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66200Y - 水冷式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冷式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66200Y
CN200966200Y CN 200620147805 CN200620147805U CN200966200Y CN 200966200 Y CN200966200 Y CN 200966200Y CN 200620147805 CN200620147805 CN 200620147805 CN 200620147805 U CN200620147805 U CN 200620147805U CN 200966200 Y CN200966200 Y CN 20096620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cooled
storage tank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478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聪庆
林浩晖
胡振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 Za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n Z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 Za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n Z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1478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6620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6620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6620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是用于衔接一散热单元,并包含一水冷座、一储水箱、一汲打单元、一输出管,及一输入管,该水冷座包括相间隔的一进水口与一排水口,该储水箱包括一固接在该水冷座上的箱壁,该箱壁具有一入箱口,及一安装部。该汲打单元包括一安装在安装部上的泵,该泵具有一衔接在排水口与储水箱的其中一个上的汲出端,及一打入端,该输出管衔接在打入端与散热单元间,该输入管是选择衔接在散热单元与入箱口或散热单元与水冷座间,借由储水箱的设置,以及泵直接安装在储水箱上的设计,可达到减少蒸散率及便于组装的功效。

Description

水冷式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与发热组件接触且衔接在散热单元的出、入水口间的水冷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计算机主机、液晶屏幕、等离子电视……等电子设备,在运作的过程中,有些电子零件会产生高温,所以需要利用一个散热系统来强迫散热,而近年来业界已陆续研发出多种水冷式散热系统,是在电子设备的发热组件上贴设一个吸收热量的金属水冷座,并在水冷座的进水端与排水端间衔接有一个散热单元,能供水冷座内的高温水液流出降温冷却后再回流到水冷座内,以利用冷却水液不断循环进出水冷座,来达到更佳的散热效果。
如图1所示,一种以往水冷式散热装置1是衔接在一散热单元2的一出水口21与一入水口22间,并包含一水冷座11、一输入管12、一输出管13,及一泵14。该水冷座11具有相间隔的一进水端111及一排水端112。该输入管12是衔接在出水口21与进水端111间。该输出管13是衔接在排水端112与入水口22间。而该泵14是安装在该输入管12上,也就是该输入管12具有一衔接在出水口21与泵14间的第一管段121,及一衔接在泵14与进水端111间的第二管段122。
当泵14驱动运转时,散热单元2中的冷却水液,将会由输入管12经进水端111送入水冷座11,经过热交换吸收来自发热组件(图未示)的热量后,高温水液会再由输出管13输送到散热单元2,透过散热单元2的排热降温后,再供给冷却水液,借以循环散热。
上述以往水冷式散热装置1虽然可以循环流动以将发热组件的热量吸收带走,然而其在使用上却会产生下列不理想的部份:
一、蒸散率较大:由于该泵14是另外加装,所以必须在散热单元2与泵14间,以及泵14与水冷座11间组接水管,所以管路较长,然而,由于管路在衔接上容易发生问题,再加上装填在此管路中的散热媒介,通常是水液,因此较容易产生水液经管路往外逐渐蒸散的情形,而当管路中的水液不断的蒸散后,将会导致散热媒介不足,不但会造成散热效果较差,而且也会引发使用上的危险性。
