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2262A - 触控模块 - Google Patents

触控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2262A
CN104252262A CN201410187264.2A CN201410187264A CN104252262A CN 104252262 A CN104252262 A CN 104252262A CN 201410187264 A CN201410187264 A CN 201410187264A CN 104252262 A CN104252262 A CN 1042522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ouch
line layer
control module
induction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72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昱涵
戴立群
王壹龙
林家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SHENG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SHENG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SHENG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SHENG LIGH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52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22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模块,具有一感应区及一非感应区。触控模块包括覆盖感应区及非感应区的一盖体、配置于感应区的第一及第二感应电极层、配置于非感应区的第一及第二线路层、一屏蔽层及一遮挡层。第一及第二线路层分别电连接于第一及第二感应电极层。第一及第二线路层沿垂直于盖体的表面的方向至少部分地重叠。屏蔽层配置于非感应区且位于第一与第二线路层之间。遮挡层配置于所述表面且位于非感应区。遮挡层沿所述方向至少部分地重叠于第一线路层、第二线路层及屏蔽层。

Description

触控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模块,且特别是关于一种触控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朝向多功能化发展,传统的按键式人机界面已渐渐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在此情况下,触控装置便开始蓬勃地发展。相较于传统的按键式的操作界面之操作方式,触控装置的操作方式更为简便且直觉化。通过触控装置,使用者可直接以手指或触控笔点选荧幕画面上的物件、选单或图形,或利用各种不同的手势(gesture)来操作这些物件、选单或图形。
详细而言,触控模块可包含上感应电极层及下感应电极层,分别用以感测使用者沿不同方向所进行的触控输入。此外,触控模块更包含上线路层及下线路层,分别用以传递上感应电极层及下感应电极层的感应讯号。一般来说,上感应电极层及下感应电极层配置于触控模块的感应区,上线路层及下线路层配置于触控模块的非感应区,非感应区围绕感应区且位于触控装置的边框部分,触控装置藉其边框部分的遮挡层(如油墨层)来遮挡非感应区内的上线路层及下线路层,以使触控装置具有较佳的外观。上线路层及下线路层若相互重叠会造成彼此严重的电干扰,因此在现行的触控装置中多将上线路层及下线路层设计为不相互重叠,然而此举造成上线路层及下线路层的总宽度增加,使得所述非感应区及遮挡层无法具有较小的宽度,这有违目前触控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趋势。
中国专利编号CN102707823A揭露一种触控感测器,将屏蔽片设置于导线与使用者会直接触碰到的位置之间,利用屏蔽片遮蔽导线,以避免各导线与使用者触控位置之间错误耦合到非预期的电容变化量。中国专利编号CN102681712A揭露一种触控装置,其外围区配置有感应层,用以屏蔽使用者的手指对外围区的信号传输线所产生的干扰。中国专利编号CN202472596U揭露一种触控装置,其屏蔽层对应于周边连接线,且屏蔽层与周边连接线之间具有绝缘图案。美国专利编号US20110227859A1揭露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其基板的底面设有电磁屏蔽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模块,有利于触控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趋势。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模块,具有一感应区及一非感应区。非感应区环绕感应区。触控模块包括一盖体、一第一感应电极层、一第二感应电极层、一第一线路层、一第二线路层、一屏蔽层及一遮挡层。盖体覆盖感应区及非感应区且具有一表面。第一感应电极层及第二感应电极层配置于感应区。第一线路层及第二线路层配置于非感应区且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感应电极层及第二感应电极层。第一线路层及第二线路层沿垂直于盖体的表面的方向至少部分地重叠。屏蔽层配置于非感应区且位于第一线路层与第二线路层之间。遮挡层配置于盖体的表面且位于非感应区。遮挡层沿垂直于盖体的表面的方向至少部分地重叠于第一线路层、第二线路层及屏蔽层。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屏蔽层的材质包括银胶或导电碳胶。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模块还包括一第一基材及一第二基材,第一感应电极层、第一线路层及屏蔽层配置于第一基材,第二感应电极层及第二线路层配置于第二基材。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模块还包括一基材,基材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第一感应电极层及第一线路层配置于基材的第一表面,第二感应电极层、第二线路层及屏蔽层配置于基材的第二表面。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模块还包括一基材,基材具有一表面,第一感应电极层、第一线路层、第二感应电极层、第二线路层及屏蔽层配置于基材的表面。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感应电极层、第一线路层、第二感应电极层、第二线路层及屏蔽层配置于盖体。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模块还包括一基材,第一感应电极层及第一线路层配置于盖体,第二感应电极层及第二线路层配置于基材,屏蔽层配置于盖体或基材。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模块还包括一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包括一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一上层玻璃及一下层玻璃,上层玻璃位于下层玻璃及盖体之间,上层玻璃具有一表面,上层玻璃的表面朝向盖体,第一感应电极层、第一线路层、第二感应电极层、第二线路层及屏蔽层配置于上层玻璃的表面。