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5464U - 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 - Google Patents

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25464U
CN201525464U CN2009202279517U CN200920227951U CN201525464U CN 201525464 U CN201525464 U CN 201525464U CN 2009202279517 U CN2009202279517 U CN 2009202279517U CN 200920227951 U CN200920227951 U CN 200920227951U CN 201525464 U CN201525464 U CN 201525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ar
stretcher
grains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279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克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2279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25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25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254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又名前进人力器C型,简称人力器C型,在轮榖两边有脚踏板、内齿条、随动轮和车飞,车飞由驱动轮、车飞座和车飞盖组成,轮毂一边还有扇形轮,脚踏板,将力由内齿条传给随动轮和车飞,带动车轮旋转,扇形轮与中心轴固定,又与另一只脚踏板固定,小随动轮在其间转换,使一只踩下去,而另一只则升起来,这种过程不断循环往复,两个驱动轮内圈都是同方向斜内齿圈,两边车飞座上有两个弹簧卡,或者两个驱动轮内圈都有三个梯形槽,槽内各有一个滚针,卡住和分离轮毂,保障车轮运行,它结构简单,成本低,是高端产品的主要装置,由于省力又快速适应各种三轮车、自行车、残疾人车和车边斗,特别为折叠车的动力驱动装置。

Description

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
技术领域
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又名前进人力器C型,简称人力器C型。
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项目涉及人力器,系指人力作用在手杆、或者脚踏板上,因其作用力为来、回双向,同时用内齿条等加速其运转装置,因此而得名。具体来说,是将人力的直线运动形式,通过人力的直线运动转换成为旋转运动的机械形式,其人力的作用力,用手杆是来、回双向的,用脚踏板是双脚的运动,又用内齿条等加速其运转的一种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本项目涉及的是动力系统,具体来说,是自行车的动力系统。据史料记载,最早提出自行车原理的是画家达·芬奇,他所绘制的草图至今还保存在意大利达·芬奇博物馆中;1790年法国人吕布拉克首先制成没有驱动装置和转向设备的前、后两只木轮排成单行,人称“木马”的车;1839.年苏格兰人麦克米伦在该车的基础上,将车头装有车柄可以转向,前轮装有脚踏和曲柄,用以带动后轮;1888年邓禄普为木轮提供了充气胎。百余年来,自行车的品种虽有增加,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自行车的发展只停留在车架用材向轻型合金材料制作和动力驱动的多级变速方面,但其基本结构并无多大变化。
中国是自行车王国,但是富裕起来的人们青睐小轿车而丢弃了它,自行车的地域空间日趋萎缩。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自行车发扬光大,要想改变现状,必须来一场自行车结构和驱动系统的技术革命,方能不愧“自行车王国”的桂冠和地位。
发明内容
项目发明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认为,目前自行车存在三大缺陷:一是重量和体积达不到用户的要求,比如折叠车,该轻的时候轻不了,想小的时候小不了;二是车速,不能即时提速;三是安全性问题最大,在自行车与汽车争抢路面的今天, 只要发生交通事故,而死亡者一定是骑自行车的从,死亡数字居高不下。
项目发明人目前设计的驱动系统有《手杆式单向人力器》、《双向人力器》、《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双向扇形轮式高速人力器》、《双向内齿条式人力器》、《双向扇形轮式人力器》、《手杆式双向人力器》,简称《人力器A型》、《人力器B型》、《人力器C型》、《人力器D型》、《人力器E型》、《人力器F型》和《人力器G型》七大项目。这七大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将自行车由三角架支撑的动力驱动系统,直接安装在车轮轮榖上,使自行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减轻自行车的重量创造条件,也为各种形式的自行车开辟了新路。这七大项目,每项各有四项,计二十八项。种类繁多,且结构各异,在驱动系统中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合项,只得分项逐一公示于众。
本项目除车轮、车架和轮榖外,在轮榖的两边有脚踏板、内齿条、大随动轮、小随动轮和车飞组成;车飞是由驱动轮、车飞座和车飞盖组成;在轮榖的一边还有扇形轮。脚踏板,将力由内齿条传给小随动轮、大随动轮和车飞,车飞座固定在轮榖上,将带动车轮旋转;同时,扇形轮与中心轴固定,中心轴又与另一只脚踏板固定,小随动轮在其间转换,使一只脚踏板踩下去,而另一只脚踏板则升起来。这种过程不断循环往复。
两个驱动轮内圈都是同方向斜内齿圈,两边车飞座上有两个弹簧卡;或者两个驱动轮内圈都有三个梯形槽,槽分大头、小头,并各有一个滚针,卡住和分离轮榖,保障车轮运行。
在本项目中,
Figure G2009202279517D00031
根据杠杆的原理,手杆或者脚踏板的将是省力的装置,又根据以上公式。本项目是省力又快速的人力机械动力装置。
本项目在七大项目中结构简单,成本低,在人力器中,是高端产品的主要装置,用在自行车的手力或者脚力驱动,由于省力又快速适应各种三轮车、自行车、残疾人用车和车边斗,特别适应作为折叠车的动力驱动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主要部件的构图;
图3是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车飞的结构图;
图4是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车飞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所示本项目除车轮、车架和轮榖外,在轮榖的两边有脚踏板(1)、内齿条(2)、大随动轮(3)、小随动轮(4)和车飞(5)组成;车飞(5)是由驱动轮(6)、车飞座(7)和车飞盖(8)组成;在轮榖的一边还有扇形轮(9)。
当用脚踩压脚踏板(1)时,将力由内齿条(2)传给小随动轮(4)、大随动轮(3)和车飞(5),车飞座(7)固定在轮榖上,将带动车轮旋转;同时,扇形轮(9)与中心轴(10)固定,中心轴(10)又与另一只脚踏板(1)固定,小随动轮(4)在其间转换,使一只脚踏板(1)踩下去,而另一只脚踏板(1)则升起来。这种过程不断循环往复。
图3所示驱动轮(5)的内圈是斜内齿圈,车飞座(7)上有两个弹簧卡(11),车飞座(7)固定在轮榖上;当力由大随动轮(3)传给驱动轮(5)时,弹簧卡(11)卡住驱动轮(5),将带动车轮旋转。
图4是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的驱动轮(5)内圈有三个梯形槽,槽内各有一个滚针(12),车飞座(7)固定在轮榖上;当力由大随动轮(3)传给驱动轮(5)时,滚针(12)滚向小头处,卡住驱动轮(5),将带动车轮旋转。滚针也可以换成滚珠或者滑块三种形式,它们与轮榖分别为线、点、面接触,但使用效果滚针最佳。
两种车飞(5),作用相同。如果两边驱动轮(5)内圈斜内齿圈、弹簧卡(11)和梯形槽内大、小头,是顺时针安装时;如果右脚踩压脚踏板(1)时,右边的大随动轮(3)顺时针旋转,而连动驱动轮(5)逆时针旋转,弹簧卡(11)卡不住、或者使滚针(12)在梯形槽内滚向大头处,驱动轮(5)与车飞座(7)分离;由于连动,而左边脚踏板(1)则升起,连动左边的大随动轮(3)逆时针旋转,驱动轮( )顺时针旋转,带动车轮顺时针旋转。如果两边驱动轮(5)是逆时针安装时,得到的结果是带动车轮逆时针旋转。安装不同,在自行车中的运用也不一样。
车飞座上的弹簧卡和驱动轮梯形槽内滚针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或者更多。脚踏板可以换成手杆,也可以用一根手杆做功。
两边驱动安装时,同方向斜内齿圈或者梯形槽内的大、小头,必须同时顺时针、或者逆时安装!
该人力器有一个特点,它行走时,只能朝一个方向运动,即: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而又一得名——前进人力器。

