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8340U -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 - Google Patents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8340U
CN201788340U CN2010202059331U CN201020205933U CN201788340U CN 201788340 U CN201788340 U CN 201788340U CN 2010202059331 U CN2010202059331 U CN 2010202059331U CN 201020205933 U CN201020205933 U CN 201020205933U CN 201788340 U CN201788340 U CN 201788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ose
cablings
protective seam
base plat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059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梦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PTF Visual Display Fuzhou Lt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PTF Visual Display Fuzhou Lt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PTF Visual Display Fu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059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88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8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83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具有主动区及位于主动区外围的配线区。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包括基板、多条扫描线及数据线、多个主动组件、多条第一及第二走线以及多条遮蔽线。第一及第二走线配置于基板上且由配线区延伸至主动区。配线区中的第二走线重叠于第一走线。遮蔽线配置于第一与第二走线之间。部分扫描线电性连接第一走线,且其它的扫描线电性连接第二走线,或部分数据线电性连接于第一走线,且其它的数据线电性连接第二走线。或者是,部分扫描线及部分数据线电性连接第一走线,且其它的扫描线及其它的数据线电性连接第二走线。本实用新型可具有窄边框,不同膜层的走线之间还设置有遮蔽线作为屏蔽,以防止讯号的相互干扰,具有良好的讯号传输质量。

Description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主动组件数组基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窄边框以及良好讯号传输质量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 
背景技术
图1为习知一种主动组件数组基板的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主动组件数组基板100包括基板102以及设置于基板102上的多条扫描线104以及与垂直于扫描线104的多条数据线106。扫描线104与数据线106交错并定义出主动区AA。每一条扫描线106透过配线区WA中的一条导线108与一驱动电路110相互连接,以接收来自驱动电路110的扫描讯号。导线108的数目越多,则配线区WA的宽度越大,亦即主动组件数组基板100的边框越宽。 
举例来说,主动组件数组基板100可采用宽视讯图像数组(Wide Video Graphic Array, WVGA)标准的分辨率设计,亦即主动组件数组基板100可达到的分辨率为480*800。一般来说,导线108会配置在主动组件数组基板100的两侧边,亦即每一侧边会有400条的导线108。 
图2A~图2C分别为一种图1中配线区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2A,假设每一条导线108的线宽L为3微米,两相邻导线108之间的间距d为3微米,则400条导线108的总宽度约为2.4厘米。也就是说,主动组件数组基板100的配线区WA宽度至少需要2.4厘米左右才足够。主动组件数组基板100的主动区AA两侧的配线区WA宽度合计至少需要预留4.8厘米的空间,以布设导线108与其它的线路。为了减少主动组件数组基板100的边框宽度,图2B所示的导线布局方式系利用位于不同膜层的导线108来进行讯号的传递。位于不同膜层中的导线108彼此交错排列且分别受到保护层P1、P2的电性隔绝或保护。图2B的导线布局方式可使主动组件数组基板100的边框宽度大约减少至1.2厘米。 
然而,图2B所示的导线布局方式会使得主动组件数组基板100的配线区WA无法透光。由于目前的液晶显示面板大多是将液晶材料注入主动组件数组基板与彩色滤光基板之间,其后使用框胶贴合主动组件数组基板与彩色滤光基板。特别是,一般会由主动组件数组基板的背面照射紫外光以使框胶硬化。因此,图2B所示的导线布局方式势必会受到目前的面板封装制程所限制。 
对此,在图2C所示的导线布局方式中,不同膜层的导线108为彼此重叠,以使主动组件数组基板100具有窄边框、且配线区WA仍具有适当的透光率。但是,在图2C所示的导线布局方式中,彼此重叠的导线108容易发生耦合效应(如图2C中的区域C所示)而相互干扰,使得讯号的传输质量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可具有窄边框以及良好的讯号传输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下方案实现:一种主动组件数组基板,此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具有主动区以及位于主动区外围的配线区,此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包括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主动组件、多条第一走线、多条第二走线以及多条遮蔽线。多条扫描线以及多条数据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位于主动区中。多条扫描线与多条数据线交错以定义出多个画素区域。多个主动组件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画素区域中,且各主动组件电性连接于其中一条扫描线以及其中一条数据线。共享电极图案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主动区中。多条第一走线以及多条第二走线配置于基板上且由配线区延伸至主动区,且位于配线区中的第二走线重叠于第一走线。多条遮蔽线配置于第一走线与第二走线之间。部分扫描线电性连接于第一走线,且其它的扫描线电性连接于第二走线。或者是,部分数据线电性连接于第一走线,且其它的数据线电性连接于第二走线。或者是,部分扫描线及部分数据线电性连接于第一走线,且其它的扫描线及其它的数据线电性连接于第二走线。 