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模块还包括一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包括一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一上层玻璃及一下层玻璃,上层玻璃位于下层玻璃及盖体之间,下层玻璃具有一表面,下层玻璃的表面朝向上层玻璃,第一感应电极层、第一线路层、第二感应电极层、第二线路层及屏蔽层配置于下层玻璃的表面。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绝缘层,绝缘层配置于第一线路层与屏蔽层之间或配置于第二线路层与屏蔽层之间。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绝缘层的数量为两个,两绝缘层中的一个配置于第一线路层与屏蔽层之间,两绝缘层中的另一个配置于第二线路层与屏蔽层之间。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绝缘层的一延伸部沿垂直于盖体的表面的方向延伸且包覆第一线路层、第二线路层及屏蔽层的至少一个,延伸部沿平行于盖体的表面的方向的最小厚度大于0.3毫米。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模块还包括一保护层,保护层覆盖第一感应电极层、第一线路层、第二感应电极层、第二线路层、屏蔽层及绝缘层的至少两个。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保护层的一延伸部沿垂直于盖体的表面的方向延伸且包覆第一线路层、第二线路层、屏蔽层及绝缘层的至少两个,延伸部沿平行于盖体的表面的方向的最小厚度大于0.3毫米。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遮挡层与非感应区沿垂直于盖体的表面的方向完全地重叠。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一个优点,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触控模块的非感应区里的第一线路层与第二线路层之间设置了屏蔽层,使第一线路层与第二线路层能够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不会对彼此造成严重的电干扰。在第一线路层与第二线路层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可使第一线路层与第二线路层具有较小的总宽度,进而缩减触控模块的非感应区及遮挡层的宽度,以符合触控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趋势。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触控模块沿A-A线的剖面图。
图3为图1的触控模块沿B-B线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触控模块沿C-C线的剖面图。
图6为图4的触控模块沿D-D线的剖面图。
图7为图5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1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触控模块沿E-E线的剖面图。
图10为图8的触控模块沿F-F线的剖面图。
图11为图9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2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触控模块沿G-G线的剖面图。
图14为图12的触控模块沿H-H线的剖面图。
图15为图13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3的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触控模块沿I-I线的剖面图。
图18为图17的触控模块沿J-J线的剖面图。
图19为图17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4的放大图。
图2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
图21为图20的触控模块沿K-K线的剖面图。
图22为图20的触控模块沿L-L线的剖面图。
图23为图21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5的放大图。
图2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
图25为图24的触控模块沿M-M线的剖面图。
图26为图25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6的放大图。
图27为图25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7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多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100具有一感应区100a及一非感应区100b,非感应区100b环绕感应区100a。触控模块100可应用于平板电脑(tablet PC)或智慧型手机(smart phone)等触控装置,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使用者可在感应区100a进行触控输入以操作触控装置。
图2为图1的触控模块沿A-A线的剖面图。图3为图1的触控模块沿B-B线的剖面图。请参考图1至图3,触控模块100包括一盖体110、一第一感应电极层120a、一第二感应电极层120b、一第一线路层130a、一第二线路层130b、一屏蔽层140及一遮挡层150。盖体110覆盖感应区100a及非感应区100b且具有一表面112。触控模块100可与显示模块(图1至图3未示出)整合而成为触控显示模块,盖体110例如为玻璃盖体或透明塑胶盖体,让使用者能够透过盖体110观看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画面。
第一感应电极层120a及第二感应电极层120b配置于感应区100a,分别用以感测使用者沿不同方向所进行的触控输入。第一线路层130a及第二线路层130b配置于非感应区100b且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感应电极层120a及第二感应电极层120b,以分别传递第一感应电极层120a及第二感应电极层120b的感应讯号。第一线路层130a及第二线路层130b沿垂直于盖体110的表面112的方向D1至少部分地重叠,屏蔽层140配置于非感应区100b且位于第一线路层130a与第二线路层130b之间。遮挡层150配置于盖体110的表面112且位于非感应区100b。遮挡层150在沿垂直于盖体110的表面112的方向D1上至少部分地重叠于第一线路层130a、第二线路层130b及屏蔽层140,以对第一线路层130a、第二线路层130b及屏蔽层140进行遮挡,使触控模块100具有较佳的外观。在本实施例中,遮挡层150例如为油墨层或其它适当种类的不透光层,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触控模块100的非感应区100b里的第一线路层130a与第二线路层130b之间设置了屏蔽层140,使第一线路层130a与第二线路层130b能够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不会对彼此造成严重的电干扰。在第一线路层130a与第二线路层130b如图2及图3所示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可使第一线路层130a与第二线路层130b具有较小的总宽度,进而缩减触控模块100的非感应区100b及遮挡层150的宽度,以符合触控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趋势并增加感应区100a的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遮挡层150与非感应区100b在沿垂直于盖体110的表面112的方向D1上完全地重叠,以使遮挡层150能够确实地对非感应区100b内的第一线路层130a、第二线路层130b及屏蔽层140进行遮挡,且可避免遮挡层150遮挡到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
