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57619U - 镁合金可折叠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镁合金可折叠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57619U
CN201457619U CN2009200905003U CN200920090500U CN201457619U CN 201457619 U CN201457619 U CN 201457619U CN 2009200905003 U CN2009200905003 U CN 2009200905003U CN 200920090500 U CN200920090500 U CN 200920090500U CN 201457619 U CN201457619 U CN 201457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liding sleeve
folding
bar
connecting b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905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国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0905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57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57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576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镁合金可折叠自行车,涉及可折叠自行车,包括按常规结构布局的前轮、后轮、车把、前叉和中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上设有折叠关节A,前叉套管上端设有折叠关节B,后竖管上设有折叠滑套,所述的折叠关节A、折叠关节B设有活动固紧装置,在折叠滑套处设有活动锁定装置。折叠关节A和折叠滑套采用独特设计。本实用新型除车轮外,全车各部件均采用镁合金材料压铸制作,全车无一焊接点,因此具有以下优点:美观;重量轻;携带方便;质量好,坚固耐用。

Description

镁合金可折叠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进一步是可折叠自行车,尤其是采用镁合金为材料压铸制造的可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在国内,传统的两轮自行车非常普及,其不足之处是存放时占地面积较大,重量重,在城镇楼房居住的居民想把自行车搬到屋内也倍感困难,放置楼下又难免风吹、日晒、雨淋,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大为降低,且有被盗的危险,给用户带来不少的烦恼。此外,大城市的工薪阶层乘公交转车现象较为普遍,而车站与车站间往往有一定的距离,步行时间太长,容易影响准时上班,为此不少人提前较长时间上班;在开车或步行外出旅游时,路途中往往需要如自行车的代步工具,如此等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折叠自行车因其搬运方便、占居空间小,开始逐渐在自行车家族中崭露头角。目前,自行车生产厂家已开发出多种折叠自行车,在用户不使用时,可轻松地将自行车折叠起来,随身携带或轻松地搬入居室内,使得用户不再有后顾之忧。但是,目前的折叠自行车,其结构还不够完美,搬运携带仍感到有一定的困难,这是因为折叠后的自行车体积仍然较大,且分量过重的缘故。为减轻重量,市场上有人开发出铝合金结构的自行车,但由于强度要求,其仍较重。
镁合金有其显著的优点,镁是最轻的结构金属,其密度仅为铝的64%,铁的22%,合金材料由于选用组配的材料不同,因而密度各异,但一般镁合金的密度在1.8克/立方厘米以下,而一般铝合金的密度在2.8克/立方厘米左右,因此,在同样结构的情况下,镁合金比铝合金轻许多。但是镁合金在自行车生产上却很少采用,更不用说折叠自行车了,这是因为用镁合金材料制造自行车,存在着焊接问题,即焊缝较宽,不美观,同时也影响了整车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合金可折叠自行车,它美观,轻便,结实耐用,折叠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按常规结构布局的前轮、后轮、车把、前叉和中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上设有折叠关节A,前叉套管上端设有折叠关节B,后竖管上设有折叠滑套,所述的折叠关节A、折叠关节B设有活动固紧装置,在折叠滑套处设有活动锁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进一步实现:
折叠关节A及固紧装置的结构是:固紧装置的偏心装置置于横管外,固紧装置的固紧块置于活动的横管内,具体为:竖管的上部连接有横管,横管的两端各设有两个立板,立板设置于横管两壁的延伸上,立板上设有销孔,销孔与设在车把上的条孔相配合,横管通过销钉活动连接车把;在横管上管壁的中孔内放置竖杆,竖杆中下部设有螺丝,通过螺丝连接固紧块,固紧块置于横管内,当车把向入插入时,固紧块置于车把内,在竖杆的上部套有垫片,竖杆上端部连接横向的偏心轮轴,在偏心轮轴上穿有偏心轮,偏心轮上固定有手柄.固紧块为半圆柱结构或半圆管结构;垫片为凹弧结构,凹弧结构指将垫片的上面设置为与偏心轮相吻合的弧形或/和将垫片的下面设置为与外管相吻合的弧形.