本实用新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采用堆栈式的线路布局方式,扫描线或数据线的讯号可经由不同膜层中的走线传递,且不同膜层中的走线彼此重叠,使得走线布局所需的面积大幅减少,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可具有窄边框。尤其是,不同膜层的走线之间还设置有遮蔽线作为屏蔽,以防止讯号的相互干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可具有良好的讯号传输质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一种主动组件数组基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2A~图2C分别为一种图1中配线区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4A为沿着图3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B为沿着图3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C为沿着图3中C-C’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6A为沿着图5中D-D’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B为沿着图5中E-E’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8A为沿着图7中F-F’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B为沿着图7中G-G’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B为沿着图7中H-H’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10A为沿着图9中H-H’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0B为沿着图9中I-I’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0C为沿着图9中J-J’线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500:主动组件数组基板
102、202:基板
104、210:扫描线
106、220:数据线
108:导线
110:驱动电路
230:主动组件
232:闸极
234:源极
236:汲极
240:第一走线
250:第二走线
260:遮蔽线
AA:主动区
A-A’、B-B’、C-C’、D-D’、E-E’、F-F’、G-G’、H-H’、I-I’、J-J’、K-K’:线
C:区域
CM:共享电极图案
CP:导电图案
CP1:第一导电图案
CP2:第二导电图案
d:间距
GI:闸绝缘层
H1、J1、K1、L1:第一开口
H2、J2、K2、L2:第二开口
H3、L3:第三开口
L:线宽
P1、P2:保护层
PA:画素区域
PE:画素电极
PV1:第一保护层
PV2:第二保护层
S:半导体层
W:接触窗开口
WA:配线区。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4A、4B、4C分别为沿着图3中A-A’、B-B’、C-C’线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3与图4A~4C,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具有主动区AA以及位于主动区AA外围的配线区WA。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包括基板202、多条扫描线210、多条数据线220、多个主动组件230、多条第一走线240、多条第二走线250以及多条遮蔽线260。多条扫描线210以及多条数据线220配置于基板202上且位于主动区AA中,且多条扫描线210与多条数据线220交错以定义出多个画素区域PA。多个主动组件230配置于基板202上且位于多个画素区域PA中。在本实施例中,各主动组件230例如具有闸极232、源极234与汲极236,其中闸极232电性连接于其中一条扫描线210,且源极234电性连接于其中一条数据线220。 
多条第一走线240以及多条第二走线250配置于基板202上且由配线区WA延伸至主动区AA。位于配线区WA中的多条第二走线250重叠于多条第一走线240,如图4A~4C所示。多条遮蔽线260配置于多条第一走线240与多条第二走线25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遮蔽线260系用作第一、第二走线240、250之间的屏蔽,使得不同膜层中的扫描讯号不会彼此干扰。为了得到较佳的屏蔽效果,各遮蔽线260的宽度例如可设计为大于或等于第一、第二走线240、250的宽度。 
部分扫描线210电性连接于第一走线240,且其它的扫描线210电性连接于第二走线250。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是以奇数条(第1、3、5、7…2N+1条,N为正整数)的扫描线210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走线240,并以偶数条(第2、4、6、8…2N条,N为正整数)的扫描线210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第二走线250。 
本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更包括共享电极图案CM,配置于基板202上且位于主动区AA中,且多条遮蔽线260电性连接于共享电极图案CM。也就是说,第一、第二走线240、250之间的遮蔽线260会具有共享电极图案CM的讯号,因此,即使第一走线240与第二走线250重叠,第一走线240与第二走线250所传递的扫描讯号也不会彼此干扰。此外,本实施例的共享电极图案CM例如是环绕于每个画素区域PA,以提高各画素区域PA的开口率。然而,本实施例的共享电极图案CM仅为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共享电极图案CM的设置。 
在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中,第一走线240与共享电极图案CM为相同膜层,遮蔽线260与扫描线210为相同膜层,且第二走线250与数据线220为相同膜层。详言之,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更包括第一保护层PV1、闸绝缘层GI、半导体层S、第二保护层PV2以及多个画素电极PE。 
第一保护层PV1覆盖共享电极图案CM以及多条第一走线240,且扫描线210以及各主动组件230的闸极232配置于第一保护层PV1上。闸绝缘层GI覆盖多条扫描线210与各主动组件230的闸极232。半导体层S设置于闸极232上方的闸绝缘层GI上,且源极234与汲极236设置于半导体层S的两侧。 
第二保护层PV2覆盖数据线220、各主动组件230的源极234与汲极236,其中各汲极236上方的第二保护层PV2中具有接触窗开口W。多个画素电极PE设置于多个画素区域PA中,且各画素电极PE是藉由接触窗开口W与对应的其中一个汲极236电性连接。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更包括多个第一开口H1、多个第二开口H2、多个第三开口H3、多个第一导电图案CP1以及多个第二导电图案CP2。多个第一开口H1配置于多条扫描线210上方的闸绝缘层GI与第二保护层PV2中,以曝露扫描线210。多个第二开口H2配置于多条第一走线240上方的第一保护层PV1、闸绝缘层GI以及第二保护层PV2中,以曝露第一走线240。多个第三开口H3配置于多条第二走线250上方的第二保护层PV2中,以曝露第二走线250。 
