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46821U - 婴儿推车 - Google Patents

婴儿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46821U
CN201646821U CN2010201387377U CN201020138737U CN201646821U CN 201646821 U CN201646821 U CN 201646821U CN 2010201387377 U CN2010201387377 U CN 2010201387377U CN 201020138737 U CN201020138737 U CN 201020138737U CN 201646821 U CN201646821 U CN 201646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joint
plane
rotating shaf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387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小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387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46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46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468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婴儿推车,包括设置于第一轮接头与第一后轮之间的第一刹车机构、设置于第二轮接头与第二后轮之间的第二刹车机构,第一刹车机构包括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轮接头上的刹车把、开设在第一后轮上的多个第一锁槽,刹车把上具有固定的第一刹车销,第二刹车机构包括位于第二轮接头上的第二刹车销、开设在第二后轮上的多个第二锁槽,刹车把上连接有牵引索的一端部,牵引索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刹车机构相连接,第二刹车销与第二轮接头之间设置有使得第二刹车销稳定地插在第二锁槽内的第一弹性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转动刹车把,从而同时控制第一刹车机构与第二刹车机构,使其自刹车位置转换至解刹位置,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婴儿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婴儿推车,包括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底后部的第一后轮组件与第二后轮组件,所述的第一后轮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推车车架上的第一轮接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轮接头上的第一后轮,所述的第一轮接头与所述的第一后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刹车机构,所述的第二后轮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推车车架上的第二轮接头、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轮接头上的第二后轮,所述的第二轮接头与所述的第二后轮之间设置有第二刹车机构,所述的第一刹车机构包括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轮接头上的刹车把、开设在所述的第一后轮上并沿着以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锁槽,所述的刹车把上具有固定的第一刹车销,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的结构与所述的第一刹车机构相同。当要将婴儿推车在刹车位置于解刹位置转换时,使用者需分别操作控制所述的第一刹车机构与第二刹车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婴儿推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推车,包括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底后部的第一后轮组件与第二后轮组件,所述的第一后轮组件包括第一轮接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轮接头上的第一后轮,所述的第一轮接头与所述的第一后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刹车机构,所述的第二后轮组件包括第二轮接头、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轮接头上的第二后轮,所述的第二轮接头与所述的第二后轮之间设置有第二刹车机构,所述的第一刹车机构包括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轮接头上的刹车把、开设在所述的第一后轮上并沿着以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锁槽,所述的刹车把上具有固定的第一刹车销,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二轮接头上的第二刹车销、开设在所述的第二后轮上并沿着以所述的第二转轴的轴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二锁槽,所述的刹车把上连接有牵引索的一端部,所述的牵引索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刹车把具有刹车位置与解刹位置,当所述的刹车把处于刹车位置下,所述的第一刹车销插在一个第一锁槽内,所述的第二刹车销插在一个第二锁槽内,当所述的刹车把处于解刹位置下,所述的第一刹车销与所有的第一锁槽都相脱离,所述的第二刹车销与所有的所述的第二锁槽都相脱离,所述的第二刹车销与所述的第二轮接头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的第二刹车销稳定地插在所述的第二锁槽内的第一弹性件。当刹车把自解刹位置向刹车位置转换后,所述的第一刹车机构是直接受控于所述的刹车把,而第二刹车机构是通过第一弹性件使得第二刹车销弹入所述的第二锁槽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包括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轮接头上的滑动件、设置于所述的滑动件与所述的第二轮接头之间的使得所述的第二刹车销稳定地插在所述的第二锁槽内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的第二刹车销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的滑动件上,所述的牵引索与所述的滑动件相连接。结构简单。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滑动件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轮接头上。
