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2334U - 一种自旋式叶轮除雾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旋式叶轮除雾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82334U CN201482334U CN2009200879808U CN200920087980U CN201482334U CN 201482334 U CN201482334 U CN 201482334U CN 2009200879808 U CN2009200879808 U CN 2009200879808U CN 200920087980 U CN200920087980 U CN 200920087980U CN 201482334 U CN201482334 U CN 2014823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peller
- housing
- support frame
- spin
- demis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4 chemic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77 desulfu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3556 desulfu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4 inertial sepa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27 methods by indus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自旋式叶轮除雾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进气管[1]和排气管[9]分别同中心地固定安装在壳体[2]的两端,壳体[2]的内壁安装有1~20个叶轮[3],每个叶轮[3]经其转轴[4]安装在上轴承[7]和下轴承[12]中,上轴承[7]和下轴承[12]设置在对应的上支撑骨架[5]和下支撑骨架[10]上,上支撑骨架[5]和下支撑骨架[10]固定在壳体[2]的内壁;每个叶轮[3]下面均对应设置有接水槽[15]。其中,单个叶轮[3]与壳体[2]同中心安装,2~20个叶轮[3]或串联安装、或并联安装、或串并联安装,叶轮[3]与壳体[2]内壁的最小间隙为1~10cm。本实用新型具有除雾效率高、处理流量大、阻力小、成本低和稳定性强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叶轮式除雾器。尤其涉及一种自旋式叶轮除雾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叶轮式除雾器的型式主要有两种:固定叶片除雾器和旋流板除雾器。
固定叶片除雾器的除雾机理主要是惯性分离。含雾气流在叶片内的曲折通道中流动,由于流向的改变,致使液滴在惯性作用下撞击在倾斜叶片表面而被捕集(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6)。如果要提高固定叶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必须增加固定叶片的布置级数或减小固定叶片之间的间距。固定叶片除雾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处理量受临界速度限制,一般为5~7m/s(杨柳,王世和,王小明.脱硫除雾器除雾特性的研究.中国动力工程学报,2005.4,25(2):289-292);(2)压力损失较大。
旋流板除雾器的除雾机理为离心分离,气流中的液滴在气流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从主气流中分离出来。气流切向速度越大,雾滴的离心沉降速度也越大。旋流板是在圆台体周边上均布多个具有一定仰角的叶片,当气体穿过叶片间隙时,就形成旋转气流。气流中夹带的液滴在惯性作用下以一定的仰角射出而被甩向外侧,最后汇流到集水槽内,从而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旋流板除雾器将固定叶片除雾器中气流的曲折运动改变为旋流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压力损失。但是该除雾器的临界气速仅为5~9m/s(魏伟胜,樊建华,鲍晓军,等.旋流板式气液分离器的放大规律.过程工程学报,2003.10,3(5):390-395)。
以上两种除雾器的处理能力均受到临界风速的限制。超过临界速度后,随气流速度增大,由于气流的二次夹带作用,导致除雾效率急剧下降(董谊仁,孙凤珍.塔设备除雾技术.化工生产与技术,2000,7(2):6-11)。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除雾效率高、处理流量大、阻力小、成本低、稳定性强的自旋式除雾器。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旋式除雾器包括进气管[1]、壳体[2]、叶轮[3]、转轴[4]、上支撑骨架[5]、下支撑骨架[10]、排气管[9]和排水管[14]。进气管[1]和排气管[9]分别同中心地固定安装在壳体[2]的两端,壳体[2]的内壁安装有1~20个叶轮[3],每个叶轮[3]经其转轴[4]安装在上轴承[7]和下轴承[12]中,上轴承[7]和下轴承[12]设置在对应的上支撑骨架[5]和下支撑骨架[10]上,上支撑骨架[5]和下支撑骨架[10]固定在壳体[2]的内壁;每个叶轮[3]下面均对应设置有接水槽[15]。其中:
叶轮[3]由轮毂和叶片组成;叶片均匀地布置于轮毂的周边,轮毂与转轴[4]键联;
上轴承[7]和下轴承[12]靠近叶轮[3]的一侧对应地装有上挡水圈[6]和下挡水圈[11],上轴承[7]和下轴承[12]的另一侧对应地装有上密封盖[8]和下密封盖[13];
内壁安装有1~20个叶轮[3]:单个叶轮[3]与壳体[2]同中心安装,2~20个叶轮[3]或串联安装、或并联安装、或串并联安装;叶轮[3]与壳体[2]内壁的最小间隙为1~10cm;