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100例如为单一玻璃基板与双塑胶薄膜(G/F/F)的形式。具体而言,触控模块100如图2及图3所示还包括一第一基材160a及一第二基材160b,第一基材160a及第二基材160b为塑胶薄膜,而盖体110为玻璃基板。第一感应电极层120a、第一线路层130a及屏蔽层140配置于第一基材160a,且第二感应电极层120b及第二线路层130b配置于第二基材160b。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是通过蚀刻制程、雷射制程或其它适当制程制作出包含透明电极图案的第一感应电极层120a及包含透明电极图案的第二感应电极层120b,第一感应电极层120a及第二感应电极层120b的材质例如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或其它适当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此外,例如是通过印刷、涂布、镀膜(溅镀、蒸镀或其它镀膜制程)或超声波喷涂等方式,将银胶、铜或其它适当的导电材料制作成第一线路层130a及第二线路层130b。
本实施例的屏蔽层140的材质例如为银胶、导电碳胶或其它适当的屏蔽材料,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详细而言,例如是通过印刷、涂布、镀膜(溅镀、蒸镀或其它镀膜制程)或超声波喷涂等方式,将银胶、导电碳胶或其它适当的屏蔽材料配置于第一基材160a上。此外,触控模块100还包括光学胶层170a及光学胶层170b,光学胶层170a用以胶合第一基材160a与盖体110,光学胶层170b用以胶合第一基材160a与第二基材160b。
本发明不限制触控模块的形式,其除了可为上述单一玻璃基板与双塑胶薄膜(G/F/F)的形式,也可为单一玻璃基板与单一塑胶薄膜(G/F)的形式、双玻璃基板(G/G)的形式、单一玻璃基板(One glass)的形式、感应电极层及线路层配置于显示模块上(ON CELL)的形式、感应电极层及线路层配置于显示模块内(IN CELL)的形式或其它适当形式。以下通过附图对此加以举例说明。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触控模块沿C-C线的剖面图。图6为图4的触控模块沿D-D线的剖面图。请参考图4至图6,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200的盖体210、第一线路层230a、第二线路层230b、屏蔽层240及遮挡层250的相对位置类似于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于此不加以赘述。通过屏蔽层240的设置,第一线路层230a与第二线路层230b能够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不会对彼此造成严重的电干扰。在第一线路层230a与第二线路层230b如图5及图6所示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可使第一线路层230a与第二线路层230b具有较小的总宽度,进而缩减触控模块200的非感应区200b及遮挡层250的宽度,以符合触控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趋势并增加感应区200a的面积。
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200与图1至图3所示的触控模块100的不同处在于,触控模块200为单一玻璃基板与单一塑胶薄膜(G/F)的形式。具体而言,触控模块200还包括一基材260,基材260为上述单一塑胶薄膜,而盖体210为上述单一玻璃基板。基材26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262及一第二表面264,第一感应电极层220a及第一线路层230a配置于基材260的第一表面262,第二感应电极层220b、第二线路层230b及屏蔽层240配置于基材260的第二表面264。触控模块200还包括光学胶层270,光学胶层270用以胶合基材260与盖体210。
请参考图5及图6,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200还包括一绝缘层280。绝缘层280配置于第二线路层230b与屏蔽层240之间,用以避免第二线路层230b与屏蔽层240电导通,更进一步说,于图6的绝缘层280也配置于第二感应电极层220b与屏蔽层240之间,用以避免第二感应电极层220b与屏蔽层240电导通。此外,触控模块200还包括一保护层290,保护层290覆盖第二感应电极层220b、第二线路层230b及绝缘层280,用以避免第二感应电极层220b、第二线路层230b及绝缘层280外露。绝缘层280及保护层290的材质例如为二氧化硅(SiO2)或其它适当绝缘材料,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7为图5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1的放大图。请参考图5及图7,详细而言,绝缘层280的一延伸部282沿垂直于盖体210的表面212的方向D2延伸且包覆屏蔽层240,保护层290的一延伸部292沿垂直于盖体210的表面212的方向D2延伸且包覆第二线路层230b及绝缘层280。绝缘层280的延伸部282沿平行于盖体210的表面212的方向D3的最小厚度T1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绝缘层280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此外,保护层290的延伸部292沿平行于盖体210的表面212的方向D3的最小厚度T2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保护层290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图9为图8的触控模块沿E-E线的剖面图。图10为图8的触控模块沿F-F线的剖面图。请参考图8至图10,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300的盖体310、第一线路层330a、第二线路层330b、屏蔽层340及遮挡层350的相对位置类似于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于此不加以赘述。通过屏蔽层340的设置,第一线路层330a与第二线路层330b能够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不会对彼此造成严重的电干扰。在第一线路层330a与第二线路层330b如图9及图10所示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可使第一线路层330a与第二线路层330b具有较小的总宽度,进而缩减触控模块300的非感应区300b及遮挡层350的宽度,以符合触控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趋势并增加感应区300a的面积。
