸、四个二号剪线伸缩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中包括底座、定子固定移动装置与定子绕线剪线装置,定子固定移动装置包括滑动式机械架与定子卡条,定子绕线剪线装置包括驱动机箱与绕线杆,绕线杆有两种,分别为对应主绕线的主绕组绕线杆和对应副绕线的副绕组绕线杆,主绕线和副绕线的线径相异,且每个绕线杆的内部均能穿有两条绕线,使用时,通过定子固定移动装置的横向移动,以及滑动式机械架的前后左右运动,使定子卡条上设置的多个定子芯片分别在主绕组绕线杆和副绕组绕线杆上实现不同线径的多组线圈的缠绕,而且从搁置定子芯片开始,直至取走缠绕后的定子芯片,整个过程全为自动操作,且一次能够缠绕多个定子芯片,效率很高,以四个定子芯片为例,一台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及其操作人员1人便可完成多速串激电机定子的绕制,拥有8根绕线杆,四工位共同工作的它一次便能生产4个定子,一人一机每天至少生产2000个以上的电机定子,无论绕制单速,还是绕制多速的定子芯片,其生产效果都是目前的绕线机设备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实现定子芯片上双线径、多组线圈的缠绕,而且生产效率较高。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中的定子固定移动装置上设置有一号线模组装手,定子绕线剪线装置上设置有二号线模组装手,使用时,一号线模组装手与二号线模组装手同时与定子固定部以及定子卡条上设置的定子芯片相配合,实现线模的自动组装与拆启,不仅组装后的固定效果较好,而且拆启操作简便、迅速,同时,自动组装与拆启的效率很高,需要的工作空间很小。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实现高效率的线模组装与拆启,而且所需工作空间较小。
3、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中的定子固定移动装置上设置有剪线夹持装置,定子绕线剪线装置上设置有剪线部,使用时,通过剪线夹持装置与剪线部的配合实现自动剪线,其中,剪线部能带动线钩实现前后、上下、左右的全方位操作,便于提高剪线的精确度,有利于在定子芯片上实现双线径、多组线圈的缠绕,同时,剪线夹持装置通过夹紧线头和线尾的方式与剪线部相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剪线操作的精密性。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自动剪线操作,有利于在定子芯片上进行相异线径的多组线圈的缠绕。
4、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中的定子固定移动装置能够沿横向导轨横向移动,定子固定移动装置中的滑动式机械架能够沿纵向导轨纵向移动,定子固定移动装置中的定子卡条能够沿卡条导轨横向滑动,以上设计,使得定子芯片能够通过前后左右的运动方式与主绕组绕线杆、副绕组绕线杆相配合来实现定子芯片上双线径、多组线圈的缠绕,以及线模的组拆、剪线操作的进行,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便于操作的进行以及使用后的维护。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实现定子芯片上双线径、多组线圈的缠绕,而且便于使用与维护。
5、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中使用的定子卡条上设置的定子安装槽为半边芯片外形的凹形槽,不仅能够调节大小,而且放入、取出定子非常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工作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定子固定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定子固定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定子固定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剪线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一号线模组装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定子绕线剪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剪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剪线横移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一号剪线伸缩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号线模和二号线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序准备工艺的操作示意图。
图13–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子芯片固定工艺的操作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模组装工艺的操作示意图。