折叠关节B及固紧装置的结构是:上下两部分通过折叠轴活页式连接,上下部分分设弹性锁钉和与之配合的锁孔。
折叠滑套及锁定装置的结构可以是:前叉套管后面设有上、下两个连接孔,通过销钉分别活动连接上斜梁、下斜梁的前端,上斜梁、下斜梁的后端分别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滑套和中轴固定器,中轴固定器上设有横向孔、竖向孔,竖向孔内置有后竖管,滑套套于后竖管上,滑套的后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平杆或后架,锁定装置设置于滑套上。
折叠滑套及锁定装置的结构也可以是:前叉套管后面设有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一斜梁的前端,斜梁的后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中轴固定器,中轴固定器上设有横向孔、竖向孔,竖向孔内置有后竖管;中轴固定器的后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平杆的前端,斜梁的中后部设有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前滑套杆的前端,前滑套杆的后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滑套的前连接孔,滑套的后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后滑套杆前端,后滑套杆的后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于平杆,在滑套上设有活动锁定装置。
折叠滑套及锁定装置的结构还可以是:前叉套管后面设有上、下两个连接孔,通过销钉分别活动连接上斜梁、下斜梁的前端,上斜梁、下斜梁的后端分别通过销钉连接下滑套和中轴固定器,中轴固定器上设有横向孔、竖向孔,竖向孔内置有后竖管;中轴固定器的后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平杆的前端,平杆后部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上端活动固定后架,后架的中前部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后滑套杆的后端,后滑套杆的前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于上滑套的后连接孔;上斜梁的中后部设有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前滑套杆的前端,前滑套杆的后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上滑套的前连接孔,折叠滑套的锁定装置设置于上滑套或下滑套上。
可在前叉上一体设有前闸固定孔;可在前叉套管上一体设有前叉套管连接孔;中轴固定器上的前、后连接孔,横向孔与竖向孔为一体结构。可在后架的支撑杆或平杆上一体设有后闸固定孔。各结构部件可均为用镁合金压铸而成。
本实用新型以镁合金为材料,全部采用压铸制作而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全车无一焊接点,整体美观;2、镁合金重量轻,整车轻便;3、折叠方便,效果好,车轮半径为24厘米的自行车,可折叠为120厘米×100厘米以下的大小;4、重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5、全车无焊接点,因此质量好,坚固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把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车把,2为车把插管,3为前竖管,4为折叠器,5为折叠轴,6为前叉套管,7为前叉,8为前闸固定孔,9为前轮,10为上斜梁,11为下斜梁,12为中轴固定器,13为轮盘,14为脚蹬拐,15为脚蹬,16为平杆,17为下滑套,18为链条,19为后闸固定孔,20为后轮,21为支撑杆,22为后架,23为后滑套杆,24为上滑套,25为前滑套杆,26为后竖管,27为车座插管,28为车座,31为条孔,32为销孔,33为横管,34为横管中孔,35为立板,36为固紧块,37为竖杆,38为垫片,39为偏心轮,40为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车把1的置于横管33内,横管33的下部连接车把插管2,车把插管2为圆管,其分为两部分,上部外径较大,下部外径较小,外径较小的下部插入自行车前部的前竖管3内;车把插管2和横管33侧视呈倒“L”形,横管33可以前伸也可以后缩;横管33的两端各设有两个立板35,立板35设置于横管33两壁的延伸上,立板35上设有销孔32,销孔32与设在车把1上的条孔31相配合,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从而使车把1可在横管33内插入和拔出,车把1拔出后可绕销钉向上转动,从而实现车把1的折叠;在横管33上面的管壁上设有横管中孔34,横管中孔34内可放置竖杆37,竖杆37的中下部部位设有阳螺丝;固紧块36(为半圆柱或半圆管结构)中间部位有贯通上下的通孔,通孔内壁上有与该阳螺丝配合的阴螺丝,竖杆37通过螺丝连接固紧块36;当车把1向内插入时,固紧块36置于车把1的空管内;在竖杆37的上部套有垫片38,垫片38可在竖杆37上部上下滑动,为提高固紧效果,可将垫片38作弧形处理,即,将垫片38的上面设置为与偏心轮39相吻合的弧形,还可同时将垫片38的下面设置为与横管33相吻合的弧形;竖杆37上端固定连接横向的偏心轮轴39,在偏心轮轴39上通过穿孔方式活动固定偏心轮39;也可以是竖杆37上端通过穿孔方式活动连接横向的偏心轮轴,偏心轮轴上固定连接偏心轮39,偏心轮39上固定有手柄40。偏心轮39可以是椭圆形,也可以是圆形,使用椭圆形偏心轮39时,可将偏心轮轴设置于椭圆的中心;使用圆形偏心轮39时,可将偏心轮轴设置于偏离圆中心的位置。
车把1部位组装时,先将竖杆37套入垫片38,将固紧块36置于横管33内,再将竖杆37下端的螺丝拧入固紧块36,使固紧块36处于横管33内,偏心轮39及手柄40等置于横管33外。