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300与图1至图3所示的触控模块100的不同处在于,触控模块300为双玻璃基板(G/G)的形式。具体而言,触控模块300还包括一基材360,盖体310及基材360为上述双玻璃基板。基材360具有一表面362,第一感应电极层320a、第一线路层330a、第二感应电极层320b、第二线路层330b及屏蔽层340配置于基材360的表面362。第一感应电极层320a及第二感应电极层320b构成单层电极结构。触控模块300还包括光学胶层370,光学胶层370用以胶合基材360与盖体310。
请参考图9及图10,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300还包括一绝缘层380a及一绝缘层380b。绝缘层380a配置于第一线路层330a与屏蔽层340之间,以避免第一线路层330a与屏蔽层340电导通。绝缘层380b配置于第二线路层330b与屏蔽层340之间,以避免第二线路层330b与屏蔽层340电导通。此外,触控模块300还包括一保护层390,保护层390覆盖第一感应电极层320a、第二感应电极层320b、第一线路层330a及绝缘层380a,以避免第一感应电极层320a、第二感应电极层320b、第一线路层330a及绝缘层380a外露。绝缘层380a、绝缘层380b及保护层390的材质例如为二氧化硅(SiO2)或其它适当绝缘材料,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11为图9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2的放大图。请参考图9及图11,详细而言,绝缘层380a的一延伸部382a沿垂直于盖体310的表面312的方向D4延伸且包覆屏蔽层340及绝缘层380b,绝缘层380b的一延伸部382b沿垂直于盖体310的表面312的方向D4延伸且包覆第二线路层330b,保护层390的一延伸部392沿垂直于盖体310的表面312的方向D4延伸且包覆第一线路层330a及绝缘层380a。绝缘层380a的延伸部382a沿平行于盖体310的表面312的方向D5的最小厚度T3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绝缘层380a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绝缘层380b的延伸部382b沿平行于盖体310的表面312的方向D5的最小厚度T4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绝缘层380b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此外,保护层390的延伸部392沿平行于盖体310的表面312的方向D5的最小厚度T5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保护层390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触控模块沿G-G线的剖面图。图14为图12的触控模块沿H-H线的剖面图。请参考图12至图14,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400的盖体410、第一线路层430a、第二线路层430b、屏蔽层440及遮挡层450的相对位置类似于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于此不加以赘述。通过屏蔽层440的设置,第一线路层430a与第二线路层430b能够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不会对彼此造成严重的电干扰。在第一线路层430a与第二线路层430b如图13及图14所示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可使第一线路层430a与第二线路层430b具有较小的总宽度,进而缩减触控模块400的非感应区400b及遮挡层450的宽度,以符合触控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趋势并增加感应区400a的面积。
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400与图1至图3所示的触控模块100的不同处在于,触控模块400为单一玻璃基板(One glass)的形式。具体而言,盖体410为上述单一玻璃基板,第一感应电极层420a、第一线路层430a、第二感应电极层420b、第二线路层430b及屏蔽层440配置于盖体410。第一感应电极层420a及第二感应电极层420b构成单层电极结构。此外,触控模块400还包括遮挡层450’,遮挡层450’配置于保护层490且位于非感应区400b。遮挡层450’沿垂直于盖体410的表面412的方向D6至少部分地重叠于第一线路层430a、第二线路层430b及屏蔽层440,以对第一线路层430a、第二线路层430b及屏蔽层440进行遮挡,使触控模块400具有较佳的外观。
请参考图13及图14,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400还包括一绝缘层480a及一绝缘层480b。绝缘层480a配置于第一线路层430a与屏蔽层440之间,以避免第一线路层430a与屏蔽层440电导通,更进一步说,于图14的绝缘层480a也配置于第一线路层430a与第二感应电极层420b之间,用以避免第一线路层430a与第二感应电极层420b电导通。绝缘层480b配置于第二线路层430b与屏蔽层440之间,以避免第二线路层430b与屏蔽层440电导通。此外,触控模块400还包括一保护层490,保护层490覆盖第一感应电极层420a、第二感应电极层420b、第二线路层430b及绝缘层480b,以避免第一感应电极层420a、第二感应电极层420b、第二线路层430b及绝缘层480b外露。绝缘层480a、绝缘层480b及保护层490的材质例如为二氧化硅(SiO2)或其它适当绝缘材料,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15为图13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3的放大图。请参考图13及图15,详细而言,绝缘层480a的一延伸部482a沿垂直于盖体410的表面412的方向D6延伸且包覆第一线路层430a,绝缘层480b的一延伸部482b沿垂直于盖体410的表面412的方向D6延伸且包覆屏蔽层440及绝缘层480a,保护层490的一延伸部492沿垂直于盖体410的表面412的方向D6延伸且包覆第二线路层430b、绝缘层480b及绝缘层480b的延伸部482b。绝缘层480a的延伸部482a沿平行于盖体410的表面412的方向D7的最小厚度T6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绝缘层480a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绝缘层480b的延伸部482b沿平行于盖体410的表面412的方向D7的最小厚度T7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绝缘层480b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此外,保护层490的延伸部492沿平行于盖体410的表面412的方向D7的最小厚度T8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保护层490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图17为图16的触控模块沿I-I线的剖面图。图18为图17的触控模块沿J-J线的剖面图。请参考图16至图18,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500的盖体510、第一线路层530a、第二线路层530b、屏蔽层540及遮挡层550的相对位置类似于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于此不加以赘述。通过屏蔽层540的设置,第一线路层530a与第二线路层530b能够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不会对彼此造成严重的电干扰。在第一线路层530a与第二线路层530b如图17及图18所示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可使第一线路层530a与第二线路层530b具有较小的总宽度,进而缩减触控模块500的非感应区500b及遮挡层550的宽度,以符合触控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趋势并增加感应区500a的面积。
