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48254Y - 一种两轮车运输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轮车运输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48254Y
CN201148254Y CNU2007201517434U CN200720151743U CN201148254Y CN 201148254 Y CN201148254 Y CN 201148254Y CN U2007201517434 U CNU2007201517434 U CN U2007201517434U CN 200720151743 U CN200720151743 U CN 200720151743U CN 201148254 Y CN201148254 Y CN 20114825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angle steel
wheel car
trailing wheel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517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斌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GLI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GLI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GLI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GLI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517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4825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4825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4825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一种两轮车运输架,其主要结构是由前上梁、后上梁、左上梁、右上梁、前下梁、后下梁、左下梁、右下梁以及四根支柱构成的长方体框架,所述前上梁、前下梁、后上梁、后下梁、左上梁、左下梁、右上梁、右下梁以及四根支柱均为截面呈L型的角钢,且所述长方体框架各个顶角处的三根角钢之间通过任意一个所述角钢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另外两个角钢的一个侧面相接触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三个角钢的各个侧面设置有一个安装孔,且当所述三个角钢之间以上述方式接触设置时,所述安装孔相对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螺栓、螺母的配合将所述三个角钢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反复多次使用,非常适合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两轮车运输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轮车运输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且每个运输架可放置多个两轮车的运输架。
背景技术
为了储运方便及防止运输过程中车辆的损坏,车辆尤其是两轮车辆包括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在出厂前必须进行包装,目前所使用的两轮车运输包装有纸箱、木箱、竹胶板箱和白铁皮箱,其共同的特点是所述包装不能重复使用,而且一个包装箱只能装一辆或两辆车,成本高,浪费大,在装卸时每次也只能搬运一个包装箱,装卸效率低,既费时又费力不符合经济的原则。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2161582Y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包装箱,其包括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左框架、右框架与上框架,在底框架上对应摩托车后轮设有一个U形槽,可供后轮置入定位。在对应摩托车底盘加强横杆处设有一个横杆,其上设有若干X形支架,可供底盘加强横杆跨置。底框架有一固定杆,利用它可夹持摩托车脚踏板。在左框架与右框架间横设有一个横杆,在横杆对应车的把手处设有两夹片,可夹持固定车的把手。在对应车后架的后框架上设有两夹片,可夹持固定车后架,以上技术方案确实能使摩托车比较牢靠地固定于所述包装箱内,然而,上述技术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是包装箱结构复杂,拆卸不便,且拆卸后零部件多,很容易在储存转运过程中遗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后可重复使用、拆卸后便于运输且零部件少不易遗失的两轮车运输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两轮车运输架,其主要结构是由前上梁、后上梁、左上梁、右上梁构成的矩形上框架、与所述矩形上框架平行的由前下梁、后下梁、左下梁、右下梁构成的矩形底框架以及四根支柱所形成的长方体框架,所述支柱和与所述支柱连接的在所述支柱两侧的梁之间分别设置有一根斜撑杆,在所述前下梁和后下梁之间还设置有一根与左下梁平行的固定杆,所述前上梁、前下梁、后上梁、后下梁、左上梁、左下梁、右上梁、右下梁以及四根支柱均为截面呈L型的角钢,且所述长方体框架各个顶角处的三根角钢之间通过任意一个所述角钢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另外两个角钢的一个侧面相接触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三个角钢的各个侧面设置有一个安装孔,且当所述三个角钢之间以上述方式接触设置时,所述安装孔相对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螺栓、螺母的配合将所述三个角钢固定在一起。