二、组装较不方便:由于该泵14较大型而且必须外接,所以会占用到较大的空间,况且衔接泵14的管路较为复杂,所以必须到现场后再行组接安装,因此往往必须个别独自设置,组装上也较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减少蒸散率以及便于组装的功效的水冷式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是用于衔接一散热单元,该散热单元包括相反的一出水口及一入水口,该水冷式散热装置包含:一水冷座、一储水箱、一汲打单元、一输出管,及一输入管。该水冷座是贴靠在一发热组件上,并包括一远离该发热组件的顶壁、一贯穿顶壁且让水液排出的排水口,及一与排水口相间隔地贯穿顶壁且供水液进入的进水口。该储水箱包括一固定地安装在该水冷座的顶壁上的箱壁,该箱壁与顶壁间界定出一连通进水口的储水空间,该箱壁具有一连通储水空间的入箱口,及一对应排水口的安装部。该汲打单元包括一固定地安装在储水箱的安装部上的泵,该泵具有一衔接水冷座的排水口的汲出端,及一相反于汲出端的打入端。该输出管衔接在泵的打入端与散热单元的入水口间,能将汲出水冷座的水液送到散热单元。该输入管衔接在散热单元的出水口与储水箱的入箱口间,能让散热单元中的水液送进储水箱的储水空间,再经进水口流入水冷座。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由储水箱直接连通地安装在水冷座上,以及泵直接安装在储水箱上的设计,可以达到减少蒸散率及便于组装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以往水冷式散热装置的一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式散热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外观图;及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部份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与3所示,本实用新型水冷式散热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是安装在一发热组件9上,并衔接一可供水液单向回流地循环通过的散热单元3,用以将发热组件9的热量带走,该散热单元3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包括一位在图2右侧的第一水箱31、一位在图2左侧的第二水箱32、一衔接在第一、二水箱31、32间且让水液循环通过的导流体33、一形成在第一水箱31上的出水口34,及一形成在第二水箱32上的入水口35。而该水冷式散热装置包含:一水冷座4、一储水箱5、一汲打单元6、一输出管7,及一输入管8。
该水冷座4是由导热性佳的金属材料制成,并包括一贴靠在发热组件9上的水平底壁41、复数相间隔地由底壁41的顶面往上直立延伸的散热鳍片42、一剖面呈U型且开口朝下以盖合固接在底壁41上的顶壁43、复数分别直立衔接在顶、底壁43、41间的隔片44、一贯通该顶壁43且让水液排出的排水口45,及一与排水口45相间隔地贯通该顶壁43且供水液进入的进水口46。在底壁41、顶壁43、散热鳍片42与隔片44间界定出一连通排水口45与进水口46的回流水道47。
该储水箱5也是由导热性佳的金属材料制成,并包括一固定地安装在该水冷座4的顶壁43上的中空箱壁51。该箱壁51与顶壁43间界定出一连通进水口46的储水空间52。该箱壁51为一剖面呈U型且开口朝下的壁体,并具有一固接在该水冷座4的顶壁43周缘的直立围绕部511、一同体形成在该围绕部511的顶缘的水平顶盖部512、一贯穿顶盖部512且远离进水口46的入箱口513,及一设在该顶盖部512上且对应排水口45的安装部514。当然在设计上,该箱壁51的构造以及与水冷座4间的衔接构造,也可以为其它设计,例如该围绕部511是由该顶壁43同体往上延伸,且该顶盖部512是固接在该围绕部511的顶缘,所以设计上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该汲打单元6包括一固定地安装在储水箱5的安装部514上的泵61,该泵61具有一衔接在水冷座4的排水口45上的汲出端611,及一相反于汲出端611的打入端612。由于该泵61系采一般市售的小型泵,且其构造以及与储水箱5间的固接关系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所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该输出管7是衔接在泵61的打入端612与散热单元3的入水口35间。
该输入管8是衔接在散热单元3的出水口34与储水箱5的入箱口513间。
使用时,先在散热单元3、水冷座4、储水箱5、输出管7及输入管8中蓄满水液,高温的发热组件9会将热量传导至水冷座4中,让水液进行热交换而升温,当泵61运转时,就能将水冷座4中的高温水液经由输出管7,打到散热单元3中并进入第二水箱32,而此高温水液流经导流体33被强迫散热后,会降温成冷却水液并流回第一水箱31中,而后经由输入管8送到储水箱5的储水空间52,再由进水口46流入水冷座4的回流水道47中,以持续进行循环散热。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具有下列较以往为佳的优点:
一、可降低蒸散率: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汲打单元6是安装在储水箱5上,所以能省略一段衔接在泵61与第二水箱32间的管路,管路较短,可以减少管路衔接上的问题,也可以降低水液蒸散的情形,此外再借由储水箱5的设置,还可以增加水液的储存量,所以能增加散热效果,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
二、组装较方便: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泵61较为小型,而且是直接附加安装在储水箱5上,所以能省略以往管路的设置,因此衔接泵61的管路较为简单,可缩小空间,也可以事先组接成一体,以便于模块化贩卖,组装上也较为方便。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水冷式散热装置的设计,是在水冷座4上直接安装有储水箱5,并在储水箱5上直接安装有汲打单元6,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减少蒸散率而且便于组装的功效,确实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1)