Claims (4)

1.一种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在轮榖的两边有脚踏板、内齿条、大随动轮、小随动轮和车飞组成,车飞是由驱动轮、车飞座和车飞盖组成,在轮榖的一边还有扇形轮,其特征在于:脚踏板将力由内齿条传给小随动轮、大随动轮和车飞,车飞座固定在轮榖上,将带动车轮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其特征在于:两边驱动轮内圈都是同方向斜内齿圈,车飞座上有两个弹簧卡,卡住和分离轮榖,保障车轮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其特征在于:两边驱动轮内圈都有三个梯形槽,槽分大头、小头,并各有一个滚针,卡住和分离轮榖,保障车轮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其特征在于:扇形轮与中心轴固定,中心轴又与另一只脚踏板固定,小随动轮在两个脚踏板间转换,使一只脚踏板降下去,而另一只脚踏板则升起来。
CN2009202279517U 2009-09-09 2009-09-09 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5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279517U CN201525464U (zh) 2009-09-09 2009-09-09 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279517U CN201525464U (zh) 2009-09-09 2009-09-09 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25464U true CN201525464U (zh) 2010-07-14

Family

ID=42516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2795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5464U (zh) 2009-09-09 2009-09-09 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254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6162A (zh) * 2017-07-25 2017-10-03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带高低档调速传动机构的手摇自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6162A (zh) * 2017-07-25 2017-10-03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带高低档调速传动机构的手摇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0394B (zh) 一种变结构双态载人装置
CN201525464U (zh) 双向内齿条式高速人力器
CN201721584U (zh) 双向扇形轮式人力器
CN201580512U (zh) 双向扇形轮式高速人力器
CN201580513U (zh) 双向内齿条式人力器
CN201580515U (zh) 手杆式双向人力器
CN201633870U (zh) 颠簸能量转换自行车
CN201525466U (zh) 手杆式单向人力器
CN206813222U (zh) 一种代步健身多用电动自行车
CN105730597A (zh) 脚踏滑板车
CN205440736U (zh) 脚踏滑板车
CN201140771Y (zh) 轮轴结构
CN201951658U (zh) 一种高速双驱动双变速助力车
CN206704423U (zh) 一种代步健身多用电动自行车
CN201784784U (zh) 复合式驱动的三轮车构造
CN202016544U (zh) 一种便携式自行车
CN206704425U (zh) 一种代步健身多用电动自行车
CN206171670U (zh) 一种具有车身折叠功能的电动自行车
CN203558182U (zh) 双后轮差动机构及脚踏/电动观光车
CN204368382U (zh) 双人骑自增速自行车
CN202439813U (zh) 双向驱动自行车
CN202313999U (zh) 电动轮椅控制装置
CN202175148U (zh) 电动自行车
CN201309564Y (zh) 踏动便携式自行车
CN202213687U (zh) 可伸缩曲柄轨道式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14

Termination date: 201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