在所述左下梁和右下梁之间还设置有与前下梁平行的用于放置所述两轮车的前轮的两个前轮支撑杆,用于放置所述两轮车的后轮的两个后轮支撑杆和用于放置所述两轮车的支撑脚的中承支撑杆,所述两个前轮支撑杆的位置与所述两轮车的前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两个后轮支撑杆的位置与所述两轮车的后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中承支撑杆的位置与所述两轮车的支撑脚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两个前轮支撑杆,两个后轮支撑杆和中承支撑杆(20)均为截面呈L型的角钢,所述各个支撑杆的两端也通过螺栓、螺母分别与所述左下梁和右下梁固定。
所述两个前轮支撑杆的L型截面是相对设置的,所述两个后轮支撑杆的L型截面是也是相对设置的。
在所述后轮支撑杆上适于设置有预定数目的可拆卸挡板单元,其中挡板之间的距离适于所述后轮的置入,并将所述后轮夹持住。
所述挡板和所述后轮支撑杆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在所述两轮车的支撑脚的突轴和中承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可锁紧的连接钩。
所述可锁紧的连接钩的长度是可调节的。
所述可锁紧的连接钩包括两端带有反向螺孔的旋转体,及带有反向螺纹的尾部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各螺孔中的两个J型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所述两轮车运输架刚性好,容量大,能适应铲吊等机械化作业要求;(2)所述两轮车运输架在一个运输架里就可以存放多辆两轮车,而且所述运输架还可以多层组合,于是大大地节约了运输空间及运输成本;(3)所述两轮车运输架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且拆卸后零部件少,不易在储存和运送过程中遗失。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被更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两轮车运输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两轮车运输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两轮车运输架的底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两轮车运输架的长方体框架的顶角的三根角钢相互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两轮车运输架的挡板与后轮支撑架的连接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两轮车运输架的可锁紧的连接钩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两轮车运输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前上梁、2-前下梁、3-固定杆、4-后下梁、5-左上梁、6-左下梁、8-右下梁、13、14、15-角钢、16、17-前轮支撑杆、18、19-后轮支撑杆、20-中承支撑杆、21-前轮、22-后轮、23-支撑脚、24-突轴、25-可锁紧的连接钩、251-旋转体、252、253-J型钩、191、192-挡板、26、27、29、30-小支撑角钢、28-固定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两轮车运输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结构是由前上梁1、后上梁、左上梁5、右上梁构成的矩形上框架、与所述矩形上框架平行的由前下梁2、后下梁4、左下梁6、右下梁8构成的矩形底框架以及四根支柱所形成的长方体框架,所述四根支柱和与所述四根支柱连接的在所述支柱两侧的梁之间分别设置有一根斜撑杆,在所述前下梁2和后下梁4之间还设置有一根与左下梁6平行的固定杆3,所述前上梁1、前下梁2、后上梁、后下梁4、左上梁5、左下梁6、右上梁、右下梁8以及四根支柱均为截面呈L型的角钢,且所述长方体框架各个顶角处的三根角钢13、14、15之间通过任意一个所述角钢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另外两个角钢的一个侧面相接触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三根角钢13、14、15的各个侧面设置有一个安装孔,且当所述三个角钢13、14、15之间以上述方式接触设置时,所述安装孔相对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螺栓、螺母的配合将所述三个角钢13、14、15固定在一起,参见图4(图4也是图3中标记A所示结构的放大图),为了更加稳固,还可以在三个角钢13、14、15之间增加两个小角钢垫片。所述长方体框架其它顶角处的角钢的连接方式与角钢13、14、15的连接方式相同。
参见图3,在所述左下梁6和右下梁8之间还设置有与前下梁2平行的用于放置所述两轮车的前轮21的两个前轮支撑杆16、17,用于放置所述两轮车的后轮22的两个后轮支撑杆18、19和用于放置所述两轮车的支撑脚23的中承支撑杆20,所述两个前轮支撑杆16、17的位置与所述两轮车的前轮2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两个后轮支撑杆18、19的位置与所述两轮车的后轮2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中承支撑杆20的位置与所述两轮车的支撑脚23的位置相对应。
参见图1,所述两个前轮支撑杆16、17,两个后轮支撑杆18、19和中承支撑杆20均为截面呈L型的角钢,所述各个支撑杆16、17、18、19、20的两端也通过螺栓、螺母分别与所述左下梁6和右下梁8固定。所述两个前轮支撑杆16、17的L型截面是相对设置的,所述两个后轮支撑杆18、19的L型截面是也是相对设置的。
参见图3,在所述后轮支撑杆19上适于设置有预定数目的可拆卸挡板单元,其中挡板191和192之间的距离适于所述后轮22的置入,并将所述后轮22夹持住。通过在后轮支撑杆19上设置多个挡板单元,则所述运输架就可存放多辆两轮车。所述挡板191、192和所述后轮支撑杆19之间通过一个截面呈L型的小角钢垫片以及两对螺栓和螺母固定,参见图5。
