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5404B -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5404B
CN108355404B CN201810331177.8A CN201810331177A CN108355404B CN 108355404 B CN108355404 B CN 108355404B CN 201810331177 A CN201810331177 A CN 201810331177A CN 108355404 B CN108355404 B CN 108355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 outlet
waste gas
demiste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311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55404A (zh
Inventor
潘蓉蓉
赵忠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ONGXIN POW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ONGXIN POW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ONGXIN POW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ONGXIN POW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3311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554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55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5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55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5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12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14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centrifugal forces generated by rotating vanes, discs, drums or brush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1),壳体(1)分隔为前部的进风腔(2)、中间的出风腔(3)以及后部的电机隔离腔(4);中间的出风腔(3)内设有至少一个除雾器(5);除雾器(5)包括一集水罩(51)、一除雾叶轮(52)、一筒状支架(53)以及一电机(54);电机(54)位于后部的电机隔离腔(4)内;工作状态下,废气经进风口(21)进入前部的进风腔(2),流经除雾器(5)的废气进口(5111)、除雾叶轮(52)、废气通道孔(5123)、废气出口(531)至中间的出风腔(3),最后经出风口(31)通出,以此构成废气流通的路径。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按废气处理工艺,大部分先需要进行喷淋预处理,然后才进入废气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如此预处理之后的气体里面就含有大量的水汽,对后端的废气处理设备会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物理式除雾器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除雾效率不是很明显,仅仅约50-60%,因此是否能高效率除去废气中的水汽成为废气处理行业的关键。而常规的动力除雾装置由于电机是内置式,处于废气通道之中,因此不适合处理高温、腐蚀等环境下的废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以高效去除喷淋预处理后废气中的水汽,并提升对高温、腐蚀等恶劣环境的耐受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包括一壳体,在壳体内从前至后依次隔设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此将壳体分隔为前部的进风腔、中间的出风腔以及后部的电机隔离腔;
所述前部的进风腔、中间的出风腔以及后部的电机隔离腔三者相互间密封隔离;所述壳体上对应前部的进风腔的位置设有进风口,在对应中间的出风腔的位置设有出风口;所述中间的出风腔内设有至少一个除雾器;
所述除雾器包括一集水罩、一除雾叶轮、一筒状支架以及一电机;所述集水罩由一筒状罩圈和一背部支撑面构成,筒状罩圈的前端作为废气进口架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所述背部支撑面由一中心固定圈和外周的沿筒状罩圈的径向发散设置的多根支撑肋条构成,所述各支撑肋条的内端固定连接中心固定圈,其外端固定连接筒状罩圈的后端口边沿,以此在各相邻的支撑肋条间形成废气通道孔,并且,各所述废气通道孔的周向边沿上朝筒状罩圈内侧翻设有集水翻边;所述筒状支架为一筒状体,其前端端口与所述集水罩的背部支撑面固定对接,其后端朝所述后部的电机隔离腔延伸并固定于第二隔板上,筒状支架的筒壁上均布设有废气出口;所述电机位于后部的电机隔离腔内,电机的输出端上伸出一传动轴,该传动轴向前伸入中间的出风腔,并延伸与所述除雾叶轮的中心传动连接;