接水槽[15]固定在壳体[2]的内壁,接水槽[15]的几何中心为进气口,同一水平面的接水槽[15]通过挡水板[17]的通孔[18]与排水管[14]相通。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转轴与支撑骨架通过轴承联结,保证了叶轮旋转的灵活性。在轴承两侧设置密封盖和挡水圈,可有效阻止水雾和固体颗粒物进入轴承。从进气管进入除雾器的含雾气流,通过叶轮的惯性碰撞和离心分离作用,实现气液分离。除雾后的气流通过排气管排出自旋式除雾器。除雾器下部设置有排水管,分离出的液体由排污管排出自旋式除雾器。故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叶轮转速随气流速度的改变而改变,气流速度越大,叶轮转速越快。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和稳定性,由于无需施加动力,故成本低;
2、由于叶轮能够自由旋转,可以保证附着于叶轮上的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向外筒,最大限度地减小了二次夹带,二次夹带的减少使含雾气体处理量显著增加,提高了除雾效率;
3、由于自由叶轮的叶片随风自由旋转,所以自旋式除雾器的阻力远小于固定叶轮除雾器。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除雾效率高、处理流量大、阻力小、成本低和稳定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个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个叶轮串并联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A-A阶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自旋式叶轮除雾器。其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进气管[1]、壳体[2]、叶轮[3]、转轴[4]、上支撑骨架[5]、下支撑骨架[10]、排气管[9]和排水管[14]。进气管[1]和排气管[9]分别同中心地固定安装在壳体[2]的两端,壳体[2]内壁安装有1个叶轮[3],叶轮[3]经转轴[4]安装在上轴承[7]和下轴承[12]中,上轴承[7]和下轴承[12]设置于对应的上支撑骨架[5]和下支撑骨架[10]上,上支撑骨架[5]和下支撑骨架[10]固定在壳体[2]的内壁,接水槽[15]由进气管[1]与固定进气管[1]的底板构成,接水槽[15]和排水管[14]相通。其中:
叶轮[3]由轮毂和叶片组成;叶片均匀地布置于轮毂的周边,轮毂与转轴[4]键联;
上轴承[7]和下轴承[12]靠近叶轮[3]的一侧对应地装有上挡水圈[6]和下挡水圈[11],上轴承[7]和下轴承[12]的另一侧对应地装有上密封盖[8]和下密封盖[13];
壳体[2]为圆形,内壁安装的叶轮[3]与壳体[2]同中心安装,叶轮[3]与壳体[2]内壁的最小间隙为3~5cm。
从进气管[1]进入除雾器的含雾气流,在惯性碰撞和离心分离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含雾气体经叶轮[3]除雾后从排气管[9]排出。由叶轮[3]分离下来的液体经设置在壳体[2]底部的排水管[14]流出。
实施例2
一种自旋式叶轮除雾器。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进气管[1]、壳体[2]、叶轮[3]、转轴[4]、上支撑骨架[5]、下支撑骨架[10]、排气管[9]和排水管[14]。进气管[1]和排气管[9]分别同中心地固定安装在壳体[2]的两端,壳体[2]的内壁安装有8个叶轮[3],8个叶轮[3]经其转轴[4]安装在各自对应的上轴承[7]和下轴承[12]中,上轴承[7]和下轴承[12]设置于对应的上支撑骨架[5]和下支撑骨架[10]上,上支撑骨架[5]和下支撑骨架[10]固定在壳体[2]的内壁;每个叶轮[3]下面均对应设置有接水槽[15]。其中:
叶轮[3]由轮毂和叶片组成;叶片均匀地布置于轮毂的周边,轮毂与转轴[4]键联;
上轴承[7]和下轴承[12]靠近叶轮[3]的一侧对应地装有上挡水圈[6]和下挡水圈[11],上轴承[7]和下轴承[12]的另一侧对应地装有上密封盖[8]和下密封盖[13];
壳体[2]内安装有8个叶轮[3]为串并联安装:有4个相同的叶轮[3]并排安装在一个水平面上,即为并联;同时,又有4个相同的叶轮[3]安装在同一铅垂面上,即为串联。每个叶轮[3]与壳体[2]内壁或挡水板[17]的最小间隙为1~3cm。
本装置的每个接水槽[15]均固定在壳体[2]内,接水槽[15]和壳体[2]如图4所示都为方形,接水槽[15]的几何中心为进气口[16],同一水平面的接水槽[15]通过挡水板[17]的通孔[18]与排水管[14]相通。挡水板[17]的横截面呈“十”字形,将位于2个水平层面上各4个叶轮[3]分隔为4个串联式除雾器。
从进气管[1]进入除雾器的含雾气流,在惯性碰撞和离心分离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含雾气体经叶轮[3]除雾后从排气管[9]排出。由叶轮[3]分离下来的液体,经每个叶轮[3]下面对应设置的接水槽[15]通过排水管[14]流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转轴与支撑骨架通过轴承联结,保证了叶轮旋转的灵活性。在轴承两侧设置密封盖和挡水圈,可有效阻止水雾和固体颗粒物进入轴承。从进气管进入除雾器的含雾气流,通过叶轮的惯性碰撞和离心分离作用,实现气液分离。除雾后的气流通过排气管排出自旋式除雾器。除雾器下部设置有排水管,分离出的液体由排污管排出自旋式除雾器。故本具体实施方式有以下特点:
1、叶轮转速随气流速度的改变而改变,气流速度越大,叶轮转速越快。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和稳定性。由于无需施加动力,故成本低;
2、由于叶轮能够自由旋转,可以保证附着于叶轮上的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向外筒,最大限度地减小了二次夹带,二次夹带的减少使含雾气体处理量显著增加,提高了除雾效率;
3、由于自由叶轮的叶片随风自由旋转,所以自旋式除雾器的阻力远小于固定叶轮除雾器。
