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99193Y - 用于开罐器的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开罐器的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99193Y CN200999193Y CNU2006201366302U CN200620136630U CN200999193Y CN 200999193 Y CN200999193 Y CN 200999193Y CN U2006201366302 U CNU2006201366302 U CN U2006201366302U CN 200620136630 U CN200620136630 U CN 200620136630U CN 200999193 Y CN200999193 Y CN 20099919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opener
- slitter
- drive
- cu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B—APPLYING CLOSURE MEMBERS TO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00—Hand- or power-operated devices for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30—Hand-operated cutting devices
- B67B7/34—Hand-operated cutting devices with rotatable cut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Opening Bottles Or Cans (AREA)
- Confectionery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包括:主体;围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到主体的驱动轮,其用于与罐的凸缘相啮合;绕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到主体上的切刀轮,其可以由驱动轮驱动旋转;偏心地安装到切刀轮上的切刀,其依靠切刀轮的转动移至切割位置,在该位置切刀与驱动轮形成夹合,使得当开罐器相对罐做轨道运行时,切刀割入罐的圆柱壁以在圆柱壁上形成切口,其中切割位置由对应于切刀轮转动区段的切割间隔所限定,在该间隔内切刀与驱动轮足够地接近以形成夹合;并且为切刀轮提供间歇驱动装置,当切刀位于切割位置时,该间歇驱动装置在驱动轮和切刀轮之间提供间歇驱动,使得在足够的切割间隔内在适当位置保持夹合以提供围绕圆柱壁的全轨道切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中所述开罐器可以设有手动驱动装置或自动驱动装置。
金属罐是保存物品的常见包装形式,通常包括圆柱壁部,圆柱壁部的两端由圆形盖子封闭。该盖子通常在其周边设置直立的凸缘,该凸缘向下弯成倒U形以夹在圆柱壁部的端部,由此将盖子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开罐器类型有两种。第一种通过围绕盖子在盖子的边缘附近制造圆形切口来开罐,切口通常在直立凸缘的内部。第二种使用圆盘状切刀围绕罐的圆柱壁部制造切口。典型地,所形成的切口接近罐的圆柱部分的边缘,但正好在盖子的下方,由此使得圆形切口完成后,罐的圆柱部分末端处的一小部分和盖子被切除。相对于第一种开罐器常有的撕裂动作而言,第二种开罐器的优点之一是其切刀被设计成能够产生干净利落的切割动作。
英国专利申请No.GB2118134 A1公开了第二种开罐器,其具有:一对彼此铰接的手柄,可以在打开位置(用于固定到罐上)和合拢切割位置之间移动;可手动旋转的驱动轮,其与罐的边缘啮合,并且在转动作用下推动开罐器绕罐转动;以及圆盘状切割轮,当手柄进入合拢位置时,所述圆盘状切割轮相对于驱动轮进入切割位置。该圆盘状切割轮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手柄上,其轴线偏离铰接的轴线。另一手柄具有直立的圆柱状套管,所述套管延伸穿过一个手柄上的相应孔,一个手柄围绕该套管相对于另一手柄被铰接。驱动轮的支柱穿过套管并且可转动地支承在套管内,并且驱动轮的转动轴线偏离套管的轴线。
GB 2 118 134 A1文件所公开的通常类型的开罐器以“Lift Off”为商标已经广泛销售了多年。下述的专利申请对这种开罐器进行了各种改动:加拿大专利申请CA1200086A1,欧洲专利申请EP0193278A1、EP0202790A1和EP0574214A1。
GB 2 118 134 A1中的开罐器及其各种变形所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需要两种单独的动作来完成切割功能。首先,应将两个手柄合到一起,典型地是通过手动压合动作。随后,应该对驱动轮施加旋转驱动。申请人发现,对这两种单独动作的需要使得这种类型的开罐器很难全自动化,GB 2 118134 A1所公开的开罐器仅适于手动操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人发明了一种开罐器机构,其仅依赖于利用旋转驱动,优选单一驱动轮。这样的旋转驱动可以由手动或者自动(即电动)驱动装置提供。
实用新型内容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能够仅利用旋转驱动,并且这样的旋转驱动可以由手动或自动驱动装置提供,而不是仅适于手动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开罐器的机构,所述罐包括圆柱壁,圆柱壁的每个端部用圆形盖子封闭,该盖子利用围绕其周边的直立凸缘夹持在所述圆柱壁的所述每一端上而被固定在圆柱壁上,所述的机构包括:
主体;
用于与罐的凸缘相啮合的驱动轮,该驱动轮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主体上;
切刀轮,该切刀轮绕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主体上,并且可以由所述驱动轮驱动旋转;
偏心地安装至所述切刀轮的切刀,所述切刀依靠切刀轮的转动能够移向切割位置,在该切割位置切刀与驱动轮形成夹合,这使得当开罐器绕罐做轨道运行时,切刀割入罐的圆柱壁以在圆柱壁上形成切口,其中所述切割位置由对应于切刀轮的转动区段的切割间隔所限定,在该切割间隔内,切刀与驱动轮足够地接近以形成夹合;并且
为切刀轮提供间歇驱动装置,当切刀位于切割位置时,该间歇驱动装置在驱动轮和切刀轮之间提供间歇驱动,以使得在足够的切割间隔内适当的位置处保持夹合,以提供围绕罐的圆柱壁的全轨道切割。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开罐器的机构。该罐为普通类型并且典型地包括圆柱壁,所述圆柱壁在其两端处用圆形盖子封闭,该盖子利用围绕其周边的直立凸缘夹持在所述圆柱壁的所述每一端上而被固定在圆柱壁的每一端上。
