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64541Y - 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64541Y
CN201264541Y CNU2008200961329U CN200820096132U CN201264541Y CN 201264541 Y CN201264541 Y CN 201264541Y CN U2008200961329 U CNU2008200961329 U CN U2008200961329U CN 200820096132 U CN200820096132 U CN 200820096132U CN 201264541 Y CN201264541 Y CN 20126454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release lever
angle regulator
seat angle
lin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961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亦宁
李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961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6454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6454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6454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转轴、分别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调角器和解锁手柄、以及与所述调角器,转轴,解锁手柄作用的中间传递机构,其中,所述转轴与所述解锁手柄可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相对转动。与现有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相比,此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的转轴与解锁手柄之间可进行一定限度范围内运动,这样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由于调节装置制造、焊接、冲压件误差、或者调角器的缺陷,致使外护板塑胶件把塑胶解锁手柄托起,使座椅靠背处于半解锁或者完全解锁状态的问题,保证了驾驶员的舒适性,也保证了汽车发生碰撞时乘员的安全性,此种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到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器是可调式座椅的重要部件,广泛使用于汽车座椅上,汽车驾驶员在驾驶和休息时,对座椅靠背的角度有不同要求,根据乘员的不同需求调节座椅靠背角度,可以降低乘员的疲劳度,增加乘坐舒适性。在发生碰撞时座椅靠背的有效锁止的条件下才可以有效支撑乘员的身体,进而更好地保护乘员。
一般,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板挂板与拉板固定一起,与调角器中的一面凸台焊接在一起组成支持整个座椅靠背的第一框架;挂板与靠背连接在一起,并与调角器中的另一面凸台焊接在一起组成座椅靠背旋转的第二框架;解锁手柄、垫片与转轴连接在一起,组成对靠背解锁的第三框架;在上述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中,由于制造、焊接或冲压件误差,更由于部分座椅调角器自身的缺陷,解锁手柄14所在第三框架偏移设计位置(即初始位置),实际制造过程中位置偏低,安装时只要塑胶解锁手柄所处初始位置偏低,在座椅总成中,外护板塑胶件就会把塑胶解锁手柄托起到,这时座椅靠背处于半解锁甚至完全解锁状态,造成座椅靠背晃动或小幅操作塑胶解锁手柄就可以完全解锁靠背。除了靠背晃动量大之外,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由于靠背处于半解锁状态使锁止力大大降低,造成靠背锁止失效,座椅靠背不能有效支撑乘员后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好的调节装置,保证驾驶员的舒适性,也保证汽车发生碰撞时乘员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转轴、分别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调角器和解锁手柄、以及与所述调角器,转轴,解锁手柄作用的中间传递机构,其中,所述转轴与所述解锁手柄可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相对转动。
与现有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相比,此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的转轴与解锁手柄之间可进行一定限度范围内运动,这样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由于调节装置制造、焊接、冲压件误差、或者调角器的缺陷,致使外护板塑胶件把塑胶解锁手柄托起,使座椅靠背处于半解锁或者完全解锁状态的问题,保证了驾驶员的舒适性,也保证了汽车发生碰撞时乘员的安全性,此种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部分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座椅总成中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位置示意图。
图中:1、解锁手柄2、第二弹簧3、第二挂板4、靠背
5、第一挂板6、支撑板7、拉板8、第一弹簧
9、垫片10、转轴11、调角器12、塑胶解锁手柄
13、外护板101、凹槽102、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转轴10、分别与所述转轴10连接的调角器11和解锁手柄1、以及与所述调角器11,转轴10,解锁手柄1作用的中间传递机构,其中,所述转轴10与所述解锁手柄1可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相对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转轴10设有凹槽101,所述解锁手柄1设有与所述凹槽101可在一定限度范围内活动配合的凸起102,所述凹槽101沿转轴10径向设置,在圆周方向形成有一定开度。所述凸起102沿解锁手柄1的通孔径向设置,与所述凹槽101相对应,所述凸起102的开度小于所述凹槽101的开度,只要能够保证有一定的相对转动空间就行;当解锁手柄1旋转一定角度时,解锁手柄1的凸起102与转轴10的凹槽101边缘接触,从而带动转轴10一起转动,这样,限制了转轴10与解锁手柄1之间只能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相对转动。