多个第一导电图案CP1以及多个第二导电图案CP2配置于第二保护层PV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图案CP1、第二导电图案CP2与画素电极PE例如是相同的膜层。详言之,多个第一导电图案CP1分别填入其中一个第二开口H2以及对应的第一开口H1(位于奇数条的扫描线210上方),以电性连接第一走线240与奇数条的扫描线210。另一方面,多个第二导电图案CP2分别填入其中一个第三开口H3以及对应的第一开口H1(位于偶数条的扫描线210上方),以电性连接第二走线250与偶数条的扫描线210。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利用位于不同膜层中的第一、第二走线240、250传递扫描讯号。由于第一、第二走线240、250彼此重叠,使得配线区WA的宽度得以缩减,因此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可达到窄边框的效果。再者,由于第一走线240或第二走线250之间具有适当间隙d,亦即配线区WA可维持适当的透光率,因此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不会有习知技术中无法使框胶(未绘示)硬化的问题。此外,第一、第二走线240、250之间还设置有遮蔽线260以作为讯号屏蔽,因此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可具有良好的讯号传输质量。 
第二实施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6A、6B分别为沿着图5中D-D’、E-E’线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5与图6A~6B,主动组件数组基板30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类似,其中相同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以下不再赘述。主动组件数组基板300与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的主要差异在于,主动组件数组基板300是利用位于不同膜层的第一、第二走线240、250来进行数据线220的导线布局。 
在第二实施例中,部分数据线220电性连接于第一走线240,且其它的数据线220电性连接于第二走线250。更确切而言,本实施例例如是以奇数条(第1、3、5、7…2N+1条,N为正整数)的数据线220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走线240,并以偶数条(第2、4、6、8…2N条,N为正整数)的数据线220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第二走线250。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300包括多个第一开口J1、多个第二开口J2以及多个导电图案CP。多个第一开口J1例如配置于奇数条数据线220上方的第二保护层PV2中,以曝露奇数条的数据线220。多个第二开口J2配置于第一走线240上方的第一保护层PV1、闸绝缘层GI以及第二保护层PV2中,以曝露第一走线240。多个导电图案CP配置于第二保护层PV2上。多个导电图案CP分别填入其中一个第二开口J2以及对应的第一开口J1,以电性连接第一走线240与奇数条的数据线220。 
同样地,上述主动组件数组基板300利用位于不同膜层中的第一、第二走线240、250进行数据线220的导线布局,第一、第二走线240、250之间设置有遮蔽线260做为屏蔽,使得数据线220所传递的讯号不会相互干扰,因此主动组件数组基板300可具有窄边框以及良好的讯号传输质量。 
特别一提的是,虽然第一实施例是利用第一走线240及第二走线250来进行扫描线210的导线布局,以及第二实施例是利用第一走线240及第二走线250来进行数据线220的导线布局,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利用第一走线240及第二走线250来进行扫描线210及数据线220的导线布局,也就是说,在其它实施例中,部分扫描线及部分数据线电性连接于第一走线,且其它的扫描线及其它的数据线电性连接于第二走线。 
第三实施例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8A、8B、8C分别为沿着图7中F-F’、G-G’、H-H’线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7与图8A~8C,主动组件数组基板400与上述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300类似,其中相同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以下不再赘述。主动组件数组基板400与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300的主要差异在于,在主动组件数组基板400中,共享电极图案CM与第一保护层PV1例如是依序设置于第二保护层PV2上。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共享电极图案CM例如是位于扫描线210与数据线220之上。此外,本实施例例如是在汲极236上方的第二保护层PV2与第一保护层PV1中形成接触窗开口W,以曝露出汲极236。 
要注意的是,在主动组件数组基板400中,第一走线240与扫描线210为相同膜层,遮蔽线260与数据线220为相同膜层,且第二走线250与共享电极图案CM为相同膜层。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400具有多个第一开口K1、多个第二开口K2以及多个导电图案CP。多个第一开口K1例如配置于偶数条扫描线210上方的闸绝缘层GI、第二保护层PV2以及第一保护层PV1中,以曝露偶数条的扫描线210。多个第二开口K2例如配置于第二走线250上方的第一保护层PV1中,以曝露第二走线250。此外,多个导电图案CP配置于第一保护层PV1上,其中多个导电图案CP分别填入其中一个第二开口K2以及对应的第一开口K1,以电性连接第二走线250与偶数条的扫描线210。 
虽然主动组件数组基板400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200、300具有不同的膜层堆栈次序,但主动组件数组基板400仍可透过类似的线路布局来进行扫描线或数据线的讯号传递,进而得到窄边框以及良好的讯号传输质量。 
第四实施例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10A、10B、10C为沿着图9中H-H’、I-I’、J-J’线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9与图10A~10C,主动组件数组基板500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400类似,其中相同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以下不再赘述。主动组件数组基板500与主动组件数组基板400的主要差异在于,主动组件数组基板500是利用位于不同膜层的第一、第二走线240、250来进行数据线220的导线布局。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500包括多个第一开口L1、多个第二开口L2、多个第三开口L3、多个第一导电图案CP1以及多个第二导电图案CP2。多个第一开口L1配置于数据线220上方的第二保护层PV2与第一保护层PV1中,以曝露数据线220。多个第二开口L2配置于第一走线240上方的闸绝缘层GI、第二保护层PV2以及第一保护层PV1中,以曝露第一走线240。多个第三开口L3配置于第二走线250上方的第一保护层PV1中,以曝露第二走线250。 
