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98275Y - 车用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用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98275Y
CN201198275Y CNU2008200045500U CN200820004550U CN201198275Y CN 201198275 Y CN201198275 Y CN 201198275Y CN U2008200045500 U CNU2008200045500 U CN U2008200045500U CN 200820004550 U CN200820004550 U CN 200820004550U CN 201198275 Y CN201198275 Y CN 20119827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air
vehicle
fan
ventilation f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45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045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9827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9827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9827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车用散热装置,其是在车体内部设置有具风扇的导气管辅助汽车降温的散热装置,利用导气管内部装设风扇以抽取车体的车内空间热空气,并通过导气管导引至排压阀,且使导气管延伸出排压阀外,而将热空气排出车外,使车内空间形成负压状态,且将车体既有的空调通风口设定为可使车内、车外空气流通的外循环状态,而使空调通风口可利用负压状态,将车外具较大压力的冷空气吸入车内空间中,致使导气管通过风扇所排出的车内空气可携带较多热能,进而提升车内空间降温的效果。

Description

车用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车用散热装置,尤指在车体内设置具风扇的导气管的散热装置,且导气管穿出排压阀并将热空气导引向外排出,使车内形成负压状态,便可利用车体既有的空调通风口将车外冷空气吸入车内,进而达到提升车内降温效果的目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型态的改变与车辆的大量普及,车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然而车辆停放在户外时,通常需长时间曝晒在阳光下,此时,因车内为密闭状态,便会导致车内温度上升,当车辆曝晒在阳光下一小时,则车辆前、后挡风玻璃温度可达80℃,而车辆前挡与后挡处可达到72℃~75℃,座椅下方温度则可达60℃,车内温度过高除了导致乘客需先开启门、窗,并等待车内热空气对流排出,才能进入车内乘坐外,当乘客进入车内时也会因高温产生不舒适的感觉。
再者,如在车内放置有易燃物品(如打火机、松香油等)、瓶罐或饮料时,将容易产生爆裂、变形或变质等情形,除可能造成音响、仪表板、座椅或椅垫等车内装潢损坏外,如人们饮用变质的饮料,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且仪表板、芳香剂、塑料与木质装潢等内装结构在高温时,也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甲苯、乙苯、癸醛、十二烷等)与甲醛,当人体吸入此超出安全浓度的有机化合物时,便会对人体产生伤害,若车辆长期处在高温环境,其车内所装设的装置或组件将会降低使用寿命。
此外,当人们上车欲驶离停车地点时,因车内温度高在室外温度,导致车内空调装置开启时会增加空调系统的负荷,且需花费长时间才可将车内温度降低,不仅导致车辆油耗增加且会损耗空调装置,倘若在停放车辆时将车窗开启有缝隙,虽可使车内空气流通、温度降低,然而车辆却有失窃的可能,若遭遇天气快速变化并出现降雨时,车窗缝隙又会出现有漏雨的缺陷,导致此一方法势必无法实际使用。
故,本案申请人曾以汽车降温方法与装置提出中国台湾省专利申请,申请案号第96126419号,所述的发明专利是利用汽车降温装置,将车内空间的热空气进行排出的车体外,而使车内空间形成负压状态,再利用负压使车外较大压力的冷空气,通过车体通风口吸入车内空间,达到车体内、外压力平衡且可降低车内温度,并将汽车降温装置的第一风扇,装设在车体的通风部内侧,为可将车内空间的热空气经过通风部排出车外,但因第一风扇另侧连设有导气管,经由行李厢穿过座以后方空隙,再延伸入车内空间,会因导气管的长度或路径而影响第一风扇抽风效率,略有美中不足,即为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所亟欲改善的方向所在。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太阳能降温装置的问题与缺陷,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并针对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先前提出的发明专利案,做还进一步的研发、创设与改进。