该机构包括主体,该主体的主要功能是为安装驱动轮和切刀轮提供基底或表面。因此,该主体典型地限定相对简单的平坦形状,其在一些方面,可以附带用于容纳罐和/或有助于使用者使用的部件。
设置用于与罐的凸缘相啮合的驱动轮,该驱动轮绕第一转动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主体上。
设置切刀轮,该切刀轮绕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主体上,该第二转动轴线必须有别于第一转动轴线。该切刀轮被设置成可由驱动轮驱动旋转。典型地,驱动轮和切刀轮的轮齿直接啮合,尽管存在包含非直接驱动关系的各种改变。
提供被偏心地安装到切刀轮上的切刀。“偏心地安装”是指切刀以相对于第二转动轴线偏心(或偏移)的形式安装到切刀轮上。典型地,该切刀的外形为圆形,因此偏心安装是指:当切刀轮转动时,圆形切刀的中心也围绕该轴转动,由此圆形切刀的边缘被偏移。
特别地,切刀轮可转动至切割位置,在该切割位置,切刀被偏移到与驱动轮形成夹合的位置,这使得在使用时,切刀割入罐的圆柱壁,从而当开罐器绕罐做轨道运行时,切刀在圆柱壁上形成切口。
该切割位置由对应于切刀轮的转动区段的切割间隔所限定,在该切割间隔内,切刀与驱动轮足够地接近以形成夹合。也就是说,切割夹合发生在切刀轮的转动区段内在适当的位置处,这一区段在切刀与驱动轮足够地接近以恰好形成切割夹合的切刀轮转动点和切刀移离驱动轮足够远以解除切割夹合的切刀轮转动点之间。
还应认识到,为了完全打开罐,切刀在罐的圆柱壁上的切割动作应该在适当位置处保持一段切割间隔,该切割间隔正好大于罐的转动区段。事实上,为了完全打开罐,该切割间隔至少对应罐的全轨道(即360度转动)。
相应地,为切刀轮提供间歇驱动装置,当切刀位于切割位置时,该间歇驱动装置在驱动轮和切刀轮之间提供间歇驱动,以使得在足够的切割间隔内将夹合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从而提供围绕罐的圆柱壁的所需全轨道切割。
本质上,可以认为,间歇驱动装置的功能就是延长切割间隔,使其足以提供所需的全轨道切割。当切刀位于切割位置时,该间歇驱动装置通过在驱动轮和切刀轮之间仅提供间歇的(即步进的)驱动而提供这一功能。一旦对罐壁完成全轨道切割,切刀轮进一步越过切割位置继续转动,并且切刀和驱动轮之间恢复正常的(即非间歇的)驱动关系。适当地,该间歇驱动装置包括马氏间歇机构(Geneva mechanism)或其等同机构。
适当地,切刀轮被设置成:在切割位置处,驱动轮和切刀轮脱离正常的驱动关系。例如,这可以通过从切刀轮上对应切割间隔的区段(即对应切刀轮的转动区段,切刀在该区段足够接近驱动轮以形成切割夹合)去除齿而被实现。
可在驱动轮上设置驱动销(或齿或等同特征),用来通过设置于切刀轮上的可间歇驱动元件来实现间歇驱动作用,以此可合适地获得所需的间歇驱动装置(在驱动轮和切刀轮的主驱动齿之间提供间歇驱动关系)。适当地,该可间歇驱动元件包括在切刀轮上被适当定位的带有驱动齿的弯曲齿条(即整圈间歇驱动齿的一部分)。很清楚,驱动销不应该与切刀轮的主驱动齿相作用,因此驱动销和间歇驱动齿应被适当地设置成在一转动平面内可驱动地转动,该平面应该与驱动轮和切刀轮的转动平面间隔开。然而,优选地,驱动销和间歇驱动齿分别与驱动轮和切刀轮共用相同的旋转轴线。
优选地,间歇驱动装置还附加设置有控制装置,除响应驱动销与间歇驱动齿的驱动啮合外,该控制装置用于防止切刀轮间歇转动(向后转或向前转,或优选二者)。该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附加的对准功能,使驱动销与间歇驱动齿对准,以确保平稳的间歇驱动作用。
适当地,该控制装置包括驱动轮上设置的控制销(或齿或等同特征),该控制销被设置成可移动,以与切刀轮上的控制齿的弯曲齿条(即整圈控制齿的一部分)啮合/脱离。该控制销与弯曲齿条的啮合/脱离运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例如:设置适当的啮合/脱离特征(即一个或多个凸轮或其他控制表面),使得控制销恰好在其与可间歇驱动元件啮合之前与弯曲齿条脱离,并且在与可间歇驱动元件啮合之后与弯曲齿条啮合。
当使用一个或多个凸轮来作为啮合/脱离特征时,它们可以与驱动轮的转动轴线相同或不同。因此,切刀轮总是不会自由运动,该自由运动可以导致诸如切刀不切割罐或者切刀轮不与驱动轮同步。
或者,该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驱动轮上的控制表面(即直立的不连续圆形壁),其被设置成与切刀轮上的一个或多个(即分隔开的一对)控制销啮合/脱离。该控制表面与一个或多个控制销的啮合/脱离运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例如:将其设置成控制表面恰好在驱动销和可间歇驱动元件啮合之前与一个或多个控制销脱离,并且在此之后与一个或多个控制销相啮合。这样,切刀轮也不会有任何自由运动,该自由运动可以导致诸如切刀不切割罐或者切刀轮不与驱动轮同步。这种控制机构可以认为是“旋转壁式马氏间歇机构(rotating wall Geneva)”。这种方式的优点之一是简单。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驱动轮上的分隔元件,所述分隔元件被设置用于与切刀轮的间歇分隔作用,使得驱动销与间歇驱动齿分隔开(因此,除了在所需要的间歇驱动位置外,防止任何驱动作用)。因此,直到驱动销与可间歇驱动元件之间正进入啮合点之前,该驱动销和间歇驱动齿之间在适当位置处有分隔作用,并且在此之后再次提供分隔。通常,沿着驱动轮和切刀轮的转动轴线设置该分隔。
一方面,该分隔元件包括为驱动轮设置的直立弯曲壁(即不连续圆形壁),其被设置成与切刀轮的底部相作用,使得除了在需要的间歇驱动位置(即对应于圆形壁的缺口)外,推动(即间隔开)切刀轮离开(即向上离开)驱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机构需要切刀轮移至切割位置,在该位置,切刀与驱动轮之间夹合。期望该夹合应尽可能地有效。
因此,适当地,为切刀轮提供间隔垫圈,该间隔垫圈与切刀轮共用第二转动轴线。该间隔垫圈带有连接件,用于连接切刀轮,使得二者在切割动作时可以一起转动。该间隔垫圈典型地可由弹性材料,即橡胶或合适的合成聚合物制成。这种弹性材料的用途是提供更宽的夹持容差。这也能够使切割区段角度最大化。
适当地,间隔垫圈的连接件包括直立的非圆形(即方形)套管,其突出并穿过切刀轮上的非圆形(即方形)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开罐器,其包括上述机构以及驱动其驱动轮的驱动装置。该开罐器典型地包括外壳,该外壳被成形为容纳罐和/或提供便于使用者操作的部件。例如,可以提供抓握部件以便于手动操作。
一方面,该驱动装置适于手动驱动并且可以包括任何适于向驱动轮手动提供旋转驱动的装置。另一方面,该驱动装置适于自动驱动(即电力驱动)并且可以包括任何适于向驱动轮自动提供旋转驱动的装置。
适当的手动或自动驱动装置可以直接提供驱动力,或者可以经任何适当的齿轮传动(例如经过齿轮箱)或设置用来产生机械增益的任何部件/装置(即杠杆、凸轮、滑轮)来传送驱动力。
合适的自动驱动装置可以由任何适用的电机或发动机提供动力,但典型地是利用电动机提供动力,可以通过电力网或者电池为电动机供电。
优选将驱动装置的初始致动设置成将切刀轮旋转到切割位置,切刀在该位置割入罐的圆柱壁,将驱动装置进一步的致动设置为转动驱动轮以使得开罐器围绕罐作轨道转动以在罐上形成切口。