图16–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绕线工艺的操作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剪线工艺主视图方向的操作主视图。
图19是图18对应的左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模拆启工艺的操作示意图。
图中:底座1,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底板21,纵侧部211,横向固定块212,横向气缸213,横侧部214,纵向固定块215,纵向气缸216,一号线模组装手22,一号手固定气缸221,一号手纵移气缸222,一号手固定块223,一号手纵移块224,一号手插销225,一号手线模座226,剪线夹持装置23,线夹驱动气缸231,线夹232,固定线夹块233,活动线夹块234,定子绕线剪线装置3,二号线模组装手31,二号手横移气缸311,二号手纵移气缸312,二号手夹持块313,二号手导轨314,二号手插销315,二号手插块316,滑动式机械架4,卡条驱动口41,卡条驱动气缸411,卡条驱动条412,机械手移动口42,定子卡条5,卡条导轨51,定子安装槽52,定子固定部6,横铁气缸61,定子横铁611,护板气缸62,护板621,锁紧舌气缸63,锁紧舌631,驱动机箱7,绕线杆8,主绕线81,主绕组绕线杆82,副绕线83,副绕组绕线杆84,剪线部9,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一号下侧部911,一号上侧部912,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剪线纵移气缸93,纵驱动板931,纵拉动块932,纵固定块933,剪线横移气缸94,横向卡手941,横向驱动条942,横向连接部943,横驱动块944,线钩95,横向导轨10,横向导块101,纵向导轨11,纵向导块111,一号线模12,一号手插孔121,一号手夹空122,二号线模13,二号手插孔131,二号手夹空132,线模卡块14,舌卡孔141,定子芯片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11,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包括底座1及其上设置的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与定子绕线剪线装置3,所述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包括滑动式机械架4、定子卡条5与定子固定部6,所述定子绕线剪线装置3包括驱动机箱7、绕线杆8与剪线部9;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相配合的横向导轨10,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上设置有与滑动式机械架4相配合的纵向导轨11;所述绕线杆8包括内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主绕线81的主绕组绕线杆82与内部设置有由另一台电机驱动的副绕线83的副绕组绕线杆84,主绕线81的线径与副绕线83的线径相异,主绕组绕线杆82与副绕组绕线杆8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数目相等。
所述横向导轨10与横向导块101的底部相配合,横向导块101的顶部与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上设置的底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21的顶部设置有纵向导轨11,纵向导轨11与纵向导块111的底部相配合,纵向导块111的顶部与滑动式机械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1的纵侧部211连接有横向固定块212,横向固定块212的另一端连接有横向气缸213,底板21的横侧部214连接有纵向固定块215,纵向固定块215的另一端与滑动式机械架4上设置的纵向气缸216相连接。
所述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还包括一号线模组装手22以及与剪线部9相配合的剪线夹持装置23,所述定子绕线剪线装置3还包括与一号线模组装手22相配合的二号线模组装手31。
所述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中设置的滑动式机械架4的侧部设置有卡条驱动口41与机械手移动口42,卡条驱动口41与机械手移动口42中各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卡条驱动气缸411与一号线模组装手22,卡条驱动气缸411的驱动端通过卡条驱动条412与沿卡条导轨51滑动的定子卡条5相连接,卡条导轨51与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相连接;
所述滑动式机械架4的顶部设置有定子固定部6,定子固定部6包括横铁气缸61、护板气缸62、锁紧舌气缸63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定子横铁611、护板621、锁紧舌631,且定子横铁611、护板621、锁紧舌631与定子卡条5上设置的定子安装槽52相配合;
