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29799Y - 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29799Y
CN201329799Y CNU2008202147706U CN200820214770U CN201329799Y CN 201329799 Y CN201329799 Y CN 201329799Y CN U2008202147706 U CNU2008202147706 U CN U2008202147706U CN 200820214770 U CN200820214770 U CN 200820214770U CN 201329799 Y CN201329799 Y CN 20132979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hicle
noise silencer
plate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147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亨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Kipor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Kipor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Kipor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Kipor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2147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2979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2979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2979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包括机柜,所述机柜内安装有发动机、与发动机同轴连接的发电机、与发动机相连的消声器、冷却发动机的散热器以及空气滤清器,特征是:所述机柜由底盘、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及顶盖板构成,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固定在底盘的底板的侧壁上,所述顶盖板固定在所述四块侧板的上部,所述底盘的底板上设置有出风口、模块进风口以及底进风口,所述前侧板上设置有前进风口,所述后侧板上设置有后进风口。本实用新型将出风口设置在底盘的底板上,可将冷却空气及发动机的排气从机组的底部排出,机组的底部直接固定在机动车辆的车架上,通风可靠,布置方便。

Description

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该发电机组由发动机及与该发动机同轴连接的发电机组成。
背景技术
车载发电机组是一种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发电机组,用以给随车的电气设备提供电源。由于机动车辆本身内部空间有限,并且还需要预留足够空间的检修空间及通道,因此对车载发电机组的体积有一定的要求。另外,还要求车载发电机组产生的废气要及时排出到机动车外,以免对机动车的内部环境造成污染,以致影响随车人员的身体健康。
现有的车载发电机组,一般直接采用普通的发电机组,将其安装在机动车辆上。普通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其出风口一般设置在机柜的侧壁上或顶部,要将从出风口排出的废气排出到机动车辆外必须设置专门的引出管道,该管道布置在机动车辆内部时,占用了有限的空间,并且妨碍操作人员操作发电机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采用该风冷结构的车载发电机组通风可靠,布置方便,并且不会妨碍操作人员的操作。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包括机柜,所述机柜内安装有发动机、与发动机同轴连接的发电机、与发动机相连的消声器、冷却发动机的散热器以及空气滤清器,特征是:所述机柜由底盘、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及顶盖板构成,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分别固定在底盘的底板的侧壁上,所述顶盖板固定在所述四块侧板的上部,所述底盘的底板上设置有出风口、模块进风口以及底进风口,所述前侧板上设置有前进风口,所述后侧板上设置有后进风口。
所述底进风口的前后两侧焊接有护网固定板,该护网固定板上安装有护网。
所述机柜内设置有水箱隔板,水箱隔板与机柜的内壁之间围成消声器室,所述消声器设置于该消声器室中。
所述机柜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由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组合而成。所述第一导风板上固定有输出板安装板及线固定架。
所述底盘底板的前壁及后壁上分别设有底盘固定孔。
所述消声器由主消声器与副消声器组合而成,主消声器与副消声器之间由连通管连通。所述副消声器上设置有第一尾管接管及第二尾管接管。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出风口设置在底盘的底板上,可将冷却空气及发动机的排气从机组的底部排出,机组的底部直接固定在机动车辆的车架上,通风可靠,布置方便。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模块进风口、底进风口、前进风口及后进风口,一方面保证了充足的进风量,另一方面对机组的高温部位有针对性地冷却,冷却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将消声器设置于消声器室中,消声器散发的热量被限制在消声器室中,不会影响机柜内的其他零部件;另一方面,消声器的排气噪声被消声器室屏蔽,有效地降低了排气噪声。
4、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由主消声器与副消声器组合而成,可有效地降低排气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5、本实用新型的副消声器上设置有第一尾管接管及第二尾管接管,可以根据安装发电机组的车体内的具体结构来选择采用这两个尾管接管中的任一个,而将另一个封闭,方便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发电机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发电机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拆去了罩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发电机组中的底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发电机组中的底盘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发电机组中的隔