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82633U - 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82633U
CN201882633U CN2010206140417U CN201020614041U CN201882633U CN 201882633 U CN201882633 U CN 201882633U CN 2010206140417 U CN2010206140417 U CN 2010206140417U CN 201020614041 U CN201020614041 U CN 201020614041U CN 201882633 U CN201882633 U CN 201882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ostylus axostyle
wheel
adjustment
upper shaft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140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世达
吴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oc Far Ea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poc Far Ea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poc Far Ea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poc Far Ea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140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82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82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826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其包括一机台、架设于所述机台上的一滚轮组件、与所述滚轮组件端部所设的调整轮与定向盘相接的至少一连动板、以及可带动所述连动板移动的至少一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含相互平行设置且以多个连接块相接的一移动杆及一侧移杆,所述移动杆可受一马达的驱动而沿轴向来回移动,再依序带动所述侧移杆与连动板来连动相对应的调整轮与定向盘侧向移动,以此调整所述下轴杆两端调整轮与定向盘间的距离,使所述定向盘可配合基板的宽度抵靠于所述基板的两侧,以稳定移动所述基板。

Description

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基板输送装置,特别关于一种可以配合基板宽度调整两侧限制基板移动方向的构件的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基板的制作是在一输送装置上进行,输送装置包括一机台,机台上以上、下层交叠的方式间隔排列有多根横向设置的输送轮轴,各输送轮轴上间隔固设有若干输送轮,前述基板夹合于上、下层的输送轮间,以此,当输送轮轴受动力驱动而转动时,便可进而带动基板移动至清洗或蚀刻等各种不同制程的设备处加工。
其中,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板输送装置中,为了固定基板的移动路径、避免基板的移动方向偏移,会在下层的部分输送轮轴上靠近两端处设置定向盘,该定向盘的其中一端面的外径小于另一端面的外径,使该定向盘的环侧面形成一倾斜的导引面,当基板在该输送轮上移动时,基板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对应于该定向盘的导引面,以此达到避免基板的移动方向偏斜的目的。
然而,为了配合各种电子产品在设计上的需求,各式基板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规格也都略有不同,若要配合基板的宽度来调整各定向盘在输送轮轴上的位置,现有技术的处理方式是必须对各定向盘分别处理:先解除该定向盘与输送轮轴间的连接关系,再移动该定向盘于输送轮轴上的位置。如此不但费时费工,且人工调整的误差还可能会使位于各输送轮轴同一侧的各定向盘无法真正呈直线排列,导致无法顺利移动基板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的基板输送装置仍有需进一步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以此设计解决现有技术的基板输送装置难以配合基板宽度来调整两侧限制基板移动方向的构件间相对距离的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利用的技术手段是使一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包括:
一机台,其上设有两承载板与至少一托架组,所述承载板分别设于机台两侧,所述托架组设于所述承载板的内侧面的旁侧;
一滚轮组件,其架设于所述机台的两承载板之间,且包含多个下轴杆与多个定向盘,所述下轴杆可转动地间隔枢设于所述两承载板之间,每一下轴杆上设有至少一输送轮与两调整轮,所述下轴杆的输送轮套设固定于所述下轴杆上,所述下轴杆的调整轮套设于所述下轴杆上靠近下轴杆的两端部处,所述调整轮可沿所述下轴杆轴向移动但不可相对所述下轴杆转动,所述调整轮对应承载板的一端面上沿轴向突伸设有一套筒,所述套筒环绕所述下轴杆,且所述套筒的外环壁面上形成有一环槽,所述定向盘分别套设固定于所述下轴杆的调整轮的套筒上,且位于所述下轴杆的端部与调整轮之间,所述定向盘对应调整轮的一端面的外径与所述调整轮相配合,且小于定向盘另一端面的外径,所述定向盘的环侧面连接其两端面而形成为一倾斜的导引面;
至少一连动板,设于所述机台的托架组上方,所述连动板上间隔贯穿设有多个个套孔,各套孔分别套设于各套筒的环槽,并且使套筒可相对于套孔转动,但不可轴向位移;
至少一调整组件,其设于所述机台上设有托架组处,每一调整组件包含至少一连动座、一移动杆、一侧移杆、多个连接块及一马达,所述连动座与连动板相互固接,所述移动杆可轴向移动地贯穿架设于所述托架组上,所述侧移杆可侧向及轴向移动地贯穿架设于所述托架组上,且贯穿所述连动座,所述连接块间隔设置,每一连接块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移动杆与侧移杆,所述马达上设有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可受马达的驱动而伸缩,从而带动所述移动杆移动。
所述滚轮组件可进一步包含多个上轴杆,所述上轴杆可转动地间隔枢设于所述两承载板之间,并进一步贯穿所述连动板的套孔,且分别位于所述下轴杆的上方,每一上轴杆上设有至少一输送轮与两调整轮,所述上轴杆的输送轮套设固定于所述上轴杆上,所述上轴杆的调整轮套设于所述上轴杆上靠近上轴杆的两端部处,所述调整轮可沿所述上轴杆轴向移动但不可相对所述上轴杆转动,所述调整轮对应承载板的一端面上轴向突伸有一套筒,所述套筒环绕所述下轴杆,且所述套筒的外环壁面上形成有一环槽,其中,所述连动板的各套孔进一步分别对应环绕于所述上轴杆的套筒的环槽间。
所述滚轮组件中,每一下轴杆的两端部可进一步分别套设固定一驱动齿轮与一传动齿轮,每一上轴杆的其中一端部可进一步套设固定一传动齿轮,所述上轴杆的传动齿轮与下轴杆的传动齿轮相对应并啮合相接,此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以垂直于所述下轴杆的方向枢设于所述机台一侧,且与所述各下轴杆上所设的驱动齿轮相对,所述驱动杆上间隔设有多个蜗杆部,所述蜗杆部分别对应所述下轴杆的驱动齿轮,并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相接。
所述机台的每一托架组可包含多个托架,各托架沿所述承载板间隔排列设置,每一托架上横向间隔贯穿成型有一轴孔与一滑移孔,各托架的轴孔相对应,所述滑移孔呈横向延伸的长孔状,且各托架的滑移孔相对应,所述调整组件中,所述移动杆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各托架的轴孔之中,所述侧移杆则可侧向及轴向移动地穿设于各托架的滑移孔之中。
所述下、上轴杆可为断面呈非圆形的杆件,而所述下、上轴杆的调整轮上穿设有一与所述下、上轴杆的断面形状相配合的穿孔。
所述机台的两承载板的内侧面旁可均设有拖架组,各托架组上均对应设有连接所述下、上轴杆两端的调整轮与定向盘的连动板,以及可带动所述连动板移动的调整组件。
所述调整组件可进一步包含一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中段处枢设于所述机台上,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杆及马达的伸缩杆相互枢接,所述调整组件的连接块可两两一组地枢设于所述移动杆与侧移杆的两相对侧。
通过如上所述的设计,当启动马达驱动其伸缩杆移动时,可带动所述移动杆轴向移动,并经所述连接块、侧移杆、连动座及连动板来带动所述调整轮与定向盘侧向移动,进而达到调整所述下轴杆两端调整轮与定向盘间的距离的目的,使定向盘可配合基板的宽度抵靠于基板的两侧,让基板可在所述滚轮组件间稳定地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杆、侧移杆与连接块的上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杆、侧移杆与连接块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放大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包括一机台10、一滚轮组件20、至少一连动板30、一驱动杆40以及至少一调整组件50,其中:
机台10的相对两侧分别为一入口端与一出口端,机台10上设有两承载板11与至少一托架组12,承载板11以垂直于机台10的入口端至出口端的连线方向的方式分别设于机台10的两侧,配合参见图2及5所示,托架组12设于承载板11的内侧面的旁侧,每一托架组12包含多个托架121,各托架121沿承载板11间隔排列设置,每一托架121上横向间隔贯穿成型有一轴孔与一滑移孔122,各托架121的轴孔相对应,滑移孔122呈横向延伸的长孔状,且各托架121的滑移孔122也相对应;