当切割完成后,优选将驱动装置进一步的致动设置为转动切刀轮使其脱离所述切割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开罐器割除罐的盖子的方法。
由此,通过以上所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仅利用单一旋转驱动就可以完成切割功能,而不需要两个单独的动作来完成切割功能。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的所述旋转驱动操作既可以由手动驱动装置提供,也可以由自动驱动装置提供,从而便于实现开罐器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附图中: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开罐器机构处于开始(即与罐分开)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2表示沿图1中X-X剖面的剖视图;
图3表示图1所示第一开罐器机构处于开始(即与罐分开)位置及其与罐相作用的顶视图;
图4表示沿图3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5a-5g表示图1所示第一开罐器机构及其在开罐操作的顺序动作中与罐相作用的底视图;
图6a-6g表示图1所示第一开罐器机构及其在开罐操作的顺序动作中与罐相作用的沿Y-Y剖面的底剖视图;
图7a-7g表示图1所示第一开罐器机构及其在开罐操作的顺序动作中与罐相作用的沿Z-Z剖面的底剖视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开罐器机构位于切割(即与罐啮合)位置时的下透视图。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开罐器机构位于切割(即与罐啮合)位置时向下朝驱动轮观察的剖视图;
图10表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开罐器机构的开罐器及其与罐的相互作用;
图11a和图11b分别表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开罐器机构的自动开罐器的顶透视图和底透视图;
图12表示图11a和图11b所示自动开罐器去除上部壳体后的透视图;以及
图13表示图11a和图11b所示自动开罐器的分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图1至图4表示处于开始位置(即与罐咬合分开)的第一开罐器机构。该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12上的带齿驱动轮10,所述驱动轴12绕驱动轴线14转动。在驱动轴12上还装有驱动齿轮16,该齿轮16用于与切刀驱动齿轮22的外轮齿23相啮合,该切刀驱动齿轮22设置在切刀轮20上,该切刀轮20在切刀轴21上,可受驱动围绕切刀轮轴线24转动。由图2可见,在切刀驱动齿轮22的左手侧缺少几个外轮齿23,取而代之的是内轮齿25以及直立的弯曲齿条26,二者的功能将在下文进行较清楚的介绍。
该切刀轮20还带有圆盘状的切刀28,该切刀28偏心地装在切刀轮20上,使得当切刀轮绕其轴线24转动时,切刀28被转动接近驱动轮10,在二者之间形成夹合。使用时夹合的形成与切割位置相对应,在该位置,切刀28割入罐1的圆柱壁2(参见图4),当开罐器围绕罐做轨道运行时便在圆柱壁2上形成了切口。切割位置是由切割间隔限定的,该间隔对应于切刀轮20的转动区段,在该间隔内,切刀28与驱动轮10足够接近以形成夹合,这些将从后面的描述中再次得以了解到。
图1和图4最明显地表示出,为切刀轮20设置间隔垫圈30及其连接件31,它们与切刀轮20绕同一旋转轴线24转动。该连接件31包括直立的非圆形套管,该套管穿入设置于切刀轮28的相应非圆形孔,并且在顶部安装有端部垫圈32。间隔垫圈30的作用主要是为容纳罐的突起盖4提供空腔34。申请人发现,如果间隔垫圈30包括弹性材料(即橡胶或者合成聚合物)则会改进对罐的夹持。
该切刀轮20还设有间歇驱动装置,当切刀28位于切割位置时,该间歇驱动装置在驱动轮10和切刀轮20之间提供间歇驱动,以使得在足够的切割间隔内将夹合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从而提供围绕罐1的圆柱壁2的全轨道切割。
驱动的间歇基本是由切刀驱动齿轮22的外轮齿23中的空缺(缺失的齿)所提供,这一空缺导致与驱动轮10的驱动齿轮16的啮合作用间断。在此点时,驱动销18与直立的弯曲齿条26相互作用,这导致在驱动轮10的每次转动中,切刀轮20被弯曲齿条26上的一个齿“接通(be kickedon)”。最终,该切刀轮20被充分地“接通”,以致于驱动齿轮16与切刀驱动齿轮22的外轮齿23再度啮合,并由此恢复驱动轮10和切刀轮20之间的正常驱动关系。因此,该间歇驱动可以认为是马氏间歇机构的一种。为了使开罐器有效地工作,间歇驱动的时间段应该基本上与围绕罐1的圆柱壁2提供全轨道切割所需的切割间隔相对应。
在对基本间歇驱动装置的改进中,还提供控制功能,用于在切割间隔时控制(即保持不动)切刀轮20。这样,如图2所示,控制杆40安装到驱动轴12和切刀轴21上(并且相对其可以侧向移动),该控制杆40上设有控制销42,该控制销42在切割间隔时与切刀轮20的内轮齿25间歇啮合。更详细地说,控制销42被设置成能与切刀轮20上的内轮齿25啮合/脱离。控制销42与内轮齿25之间的啮合/脱离运动是通过两个凸轮43、44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凸轮44通过与壁45相互作用,使控制销42与控制杆40的内表面41以及与控制销42相啮合的凸轮43脱离。在部分实施例中,该凸轮43可以由弹簧替代。如此进行设置,使得控制销42正好在驱动销18与间歇驱动装置的直立弯曲齿条26相啮合之前与内轮齿25脱离。由此,切刀轮20永远不会自由运动,自由运动可能导致切刀轮20不切割罐1或者不与驱动轮10同步。
参照图5a至5g、图6a至6g、图7a至7g可以更清楚地明了间歇驱动装置及其有关控制装置的功能,这些附图表示开罐动作时的顺序步骤。为简单起见,仅在每幅图中标示出相关的“活动”特征。
图5-7a表示图1到4中的罐1打开机构位于开始位置,切刀轮20的圆盘状切刀28在该位置与驱动轮10完全分离,它们之间不再形成夹合。切刀轮20的外轮齿23与驱动轮10啮合,使得切刀20在驱动轮的驱动下正常转动。
在图5-7b中,转动的驱动轮10驱动切刀轮20转动,以使切刀28接近驱动轮10,由此在二者之间形成夹合,用以夹持罐1的壁2。这一位置正好对应切割间隔开始之前。
在图5-7c中,驱动轮10继续转动并且越过外轮齿23的最后一个齿27,这使得驱动轮10和切刀轮20的外轮齿23之间的正常驱动作用被中断。这对应于切割间隔的开始,并且此时间歇驱动机构开始起作用。如图6c所示,驱动销18与直立弯曲齿条26的第一齿29开始啮合。附加地,控制杆40上的控制销42与切刀轮20的内轮齿25相互作用以控制(即锁住)其任何所不需要的动作。
在图5-7d中,驱动轮10继续转动,但是由于驱动销18不再与直立弯曲齿条26相啮合,因此驱动轮10的转动不能产生切刀轮20的转动驱动。附加地,控制销42和切刀轮20内轮齿25之间的锁定作用锁定了其任何不需要的动作。