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500与图1至图3所示的触控模块100的不同处在于,触控模块500为单一玻璃基板与单一塑胶薄膜(G/F)的形式。具体而言,触控模块500还包括一基材560,基材560为上述单一塑胶薄膜,盖体510为上述单一玻璃基板。第一感应电极层520a及第一线路层530a配置于盖体510,第二感应电极层520b及第二线路层530b配置于基材560,屏蔽层540配置于盖体510或基材560(示出为屏蔽层540配置于盖体510)。触控模块500还包括光学胶层570,光学胶层570用以胶合基材560与盖体510。
请参考图17及图18,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500还包括一保护层590,保护层590覆盖第一感应电极层520a及第一线路层530a,以避免第一感应电极层520a及第一线路层530a外露。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590延伸至第一线路层530a与屏蔽层540之间,以避免第一线路层530a与屏蔽层540电导通,因此保护层590也可视为一绝缘层。保护层590的材质例如为二氧化硅(SiO2)或其它适当绝缘材料,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19为图17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4的放大图。请参考图17及图19,详细而言,保护层590的一延伸部592沿垂直于盖体510的表面512的方向D8延伸且包覆第一线路层530a。保护层590的延伸部592沿平行于盖体510的表面512的方向D9的最小厚度T9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保护层590具有良好的保护及绝缘效果。
图2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图21为图20的触控模块沿K-K线的剖面图。图22为图20的触控模块沿L-L线的剖面图。请参考图20至图22,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600的盖体610、第一线路层630a、第二线路层630b、屏蔽层640及遮挡层650的相对位置类似于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于此不加以赘述。通过屏蔽层640的设置,第一线路层630a与第二线路层630b能够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不会对彼此造成严重的电干扰。在第一线路层630a与第二线路层630b如图21及图22所示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可使第一线路层630a与第二线路层630b具有较小的总宽度,进而缩减触控模块600的非感应区600b及遮挡层650的宽度,以符合触控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趋势并增加感应区600a的面积。
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600与图1至图3所示的触控模块100的不同处在于,触控模块600为感应电极层及线路层配置于显示模块上(ON CELL)的形式。具体而言,触控模块600还包括一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一显示面板50,显示面板50包括一液晶显示层50a、一上层玻璃50b及一下层玻璃50c,液晶显示层50a配置于上层玻璃50b与下层玻璃50c之间,上层玻璃50b位于下层玻璃50c及盖体610之间。上层玻璃50b具有一表面52,表面52朝向盖体610。第一感应电极层620a、第一线路层630a、第二感应电极层620b、第二线路层630b及屏蔽层640配置于上层玻璃50b的表面52。触控模块600还包括光学胶层670,光学胶层670用以胶合上层玻璃50b与盖体610。此外,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上偏光片50d及下偏光片50e,上偏光片50d配置于上层玻璃50b与盖体610之间,下偏光片50e配置于下层玻璃50c。
请参考图21及图22,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600还包括一绝缘层680a及一绝缘层680b。绝缘层680a配置于第一线路层630a与屏蔽层640之间,以避免第一线路层630a与屏蔽层640电导通。绝缘层680b配置于第二线路层630b与屏蔽层640之间,以避免第二线路层630b与屏蔽层640电导通。此外,触控模块600还包括一保护层690,保护层690覆盖第一感应电极层620a、第二感应电极层620b、第一线路层630a及绝缘层680a,以避免第一感应电极层620a、第二感应电极层620b、第一线路层630a及绝缘层680a外露。绝缘层680a、绝缘层680b及保护层690的材质例如为二氧化硅(SiO2)或其它适当绝缘材料,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23为图21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5的放大图。请参考图21及图23,详细而言,绝缘层680a的一延伸部682a沿垂直于盖体610的表面612的方向D10延伸且包覆屏蔽层640及绝缘层680b,绝缘层680b的一延伸部682b沿垂直于盖体610的表面612的方向D10延伸且包覆第二线路层630b,保护层690的一延伸部692沿垂直于盖体610的表面612的方向D10延伸且包覆第一线路层630a、绝缘层680a及绝缘层680a的延伸部682a。绝缘层680a的延伸部682a沿平行于盖体610的表面612的方向D11的最小厚度T10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绝缘层680a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绝缘层680b的延伸部682b沿平行于盖体610的表面612的方向D11的最小厚度T11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绝缘层680b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此外,保护层690的延伸部692沿平行于盖体610的表面612的方向D11的最小厚度T12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保护层690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图2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图25为图24的触控模块沿M-M线的剖面图。请参考图24及图25,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700的盖体710、第一线路层730a、第二线路层730b、屏蔽层740及遮挡层750的相对位置类似于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于此不加以赘述。通过屏蔽层740的设置,第一线路层730a与第二线路层730b能够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不会对彼此造成严重的电干扰。在第一线路层730a与第二线路层730b如图25所示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可使第一线路层730a与第二线路层730b具有较小的总宽度,进而缩减触控模块700的非感应区700b及遮挡层750的宽度,以符合触控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趋势并增加感应区700a的面积。
