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99815Y - 一种双油路制动分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油路制动分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99815Y CN200999815Y CNU2007201058293U CN200720105829U CN200999815Y CN 200999815 Y CN200999815 Y CN 200999815Y CN U2007201058293 U CNU2007201058293 U CN U2007201058293U CN 200720105829 U CN200720105829 U CN 200720105829U CN 200999815 Y CN200999815 Y CN 20099981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piston
- iii
- oil circuit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油路制动分泵,包括泵体,泵体内设有三个密封缸I、II、III,密封缸中分别装有活塞I、II、III,密封缸I、II位于泵体两端,之间由油路相连接,油路与位于泵体外部的压油阀孔I和放气阀孔I相连通;密封缸III位于泵体中间,直接连通到位于泵体外部的压油阀孔II和放气阀孔II上,活塞I、II、III的前端均顶于制动片上,压油阀孔I、II和放气阀孔I、II位于泵体外部的同一凸台上,中间管通过接管螺栓固定连接在压油阀孔I和放气阀孔I上,各密封缸的缸体与活塞间均设有两个凹槽,凹槽内装有方形密封圈和活塞防尘片,所述的泵体外部还设有安装支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油路制动分泵,具体涉及一种双油路制动分泵的缸体结构。
【背景技术】
制动分泵作为机动车刹车系统的主要部件,对机动车行驶安全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制动分泵多为单油路制动分泵,其主要缺陷在于当单一油路出现问题时,刹车即告失灵,进而造成交通事故;针对这一缺陷,市场上出现了采用双油路的制动分泵,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泵的泵体内设有两个密封缸和台阶活塞,两个密封缸分别外接两进油口,两密封缸之间由可移动的密封圈加以分隔,采用此结构的制动分泵固然解决了传统的单油路制动分泵存在的当单一油路出现问题时刹车失灵的问题,但其结构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现有的双油路制动分泵中,分泵泵体内的两个密封缸之间是由方形密封圈来分隔的,如果方形密封圈出现不密封的状况,双油路即互通,此时刹车液产生的液压压力无法推动刹车片,液压制动完全失效;其次,由于方形密封圈可移动,在制动分泵正常工作时,双油路内的压力完全来自机动车手刹和脚刹的分别控制,若双油路对阶梯活塞的传递的压力不平衡,那么方形密封圈会向压力小的一端移动,此时手或脚会受到反弹的作用力,增加了驾驶和操控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油路制动分泵,在分泵的泵体内设有两组独立的制动油路,两组制动油路分别控制独立的活塞,因此两组油路间相互不产生任何干涉,使车辆在采用其中任意一组油路或者两组油路共同使用时均可制动,解决了以往单油路或双油路制动分泵制动可靠性不佳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便于在多种车辆上安装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油路制动分泵,包括泵体,泵体内设有三个密封缸I、II、III,密封缸I、II、III中分别装有活塞I、II、III,其中密封缸I、II位于泵体两端,之间由油路相连通,油路连接到位于泵体外部的压油阀孔I和放气阀孔I上;密封缸III位于泵体中间,直接连通到位于泵体外部的压油阀孔II和放气阀孔II上,活塞I、II、III的前端均顶于制动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油阀孔I、II和放气阀孔I、II均位于泵体外部的同一凸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管通过接管螺栓固定连接在压油阀孔I和放气阀孔I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缸I的缸体与活塞I间设有凹槽I,凹槽I内装有方形密封圈I。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缸II的缸体与活塞II之间设有凹槽II,凹槽II内装有方形密封圈II。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缸III的缸体与活塞III之间设有凹槽III,凹槽III内装有方形密封圈III。
改进的,所述的密封缸I的缸体与活塞I间还设有凹槽IV,凹槽IV内装有活塞防尘片I。
改进的,所述的密封缸II的缸体与活塞II间还设有凹槽V,凹槽V内装有活塞防尘片II。
改进的,所述的密封缸III的缸体与活塞III间还设有凹槽VI,凹槽VI内装有活塞防尘片III。
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动分泵的泵体外部还设有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分泵的泵体中分设了两组独立的油路,两组独立的油路分别控制独立的活塞进行制动,因此两组油路间相互不产生任何干涉,从而在行车制动时,选择其中任意一组油路或两组油路共同使用均可实现制动,避免了以往单油路制动分泵制动时油路出现问题所引起的刹车失灵的状况的发生,也避免了目前双油路制动分泵由于设计上的缺陷造成的操控不便和由于密封圈密封失效问题造成的液压制动失灵,从而能够可靠的实现对机动车的制动,本实用新型性能可靠,整体结构紧凑,可以适配于多种类型的车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油路制动分泵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油路制动分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泵体1内设有两组独立的油路,两组独立的油路分别控制独立的活塞进行制动,因此两组制动油路间相互不产生任何干涉,且在使用任意一组油路或两组油路共同使用时均可可靠制动的目的,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在泵体1内设有三个密封缸I6、II7、III8,密封缸I6、II7、III8中分别装有活塞I61、II71、III81,其中密封缸I6、II7位于泵体1两端,之间由油路9相连通,油路9连接到位于阀体外部的压油阀孔I2和放气阀孔I4上,压油阀孔I2和放气阀孔I4间通过接管螺栓13连接有中间管14,从而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组油路;密封缸III8位于阀体1中间,直接连通到位于阀体1外部的压油阀孔II3和放气阀孔II5上从而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组油路,活塞I61、II71、III81的前端均顶于制动片11上。