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陷,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与考虑,并以从事在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与修改,才设计出此种具良好降温效果的车用散热装置的新型专利诞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散热装置,用以克服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散热装置,所述的车内具有供车内、车外空气流通的排压阀,与设定外循环状态使车内、车外空气流通的空调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在所述的压阀内侧设有将车内空间热空气排出到车外而形成负压状态的导气管,并在所述的导气管内设有将一侧空气抽入并往另侧排出的风扇。
其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种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散热装置,所述的车内是设有分隔车内空间与行李厢的座椅,且行李厢内设有贯通至车体外的排压阀,并在车体前侧设有设定为外循环状态并吸入车外冷空气的空调通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散热装置设置在车内空间与行李厢之间,其包括:导引车内空间的热空气至行李厢内的导气管,而所述的导气管一侧为由行李厢通过座椅后方间隙穿入至车内空间内,且导气管另侧为穿出行李厢侧壁的排压阀外,并在所述的导气管内设有抽取热空气以供车内空间形成负压状态的风扇。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车体内部的散热装置为设有导气管,并在导气管内部装设有风扇,则可利用风扇将车内热空气通过导气管导引,并以导气管穿出排压阀外而将热空气予以排出车外,使车内形成负压状态,再利用负压状态使设定为外循环的空调通风口将车外冷空气吸入车内,因车外冷空气吸入后,需经一段时间循环才可混合产生降温,使得导气管内的风扇所抽取的车内空气,可携带较多热能进而达到提升降温效果的目的;
其次,所述的散热装置设有可提供风扇运作所需电源的蓄电池,且蓄电池为装设在车内空间内座椅后侧的置物空间或装设在行李厢内,而蓄电池仅需在车内空间或行李厢内进行与风扇的接线,因蓄电池价格便宜,可使本实用新型的成本大为降低,且蓄电池不占用车辆内部机构所需装设的空间,不仅方便装设、接线且可适用在各型式的车辆;
再次,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设的蓄电池为电连接在电气设备的点烟器,当车辆启动、发动机开始运转后,车辆使用剩余的电力便会由电气设备通过点烟器传至蓄电池,而蓄电池便可利用此电力进行充电,不仅使发动机所产生的电力可得到充分的利用,且蓄电池可在车辆启动时补充电力,进而达到防止蓄电池电力耗尽的目的;
最后,所述的导气管内的风扇设置有设定部,可以进行设定风扇预定启动或关闭的时间,而能使导气管在风扇启动时将车内空气导引至排压阀,且设定部并可通过外部的遥控器进行操控、设定,可达到遥控设定部以开启或关闭风扇,也可由遥控器遥控设定风扇的启动或关闭时间,以供风扇在预定时间开启或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块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8为现有的立体外观图;
图9为另一现有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11-车内空间;15-空调通风口;12-行李厢;16-电气设备;13-排压阀;161-点烟器;14-座椅;2-散热装置;21-导气管;23-抽风风扇;211-夹持件;24-设定部;212-螺钉;25-蓄电池;22-风扇;251-太阳能板;3、遥控器;31、操控按钮;A-车辆;A1-天窗;A3-通风装置;A11-太阳能板;A31-通风口;A2-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轿车、掀背车或其它具有行李厢型式的车辆,与休旅车、货车、厢型车或其它不具有行李厢型式的车辆,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所述的车用散热装置为在车体1内装设有散热装置2,其中:
所述的车体1在行李厢12后方一侧或两侧具有排压阀13,其排压阀13为位于车体1后方保险杆的相对内侧,且所述的排压阀13可装设有百叶型式的塑料或橡胶材质片体,当车内空气压力大于车外压力时,本发明是在车体1内部设有散热装置2,而散热装置2为以导气管21延伸至车体1后方且穿出排压阀13外部,并在导气管21内装设有风扇22,为呈相对式导气管21的两夹持件211之间,通过螺钉212锁接风扇22,并使导气管21的排风侧面向排压阀13,而导气管21的吸风侧为朝行李厢12内,则导气管21可以利用风扇22抽取车内空间11的热空气,并利用导气管21另侧延伸至车体1后方且穿出排压阀13外,而将热空气向外排出,且导气管21外部在穿出排压阀13的位置,可利用锁固、卡勾、胶黏或其它方式固定在排压阀13处。