滚轮组件20架设于机台10的两承载板11之间,且包含多个下轴杆21、多个上轴杆22与多个定向盘23;
下轴杆21可转动地间隔枢设于两承载板11之间,每一下轴杆21上设有至少一输送轮211、两调整轮212、一驱动齿轮213与一传动齿轮214,下轴杆21的输送轮211套设固定于下轴杆21上,下轴杆21的调整轮212套设于下轴杆21上靠近下轴杆21的两端部处,调整轮212可沿下轴杆21轴向移动但不可相对下轴杆21转动,调整轮212对应承载板11的一端面上沿轴向突伸设有一套筒215,套筒215也环绕下轴杆21,且套筒215的外环壁面上形成一环槽216,下轴杆21的驱动齿轮213与传动齿轮214分别套设固定于下轴杆21的两端部;
上轴杆22也可转动地间隔枢设于两承载板11之间,且分别位于下轴杆21的上方,每一上轴杆22上设有至少一输送轮221、两调整轮222与一传动齿轮224,上轴杆22的输送轮221套设固定于上轴杆22上,上轴杆22的调整轮222套设于上轴杆22上靠近上轴杆22的两端部处,调整轮222可沿上轴杆22轴向移动但不可相对上轴杆22转动,调整轮222对应承载板11的一端面上轴向突伸有一套筒225,套筒225也环绕下轴杆22,且套筒225的外环壁面上形成一环槽226,上轴杆22的传动齿轮224套设固定于上轴杆22的端部,且与下轴杆21的传动齿轮214相对应并啮合相接,使下、上轴杆21、22可相互驱动,而所述基板则夹合于下、上轴杆21、22的输送轮211、221与调整轮212、222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下、上轴杆21、22为断面呈非圆形的杆件,而下、上轴杆21、22的调整轮212、222上则穿设有一与下、上轴杆21、22的断面形状相配合的穿孔,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下、上轴杆21、22的断面呈D形,调整轮212、222的穿孔的断面也呈D形,以此设计,可使得当调整轮212、222套设在下、上轴杆21、22上时,调整轮212、222只可沿下、上轴杆21、22的轴向移动但不可相对下、上轴杆21、22转动;
定向盘23分别套设固定于下轴杆21的调整轮212的套筒215上,且位于下轴杆21的端部与调整轮212之间,使定向盘23可与下轴杆21的调整轮212一同转动,定向盘23对应调整轮212的一端面的外径与调整轮212相配合,且小于定向盘23另一端面的外径,定向盘23的环侧面连接其两端面而形成为一倾斜的导引面231,因此,当基板在输送轮211、221间移动时,定向盘23可避免基板的移动方向偏斜;
连动板30设于机台10的托架组12的上方,连动板30上间隔贯穿设有多个套孔31,各套孔31分别套设于各套筒215、225的环槽216、226,并且使套筒215、216可相对于套孔31转动,但不可轴向位移,从而,使连动板30可与下、上轴杆21、22的调整轮212、222一同沿下、上轴杆21、22的轴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使调整轮212、222的套筒215、225的环槽216、226形成于邻接套筒215、225的端面处,且贯穿套筒215、225的端面,而在要将套筒215、225与连动板30相对组装时,则是先以套筒215、225上形成环槽216、226处贯穿于连动板30的套孔之中后,再以外径大于连动板30的套孔内径的限位件结合在套筒215、225的端面,以此方式将连动板30限位在套筒215、225的环槽216、226之中;
驱动杆40以垂直于下轴杆21的方向枢设于机台10的一侧,且与各下轴杆21上所设的驱动齿轮213相对,驱动杆40上间隔设有多个蜗杆部41,蜗杆部41分别对应下轴杆21的驱动齿轮213,并与驱动齿轮213啮合相接;
以此,当驱动驱动杆40转动时,一方面可经下轴杆21的驱动齿轮213直接带动各下轴杆21转动,从而移动夹合于下、上轴杆21、22的输送轮211、221之间的基板,另一方面还可再使下轴杆21的传动齿轮214带动上轴杆22的传动齿轮224及上轴杆22转动,进而辅助向前方移动该基板;
调整组件50设于机台10上设有托架组12处,每一调整组件50包含至少一连动座51、一移动杆52、一侧移杆53、多个连接块54、一传动杆55及一马达56;
连动座51设于两相邻的托架121之间对应托架121的滑移孔122处,并与连动板30相互固接;
配合参见图3所示,移动杆52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各托架121的轴孔之中,侧移杆53则可侧向及轴向移动地穿设于各托架121的滑移孔122之中,且贯穿连动座51而可与连动座51一同连动,连接块54间隔设置,每一连接块54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移动杆52与侧移杆53,优选地,连接块54为两两一组地枢设于移动杆52与侧移杆53的两侧;
传动杆55的中段处枢设于机台10上,传动杆55的一端与移动杆52相互枢接,马达56上设有一伸缩杆561,伸缩杆561可受马达56的驱动而伸缩移动,且伸缩杆561与传动杆55的另一端相互枢接。