前叉7被活动固定于前叉套管6内,在前叉套管6的上部设有折叠器4,折叠器4将上下两部分通过折叠轴5活页式连接,上下部分分设弹性锁钉和与之配合的锁孔,需折叠时,打开固紧弹性锁钉前翻即可实现车把上部向前下方折叠;前叉7上设有前闸固定孔8(前闸固定孔8与前叉7为一体压铸而成),用于固定前闸,前叉7的下端通过螺丝固定前轮轴,前轮轴上安装有前轮9;前叉套管6后面的上、下部分别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前叉套管6为一体压铸而成),通过销钉分别活动连接上斜梁10、下斜梁11的前端,下斜梁11的后端通过销钉连接中轴固定器12的前连接孔,中轴固定器12上设有横向孔,内安装有中轴,中轴上固定有轮盘13,中轴两侧连接脚蹬拐14及脚蹬15,在中轴固定器12的中后部还设有竖向孔,竖向孔内置有后竖管26,后竖管26的上端套接车座插管27,车座插管27可在后竖管26内上下伸缩固定,在车座插管27上端固定车座28;轮盘13通过链条18连接后链轮,后链轮固定于后轮20的后轮轴上,中轴固定器12后部设有后连接孔(中轴固定器12上的前、后连接孔,横向孔与竖向孔均为一体压铸而成),后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平杆16的前端,平杆16后部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支撑杆21,在支撑杆21上设有后闸固定孔19(后闸固定孔19与支撑杆21为一体压铸而成),支撑杆21上端活动固定后架22,后架22的前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于下滑套17的后连接孔,下滑套17套于后竖管26上并可在其上上下滑动,后架22的中前部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后滑套杆23的后端,后滑套杆23的前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于上滑套24的后连接孔;上滑套24套于后竖管26上并可在其上上下滑动,上斜梁10的后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下滑套17前连接孔,上斜梁10中后部设有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前滑套杆25的前端,前滑套杆25后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上滑套24的前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上滑套或下滑套上可设置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可以为一弹性销锁,其与后竖管上的凹槽或孔相配合,通过销锁的插拔实现固定或放松,骑行时可锁紧锁定装置。
使用时,如需折叠,松开手柄40,将两个车把1向外拔出,并绕销钉向上翻转,同时将折叠器4松开,车把向外翻,完成车把的折叠;通过松动设置于上滑套24或下滑套17上的锁定装置,将上滑套24上拉,或将车头车尾向内挤,即可实现整车的折叠;如需骑行,先将车把1向内翻转,固紧折叠器4,再将两个车把1翻转并向内插入,此时固紧块36置于车把1内,按下手柄40,固紧块36上部紧贴车把1并将车把1挤向横管33并压紧,即实现车把1的固紧;通过下推上滑套24,或将车头车尾向外拉,即将折叠车伸展,此后,固紧上滑套24或下滑套17即可。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上滑套24,以及前滑套杆25和后滑套杆23,在下滑套17上设有活动固紧装置。其余结构不变。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上斜梁10,下滑套17,支撑杆21,后架22,将后闸固定孔19设置于平杆16上,将前滑套杆25的前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于下斜梁11上,将后滑套杆23的后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于平杆16上,在上滑套24上设有活动固紧装置。其余结构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材料选用镁合金,制作时采用压铸方法,也可根据需要选用其它材料如铝合金压铸。

Claims (10)

1.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按常规结构布局的前轮、后轮、车把、前叉和中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上设有折叠关节A,前叉套管上端设有折叠关节B,后竖管上设有折叠滑套,所述的折叠关节A、折叠关节B设有活动固紧装置,在折叠滑套处设有活动锁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折叠关节A及固紧装置的结构是:固紧装置的偏心装置置于横管外,固紧装置的固紧块置于活动的横管内,具体为:竖管的上部连接有横管,横管的两端各设有两个立板,立板设置于横管两壁的延伸上,立板上设有销孔,销孔与设在车把上的条孔相配合,横管通过销钉活动连接车把;在横管上管壁的中孔内放置竖杆,竖杆中下部设有螺丝,通过螺丝连接固紧块,固紧块置于横管内,当车把向入插入时,固紧块置于车把内,在竖杆的上部套有垫片,竖杆上端部连接横向的偏心轮轴,在偏心轮轴上穿有偏心轮,偏心轮上固定有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折叠关节B及固紧装置的结构是:上下两部分通过折叠轴活页式连接,上下部分分设弹性锁钉和与之配合的锁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折叠滑套及锁定装置的结构是:前叉套管后面设有上、下两个连接孔,通过销钉分别活动连接上斜梁、下斜梁的前端,上斜梁、下斜梁的后端分别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滑套和中轴固定器,中轴固定器上设有横向孔、竖向孔,竖向孔内置有后竖管,滑套套于后竖管上,滑套的后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平杆或后架,锁定装置设置于滑套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折叠滑套及锁定装置的结构是:前叉套管后面设有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一斜梁的前端,斜梁的后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中轴固定器,中轴固定器上设有横向孔、竖向孔,竖向孔内置有后竖管;中轴固定器的后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平杆的前端,斜梁的中后部设有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