然而,因车体1的车内空间11、行李厢12为利用座椅14形成分隔,导致车内空间11与行李厢12内部的空气无法进行流通,故本发明利用散热装置2设有导气管21,其导气管21可沿行李厢12装设,且可将导气管21放置在行李厢12内装设的地毯下方,使行李厢12较为美观,并将导气管21延座椅14后侧装设,因座椅14为五五、六四或其它种类的分离式座椅14,导致座椅14与车内空间11后挡之间产生有间隙,则导气管21便可通过间隙穿入至车内空间11内,再通过风扇22可吸取车内空间11的热空气,再将热空气通过导气管21另侧延伸至车体1后方,且穿出排压阀13外,即可将导气管21内部的热空气向车体1外部排出。
上述的导气管21可为复数软管连接成排、至少一个扁平管所组成等不同型式,且导气管21为可由车内空间11穿入座椅14与后挡之间的间隙至行李厢12内,并可延车体1装设至行李厢12一侧或左、右两侧的排压阀13处,并使导气管21穿出排压阀13外即可,其仅具通过风扇22抽取车内空间11内部的空气,而供导气管21传输至行李厢12的功能即可,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如利用其它修饰与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请继续参阅图3-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方块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所述的散热装置2在导气管21内所设的风扇22启动时,可通过导气管21的风扇22抽取车内空间11的热空气,且可利用导气管21另侧穿出排压阀13外,以将导气管21内的热空气快速排出车体1外,导致车内空间11的压力小于车外压力而使其形成负压状态,再将车体1前侧既有的空调装置设定为外循环状态,则既有空调装置的空调通风口15便可利用勒沙特列原理将车外冷空气吸入车体1内,使车内、外的压力达到平衡。
然本实用新型运作时,是先利用导气管21内的风扇22抽取车内热空气,并通过导气管21另侧穿出排压阀13外,而将导气管21内导引的热空气向车体1外排出,其所排出的空气因温度高而携带有较多的热能,便可使排压阀13具有较良好的散热效果,且在空调通风口15将车外冷空气吸入车内时,车外冷空气会与车内热空气形成对流混合以使车内温度快速下降,但冷、热空气间的相互对流为需一段时间才可达到混合降温的效果,依据此一情形,排压阀13所排出的车内空气便会携带有较多的热能,进而提升本发明的降温效果。
请再参阅图3-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方块图、另一实施例的方块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所述的散热装置2的导气管21,为装设在行李厢12内并延伸至车内空间11,而导气管21内部的风扇21所产生的抽风力通过导气管21后,将会减弱使热空气的抽取速度大为降低,此时,便可将导气管21位于车内空间11的一侧进一步设有抽风风扇23,且可将抽风风扇23放置在车内空间11的后挡上,便不会产生阻挡驾驶人视线的缺陷,利用抽风风扇23抽取车内空间11的热空气并排进导气管21内,再以导气管21内部的风扇22将热空气排出车外,因增加了抽取车内热空气的速度,与热空气在导气管21内流通的动力,便可使车内空间11的热空气确实排出至车外。
而所述的风扇22、抽风风扇23内可设有设定部24,当车辆停放处在静止状态时,可以通过手动设定部24预先设定所述的风扇22、抽风风扇23的开启或关闭时间,或利用外部的遥控器3通过操控按钮31的操作,进而利用遥控方式设定所述的设定部24的开启或关闭时间,以在到达预设时间的时候,即会开启风扇22、抽风风扇23进行抽风、排风,来将车内空间11的热空气通过导气管21导引,而经由导气管21另侧穿出排压阀13外,即可将导气管21内的热空气排出至车外,且散热装置2的风扇22、抽风风扇23运作时,可以手动或遥控方式设定所述的设定部24的开启(或关闭)时间,且由设定部24控制风扇22、抽风风扇23开启运作(或关闭停止运作),而抽风风扇23则将车内空间11的热空气抽取,并送入导气管21内,且由导气管21内的风扇22将热空气往导气管21另侧导引,以利用导气管21另侧为穿出排压阀13外,则可直接将内部的热空气排出车外,并通过设定部24的设定,可有效控制风扇22、抽风风扇23的运作,以防止风扇22、抽风风扇23长时间运作而耗电。
若上述导气管21内的风扇22、导气管21一侧的抽风风扇23,可以利用手动或遥控器3对设定部24的操控、设定,即可定时启动或关闭风扇22、抽风风扇23,使风扇22、抽风风扇23可避免持续运作而大量耗费电源,进而达到节省蓄电池25电力的目的。
再者,请参阅图2、图4-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方块图、另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再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所述的散热装置2可设有提供风扇22、抽风风扇23运作所需电源的蓄电池25,其蓄电池25可设置在车体1的行李厢12内,也可将蓄电池25装设在车内空间11的座椅14下方的空间内;且蓄电池25是可为充电电池、干电池等可提供电力的电源,或以蓄电池25连接太阳能板251,并可将太阳能板251设置在车体1顶部,进而可接收太阳光照射的光能,再转换成电能后储存在蓄电池25,以提供蓄电池25所需的电力。