所述一号线模组装手22包括一号手固定气缸221与一号手纵移气缸222,一号手固定气缸221与一号手固定块223相连接,一号手纵移气缸222与一号手纵移块224相连接;
所述二号线模组装手31包括二号手横移气缸311、二号手纵移气缸312与二号手夹持块313,二号手夹持块313的侧部与二号手横移气缸311的驱动端相连接,二号手夹持块313的底部与二号手导轨314滑动配合,二号手夹持块313的背部与二号手纵移气缸312的驱动端相连接。
所述一号手固定块223的前端设置有一号手插销225,一号手纵移块224上设置有一号手线模座226,一号手插销225、一号手线模座226分别与一号线模12上设置的一号手插孔121、一号手夹空122相配合;所述二号手夹持块313上设置的二号手插销315、二号手插块316分别与二号线模13上设置的二号手插孔131、二号手夹空132相配合;所述一号线模12、二号线模13上均设置有线模卡块14,线模卡块14与锁紧舌631上设置的舌卡孔141相配合。
所述一号线模12、二号线模13的数量均为八个,一号手插销225的数量为八个,二号手插销315的数量为八个,一号手线模座226的数量为四个,二号手插块316的数量为四个,一号手固定块223的数量为两个,二号手夹持块31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一号线模12、二号线模13均对应的定子芯片15、主绕组绕线杆82、副绕组绕线杆84的数量各为四个。
所述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中设置的剪线夹持装置23包括线夹驱动气缸231以及与定子芯片15相对应的线夹232,线夹232包括固定线夹块233与活动线夹块234,固定线夹块233与滑动式机械架4固定连接,活动线夹块234与固定在滑动式机械架4上的线夹驱动气缸231相连接;
所述定子绕线剪线装置3中设置的剪线部9包括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剪线纵移气缸93与剪线横移气缸94,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与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相连接,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的内部设置有与绕线杆8相对应的线钩95,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上的一号下侧部911与纵驱动板931旋转连接,一号上侧部912与横向卡手941固定连接,横向卡手941的另一端与横向驱动条942相连接,横向驱动条942的另一面与横向连接部943相连接,横向连接部943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剪线横移气缸94上的横驱动块944相连接,剪线横移气缸94与纵驱动板931固定连接,纵驱动板931上固定连接有纵拉动块932,纵拉动块932的一端通过纵固定块933与驱动机箱7固定连接,纵拉动块932的另一端与剪线纵移气缸93相连接,剪线纵移气缸93的另一端与驱动机箱7固定连接。
所述绕线杆8的数量为八个,分别为四个主绕组绕线杆82和四个副绕组绕线杆84,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的数量均为十六个,剪线纵移气缸93与剪线横移气缸94的数量均为四个,且一个剪线纵移气缸93、一个剪线横移气缸94同时对应四个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四个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串激电机的运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家庭里都有一件或几件使用串激电机作为动力的小家电,根据我国国内的需求以及对外出口,我国每年都要生产大量的串激电机,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串激电机都具有调节速度快慢的功能,而调节速度快慢的功能决定于其所采用的定子,故多速串激电机的定子都需要缠绕多组漆包线圈,但定子一旦绕上漆包线后,就无法再次装上绕线模。因此,在绕制多速串激电机定子的第二组或以上的线圈时,现有的普遍做法都是由人手将绕制成的线圈装到定子上,工作效率太低。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本设计采用横向双层移动定子卡条与滑动式机械架、纵向往复旋转移动绕线杆的方式突破在装有绕线模的定子芯片上绕制多组、异线径线圈的难关,同时,为了让设备达到全自动化生产,还设计了自动装、拆绕线模的设备以及利用多组气缸推动的自动剪线设备。在纵向往复旋转移动绕线杆进行绕线的过程中,绕线杆将带动漆包线并在绕线模的引导下绕至定子芯片上,缠绕的操作分别由两组绕线杆,即主绕组绕线杆和副绕组绕线杆进行,且主绕组绕线杆负责缠绕的漆包线的线径与副绕组绕线杆负责缠绕的漆包线的线径是不同的,同时,同一组绕线杆下,无论是主绕组绕线杆还是副绕组绕线杆,均可绕制不同圈数的多组线圈,最终实现在定子芯片上双线径、多组的线圈的全自动缠绕。
本设计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的优点与效果与同类绕线机的比较结果如下:
第一、全自动双头定子内绕机:
全自动双头定子内绕机无法独立绕制多速串激电机的定子。因为定子一旦绕上漆包线后就无法再次装上绕线模,因此,该内绕机一次只能绕一种线径的定子,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与另一台排式绕线机共同绕制:先用全自动双头定子内绕机绕出只有一组线圈的定子,然后通过手动操作的方式,将用排式绕线机绕出来的第二组或第三组线圈装入定子中。
在绕制多速串激电机定子时,至少需要的生产设备及生产人员为:1台全自动双头定子内绕机及其操作人员1人、1台排式定子绕线机及其操作人员1人、1个为定子安装第二组线圈的生产人员。这样生产出来的电机定子,不仅线圈松散、飞线较多,而且电机转动容易断线、耐压不良。
第二、非自动定装拆绕线模的定子内绕机:
非自动定装拆绕线模的定子内绕机绕制多速串激电机定子的生产过程为:先为定子手动装上绕线模,然后放进第一台非自动定装拆绕线模的定子内绕机上绕制第一组线圈,在不拆绕线模的情况下,再把定子放进第二台非自动定装拆绕线模的定子内绕机上绕制第二组线圈,最后再为定子手动拆下绕线模。可见,该内绕机需要由手工去装、拆绕线模,耗费的时间很多,工作量较大,生产效率不高,且对生产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在绕制多速串激电机定子时,至少需要的生产设备及生产人员为:2台或以上的非自动定装拆绕线模的定子内绕机,2个或以上的操作员,且每天只能生产1000台以下的电机定子。
第三、排式定子绕线机:
排式定子绕线机绕制多速串激电机定子的生产过程为:先由两台或以上的排式定子绕线机绕制出多组线圈,再对线圈进行手动包扎、压型,然后手动安装到定子上。可见,该种绕线机不仅生产效率太低,而且需要消耗很多人工。
在绕制多速串激电机定子时,至少需要的生产设备及生产人员为:2台或以上的排式定子绕线机,8个或以上的生产人员,且绕制时的用线量比普通内绕机多15%以上。
相比之下,本设计一台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只需一个操作人员即可完成多速串激电机定子的绕制。此外,优选的拥有8根绕线杆,四工位共同工作的本设计一次便能生产4个定子,一人一机每天生产至少2000台以上的电机定子,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绕线杆的数量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无论是绕制单速,还是绕制多速的串激电机定子,其生产效果都是现有的绕线机设备所无法比拟的。
实施例:
以四工位为例,即全自动四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它包括四个主绕组绕线杆82和四个副绕组绕线杆84,主绕线81的线径与副绕线83的线径相异,主绕线81缠绕后的线圈构成主绕组,其数量为两组,副绕线83缠绕后的线圈构成副绕组,其数量为两组。
参见图1–图11,一种全自动四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包括底座1、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与定子绕线剪线装置3,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包括滑动式机械架4、定子卡条5、定子固定部6与一号线模组装手22,定子绕线剪线装置3包括驱动机箱7、绕线杆8、二号线模组装手31与剪线部9,其中,绕线杆8包括四个主绕组绕线杆82和四个副绕组绕线杆84,主绕线81的线径与副绕线83的线径相异;
所述底座1依次通过横向导轨10、横向导块101与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上设置的底板21的底部相配合,底板21的顶部依次通过纵向导轨11、纵向导块111与滑动式机械架4的底部相配合,底板21的纵侧部211通过横向固定块212与横向气缸213相连接,底板21的横侧部214通过纵向固定块215与纵向气缸216相连接;
所述滑动式机械架4的侧部设置有卡条驱动口41、机械手移动口42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卡条驱动气缸411、一号线模组装手22,卡条驱动气缸411通过卡条驱动条412与沿卡条导轨51滑动的定子卡条5相连接,定子卡条5上设置有与定子芯片15相配合的半边芯片外形的定子安装槽52;
所述定子固定部6包括横铁气缸61、护板气缸62、锁紧舌气缸63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定子横铁611、护板621、锁紧舌631,锁紧舌631上设置的舌卡孔141与线模卡块14相配合;
所述一号线模组装手22包括一号手固定气缸221与一号手纵移气缸222,一号手固定气缸221与一号手固定块223相连接,一号手纵移气缸222与一号手纵移块224相连接,一号手固定块223、一号手纵移块224上分别设置的一号手插销225、一号手线模座226分别与一号手插孔121、一号手夹空122相配合;
所述剪线夹持装置23包括线夹驱动气缸231与线夹232,线夹232包括固定线夹块233与活动线夹块234,固定线夹块233与滑动式机械架4固定连接,活动线夹块234与线夹驱动气缸231相连接;