支撑板6、第一挂板5、拉板7一起固定,与调角器11中11a面凸台焊接在一起组成支持整个座椅靠背的第一框架;第二挂板3与靠背4连接在一起,并与调角器11中11b面凸台焊接在一起组成座椅靠背旋转的第二框架;解锁手柄1、垫片9与转轴10连接在一起,组成对靠背4解锁的第三框架,其中,垫片9与转轴10铆接配合,对转轴10、解锁手柄1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防止解锁手柄1从转轴10上脱落,能保证转轴10与解锁手柄1可做相对转动;第二弹簧2,它的一端搭扣在第二挂板3的侧端面上,另一端挂接在第一挂板5的侧面上,以便对第二框架施加回复力矩,当调角器11解锁后加在靠背4上的力矩大于第二弹簧2的回复力矩时,靠背4向后旋转,当外力施加力矩小于第二弹簧2的回复力矩或外力消失时,靠背4在第二弹簧2的回复力矩作用下向前旋转调整;第一弹簧8,它的一端搭扣在拉板7的开口上,另一端挂接在解锁手柄1的侧面腰型孔上,乘员施加外力时,解锁手柄1旋转从而解锁调角器11,当外力消失时第一弹簧8的回复力矩会把解锁手柄1拉回到原始位置;当对第三框架施加外力直到第三框架开始旋转时,就对调角器11施加有效的解锁行程,也可以说第三框架的旋转与对调角器11的解锁是同步进行的。
在对座椅靠背4进行解锁时,扳动解锁手柄1,解锁手柄1的凸起102旋转一定角度,当凸起102接触转轴10的凹槽101端面上,带动转轴10一起旋转,通过拨动调角器11实现解锁动作;当停止对解锁手柄1件施加外力时,在第一弹簧8作用下解锁手柄1回复到初始位置,靠背4回到完全锁止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转轴设有凸起,所述解锁手柄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凸起沿转轴径向设置,在圆周方向形成有一定开度;所述解锁手柄设有通孔,所述凹槽沿解锁手柄的通孔径向设置,所述凹槽的开度大于所述凸起的开度。
当由于调节装置制造、焊接、冲压件误差、或者调角器11的缺陷,解锁手柄1所在第三框架偏移设计位置,实际制造过程中位置偏低,安装时塑胶解锁手柄12所处初始位置也会相应偏低,在座椅总成时,如图4,外护板13就会把塑胶解锁手柄12托起,相当于对解锁手柄1施加了扳动力(塑胶解锁手柄固定在解锁手柄的端部),这时座椅靠背4处于半解锁甚至完全解锁状态,造成座椅靠背4晃动或小幅操作塑胶解锁手柄12就可以完全解锁靠背4,这样,除了造成靠背4晃动量大等问题之外,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由于靠背4处于半解锁状态使锁止力大大降低,造成靠背4锁止失效,座椅靠背4不能有效支撑乘员后背,造成乘员受伤。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转轴10与解锁手柄1之间可进行一定限度范围内运动,这样,即使调节装置制造、焊接、冲压件误差、或者调角器11的缺陷,由于转轴10与解锁手柄1之间存在一定的空行程,就不会再存在外护板13把塑胶解锁手柄12托起,使座椅靠背处于半解锁或者完全解锁状态的现象,有效保证了驾驶员的舒适性,也保证了汽车发生碰撞时乘员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转轴、分别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调角器和解锁手柄、以及与所述调角器,转轴,解锁手柄作用的中间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解锁手柄可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相对转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有凹槽,所述解锁手柄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起。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转轴径向设置,在圆周方向形成有一定开度。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手柄设有通孔,所述凸起沿解锁手柄的通孔径向设置,所述凸起的开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开度。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有凸起,所述解锁手柄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槽。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沿转轴径向设置,在圆周方向形成有一定开度。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手柄设有通孔,所述凹槽沿解锁手柄的通孔径向设置,所述凹槽的开度大于所述凸起的开度。
8.按照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使转轴与解锁手柄可相对转动的定位装置。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为与转轴铆接固定在一起的垫片。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递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弹簧、拉板、第二弹簧、第一挂板、第二挂板;拉板、第一挂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第二挂板设置在靠背上;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拉板连接,另一端与解锁手柄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挂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挂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弹簧、第一挂板、第二挂板的作用下,靠背可在预设的角度范围内旋转。
CNU2008200961329U 2008-07-30 2008-07-30 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454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61329U CN201264541Y (zh) 2008-07-30 2008-07-30 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61329U CN201264541Y (zh) 2008-07-30 2008-07-30 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64541Y true CN201264541Y (zh) 2009-07-01