上述可供蓄电池25装设的空间,都可供驾驶人自行放置物品,故不会占据车内机构所能装设的有限空间,且蓄电池25为电连接在电气设备16的点烟器161,当车辆启动时,电气设备16会形成一强力电流以供引擎顺利发动,然强力电流发动引擎后所剩余的电流便可通过点烟器161供蓄电池25补充电力,而车辆启动后,其内部的发动机便会持续运转来供应车辆所需的电力,而车辆使用后所剩余的电力便会传输至点烟器161,利用点烟器161将剩余电力消耗掉,本实用新型利用蓄电池25电连接在点烟器161,便可将点烟器161的剩余电力传输至蓄电池25进行充电,进而达到补充蓄电池25电力、防止蓄电池25电力耗尽的目的。
因制造车辆厂商的不同,车辆电气设备16的点烟器161在车辆熄火停止时,点烟器161可为停止电力或持续导通传输电力的型式,若蓄电池25电连接在持续导通电力型式的点烟器161,便会耗费车辆内电瓶的电量,如将电瓶的电力耗尽则会导致车辆无法顺利发动,本实用新型在蓄电池25或点烟器161设置有导通开关,则驾驶人便可利用导通开关将点烟器161的电源予以切断,而可防止车辆电瓶产生耗尽电力的情形。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降温方法与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为可具有下列各项优点,如:
(一)所述的导气管21内部设有风扇22,以通过风扇22将导气管21为在车内空间的抽风侧,进行抽取车内空间11的热空气,且以导气管21穿出排压阀13外,而将导气管21内的热空气排出车体1外,使车内形成负压状态,再利用设定为外循环的空调通风口15将车外冷空气吸入车内,因车外冷空气吸入后,需经一段时间循环才可混合产生降温,使得导气管21的风扇22所排出的车内空气可携带较多热能,进而达到提升降温效果的目的。
(二)所述的风扇22、抽风风扇23运作所需的电源,是由蓄电池25所提供,其蓄电池25价格便宜,可使本实用新型的成本大为降低。
(三)蓄电池25为装设在车体1的行李厢12内,因不占用车辆内部机构所需装设的空间,不仅装设方便且可适用在各型式的车辆。
(四)蓄电池25装设在行李厢12时,仅需在行李厢12内进行蓄电池25与风扇22或抽风风扇23的接线,不仅具有较大空间并可方便进行接线。
(五)蓄电池25电连接在电气设备16的点烟器161,当车辆启动、发动机开始运转后,车辆本身使用剩余的电力便会由电气设备16传至点烟器161,蓄电池25便可利用此电力进行充电,不仅可充分利用发动机所产生的电力,且可在车辆启动时补充蓄电池25的电力,进而达到防止蓄电池25电力耗尽的目的。
(六)所述的风扇22与抽风风扇23上,可分别装设有控制部24,其控制部24可供预先设定开启或关闭的时间,以当到达预定的时间,即可启动风扇22与抽风风扇23进行运作(或关闭,停止运作),避免因长时间运作而耗用大量电源,也避免长时间使用造成缩短使用的寿命。
故,本实用新型为主要针对车用散热装置,而可在车体1的散热装置2在导气管21内装设有风扇22,利用启动风扇22抽取车内热空气进入导气管21,并通过导气管21另侧穿出排压阀13外,且可将车内通过导气管21热空气快速排出车外,使车内形成负压状态,以利用空调通风口15将车外冷空气吸入车内以达到降温为主要保护重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车用散热装置在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与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发明,为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以上说明对本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车用散热装置,所述的车内具有供车内、车外空气流通的排压阀,与设定外循环状态使车内、车外空气流通的空调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在所述的压阀内侧设有将车内空间热空气排出到车外而形成负压状态的导气管,并在所述的导气管内设有将一侧空气抽入并往另侧排出的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供电源的蓄电池,且所述的蓄电池电连接在供其进行充电的点烟器,而所述的点烟器则电连接在车体的电气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一侧为延伸至车体内部,另侧延伸至车体后方且穿出排压阀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为轴流风扇。
5.一种车用散热装置,所述的车内是设有分隔车内空间与行李厢的座椅,且行李厢内设有贯通至车体外的排压阀,并在车体前侧设有设定为外循环状态并吸入车外冷空气的空调通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散热装置设置在车内空间与行李厢之间,其包括:导引车内空间的热空气至行李厢内的导气管,而所述的导气管一侧为由行李厢通过座椅后方间隙穿入至车内空间内,且导气管另侧为穿出行李厢侧壁的排压阀外,并在所述的导气管内设有抽取热空气以供车内空间形成负压状态的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供风扇运作电源的蓄电池,并通过车体的电气设备电连接的点烟器供蓄电池进行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为充电电池、干电池或太阳能板其中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设置有设定部,且所述的设定部进行预定时间的设定、启动、关闭;或所述的设定部通过遥控装置以无线遥控方式进行预定时间的设定、启动、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为复数软管连接成排或者为至少一个扁平管所组成。