1.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是用于衔接一个散热单元,该散热单元包括相反的一个出水口及一个入水口,该水冷式散热装置包含:一个贴靠在一个发热组件上的水冷座、一个汲打单元、一条将汲出水冷座的水液送到散热单元的输出管,及一条让散热单元中的水液送入水冷座的输入管,该水冷座包括一片相反于该发热组件的顶壁、一个供水液进入的进水口,及一个与进水口相间隔且让水液排出的排水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散热装置还包含一个储水箱,包括一片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水冷座的顶壁上的箱壁,所述箱壁与顶壁间界定出一个连通进水口的储水空间,所述箱壁具有一个连通储水空间的入箱口,及一个对应排水口的安装部,所述汲打单元包括一个固定地安装在储水箱的安装部上的泵,所述泵具有一个衔接水冷座的排水口的汲出端,及一个相反于汲出端的打入端,所述输出管是衔接在泵的打入端与散热单元的入水口间,而所述输入管是衔接在散热单元的出水口与储水箱的入箱口间。
CN 200620147805 2006-10-30 2006-10-30 水冷式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6620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47805 CN200966200Y (zh) 2006-10-30 2006-10-30 水冷式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47805 CN200966200Y (zh) 2006-10-30 2006-10-30 水冷式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66200Y true CN200966200Y (zh) 2007-10-24

Family

ID=38870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4780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66200Y (zh) 2006-10-30 2006-10-30 水冷式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66200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1363A (zh) * 2018-11-06 2019-03-08 陈科 自动快速对马桶坐垫进行消毒的装置
CN109489339A (zh) * 2018-09-05 2019-03-19 方胜 一种喷水式散热装置
CN109584950A (zh) * 2018-12-29 2019-04-05 长兴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用于仪表的冷却降温系统
CN109696008A (zh) * 2019-01-31 2019-04-30 深圳市研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冷却装置
TWI686584B (zh) * 2019-03-04 2020-03-01 大陸商深圳市研派科技有限公司 流體冷卻裝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9339A (zh) * 2018-09-05 2019-03-19 方胜 一种喷水式散热装置
CN109431363A (zh) * 2018-11-06 2019-03-08 陈科 自动快速对马桶坐垫进行消毒的装置
CN109584950A (zh) * 2018-12-29 2019-04-05 长兴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用于仪表的冷却降温系统
CN109584950B (zh) * 2018-12-29 2024-02-02 长兴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用于仪表的冷却降温系统
CN109696008A (zh) * 2019-01-31 2019-04-30 深圳市研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冷却装置
CN109696008B (zh) * 2019-01-31 2023-09-26 深圳市研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冷却装置
US11802741B2 (en) 2019-01-31 2023-10-31 Shenzhen APALTEK Co., Ltd. Fluid cooling device
TWI686584B (zh) * 2019-03-04 2020-03-01 大陸商深圳市研派科技有限公司 流體冷卻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66200Y (zh) 水冷式散热装置
CN201115234Y (zh) 液冷式吸热装置
CN200994246Y (zh) 水冷式散热装置
CN200968802Y (zh) 水冷式散热装置
CN213821029U (zh) 一种气泡苏打水机
CN2909802Y (zh) 可扩充吸热元件的水冷式散热装置
CN103851038A (zh) 液压冷却器
CN2489375Y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
CN102869237B (zh) 服务器及通信机柜的散热系统
CN2648496Y (zh) 计算机芯片散热器
CN110871666A (zh) 一种能源节约型汽车内饰散热用水缸
CN209244658U (zh) 一种拖拉机发动机高散热机壳
CN201018751Y (zh) 液冷式散热装置
CN208564728U (zh) 一种带有散热系统的缸头
CN216244895U (zh)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空气源热泵机组集成装置
CN11171093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散热结构
CN201434619Y (zh) 一种钛管换热器
CN206556279U (zh) 一种紧凑式集热器及太阳能热水器
CN211400873U (zh) 一种热媒油系统节能器
CN218864505U (zh) 一种提高热能利用率的光伏组件
CN21595695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单元壳体结构
CN209671128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能源回收装置
CN213841699U (zh) 一种塑胶加工用网带烘箱蒸汽冷凝水余热利用结构
CN214192622U (zh) 一种真空节能净化处理系统
CN103344133A (zh) 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