所述剪线部9包括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剪线纵移气缸93与剪线横移气缸94,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与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相连接,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的内部设置有与绕线杆8相对应的线钩95,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上的一号下侧部911与纵驱动板931旋转连接,一号上侧部912与横向卡手941固定连接,横向卡手941的另一端与横向驱动条942相连接,横向驱动条942的另一面与横向连接部943相连接,横向连接部943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剪线横移气缸94上的横驱动块944相连接,剪线横移气缸94与纵驱动板931固定连接,纵驱动板931上固定连接有纵拉动块932,纵拉动块932的一端通过纵固定块933与驱动机箱7固定连接,纵拉动块932的另一端与剪线纵移气缸93相连接,剪线纵移气缸93的另一端与驱动机箱7固定连接;
所述二号线模组装手31包括二号手横移气缸311、二号手纵移气缸312与二号手夹持块313,二号手夹持块313的侧部与二号手横移气缸311的驱动端相连接,二号手夹持块313的底部与二号手导轨314滑动配合,二号手夹持块313的背部与二号手纵移气缸312的驱动端相连接,二号手夹持块313上设置的二号手插销315、二号手插块316分别与二号手插孔131、二号手夹空132相配合;
所述一号线模12、二号线模13的数量均为八个,一号手固定块223、二号手夹持块313的数量均为两个,一号手插销225、二号手插销315的数量均为八个,一号手线模座226、二号手插块316的数量均为四个,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的数量均为十六个,剪线纵移气缸93、剪线横移气缸94的数量均为四个,且一个剪线纵移气缸93、一个剪线横移气缸94同时对应四个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四个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
参见图12–图20,一种上述全自动四工位双线径内绕机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前序准备工艺:先设定所述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的运转参数,运转参数包括主绕组的数量为两组、副绕组的数量为两组,然后将定子芯片15对应搁置在定子卡条5上的定子安装槽52内,再按下内绕机的启动按钮;
第二步:定子芯片固定工艺:卡条驱动气缸411推出以带动定子卡条5沿卡条导轨51横向右移,直至移动到线模组装位置,然后横铁气缸61推出以带动定子芯片15上方的定子横铁611下压以固定住定子芯片15,再护板气缸62推出以带动护板621从两侧夹住定子芯片15的上下两端,然后锁紧舌气缸63推出以带动锁紧舌631从定子芯片15的上下两端向其中心延伸,直至露出舌卡孔141;
第三步:线模组装工艺:先一号手纵移气缸222、二号手纵移气缸312同时推出以分别带动一号线模12、二号线模13向定子芯片15的两边靠拢,直至一号线模12、二号线模13上的线模卡块14进入锁紧舌631上设置的舌卡孔141,然后锁紧舌气缸63退回以锁定一号线模12与二号线模13,此时,一号线模12、二号线模13均与定子芯片15固定连接,再一号手固定气缸221退回以带动一号手固定块223上设置的一号手插销225从一号手插孔121中拔出,然后二号手横移气缸311推出以带动二号手夹持块313横移,二号手夹持块313同时带动二号手插销315、二号手插块316分别从二号手插孔131、二号手夹空132中退出,再一号手纵移气缸222退回以带动一号手线模座226从一号手夹空122中退出,此时,一号线模组装手22与一号线模12脱离,然后二号手纵移气缸312退回以带动二号手夹持块313后退,此时,二号线模组装手31与二号线模13脱离;
第四步:一次绕线工艺:所述主绕组绕线杆82中穿有两条主绕线81;先横向气缸213推出以带动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沿横向导轨10横向右移,直至定子卡条5上装配的定子芯片15的中心对准主绕组绕线杆82,然后纵向气缸216退回以带动滑动式机械架4纵向后移,直至定子芯片15移动至主绕线81的绕线位置,再启动驱动机箱7中的电机以带动主绕组绕线杆82在定子芯片15的中心进行纵向往复旋转运动以缠绕主绕线81,同时,张力器控制主绕组线圈的松紧程度,电子计数器计算已绕的主绕组线圈的数目,当数目即将达到设定数值时,电机开始减速运行并在已绕数目达到设定数值时停止运行,主绕组线圈缠绕完毕;
所述纵向往复旋转运动是指:起始时,主绕组绕线杆82静止的位于0度的位置,然后主绕组绕线杆82对准定子芯片15的中心前伸,并逆时针旋转90度以便于依次穿过二号线模13、定子芯片15与一号线模12,穿过后,先顺时针旋回0度,再顺时针旋转90度,并将主绕组绕线杆82沿一号线模12、定子芯片15与二号线模13后退,直至退回起始位置,然后逆时针旋转90度以回到起始时的0度位置,再依次循环操作;