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发电机组中的隔板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发电机组中的消声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发电机组中的消声器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图9所示,包括顶盖板1,前侧板2,检修门3,底盘固定孔4,底盘5,控制面板6,前进风口7,油管接头8,电瓶接头9,右侧板10,输出端盖板11,后进风口12,后侧板13,护网14,底进风口15,模块进风口16,出风口17,左侧板18,消声器19,水箱隔板20,散热器21,风扇护架22,空气滤清器23,电感24,模块25,发电机26,输出接线端27,隔板28,发动机29,排气管30,底板31,后固定板32,底部加强板33,水箱支板34,后壁加强板35,固定孔罩板36,左壁加强板37,电感左支板38,前固定板39,电感右支板40,模块支板41,前壁加强板42,护网固定板43,第一导风板44,输出板安装板45,第二导风板46,线固定架47,排气管接管48,主消声器49,连通管50,第一支座51,副消声器52,第一尾管接管53,第二支座54,第二尾管接管55等。
如图1~图3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发电机组包括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封闭的机柜,在机柜内安装有发动机29、与发动机29同轴连接的发电机26、与发动机29相连的消声器19、冷却发动机29的散热器21以及空气滤清器23。为了叙述方便,将该机柜安装有电气控制面板6的一个侧面定义为前面,则该机柜的左右方向为长方体的长边。机柜由底盘5、前侧板2、后侧板13、左侧板18、右侧板10及顶盖板1构成。
如图4~图5所示,底盘5包括一个长方形的平板状的底板31,底板31的四周折边后形成侧壁后焊接,使底盘5成为一个上边开口的盒体。在该盒体的左壁、前壁及后壁的内侧分别焊接有左壁加强板37、前壁加强板42及后壁加强板35,盒体内的底板1上还焊接有底部加强板33,这些加强板对底盘5起加强作用,在底盘5上还装有水箱支板34。底板31的左侧开有出风口17,该出风口17为长方形孔。邻近出风口17的底板31上焊接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水箱支板20,对散热器21起支承作用。底板31的右侧前部焊接有前固定板39,后部焊接有后固定板32。前固定板39及后固定板32上设有螺栓孔,用来固定发动机29及发电机26。前固定板39与底盘5的前壁之间焊接有电感左支板38和电感右支板40,用来固定安装电感24。靠近底盘5右壁的底板31的前部,也就是邻近电感右支板40的位置,开有长方形的模块进风口16,该模块进风口16的上面焊接有模块支板41,模块支板41上开设有与模块进风口16相对应的孔,用来将冷却风引向模块25。靠近底盘5右壁的底板31的后部,也就是模块支板41的后面,开有底进风口15,该进风口的前后两侧焊接有护网固定板43。如图2所示,在底进风口15的护网固定板43上安装有护网14,起保护底进风口15的作用。
为了使整个机组安装固定,在底盘5底板31的前壁及后壁上开有四个底盘固定孔4,底盘固定孔4上方焊接有固定孔罩板36。
底盘5的底板31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栓孔,用来固定安装前侧板2、后侧板13、左侧板18及右侧板10。顶盖板1盖在四块侧板的上部,与四块侧板螺栓连接。
如图1所示,底盘5的右侧壁上设置有油管接头8以及电瓶接头9。油管接头8与外置的油箱连接,电瓶接头9与外置的电瓶连接。本发电机组将油箱与电瓶外置,可以节省机柜内部的空间,使机柜内的零部件布置紧凑,缩小机组的体积,从而降低机组的制造成本。另外,外置的油箱与电瓶可以布置在机动车辆的合适位置,并可增大其容量。
在前侧板2的左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的下面设置有前进风口7。前进风口7为两列长圆孔,为空气滤清器23提供新鲜空气。前侧板2的中部开设有检修孔,检修孔上安装有检修门3,用来检修机组时使用。
右侧板10的上部开设有输出接线孔,该孔上配置有输出端盖板11。
如图2所示,后侧板13的右上部开设有后进风口12。后进风口12的位置与发动机29的排气管30的位置相对应,从后进风口12进入的冷却空气对排气管进行冷却。
如图3所示,在机柜内的底盘5上从右往左依次布置有发电机26、发动机29、散热器21及消声器19。发电机26与发动机29同轴连接。消声器19与发动机29的排气管30相连接。发动机29的前方设置有空气滤清器23,空气滤清器23位于电感24的上方。
发动机29为水冷多缸发动机,其配有强制循环水冷系统,散热器21与发动机29的冷却管路相连通。散热器21上固定有水箱护罩,用以保护散热器21。散热器21的冷却风扇装配在发动机29上,风扇的外面包围有风扇护架22,风扇护架22用螺栓固定在水箱护罩上。
在底盘5上安装有隔板28以及水箱隔板20。水箱隔板20将机柜内部分成两个腔室,即主腔室和消声器室。隔板28对机柜内部的电气元器件起支承作用,并对从底板31的底进风口15进入机柜内部的空气起导向作用。
如图6、图7所示,隔板28由第一导风板44与第二导风板46组合焊接而成。第一导风板44与第二导风板46均是钣金件,由钢板折边焊接而成。第一导风板44上还焊接有输出板安装板45及线固定架47。输出板安装板45用来安装输出接线端27,线固定架47用来固定机组内的连接电线。
底盘5上,在散热器21与消声器19之间设置有水箱隔板20。水箱隔板20与左侧板18、顶盖板1、前侧板2及后侧板13围成消声器室,消声器19设置于该消声器室中。将消声器19设置于消声器室中,消声器19散发的热量被限制在消声器室中,不会影响机柜内的其他零部件;另一方面,消声器19的排气噪声被消声器室屏蔽,有效地降低了排气噪声。水箱隔板20的上部开有通孔,用以使排气管30穿过。水箱隔板20的中部开有矩形孔,与散热器21相对应。散热器21通过螺栓固定在水箱隔板20上。
如图8、图9所示,为了更好地降低排气噪声,减小噪声污染,本发电机组中的消声器19由主消声器49与副消声器52组合而成。主消声器49与副消声器52之间由连通管50连通。主消声器49与副消声器52的内部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结构。主消声器49的进口处设置有排气管接管48,副消声器52上焊接有第一支座51和第二支座54,这两个支座将消声器19固定在机组内部。副消声器5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尾管接管53,副消声器5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尾管接管55。可以根据安装发电机组的车体内的具体结构来选择采用这两个尾管接管中的任一个,而将另一个封闭,方便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图3所示,发动机29由散热器21等零部件组成的强制循环水冷系统强制冷却。发动机29的空气滤清器23从前侧板2的前进风口7处吸入新鲜空气,由排气管30经过消声器19、排气尾管排出废气。机柜外部的空气从底板上的底进风口15进入机柜,由隔板28的导向作用进入机柜内部,冷却发电机26以及机柜内部的零部件。之后,冷却空气由安装在发动机29端部的风扇的抽吸作用通过散热器21进入装有消声器19的消声器室,对消声器19进行冷却,然后由底盘5上的出风口17排出。
底盘5底板31上的模块进风口16、后侧板13上的后进风口12分别对一些高温零部件进行有针对性地专门冷却,冷却效果好。从底板31上的模块进风口16进入的冷却空气对模块25进行冷却,从后侧板13上的后进风口12进入的冷却空气对排气管30进行冷却。