因此,本装置具有除雾效率高、处理流量大、阻力小、成本低和稳定性强的特点。
Claims (5)
1.一种自旋式叶轮除雾器,其特征在于该自旋式除雾器包括进气管[1]、壳体[2]、叶轮[3]、转轴[4]、上支撑骨架[5]、下支撑骨架[10]、排气管[9]和排水管[14];进气管[1]和排气管[9]分别同中心地固定安装在壳体[2]的两端,壳体[2]内壁安装有1~20个叶轮[3],每个叶轮[3]经其转轴[4]安装在上轴承[7]和下轴承[12]中,上轴承[7]和下轴承[12]设置在对应的上支撑骨架[5]和下支撑骨架[10]上,上支撑骨架[5]和下支撑骨架[10]固定在壳体[2]的内壁;每个叶轮[3]下面均对应设置有接水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式叶轮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3]由轮毂和叶片组成,叶片均匀地布置于轮毂的周边,轮毂与转轴[4]键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式叶轮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轴承[7]和下轴承[12]靠近叶轮[3]的一侧对应地装有上挡水圈[6]和下挡水圈[11],上轴承[7]和下轴承[12]的另一侧对应地装有上密封盖[8]和下密封盖[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式叶轮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内壁安装有1~20个叶轮[3]:单个叶轮[3]与壳体[2]同中心安装,2~20个叶轮[3]或串联安装、或并联安装、或串并联安装,叶轮[3]与壳体[2]内壁的最小间隙为1~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式叶轮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水槽[15]的几何中心为进气口,同一水平面的接水槽[15]通过挡水板[17]的通孔[18]与排水管[14]相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879808U CN201482334U (zh) | 2009-08-11 | 2009-08-11 | 一种自旋式叶轮除雾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879808U CN201482334U (zh) | 2009-08-11 | 2009-08-11 | 一种自旋式叶轮除雾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82334U true CN201482334U (zh) | 2010-05-26 |
Family
ID=42421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08798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82334U (zh) | 2009-08-11 | 2009-08-11 | 一种自旋式叶轮除雾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82334U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3579A (zh) * | 2011-08-31 | 2012-04-25 | 张宏生 | 立式消雾器 |
CN102728146A (zh) * | 2011-04-01 | 2012-10-17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除沫器 |
CN103277667A (zh) * | 2013-05-13 | 2013-09-04 | 无锡特莱姆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气化器除雾装置 |
CN105032087A (zh) * | 2015-04-08 | 2015-11-11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风车-管式冷凝式除雾器及其除雾方法 |
CN108043118A (zh) * | 2017-12-06 | 2018-05-18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
CN108355404A (zh) * | 2018-04-13 | 2018-08-03 | 苏州中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
CN108479276A (zh) * | 2018-06-14 | 2018-09-04 | 苏州紫微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Uv油漆漆雾高效回收设备 |
CN109091985A (zh) * | 2017-01-05 | 2018-12-28 | 杨万芬 | 一种水过滤空气净化机的过滤器 |
CN110384982A (zh) * | 2019-08-19 | 2019-10-29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离心式气液分离器 |
CN111773825A (zh) * | 2020-06-15 | 2020-10-16 | 成都兴鑫悦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除雾器 |
CN111990500A (zh) * | 2020-09-29 | 2020-11-27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茶叶发酵用水雾装置 |
CN113499637A (zh) * | 2021-07-23 | 2021-10-15 | 山东恒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脱硫塔末端酸雨去除装置 |