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700与图1至图3所示的触控模块100的不同处在于,触控模块700为感应电极层及线路层配置于显示模块内(IN CELL)的形式。具体而言,触控模块700还包括一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一显示面板60,显示面板60包括一液晶显示层60a、一上层玻璃60b及一下层玻璃60c,液晶显示层60a配置于上层玻璃60b与下层玻璃60c之间,上层玻璃60b位于下层玻璃60c及盖体710之间。下层玻璃60c具有一表面62,表面62朝向上层玻璃60b。第一感应电极层720a、第一线路层730a、第二感应电极层720b、第二线路层730b及屏蔽层740配置于下层玻璃60c的表面62。触控模块700还包括光学胶层770,光学胶层770用以胶合上层玻璃60b与盖体710。此外,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上偏光片60d、下偏光片60e、像素电极层60f及彩色滤光片60g,上偏光片50d配置于上层玻璃60b与盖体710之间,下偏光片60e配置于下层玻璃60c,彩色滤光片60g及像素电极层60f分别配置于液晶显示层60a的相对两表面。
请参考图25,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700还包括一绝缘层780a、一绝缘层780b及一绝缘层780c。绝缘层780a配置于第一线路层730a与像素电极层60f之间,以避免第一线路层730a与像素电极层60f电导通。绝缘层780b配置于第一线路层730a与屏蔽层740之间,以避免第一线路层730a与屏蔽层740电导通。绝缘层780c配置于第二线路层730b与屏蔽层740之间,以避免第二线路层730b与屏蔽层740电导通。绝缘层780a、绝缘层780b及绝缘层780c的材质例如为二氧化硅(SiO2)或其它适当绝缘材料,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26为图25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6的放大图。请参考图25及图26,详细而言,绝缘层780a的一延伸部782a沿垂直于盖体710的表面712的方向D12延伸且包覆第一线路层730a。绝缘层780a的延伸部782a沿平行于盖体710的表面712的方向D13的最小厚度T13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绝缘层780a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
图27为图25的触控模块于区域R7的放大图。请参考图25及图27,详细而言,绝缘层780b的一延伸部782b沿垂直于盖体710的表面712的方向D12延伸且包覆屏蔽层740及绝缘层780c。绝缘层780c的一延伸部782c沿垂直于盖体710的表面712的方向D12延伸且包覆第二线路层730b。绝缘层780b的延伸部782b沿平行于盖体710的表面712的方向D13的最小厚度T14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绝缘层780b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绝缘层780c的延伸部782c沿平行于盖体710的表面712的方向D13的最小厚度T15例如大于0.3毫米,以使绝缘层780c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一个优点,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触控模块的非感应区里的第一线路层与第二线路层之间设置了屏蔽层,使第一线路层与第二线路层能够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不会对彼此造成严重的电干扰。在第一线路层与第二线路层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可使第一线路层与第二线路层具有较小的总宽度,进而缩减触控模块的非感应区及遮挡层的宽度,以符合触控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趋势。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于本发明专利覆盖的范围。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附图标记列表
50、60:显示面板
50a、60a:液晶显示层
50b、60b:上层玻璃
50c、60c:下层玻璃
50d、60d:上偏光片
50e、60e:下偏光片
52、62、112、212、312、412、512、612、712、362:表面
60f:像素电极层
60g:彩色滤光片
100、200、300、400、500、600、700:触控模块
100a、200a、300a、400a、500a、600a、700a:感应区
100b、200b、300b、400b、500b、600b、700b:非感应区
110、210、310、410、510、610、710:盖体
120a、220a、320a、420a、520a、620a、720a:第一感应电极层
120b、220b、320b、420b、520b、620b、720b:第二感应电极层
130a、230a、330a、430a、530a、630a、730a:第一线路层
130b、230b、330b、430b、530b、630b、730b:第二线路层
140、240、340、440、540、640、740:屏蔽层
150、250、350、450、450’、550、650、750:遮挡层
160a:第一基材
160b:第二基材
170a、170b、270、370、570、670、770:光学胶层
260、360、560:基材
262:第一表面
264:第二表面
280、380a、380b、480a、480b、680a、680b、780a、780b、780c:绝缘层
282、292、382a、382b、392、482a、482b、492、592、682a、682b、692、782a、782b、782c:延伸部
290、390、490、590、690:保护层
D1~D13:方向
T1~T15:厚度
R1~R7:区域

Claims (15)

1.一种触控模块,具有一感应区及一非感应区,所述非感应区环绕所述感应区,所述触控模块包括一盖体、一第一感应电极层、一第二感应电极层、一第一线路层、一第二线路层、一屏蔽层以及一遮挡层,
所述盖体,覆盖所述感应区及所述非感应区且具有一表面,
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层及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层,配置于所述感应区,
所述第一线路层及所述第二线路层,配置于所述非感应区且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层及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一线路层及所述第二线路层沿垂直于所述盖体的所述表面的方向至少部分地重叠,
所述屏蔽层,配置于所述非感应区且位于所述第一线路层与所述第二线路层之间,