工作状态下,废气经所述进风口进入前部的进风腔,流经除雾器的废气进口、除雾叶轮、废气通道孔、废气出口至中间的出风腔,最后经出风口通出,以此构成废气流通的路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中间的出风腔内并列设置多个除雾器;工作状态下,废气经所述进风口进入前部的进风腔,分成多路,各路流经对应的除雾器的废气进口、除雾叶轮、废气通道孔、废气出口汇聚至中间的出风腔,最后经出风口通出,以此构成废气流通的路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除雾叶轮包括一中心固定体、外周轮圈以及多根条状叶片,所述外周轮圈同心环设于中心固定体的外围,所述多根条状叶片沿径向发射状均布固定连接在中心固定体和外周轮圈之间;所述条状叶片为条状体。
进一步,所述条状叶片的横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条状叶片在除雾叶轮的轴向上分成平行的两个平面布置,以此形成前侧叶片面和后侧叶片面,在前侧叶片面和后侧叶片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上述方案中,“壳体分隔为前部的进风腔、中间的出风腔以及后部的电机隔离腔”中的“前部”、“中间”、“后部”是依废气流经的方向来定义的,废气从前流至后。故,“前部”、“中间”、“后部”并不是与除雾装置的实际的上下左右方位无关,具体,前部可以位于除雾装置的实际下方,后部位于除雾装置的实际上方;也可以,前部位于除雾装置的实际左侧、后部位于除雾装置的实际右侧,都可以互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以下带来的效果如下:
1、由于本发明在壳体内分隔出了前部的进风腔、中间的出风腔以及后部的电机隔离腔,将除雾器的电机置于后部的电机隔离腔内,即将电机与废气的流经路径完全隔离开,因此可以处理各种高温、腐蚀等恶劣环境的废气;
2、由于本发明采用的除雾器是以电机驱动除雾叶轮旋转,以除雾叶轮来拦截废气里面的水汽,使得废气里面的水汽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运动轨迹聚集在集水罩的集水翻边形成槽里,除雾效率可达到95%以上;
3、本发明具有安装速度快的优点,每个除雾器为一套独立组件,安装的时候只需固定住集水罩四周的安装螺丝即可完成安装;
4、本发明具有调试简单的优点,调试的时候只需要将所有电机电源线全部接至控制箱,启动控制箱开关按钮,所有除雾器便全部同时运行;
5、本发明具有同步率高的优点,因为所有除雾器为同时运行,且电机不会受温度环境的影响,因此所有除雾器的转速、频率、风阻等参数均为一致;
6、本发明具有适应性强的优点,能够适应各种不同风量的废气处理,只需增加除雾器的数量即可;
7、本发明具有故障率低的优点,由于所有除雾器的电机均与废气隔离开,不会受废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发生故障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8、本发明具有维护方便的优点,维护时只需将整个除雾器抽出,用气枪冲刷干净即可;
9、本发明具有运行稳定的优点,由于所有除雾器均为同速、同频、同阻,因此整体设备运行就相当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个除雾器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个除雾器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雾器的除雾叶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雾器的除雾叶轮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雾器的集水罩的立体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壳体;11、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2、前部的进风腔;21、进风口;3、中间的出风腔;31、出风口; 4、后部的电机隔离腔;5、除雾器;51、集水罩;511、筒状罩圈;5111、废气进口;512、背部支撑面;5121、中心固定圈;5122、支撑肋条;5123、废气通道孔;5124、集水翻边;52、除雾叶轮;521、中心固定体;522、外周轮圈;523、条状叶片;524、加强筋;53、筒状支架;531、废气出口;54、电机;541、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图8所示: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包括一壳体1,参见图1~图3所示,在壳体1内从前至后依次隔设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以此将壳体1分隔为前部的进风腔2、中间的出风腔3以及后部的电机隔离腔4。
参见图1~图8所示,所述前部的进风腔2、中间的出风腔3以及后部的电机隔离腔4三者相互间密封隔离。所述壳体1上对应前部的进风腔2的位置设有进风口21,在对应中间的出风腔3的位置设有出风口31;所述中间的出风腔3内设有至少一个除雾器5,图中具体举例为六个除雾器5。
上述“前部”、“中间”、“后部”是依废气流经的方向来定义的,废气从前流至后。故,“前部”、“中间”、“后部”并不是与除雾装置的实际的上下左右方位无关,具体如本实施例举例,前部的进风腔2位于壳体1内的实际下方,后部的电机隔离腔4位于壳体1内的实际上方。当然实际中也可以前部位于除雾装置的实际左侧、后部位于除雾装置的实际右侧,都可以互换。
参见图1~图8所示,具体每一个除雾器5结构为:除雾器5包括一集水罩51、一除雾叶轮52、一筒状支架53以及一电机54。所述集水罩51由一筒状罩圈511和一背部支撑面512构成,筒状罩圈511的前端作为废气进口5111架设于所述第一隔板11上,所述背部支撑面512由一中心固定圈5121和外周的沿筒状罩圈511的径向发散设置的多根支撑肋条5122构成,所述各支撑肋条5122的内端固定连接中心固定圈5121,其外端固定连接筒状罩圈511的后端口边沿,以此在各相邻的支撑肋条5122间形成废气通道孔5123,并且,各所述废气通道孔5123的周向边沿上朝筒状罩圈511内侧翻设有集水翻边5124,如图8所示。所述筒状支架53为一筒状体,其前端端口与所述集水罩51的背部支撑面512固定对接,其后端朝所述后部的电机隔离腔4延伸并固定于第二隔板12上,筒状支架53的筒壁上均布设有废气出口531;所述电机54位于后部的电机隔离腔4内,电机54的输出端上伸出一传动轴541,该传动轴541向前伸入中间的出风腔3,并延伸与所述除雾叶轮52的中心传动连接。