Family

ID=4083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96132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4541Y (zh) 2008-07-30 2008-07-30 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64541Y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4380A (zh) * 2015-12-11 2016-03-02 重庆创力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调角器手柄与旋转轴焊接装置
CN105364379A (zh) * 2015-12-11 2016-03-02 重庆创力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调角器手柄与旋转轴焊接机构
CN107136798A (zh) * 2017-05-08 2017-09-08 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靠背调节器及其平衡装置
CN108528283A (zh) * 2018-04-18 2018-09-14 广州广汽优利得汽车内饰系统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调节结构
CN108621876A (zh) * 2018-04-19 2018-10-09 常州华阳万联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座椅角调手柄复位装置
CN109515262A (zh) * 2018-12-10 2019-03-2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靠背调节限位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4380A (zh) * 2015-12-11 2016-03-02 重庆创力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调角器手柄与旋转轴焊接装置
CN105364379A (zh) * 2015-12-11 2016-03-02 重庆创力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调角器手柄与旋转轴焊接机构
CN107136798A (zh) * 2017-05-08 2017-09-08 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靠背调节器及其平衡装置
CN108528283A (zh) * 2018-04-18 2018-09-14 广州广汽优利得汽车内饰系统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调节结构
CN108621876A (zh) * 2018-04-19 2018-10-09 常州华阳万联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座椅角调手柄复位装置
CN109515262A (zh) * 2018-12-10 2019-03-2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靠背调节限位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64541Y (zh) 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US20080079300A1 (en) Seat device for vehicle
KR101694680B1 (ko) 자동차 내부 구성요소를 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CN101835657B (zh) 传动级
CN101193772A (zh) 锁定装置
CN102292239B (zh) 用于机动车座椅的驱动装置
WO2006037470A3 (de) Verstellvorrichtung und fahrzeugsitz
CN104955677A (zh) 汽车座椅的抽吸装置
CN202986873U (zh) 用于汽车座椅骨架的调角器连接板装置
EP3208141B1 (en) Rotating operation control mechanism and seat
JPS5846911A (ja) リクライナの調整方法ならびにその装置
CA2575121A1 (en) Extended travel rotating mechanism
KR101107985B1 (ko) 차량용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JP2009196492A (ja) 車両シート用片側駆動装置
JP4951945B2 (ja) シートリフター装置
CN110254311A (zh)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JP637064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KR101107984B1 (ko) 차량용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JP4816108B2 (ja) シートアセンブリの支持機構及び車両のシートシステム
CN218906993U (zh) 座椅组件及车辆
KR101107987B1 (ko) 차량용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CN201092271Y (zh) 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
CN221023399U (zh) 一种座椅电动腿托机构
CN103386901A (zh) 具有内啮合盘式平台化核心元件的座椅调角器
JP2010119583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および該構造を有する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enzhen BYD Auto Co., Ltd.

Assignor: Biyadi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144002051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eat back angle adjust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11221

EM01 Chang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Change date: 20150427

Contract record no.: 2011440020513

Assignee after: BYD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Assignee before: Shenzhen BYD Auto Co., Ltd.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