配合参见图4及6所示,通过上述设计,当启动马达56来驱动其伸缩杆561带动传动杆55枢转时,可进一步带动移动杆52轴向移动,再经连接块54依序带动侧移杆53、连动座51、连动板30、调整轮212、222与定向盘23侧向移动,达到调整下轴杆21两端的调整轮212与定向盘23间的距离的目的,使定向盘23可配合基板的宽度抵靠于该基板的两侧,所以基板便可在滚轮组件20间稳定地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在机台10的两承载板11的内侧面均设有拖架组12,各托架组12上均对应设有连接下、上轴杆21、22两端的调整轮211、212与定向盘23的连动板30,以及可带动连动板30移动的调整组件50,来分别带动下、上轴杆21、22两端的调整轮212、222与定向盘23,以此增加调整下、上轴杆21、22两端调整轮212、222与定向盘23间的距离的速度以及可调整的幅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其包括一机台、一滚轮组件、至少一连动板以及至少一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台上设有两承载板与至少一托架组,所述承载板分别设于机台两侧,所述托架组设于所述承载板的内侧面的旁侧;
所述滚轮组件架设于所述机台的两承载板之间,且包含多个下轴杆与多个定向盘,所述下轴杆可转动地间隔枢设于所述两承载板之间,每一下轴杆上设有至少一输送轮与两调整轮,所述下轴杆的输送轮套设固定于所述下轴杆上,所述下轴杆的调整轮套设于所述下轴杆上靠近下轴杆的两端部处,所述调整轮可沿所述下轴杆轴向移动但不可相对所述下轴杆转动,所述调整轮对应承载板的一端面上沿轴向突伸设有一套筒,所述套筒环绕所述下轴杆,且所述套筒的外环壁面上形成一环槽,所述定向盘分别套设固定于所述下轴杆的调整轮的套筒上,且位于所述下轴杆的端部与调整轮之间,所述定向盘对应调整轮的一端面的外径与所述调整轮相配合,且小于定向盘另一端面的外径,所述定向盘的环侧面连接其两端面而形成为一倾斜的导引面;
所述连动板设于所述机台的托架组上方,所述连动板上间隔贯穿设有多个个套孔,各套孔分别套设于各套筒的环槽,并且使套筒可相对于套孔转动,但不可轴向位移;
所述调整组件设于所述机台上设有托架组处,每一调整组件包含至少一连动座、一移动杆、一侧移杆、多个连接块及一马达,所述连动座与连动板相互固接,所述移动杆可轴向移动地贯穿架设于所述托架组上,所述侧移杆可侧向及轴向移动地贯穿架设于所述托架组上,且贯穿所述连动座,所述连接块间隔设置,每一连接块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移动杆与侧移杆,所述马达上设有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可受马达的驱动而伸缩,从而带动所述移动杆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进一步包含多个上轴杆,所述上轴杆可转动地间隔枢设于所述两承载板之间,并进一步贯穿所述连动板的套孔,且分别位于所述下轴杆的上方,每一上轴杆上设有至少一输送轮与两调整轮,所述上轴杆的输送轮套设固定于所述上轴杆上,所述上轴杆的调整轮套设于所述上轴杆上靠近上轴杆的两端部处,所述调整轮可沿所述上轴杆轴向移动但不可相对所述上轴杆转动,所述调整轮对应承载板的一端面上轴向突伸有一套筒,所述套筒环绕所述下轴杆,且所述套筒的外环壁面上形成一环槽,其中,所述连动板的各套孔进一步分别对应环绕于所述上轴杆的套筒的环槽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的每一下轴杆的其中一端部进一步套设固定一驱动齿轮,所述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以垂直于所述下轴杆的方向枢设于所述机台一侧,且与所述各下轴杆上所设的驱动齿轮相对,所述驱动杆上间隔设有多个蜗杆部,所述蜗杆部分别对应所述下轴杆的驱动齿轮,并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相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中,每一下轴杆的两端部进一步分别套设固定一驱动齿轮与一传动齿轮,每一上轴杆的其中一端部进一步套设固定一传动齿轮,所述上轴杆的传动齿轮与下轴杆的传动齿轮相对应并啮合相接,所述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以垂直于所述下轴杆的方向枢设于所述机台一侧,且与所述各下轴杆上所设的驱动齿轮相对,所述驱动杆上间隔设有多个蜗杆部,所述蜗杆部分别对应所述下轴杆的驱动齿轮,并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相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的每一托架组包含多个托架,各托架沿所述承载板间隔排列设置,每一托架上横向间隔贯穿成型有一轴孔与一滑移孔,各托架的轴孔相对应,所述滑移孔呈横向延伸的长孔状,且各托架的滑移孔相对应,所述调整组件中,所述移动杆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各托架的轴孔之中,所述侧移杆可侧向及轴向移动地穿设于各托架的滑移孔之中。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杆为断面呈非圆形的杆件,而所述下轴杆的调整轮上穿设有一与所述下轴杆的断面形状相配合的穿孔。
