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37564U - 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37564U
CN201637564U CN2010201714557U CN201020171455U CN201637564U CN 201637564 U CN201637564 U CN 201637564U CN 2010201714557 U CN2010201714557 U CN 2010201714557U CN 201020171455 U CN201020171455 U CN 201020171455U CN 201637564 U CN201637564 U CN 201637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ulator
checkout equipment
support column
changing device
equipm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714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海洪
葛兴
张铁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714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37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37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375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设备,涉及基板测试设备领域,避免手动更换或检查调节器时,由于人为失误造成调节器的损坏,从而减少了调节器的损失,并且防止了由于所述调节器的损坏导致不必要的停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台、检测系统、以及在所述检测系统底端底板上的调节器;还包括调节器更换装置。

Description

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板测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 液晶显示器)的检测工艺中,需要通过检测设备的调节器(Modulator)模拟TFT-LCD的显示原理,在距离TFT基板上方15微米至20微米处,对TFT基板进行检测。调节器是一种镜面结构,该镜面结构的镜面是一种薄膜材料,且镜面内侧有一层液晶。由于在对TFT基板检测时距离TFT基板非常近,当TFT基板上有大的异物时,会造成镜面的划伤,导致镜面内侧的液晶泄露,使检测设备的调节器损坏。检测设备的调节器损坏后无法对TFT基板进行检测,需要更换调节器。并且如果该调节器的镜面脏了,在对TFT基板进行检测时会出现假不良,影响检测结果,这样就需要不定期将调解器拆下进行擦拭。
传统的TFT-LCD检测设备的结构如图1所示,Modulator安装在VIOSSystem(光学与成像系统)底部的底板上,底板内部有两个由气阀控制的卡子来卡住Modulator,如需要更换或检查Modulator时,需将Modulator移动到人可以用双手能扶住Modulator的位置,并手动给气阀信号,气阀吹,卡子松开,Modulator便可以拆下来了。
这样手动更换或检测调节器,由于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和工具,很容易因人为操作失误造成调节器损坏,造成设备的停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设备,避免手动更换或检查调节器时,由于人为失误造成调节器的损坏,从而减少了调节器的损失,并且防止了由于所述调节器的损坏导致不必要的停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基台、检测系统、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系统底端底板上的调节器,还包括调节器更换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器更换装置包括升降轴,所述升降轴的底端与用于固定所述调节器更换装置的底座相连,顶端与所述调节器更换装置的承接支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位置与所述调节器边缘的边缘孔相对应,并且所述支撑柱上端的尺寸小于所述边缘孔的尺寸,下端的尺寸大于所述边缘孔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延时继电器,所述延时继电器与用于卡住所述调节器的卡子的气阀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延时继电器电连接的位置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支架包括支撑框架和横跨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并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轴接的旋转轴,所述支撑框架的底端与所述升降轴的顶端相连;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支持框架底端的距离大于所述调节器的最大尺寸;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为空心的支撑柱,其内放置有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支撑框架轴接部位设置有位置固定塞。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台上且用于从固定位置取放所述调节器的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传统的检测设备中增加了调节器更换装置,当调节器损坏需要更换或者需要擦拭时,通过所述调节器更换装置对所述调节器进行拆卸和安装,避免了手动更换或检查时由于人为失误造成调节器的损坏,从而减少了调节器的损失,并且防止了由于所述调节器的损坏造成的不必要的停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检测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设备的调节器更换装置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设备的调节器更换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设备的调节器更换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设备的调节器更换装置升起且上面承载有调节器时的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设备的调节器更换装置升起且上面承载有调节器时的侧视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设备的调节器更换装置下降且上面承载有调节器时的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设备的调节器更换装置下降且上面承载有调节器时的侧视状态图。
附图标识说明:
1-检测系统;      2-调节器;        3-运动系统装置;
4-检测设备的基台;5-调节器更换装置;6-位置传感器;
51-升降轴;       52-底座;         53-承接支架;
54-支撑柱;       55-固定件;       56-位置固定塞;
531-支撑框架;    532-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如图2,包括基台4、检测系统1、设置在检测系统1底端底板上的调节器2,以及供调节器2移动且位于基台4上的运动系统装置3,还包括调节器更换装置5,调节器更换装置5位于基台4上,并且当调节器更换装置5处于使用状态时,调节器更换装置5的位置与调节器2的位置相对应。其中,检测系统可以为光学与成像系统,基台4可以为大理石平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基台4为大理石平台为例进行图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当调节器需要擦拭或者损坏需要更换时,通过调节器更换装置对调节器进行拆卸和安装,避免了手动更换或检查时由于人为失误造成调节器的损坏,从而减少了调节器的损失,并且防止了由于调节器的损坏造成的不必要的停机。