在图5-7e中,驱动轮10继续转动,再次使驱动销18与直立弯曲齿条26进入可驱动啮合关系,因此驱动轮10的继续转动导致切刀轮20的“接通”转动。就在该“接通”动作发生之前,控制销42和切刀轮20的内轮齿25之间的啮合被中断,这响应于作用在控制杆40的内表面41上的凸轮44的动作,该作用推动控制杆40远离驱动轮10,使控制销与内轮齿25脱离啮合,由此允许切刀轮20获得所需的“接通”运动。
图5-7f表示机构处于切割间隔结束时(即刚好在间歇驱动时段结束时并且刚好在切刀28脱离对罐1的切割作用之前)。该驱动轮10继续转动,使驱动销18与直立弯曲齿条26的最后一个齿进入可驱动啮合关系,因此驱动轮10的继续转动导致切刀轮20的一个最后“接通”转动。和之前一样,为了引起“接通”动作,控制销42和切刀轮20的内轮齿25脱离啮合(再次响应于凸轮44对控制杆40的内缘41的作用)。然而,现在,驱动齿轮16再次进入与外轮齿23的第一齿33的啮合关系,这使得驱动轮10和切刀轮20继续它们之间的正常驱动关系,如图5-7g所示。
图5-7g对应于切割间隔结束后的位置。切刀28移离罐1的壁2,并且切刀28与驱动轮10之间的夹合也将中断,这使得罐1(已经将盖切除)可以被移离切刀机构。
图8和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开罐器机构,其中基本的间歇驱动机构与图1到7g所示的第一开罐器相对应,但是采用了另外一种控制机构。
图8到图9表示处于切割位置的第二开罐器机构。该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112上的带齿驱动轮110,该驱动轴绕驱动轴线转动。在该驱动轴112上还装有驱动齿轮116,该齿轮116用于与切刀驱动齿轮122的外轮齿123相啮合,该切刀驱动齿轮122设置在切刀轮120上,该切刀轮120在切刀轴121上可受驱动围绕切刀轮轴线转动。由图8可见,在切刀驱动齿轮122的左手侧缺少几个外轮齿123,取而代之的是与第一开罐器机构中的相同特征对应的直立弯曲齿条26。
该切刀轮120还带有圆盘状切刀128,该切刀128偏心地安装在切刀轮120上,使得当切刀轮绕其轴线转动时,切刀128被带动接近驱动轮110,用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夹合。在使用中,夹合的形成与切割位置相对应;在该位置,切刀128割入罐的圆柱壁,当开罐器相对罐做轨道运行时便在圆柱壁上形成了切口。此外,切割位置是由切割间隔限定的,该间隔对应于切割轮22的转动区段,在该间隔内,切刀128与驱动轮110足够接近以形成夹合。切刀轮还带有间隔垫圈130,其功能与第一开罐器中的间隔垫圈相同。
该切刀轮120也设有间歇驱动装置,当切刀128位于切割位置时,该间歇驱动装置在驱动轮110和切刀轮120之间提供间歇驱动,以使得在足够的切割间隔内将夹合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从而提供围绕罐的圆柱壁的全轨道切割。
驱动的间歇基本上是由切刀驱动齿轮122的外轮齿123的空缺(缺失的齿)所提供,这一空缺导致与驱动轮110的驱动齿轮116的啮合作用间断。在此点,驱动销118与直立的弯曲齿条126相互作用,这导致在驱动轮10的每次转动中,切刀轮120被弯曲齿条126的一个齿“接通”。最终,该切刀轮120被充分地“接通”,以致于驱动齿轮116与切刀驱动齿轮122的外轮齿123再度啮合,并由此恢复驱动轮110和切刀轮120之间的正常驱动关系。
在对基本的间歇驱动装置的改进中,还提供控制功能,用于在切割间隔时控制(即保持不动)切刀轮120。通过在驱动轮110上设置直立的不连续圆形壁125(其形成控制表面),所述圆形壁与设置于切刀轮120的几个分隔的控制销142a-d啮合/脱离,由此获得控制功能。更具体地,控制销中的两个142a、142d在壁125之外,两个控制销142b、142c则在壁125之内。每对控制销(即142a和142b;142b和142c;142c和142d;或者142d和142a)与驱动轮的弯曲壁125的相互作用能够提供切刀轮120所需的啮合。如此设置不连续圆形壁125与几个控制销142a-d的啮合/脱离运动,使得壁125在驱动销118就要与弯曲齿条126啮合之前与几个控制销142a-d脱离,以及在此之后与几个控制销142a-d相啮合。因此,该切刀轮120也不会自由运动,所述自由运动可能导致切刀轮不切割罐或者不与驱动轮110同步。这种控制机构可以认为是“旋转壁式马氏间歇机构”
图10表示手动开罐器250,该开罐器可以使用参照前述附图所述的第一或者第二开罐器机构。
该开罐器250包括主体252,该主体限定了手柄254;用于容纳罐1盖4部分的卡爪256;以及用于安置在盖4上的支撑部258。开罐器机构200位于主体252所限定的空腔内。扭拧的手柄260安装成能绕驱动轴线24转动,它的转动能够向开罐器机构200的驱动轮提供旋转驱动。这一型式的开罐器250具有敞开的主体252。在变型中,能够是内部带有机构200的封闭或半封闭主体。该主体250可以包括能够容纳并隔离机构200的任意合适的硬质材料(例如带有热塑性塑料的金属),并且能设计成使用时符合人体工程学。
图11a至13表示自动开罐器350的不同视图,该开罐器使用上文参照附图说明的第一开罐器机构300。在可选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图8和图9所示的第二开罐器机构。可以将这一型式的自动开罐器350置于罐1上,并且只要启动(通过按钮360),就会将切刀轮转到切割位置,在该位置切刀割入罐的圆柱壁,驱动装置随后转动驱动轮,使开罐器绕罐作轨道转动以在罐上形成切口。
一次转动后,盖4被切掉并且切刀轮移出切割位置。随后可以取下该自动开罐器350以及切掉的盖4。
自动开罐器350包括雪茄形的主体(在各种变形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形状),该主体由顶部主体部分352和底部主体部分353相配合形成,并且限定了供使用者抓握的手柄354。该顶部主体部分352具有弹簧动力按钮360,该按钮可以用于启动驱动马达362,该马达由电池363a、363b提供动力,用于使该开罐器机构自动运行。该底部353被成形为适于在卡爪356之内容纳罐(未示出)的盖部。在突入卡爪356内的位置可以看见驱动轮310以及圆盘状切刀328,其在切割操作形成对罐的切割夹合。
使用时,驱动马达362通过齿轮系364a-c向开罐器机构300的驱动轮310提供驱动。该驱动马达362响应对动力按钮360的致动,该按钮随后能够直接操作开关触点368(或者间接地通过微动开关)。该开罐器350被设置成能够在开罐操作结束时自动停止,这是通过安装在切刀轮320上的停止凸轮369的动作实现的。可以设置其他的传感器或开关,用以防止没有罐1时,或者下部主体部分353被拆掉以进行清洗时启动开罐器。该驱动马达362也可以由其他逻辑电路(例如微处理器等)控制以提供附加的功能,例如加速每周期的进入和退出时段;触发启动两个或更多循环,以用于较大的罐;监视电池状况;监视电流消耗;和/或检测切割操作结束。
开罐器机构的基本特征与上文参照图1至7g所详述的相应。所以,该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312上的带齿驱动轮310,该驱动轴绕驱动轴线转动。在驱动轴312上还装有驱动齿轮316,该齿轮316用于与切刀驱动齿轮322的外轮齿323相啮合,该切刀驱动齿轮322设置在切刀轮320上,该切刀轮320在切刀轴321上可受驱动围绕切刀轮轴线转动。在切刀驱动齿轮322的一部分上缺少几个外轮齿323,取而代之的是内轮齿(未示出)以及直立的弯曲齿条326。