此外,本实施例的多个第一导电图案CP1以及多个第二导电图案CP2例如是配置于第一保护层PV1上,其中多个第一导电图案CP1分别填入其中一个第二开口L2以及对应的第一开口L1(位于奇数条的数据线220上方),以电性连接第一走线240与奇数条的数据线220。另一方面,多个第二导电图案CP2分别填入其中一个第三开口L3以及对应的第一开口L1(位于偶数条的数据线220上方),以电性连接第二走线250与偶数条的数据线220。 
特别一提的是,虽然第三实施例是利用第一走线240及第二走线250来进行扫描线210的导线布局,以及第四实施例是利用第一走线240及第二走线250来进行数据线220的导线布局,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利用第一走线240及第二走线250来进行扫描线210及数据线220的导线布局,也就是说,在其它实施例中,部分扫描线及部分数据线电性连接于第一走线,且其它的扫描线及其它的数据线电性连接于第二走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透过不同膜层中的走线进行扫描线或数据线的讯号传输,不同膜层中的走线彼此重叠以减少配线区的宽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可具有窄边框。由于配线区可维持适当的透光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不会受到现有的框胶贴合方式所限制。此外,由于不同膜层的走线之间还设置有遮蔽线作为屏蔽,讯号不会相互干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可具有良好的讯号传输质量。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4)

1.一种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具有一主动区以及位于该主动区外围的一配线区,其特征在于,该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包括:
一基板;
多条扫描线以及多条数据线,配置于该基板上且位于该主动区中,其中该些扫描线与该些数据线交错以定义出多个画素区域;
多个主动组件,配置于该基板上且位于该些画素区域中,且各该主动组件电性连接于其中一条该扫描线以及其中一条该数据线;
多条第一走线以及多条第二走线,配置于该基板上且由该配线区延伸至该主动区,其中位于该配线区中的该些第二走线重叠于该些第一走线;以及
多条遮蔽线,配置于该些第一走线与该些第二走线之间,
其中,部分该些扫描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一走线,且其它的该些扫描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二走线,或者是,部分该些数据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一走线,且其它的该些数据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二走线,或者是,部分该些扫描线及部分该些数据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一走线,且其它的该些扫描线及其它的该些数据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二走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共享电极图案,配置于该基板上且位于该主动区中,且该些遮蔽线电性连接于该共享电极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特征在于:各该主动组件具有一闸极、一源极与一汲极,该闸极电性连接于其中一条该扫描线,且该源极电性连接于其中一条该数据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一保护层,覆盖该共享电极图案以及该些第一走线,且该些扫描线以及各该主动组件的该闸极配置于该第一保护层上;
一闸绝缘层,覆盖该些扫描线与各该主动组件的该闸极;
一半导体层,设置于该闸极上方的该闸绝缘层上,且该源极与该汲极设置于该半导体层的两侧;
一第二保护层,覆盖该数据线、各该主动组件的该源极与该汲极以及该些第二走线,其中各该汲极上方的该第二保护层中具有一接触窗开口;以及
多个画素电极,设置于该些画素区域中,各该画素电极是藉由该接触窗开口与对应的其中一个该汲极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走线与该共享电极图案为相同膜层,该些遮蔽线与该些扫描线为相同膜层,且该些第二走线与该些数据线为相同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特征在于:当部分该些扫描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一走线,且其它的该些扫描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二走线时,该主动组件数组基板更包括:
多个第一开口,配置于该些扫描线上方的该闸绝缘层与该第二保护层中,以曝露该些扫描线;
多个第二开口,配置于该些第一走线上方的该第一保护层、该闸绝缘层以及该第二保护层中,以曝露该些第一走线;
多个第三开口,配置于该些第二走线上方的该第二保护层中,以曝露该些第二走线;
多个第一导电图案以及多个第二导电图案,配置于该第二保护层上,
其中,该些第一导电图案填入该些第二开口以及部分的该些第一开口,以电性连接该些第一走线与部分的该些扫描线,且该些第二导电图案填入该些第三开口以及其它的该些第一开口,以电性连接该些第二走线与其它的该些扫描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特征在于:当部分该些数据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一走线,且其它的该些数据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二走线时,该主动组件数组基板更包括:
多个第一开口,配置于部分该些数据线上方的该第二保护层中,以曝露部分该些数据线;
多个第二开口,配置于该些第一走线上方的该第一保护层、该闸绝缘层以及该第二保护层中,以曝露该些第一走线;以及
多个导电图案,配置于该第二保护层上,其中该些导电图案填入该些第二开口以及该些第一开口,以电性连接该些第一走线与部分的该些数据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特征在于:该共享电极图案与该第一保护层依序设置于该第二保护层上,且使该汲极上方的该第二保护层与该第一保护层中形成该接触窗开口,而曝露出该汲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走线与该些扫描线为相同膜层,该些遮蔽线与该些数据线为相同膜层,且该些第二走线与该共享电极图案为相同膜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特征在于:当部分该些扫描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一走线,且其它的该些扫描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二走线时,该主动组件数组基板更包括:
多个第一开口,配置于部分该些扫描线上方的该闸绝缘层、该第二保护层以及该第一保护层中,以曝露部分该些扫描线;
多个第二开口,配置于该些第二走线上方的该第一保护层中,以曝露该些第二走线;以及