所述遮挡层,配置于所述盖体的所述表面且位于所述非感应区,所述遮挡层沿垂直于所述盖体的所述表面的方向至少部分地重叠于所述第一线路层、所述第二线路层及所述屏蔽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所述屏蔽层的材质包括银胶或导电碳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还包括一第一基材及一第二基材,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一线路层及所述屏蔽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材,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层及所述第二线路层配置于所述第二基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还包括一基材,所述基材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层及所述第一线路层配置于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二线路层及所述屏蔽层配置于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二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还包括一基材,所述基材具有一表面,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一线路层、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二线路层及所述屏蔽层配置于所述基材的所述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一线路层、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二线路层及所述屏蔽层配置于所述盖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还包括一基材,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层及所述第一线路层配置于所述盖体,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层及所述第二线路层配置于所述基材,所述屏蔽层配置于所述盖体或所述基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还包括一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上层玻璃及一下层玻璃,所述上层玻璃位于所述下层玻璃及所述盖体之间,所述上层玻璃具有一表面,所述上层玻璃的所述表面朝向所述盖体,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一线路层、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二线路层及所述屏蔽层配置于所述上层玻璃的所述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还包括一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上层玻璃及一下层玻璃,所述上层玻璃位于所述下层玻璃及所述盖体之间,所述下层玻璃具有一表面,所述下层玻璃的所述表面朝向所述上层玻璃,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一线路层、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二线路层及所述屏蔽层配置于所述下层玻璃的所述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绝缘层,所述绝缘层配置于所述第一线路层与所述屏蔽层之间或配置于所述第二线路层与所述屏蔽层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模块,所述至少一绝缘层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绝缘层中的一个配置于所述第一线路层与所述屏蔽层之间,所述两绝缘层中的另一个配置于所述第二线路层与所述屏蔽层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模块,所述绝缘层的一延伸部沿垂直于所述盖体的所述表面的方向延伸且包覆所述第一线路层、所述第二线路层及所述屏蔽层的至少一个,所述延伸部沿平行于所述盖体的所述表面的方向的最小厚度大于0.3毫米。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模块,还包括一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一线路层、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二线路层、所述屏蔽层及所述绝缘层的至少两个。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模块,所述保护层的一延伸部沿垂直于所述盖体的所述表面的方向延伸且包覆所述第一线路层、所述第二线路层、所述屏蔽层及所述绝缘层的至少两个,所述延伸部沿平行于所述盖体的所述表面的方向的最小厚度大于0.3毫米。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所述遮挡层与所述非感应区沿垂直于所述盖体的所述表面的方向完全地重叠。
CN201410187264.2A 2013-06-26 2014-05-06 触控模块 Pending CN1042522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2758A TWI486841B (zh) 2013-06-26 2013-06-26 觸控模組
TW102122758 2013-06-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2262A true CN104252262A (zh) 2014-12-31

Family

ID=52115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7264.2A Pending CN104252262A (zh) 2013-06-26 2014-05-06 触控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96828B2 (zh)
CN (1) CN104252262A (zh)
TW (1) TWI4868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2367A (zh) * 2015-10-08 2016-02-03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应用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8062182A (zh) * 2018-01-03 2018-05-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10208B2 (en) * 2013-10-04 2016-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quence generation for shared spectrum
KR102635565B1 (ko) * 2019-04-22 2024-02-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부재, 윈도우 부재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윈도우 부재를 포함하는 표시모듈