参见图1~图3所示,工作状态下,废气经所述进风口21进入前部的进风腔2,分成六路,各路流经对应的除雾器5的废气进口5111、除雾叶轮52、废气通道孔5123、废气出口531汇聚至中间的出风腔3,最后经出风口31通出,以此构成废气流通的路径。
参见图6~图7所示,所述除雾叶轮52包括一中心固定体521、外周轮圈522以及多根条状叶片523,所述外周轮圈522同心环设于中心固定体521的外围,所述多根条状叶片523沿径向发射状均布固定连接在中心固定体521和外周轮圈522之间。所述条状叶片523为条状体。条状叶片523的横截面为矩形。具体,较佳是多根条状叶片523在除雾叶轮52的轴向上分成平行的两个平面布置,以此形成前侧叶片面和后侧叶片面,在前侧叶片面和后侧叶片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筋524。
本实施例工作时,各除雾器5的电机54驱动除雾叶轮52旋转,以除雾叶轮52来拦截废气里面的水汽,使得废气里面的水汽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运动轨迹聚集在集水罩51的集水翻边5124形成槽里,除雾效率可达到95%以上;并且,本实施例在壳体1内分隔出了前部的进风腔2、中间的出风腔3以及后部的电机隔离腔4,将除雾器5的电机54置于后部的电机隔离腔4内,即将电机54与废气的流经路径完全隔离开,因此可以处理各种高温、腐蚀等恶劣环境的废气。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1),在壳体(1)内从前至后依次隔设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以此将壳体(1)分隔为前部的进风腔(2)、中间的出风腔(3)以及后部的电机隔离腔(4);
所述前部的进风腔(2)、中间的出风腔(3)以及后部的电机隔离腔(4)三者相互间密封隔离;所述壳体(1)上对应前部的进风腔(2)的位置设有进风口(21),在对应中间的出风腔(3)的位置设有出风口(31);所述中间的出风腔(3)内设有至少一个除雾器(5);
所述除雾器(5)包括一集水罩(51)、一除雾叶轮(52)、一筒状支架(53)以及一电机(54);所述集水罩(51)由一筒状罩圈(511)和一背部支撑面(512)构成,筒状罩圈(511)的前端作为废气进口(5111)架设于所述第一隔板(11)上,所述背部支撑面(512)由一中心固定圈(5121)和外周的沿筒状罩圈(511)的径向发散设置的多根支撑肋条(5122)构成,所述各支撑肋条(5122)的内端固定连接中心固定圈(5121),其外端固定连接筒状罩圈(511)的后端口边沿,以此在各相邻的支撑肋条(5122)间形成废气通道孔(5123),并且,各所述废气通道孔(5123)的周向边沿上朝筒状罩圈(511)内侧翻设有集水翻边(5124);所述筒状支架(53)为一筒状体,其前端端口与所述集水罩(51)的背部支撑面(512)固定对接,其后端朝所述后部的电机隔离腔(4)延伸并固定于第二隔板(12)上,筒状支架(53)的筒壁上均布设有废气出口(531);所述电机(54)位于后部的电机隔离腔(4)内,电机(54)的输出端上伸出一传动轴(541),该传动轴(541)向前伸入中间的出风腔(3),并延伸与所述除雾叶轮(52)的中心传动连接;
所述中间的出风腔(3)内并列设置多个除雾器(5);
工作状态下,废气经所述进风口(21)进入前部的进风腔(2),分成多路,各路流经对应的除雾器(5)的废气进口(5111)、除雾叶轮(52)、废气通道孔(5123)、废气出口(531)汇聚至中间的出风腔(3),最后经出风口(31)通出,以此构成废气流通的路径;
所述除雾叶轮(52)包括一中心固定体(521)、外周轮圈(522)以及多根条状叶片(523),所述外周轮圈(522)同心环设于中心固定体(521)的外围,所述多根条状叶片(523)沿径向发射状均布固定连接在中心固定体(521)和外周轮圈(522)之间;所述条状叶片(523)为条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叶片(523)的横截面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动力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条状叶片(523)在除雾叶轮(52)的轴向上分成平行的两个平面布置,以此形成前侧叶片面和后侧叶片面,在前侧叶片面和后侧叶片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筋(524)。
CN201810331177.8A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Active CN108355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1177.8A CN108355404B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1177.8A CN108355404B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5404A CN108355404A (zh) 2018-08-03
CN108355404B true CN108355404B (zh) 2023-12-26

Family

ID=63008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31177.8A Active CN108355404B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554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4291A (zh) * 2020-11-17 2021-02-12 庄伙金 一种工业废气高温净化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6030A (ja) * 1994-03-18 1995-10-09 Toshiaki Nishioka ミスト除去装置