CNU2008200045500U 2008-01-22 2008-01-22 车用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9827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45500U CN201198275Y (zh) 2008-01-22 2008-01-22 车用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45500U CN201198275Y (zh) 2008-01-22 2008-01-22 车用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98275Y true CN201198275Y (zh) 2009-02-25

Family

ID=40449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455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98275Y (zh) 2008-01-22 2008-01-22 车用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98275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9953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通风格栅及汽车
JP2017178676A (ja) * 2016-03-30 2017-10-05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合わせガラス及び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の製造方法
CN111703384A (zh) * 2020-06-28 2020-09-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防止车内中暑救生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78676A (ja) * 2016-03-30 2017-10-05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合わせガラス及び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の製造方法
CN106739953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通风格栅及汽车
CN111703384A (zh) * 2020-06-28 2020-09-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防止车内中暑救生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88064A1 (en) Motor vehicle air cool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1357572A (zh) 汽车降温方法及装置
KR101305830B1 (ko) 차량의 실내 환기방법
JP2000219035A (ja) 自動車の停止時空調法
JP2011116331A (ja) 電気自動車の空気調和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CN201863679U (zh) 一种汽车换气系统
CN205113217U (zh) 汽车停车状态车内的温度控制装置
WO2016042709A1 (ja) 冷却装置
JP2015074243A (ja) 車両
CN201198275Y (zh) 车用散热装置
CN201506233U (zh) 空调机车上的隔热车门
CN209756709U (zh) 汽车空调系统、汽车
CN102285308A (zh) 车载太阳能辅助双温空调系统
CN203110877U (zh) 一种货车独立空调系统
CN201703331U (zh) 车载太阳能辅助双温空调系统
CN201637013U (zh) 一种车载太阳能空调系统
CN205768470U (zh) 一种节能安全车载装置
KR20110045556A (ko) 차량용 환기시스템
JP2009090867A (ja) 車両用掃気システム
CN109878295B (zh) 一种汽车驻停通风系统
CN103407422A (zh) 一种用于汽车室内温度和环境的调节装置
CN203974475U (zh) 一种车用暖风装置和车辆
KR20110024410A (ko) 자동차의 배터리 온도 조절장치
CN2594100Y (zh) 带有空气-空气换热器的高原铁路车辆空调机组
CN107719068A (zh) 一种机动车用太阳能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