第五步:一次剪线工艺:上述主绕线81的绕线工艺结束后,先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推出以推动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直至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内部设置的线钩95被松开,然后线夹驱动气缸231推出以驱动活动线夹块234与固定线夹块233合拢夹紧线头,并将线头挂在固定线夹块233上,再剪线纵移气缸93推出以驱动松开的线钩95对准线尾,然后剪线横移气缸94退回以拉动线钩95顺时针转动,直至线钩95摆偏线尾,再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推出以驱动线钩95完全伸出,然后剪线横移气缸94推出以拉动线钩95逆时针转动,直至已完全伸出的线钩95勾住线尾,再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退回以上拉线钩95,线钩95提起其上勾住的线尾,然后线夹驱动气缸231退回以驱动活动线夹块234与固定线夹块233分离,同时,剪线纵移气缸93退回以上提线钩95,直至线钩95勾住的线尾进入活动线夹块234与固定线夹块233之间,再线夹驱动气缸231推出以驱动活动线夹块234与固定线夹块233合拢夹紧线头与线尾,然后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退回以继续提高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与线钩95,上提并被锁紧的线钩95拉动其上勾住的线,直至线被拉断,一次剪线工艺结束;
第六步:二次绕线工艺:所述副绕组绕线杆84中穿有两条副绕线83,先纵向气缸216推出以带动滑动式机械架4纵向前移,直至定子芯片15离开主绕线81的绕线位置,然后横向气缸213退回以带动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沿横向导轨10横向左移,直至定子卡条5上装配的定子芯片15的中心对准副绕组绕线杆84,然后纵向气缸216推出以带动滑动式机械架4纵向后移,直至定子芯片15移动至副绕线83的绕线位置,再启动驱动机箱7中的电机以带动副绕组绕线杆83在定子芯片15的中心进行纵向往复旋转运动以缠绕副绕线83,同时,张力器控制副绕组线圈的松紧程度,电子计数器计算已绕的副绕组线圈的数目,当数目即将达到设定数值时,电机开始减速运行并在已绕数目达到设定数值时停止运行,副绕组线圈缠绕完毕;
第七步:二次剪线工艺:上述副绕线的绕线工艺结束后,驱动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剪线纵移气缸93、剪线横移气缸94,以及线夹驱动气缸231、线夹232、固定线夹块233与活动线夹块234进行剪线操作,该剪线操作与一次剪线工艺的操作步骤相同;
第八步:线模拆启工艺:先二号手纵移气缸312推出以带动二号线模组装手31前移,然后一号手纵移气缸222推出以带动一号线模组装手22前移,同时,二号手横移气缸311退回以带动二号手夹持块313横移,直至二号手夹持块313带动二号手插销315、二号手插块316分别插入二号手插孔131与二号手夹空132,再一号手固定气缸221推出以带动一号手固定块223上设置的一号手插销225插入一号手插孔121,然后锁紧舌气缸63推出,驱动锁紧舌631以放松线模卡块14与舌卡孔141,再一号手纵移气缸222、二号手纵移气缸312均退回以分别拆启一号线模12、二号线模13离开定子芯片15;
第九步:定子芯片收取工艺:先护板气缸62退回以带动护板621离开定子芯片15的两侧,然后横铁气缸61退回,带动定子横铁611上升以松开定子芯片15,再卡条驱动气缸411退回以带动定子卡条5沿卡条导轨51横向左移到起始位置,然后从定子卡条5上取下已缠绕好的定子芯片15。
上述一种全自动四工位双线径内绕机一次能生产四个定子,一人一机每天生产至少2000台以上的电机定子,生产效果优越。

Claims (8)

1.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包括底座(1)及其上设置的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与定子绕线剪线装置(3),所述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包括滑动式机械架(4)、定子卡条(5)与定子固定部(6),所述定子绕线剪线装置(3)包括驱动机箱(7)、绕线杆(8)与剪线部(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相配合的横向导轨(10),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上设置有与滑动式机械架(4)相配合的纵向导轨(11);所述绕线杆(8)包括内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主绕线(81)的主绕组绕线杆(82)与内部设置有由另一台电机驱动的副绕线(83)的副绕组绕线杆(84),主绕线(81)的线径与副绕线(83)的线径相异,主绕组绕线杆(82)与副绕组绕线杆(8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数目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轨(10)与横向导块(101)的底部相配合,横向导块(101)的顶部与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上设置的底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