CN110502154B (zh) * 2019-08-30 2023-06-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屏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41608A1 (en) * 2008-12-09 2010-06-10 Lili Huang Index Matching For Touch Screens
CN201788340U (zh) * 2010-05-26 2011-04-06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
CN202677362U (zh) * 2012-07-10 2013-01-16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触摸屏
US20130016065A1 (en) * 2011-07-13 2013-01-17 Synaptics Incorporated Trace shielding for input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8441B (zh) * 2009-12-09 2013-09-1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基板
TWM384361U (en) 2010-03-22 2010-07-11 Minlad Invest Lt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TWM388686U (en) * 2010-04-20 2010-09-11 Echem Solutions Corp Capacitive touch control panel
CN102681712B (zh) 2011-03-18 2016-08-2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07823B (zh) 2011-03-28 2016-07-06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感测器
CN202472596U (zh) * 2011-10-13 2012-10-0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结构
CN103186273B (zh) * 2011-12-29 2016-10-0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5537743B2 (ja) * 2012-04-19 2014-07-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CN103576949B (zh) * 2012-07-24 2017-02-1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41608A1 (en) * 2008-12-09 2010-06-10 Lili Huang Index Matching For Touch Screens
CN201788340U (zh) * 2010-05-26 2011-04-06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主动组件数组基板
US20130016065A1 (en) * 2011-07-13 2013-01-17 Synaptics Incorporated Trace shielding for input devices
CN202677362U (zh) * 2012-07-10 2013-01-16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触摸屏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2367A (zh) * 2015-10-08 2016-02-03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应用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5302367B (zh) * 2015-10-08 2018-11-27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应用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8062182A (zh) * 2018-01-03 2018-05-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US10928936B2 (en) 2018-01-03 2021-02-2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with a conductive shield lay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96828B2 (en) 2017-07-04
TW201500995A (zh) 2015-01-01
TWI486841B (zh) 2015-06-01
US20150002758A1 (en) 2015-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4074B (zh) 觸控面板結構
TWI434208B (zh) 電容式觸控顯示面板
TWI472986B (zh) 觸控裝置及其靜電屏蔽方法
CN104252262A (zh) 触控模块
WO2018028161A1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459666B2 (en) Touch panel
CN106502441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TW201346387A (zh) 觸控面板
CN201867776U (zh) 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TWI534506B (zh) 顯示裝置
WO2016101511A1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TWI616900B (zh) 四線電阻式觸控面板用介電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CN204631840U (zh) 一种与触控屏技术相结合的指纹识别系统
US20140177137A1 (en) Touch panel
CN102866811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
TWM470318U (zh) 觸控面板
CN106250869A (zh) 一种与触控屏技术相结合的指纹识别系统
KR102199613B1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M415361U (en) Touch device
TW201419055A (zh) 觸控面板
TWI588845B (zh) 四線電阻式觸控面板用導電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I515753B (zh) 觸控面板用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I654555B (zh) 混合式觸控模組
US20140126124A1 (en) Touch device
TWI588846B (zh) 五線電阻式觸控面板用導電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