前滑套杆的前端,前滑套杆的后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滑套的前连接孔,滑套的后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后滑套杆前端,后滑套杆的后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于平杆,在滑套上设有活动锁定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折叠滑套及锁定装置的结构是:前叉套管后面设有上、下两个连接孔,通过销钉分别活动连接上斜梁、下斜梁的前端,上斜梁、下斜梁的后端分别通过销钉连接下滑套和中轴固定器,中轴固定器上设有横向孔、竖向孔,竖向孔内置有后竖管;中轴固定器的后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平杆的前端,平杆后部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上端活动固定后架,后架的中前部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后滑套杆的后端,后滑套杆的前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于上滑套的后连接孔;上斜梁的中后部设有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前滑套杆的前端,前滑套杆的后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上滑套的前连接孔,折叠滑套的锁定装置设置于上滑套或下滑套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固紧块为半圆柱结构或半圆管结构;垫片为凹弧结构,凹弧结构指将垫片的上面设置为与偏心轮相吻合的弧形或/和将垫片的下面设置为与外管相吻合的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叉套管内套有前叉,前叉上一体设有前闸固定孔;前叉套管上一体设有前叉套管连接孔;中轴固定器上的前、后连接孔,横向孔与竖向孔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后架的支撑杆或平杆上一体设有后闸固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各结构部件均为用镁合金压铸而成。
CN2009200905003U 2009-05-26 2009-05-26 镁合金可折叠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57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905003U CN201457619U (zh) 2009-05-26 2009-05-26 镁合金可折叠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905003U CN201457619U (zh) 2009-05-26 2009-05-26 镁合金可折叠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57619U true CN201457619U (zh) 2010-05-12

Family

ID=42384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9050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57619U (zh) 2009-05-26 2009-05-26 镁合金可折叠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576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5492A (zh) * 2017-12-21 2018-05-04 天津德盛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超轻拉杆式便携助力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5492A (zh) * 2017-12-21 2018-05-04 天津德盛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超轻拉杆式便携助力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9305Y (zh) 一步收合高尔夫球车
CN103723227B (zh) 一种折叠车
CN102180215A (zh) 6英寸折叠便携自行车
CN203410567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多功能自行车
CN200939923Y (zh) 伸缩减震便携自行车
CN201457619U (zh) 镁合金可折叠自行车
CN205311797U (zh) 可兼具伸缩及折叠之自行车车架结构
CN207809642U (zh) 自行车折叠机构
CN211568199U (zh) 一种可折叠车把手及便携式滑板车
CN201432768Y (zh) 可折叠坐式滑板车
CN102501930B (zh) 坐式踩踏滑板
CN202987426U (zh) 一种双人两用折叠自行车
CN201354131Y (zh) 便携式行星自行车
CN105480348A (zh) 可兼具伸缩及折叠之自行车车架结构
CN206750033U (zh) 一种优化设计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N206265238U (zh) 一种前叉装置
CN210162200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
CN216002906U (zh) 一种亲子自行车车架
CN201176224Y (zh) 上下折叠自行车
CN208036529U (zh) 自行车用折叠车把
CN202541737U (zh) 前两轮可折叠式三轮自行车
CN102351026A (zh) 坐式踩踏滑板车
CN208760816U (zh) 一种可调节车把角度的自行车
CN102602487A (zh) 前两轮可折叠式三轮自行车
CN205906134U (zh) 一种自行车双轮拖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