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46201Y - 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 - Google Patents

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46201Y
CN201246201Y CNU2008201293156U CN200820129315U CN201246201Y CN 201246201 Y CN201246201 Y CN 201246201Y CN U2008201293156 U CNU2008201293156 U CN U2008201293156U CN 200820129315 U CN200820129315 U CN 200820129315U CN 201246201 Y CN201246201 Y CN 20124620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shaft
centrifuge arm
configuration
bearing
pressure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293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志文
李进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293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4620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4620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4620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其特征在于在凸轮轴上依序套设有前端轴承、阀动凸轮、后端轴承、减压装置的转动壳体、及驱动轮,藉由将减压装置的转动壳体部分设置在后端轴承与驱动轮之间,使得凸轮室空间得以缩小,而且用以摆放减压装置的空间为原先驱动轮与后端轴承间已存在者,故设计上不须作太大更动。本实用新型将减压装置的转动壳体配置于后方轴承与驱动轮之间,不再位于阀动凸轮与凸轮轴轴承之间,而是直接利用原本未使用的空间,避免对现有汽缸头设计进行大幅度变更,如此也使得凸轮室可成为较小尺寸、而车辆亦可兼具有减压功能及吹漏气防止功能。

Description

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尤指一种适用于四行程内燃机顶置凸轮引擎的减压装置配置。
背景技术
一般四行程内燃机的曲柄轴于内燃机熄火而停止后,若恰停于压缩行程,则下次内燃机重新启动由于活塞进行压缩行程之故,活塞需承受燃烧室的气体压力亦即启动马达必须提供的扭力较大,以克服启动阻抗,这常造成启动马达及电池的规格大型化。又,骑乘者于发动引擎时需施以较大脚踏力量踩踏发动杆,因而造成不便。为改进上述缺点,已有各种可泄除、减少内燃机启动压力的减压装置设计被提出,例如以离心原理而发挥减压作用的设计。
参考图1,习知顶置凸轮引擎的减压装置5配置于汽缸头1的凸轮室2中,且其配置使减压装置5与阀动凸轮6皆位于支撑凸轮轴7之两轴承3、4之间。然而,此种减压装置配设方式使得凸轮轴7的支撑跨矩因减压装置5的额外附加而不可避免地加大,进而使整个凸轮室2的空间需求变大,造成汽缸头1结构配置的设计困难度提升,而且也因附加减压装置5而使原本凸轮系统中各组件的几何配置有重新设计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可以避免对现有汽缸头设计进行大幅度变更。如此也使得凸轮室可成为较小尺寸、而车辆亦可兼具有减压功能及吹漏气防止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包括有一凸轮轴总成、一驱动轮、以及一减压装置。凸轮轴总成包括一凸轮轴、一前端轴承、一后端轴承、及至少一阀动凸轮,其中凸轮轴分别承置于前端轴承与后端轴承上,而阀动凸轮套设于凸轮轴并开设有一容置槽。
上述驱动轮同轴套设于凸轮轴上,且排列于后端轴承之后。上述减压装置则包括一转动壳体、一离心臂、一弹性构件、及一泄压杆。转动壳体同轴套设于凸轮轴上,且排列于后端轴承与驱动轮之间。
上述离心臂枢设于转动壳体,且枢转于一第一位置至与一第二位置间。弹性构件二端分别抵顶转动壳体与离心臂,以使离心臂常时位于第一位置。泄压杆一端径向向外突设有一导臂,导臂抵靠离心臂,泄压杆另一端则收容于容置槽而形成一容置端。
当离心臂位于第一位置时,泄压杆的容置端突出于容置槽,藉此使停止于压缩行程的引擎的阀门可被顶开而泄压;当离心臂受引擎启动后的旋转运动的离心力抵抗弹性构件而位于第二位置时,泄压杆被离心臂带动转动而使容置端完全收纳于容置槽中。藉由上述结构配置使得凸轮室的设计空间得以朝密集化迈进,且所需之设计变更少。
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可更包含有一吹漏气离心盘,其组设于以上述驱动轮为分界相对于减压装置的一侧,藉此避免吹漏气现象。
上述容置端可具有由较大的一截面长度以及较小的一截面宽度所构成的截面,此处截面是指横切面而言。且容置槽的深度介于上述截面长度与截面宽度之间,以使当离心臂位于第一位置时,容置端以较长的截面长度突出于容置槽。例如半月状截面容置端,其容置端形态为一平面及一圆弧面所构成,平面的横向长度(亦为两圆弧端点的距离)定义出上述截面长度,而平面至圆弧面顶端距离定义出上述截面宽度。因此容置端是否凸出于容置槽面,是由泄压杆旋转而定。
减压装置的转动壳体可以压配方式固定于上述凸轮轴;减压装置的离心臂可为弧形以配合转动壳体外型。上述前端轴承、后端轴承可为滚动轴承或平面轴承。上述驱动轮可为一链轮或皮带轮。上述弹性构件可为一扭簧。
本实用新型将减压装置的转动壳体配置于后方轴承与驱动轮之间,不再位于阀动凸轮与凸轮轴轴承之间,而是直接利用原本未使用的空间,避免对现有汽缸头设计进行大幅度变更,如此也使得凸轮室可成为较小尺寸、而车辆亦可兼具有减压功能及吹漏气防止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引擎减压装置配置的侧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引擎减压装置配置的侧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引擎减压装置配置立体图。
图4是图3引擎减压装置配置的分解图。
图5(a)、图5(b)是引擎减压装置的离心臂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a)、图6(b)是图5的剖切示意图。