参见图1,在所述两轮车的支撑脚23的突轴24和中承支撑杆20之间设置有可锁紧的连接钩25。所述可锁紧的连接钩25的长度是可调节的。所述可锁紧的连接钩25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其结构包括两端带有反向螺孔的旋转体251,及带有反向螺纹的尾部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各螺孔中的两个J型钩252、253,通过拧旋转体251就可调节所述可锁紧的连接钩25的长度,见图6。所述可锁紧的连接钩25在使用时先将两个J型钩251、252分别挂在所述突轴24和中承支撑杆20上,再通过调节所述可锁紧的连接钩25的长度来保证对所述两轮车的固定。所述可锁紧的连接钩25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其一端为J型钩,另一端为弹簧钩。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各相关构件装配的相互关系位置及其结构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在所述两轮车运输架中要存放电动车或摩托车时,因电动车或摩托车的支撑脚处于支撑位置时,所述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后轮是离开地面的,即与所述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前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两轮车运输架的底框架的结构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还需要作以下改变:参见图7,通过在左下梁6上安装两块截面呈L型的小支撑角钢26、27使所述左下梁6与另一块与所述左下梁6相同的固定角钢28连接,其中,所述小支撑角钢26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固定角钢28的一个侧面和前轮支撑架16的一个侧面通过螺母和螺栓固定,所述小支撑角钢27的两个侧面则分别与固定角钢28的所述侧面和前轮支撑架17的一个侧面通过螺母和螺栓固定,同样地,在右下梁8的上方也设置有固定角钢。在固定角钢28上设置两块截面呈L型的小支撑角钢29、30,右下梁8上的固定角钢上也对应地设置有相同的小支撑角钢,此时所述小支撑角钢29、30处于水平位置的侧面的高度与所述电动车或摩托车的支撑脚处于支撑位置时所述后轮的高度相适应。再将所述两个后轮支撑杆18、19通过螺母和螺杆固定在所述小支撑角钢29、30和右下梁8上的固定角钢上的两个小支撑角钢上即可,所固定的位置与所述摩托车或电动车的后轮相适应的位置即可。
需要装入车辆时,先将所述运输架的其它部件安装好,只剩余所述运输架即长方体框架的一个侧面的两个斜撑杆不装,然后将所需装入的第一辆两轮车的后轮22先卡入挡板191和192之间,再将所述可锁紧的连接钩25套在突轴24和中承支撑杆20之间,则第一辆两轮车存放完毕,通过同样的方法,依次装入预计好的车辆数,最后将未安装的两根斜撑杆固定上去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在车辆存放完毕后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运输架可利用吊车或铲车等机械作业方式,予以大量地运输搬至货柜处,其搬运量一次可以一整箱,亦即一次搬运多辆两轮车,当然也可以一次搬运两箱或多箱,起到省时、省工的效果。
另外,所述两轮车运输架结构简单,其主要构成零件就是角钢,拆卸方便,且拆卸后零部件少,不易在储存和运送过程中遗失。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两轮车运输架,其主要结构是由前上梁(1)、后上梁、左上梁(5)、右上梁构成的矩形上框架、与所述矩形上框架平行的由前下梁(2)、后下梁(4)左下梁(6)、右下梁(8)构成的矩形底框架以及四根支柱所形成的长方体框架,所述四根支柱和与所述四根支柱连接的在所述四根支柱两侧的梁之间分别设置有一根斜撑杆,在所述前下梁(2)和后下梁(4)之间还设置有一根与左下梁(6)平行的固定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上梁(1)、前下梁(2)、后上梁、后下梁(4)、左上梁(5)、左下梁(6)、右上梁、右下梁(8)以及四根支柱均为截面呈L型的角钢,且所述长方体框架各个顶角处的三根角钢(13)、(14)、(15)之间通过任意一个所述角钢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另外两个角钢的一个侧面相接触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三个角钢(13)、(14)、(15)的各个侧面设置有一个安装孔,且当所述三个角钢(13)、(14)、(15)之间以上述方式接触设置时,所述安装孔相对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螺栓、螺母的配合将所述三个角钢(13)、(14)、(15)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下梁(6)和右下梁(8)之间还设置有与前下梁(2)平行的用于放置所述两轮车的前轮(21)的两个前轮支撑杆(16)、(17),用于放置所述两轮车的后轮(22)的两个后轮支撑杆(18)、(19)和用于放置所述两轮车的支撑脚(23)的中承支撑杆(20),所述两个前轮支撑杆(16)、(17)的位置与所述两轮车的前轮(2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两个后轮支撑杆(18)、(19)的位置与所述两轮车的后轮(2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中承支撑杆(20)的位置与所述两轮车的支撑脚(23)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轮支撑杆(16)、(17),两个后轮支撑杆(18)、(19)和中承支撑杆(20)均为截面呈L型的角钢,所述各个支撑杆(16)、(17)、(18)、(19)、(20)的两端也通过螺栓、螺母分别与所述左下梁(6)和右下梁(8)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轮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轮支撑杆(16)、(17)的L型截面是相对设置的,所述两个后轮支撑杆(18)、(19)的L型截面是也是相对设置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两轮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轮支撑杆(19)上适于设置有预定数目的可拆卸挡板单元,其中挡板(191)和(192)之间的距离适于所述后轮(22)的置入,并将所述后轮(22)夹持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轮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91)、(192)和所述后轮支撑杆(19)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轮车的支撑脚(23)的突轴(24)和中承支撑杆(20)之间设置有可锁紧的连接钩(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轮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锁紧的连接钩(25)的长度是可调节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轮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锁紧的连接钩(25)包括两端带有反向螺孔的旋转体(251),及带有反向螺纹的尾部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各螺孔中的两个J型钩(252)、(253)。