在泵体1上设有与密封缸相连通的放气阀孔,可以使刹车液中混有的气体和外界进入密封缸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放气阀孔迅速排出,避免了气体滞留于泵体1内部造成的制动性能的下降和泵体部件的研烧损坏。为了减轻制动分泵的整体重量并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紧凑,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制动分泵的泵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不仅较以往铸铁材料制成的制动分泵大大减轻了泵体质量,同时也使泵体在机械强度上有所提高,所述的压油阀孔I2、II4和放气阀孔I3、II5位于泵体1外部的同一凸台12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优选,其布局方式为:与密封缸I6、II7相连通的压油阀孔I2和放气阀孔I4位于凸台12的两端,与密封缸III8相连通的压油阀孔II3和放气阀孔II5位于凸台12的中间,由于压油阀孔和放气阀孔采用所述的布局方式,使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在泵体1外部设有的安装支架10可以将制动分泵牢固固定在机动车车体内,便于在多种类型的车辆上的安装和使用。
在泵体1内部,活塞I61、II62、III63前端均顶住制动片11,由于活塞III位于泵体中间,活塞I、II位于泵体的两端,因此无论采用任意一组油路制动或者两组油路共同制动,制动片11均可平衡受到活塞的作用力从而实现有效的制动;在密封缸I6、II7、III8的缸体与活塞I61、II71、III81间分别设有凹槽I62、II72、III82,凹槽I62、II72、III82内装有方形密封圈I63、II73、III83,方形密封圈不仅避免了制动时外部的气体混入泵体内部,也避免了刹车液从泵体中漏出;密封缸I6、II7、III8的缸体与活塞I61、II71、III81间还分别设有凹槽IV64、V74和VI84,凹槽IV64、V74、VI84内设有活塞防尘片I65、II75、III85,使粉尘等固体颗粒无法进入泵体内部,从而避免了粉尘等对机械部件的磨损造成的损害。
当驾驶者施加制动操作后,刹车液通过主泵经压油阀孔泵入制动分泵的密封缸中,推动活塞向前运动,将顶于活塞前端的制动片11压紧,即可实现车辆的刹车制动,其中,当压油阀向压油阀孔I2中泵入刹车液时,刹车液进入密封缸I、II,推动活塞I、II压紧制动片实现制动;当压油阀向压油阀孔II3中泵入刹车液时,刹车液进入密封缸III中,推动活塞III压紧制动片实现制动;若压油阀向压油阀孔I、II均泵入刹车液,则此时密封缸I、II构成的一组油路和密封缸III构成的另一组油路均推动活塞从而压紧制动片进行制动,因此在制动操作时可以选择任意一组油路进行制动或者两组油路共同制动,这样,无论两组油路中任何一组油路失灵,仍然能够使车辆稳定刹车制动,进而保证了行车制动安全,避免了由于刹车装置中油路故障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由于两组油路彼此不相连通,因此在两组油路共同制动进行刹车时,两组油路间不发生互相影响,解决了以往双油路制动分泵存在的制动时可能出现反弹作用力的问题。主泵与压油阀孔的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加以叙述。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与现有双油路制动泵不同的结构,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使车辆能够稳定可靠的制动,保障了行车安全;采用铝合金材质作为泵体并且将连接压油阀的两个压油阀孔I、II和连接放气阀的两个放气阀孔I、II设置在同一凸台上,不仅减轻了泵体质量,提高了泵体强度和耐磨损性,同时也使得泵体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使得本实用新型适配于多种类型车辆,安装和使用也更加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油路制动分泵,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泵体(1)内设有三个密封缸I(6)、II(7)、III(8),密封缸I(6)、II(7)、III(8)中分别装有活塞I(61)、II(71)、III(81),其中密封缸I(6)、II(7)位于泵体(1)两端,之间由油路(9)相连接,油路(9)与位于泵体(1)外部的压油阀孔I(2)和放气阀孔I(4)相连通;密封缸III(8)位于泵体(1)中间,直接连通到位于泵体(1)外部的压油阀孔II(3)和放气阀孔II(5)上,活塞I(61)、II(71)、III(81)的前端均顶于制动片(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路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油阀孔I(2)、II(3)和放气阀孔I(4)、II(5)位于泵体外部的同一凸台(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路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管(14)通过接管螺栓(13)固定连接在压油阀孔I(2)和放气阀孔I(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路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缸I(6)的缸体与活塞I(61)间设有凹槽I(62),凹槽I内装有方形密封圈I(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