图7(a)、图7(b)是图5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8是容置端与容置槽尺寸关系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汽缸头1                                   凸轮室2
轴承3、4                                  减压装置5
阀动凸轮6                                 凸轮轴7
凸轮轴总成10                              凸轮轴101
前端轴承102                               后端轴承103
阀动凸轮104                               环向表面1041
轴向表面1042                              容置槽105
驱动轮11                                  减压装置12
转动壳体121                               中空基部1211
中空筒部1212                              第一套设部1213
限位部1214                                第一抵顶部1215
离心臂122                                 第二抵顶部1221
第二套设部1222                            弹性构件123
第一端1231                                第二端1232
泄压杆124                                 导臂125
容置端126                                 平面1261
圆弧面1262                                缺口127
吹漏气离心盘13                            凸轮室20
截面长度L                                 截面宽度W
容置槽深度D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其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引擎减压装置配置的侧剖面图。本实施例的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包括有一凸轮轴总成10、一驱动轮11、一减压装置12、以及一吹漏气离心盘13,上述凸轮轴总成10的各组件组装于凸轮室20中。
凸轮轴总成10包括有一凸轮轴101、一前端轴承102、一后端轴承103、及一阀动凸轮104,凸轮轴101分别承置于前端轴承102与后端轴承103上,阀动凸轮104套设于凸轮轴101,且开设有一容置槽105(绘于图4)。容置槽105同时开口于阀动凸轮104的环向表面1041与轴向表面1042(绘于图4)。
同时参考图3与图4,驱动轮11为一链轮,其同轴套设于凸轮轴101上且位于后端轴承103之后,亦即位于凸轮轴101上、上述轴承102、103的同一侧,其中后端轴承103是指较前端轴承102更靠近驱动轮11者。轴承102、103皆使用滚动轴承。
减压装置12包括一转动壳体121、一离心臂122、一弹性构件123、及一泄压杆124。转动壳体121包括一中空基部1211、及自中空基部1211轴向突伸出的一中空筒部1212。转动壳体121同轴压配固定于凸轮轴101,且位于后端轴承103与驱动轮11之间。中空基部1211的表面更形成有一第一套设部1213、一限位部1214、及一第一抵顶部1215。
离心臂122呈弧形,且包括有一缺口127、一第二抵顶部1221、及一第二套设部1222。离心臂122透过第二套设部1222枢设于转动壳体121,且枢转于一第一位置至与一第二位置间,其中离心臂122的第一位置状态如图5(a)所示,其第二位置状态如图5(b)所示。限位部1214与第一抵顶部1215的设置分别决定了离心臂122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
本实施例中弹性构件123为一扭簧,其套设于第一套设部1213与第二套设部1222,扭簧即以第一套设部1213与第二套设部1222为扭转支点。弹性构件123的第一端1231及第二端1232分别抵顶于转动壳体121的第一抵顶部1215及离心臂122的第二抵顶部1221,藉由扭簧的预扭矩以使离心臂122常时位于第一位置。此处常时状态是指离心臂122单纯受弹性构件预负载作用,而尚未有旋转离心力的因素的状态。
泄压杆124一端的表面径向向外突设有一导臂125。导臂125于缺口127内抵靠着离心臂122。泄压杆124另一端收容于容置槽105,称其为容置端126,且容置端126为半月状截面,因此该截面形态为具有一平面1261及一圆弧面1262(绘于图6)所构成,其中圆弧面1262的两圆弧端点定义出一截面长度L,平面1261与圆弧面1262的最大距离则定义出一截面宽度W,且容置槽105的深度D介于截面宽度W与截面长度L之间,如图8所示。因此容置端126是否凸出于容置槽105面,是由泄压杆124旋转而定,其可以截面长度L而突出于容置槽105顶、亦可以截面宽度W而收纳于容置槽105内。吹漏气离心盘13组设于驱动轮11之后,亦即以驱动轮11为分界相对于减压装置12的一侧。
配合图3参考图5与图6,其分别绘示引擎减压装置的离心臂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时的立体示意图、剖切图。以下将说明减压装置的作动过程。
首先考虑图5(a)与图6(a),当引擎停止运转于压缩行程时,由于凸轮轴101停止转动,离心臂122受弹性构件123的预力被固定于位于第一位置,且同时离心臂122将泄压杆124的导臂125推挤固定于定位,在此定位时泄压杆124的容置端126的截面以圆弧面1262凸出于容置槽105。由于泄压杆124容置端126以圆弧面1262较阀动凸轮104更突出,其突出部分将可顶开摇臂(图未示),进而使阀门(图未示)产生额外扬程,达到泄除燃烧室(图未示)内原先较高的压力。
接着考虑图5(b)与图6(b),当引擎自压缩行程开始转动,离心臂122也开始受到对应于该引擎转速的离心力量。达一定转速时,离心臂122所受离心力足以抵抗弹性构件123而被甩至第二位置,同时泄压杆124也透过导臂125被离心臂122拉动而近乎以自身轴线转动一角度,此时泄压杆124的容置端126,由圆弧面1262旋转至平面1261,且容置端126的平面1261不再突出,而是完全收纳于容置槽105中。此后凸轮系统因泄压杆124低于阀动凸轮104的基圆,故不再影响阀门的正常运作。
为更清楚了解离心臂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状态变化,可另外参考图7(a)、(b)。图7(a)表示离心臂于第一位置时的状态,图7(b)表示离心臂于第二位置时的状态。