进一步,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调节器更换装置5包括升降轴51,升降轴51的底端与用于固定调节器更换装置的底座52相连,顶端与调节器更换装置的承接支架53相连,承接支架53可以为但不局限于框形承接支架,任何可以承接调节器的支架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承接支架53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柱54,支撑柱54的位置与调节器边缘的边缘孔相对应,并且支撑柱54上端的尺寸小于边缘孔的尺寸,下端的尺寸大于边缘孔的尺寸,以便在承接调节器时,使调节器的镜面结构不与承接面直接接触,避免对该调节器造成不必要的损坏,从而减小了调节器的损失。其中,边缘孔设置在调节器的边缘,用于与调节器更换装置的支撑柱进行接合。支撑柱所使用的材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任何材料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例如支撑柱可以为金属柱,金属柱与其他材料的支撑柱相比更不易损坏;金属柱的横截面积的形状与边缘孔的形状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任何满足金属柱可以插入与拔出边缘孔的形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例如边缘孔的横截面积为圆形,则金属柱的横截面积可以为圆形,可以更方便支撑柱的插入与拔出。
为了实现调节器更换装置能够自动的更换调节器,如图2所示,该检测设备还包括延时继电器(图中未示出),延时继电器与用于卡住调节器的卡子的气阀相连接,并电连接有位置传感器6,位置传感器6设置于检测系统1底端底板上,以便于及时的感应到调节器更换装置是否已经运动到预定位置,预定位置为支撑柱的顶端与调节器的框架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位置,该位置可以使拆卸下的调节器准确的降落到调节器更换装置上,并且不易使其在降落的过程中受损坏,因此该位置为调节器拆卸过程中调节器下落的最佳位置。
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当需要将调节器2拆下时,启动升降轴51,由升降轴51连带承接支架53向上运动,当支撑柱54伸入调节器边缘的边缘孔中,并且支撑柱54的顶端与调节器的框架相水平时,升降轴51停止上升,位置传感器感应到该支撑柱54,便向延时继电器发送信号,延时继电器接收到该信号后,给控制卡子开与闭的气阀供电,气阀供电后,卡子松开,调节器2降落到调节器更换装置5上,由支撑柱54承接;由于支撑柱54上端的尺寸小于边缘孔的尺寸,可以使调节器2顺利的落到支撑柱54上,而支撑柱54下端的尺寸大于边缘孔的尺寸,可以阻止调节器直接降落到承接支架的上表面,使调节器的镜面结构与承接面不直接接触,避免对调节器造成不必要的损坏,从而减小了调节器的损失。
如图8和图9所示,当调节器2降落到支撑柱54上后,启动升降轴51带动承接调节器的承接支架53下降,直至降至升降轴51的初始位置停止,则整个调节器拆卸过程结束。当升降轴停止降落后,便可以对拆卸下的调节器进行处理,若拆卸下的调节器已经损坏,则将其从调节器更换装置上取下并更换上一个好的调节器;若拆卸下的调节器没有损坏,仅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并擦拭,则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
进一步,当需要重新安装调节器时,将支撑柱伸入调节器边缘的边缘孔中,重新启动升降轴,由升降轴带动承载有调节器的承接支架上升,当支撑柱的顶端与调节器框架达到同一水平线位置时,升降轴停止上升,位置传感器感应到支撑柱,便再次向延时继电器发送信号,延时继电器接收到该信号后,由于在再次接到信号之前,延时继电器持续给气阀供电,等再次接收到位置感应器发送的信号后,停止给控制卡子开与闭的气阀供电,气阀断电后,卡子锁住,调节器重新安装好;在调节器重新安装好后,升降轴带动承接支架下降,直到下降到升降轴的初始位置,则整个调节器安装过程结束。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带动升降轴升降所涉及到的马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制,各种马达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畴。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调节器的检测,如图3所示,将支撑柱51设计为空心的支撑柱,其内放置有固定件55,固定件可以为但不局限于螺钉。当拆卸或安装调节器时,将固定件55从空心的支撑柱54内取出,以便将支撑柱54插入到调节器边缘的边缘孔内;当将调节器拆卸下需要检测时,将固定件55放置到空心的支撑柱54内,以固定调节器,防止调节器的掉落。
并且为了检测调节器的便利,可以将用固定件固定的调节器通过旋转轴旋转,以便相应的工作人员对调节器进行检查或擦拭。如图3所示,承接支架53包括支撑框架531和横跨支撑框架531的顶端并与支撑框架相轴接的旋转轴532,旋转轴可从0度到360度旋转;支撑框架531的底端与升降轴51的顶端相连;在旋转轴532与支撑框架531轴接部位设置有位置固定塞56;旋转轴532与支持框架531底端的距离大于调节器的最大尺寸,以便调节器可以在支撑框架中顺利的旋转,而不受损坏,从而减小了调节器的损失;在承接支架53具有上述结构时,支撑柱54设置于旋转轴532上,用于承接调节器。其中,位置固定塞所使用的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限制,任何材料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将承载有调节器的旋转轴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可以通过位置固定塞将旋转轴固定,以便相应的工作人员对调节器进行检查或擦拭。
更进一步地,该基板检测设备还包括位于检测设备的基台上且用于从固定位置取放调节器的机械手,以便于在将调节器拆下时,机械手将调节器从调节器更换装置上取下,并放入固定位置的盒子里面。当需要更换调节器时,将新的调节器放置在固定位置的盒子里,机械手从固定位置的盒子里取出新的调节器,并放在调节器更换装置上,使调节器更换装置的支撑柱伸入调节器边缘的边缘孔中,以便将新的调节器进行安装。从而使整个调节器更换过程全部自动化,避免了手动拿取调节器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失误造成调节器的损坏,从而减小了调节器的损失,并且节省了更换调节器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基台、检测系统、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系统底端底板上的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器更换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更换装置包括升降轴,所述升降轴的底端与用于固定所述调节器更换装置的底座相连,顶端与所述调节器更换装置的承接支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位置与所述调节器边缘的边缘孔相对应,并且所述支撑柱上端的尺寸小于所述边缘孔的尺寸、下端的尺寸大于所述边缘孔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延时继电器,所述延时继电器与用于卡住所述调节器的卡子的气阀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延时继电器电连接的位置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支架包括支撑框架和横跨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并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轴接的旋转轴,所述支撑框架的底端与所述升降轴的顶端相连;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支持框架底端的距离大于所述调节器的最大尺寸;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空心的支撑柱,其内放置有固定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钉。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支撑框架轴接部位设置有位置固定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台上且用于从固定位置取放所述调节器的机械手。
CN2010201714557U 2010-04-21 2010-04-21 检测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7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14557U CN201637564U (zh) 2010-04-21 2010-04-21 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14557U CN201637564U (zh) 2010-04-21 2010-04-21 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37564U true CN201637564U (zh) 2010-11-17