路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缸II(7)的缸体与活塞II(71)之间设有凹槽II(72),凹槽II(72)内装有方形密封圈II(7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路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缸III(8)的缸体与活塞III(81)之间设有凹槽III(82),凹槽III(82)内装有方形密封圈III(8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双油路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缸I(6)的缸体与活塞I(61)间还设有凹槽IV(64),凹槽IV(64)内装有活塞防尘片I(6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双油路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缸II(7)的缸体与活塞II(71)间还设有凹槽V(74),凹槽V(74)内装有活塞防尘片II(75)。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双油路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缸III(8)的缸体与活塞III(81)间还设有凹槽VI(84),凹槽VI(84)内装有活塞防尘片III(8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路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1)外部设有安装支架(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058293U CN200999815Y (zh) | 2007-01-21 | 2007-01-21 | 一种双油路制动分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058293U CN200999815Y (zh) | 2007-01-21 | 2007-01-21 | 一种双油路制动分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99815Y true CN200999815Y (zh) | 2008-01-02 |
Family
ID=39014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10582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99815Y (zh) | 2007-01-21 | 2007-01-21 | 一种双油路制动分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99815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43802A (zh) * | 2014-03-28 | 2015-09-30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碟式刹车卡钳装置 |
CN112032223A (zh) * | 2020-09-03 | 2020-12-04 | 安徽博耐克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减颤性能好的汽车刹车片及其制备方法 |
-
2007
- 2007-01-21 CN CNU2007201058293U patent/CN20099981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43802A (zh) * | 2014-03-28 | 2015-09-30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碟式刹车卡钳装置 |
CN112032223A (zh) * | 2020-09-03 | 2020-12-04 | 安徽博耐克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减颤性能好的汽车刹车片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0999815Y (zh) | 一种双油路制动分泵 | |
CN201484399U (zh) | 一种气顶液式行车制动系统 | |
CN111173788A (zh) | 一种强夯机液压回转控制系统 | |
CN202847685U (zh) | 汽车制动防失灵制动系统 | |
CN101943232A (zh) | 电传动矿用汽车后桥钳盘式制动器 | |
CA2632549A1 (en) | A pump system for parking brakes for a rail vehicle | |
CN111791858A (zh) | 一种用于轮式装载机的行车制动系统 | |
CN102862563A (zh) | 汽车制动防失灵三控继动阀 | |
CN201484400U (zh) | 一种气顶液总泵 | |
CN201802789U (zh) | 全封闭多盘湿式制动装置 | |
CN201250867Y (zh) | 矿车用制动器 | |
CN202368566U (zh) | 气压式制动车辆及其车辆制动控制装置 | |
CN218907202U (zh) | 一种全地形车制动器 | |
CN101348113B (zh) | 气制动abs电控感载防抱制动执行系统 | |
CN111365388A (zh) | 一种湿式制动器的冷却系统 | |
CN221367332U (zh) | 一种一体式油压碟刹器 | |
CN1477015A (zh) | 摩托车安全刹车系统 | |
CN200970807Y (zh) | 木工机械钳式制动器 | |
CN2811966Y (zh) | 法兰式阀门试验用固定与密封装置 | |
CN217736098U (zh) | 一种纯驻车低拖滞epb制动钳 | |
CN219619082U (zh) | 一种行车作业类车辆的联合制动装置 | |
CN217374805U (zh) | 一种油压碟刹下泵 | |
CN2801571Y (zh) | 双回路压力自平衡阀 | |
CN220151766U (zh) | 一种制动卡钳 | |
CN217328224U (zh) | 内置回型油路的油压碟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