7.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上轴杆为断面呈非圆形的杆件,而所述下、上轴杆的调整轮上穿设有一与所述下、上轴杆的断面形状相配合的穿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的两承载板的内侧面旁均设有拖架组,各托架组上均对应设有连接所述下轴杆两端的调整轮与定向盘的连动板、以及可带动所述连动板移动的调整组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的两承载板的内侧面旁均设有拖架组,各托架组上均对应设有连接所述下、上轴杆两端的调整轮与定向盘的连动板,以及可带动所述连动板移动的调整组件。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进一步包含一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中段处枢设于所述机台上,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杆及马达的伸缩杆相互枢接,所述调整组件的连接块为两两一组地枢设于所述移动杆与侧移杆的两相对侧。
CN2010206140417U 2010-11-19 2010-11-19 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82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40417U CN201882633U (zh) 2010-11-19 2010-11-19 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40417U CN201882633U (zh) 2010-11-19 2010-11-19 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82633U true CN201882633U (zh) 2011-06-29

Family

ID=44180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14041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82633U (zh) 2010-11-19 2010-11-19 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82633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9388A1 (zh) * 2012-04-27 2013-10-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移运装置
CN103738659A (zh) * 2013-12-30 2014-04-23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变距式火车车轮自适应输送装置
CN104326209A (zh) * 2014-09-26 2015-0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治具和显示基板传送装置
CN104340628A (zh) * 2013-07-23 2015-02-11 西安永电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塑封式ipm输送系统
CN104386410A (zh) * 2014-11-14 2015-03-04 无锡乐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翻转货物的辊轮装置
CN106335736A (zh) * 2016-09-29 2017-01-18 江苏省绿岛管阀件有限公司 一种管阀件生产输送装置用滚轮机构
CN106571326A (zh) * 2016-10-19 2017-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压滚轮及基板传送装置
CN106672627A (zh) * 2017-01-22 2017-05-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基板的滚轮
CN106769473A (zh) * 2017-01-11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气门摩擦焊屈服强度自动化检测的方法
CN110304397A (zh) * 2019-06-28 2019-10-08 盐城东方天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高位滑撬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9388A1 (zh) * 2012-04-27 2013-10-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移运装置
CN104340628A (zh) * 2013-07-23 2015-02-11 西安永电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塑封式ipm输送系统