在某些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的滑动件的上方。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轮接头上开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的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一致的导向槽,所述的第二刹车销插在所述的导向槽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轮接头与所述的刹车把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的刹车把稳定地处于刹车位置下或处于解刹位置下的刹车把定位机构。刹车把定位机构的结构可以是多种的,只要是能够将两个转动地部件之间定位的都可以使用。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刹车把定位机构包括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轮接头上的并且一端部具有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定位件、使得所述的刹车把与所述的第一斜面或与所述的第二斜面相能够稳定地抵触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的第一斜面位于所述的第二斜面的上方。
在某些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刹车把上具有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所述的第三斜面位于所述的第四斜面的上方,当刹车把处于刹车位置下,所述的第一斜面与所述的第四斜面相能够抵触,当刹车把处于解刹位置下,所述的第二斜面与所述的第三斜面相能够抵触。
在某些又一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定位件的滑动方向与以所述的第三转轴的轴心为圆心的圆的径向相一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轮接头上具有牵引索第一插入腔,所述的第二轮接头上具有牵引索第二插入腔,所述的牵引索两端部分别插在所述的牵引索第一插入腔与牵引索第二插入腔内,所述的牵引索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刹车把的连接处偏离所述的第三转轴并位于所述的第三转轴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转动所述的刹车把,从而同时控制所述的第一刹车机构与第二刹车机构,使其自刹车位置转换至解刹位置,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2为第一后轮组件与第二后轮组件连接示意图;
附图3为第一后轮组件剖视图(刹车把处于解刹位置);
附图4为第一后轮组件立体图(刹车把处于解刹位置);
附图5为第一后轮组件剖视图(刹车把处于刹车位置);
附图6为第一后轮组件立体图(刹车把处于刹车位置);
附图7为第二后轮组件剖视图(刹车把处于解刹位置);
附图8为第二后轮组件立体图(刹车把处于解刹位置);
附图9为第二后轮组件剖视图(刹车把处于刹车位置);
附图10为第二后轮组件立体图(刹车把处于刹车位置)。
其中:1、推车车架;2、第一后轮组件;3、第二后轮组件;4、第一轮接头;5、第一转轴;6、第一后轮;7、第二轮接头;8、第二转轴;9、第二后轮;10、第三转轴;11、刹车把;12、第一锁槽;13、第一刹车销;14、第二刹车销;15、第二锁槽;16、牵引索;17、第一弹性件;18、滑动件;19、第二弹性件;20、导向槽;21、第一斜面;22、第二斜面;23、定位件;24、第三斜面;25、第四斜面;26、牵引索第一插入腔;27、牵引索第二插入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婴儿推车,包括推车车架1、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底后部的第一后轮组件2与第二后轮组件3,所述的第一后轮组件2包括第一轮接头4、通过第一转轴5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轮接头4上的第一后轮6,第一轮接头4是连接在推车车架1上的,所述的第一轮接头4与所述的第一后轮6之间设置有第一刹车机构,所述的第二后轮组件3包括第二轮接头7、通过第二转轴8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的第二后轮9,第二轮接头7也是连接在推车车架1上的,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与所述的第二后轮9之间设置有第二刹车机构。
如附图3-附图6所示,所述的第一刹车机构包括通过第三转轴10转动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轮接头4上的刹车把11、开设在所述的第一后轮6上并沿着以所述的第一转轴5的轴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锁槽12,所述的刹车把11上具有固定的第一刹车销13,
如附图7-附图10所示,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的第二刹车销14、开设在所述的第二后轮9上并沿着以所述的第二转轴8的轴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二锁槽15,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与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稳定地插在所述的第二锁槽15内的第一弹性件17。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还包括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的滑动件18、设置于所述的滑动件18与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之间的使得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稳定地插在所述的第二锁槽15内的第一弹性件17,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的滑动件18上。所述的滑动件18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所述的第一弹性件17位于所述的滑动件18的上方。所述的滑动件18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也是可以的。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开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的滑动件18的滑动方向相一致的导向槽20,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插在所述的导向槽20内。