Claims (8)

1、一种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包括机柜,所述机柜内安装有发动机(29)、与发动机(29)同轴连接的发电机(26)、与发动机(29)相连的消声器(19)、冷却发动机(29)的散热器(21)以及空气滤清器(23),其特征是:所述机柜由底盘(5)、前侧板(2)、后侧板(13)、左侧板(18)、右侧板(10)及顶盖板(1)构成,所述前侧板(2)、后侧板(13)、左侧板(18)及右侧板(10)分别固定在底盘(5)的底板(31)的侧壁上,所述顶盖板(1)固定在前侧板(2)、后侧板(13)、左侧板(18)及右侧板(10)四块侧板的上部,所述底盘(5)的底板(31)上设置有出风口(17)、模块进风口(16)以及底进风口(15),所述前侧板(2)上设置有前进风口(7),所述后侧板(13)上设置有后进风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进风口(15)的前后两侧焊接有护网固定板(43),该护网固定板(43)上安装有护网(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内设置有水箱隔板(20),水箱隔板(20)与机柜的内壁之间围成消声器室,所述消声器(19)设置于该消声器室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内设置有隔板(28),所述隔板(28)由第一导风板(44)与第二导风板(46)组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4)上固定有输出板安装板(45)及线固定架(4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的前壁及后壁上分别设有底盘固定孔(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19)由主消声器(49)与副消声器(52)组合而成,主消声器(49)与副消声器(52)之间由连通管(5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消声器(52)上设置有第一尾管接管(53)及第二尾管接管(55)。
CNU2008202147706U 2008-12-12 2008-12-12 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2979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147706U CN201329799Y (zh) 2008-12-12 2008-12-12 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147706U CN201329799Y (zh) 2008-12-12 2008-12-12 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29799Y true CN201329799Y (zh) 2009-10-21

Family

ID=41223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1477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29799Y (zh) 2008-12-12 2008-12-12 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2979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66109A1 (zh) * 2008-12-12 2010-06-17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
CN102818096A (zh) * 2012-09-13 2012-12-12 无锡欧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发电机组箱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66109A1 (zh) * 2008-12-12 2010-06-17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
CN102818096A (zh) * 2012-09-13 2012-12-12 无锡欧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发电机组箱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29814Y (zh) 车载发电机组
CN101440745B (zh) 发动机发电机机组
CN101446232B (zh) 风冷发电机组
CN107972474B (zh) 车辆
US8037963B2 (en) Hybrid working vehicle
JP5585378B2 (ja) 空冷式燃料電池車両
CN101446233A (zh) 车载发电机组
US20090322096A1 (en) Thermal shield for system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ower
CN101446234A (zh) 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
JP2013001382A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冷却構造
US10422264B2 (en) Work machine
JP2012218554A (ja) 燃料電池車両
JP2012096715A (ja) 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の冷却用ダクト構造
CN201329799Y (zh) 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
JP6482241B2 (ja) 移動式電源システム
WO2020044717A1 (ja) 電動車両
CN201330645Y (zh) 发动机发电机机组
JP2018190517A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JP6477851B1 (ja) 車両の冷却装置
JP6569724B2 (ja) 発電機搭載車両
US7108093B1 (en) Rear mounted engine design with improved maintenance access for a military vehicle
CN101440747A (zh) 发电机组的底盘结构
CN201330651Y (zh) 发电机组的底盘结构
JP2019107962A (ja) 発電機搭載車両
CN217145660U (zh) 一种基于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电源驱动的大型货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