多个导电图案,配置于该第一保护层上,其中该些导电图案填入该些第二开口以及该些第一开口,以电性连接该些第二走线与部分的该些扫描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特征在于:当部分该些数据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一走线,且其它的该些数据线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二走线时,该主动组件数组基板更包括:
多个第一开口,配置于该些数据线上方的该第二保护层与该第一保护层中,以曝露该些数据线;
多个第二开口,配置于该些第一走线上方的该闸绝缘层、该第二保护层以及该第一保护层中,以曝露该些第一走线;
多个第三开口,配置于该些第二走线上方的该第一保护层中,以曝露该些第二走线;
多个第一导电图案以及多个第二导电图案,配置于该第一保护层上,
其中该些第一导电图案填入该些第二开口以及部分的该些第一开口,以电性连接该些第一走线与部分的该些数据线,且该些第二导电图案填入该些第三开口以及其它的该些第一开口,以电性连接该些第二走线与其它的该些数据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特征在于:奇数条的该些扫描线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该些第一走线,且偶数条的该些扫描线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该些第二走线。
13.根据权利有要求1所述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特征在于:奇数条的该些数据线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该些第一走线,且偶数条的该些数据线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该些第二走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特征在于:各该遮蔽线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各该第一、第二走线的宽度。
CN2010202059331U 2010-05-26 2010-05-26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8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059331U CN201788340U (zh) 2010-05-26 2010-05-26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059331U CN201788340U (zh) 2010-05-26 2010-05-26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8340U true CN201788340U (zh) 2011-04-06

Family

ID=43820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0593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8340U (zh) 2010-05-26 2010-05-26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88340U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0145A (zh) * 2011-09-30 2012-02-22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36289A (zh) * 2011-04-13 2012-10-17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3257499A (zh) * 2013-05-28 2013-08-21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Tft-lcd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93799A (zh) * 2012-10-19 2013-09-1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3336395A (zh) * 2013-06-18 2013-10-02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线结构
CN103777809A (zh) * 2012-10-19 2014-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屏面板
CN104252262A (zh) * 2013-06-26 2014-12-31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模块
CN104681565A (zh) * 2013-11-29 2015-06-0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98711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4700813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形成方法
CN107490913A (zh) * 2015-04-01 2017-12-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58534A (zh) * 2019-12-06 2020-05-15 深圳市善柔科技有限公司 窄边框触控屏的走线方法
CN111929954A (zh) * 2020-08-19 2020-11-1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289A (zh) * 2011-04-13 2012-10-17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2736289B (zh) * 2011-04-13 2014-11-19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2360145A (zh) * 2011-09-30 2012-02-22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293799B (zh) * 2012-10-19 2016-08-1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93799A (zh) * 2012-10-19 2013-09-1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3777809B (zh) * 2012-10-19 2017-07-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屏面板
CN103777809A (zh) * 2012-10-19 2014-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屏面板
CN103257499A (zh) * 2013-05-28 2013-08-21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Tft-lcd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36395B (zh) * 2013-06-18 2016-08-17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线结构