Claims (8)

1.一种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凸轮轴总成,包括有一凸轮轴、一前端轴承、一后端轴承、及至少一阀动凸轮,该凸轮轴分别承置于该前端轴承与该后端轴承上,每一该至少一阀动凸轮套设于该凸轮轴,且开设有一容置槽;
一驱动轮,同轴套设于该凸轮轴上且位于该后端轴承之后;以及
一减压装置,包括一转动壳体、一离心臂、一弹性构件、及一泄压杆,该转动壳体同轴套设于该凸轮轴上,且位于该后端轴承与该驱动轮之间,该离心臂枢设于该转动壳体,且枢转于一第一位置至与一第二位置间,该弹性构件二端分别抵顶该转动壳体与该离心臂,以使该离心臂常时位于该第一位置,该泄压杆一端径向向外突设有一导臂,该导臂抵靠该离心臂,该泄压杆另一端收容于该容置槽而形成一容置端;
其中当该离心臂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泄压杆之该容置端突出于该容置槽,当该离心臂受一离心力抵抗该弹性构件而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泄压杆被该离心臂带动转动而使该容置端完全收纳于该容置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吹漏气离心盘系组设于以该驱动轮为分界相对于该减压装置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端具有不同大小的一截面长度以及一截面宽度,该容置槽的深度介于该截面长度与该截面宽度之间,当该离心臂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容置端以该截面长度突出于该容置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其特征在于该泄压杆的容置端为半月状截面泄压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壳体压配固定于该凸轮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轮为一链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构件为一扭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心臂为一弧形离心臂。
CNU2008201293156U 2008-07-31 2008-07-31 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4620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93156U CN201246201Y (zh) 2008-07-31 2008-07-31 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93156U CN201246201Y (zh) 2008-07-31 2008-07-31 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46201Y true CN201246201Y (zh) 2009-05-27

Family

ID=40730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2931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46201Y (zh) 2008-07-31 2008-07-31 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46201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26271B2 (en) Engine with decompression device
EP2927525B1 (en) Clutch with back torque limiter
JP2006291778A (ja) デコンプ装置及び車両
PH12014000366A1 (en) Decompression dev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5673124A (zh) 减压装置
TWI611094B (zh) 引擎及車輛
CN201246201Y (zh) 引擎减压装置的配置
JP6708527B2 (ja) ローラリフタ
EP1950389B1 (en) Motorcycle
EP2949891B1 (en) Engine and vehicle
JP2010196488A (ja) 可変動弁装置付エンジン
US9938863B2 (en) Camshaft phaser having central bolt
TWI330215B (zh)
CN201908739U (zh) 具减压装置的引擎汽缸头
US7341032B1 (en) Dynamic camshaft apparatus
JP2008190424A (ja) 内燃機関のデコンプ装置
TWI820743B (zh) 內燃機減壓裝置的減壓凸輪軸結構
TWI816429B (zh) 內燃機的減壓裝置
CN201953429U (zh) 具减压装置的引擎
CN115135857A (zh) 具有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动力单元
TW201109520A (en) Engine cylinder head with pressure relief device
JP2011058474A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TWM638438U (zh) 內燃機的減壓裝置構造
CN210977620U (zh) 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减压装置
JP2509668Y2 (ja) エンジンのデコンプ装置付カム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7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