该切刀轮320还带有圆盘状的切刀328,该切刀328偏心地装在切刀轮220上,使得当切刀轮绕其轴线转动时,切刀328被带动接近驱动轮310,在二者之间形成夹合。在使用时,夹合的形成与切割位置相对应,在该切割位置,切刀328割入罐的圆柱壁,当开罐器围绕罐做轨道运行时便在圆柱壁上形成了切口。此外,切割位置是由切割间隔限定的,该间隔对应于切割轮320的转动区段,在该切割间隔内,切刀328与驱动轮310足够接近以形成夹合。此外,为切刀轮设置带有方形套管连接件331的间隔垫圈330以及端部垫圈332,该切刀轮320具有与第一开罐器机构中的切刀轮相同的功能。还可以看到控制杆340,其安装在驱动轴312和切刀轴321上(且相对其可以侧向移动),其上设有控制销342,该控制销342与切刀轮320的内轮齿325在切割间隔内间歇地啮合(如上文所述)。
还可以在驱动轮310之前的齿轮系364a-c中设置附加的弹簧加载齿轮或蜗杆,当由于电池电压低而失速时,可以通过压缩弹簧来啮合并手动驱动该机构转动。
尽管只示出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会认识到,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形式的改动。
Claims (25)
1.一种用于开罐器的机构,所述罐包括每一端都被圆形盖封闭的圆柱壁,该圆盖通过围绕其周边的直立凸缘夹持在所述圆柱壁的所述每一端上而被固定在圆柱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
主体;
驱动轮,该驱动轮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主体上,用于与罐的凸缘相啮合;
切刀轮,该切刀轮绕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主体上,并且可以由所述驱动轮驱动旋转;
切刀,该切刀偏心地安装到所述切刀轮上,该切刀依靠切刀轮的转动移至切割位置,在该切割位置,切刀与驱动轮形成夹合,这使得当开罐器相对罐做轨道运行时,切刀割入罐的圆柱壁以在圆柱壁上形成切口,其中所述切割位置由对应于切刀轮转动区段的切割间隔所限定,在该切割间隔内,切刀与驱动轮足够地接近以形成所述夹合;并且
为切刀轮提供间歇驱动装置,当切刀位于切割位置时,所述间歇驱动装置在驱动轮和切刀轮之间提供间歇驱动,以使得在足够的切割间隔内在适当的位置处保持夹合,以提供围绕罐的圆柱壁的全轨道切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轮直接驱动切刀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开罐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切刀为圆盘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间歇驱动装置包括马氏间歇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切割位置,驱动轮和切刀轮之间脱离通常的驱动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切刀轮在其对应切割间隔的部分上缺少轮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间歇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上设置的驱动销,该驱动销被设置用于与切刀轮上可间歇驱动元件的间歇驱动作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可间歇驱动元件包括位于切刀轮上的间歇驱动齿的弯曲齿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销和所述的间歇驱动齿在一转动平面内转动,该平面与驱动轮和切刀轮所在的转动平面间隔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销和间歇驱动齿分别与驱动轮和切刀轮共用同一转动轴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为间歇驱动装置提供控制装置,除了响应于驱动销与间歇驱动齿的驱动啮合外,该控制装置防止切刀轮的间歇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包括驱动轮上设置的控制销,该控制销被设置用于移动以与切刀轮上的控制齿的弯曲齿条啮合/脱离。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销与控制齿的所述弯曲齿条的啮合/脱离运动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凸轮控制。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驱动轮上的控制表面,该控制表面被设置成与切刀轮上的一个或多个控制销啮合/脱离。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控制表面包括直立的不连续圆形壁,以及一对间隔开的控制销设置在切刀轮上。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驱动轮上的分隔元件,该分隔元件被设置用于与切刀轮的间歇分隔作用,以将驱动销与间歇驱动齿分隔开。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分隔元件包括设置在驱动轮上的直立弯曲壁,该弯曲壁被设置成与切刀轮的底部相作用,从而除了在间歇驱动位置外,推动切刀轮离开驱动轮。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为切刀轮提供间隔垫圈,该间隔垫圈与切刀轮共用第二转动轴线。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间隔垫圈带有用于连接到切刀轮上的连接件,使得连接件和切刀轮在切割动作时能够一起转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包括直立非圆形套管,所述套管被设置成突起穿入切刀轮上相应的非圆形孔。
21.如权利要求20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立非圆形套管以及所述相应的非圆形孔为方形。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间隔垫圈包括弹性材料。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或合成聚合物。
24.一种开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及用于驱动其驱动轮的驱动装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开罐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GB0520686.7 | 2005-10-12 | ||