CN103336395A (zh) * 2013-06-18 2013-10-02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线结构
US9696828B2 (en) 2013-06-26 2017-07-04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Touch module
CN104252262A (zh) * 2013-06-26 2014-12-31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模块
US9966393B2 (en) 2013-11-29 2018-05-08 Lg Displa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4681565A (zh) * 2013-11-29 2015-06-0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81565B (zh) * 2013-11-29 2017-09-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00813B (zh) * 2015-04-01 2017-10-03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形成方法
US20160293270A1 (en) * 2015-04-01 2016-10-06 Shanghai Avic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04698711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7490913A (zh) * 2015-04-01 2017-12-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700813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形成方法
CN104698711B (zh) * 2015-04-01 2018-06-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10079069B2 (en) * 2015-04-01 2018-09-18 Shanghai Avic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10459562B2 (en) 2015-04-01 2019-10-29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490913B (zh) * 2015-04-01 2020-11-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58534A (zh) * 2019-12-06 2020-05-15 深圳市善柔科技有限公司 窄边框触控屏的走线方法
CN111929954A (zh) * 2020-08-19 2020-11-1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8340U (zh)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
CN10632560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270476B (zh) 触摸面板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KR101922075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2566181B (zh) 显示面板
CN104115058B (zh) 液晶显示器
CN104793828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773390B (zh) 显示面板
CN108257980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09117016A (zh) 显示面板与其制造方法
CN102566162B (zh) 显示面板
CN105022184A (zh) 显示装置
CN104007574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06982A (zh) 液晶显示器件和使用该器件的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11146B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
CN102110685A (zh) 像素结构以及显示面板
CN103488012B (zh) 像素结构、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以及有源元件阵列基板
CN10871724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068302A (zh) 液晶显示面板
WO2016078208A1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12748616A (zh)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1969063A (zh) 像素阵列基板、导电结构以及显示面板
TW202206918A (zh) 顯示裝置
CN102419475A (zh) Mems光阀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该mems光阀的显示装置
US10910411B2 (en)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PROJECTION TUB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609

Owner name: CHINA PROJECTION TUB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ZHOU HUAYING VIDEO + TELECOM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6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50015 FUZHOU, FUJIAN PROVINCE TO: TAIWAN,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609

Address after: Chinese Taoyuan bade city Taiwan Peace Road No. 1127

Patentee after: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Address before: 350015 No. 1 Xingye Road, Mawei Science Park, Fujian, Fuzhou

Patentee before: Fuzhou Huaying Video & Telecom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