CN101249352A (zh) * 2007-12-07 2008-08-27 张家港市新中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管道中的离心式除雾器
CN201235268Y (zh) * 2008-07-30 2009-05-13 陆杰明 一种油雾净化器
CN201482334U (zh) * 2009-08-11 2010-05-26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自旋式叶轮除雾器
JP2010158634A (ja) * 2009-01-09 2010-07-22 Amano Corp オイルミスト除去装置
CN102091495A (zh) * 2010-12-29 2011-06-15 上海大学 动态射流节能除雾器
DE102012017178A1 (de) * 2012-03-10 2013-09-1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bgasreinigungsvorrichtung
WO2017097185A1 (zh) * 2015-12-08 2017-06-15 江苏揽山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除雾器
CN107335290A (zh) * 2017-06-14 2017-11-10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帽型的气液分离装置
CN206810040U (zh) * 2017-04-05 2017-12-29 深圳市新广恒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6030A (ja) * 1994-03-18 1995-10-09 Toshiaki Nishioka ミスト除去装置
CN101249352A (zh) * 2007-12-07 2008-08-27 张家港市新中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管道中的离心式除雾器
CN201235268Y (zh) * 2008-07-30 2009-05-13 陆杰明 一种油雾净化器
JP2010158634A (ja) * 2009-01-09 2010-07-22 Amano Corp オイルミスト除去装置
CN201482334U (zh) * 2009-08-11 2010-05-26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自旋式叶轮除雾器
CN102091495A (zh) * 2010-12-29 2011-06-15 上海大学 动态射流节能除雾器
DE102012017178A1 (de) * 2012-03-10 2013-09-1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bgasreinigungsvorrichtung
WO2017097185A1 (zh) * 2015-12-08 2017-06-15 江苏揽山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除雾器
CN206810040U (zh) * 2017-04-05 2017-12-29 深圳市新广恒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107335290A (zh) * 2017-06-14 2017-11-10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帽型的气液分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5404A (zh) 2018-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120208A1 (zh) 喷雾离心式除尘风机
CN107062337B (zh) 静电与涡轮动力结合的油烟净化器
CN108355404B (zh)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CN218492016U (zh) 循环模组、烘干装置和洗烘一体机
WO2018119878A1 (zh) 一种mvr用汽液分离器
CN108355405B (zh) 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CN210786536U (zh) 一种内置高速旋转扇叶的旋流板塔
CN103306737A (zh) 离心式汽轮机
CN213542691U (zh) 一种强化型转轮除湿机
CN208493544U (zh) 一种耐高温腐蚀动力除雾装置
CN202338433U (zh) 一种由反冲动能发动机驱动的水能发电机组
CN209743247U (zh) 一种防腐耐高温低噪声环保离心风机
CN114668333A (zh) 一种吸尘器
CN206582929U (zh) 一种涡轮动力‑静电复合式油烟净化装置
CN216343073U (zh) 一种离心式的消防排烟风机的离心力供给结构
CN204063735U (zh) 具有轴承散热结构的沙冰机
CN104863666A (zh) 一种曲轴箱油气分离通道结构及具有其的曲轴箱总成
CN213193149U (zh) 锅炉废气辅助处理装置及锅炉系统
CN211753148U (zh) 一种节能出炉除尘风机
CN205315304U (zh) 水驱无电排风机传动装置
CN216950459U (zh) 旋流式洗气机
CN218934839U (zh) 一种离心排气风机
CN218062789U (zh) 一种可更换的轴流风叶
CN212055210U (zh) 造纸真空透平风机热能回收扫风机装置
CN108547778A (zh) 一种油烟机的风机的安装结构及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