如各附图所示,所述的刹车把11上连接有牵引索16的一端部,所述的牵引索16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滑动件18相连接。
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还可以是其它的结构,如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包括通过一个转轴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的转动件,该转轴的轴心线与第二转轴8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的转动件上开有螺旋槽,该槽的槽底具有具深处与最浅处,第二刹车销滑动地插在所述的螺旋槽内,该第二刹车销与第二轮接头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的第二刹车销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的第二转轴8的轴心线相平行,牵引索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转动件相连接,当牵引索拖动转动件转动后,通过螺旋槽的槽底将第二刹车销推进第二车轮9上的第二锁槽内。
所述的刹车把11具有刹车位置与解刹位置,当所述的刹车把11处于刹车位置下,所述的第一刹车销13插在一个第一锁槽12内,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插在一个第二锁槽15内,当所述的刹车把11处于解刹位置下,所述的第一刹车销13与所有的第一锁槽12都相脱离,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与所有的所述的第二锁槽15都相脱离。
所述的第一轮接头4与所述的刹车把11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的刹车把11稳定地处于刹车位置下或处于解刹位置下的刹车把定位机构。通过该刹车把定位机构至少可以起到使得刹车把11定位于刹车位置下。从而取代使用者一直踩着刹车把11。
所述的刹车把定位机构包括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轮接头4上的并且一端部具有第一斜面21与第二斜面22的定位件23、使得所述的刹车把11与所述的第一斜面21或与所述的第二斜面22相能够稳定地抵触的第二弹性件19,所述的第一斜面21位于所述的第二斜面22的上方。所述的刹车把11上具有第三斜面24与第四斜面25,所述的第三斜面24位于所述的第四斜面25的上方,当刹车把11处于刹车位置下,所述的第一斜面21与所述的第四斜面25相能够抵触,当刹车把11处于解刹位置下,所述的第二斜面22与所述的第三斜面24相能够抵触。所述的定位件23的滑动方向与以所述的第三转轴10的轴心为圆心的圆的径向相一致。
所述的刹车把定位机构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如在刹车把的部分向外凸起形成凸起部,而在第一轮接头4上开有两个凹陷,当凸起部插在凹陷内即定位,即通常所述的阻尼结构。
如附图3-附图10所示,所述的第一轮接头4上具有牵引索第一插入腔26,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具有牵引索第二插入腔27,所述的牵引索16两端部分别插在所述的牵引索第一插入腔26与牵引索第二插入腔27内,如附图3-附图6所示,所述的牵引索16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刹车把11的连接处偏离所述的第三转轴10并位于所述的第三转轴10的下方。
操作说明:当刹车把11自解刹位置转换至刹车位置的过程中,脚踩下刹车把11使其绕第一转轴5转动一个角度后,通过定位件23定位,同时,第一刹车销13插入第一锁槽12内,同时,牵引索16松驰,在第一弹性件17的弹性力作用下,使得滑动件18向下滑,使得第二刹车销14插入第二锁槽15内。
当刹车把11自刹车位置转换至解刹位置的过程中,脚将所述的刹车把11向上抬起使其绕第一转轴5转动一个角度后,通过定位件23定位,同时,第一刹车销13脱离第一锁槽12内,同时,牵引索16被拉紧,滑动件18克服第一弹性件17的弹性力向上滑,使得第二刹车销14脱离第二锁槽15。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婴儿推车,包括推车车架(1)、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底后部的第一后轮组件(2)与第二后轮组件(3),所述的第一后轮组件(2)包括第一轮接头(4)、通过第一转轴(5)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轮接头(4)上的第一后轮(6),所述的第一轮接头(4)与所述的第一后轮(6)之间设置有第一刹车机构,所述的第二后轮组件(3)包括第二轮接头(7)、通过第二转轴(8)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的第二后轮(9),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与所述的第二后轮(9)之间设置有第二刹车机构,所述的第一刹车机构包括通过第三转轴(10)转动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轮接头(4)上的刹车把(11)、开设在所述的第一后轮(6)上并沿着以所述的第一转轴(5)的轴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锁槽(12),所述的刹车把(11)上具有固定的第一刹车销(13),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的第二刹车销(14)、开设在所述的第二后轮(9)上并沿着以所述的第二转轴(8)的轴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二锁槽(15),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把(11)上连接有牵引索(16)的一端部,所述的牵引索(16)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相连接,