Family

ID=43082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71455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7564U (zh) 2010-04-21 2010-04-21 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375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3339A (zh) * 2012-12-14 2013-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点灯治具
CN108375608A (zh) * 2018-03-12 2018-08-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基板检测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3339A (zh) * 2012-12-14 2013-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点灯治具
CN103033339B (zh) * 2012-12-14 2015-07-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点灯治具
US9778322B2 (en) 2012-12-14 2017-10-0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ghting jig
CN108375608A (zh) * 2018-03-12 2018-08-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基板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7427B (zh) 检测治具
CN106990567A (zh) 一种宏观检查装置及宏观检查方法
CN105607414B (zh) 掩膜板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CN110514673A (zh) 一种玻璃基板的检测设备
CN201637564U (zh) 检测设备
KR100797204B1 (ko) 글라스 검사장치용 글라스 회전 장치
CN108319045A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无损检测装置
CN104460059A (zh) 一种lcd漏光检测机构
CN114354640A (zh) 一种电路板线路的外观检测用aoi自动光学检测仪
CN111637829A (zh) 一种探针检测平面度装置
CN109084709A (zh) 一种自动检测装置
CN203705754U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检测装置
CN219328585U (zh) 一种手机屏幕生产检测装置
CN201438108U (zh) 一种视觉识别系统
CN208239750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无损检测装置
CN204241795U (zh) 一种lcd漏光检测机构
CN116429682A (zh) 一种电子胶粘剂抗疲劳性测试设备
KR100602424B1 (ko) 평판디스플레이용 유리기판의 매크로 검사 장치 및 이에장착되는 유리기판 리프터
KR100714289B1 (ko) 엘씨디 검사용 광학장치
CN213780591U (zh) 显示面板的检测设备
CN210323663U (zh) 一种可翻转的液晶屏测试治具
CN209310775U (zh) 一种玻璃检测装置
CN110338604B (zh) 一种可自动旋转的书法展示装置
CN209797426U (zh) 一种翻转升降机构
KR100698937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시트 박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트 조립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NGD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06

Owner nam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507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6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st Central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6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st Central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