21)的顶部设置有纵向导轨(11),纵向导轨(11)与纵向导块(111)的底部相配合,纵向导块(111)的顶部与滑动式机械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1)的纵侧部(211)连接有横向固定块(212),横向固定块(212)的另一端连接有横向气缸(213),底板(21)的横侧部(214)连接有纵向固定块(215),纵向固定块(215)的另一端与滑动式机械架(4)上设置的纵向气缸(21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还包括一号线模组装手(22)以及与剪线部(9)相配合的剪线夹持装置(23),所述定子绕线剪线装置(3)还包括与一号线模组装手(22)相配合的二号线模组装手(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中设置的滑动式机械架(4)的侧部设置有卡条驱动口(41)与机械手移动口(42),卡条驱动口(41)与机械手移动口(42)中各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卡条驱动气缸(411)与一号线模组装手(22),卡条驱动气缸(411)的驱动端通过卡条驱动条(412)与沿卡条导轨(51)滑动的定子卡条(5)相连接,卡条导轨(51)与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相连接;
所述滑动式机械架(4)的顶部设置有定子固定部(6),定子固定部(6)包括横铁气缸(61)、护板气缸(62)、锁紧舌气缸(63)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定子横铁(611)、护板(621)、锁紧舌(631),且定子横铁(611)、护板(621)、锁紧舌(631)与定子卡条(5)上设置的定子安装槽(52)相配合;
所述一号线模组装手(22)包括一号手固定气缸(221)与一号手纵移气缸(222),一号手固定气缸(221)与一号手固定块(223)相连接,一号手纵移气缸(222)与一号手纵移块(224)相连接; 
所述二号线模组装手(31)包括二号手横移气缸(311)、二号手纵移气缸(312)与二号手夹持块(313),二号手夹持块(313)的侧部与二号手横移气缸(311)的驱动端相连接,二号手夹持块(313)的底部与二号手导轨(314)滑动配合,二号手夹持块(313)的背部与二号手纵移气缸(312)的驱动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手固定块(223)的前端设置有一号手插销(225),一号手纵移块(224)上设置有一号手线模座(226),一号手插销(225)、一号手线模座(226)分别与一号线模(12)上设置的一号手插孔(121)、一号手夹空(122)相配合;所述二号手夹持块(313)上设置的二号手插销(315)、二号手插块(316)分别与二号线模(13)上设置的二号手插孔(131)、二号手夹空(132)相配合;所述一号线模(12)、二号线模(13)上均设置有线模卡块(14),线模卡块(14)与锁紧舌(631)上设置的舌卡孔(141)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线模(12)、二号线模(13)的数量均为八个,一号手插销(225)的数量为八个,二号手插销(315)的数量为八个,一号手线模座(226)的数量为四个,二号手插块(316)的数量为四个,一号手固定块(223)的数量为两个,二号手夹持块(31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一号线模(12)、二号线模(13)均对应的定子芯片(15)、主绕组绕线杆(82)、副绕组绕线杆(84)的数量各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固定移动装置(2)中设置的剪线夹装置(23)包括线夹驱动气缸(231)以及与定子芯片(15)相对应的线夹(232),线夹(232)包括固定线夹块(233)与活动线夹块(234),固定线夹块(233)与滑动式机械架(4)固定连接,活动线夹块(234)与固定在滑动式机械架(4)上的线夹驱动气缸(231)相连接;
所述定子绕线剪线装置(3)中设置的剪线部(9)包括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剪线纵移气缸(93)与剪线横移气缸(94),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与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相连接,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的内部设置有与绕线杆(8)相对应的线钩(95),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上的一号下侧部(911)与纵驱动板(931)旋转连接,一号上侧部(912)与横向卡手(941)固定连接,横向卡手(941)的另一端与横向驱动条(942)相连接,横向驱动条(942)的另一面与横向连接部(943)相连接,横向连接部(943)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剪线横移气缸(94)上的横驱动块(944)相连接,剪线横移气缸(94)与纵驱动板(931)固定连接,纵驱动板(931)上固定连接有纵拉动块(932),纵拉动块(932)的一端通过纵固定块(933)与驱动机箱(7)固定连接,纵拉动块(932)的另一端与剪线纵移气缸(93)相连接,剪线纵移气缸(93)的另一端与驱动机箱(7)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杆(8)的数量为八个,分别为四个主绕组绕线杆(82)和四个副绕组绕线杆(84),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的数量均为十六个,剪线纵移气缸(93)与剪线横移气缸(94)的数量均为四个,且一个剪线纵移气缸(93)、一个剪线横移气缸(94)同时对应四个一号剪线伸缩气缸(91)、四个二号剪线伸缩气缸(92)。