GB0520686A GB2431389A (en) | 2005-10-12 | 2005-10-12 | Mechanism for a can open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99193Y true CN200999193Y (zh) | 2008-01-02 |
Family
ID=354302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092047A Active CN1948123B (zh) | 2005-10-12 | 2006-02-15 | 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和开罐器 |
CNU200620136630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99193Y (zh) | 2005-10-12 | 2006-09-13 | 用于开罐器的机构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092047A Active CN1948123B (zh) | 2005-10-12 | 2006-02-15 | 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和开罐器 |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37825B2 (zh) |
EP (1) | EP1775256B1 (zh) |
JP (1) | JP4854386B2 (zh) |
CN (2) | CN1948123B (zh) |
AT (1) | ATE460381T1 (zh) |
AU (1) | AU2005242172B2 (zh) |
CA (1) | CA2529680C (zh) |
CY (1) | CY1110920T1 (zh) |
DE (1) | DE602005019887D1 (zh) |
DK (1) | DK1775256T3 (zh) |
ES (1) | ES2342406T3 (zh) |
GB (1) | GB2431389A (zh) |
HK (1) | HK1091092A1 (zh) |
PL (1) | PL1775256T3 (zh) |
PT (1) | PT1775256E (zh) |
SI (1) | SI1775256T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8123B (zh) * | 2005-10-12 | 2010-08-11 | 特嘉科研有限公司 | 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和开罐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74808B2 (en) | 2005-12-12 | 2009-08-18 | Daka Research Inc. (Br. Virg. Isl Corp.) | Mechanism for can opener |
US7596874B2 (en) * | 2005-12-12 | 2009-10-06 | Daka Research Inc. | Mechanism for can opener |
US8443518B2 (en) * | 2007-12-28 | 2013-05-21 | Stephen Fisher | Blister package opener |
GB2453615B (en) * | 2008-06-18 | 2010-06-09 | Hui Ling Lee | Can opener |
US8371033B2 (en) * | 2010-08-18 | 2013-02-12 | Joseph Michael CANTORE, III | Electric can opener and method of opening a can |
US8539682B2 (en) * | 2010-08-27 | 2013-09-24 | Daka Research Inc. (British Virgin Islands Corporation) | Rotary can opener |
DE202011109579U1 (de) | 2011-12-27 | 2012-01-26 | Dieter Lindner | Haltevorrichtung |
US8955227B2 (en) * | 2012-09-03 | 2015-02-17 | Hui-Ling Lee | Can opener |
CN103058110A (zh) * | 2013-01-22 | 2013-04-24 | 胡云龙 | 一种安全罐头刀 |
GB201311135D0 (en) * | 2013-06-21 | 2013-08-07 | Kalogroulis Alexander | Can opener mechanism |
USD772665S1 (en) | 2015-05-11 | 2016-11-29 | Telebrands Corp. | Can opener |
CN106672875B (zh) * | 2015-11-06 | 2018-10-26 | 李惠玲 | 开罐器 |
CN111285312B (zh) * | 2018-12-10 | 2022-06-24 | 宝群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西林瓶处理设备 |
USD987396S1 (en) * | 2020-12-22 | 2023-05-30 | Kitchen Mama Llc | Electric can opener |
USD964132S1 (en) | 2021-10-26 | 2022-09-20 | Edlund Company, Llc | Can opener drive gear |
CN114620664B (zh) * | 2022-04-26 | 2024-03-22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流自动旋转边缘切割开罐器 |
USD1040626S1 (en) * | 2022-06-16 | 2024-09-03 | X. J. Electrics (Shenzhen) Co., Ltd. | Can opener |
CN115028125B (zh) * | 2022-07-29 | 2024-03-29 | 青岛山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开罐器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
USD1018230S1 (en) * | 2023-09-05 | 2024-03-19 | Shenzhen Songrui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 Electric can opener |
CN117246965B (zh) * | 2023-11-14 | 2024-03-01 | 珠海市科力通电器有限公司 | 开罐机 |