所述的刹车把(11)具有刹车位置与解刹位置,当所述的刹车把(11)处于刹车位置下,所述的第一刹车销(13)插在一个第一锁槽(12)内,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插在一个第二锁槽(15)内,当所述的刹车把(11)处于解刹位置下,所述的第一刹车销(13)与所有的第一锁槽(12)都相脱离,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与所有的所述的第二锁槽(15)都相脱离,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与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稳定地插在所述的第二锁槽(15)内的第一弹性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包括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的滑动件(18)、设置于所述的滑动件(18)与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之间的使得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稳定地插在所述的第二锁槽(15)内的第一弹性件(17),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的滑动件(18)上,所述的牵引索(16)与所述的滑动件(1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18)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件(17)位于所述的滑动件(18)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开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的滑动件(18)的滑动方向相一致的导向槽(20),所述的第二刹车销(14)插在所述的导向槽(2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轮接头(4)与所述的刹车把(11)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的刹车把(11)稳定地处于刹车位置下或处于解刹位置下的刹车把定位机构。
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把定位机构包括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轮接头(4)上的并且一端部具有第一斜面(21)与第二斜面(22)的定位件(23)、使得所述的刹车把(11)与所述的第一斜面(21)或与所述的第二斜面(22)相能够稳定地抵触的第二弹性件(19),所述的第一斜面(21)位于所述的第二斜面(22)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把(11)上具有第三斜面(24)与第四斜面(25),所述的第三斜面(24)位于所述的第四斜面(25)的上方,当刹车把(11)处于刹车位置下,所述的第一斜面(21)与所述的第四斜面(25)相能够抵触,当刹车把(11)处于解刹位置下,所述的第二斜面(22)与所述的第三斜面(24)相能够抵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件(23)的滑动方向与以所述的第三转轴(10)的轴心为圆心的圆的径向相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轮接头(4)上具有牵引索第一插入腔(26),所述的第二轮接头(7)上具有牵引索第二插入腔(27),所述的牵引索(16)两端部分别插在所述的牵引索第一插入腔(26)与牵引索第二插入腔(27)内,所述的牵引索(16)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刹车把(11)的连接处偏离所述的第三转轴(10)并位于所述的第三转轴(10)的下方。
CN2010201387377U 2010-03-18 2010-03-18 婴儿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46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87377U CN201646821U (zh) 2010-03-18 2010-03-18 婴儿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87377U CN201646821U (zh) 2010-03-18 2010-03-18 婴儿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46821U true CN201646821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12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3873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46821U (zh) 2010-03-18 2010-03-18 婴儿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46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26327U (zh) 儿童汽车座
CN105730577B (zh) 一种二合一两用新型童车
CN201646821U (zh) 婴儿推车
CN201951536U (zh) 幼儿手推车
CN201914293U (zh) 儿童推车
CN202152063U (zh) 座位机构以及具有该座位机构的儿童三轮车
CN201685729U (zh) 一种幼儿汽车座
CN102120462A (zh) 童车
CN201685864U (zh) 一种幼儿车
CN202080308U (zh) 婴儿推车
CN201769862U (zh) 儿童推车
CN201745630U (zh) 儿童车
CN201769863U (zh) 童车
CN103276987A (zh) 一种带有可移动车座锁的自行车
CN202038337U (zh) 一种幼儿手推车
CN202557594U (zh) 童车
CN201999039U (zh) 婴儿推车
CN202863189U (zh) 儿童汽车座
CN205273579U (zh) 一种童车的刹车机构及童车
CN202400138U (zh) 童车
CN205098249U (zh) 一种推把换向式手推车
CN204309872U (zh) 儿童推车
CN201784671U (zh) 儿童推车
CN201536870U (zh) 儿童游戏围框
CN203716640U (zh) 一种智能锁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