CN2010206844275U 2010-12-28 2010-12-28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66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844275U CN201966760U (zh) 2010-12-28 2010-12-28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844275U CN201966760U (zh) 2010-12-28 2010-12-28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66760U true CN201966760U (zh) 2011-09-07

Family

ID=44529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8442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66760U (zh) 2010-12-28 2010-12-28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667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4300A (zh) * 2010-12-28 2011-06-22 梁金喜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2983642A (zh) * 2012-11-15 2013-03-20 杜小兵 设有可变形铁芯的电机定子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4300A (zh) * 2010-12-28 2011-06-22 梁金喜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2104300B (zh) * 2010-12-28 2013-01-09 梁金喜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2983642A (zh) * 2012-11-15 2013-03-20 杜小兵 设有可变形铁芯的电机定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3642B (zh) * 2012-11-15 2015-12-23 杜小兵 设有可变形铁芯的电机定子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4300B (zh)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7068391B (zh) 一种多工位磁环电感绕线机
CN101615827A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110350736A (zh) 全自动转子绕线机的上料装置
CN201966760U (zh)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双线径内绕机
CN213356524U (zh) 钢丝料盘架
CN208802689U (zh) 一种绕线机
CN204332685U (zh) 电感绕线机的多轴夹线装置
CN204680536U (zh) 一种电感绕线装置
CN201553875U (zh) 适用于自动编绞机的钩底线机构
CN112537699A (zh) 一种纺织线加工用收卷装置
CN201490848U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207862570U (zh) 一种自动打结器
CN209162376U (zh) 一种带拉链卷绕功能的自动化缝制设备
US4142289A (en) Coil winder
CN211455532U (zh) 一种绕线机用低成本绕线装置
CN210011922U (zh) 自动穿丝捆扎装置
CN209584712U (zh) 一种收卷装置
CN203933276U (zh) 绕线机
CN110902473A (zh) 一种布料纺织线全自动绕线装置
CN206486100U (zh) 一种自动络筒机多工位夹头装置
CN203631310U (zh) 自动绕线组立机构
CN204022096U (zh) 多筒纱自动倒筒机
CN220208736U (zh) 一种电磁线圈的绕线装置
CN218893379U (zh) 一种用于人防设备安装的吊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