CNU2007201517434U 2007-06-22 2007-06-22 一种两轮车运输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4825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517434U CN201148254Y (zh) 2007-06-22 2007-06-22 一种两轮车运输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517434U CN201148254Y (zh) 2007-06-22 2007-06-22 一种两轮车运输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48254Y true CN201148254Y (zh) 2008-11-12

Family

ID=40116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5174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48254Y (zh) 2007-06-22 2007-06-22 一种两轮车运输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4825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6707A (zh) * 2017-12-29 2018-05-11 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 一种踏板摩托车的物流包装箱
CN108860893A (zh) * 2018-07-30 2018-11-23 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滑板车包装盒
CN110641809A (zh) * 2019-10-15 2020-01-03 中包物联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通用型电摩车可折叠回收智能循环包装箱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6707A (zh) * 2017-12-29 2018-05-11 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 一种踏板摩托车的物流包装箱
CN108016707B (zh) * 2017-12-29 2023-11-28 新大洲本田摩托(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踏板摩托车的物流包装箱
CN108860893A (zh) * 2018-07-30 2018-11-23 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滑板车包装盒
CN108860893B (zh) * 2018-07-30 2023-12-19 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滑板车包装盒
CN110641809A (zh) * 2019-10-15 2020-01-03 中包物联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通用型电摩车可折叠回收智能循环包装箱
CN110641809B (zh) * 2019-10-15 2023-08-22 中包物联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通用型电摩车可折叠回收智能循环包装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1845U (zh) 一种放置汽车顶盖总成板的料车
CN101823600B (zh) 可回收式摩托车发动机运输托架
CN201148254Y (zh) 一种两轮车运输架
CN203529153U (zh) 一种汽车顶盖零件包装器具
CN201647436U (zh) 摩托车发动机可回收式高装载率运载托架
CN203558288U (zh) 一种行李箱内板零件包装器具
CN203921590U (zh) 一种汽车整车车身转运器具
CN101407268B (zh) 一种踏板摩托车包装箱及使用该包装箱的方法
CN214001751U (zh) 一种用于车桥零部件转运的工位器具
CN209833481U (zh) 煤气钢瓶专用装载车厢及其运输车
CN203439483U (zh) 一种轿车安全气囊存放周转架
CN205203042U (zh) 一种可拆卸手推车
CN202294896U (zh) 行李车
JP3585145B2 (ja) 手持ち台車
CN201264777Y (zh) 把式摩托车系列包装金属内框架
CN213616654U (zh) 一种摩托车配件储存架
CN202987915U (zh) 一种弯梁摩托车整车包装铁架
CN205633379U (zh) 一种汽车侧围冲压件装箱架
CN215284597U (zh) 一种公交客车轮罩区扶手行李架装置
JP2005029178A (ja) 二輪車用梱包容器
CN216154263U (zh) 一种新型顶框转运架
CN218641573U (zh) 一种负重轮包装集装框架
CN211944185U (zh) 一种仓储托盘
CN201189914Y (zh) 分体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CN202863481U (zh) 一种手推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2

Termination date: 201506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