CN103738659B (zh) * 2013-12-30 2016-05-25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变距式火车车轮自适应输送装置
CN103738659A (zh) * 2013-12-30 2014-04-23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变距式火车车轮自适应输送装置
CN104326209A (zh) * 2014-09-26 2015-0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治具和显示基板传送装置
CN104326209B (zh) * 2014-09-26 2016-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治具和显示基板传送装置
US9570332B2 (en) 2014-09-26 2017-02-1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Regulation jig and a display substrate conveyer using the same
CN104386410A (zh) * 2014-11-14 2015-03-04 无锡乐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翻转货物的辊轮装置
CN106335736A (zh) * 2016-09-29 2017-01-18 江苏省绿岛管阀件有限公司 一种管阀件生产输送装置用滚轮机构
CN106571326A (zh) * 2016-10-19 2017-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压滚轮及基板传送装置
US10246264B2 (en) 2016-10-19 2019-04-0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Roller train and substrate conveying device
CN106769473A (zh) * 2017-01-11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气门摩擦焊屈服强度自动化检测的方法
CN106672627A (zh) * 2017-01-22 2017-05-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基板的滚轮
CN106672627B (zh) * 2017-01-22 2019-05-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基板的滚轮
CN110304397A (zh) * 2019-06-28 2019-10-08 盐城东方天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高位滑撬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2633U (zh) 可调整横向间距的基板输送装置
CN203936514U (zh) 在线对接钢筋笼滚焊机
CN101397087B (zh) 用于传送管件的接料机构
CN101954560B (zh) 容器筒节水平组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752374A (zh) 一种型材自动包装机构及其包装方法
CN207242873U (zh) 新型码垛机用输送系统
US9493320B2 (en) Feeding device
JP5547320B1 (ja) 搬送装置
CN104959767A (zh) 一种适用于输油管内壁多层多道焊的焊接设备
JP3167122U (ja) 横方向の間隔を調整可能な基板搬送装置
CN211589124U (zh) 一种用于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滚轮架
CN106044223A (zh) 一种玻璃转向装置
KR101506967B1 (ko) 비틀림 평강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CN105480686A (zh) 玻璃瓶定向传输装置
CN105480777A (zh) 多层铺布机的布卷输送装置
CN108247261A (zh) 一种钢筋笼焊接机头及基于该机头的钢筋笼焊接装置
CN202527561U (zh) 一种加工螺旋扭曲管的装置
CN101862880A (zh) 主弦杆接头机器人焊接系统
CN209209712U (zh) 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及交叉带分拣系统
CN104477635B (zh) 一种高速分流机
CN113753507B (zh) 一种智能板坯转运装置
CN105293022A (zh) 一种瓷砖转向机构
CN204416500U (zh) 提交出口移行机
CN205023381U (zh) 一种电子管座的输送定位装置
CN106975921A (zh) 一种油泵总成装配系统及其用于实现油泵总成装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