CN114470978A (zh) * | 2022-01-25 | 2022-05-13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具有自动除雾构件的气液两相分离器 |
-
2009
- 2009-08-11 CN CN2009200879808U patent/CN2014823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8146A (zh) * | 2011-04-01 | 2012-10-17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除沫器 |
CN102728146B (zh) * | 2011-04-01 | 2015-11-25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除沫器 |
CN102423579B (zh) * | 2011-08-31 | 2014-01-29 | 张宏生 | 立式消雾器 |
CN102423579A (zh) * | 2011-08-31 | 2012-04-25 | 张宏生 | 立式消雾器 |
CN103277667A (zh) * | 2013-05-13 | 2013-09-04 | 无锡特莱姆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气化器除雾装置 |
CN105032087A (zh) * | 2015-04-08 | 2015-11-11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风车-管式冷凝式除雾器及其除雾方法 |
CN109091985A (zh) * | 2017-01-05 | 2018-12-28 | 杨万芬 | 一种水过滤空气净化机的过滤器 |
CN108043118A (zh) * | 2017-12-06 | 2018-05-18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
CN108355404B (zh) * | 2018-04-13 | 2023-12-26 | 苏州中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
CN108355404A (zh) * | 2018-04-13 | 2018-08-03 | 苏州中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
CN108479276A (zh) * | 2018-06-14 | 2018-09-04 | 苏州紫微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Uv油漆漆雾高效回收设备 |
CN110384982A (zh) * | 2019-08-19 | 2019-10-29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离心式气液分离器 |
CN111773825A (zh) * | 2020-06-15 | 2020-10-16 | 成都兴鑫悦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除雾器 |
CN111990500A (zh) * | 2020-09-29 | 2020-11-27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茶叶发酵用水雾装置 |
CN113499637A (zh) * | 2021-07-23 | 2021-10-15 | 山东恒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脱硫塔末端酸雨去除装置 |
CN114470978A (zh) * | 2022-01-25 | 2022-05-13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具有自动除雾构件的气液两相分离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82334U (zh) | 一种自旋式叶轮除雾器 | |
CN106238231B (zh) | 一种双锥筒旋风除尘装置 | |
CN101259355A (zh) | 湿式除尘风机 | |
CN205435290U (zh) | 一种工业尾气湿式净化装置 | |
CN211302504U (zh) | 一种多风道综合除尘系统 | |
CN110041976B (zh) | 气-固-液分离装置 | |
CN101972716B (zh) | 气固离心分离与排气一体机 | |
CN205095542U (zh) | 一种加环旋流板分离器 | |
CN105964084A (zh) | 高效旋转雾化除尘净化装置 | |
CN210495720U (zh) | 一种双旋尘雾净化装置 | |
CN105879501B (zh) | 汽水分离器 | |
CN209771401U (zh) | 一种脱硫塔用冷凝除尘除雾装置 | |
CN108097024B (zh) | 一种用于酸雾废气处理的回旋反应水喷淋塔 | |
CN215463028U (zh) | 一种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机 | |
CN202237581U (zh) | 空气净化装置 | |
CN211314318U (zh) | 一种油气分离器 | |
CN113153532B (zh) | 一种离心式气水分离器 | |
CN209613263U (zh) | 一种离心分离装置 | |
CN210786733U (zh) | 一种除尘装置 | |
CN210058643U (zh) | 一种旋风分离器及气体清洁系统 | |
CN109985735B (zh) | 可旋转溢流管旋风分离器和分离设备 | |
CN109224687B (zh) | 一种环保收尘装置 | |
CN102225279A (zh) | 开放式旋风管滤清器 | |
CN117504462B (zh) | 一种建筑工程无水扬尘处理装置 | |
CN212914834U (zh) | 一种旋风收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0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