USD1044443S1 (en) * | 2024-05-15 | 2024-10-01 | Ligang Wu | Electric can open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556385A (en) * | 1922-12-07 | 1925-10-06 | Quicsafe Mfg Corp | Can opener |
DE379929C (de) * | 1923-01-16 | 1923-08-31 | Quicksafe Mfg Company | Buechsenoeffner mit einstellbar an einem Halter gelagertem, drehbarem Schneidmesser und einer mit diesem kuppelbaren, drehbaren Reibrolle |
US1945137A (en) * | 1932-02-23 | 1934-01-30 | Dahl Martin | Can opener |
US2522382A (en) * | 1945-06-02 | 1950-09-12 | Nat Machine Products | Can opener |
US2461015A (en) * | 1946-04-10 | 1949-02-08 | Andrew H Withrow | Can opener and reshaper |
US2522383A (en) * | 1946-09-23 | 1950-09-12 | Nat Machine Engineers | Can opener |
US2592936A (en) | 1947-06-23 | 1952-04-15 | John C Hockery | Can opener |
US2718056A (en) | 1953-05-28 | 1955-09-20 | Burnett Fred | Scissor can opener |
GB820996A (en) * | 1957-05-10 | 1959-09-30 | Lindahls Mek Ab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an openers |
GB1215196A (en) * | 1968-11-12 | 1970-12-09 | Geo Salter & Co Ltd | Can opener |
US3689997A (en) | 1970-06-22 | 1972-09-12 | Rival Manufacturing Co | Electric can opener with removable hand lever and frame engaging pin assembly |
US3740840A (en) * | 1971-10-26 | 1973-06-26 | Imp Knife Ass Co Inc | Electric can opener with can sensing means |
FR2187674B1 (zh) * | 1972-06-07 | 1977-06-17 | Thoren Olof | |
US4365417A (en) * | 1980-08-01 | 1982-12-28 | Evert Rosendahl | Tin opener |
DE8210859U1 (de) | 1982-04-15 | 1982-08-19 | Mike & Kremmel Ltd., Kowloon, Hongkong | Dosenoeffner |
US4563818A (en) | 1983-08-01 | 1986-01-14 | Mike & Kremmel Limited | Can openers |
CA1200086A (en) | 1984-04-09 | 1986-02-04 | Mike & Kremmel Limited | Can openers |
GB8502070D0 (en) | 1985-01-28 | 1985-02-27 | Mike & Kremmel Ltd | Can openers |
GB8512549D0 (en) | 1985-05-17 | 1985-06-19 | Mike & Kremmel Ltd | Can openers |
US5022159A (en) | 1989-11-29 | 1991-06-11 | Chef'n Corporation | Hand-held can opener |
EP0503931B1 (en) * | 1991-03-13 | 1996-02-14 | Prestige Group Uk Plc | Can opener |
GB9212170D0 (en) | 1992-06-09 | 1992-07-22 | Mike & Kremmel Ltd | A can opener |
US5313708A (en) | 1992-12-04 | 1994-05-24 | The Rival Company | Can opener |
US5664333A (en) | 1996-06-17 | 1997-09-09 | Hardman; Tonia C. | Hand held and base operated can opener combination |
GB2327662B (en) * | 1997-07-30 | 1999-06-23 | Ki Mee Kitchenware Limited | Can opener |
SG71859A1 (en) * | 1998-03-06 | 2000-04-18 | So Shun | Can opener |
US6298563B1 (en) | 1999-12-08 | 2001-10-09 | Kathy Yeadon | Electric can opener with a horizontally oriented blade |
US6351889B1 (en) | 2000-01-13 | 2002-03-05 | The Holmes Group, Inc. | Adjustable-height can opening appliance |
US6516524B1 (en) | 2000-10-23 | 2003-02-11 | Hamilton Beach/Proctor-Silex, Inc. | Battery operated portable can opener |
US6739061B1 (en) | 2002-09-13 | 2004-05-25 | Sherry L. Montel | Automatic can opener |
US6886260B1 (en) | 2003-11-12 | 2005-05-03 | Hui Ling Lee | Electromotive can opener |
US20050235501A1 (en) | 2004-04-23 | 2005-10-27 | Shun So | Handheld electric-powered can opener |
US7168170B1 (en) | 2005-08-10 | 2007-01-30 | Kwok Kuen So | Can opener |
GB2431389A (en) * | 2005-10-12 | 2007-04-25 | Daka Res Inc | Mechanism for a can opener |
-
2005
- 2005-10-12 GB GB0520686A patent/GB2431389A/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12-07 PL PL05111812T patent/PL1775256T3/pl unknown
- 2005-12-07 AT AT05111812T patent/ATE460381T1/de active
- 2005-12-07 DE DE602005019887T patent/DE602005019887D1/de active Active
- 2005-12-07 PT PT05111812T patent/PT1775256E/pt unknown
- 2005-12-07 SI SI200531021T patent/SI1775256T1/sl unknown
- 2005-12-07 EP EP05111812A patent/EP177525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5-12-07 DK DK05111812.3T patent/DK1775256T3/da active
- 2005-12-07 ES ES05111812T patent/ES2342406T3/es active Active
- 2005-12-08 AU AU2005242172A patent/AU2005242172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5-12-09 CA CA2529680A patent/CA2529680C/en active Active
- 2005-12-12 US US11/299,986 patent/US7437825B2/en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2-15 CN CN2006100092047A patent/CN1948123B/zh active Active
- 2006-05-25 JP JP2006145307A patent/JP4854386B2/ja active Active
- 2006-08-30 HK HK06109640A patent/HK1091092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9-13 CN CNU2006201366302U patent/CN20099919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0
- 2010-05-27 CY CY20101100466T patent/CY1110920T1/el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8123B (zh) * | 2005-10-12 | 2010-08-11 | 特嘉科研有限公司 | 用于开罐器的机构和开罐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PT1775256E (pt) | 2010-06-16 |
CY1110920T1 (el) | 2015-06-10 |
CA2529680C (en) | 2013-07-16 |
DK1775256T3 (da) | 2010-06-21 |
US20070044326A1 (en) | 2007-03-01 |
AU2005242172A1 (en) | 2007-04-26 |
HK1091092A1 (en) | 2007-01-05 |
JP2007106496A (ja) | 2007-04-26 |
ES2342406T3 (es) | 2010-07-06 |
SI1775256T1 (sl) | 2010-07-30 |
US7437825B2 (en) | 2008-10-21 |
EP1775256B1 (en) | 2010-03-10 |
AU2005242172B2 (en) | 2010-12-09 |
CN1948123B (zh) | 2010-08-11 |
ATE460381T1 (de) | 2010-03-15 |
CA2529680A1 (en) | 2007-04-12 |
JP4854386B2 (ja) | 2012-01-18 |
PL1775256T3 (pl) | 2010-08-31 |
DE602005019887D1 (de) | 2010-04-22 |
GB0520686D0 (en) | 2005-11-16 |
GB2431389A (en) | 2007-04-25 |
CN1948123A (zh) | 2007-04-18 |
EP1775256A1 (en) | 2007-04-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0999193Y (zh) | 用于开罐器的机构 | |
CN101269788A (zh) | 用于开罐器的机构 | |
US7596874B2 (en) | Mechanism for can opener | |
CN102381670B (zh) | 旋转开罐器 | |
CN204931292U (zh) | 一种开盖简便的电压力锅 | |
TW364879B (en) | Printer | |
WO2014202940A1 (en) | Can opener mechanism | |
US2522382A (en) | Can opener | |
USRE27504E (en) | Can opener | |
US4334332A (en) | Motor-driven cap-gripper and can-opener | |
US3423825A (en) | Can opener | |
KR200435941Y1 (ko) | 캔 오프너 기구 및 이를 채용한 캔 오프너 | |
US3550271A (en) | Automatic can opener | |
US2803057A (en) | Kitchen appliance | |
JP2002243868A (ja) | 自動巻腕時計用ケース | |
CN211252759U (zh) | 一种方向盘指示装置 | |
CN216613994U (zh) | 一种改良型开罐器 | |
US3772777A (en) | Can opener with removable cutter | |
RU42037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упорки стеклянной тары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ми крышками | |
JP3107795U (ja) | カキ氷製造機 | |
KR200218028Y1 (ko) | 빙삭기 | |
JPS6237795Y2 (zh) | ||
JPH044820Y2 (zh) | ||
JPH038194B2 (zh) | ||
JPH0316541A (ja) | 電動調理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60913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6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